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江西都昌抗日名将--刘士毅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1937年8月至1945年8月丁振军1913-1944 河北滦县中共冀东区委第十七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丁麟章1907-1945 湖南平江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卜荣久1908-1944 天津蓟县中共冀热边行署秘书长于一心1910-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于已午191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委于化臣1908-1939 河北唐山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于文彬1915-1938 河南息县八路军冀鲁边抗日游击队政委于克恭1907-1940 山东乳山中共山东省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司令员于寄吾190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于震中 -1938 冀东抗日联军第九总队总队长才山1910-1945 辽宁黑山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马玉堂1910-1942 河北藁城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马本斋1902-1944 河北献县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庆华1914-1939 河北廊坊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兼新四军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马吟南1912-1944 河北玉田中共冀热边特委秘书长救国报社长兼总编辑马健生1913-1940 山东寿光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参谋长(错杀)马振华1905-1940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津南军分区政委马晓云1905-1944 山东长山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清河专署专员马霄鹏1903-1939 山东鱼台苏鲁豫边区党委宣传部长马德山1911-1935 上海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师长马耀南1902-1939 山东长山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王文1912-1943 陕西绥德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胶东军区副政委王助1914-1941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兼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青1918-1943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区委第五地委书记王涛1908-1941 湖南江华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王章1899-1943 河南信阳新四军第五师政委王溥1908-1940 辽宁兴城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王丰庆1907-1940 江西弋阳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王仁斋1906-1937 山东文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三师师长王风阁1897-1937 吉林通化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十九路军司令王文彬1911-1939 江苏丰县中共苏鲁豫特委书记(错杀)王文瑞 -1938 河北文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王平陆1902-1938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王舟平1913-1945 河南南阳豫西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第七旅政委王东福1916-1942 河北深泽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王立人1910-1941 天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王邦秀1909-1940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0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王至发190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先臣1913-1945 江西吉安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王汝起1905-1940 山东黄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王光宇1911-1938 吉林德惠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王伟民1918-1940 河南濮阳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兴汉1905-1942 河北广宗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工兵主任王远音1916-1940 山西五台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王泊生1915-1942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军区第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克仁1913-1939 黑龙江穆棱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代主任王作栋1902-1939 河北正定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纵队政治部主任王育民1914-1938 河北景县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王炳三1915-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王炳臣1892-1938 河北乐亭冀东抗日联军总队长王明扬1912-1942 浙江宁波中共浙南边区办事处主任王根英1906-1939 上海中共江苏省委妇女部部长王晋亭1913-1942 山东堂邑中共泰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王恩九1901-1939 河南鲁山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部长王爱中1911-1945 山东高密山东军区独立第二旅参谋长王凌波1888-1942 湖南宁乡延安行政学院副院长王培汉1894-1939 山东莱芜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支队长(错杀)王铭森-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王道平1886-1944 山东曹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定陶支队司令员王毓峰1897-1938 吉林宁安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王翼之1903-1938 山东文登鲁东游击第七支队政治部主任毛泽民1896-1943 湖南湘潭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文立征1911-1945 湖南衡山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邓永耀1912-1939 湖南茶陵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邓振询1904-1943 江西兴国江南区委副书记兼江南军政委员会书记孔庆同1912-1942 河南光山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代理司令员左权1905-1942 湖南醴陵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部参谋长石占山 -1938 河北滦县冀东抗日联军特务第二总队总队长石景芳1912-1942 山东无棣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石蒲江1909-1945 山东淄博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龙树林1911-1939 江西上饶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田英1916-1938 江西弋阳新四军都昌办事处主任田守尧1915-1943 安徽六安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兼苏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史贡章1902-1938 河南濮阳八路军挺进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叶成焕1913-1938 河南光山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包森1911-1942 陕西蒲城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团团长丛德滋1910-1942 山东文登延安《解放日报》总编辑宁进新1910-1942 河南信阳豫鄂边区政治处主任冯达飞1901-1942 广东连县新四军副参谋长冯治纲1908-1940 吉林公主岭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兼第二支队支队长远静沧1901-1938 河北任丘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政治部主任朴吉松1917-1943 朝鲜咸镜北道东北抗日联军第六支队政治部主任任作民1899-1942 湖南湘阴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朱程1910-1943 浙江平阳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1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朱立文1909-1941 广西百色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副旅长朱松寿1901-1941 江苏江阴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司令员朱典阶1900-1942 山东宁阳山东公学校长朱宝琛1910-1941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朱毓淦1906-1941 山东泰安中共鲁中区委社会部部长朱镜我1901-1941 浙江鄞县新四军政治部宣传教育部部长朱潘显1914-1942 江西泰和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455楼)刘石1899-1937 湖南耒阳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兵站部政治部主任刘英1903-1942 江西瑞金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刘涛1911-1941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刘子才1912-1940 安徽六安巴山红军游击队司令员刘子超1906-1941 广东兴宁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刘文正1900-1939 河北定县冀中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刘为泗1908-1939 江西九江赣北抗日游击队司令员刘礼年1909-1938 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刘幼林1916-1941 山东东阿中共鲁西南地委副书记专员刘仲莹1911-1938 山东莱芜中共山东省临时工委书记刘亦珂1913-1939 河北安新河北游击队第八路总指挥刘志超 -1938 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刘别生1915-1945 江西安福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六纵队司令员刘连科1917-1938 河北滦县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刘述西1913-1944 安徽金寨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刘诗松1911-1942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编第七旅政治部主任刘诚光1915-1942 湖北黄安八路军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炳才1915-1940 江西永新八路军山东纵队峄县支队支队长刘突军1912-1938 江西信丰中共闽中特委书记刘海涛1907-1941 山东东阿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曙华1912-1938 山东济南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刘德明1910-1942 陕西礼泉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许权中1894-1943 陕西临潼国民党军第一一七师参谋长(从事兵运工作)许亨植1909-1942 朝鲜尚庆北道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参谋长江上清1911-1939 江苏扬州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皖东抗日军政干校副校长齐玉坦1911-1943 河南内乡八路军总部总务科长关英1909-1938 