大工20秋《计算机网络实验(一)》实验报告及学习要求

合集下载

【网络】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

【网络】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
Close:终止当前已经建立的联接或正在进行的联接;
Display:显示系统当前的操作参数;
Mode:进入逐行方式;
Open:与指定的主机建立Telnet联接;
Quit:退出Telnet应用进程;
Logout:强制关闭登录的用户帐号;
Send:发送一些信息到远程系统上;
Set:设置所有可以用display命令显示的操作参数;
(Windows 7默认不开启Telnet工具,需要在“控制面板”->“程序”->“打开(OPEN)或关掉windows功能”里,开启“telnet服务器”和“telnet客户端”。)
1.启动cmd控制台;
2.打开连接:输入telnet 80回车;
3.打开回显方便查看正在做什么:
输入Ctrl+],输入set lIP网络中网络测试和网络诊断命令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了解Telnet、FTP、WEB服务等网络服务的配置方法;
2.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常用网络测试命令的使用方法。
实验要求:(学生对预习要求的回答)(10分)
得分:
简要说明Telnet的主要命令与作用
-w timeout等待每次回复的超时时间(毫秒)。
-R同样使用路由标头测试反向路由(仅适用于IPv6)。
-S srcaddr要使用的源地址。
-4强制使用IPv4。
-6强制使用IPv6。
命令3:ARP
显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协议(ARP)使用的“IP到物理”地址转换表。
ARP -s inet_addr eth_addr [if_addr]
-v TOS服务类型(仅适用于IPv4。该设置已不赞成使用,且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将各种计算机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进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通信测试,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网络配置和通信过程中的相关知识。

三、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两台计算机和一个交换机来搭建局域网。

其中,计算机A作为服务器,计算机B作为客户端,交换机用于连接两台计算机。

四、实验步骤1. 配置网络参数我们首先在计算机A和计算机B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确保两台计算机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2. 搭建局域网将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3. 配置服务器在计算机A上搭建服务器,选择一种合适的网络服务软件,如Apache、Nginx 等,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4. 配置客户端在计算机B上配置客户端,选择一种合适的浏览器软件,如Chrome、Firefox 等,并设置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

5. 进行通信测试打开浏览器,在客户端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

观察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数据传输情况,检查是否能够成功建立连接并获取到服务器上的网页内容。

五、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了通信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网络连接正常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交换机成功建立了物理连接,网络连接正常。

2. IP地址配置正确计算机A和计算机B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配置正确,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3. 服务器配置成功在计算机A上搭建的服务器配置成功,能够正常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4. 客户端配置成功在计算机B上配置的客户端能够正常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获取到正确的网页内容。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通信过程,掌握了网络配置和通信测试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一)》实验报告及学习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一)》实验报告及学习要求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间:
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
专业:
客观题: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当会?
试验一:PC的网络衔接及测试
试验意图:
试验疑问评论:
1.T568A 线序和T568B 线序。

2.网线制作过程。

试验二:交流机VLAN的根本装备
试验意图:
试验疑问评论:
1.哪些指令是将Switch B的1-6号端口区分到VLAN2?2. 4台PC机之间可以ping通吗?请写出成果及其缘由。

试验三:路由器静态路由装备
试验意图:
试验疑问评论:
1.路由器静态路由装备试验,为何需求两条装备口电缆,其效果是啥?
2.经过路由器静态路由装备的试验,写出静态路由完成的功用以及静态路由装备的效果。

试验四:生成树协议STP的装备
试验意图:
试验疑问评论:
1.生成树协议界说?
2.写出将4台交流机顺次命名为 SwitchA, SwitchB, SwitchC, 和SwitchD的代码。

试验五:路由器RIP的根本装备
试验意图:
试验疑问评论:
1.怎么发动RIP协议?
2.发动RIP协议之后,路由表详细改变是啥?。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参加人员:一、实验名称:简单以太网的组建二、实验内容1、观察教学机房,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图。

2、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并了解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网络协议。

3、制作2根直通双绞线和2根交叉线,并测试。

4、分别用制作好的直通线、交叉线以及串口线、并口线,连接两台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1、教学机房网络拓扑结构观察计算机教学机房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1)记录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建成的时间等数据。