江苏无锡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祁致中1913-1939 山东曹县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那恕1915-1938 辽宁晋察冀军区游击第一支队政委纪毓秀1916-1939 江苏宿迁山西牺盟会组织部副部长阮俊臣1900-1941 四川古宋川滇黔边区抗日先遣队司令员牟光仪1900-1939 山东潍县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政治部主任孙开楚1910-1942 湖南郴县八路军总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孙汉三1890-1938 山东昌邑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参谋长孙永勤1893-1935 河北兴隆华北抗日第一军军长孙伯龙1903-1942 山东峄县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孙春林1906-1941 山东海阳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毅民1914-1942 河北新河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杜子孚1916-1942 山东宁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杜邦宪1907-1943 湖北钟祥新四军第五师特别第三旅政治部主任杜伯华1904-1941 吉林榆树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杜希陵1906-1941 山东乐陵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苏曼1914-1942 广西苍梧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苏甦1914-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苏震1914-1940 湖北宜都中共襄西地委书记兼襄西独立团政委苏精诚1915-1941 福建澄海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杨松1907-1942 湖北大悟《解放日报》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杨忠1909-1941 江西安福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杨大章1909-1944 天津冀鲁豫第一专署专员杨万林1911-1938 河北蠡县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二师参谋长杨文翰1896-1943 江西横峰红军赣东北浮乐德游击大队大队长兼政委杨兰史1908-1938 广东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教育科科长杨宏明1910-1942 湖北黄安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杨学诚1915-1944 湖北黄陂新四军鄂皖兵团指挥部政委杨承德1908-1943 江西于都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杨俊恒1910-1938 吉林吉林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参谋长杨铁成1914-1939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杨裕民1889-1939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政治部主任杨靖远1902-1938 辽宁沈阳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宇1905-1940 河南确山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李刚1914-1941 福建南安中共闽南特委书记李忠1915-1943 河北冀县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李肃1910-1941 山东临清红五军团随营学校政委李荣1901-1940 江西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李特1902-1938 安徽霍邱红四方面军兼西路军参谋长李策1915-1941 贵州贵阳中共贵州工委委员李之光1908-1939 河北安新冀中区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长李子芳1910-1942 福建晋江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文彬1902-1939 黑龙江双城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师长李文楷1909-1942 福建上杭八路军前方政治部组织部直属政治部主任李文翰1914-1945 陕西蒲城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前线日报》总编辑李发意1908-1937 河南新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某部政委李永安1912-1943 山东宁津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光汉1907-1941 山西河津中共雁北地委书记李贞乾1903-1942 江苏丰县山东湖西行政专员公署专员李竹如1905-1942 山东利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李延平1903-1938 吉林延吉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志高1913-1941 湖南平江新四军第七师参谋长李枚青1914-1943 山东新泰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学福1902-1938 吉林延吉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李剑卜1914-1939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李恒泉1915-1944 河北唐县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景波1911-1944 陕西绥德中共西北局组织部副部长兼机关直属党委书记吴耘 -1944山东平原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政治部主任吴涛1914-1942 山东济宁鲁西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吴渊1898-1939 江苏如东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处秘书主任吴琨1910-1939 四川万县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吴强1911-1944 湖南平江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组织部部长干部部部长吴勤1895-1942 广东南海广州游击队第二支队司令吴世禄1913-1938 河南新县平原军分区司令员吴师孟1899-1942 湖南平江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部长吴其芳 -1944河南叶县新四军第五师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吴景才 -1938山东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邸玉栋1911-1942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第一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邹之模1907-1940 湖南平江湘鄂赣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邹风平1905-1943 四川三台中共四川省工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何云1905-1942 浙江上虞《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正1901-1942 湖北罗田新四军第五师浠罗指挥部指挥长何一萍1916-1938 河南孟县山东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总队政委何功伟1915-1941 湖北咸宁中共鄂西特委书记邱金声1912-1939 福建龙岩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副团长汪洋1913-1942 山东东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政委兼泰安地委书记汪林兴1908-1943 福建崇安中共福建省委民运部部长兼闽北特委书记汪雅臣1911-1941 山东蓬莱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汪德清-1945 河南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旅副旅长冷赤斋1915-1940 湖北黄陂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沈东平1905-1938 河南舞阳中共河南省临时工委负责人宋澄1910-1941 山东文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政委宋干卿1909-1940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东海纵队副司令员宋怀良1912-1941 山东东阿新四军某部师长辛俊卿1911-1941 山东肥城八路军山东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炎1902-1945 广东吴川广东高雷抗日人民军军长张浩1897-1942 湖北黄冈中共中央委员中央职工委员会副书记张铎1915-1941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政治部主任张广乾1916-1943 河南范县晋冀鲁豫边区行署主任张子华1912-1942 宁夏中宁中共中央统战部联络局副局长张友清1904-1942 陕西神木八路军前方总部秘书长张中华1912-1937 吉林永吉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张仁槐1912-1942 山西定襄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文彬1911-1945 湖南平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正坤1898-1941 湖南浏阳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员兼参谋长张甲洲1907-1937 黑龙江巴彦东北工农反日义勇军独立师师长张兰生1909-1940 黑龙江呼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张传福1902-1938 吉林公主岭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二师师长张秀中1905-1944 河北定兴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其德1874-1938 江西德兴新四军驻赣办事处负责后勤工作张宝龙 -1941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张建亭1913-1942 河南滑县中共冀鲁豫区党委第六地委组织部长张贯英1910-1939 山东桓台八路军山东纵队供给部部长张洪仪1912-1945 山东郯城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铁道游击队政委张贵卿1908-1942 河北顺义中共衢州特委书记张俊峰1913-1942 河南太康豫皖苏军区豫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厚杰1920-1945 河南信阳新四军某部师长张耕野1901-1938 吉林双城中共佳木斯委组织部长张镇华1909-1940 黑龙江宁安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师长张襄国1911-1938 湖南平江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陆升勋1907-1942 山东昌邑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副司令山东沂蒙专署专员陈明1902-1941 福建龙岩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陈洪1906-1943 浙江浦江中共四明地委书记兼四明自卫总队政委陈一华1900-1938 湖南八路军第一二0师雁门第六支队参谋长陈卜人1917-1945 广东梅县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陈元龙1912-1942 河北辛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青年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文彬1911-1940 湖南茶陵八路军第一二0师津南自卫军政委陈生庆1912-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陈宇寰1897-1938 河北滦州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陈冬尧1908-1945 湖南茶陵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陈若克1919-1941 广东顺德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委陈昭礼1907-1940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陈锦秀1912-1938 河南固始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勇猛无畏的乡村抗日斗士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勇猛无畏的乡村抗日斗士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勇猛无畏的乡村抗日斗士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行动,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对中国领土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侵略行动之一。

在这场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中,许多英雄人物从乡村崛起,用自己的勇气和无畏精神,为抵抗日寇的侵略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抗日斗士刘永福刘永福,生于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小山村。

他成长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却拥有坚韧不拔的斗志和勇往直前的斗争意识。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刘永福毅然决定加入抗日队伍,成为一名乡村抗日斗士。

刘永福在村里组织抗日义勇队,动员村民武装起来,进行游击战。

他不仅指导村民学习使用武器,还组织军事训练和战术布置,使其队伍逐渐壮大。

刘永福带领村民多次与日寇展开激烈战斗,在山林中进行游击战,令敌人闻风丧胆。

二、抗日斗士陈百忍陈百忍,出生于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偏远山区。

他来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但坚强的意志和对国家的热爱促使他站出来,成为抗击日寇的勇敢斗士。

陈百忍在乡村组织抗日义勇队,并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他用他的言行影响着村民,激励他们投身抗日斗争。

陈百忍带领自己的队伍,在乡间穿梭,袭击日军据点,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给日寇以重创。

三、抗日斗士黄继光黄继光,出生于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农村家庭。

他年轻时以勤奋和才智著称,但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毅然放弃学业,投身抗日队伍,成为一名军事英雄。

黄继光参加了中国红军建设训练,并在部队中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斗力。

他还积极参与游击战和突击战,多次与敌军展开激烈交战。

在一次突击战中,黄继光英勇奋战,最终被敌人击中,以身殉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日英雄史诗。

四、抗日斗士杨根思杨根思,生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

他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做出贡献,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毅然决定加入抗日队伍,并成为乡村抗日斗士的一员。

杨根思组织并领导抗日义勇队,积极参与游击战和地下抗日活动。

他带领队伍多次出奇打击敌人,解放了许多被日寇占领的村庄,并恢复了当地的安定。

抗日英雄刘放吾生平简介

抗日英雄刘放吾生平简介

抗日英雄刘放吾生平简介刘放吾(1898—1994),原名刘继枢,别号不羁,湖南桂阳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税警总团干校军士队少校队长,贡献很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日英雄刘放吾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刘放吾生平简介刘放吾简介是这样的:刘放吾生于1898年,原名是刘继枢,祖籍在湖南的桂阳,毕业于黄埔军校步兵科。

一生参加多场战役,为抗日战争作下突出贡献,曾率领部队解救了7000多的英国士兵,1992年被台湾当局授予海陆空军甲种一等奖章,1994年6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病逝。

刘放吾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主角的历史原型人物,刘放吾在1929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留在了黄埔军校任职,担任军校教导队学生队的排长,训练新兵,一年后被调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教导师特务连的排长,在1930年年底又被任命为警卫军特务营3连的连长,一年后即1931年12月又担任五军特务营3连的连长,随后又被升为营长。

1933年刘放吾到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毕业后一年在税警总团干部教导队军士队少校担任队长一职,1939年担任税警总团2团2营的营长,两年后又被调任新编38师的上校团长,1942年到印度的蓝姆伽战训班学习,1943年担任新编38师上校师附。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在新编1军教导队担任上校大队长,随后被调任东北保安司令部的第十二支队的少将副司令,后来这支部队被改编为骑兵2旅,刘放吾又担任少将副旅长。

1947年年底在新编7军担任高参,一年后在长春投诚,并逃向台湾。

新中国成立后,刘放吾担任学生总队少将的总队长,1951年到1952年在80军的干事班就职上校副主任,并在1952年年底辞职,两年后退役移居洛杉矶,1994年6月29日病逝。

以上便是对刘放吾简介的补充。

孙立人和刘放吾的关系孙立人刘放吾都是中国的抗日英雄,二人都曾参加过淞沪会战、英缅抗战等著名战役。

孙立人刘放吾不仅在国内贡献卓越,二人还都是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的成员,孙立人是新38师的师长和1944年的新一军军长,刘放吾是第113团的团长还曾因为救下7000多英军而被撒切尔夫人当面感谢。

项英:从武昌走出的抗日名将

项英:从武昌走出的抗日名将

中共早期工人运动领袖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项英参加了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在武汉创办的工人夜校,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

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决定把发展工人运动作为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

两个月后,时任中共武汉地委书记的包惠僧返回武汉,组建武汉工会组织。

项英在《劳动周刊》得知消息后,立即去信毛遂自荐,表示希望投身工人运动、参加革命。

包惠僧在与项英面谈后认为他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与远大抱负的青年。

于是,邀请项英加入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参与筹备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

在武汉分部工作期间,项英坚持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消除各地帮口之间的矛盾,促进工人群众的团结,局面很快被打开。

1922年1月22日,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在汉口江岸老君殿正式宣告成立。

对于项英的工作,包惠僧给予高度评价:“项德隆在名义上担任工人俱乐部文书,实际上是担任工人俱乐部组织教育工作。

他同工人们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与工人们水乳交融地团王平 杨媛媛项英:从武昌走出的抗日名将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1938年1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新四军驻赣办事处)成员在南昌合影,前排左一为陈毅、左二为项英。

领袖2021年11月/下结在一起,树立了他在工作中的威信。

”1922年4月,经包惠僧介绍,项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2年4月底,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成员发展到三千余人。

5月1日,俱乐部改名为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南段总部,成为京汉铁路当时最大的工人团体。

不久,又改名为江岸铁路工会,项英任书记。

在此期间,项英积极建议和介绍工人领袖林祥谦和劳工律师施洋加入共产党。

1922年7月,项英作为武汉地区代表出席了党的“二大”。

会后,在郑州召开的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上,项英被选为筹备会总干事。

1923年1月22日,总工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

军阀吴佩孚害怕工人们的觉醒威胁到自己的利益,派出警察百般阻挠,还出动军队驱散参加成立大会的工人们。

新四军牺牲的十大名将

新四军牺牲的十大名将

新四军牺牲的十大名将新四军牺牲的十大名将,例如:第一位:左权。

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彭老总军事上的最佳拍档。

左权1925年就入党了,曾经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过,军事理论水平非常之高。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权曾经代理过红一军团军团长的职务,级别高,能力强,入党早,如果不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他在建国后肯定会被授予大将军衔。

第二位:彭雪枫。

彭雪枫,新四军第四师师长,牺牲于1944年十月的八里庄之战。

彭雪枫军事能力极为突出,是新四军的一员名将,如果他不牺牲,可以参考黄克诚大将的级别,应该会是稳稳的开国大将。

第三位:高敬亭。

高敬亭,红28军的当家人,大别山的游击之王。

抗日战争时,高敬亭所部游击武装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与日军激战上百次,可以说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抗日名将了。

可惜的是,高敬亭在1939年遗憾地牺牲了。

第四位:袁国平。

袁国平是知识分子出身,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在大革命时期入党,资历老,文化水平高,又懂军事,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

抗日战争时期,袁国平是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时,袁国平在突围中身受重伤。

看见自己行动不便,袁国平命令战士们迅速突围,别管自己,战士们岂能丢下老首长?拒绝执行袁国平的命令,一定要抬着他突围。

为了不拖累战士们突围,袁国平掏出手枪,对准了自己,壮烈牺牲。

就这样,这位功勋卓著的新四军高级将领没有死在抗日战场,却死在反动派手中,实在是令人愤怒。

袁国平和周子昆都是新四军的高级将领,如果不牺牲,他们在建国后上将军衔是非常稳的。

以袁国平的资历,授大将也是很有可能的。

第五位:杨靖宇。

鼎鼎大名无需多言了,他和赵尚志可以说是东北抗联的两位杰出代表。

杨靖宇和赵尚志如果不牺牲的话,可以参考周保中的级别(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虽未授衔,但是三枚一级勋章,)很可能会是上将。