(2)了解教学机房设备是如何互联的。

(3)认识并记录网络中使用的其他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和连接的方法。

(4)根据以上数据及观察结果画出拓扑结构图。

(5)分析网络使用的结构及其所属类型。

(6)打开计算机进入系统,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记录主要网络配置参数。

2、直通线的制作按照EIA/TIA568B的标准,制作两段直通线。

(1)利用双绞线拨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cm。

有些双绞线电缆内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若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裸露出部分太短,可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的下方剥开。

(2)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左方,蓝色对线拨向右方。

(3)将绿色对线和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橙色对线和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放在靠外的位置。

(4)小心拨开每一对线,而不必剥开各对线的外皮。

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跨越蓝色对线。

正确的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这里最容易犯错的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起(5)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下约14mm的长度。

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6)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了,要确保每一根线与接头的引脚充分接触。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选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滑动窗口协议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要求、三、实验内容1、λ数据结构λ流程图λ主要实现逻辑λ代码λ心得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课程_ _ 实验名称 _姓名_________ ________ 实验日期:学号________ 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同组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人学号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一.实验名称二.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机器的IP地址)三.实验目的""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流程和说明,分工说明)五.实验结果六.实验中的问题及心得第三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模版)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级周术成老师2014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系:计算机与信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1姓名:学号:实验课程:_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号____田C-305__计算机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以太网组网实验1.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局域网所使用的基本设备 2.掌握以太网组建方法 3.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2.实验原理以太网事实上是一簇局域网技术,不同的以太网在链路层帧头的格式、电缆的类型和传输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以太网可以利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不同的传输介质进行组网,也可以运行10Mb/s、100Mb/s、1000Mb/s 的网络速度。

不管采用何种传输介质,以及网络速度各不相同,只要是以太网,采用的都是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即任何结点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所有结点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并随机地发送数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使得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探索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局域网,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文件共享。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加深对网络通信的理解。

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所需设备和软件:本次实验所需设备包括多台计算机、交换机、网线等。

软件方面,我们选择了Windows操作系统和网络配置工具。

2. 搭建物理连接:首先,我们需要将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

确保每台计算机都与交换机连接稳定,并能够正常获取IP地址。

3. 配置网络参数:在每台计算机上,我们需要进行网络参数的配置。

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并能够相互通信。

4. 测试网络连接:在完成网络参数配置后,我们可以进行网络连接的测试。

通过在不同计算机上进行ping命令测试,确保各台计算机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5. 文件共享设置:为了实现文件共享,我们需要在其中一台计算机上设置共享文件夹,并将其他计算机添加到共享访问权限中。

这样,其他计算机就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共享该文件夹中的文件。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局域网,并实现了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文件共享。

在测试网络连接时,我们发现网络的延迟时间较低,通信速度较快,符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期望。

在进行文件共享时,我们发现共享文件夹的访问速度与网络带宽和计算机性能有关。

当网络负载较高或计算机性能较低时,可能会导致共享文件夹的访问速度较慢。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和优化网络性能,以提高文件共享的效率。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搭建一个局域网,并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文件共享。

计算机网络实验 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  报告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2.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二、实验内容1.运行 Windows 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netstat、nbtstat、arp、route、net、tracert2.利用子网掩码、实现子网的划分3.了解 VRP 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三、实验条件1.提供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2.网络环境3.常见网络设备四、实验步骤1.执行ipconfig,获取计算机网络参数。

2.执行ping,测试到其它计算机的连通性。

3.执行netstat,查看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执行nbtstat,查看使用NBT的协议统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NBT的TCP/IP连接。

5.执行arp,查看当前记录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

6.执行route,查看计算机路由信息。

7.执行net,查看域列表、计算机列表、共享资源列表等信息。

8.执行tracert,查看到达某网络结点的路径信息。

9.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1)ARP:该实用程序显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协议(ARP)缓存(2)ipconfig:该实用程序显示和更新当前TCP/IP配置,包括IP地址(3)Nbtstat:该实用程序显示使用NetBIOS协议的状态和当前TCP/IP连接(4)net:该实用程序显示或设置网络的状态、参数、共享资源或服务,启动或停止网络服务(5)Netstat:该实用程序显示当前网络的活动连接(6)Ping:该实用程序验证配置、测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IP连接。