第六位:赵尚志。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位杰出将领,担任过抗联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务。

1942年,赵尚志被日本特务暗杀,临终前,赵尚志开枪将暗杀他的特务击毙,显示了自己的勇武和顽强。

安身鄱阳湖畔的战斗英雄

安身鄱阳湖畔的战斗英雄

安身鄱阳湖畔的战斗英雄作者:胡传银来源:《党史文苑》2021年第06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简称四野,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是在东北抗日联军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1950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邓子恢、谭政,政治部主任陶铸签署的《革命军人证明书》,颁发给了第四野战军参战军人祝永海同志。

他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14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在炮火连天的解放战争中,从北方一路行军作战,打到长江流域,驻足于江西省。

新中国成立后,他就职于江西省公安厅警卫局。

七十年代末期,他跟随妻子落户于鄱阳湖畔的永修县九合公社河头大队,参加农业生产,扎根在偏僻的湖畔乡村,这位不求功名的战斗英雄在这里走完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贫寒子弟进军营革命军人祝永海,1928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忙农营子公社马连吐大队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内蒙古自治区的宁城,地处辽阔的大草原腹地。

父母希望他能在大海般的波涛中成长,具有大海般的胸怀,所以给他取名永海。

由于家中只有他和妹妹两个孩子,父母很是看重永海,供他读了几年的私塾。

他头脑聪颖,读书用功,学业进步很快,上学之余,还常常帮助父母打草放牧,看管羊群等。

祝永海13岁时,便到县城里当学徒,尝遍了生活的艰辛和屈辱。

年少时,他懂得不少道理,立志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作为的人。

1938年,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到了内蒙古与辽宁省交界的宁城县,特别是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敌人大量的武器装备,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正值青春年华的祝永海获悉这些消息后,立志也要参军作战,保家卫国。

1942年10月,年仅14岁的祝永海在宁城县参加了八路军,在东北野战军警备团第三营第九连任战士。

1948年2月,祝永海在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八军第一六一师师部侦察队任侦察员。

历史趣谈:同为抗日名将同为国军中将的同胞兄弟

历史趣谈:同为抗日名将同为国军中将的同胞兄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同为抗日名将同为国军中将的同胞兄弟导语:海南省澄迈县籍的王俊、王毅,同为国军中将,而又以同为抗日名将而彪炳史册。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海南省澄迈县籍的王俊、王毅,同为国军中将,而又以同为抗日名将而彪炳史册。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给他俩家属,以表彰他们兄弟俩不朽的抗日功勋。

王俊(1894-1976),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军事理论家、教育家。

派名钦宠,号荣切,字达天。

澄迈县文儒镇排坡园村人,1932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时任教官,北伐战争时期,历任旅参谋长、副师长、师长。

1931年任国民党陆军步兵学校第一任校长,蒋介石亲自任校长后,他改任教育长。

1935年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陆军中将。

“八·一三”淞泸抗战前夕,他代表国民政府中央赴泸与日军谈判。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一部次长、第12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国民政府军训部次长。

广州沦陷后,他誓要与日寇血战到底,在粤北组织抗战,坚持阻住日军北上,指挥取得了二次粤北大捷。

王俊将军的名声日隆,与杨杰,蒋百里并称为“三大军事理论家”。

1946年任立法院委员。

1949年去台湾,仍任立法院委员。

王毅(1900-1949),原国民党陆军中将。

派名钦隽,字任之。

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陆军大学。

历任广东保安十一团团长兼广东第九区保安副司令、广东省保安第五旅旅长。

琼崖守备司令兼广东第九区行政督察公署专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毅将军作为海南最高军政长官,在国家民族生死危亡的紧急关头,抱定正义必胜、唯战能存的信心。

他在琼崖守备司令部所迁地定安翰林接见华生活常识分享。

聚焦江西抗战之五:正面战场扬军威

聚焦江西抗战之五:正面战场扬军威

聚焦江西抗战之五:正面战场扬军威作者:马永义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5年第5期马永义在抗日战争中,按国共合作协议,江西境内的共产党主力部队调往长江以北,江西正面战场由国民党军队布防。

自1938年6月日军进攻彭泽,到1945年9月日军在南昌签字投降,国民党军队在江西境内进行了艰苦抗战。

江西战场的主要战役有马垱要塞保卫战、德安万家岭战役、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之赣北战役、上高会战、浙赣会战之赣东战役、湘粤赣边阻击战、赣江追击战等。

万家岭战役中国参战部队主要为第九集团军第四、第六十六、第七十、第七十四军,第二十集团军第三十二、第五十三军。

日军参战部队为第一一、第一六、第二十七师团。

日军占九江后,因惧怕中国军队侧击其左翼,决定南下夺取德安、南昌,再西攻长沙,切断粤汉路,对武汉实行战略大包围,以求全部消灭江南的中国军队。

针对日军的企图,第九战区将主力布置在南浔线,统由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指挥。

从1938年7月27日至9月26日,开始了万家岭战役的前期外围阻击战。

其间,我军先后在沙河、金官桥一线抗击日军,日军第一一三、第一四五联队几乎被全歼。

在东西牯岭、金轮峰等处,我军屡挫日军。

9月25、26两日,在争夺麒麟峰战斗中,中国军队歼灭了日军第三联队大部。

从9月28日至10月10日,中国军队在德安以西万家岭山区完成了对日军的总包围。

经多日激战,日军第一六师团全军覆灭。

万家岭大捷歼敌万余人,被誉为“并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

南昌会战发生于1939年春,分为两个阶段:3月17日至27日,日军攻占南昌;4月22日至5月9日,中国军队反攻南昌未果。

日军攻占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侵华方针发生变化,主要是巩固占领区,对国民党当局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但几次诱降未成,又决定施加军事压力,进攻南昌,代号为“仁号作战”。

日军集中了4个师团,共约12万人,由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

中国方面投入兵力20余万,由薛岳任总指挥,前敌总司令兼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担任直接指挥。

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致敬!向所有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致敬!