Ping从源计算机上发送ICMP请求,目的计算机用一个ICMP回答作为响应(7)Route:该实用程序显示或添加、修改、删除当前主机或其它主机的静态路由表信息(8)Tracert:跟踪TCP/IP 数据包从该计算机到其他远程计算机所采用的路径。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doc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doc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doc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一: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网络与通信》课程实验报告实验1:网络命令与网络工具使用实验篇二: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合集)实验一一、实验名称: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二、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概念以及区别2. 掌握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计算方法三、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Server XX /XP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

2. java虚拟机,分组交换Java程序rate 1mbps 512k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00mbps 100mbps 100mbps 512mbps 1mbps 10mbps 1mbpspacket size 100bytes 500bytes 1kbytes 1bytes 1bytes 100bytes 100bytes 1kbytes 1k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result 0.840ms 7.849ms 15.669ms 0.840ms 0.120ms 0.440ms 3.660ms 1.160ms 0.440ms 0.370ms 3.620ms 0.400ms 11.389ms 7.579ms 3.980ms 4.379mslength 1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0km 1000km 10km 100km 100km 1000km 1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mbps 512mbps 10mbps 100mbps 512mbps 512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512kps 512kps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0mbps 10mbps 100mbps 512kps 512kp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 100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500bytes 11.597ms 19.199ms 4.379ms 3.660ms 15.669ms 1.600ms 4.040ms 0.440ms 0.080ms 5.139ms 1.920ms 1.160ms 4.359ms 0.760ms 0.400ms 0.440ms1.160ms 0.440ms 15.989ms 8.169ms五、实验结果分析1、当Rate和Packet一定时,length越长,时延越长。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姓名:王清成学号:0902100526班级:电气自动化类095班实验一、网络基本知识及网线的制作实验目的: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2、使学生掌握RJ-45接头的制作。

实验内容:1、阅读预备知识掌握网络基础知识;2、一般双绞线的制作3、交叉双绞线的制作4、测试一般双绞线的导通性思考问题:1、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答:(1)在OSI/RM中的工作层次不同交换机和集线器在OSI/RM开放体系模型中对应的层次就不一样,集线器是同时工作在第一层(物理层)和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交换机至少是工作在第二层,更高级的交换机可以工作在第三层(网络层)和第四层(传输层)。

(2)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集线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广播(broadcast)方式,而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是有目的的,数据只对目的节点发送,只是在自己的MAC地址表中找不到的情况下第一次使用广播方式发送,然后因为交换机具有MAC 地址学习功能,第二次以后就不再是广播发送了,又是有目的的发送。

这样的好处是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不会出现广播风暴,在安全性方面也不会出现其它节点侦听的现象。

具体在前面已作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3)带宽占用方式不同在带宽占用方面,集线器所有端口是共享集线器的总带宽,而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具有自己的带宽,这样就交换机实际上每个端口的带宽比集线器端口可用带宽要高许多,也就决定了交换机的传输速度比集线器要快许多。

(4)传输模式不同集线器只能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传输的,因为集线器是共享传输介质的,这样在上行通道上集线器一次只能传输一个任务,要么是接收数据,要么是发送数据。

而交换机则不一样,它是采用全双工方式来传输数据的,因此在同一时刻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这不但令数据的传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在整个系统的吞吐量方面交换机比集线器至少要快一倍以上,因为它可以接收和发送同时进行,实际上还远不止一倍,因为端口带宽一般来说交换机比集线器也要宽许多倍。

【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关键字】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信管1202班0202张军李辉实验时间:实验一网线制作XX-01-06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1、认识网线(双绞线)、串行线、并行线和网线制作工具2、掌握各种标准的网线线序排列3、掌握直通线、交叉线的制作方法二、实验内容:1. 直通线的制作1) 利用剪线钳剪下所需的双绞线的长度,至少0.6m,最多不超过100m。