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致敬!向所有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致敬!
石作衡 中将 赖传湘 中将 李翰卿 中将 朱世勤 中将 戴安澜 中将 王风山 少将
胡义宾 少将 周 复 中将 彭士量 中将 许国璋 中将 孙明瑾 中将 卢广伟 少将
王剑岳 少将 陈济恒 中将 史蔚香复 少将 齐学启 少将 高志航 少将 张数桢 少将
尉迟凤岗 少将 吴国璋少将 庞泰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 赵锡章 中将 方叔洪 中将 萨师俊 上校
刘桂五 中将 陈钟书 中将 扈先梅 少将 周 元 少将 李必蕃 中将 杨家骝 少将
范筑先 少将 徐积璋 少将 李国良 中将 张胥行 中将 王禹九 少将 唐聚五 少将
马玉仁 中将 钟 毅 中将 燕鼎九 少将 张雅韵 少将 蒋志英 少将 谢晋元 少将
王竣 中将 梁希贤 少将 陈文木已 少将 寸性奇 中将 陈忠柱 少将 金崇印 少将
张本禹 少将 梁鉴堂 少将 姜玉贞 中将 杨 杰 少将 刘家麒 中将 郑廷珍 中将
庞汉木贞 中将 秦 霖 中将 官惠民 少将 刘眉生 少将 吴继光 少将 夏国璋 中将
饶国华 上将 萧山令 中将 朱 赤 少将 高致嵩 中将 姚中英 少将 李兰池 少将
易安华 少将 司徒非 少将 刘震东 中将 王铭章 上将 范廷兰 少将 杨 怀 少将
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致敬!向所有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致敬!_誰會來愛窩_凤凰
2007-07-07 08:59:47 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致敬!向所有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致敬!
张自忠 上将 李家钰 上将 郝梦龄 上将 唐淮源 上将 陈安宝 上将 王甲本 中将
武士敏 上将 冯安邦 上将 佟麟阁 上将 吴克仁 上将 黄梅兴 中将 蔡炳兴 中将
毛岱钧 少将 胡文臣 少将 赵渭冰 少将 邹慕陶 少将 黄启东,少将 林英灿 少将

毙命在中国的日军将帅

毙命在中国的日军将帅

毙命在中国的日军将帅
重藤宪文 少将 华南派遣军宪兵队长 1947.8.9 广州 被处决
近藤新八 中将 第130师团长 1947.10.21 广州 被处决左近允尚正 海军中将 中国派遣舰队参谋长 1948.1.21 南京 被处决
柳川悌 中将 第132师团长 1948.2.27 汉口 病死田中透 少将 1948.4.7
元泉馨 少将 1948.7.16
河根良贤 少将 1949.2.12
濑谷启 中将 1949.5.27
下河边宪二 少将
桥本虎之助 中将
佐佐木到一中将
计118人
注:按日军惯例凡战死军官(少将以下者)均自动晋级一级。

被认为阵亡的
常冈宽治 少将 独立第2旅团长 1938.10.28 山西 重伤
赤鹿里 中将 第13师团长 1943.11.23 常德 后任122师团师团长佐久间为人 中将 第68师团长 1944.7.21 衡阳 中炮受伤,后任84师团长
兵队长 1947.8.9 广州 被处决
1947.10.21 广州 被处决
参谋长 1948.1.21 南京 被处决
1948.2.27 汉口 病死
1948.4.7 南京 被处决
1948.7.16
1949.2.12 东北 越狱被处死 1949.5.27 满州里 自杀
1952.3.20 关东军参谋长 1952.1.26
第149师团长 1955.5.30
将以下者)均自动晋级一级。

长 1938.10.28 山西 重伤
1943.11.23 常德 后任122师团师团长
1944.7.21 衡阳 中炮受伤,后任84师团长
广州被处决
病死广州病死 哈尔滨 病死抚顺。

陈明仁后代凭吊九江抗战遗址

陈明仁后代凭吊九江抗战遗址

陈明仁后代凭吊九江抗战遗址作者:柳秋荣杨晶来源:《党史文苑》2017年第11期4月初,市史志办接到一份来自陈明仁将军之孙陈湘生的请求信。

信中介绍,应解放军出版社之约,陈湘生正在整理祖父陈明仁的日记并准备出版。

日记详细记录了陈明仁参加抗战的过程,并结合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的战斗详报,对陈明仁参加九江抗战的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此次希望来浔收集抗日史料,寻访祖父浴血奋战的旧战场。

九江战役中,陈明仁率领预备第二师在雅雀山阻击来犯日军,该战是其抗战第一仗。

清明节刚过,我们接访了陈醴生、陈湘生姐弟一行4人。

陈明仁(1903—1974),湖南醴陵人,黄埔第一期学生,国民党中将军衔。

1949年8月,在长沙发出起义通电,受到毛泽东和朱德的称赞。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近观姑塘镇海关应陈湘生要求,我们的第一站是姑塘镇。

根据陈明仁1938年7月23日的日记:昨夜半(23日凌晨)敌乘夜暗,突于姑塘登陆。

突袭登陆的是冈村宁次率领的波田支队,这是一支台湾军,适应热带作战,非常凶悍,而担任守卫姑塘的预备第十一师兵力相对薄弱,增援部队又未能及时赶到,最终姑塘沦陷。

姑塘在明清时期设有海关,是九江海关管辖的重要征税机构,并设有镇的建制,有店铺数百家,居民3.6万人。

日军攻陷姑塘后,大肆烧杀抢掠,除海关楼房外整个姑塘几乎变成一片废墟。

现如今,姑塘海关大楼经修缮后保存尚好,海关炮台只剩底座,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上海关炮台,陈湘生介绍道:根据日记记载,1938年6月28日,祖父在湖北咸宁接手预备第二师。

7月1日,奉命开拔九江前线。

这是一支由3个贵州保安团临时组建的部队,纪律较差,战士素质较低,在开赴九江的途中就有多名军官畏战潜逃。

7月5日,部队抵达九江驻扎后,祖父早起晚睡抓紧训练部队,天亮前他训练班、排、连长,天亮后班、排、连长训练战士。

同时火速安插黄埔军校同学及旧部下替换各级干部,使部队面貌得以改观。

远眺普泉山工事参观完姑塘海关,我们继续驱车前往下一站——普泉山。

中共都昌小组成立旧址及都昌革命烈士陵园介绍

中共都昌小组成立旧址及都昌革命烈士陵园介绍

中共都昌小组成立旧址及都昌革命烈士陵园介绍中共都昌小组成立旧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是中国共产党在都昌创办的第一个组织机构。

这个旧址见证了都昌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也是中共党史中的重要遗址之一。

与之相连的都昌革命烈士陵园是纪念在都昌牺牲的革命烈士的场所,对于缅怀烈士、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都昌县历史文化街的中共都昌小组成立旧址是一座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建筑,于1921年4月创建。

当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秘密成立了都昌县第一个组织机构,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在都昌地区的发展壮大。

该旧址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由一座砖木结构的小楼组成。

尽管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侵蚀,但小组成立旧址的基本架构依然保存完好。

小楼面向历史文化街,门前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中共都昌小组成立旧址”的字样。

进入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简陋的会议室,房间角落中摆放着当时使用过的桌椅,仿佛还能听到当年革命志士们的慷慨激昂之音。

旧址内还有一间展览室,展示着与都昌地区革命历史相关的图片、文物、实物等。

这些珍贵的展品通过图片和文字的解读,向来访者生动地讲述了当年中国共产党在都昌地区的奋斗史。

参观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都昌地区的发展历程,并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革命斗争的艰辛与伟大。