然后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cm。

2) 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要确保每一根线与接头的引脚充分接触。

3) 按照同样的方法制作另一端的RJ45接头。

4) 用测线仪尝试做好的网线,看是否合格。

5) 打开测线仪电源,将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尝试器和远程尝试器,主机指示灯从1-8逐个顺序闪亮,如果网线合格,远程尝试器也应该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

若接线不正常,则按下述情况显示:1当有一根网线如3号线断路时,主尝试仪和远程尝试端3号等都不亮○2当有几条线不通时,这几条线的灯都不亮;当网线中少于2根线连通时,灯都不亮。

○ 3当两头网线乱序,例2,4线乱序,则显示如下:○主尝试器不变:1-2-3-4-5-6-7-8-G 远程尝试端为:1-4-3-2-5-6-7-8-G4当网线有2根短路时,○则主尝试器显示不亮,而远程尝试端显示短路的两根线灯都微亮,若有3根以上(含3根)短路时则所有短路的几条线号的灯都不亮。

2. 交叉线的制作按照直通线制作的操作方法,一端A类,一端B类,即可完成交叉线的制作。

三、实验结果制作好的直通线,将直通线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尝试器和远程尝试器,主机指示灯从1-8逐个顺序闪亮,远程尝试器也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

双绞线制作好后,经远程尝试器尝试后,也制作成功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首次制作完成后,双绞线有一个水晶头因为压接力度较小,使水晶头较大,很难放进尝试器插口,勉强放进去后,尝试器指示灯也没有正常亮起,后经重新制作后,指示灯正常亮起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实验二Web服务器的配置和组建工作组对等网XX-01-06篇二: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认识计算机网络【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实验一 预习报告

实验一 预习报告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一预习报告--基于Windows_98平台的对等网络连接在整个组网过程中,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大步:(1)网线制作(2)网卡的硬件安装(3)网卡的连接(4)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与系统配置:安装网络客户和网络协议(5)配置客户机网卡的IP 地址(6)配置工作组(7)共享文件夹的配置5类双绞线按照电气性能的不同,双绞线可分为三类、五类、超五类、六类和七类双绞线。

在双绞线以太网中,其连接导线只需要二对线:一对用于放送,另一对用于接收。

现在标准使用的是RJ-45 连接器,这种连接器有8 根针脚,一共可连接4 对线。

采用RJ-45 而不采用电话线的RJ-11 也是为了避免将以太网的连接线插头错误地插进电话线的插孔内。

另外,RJ-11 只有6 根针脚,而RJ-45 有8 根针脚。

RJ-45 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孔(或插座)。

插孔安装在墙上,而插头和连接导线相连。

如果看插头,将插头的末端面对眼睛,而且针脚的接触点在下方,那么最左边是,最右边是。

现在标准规定使用其中的4 根针脚(1,2,3,6),1和2 用于发送,3 和6 用于接收。

EIA/TIA-568 标准规定了二种连接标准,即EIA/TIA-568A 和EIA/TIA-568B。

这二种标准按-顺序的颜色规定如下:EIA/TIA-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EIA/TIA-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对等网对等网络(PeertoPeer,简称P2P)又称为对等连接,,是一种新的通信模式。

网上各台计算机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任一台计算机都是即可作为服务器,设定共享资源供网络中其他计算机所使用,又可以作为工作站,没有专用的服务器,也没有专用的工作站。

对等网络是小型局域网常用的组网方式。

其中对等网络的特点有:(1)网络中计算机的数量比较少,一般对等网络的计算机数目在10台以内。

(2)对等网络分布范围比较小,通常在一间办公室或一个家庭内。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一: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网络与通信》课程实验报告实验1:网络命令与网络工具使用实验篇二: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合集)实验一一、实验名称: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二、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概念以及区别2. 掌握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计算方法三、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Server XX /XP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