随着步伐的不断前行,旧址的背后是都昌革命烈士陵园。

这座陵园位于都昌县境内,是纪念在都昌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

陵园占地面积广阔,布置庄严肃穆,整个陵园以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核心,周围环绕着若干烈士墓碑。

纪念碑高耸入云,上面雕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字样,烈士墓碑整齐排列,每一座墓碑都镶嵌着烈士的名字和基本信息。

每逢重要的纪念日,陵园里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无数前来参观和悼念的人们会在这里献花、敬烛、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陵园的存在,让人们时刻铭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缅怀他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的生命和牺牲。

中共都昌小组成立旧址及都昌革命烈士陵园,作为中共党史中的重要遗址,见证了都昌人民为了革命事业而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刘肩三:一门五英烈

刘肩三:一门五英烈

2023.5刘肩三,1892年12月5日出生于江西省都昌县汪墩乡后垅村。

刘肩三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乡绅,乐善好施,思想开明。

受父亲的影响,刘肩三从小养成了心存正义、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

1916年秋,刘肩三怀着实业救国的愿望,考入江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希望学得一技之长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南昌后,刘肩三组织全市学生举行罢课,在登台演说时,当场咬破中指,血书“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以示其志。

在声势浩大的学生请愿游行队伍中,刘肩三的血书格外醒目。

面对学生的爱国热忱,军阀当局极为恐惧,严令学校赶紧放假。

刘肩三因此提前从省农业专科学校毕业。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刘肩三也完成了从一个改良主义者到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转变。

回到都昌后,刘肩三组织学生印发传单,发动群众抵制日货,使这场爱国风暴迅速波及全县。

1922年,都昌遭受大水灾,县知事刘燮臣却不顾民众死活,除增加本年度征缴外,还要追缴5年旧欠,并在县公署内外布置了荷枪实弹的保警队兵丁。

刘肩三毫不畏惧,毅然发动群众前往县公署请愿。

刘燮臣以聚众闹事为由,把刘肩三扣押起来。

押扣刘肩三的消息传出后,全县震怒,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近郊的农民也扛着扁担锄头涌进县城,包围了县公署。

斗争持续了三天,刘燮臣被迫释放刘肩三,自己也被吓得离开都昌,坐船去了南昌。

被释放的刘肩三来到群众中间,现场一片欢呼。

刘肩三告诫大家:刘燮臣此去是不会罢休的,我们不能让恶人先告状。

于是,他主持起草了一份《告旅省都昌同乡书》,并选派代表连夜乘船送往省城。

在各方面的干预支持下,斗争取得胜利,田赋没有征缴,刘燮臣也被驱逐。

1926年2月,刘肩三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都昌支部委员,负责指导农民运动。

刘肩三肩负使命,在汪墩乡先后办起两所平民夜校,并走上讲台,向农民讲述“农民为什么受穷,地主为什么富裕”的革命道理,启迪广大农民的阶级觉悟,为都昌农民运动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3月19日,刘肩三作为都昌代表出席了由共产党员赵醒侬主持召开的国民党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

欧洲时局的表里两面

欧洲时局的表里两面

RENWUCHUNQIU人物春做一团为基础,并从赣东北各县赤 卫队、游击队中抽调骨干,在乐平 组建红十军,下设第一、第十、第 十九团3个团和丨个直属特务营、 1个机炮连。

随后,刘肩三调往红 十军。

在他的建议下,红十军开 赴都昌、湖□地区进一步筹款扩 红,近两个月招收大批贫苦农民 子弟入伍。

其间,刘肩三还率部 回到故乡汪墩打土豪,筹集了一 笔军款。

9月,红十军从都昌经景 德镇返回乐平众埠街扩编,将原 各团改编成旅,全军下辖第一、第 四、第七旅3个旅和1个特务团, 并于军部设置地方工作部。

刘肩 三改任军地方工作部部长兼第七 旅政治委员。

这时,红十军已扩 至6000余人。

根据中央攻占九江 以进一步夺取中心城市武汉的指 示,10月,红十军挥师有良好民众 基础的都昌、湖□、鄱阳、彭泽地 区。

这时,因鄱阳湖阻隔,而国民党军又尾随而至围攻信江老苏 区,红十军遂放弃渡湖作战的李 立三"左”倾冒险计划。

11月上旬,红十军军部在都昌、鄱阳边界 的肖家岭召开紧急会议,作出红 十军立即回撤老苏区以粉碎敌人 “围期I ",另成立都(昌)湖(□)郵 (阳)彭(泽)四县指挥部,由刘肩 三任总指挥,带领部分红军及当 地赤卫队员留守四县边界之武山 地区继续坚持斗争,掩护红十军 转移。

因敌我力量悬殊,16日,刘 肩三弹尽粮绝,在彭泽县黄板桥 上垄水桶港垄头路上不幸被俘。

次日晨,刘肩三等23人即被敌人 残酷杀害。

刘肩三的壮烈牺牲,一直令 当年追随他投身革命的都昌农 民、景德镇瓷工和他的无数老战 友痛惜不己。

丨950年,原红十军 政治委员、时任江西省人民政府 主席的邵式平获悉刘肩三妻儿在都昌,打电话给都昌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冀础,让他派人把刘肩三 妻儿专程送往南昌。

一见面,邵 式平握着刘肩三妻子的手,感慨 地说:"刘肩三任总指挥的命令是 我公布的,我心里很清楚,留下来 就意味着会……我很敬重刘肩三 啊! ”当介绍到刘肩三的儿子刘继 忠,得知刘继忠也生了儿子时,邵 式平激动地说:"刘肩三有后了, 好、好、好……”刘肩三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 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充分展现 了革命先烈的崇高信仰和卓越胆 识,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永 远值得后人传颂和敬仰。

走访临川整编旧地

走访临川整编旧地

走访临川整编旧地作者:杨友祥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6年第3期杨友祥临川整编虽然已过去近90年,但它的影响深远,我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很多内容在临川整编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它的意义也很大,坚定党的领导、把纪律挺在前面等尤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近日,笔者走访了临川整编旧地,了解一些人民军队的早期故事。

起义部队汇聚“才子之乡”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取得胜利后,部队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马上撤离南昌,取道抚州,南征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

8月3日,起义部队冒着绵绵细雨,经过艰难跋涉,分两路向临川进发。

当日,朱德率领的起义部队第九军(随同有蔡廷锴的第十一军第十师),首先出发来到进贤县李家渡(时属临川辖)。

在此召开有1000多工农群众参加的庆祝大会,朱德在会上作了报告,宣传八一起义重大意义,号召人民坚持革命斗争。

之后,朱德又召集了李家渡工会、农会干部座谈,委派一名工会干部为公安局长,将缴获来的12支步枪赠给他们,作为开展武装斗争之用。

8月6日,起义军进驻临川县城后,即委派林伯渠为临川县县长。

林县长当即发出告示,号召人民群众支援革命部队。

起义军的另一支部队是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随同有前敌委员会和革命委员会的机关),他们在8月5日从南昌出发,6日到达临川县桐源乡,并在青坑村附近的老鸦洲召开过军事会议。

老鸦洲在抚河之中,洲长300米、宽150米,至今仍树木葱茏、生机勃勃。

这一带传说着贺龙在这里革命的动人故事,现在桐源和大岗还流传着贺龙的不少佳话。

例如《求神不如求医》,是说贺龙教育老百姓莫信迷信要讲科学才可治好病。

在贺龙派的军医的医治下,某村妇的儿子肺炎病很快好了,村妇逢人就讲革命军队好。

又如《智解纠纷》,是说贺龙先用筷子的故事教育老百姓要团结,“打架只会出血,不会出水”;再用两脚走路的故事,妥善解决了两村取水纠纷问题,赢得老百姓齐声夸赞。

再如《叫我老贺》,说的是贺龙平易近人,不摆官架子,体现了共产党人亲民爱民的高尚情操。

解放军中将刘昌毅生平简介

解放军中将刘昌毅生平简介

解放军中将刘昌毅生平简介刘昌毅(1914—1999),原名刘昌义。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放军中将刘昌毅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刘昌毅简历在一九一四年,刘昌毅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

一九一九年逝世。

他在青年时候,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其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之后被升为党员。

刘昌毅也是中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这是该方面关于刘昌毅的简历信息。

刘昌毅一共有九个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

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都靠种地为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供弟弟妹妹们上学读书,刘昌毅便在与母亲商量之后,去当了兵。

小时候的刘昌毅胆子是出奇的大,这一特点在他当兵之后成为了优势,在队伍中的他很快便脱颖而出,受到了赏识和重用。

他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四次反"围剿"战争,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昌毅的真正名字原来为刘昌义,后来因为一个和职位比他高的军官重名,所以为了加以区别,刘昌毅便将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义”改成了毅。

在当时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中,刘昌毅也在其中。

由于刘昌毅带兵会打仗,英勇过人,所以军队中的很多人都称其为“猛张飞"。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刘昌毅存活下来,但身上不管是眼睛鼻子还是胳膊,腰腿等地方,都留下了伤痕。

晚年的时候,每次天气一不好,风湿病就会缠绕着他,但个性要强的他却从来都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

刘昌毅将军的子女刘昌毅将军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老将领,他一生立下的战功无数,曾经在中国共产党四次反围剿斗争,以及后来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昌毅将军以他一生的经历,给很多后人都立下了学习的榜样。

关于刘昌毅将军的子女信息,他一生中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刘晓琨,一九五二年的时候出生在今天的湖北红安。

民族英雄刘锜家谱

民族英雄刘锜家谱

民族英雄刘锜的家谱1世:巨容(公元826~889)字德量,滁州琅琊山人(今安微省),武科进士,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山南东道节度使生三子:汾、迥、迪。

2世:汾公、字伯临,彭城郡开国公,镇南节度使。

生十四子:汉兴、汉升、汉从、汉明、汉宋、汉瑞、汉广、汉匤、汉胜、汉吞、汉瑛、汉宁、汉彬、汉平。

3世:汉胜:授朝散大夫洲长史。

生五子:义洪、义广、义仗、义宋、义江。

4世:义广:任佐丞大夫。

生一子:逾。

5世:逾:进士、任太常侍攫知浔洲府生一子:彦城6世:彦城、字彬国,为都昌县刘姓始祖任南唐官至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宋开国后任彬国公。

葬都昌县黄全乡杏花园木瓜墩留志桥北生六子:托一、折二、披三、抗四、授五、捷六7世:托一、字敬达、任丞直郎生五子:经、昇、璠、瑭、环折二:字公乘、任宣义郎生三子:琏、璨、瑢披三:字元览,任迪功郎生二子:顼抗四:字公极,任丞务郎生二子:瑛、珣授五:字元志,任昇州总持使,迁居浮梁生二子:琫、瑄捷六:字公器,又字元品,文学魁解元,任崇义郎生四子:球、琼、秦、珪8世:球:字均采又名瑞来,捷六长子任丞务郎赠检校少保生一子:惟珣珪:字均瑞,任迪功郎,捷六四子。

坐二子:亮、照9世:惟珣:任文思史副使赠太子师封吴国公、球之子生六子:戒、智、充、仲坚、仲武、仲贤惟亮:任丞义郎,珪长子生三子:清、商、适10世:戒:惟珣长子,任右武大夫生四子:湮(三点水偏傍应改为“言”偏傍)、涊(言+忍)、详、谓智:惟珣次子,赠副使生一子:泳充:惟珣三子、任城隍使生一子:谔件坚:惟珣四子:任城隍使、迁彭泽县定山开先庄生二子:铨、镐仲武:惟珣五子、字文历。

仕宋英宗、神宗,官至检校光保泸州军节度使转熙河。

兰廊路经略安抚使,屡立战功率赠太师加封吴越国公生九子:镇、锐、锷、镐、锡、镗、钢、剑、锜仲贤:惟珣六子、授城隍使,官至宪州刺史熙河路都监知兰州兼管勾沿边安抚使,率赠崇信军节度使。

葬陕西扶凤县生二子:钺、钧清:惟亮长子、任丞忠郎,为塘西始祖生四子:镜、钝、铎、鋐11世:刘锜:仲武之子,南宋抗金名族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遗忘的江西都昌抗日名将--刘士毅
今天是全民抗战爆发8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让我们回顾一下咱们都昌的抗日将领刘士毅的抗战事迹。

刘士毅1886.3-1982) 字任夫。

都昌县下排门刘家村人,桂系外省籍的重要将领。

曾任南京中央军校筹备主任,国民政府总统府参军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抗战胜利勋章获得者(抗战胜利勋章共授予98人,勋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三位,分别是朱德,彭德怀,叶剑英)
清朝末年,清政府成立保定速成军官学校,在全国务省选拔学生。

刘土毅应试录取,被保送到保定速成军校,编入炮兵科受训。

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

1927年蒋介石下野,白崇禧接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刘士毅担任了中央军校的教育长。

刘士毅到任后,其时,正值广西紧缩财政,裁减军队,他即向白崇禧提出了“三寓政策”,即:“寓兵于农、寓募于征、寓将于学”。

这一政策被桂系视为奇珍而推行全省。

军政学校则根据“寓将于学”的原则,将培养的军政干部,一律派往各县主持农民训练,实行“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支”。

因此,抗战一开始,广西扩军复编甚为迅速。

避实就虚摆空城津浦防御阻日军“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南宁的军事政治学校改由南京中央军校统一管理。