2. java虚拟机,分组交换Java程序rate 1mbps 512k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00mbps 100mbps 100mbps 512mbps 1mbps 10mbps 1mbpspacket size 100bytes 500bytes 1kbytes 1bytes 1bytes 100bytes 100bytes 1kbytes 1k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result 0.840ms 7.849ms 15.669ms 0.840ms 0.120ms 0.440ms 3.660ms 1.160ms 0.440ms 0.370ms 3.620ms0.400ms 11.389ms 7.579ms 3.980ms 4.379mslength 1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0km 1000km 10km 100km 100km 1000km 1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mbps 512mbps 10mbps 100mbps 512mbps 512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512kps 512kps 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0mbps 10mbps 100mbps 512kps 512kp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 100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500bytes 11.597ms 19.199ms 4.379ms 3.660ms 15.669ms 1.600ms 4.040ms 0.440ms 0.080ms 5.139ms 1.920ms 1.160ms 4.359ms 0.760ms 0.400ms 0.440ms1.160ms 0.440ms 15.989ms 8.169ms五、实验结果分析1、当Rate和Packet一定时,length越长,时延越长。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宁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序号:实验一实验项目名称:双绞线的制作学号11姓名指导教师蔡兴明褚万军专业、班时间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地点321201*-3-8一、实验目的及要求通过了解双绞线的制作过程,以达到对传输介质的进一步了解,尤其是在各特殊的情况下网线的制作,从而胜任网络管理、维护和网络布线的工作。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双较线,水晶头(RJ45),工具(压线钳,测线仪等)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用双绞线网线钳(也可用其他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再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略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忧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

(2)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

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

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

先把4对芯线一字并排排列之后,再把每对芯线分开(此时注意不跨线排列,也即每对芯线都相邻排列),并按统一的排列顺序(如左边统一为主颜色芯线,右边统一为相应颜色的花白芯线)排列。

注意每条芯线都要拉直,并且要相互分开并列排列,不能重叠。

然后用网线钳垂直于芯线排列方向剪齐(不要剪太长,只需剪齐即可)。

(3)左手水平握住水晶头(塑料扣的一面朝下,开口朝右)之后,再把剪齐、并列排列的8条芯线对准水晶头开口并排插入水晶头中。

注意一定要使各条芯线都插到水晶头的底部,不能弯曲(因为水晶头是透明的,所以从水晶头有卡位的一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条芯线所插入的位置)。

至此,这个RJ-45头就压接好了。

_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本科)

_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本科)

_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本科)《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参加人员:成绩:实验一简单以太网的组建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了解常见的传输媒体和网络协议,掌握RJ-45接头与双绞线的连接方法,会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3)认识串行线、并行线;4)掌握使用直通线和交叉线组建简单的以太网的方法,并能使用串行线、并行线在Windows下实验双机互联。

二、实验时间:10月14日三、实验内容1)观察教学机房,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图;2)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并了解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网络协议;3)制作2根直通双绞线和2根交叉线,并测试;4)分别用制作好的直通线、交叉线以及串行线、并行线,连接两台计算机。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计算机两台,装有网卡和Windows操作系统;2)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4根;3)RJ-45连接器(水晶头)8个;4)压线钳1把;5)网络电缆测试仪1只;6)集线器1个;7)串行线1根;8)并行线1根。

五、参加人员:黄跃平、戴小忠、林晓毅、吴金水、蔡志健、曾丽贞、陈瑜、陆勇兵、沈少云、曾李娟、张映摘等等。

六、实验过程:1)了解实验目的;2)剪取一段网线;3)剥线4)排列八条线5)插入水晶头,压制成功。

6)用测试仪测试网线是否制作成功7)将网线的一头插入交换机,另一头插入电脑主机的网线接口8)通过一台主机,访问另一台主机的共享资源。

实验二 Windows环境下TCP/IP协议的配置和诊断一、实验目的1)了解协议及TCP/IP协议的功能,能在操作系统为WindowsXP/2000的计算机上熟练地进行TCP/IP配置;2)能熟练地使用Ping,Hostname,Ipconfig,Arp等实用程序来测试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验证TCP/IP配置。