刘士毅被调任第三十一军军长,奉命率部北上,驻守苏北海州,
以防敌人登陆。

这年冬,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组织指挥津浦路防御战。

刘士毅奉命率领第三十一军,从海州进驻津浦路南段徐州、明光一带,作纵深配备,据险防守。

这时,日军指挥官田俊六统率八个师团,先后从津浦路南段的镇江,南京,芜湖渡江北进,其中三个师团沿铁路正面直趋蚌埠,进逼第三十一军防区的明光。

刘士毅指挥部队奋勇堵击,血战逾月,双方打成平手,大出日军指挥官意料之外。

后来敌军增援,他深知难与敌军火拼,便采取了避实就虚,以退为进的战术,在明光设了一个“空城计”,将部队连夜西撤,迂回于淮河两岸。

待日军扑入明光空城后,他即率部突然在敌军的左侧背出现,向东出击,将敌军截成数段,进而围歼孤立之敌。

就这样,第三十一军与日军在津浦路进行拉锯战,始终给敌军以威胁。

李宗仁在总结这次作战经验时说:“这一战役的关键,是三十一军执行命令的彻底,始终盯住津浦线,使敌军不能北进。


率部驻防台儿庄抗击日本关东军1937年任国军31军军长,率部参加“淞沪抗战”。

1938年春,刘士毅率第三十一军驻防山东台儿庄,抗击日本关东军的板垣师团。

板垣自恃“皇军无敌”,长驱直入。

刘士毅指挥部队据险埋伏,沉着应战。

紧接着,日军矶谷师团南下增援,集中炮兵、坦克火力,猛烈攻击三十一军阵地。

刘的指挥部也被敌炮击中。

他带领部队顽强地与日军激战了四天四夜,为五战区赢得了时间。


即,李宗仁急调汤恩伯的第二十军团和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全力增援,从而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第三十一军伤亡很大,奉命撤往蚌埠休整。

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

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李宗仁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就是不可战胜的《抗日主力及名将》——刘士毅将军的事迹31军是桂系抗战后新成立一个军,多数战士是广西征募的新兵,在桂系的三个军中,公认战斗力最弱。

而面对日军其中主力13师团,贯穿整个侵华时期,与日军第三师团一直作为侵华精锐呆在中国直到抗战结束,可谓血债累累。

但是,时任31军军长刘士毅饱读兵书,经伦满腹,计谋多端,文武兼备,因从小读私塾时经常拿本《孙子兵法》阅读,被同学笑称“武秀才”,连桂系第二号领袖有“国军第一军事家”、“小诸葛”之称白崇禧也对其折服,于31年邀请其
加入桂系,委于重任。

刘深感白崇禧之知遇,对白表示说:“健公知我,我决不负健公。

”由于31军有刘士毅这个杰出人才带领,在其后表现远超出桂系主力“钢军”第七军。

其时,桂军最强的两个军第七军和48军虽以勇敢号称,其中第七军外号“钢军”,自诩神勇无比,李宗仁和白崇禧初对其给予厚望。

但是一上战场,在淞沪会战与日军展开对攻,一天就被打残,12个旅长伤亡6个。

经此验教训,李宗深知不能轻易与日军打阵地战硬拼,因此命31军刘士毅以游击战为主拖延日军北上。

刘士毅在日本军校留过学,他深知难与敌军火拼,便采取了避实就虚、敌进我退等游击战术,利用山区地形,频频出击,拆毁铁路,打击日军的北犯。

1938年初,进入安徽境内,沿大道向明光(今嘉山)方向突进,与第31军在张八岭、自来桥一线发生小规模交火后停止前进,转入休整,第31军则以第135师派出小部队对日军进行袭扰作战。

一直就这样,刘士毅指挥31军节节抵抗,敌进伏击,敌攻就退,虚虚实实,始终给敌以威胁,血战逾月,双方打成平手,大出日军指挥官意料之外。

李宗仁作为桂系领袖,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桂系子弟兵推上前线,血战月余,并对各路诸侯恩威并施,赢得第五战区各杂牌将领尊敬。

在日后的战斗中,各杂牌军都拼尽精血,不敢保存实力,打出了一系列的大胜仗。

李宗仁因善于指挥杂牌军赢得“杂牌指挥官”美誉。

在31军阻敌期间,东北军于学忠51军赶到,
在31军后面淮河两岸布防,31军压力顿减。

刘士毅便在明光一带利用地形设下“空城计”,歼灭敌人。

官兵们理解他的“避实就虚”战术,愉快地后撤。

当日军进攻到罗岭后,便派出先头部队到明光城试探虚实,看看有无中国军队的主力。

第三十一军部队隐蔽在明光城与马岗、魏岗之间。

日军的先头部队没有发现他们,大部队迅速占领了明光城。

黑幕降临后,日军正在埋锅烧饭、安营铺床,刘士毅率领主力杀了个回马枪。

一时间枪声大作,烟尘四起,火星乱溅,杀敌的吼叫声令鬼子心惊胆寒。

战斗持续了一个通宵。

1月15日拂晓,明光城内的日军大部分被歼,仅逃出100余人,中国军队收复了明光。

在明光战斗胜利后,李宗仁清醒地意识到,日军在明光吃了亏,是因为夜间作战,敌人的飞机发挥不了作用。

如果战斗发生在白天,敌人的飞机一定会狂轰滥炸。

而且,敌人很快就会进行疯狂的反扑的。

他果断地命令刘士毅主动撤出明光,将津浦线让开,使日军战线拉长,尔后便于逐段歼灭。

1月18日,刘士毅奉命悄然撤出明光。

日军派出5000人马,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向明光城发起猛攻,他们哪里知道,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得到的是一座空城。

1939年,白崇禧任国民政府军训部部长,刘士毅被任命为军训部政务次长。

抗战胜利后,随着白崇禧升任国防部长,刘士毅被委任为国防部次长。

因白崇禧兼任“华中巢总”总司令常驻于武汉,他代行国防部的日常事务近两年,参与了策
划内战活动。

1947年,李宗仁宣布竞选副总统。

李宗仁当选副总统不到一年,就代理总统。

刘土毅被委任为总统府上将参谋长,为李宗仁的首席幕僚。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横渡长江。

就在这天凌晨,他随同李宗仁乘飞机离开南京,先到桂林,再转广州。

7月,他飞往台北,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82年10月,他病故于异乡。

为都昌教育做出杰出贡献刘士毅为都昌的教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都昌一中就是在他的倡导下创办的,当时准备用他的名字命名任夫中学,刘士毅觉得不妥,有宣传个人之名不同意,他说教育任重而道远就叫任远中学吧,49年后叫都昌中学,也就是现都昌一中的前身。

汪墩排门村为都昌做出贡献的将领刘达才1927年生于都昌汪墩乡排门刘村,原台湾海军二军司令、海军指挥学院院长、“国防部”常务次长、中将。

编著出版《兴邦张海权》。

1998年、1999年,都昌遭受洪涝灾害,刘达才等发动在台湾乡亲捐钱物,并委托万清华先生专程将钱物送到都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