二、实验时间:10月28日三、实验内容1)在Windows XP/2000的计算机上进行TCP/IP配置,包括对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地址和DNS服务器等的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12.8 机号:dq20实验⼀⽹络基本知识任务1:⽹络配置及⽹络资源共享【实验⽬的】1. 了解⽹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和基本参数2. 掌握Windows XP系统环境下⽹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法3. 掌握Windows XP系统环境下共享⽬录的设置和使⽤⽅法【实验环境】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th SP3;⽹络环境:利⽤以太⽹交换机构造局域⽹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共享⽬录的设置和使⽤⽅法,以及不同⽤户不同访问权限的设置。

【实验内容】⼀、参看所在机器的主机名称(Host Name)和⽹络参数,了解⽹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和基本参数。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单击“属性”。

在“系统属性”的“计算机名”选项中,可以查看计算机名,选⽤⼯作组(Work Group)⽅式。

◆在系统属性\硬件的“设备管理器”选项中,可以查看此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右键单击“⽹络邻居”,选择“属性”,打开“⽹络连接”窗⼝。

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然后再双击“Internet 协议(TCP/IP)”,可以查看IPv4协议的配置信息。

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安装”按钮,可以安装“客户”、“服务”及“协议”三种类型的⽹络组件。

⼆、⽹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法在系统⾯板中选择“添加或删除程序”,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可以选择相应的组件(⽐如实验⼆中需要⽤到的IIS ),并点击详细信息,选择需要的组件,按照提⽰操作即可。

三、设置和停⽌共享⽬录1、设置共享⽬录。

(对E:\share⽬录设置共享权限)⾸先检查计算机“⼯具”栏下的“⽂件夹选项”设置中,“查看”选项卡的“⾼级设置”中,“使⽤简单⽂件夹共享(推荐)”⼀项不被选中。

选中E:\share⽂件夹,单击⿏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共享和安全”(也就是⽂件夹属性的“共享”标签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PC的网络连接及测试
实验目的:掌握网络双绞线中直通线的制作方法,掌握网络双绞线中交叉线的制作方法,掌握网络连通性的测试方法。

实验问题讨论:
1.T568A 线序和T568B 线序。

答:T568A线序:
1 2 3 4 5 6 7 8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线序:
1 2 3 4 5 6 7 8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2.网线制作步骤。

答:1. 我们先准备好需要的材料。

取一条适当长度的双绞线;若干个RJ45水晶头;一把双绞线压线钳;还有双绞线测试仪。

用压线钳将双绞线一端的外皮剥去3CM,然后按EIA/TIA 568B标准顺序将线芯撸直并拢。

将芯线放到压线钳切刀处,8根线芯要在同一平面上并拢,而且尽量直,留下一定的线芯长度约处剪齐。

将双绞线插入RJ45水晶头中,插入过程均衡力度直到插到尽头。

并且检查8根线芯是否已经全部充分、整齐地排列在水晶头里面。

用压线钳用力压紧水晶头,抽出即可。

一端的网线就制作好了,同样方法制作别一端网线。

最后把网线的两头分别插到双绞线测试仪上,打开测试仪开关测试指示灯亮起来。

如果正常网线,两排的指示灯都是同步亮的,如果有此灯没同步亮,证明该线芯连接有问题,应重新制作
实验二:交换机VLAN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 1.掌握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作用及交换机设备的选型2. 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3.掌握windows下超级终端的配置方法4 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了解各配置命令对的作用。

实验问题讨论:
1.哪些命令是将Switch B的1-6号端口划分到VLAN2
答: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 0/1 - 6或者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 0/1,0/2,0/3, 0/4-0/6 然后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2. 4台PC机之间能够ping通吗请写出结果及其原因。

答:在同一个VLAN中的4台PC机可以ping通,不在同一个VLAN中
的PC无法ping通。

实验三: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目的:理解路由表。

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问题讨论:
1.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实验,为什么需要两条配置口电缆,其作用是什么
答:一条配置口上是下一跳的IP信息,其作用是代表连接另外网络的出
接口。

一条配置口上是本地IP信息,本地发起源。

2.通过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的实验,写出静态路由实现的功能以及静态路由
配置的作用。

答:配置静态路由后,去往指定目的地的数据报文将按照指定的路径
进行转发。

组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网络中,只需要配置静态路由就可以实现网络互通。

恰当的设置和使用静态路由可以改善网络性能,保证重要网络带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