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十大抗日名将
国军十大抗日名将的最后岁月
国军十大抗日名将的最后岁月作者:江寒秋来源:《齐鲁周刊》2015年第33期战死沙场:代表: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赵登禹是“七·七事变”后,第一位战死的国军将领。
1937年7月28日凌晨,日军集中三个联队步兵、一个联队炮兵和30多架飞机,向南苑进攻。
赵登禹率部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扫射下,伤亡惨重。
战至中午,宋哲元命令赵登禹率部向大红门集结。
当赵登禹乘坐的汽车行至大红门御河桥时,突然遭到了日军埋伏的机枪扫射,赵登禹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9岁。
赵登禹牺牲后,他的灵柩在北京龙泉寺停放了九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7月28日,才由北平市政府在中山公园举行公祭,落葬于芦沟桥西1公里的西道口。
也是在这一年,在北平市参政会的提议下,北平市将白塔寺东的一条街道命名为“赵登禹路”。
如今,除了赵登禹墓和“赵登禹路”,通州有一条“赵登禹大街”,丰台有一所“赵登禹学校”。
戴安澜战死异域时,年仅38岁。
1943年4月1日,重庆国民政府在全州湘山寺公园,为戴安澜举行了隆重的全国公祭和追悼大会,到会人数超过万人。
追悼大会上,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蒋介石、林森、李宗仁、陈诚、何应钦、白崇禧、张治中、李济深等和中共人士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邓颖超等都分别送了花圈、挽联、挽词和挽诗。
毛泽东的挽诗是: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车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毛泽东挽戴安澜诗的公布,也是他的诗词在国统区的首次公开传播,具有特殊意义。
另外,毛泽东一生只为两位将军写过挽词:一位是罗荣桓,另一位是戴安澜。
张自忠是二战期间盟军阵营战死的最高将领,他贵为中将,高居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是第33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55军、第59军、第77军,其中第59军军长一直由其兼任,但他却只带着两个团,孤军深入,投入日军重重围困,壮烈取死。
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他的军阶太高,职位太显赫,他完全可以坐镇大本营,免于一死,为抗战立更大的战功。
抗日战争时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你知道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日战争时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你知道多少?导语:张自忠,字荩臣,山东临清人,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张自忠,字荩臣,山东临清人,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
1940年5月16日,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以身殉国,年仅49岁,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
其夫人李敏慧悲痛绝食七日而死。
抗日第一将领首推张自忠将军,他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张自忠殉国后,日本军队为其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当日,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夜间突袭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
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
日军为免伤到张自忠遗体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
蒋介石将张自忠迁葬重庆,在码头迎接张自忠将军时,蒋介石抚棺大恸,十余万百姓流泪。
1943年,周恩来评价张将军:“迨主津政,忍辱待时,张上将殆又为人之所不能为。
而感人最深的,乃是他的殉国一役。
每读张上将于渡河前亲致前线将领及冯治安将军的两封遗书,深觉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抗战军人之魂”。
孙立人,字抚民,号仲能,安徽舒城人,陆军上将军衔,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仁安羌之战以一团兵力击败日军4000余人,以少胜多为其赢得国际声誉。
胡康河谷战役击毙日军3200余人。
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6800余人。
第二次缅战生活常识分享。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二名国军抗日名将(更新)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二名国军抗日名将(更新)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四名国军抗日名将(2011年版)根据以下三个名单的综合:一、抗战期间军衔最低为国军少将(对不起副团长谢晋元和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高志航了,两人都是牺牲后才被追“抗,都3、抗战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1890-1940牺牲,山东,追晋上将(生前为中将加上将衔)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抗战曾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枣宜会战中抗敌牺牲中国历史上不乏忍辱负重的汉子,如明朝的徐阶,如国军将领张自忠。
尽管1933年3月时任第三十八师师长的张自忠参加喜峰口大捷曾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但随后张自忠曾一度被称为华北特号汉奸(被宋哲元安排留守华北和日本忍辱周旋时曾任察哈尔省主席兼北平市市长),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捐躯疆场不但雪洗了汉奸的罪名,也赢得了全体国人的尊重,甚至连凶残的日本军人都为之折服。
张自忠是抗战牺牲最高级别的将领,也是胡总书记纪念抗战六十周年讲话中提到的四名国军将领之一,被网民称为国军十大抗“百)。
5生前6、区司令长官1936年冬时任第七军团总指挥的傅作义领导的绥远抗战被认为是“揭开民族历史的新页”“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1940年春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傅作义指挥的五原大捷创国民党战区收复失地之先例,并因此获青天白日勋章。
第三节:佟麟阁、赵登禹、蔡廷锴佟麟阁和赵登禹战死疆场,都得到国军的追晋,蔡廷锴曾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三人都被大陆CCTV抗日英雄谱和人民网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收录为抗日名将;“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0、淞沪战役的民族英雄--蔡廷锴1892-1968,广东,抗战时为中将获抗战13、),军”14、抗战中牺牲的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1892-1944牺牲,四川,追晋上将(生前为中将)抗战时曾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在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指挥的豫湘桂会战之豫中会战溃败中,李家钰为掩护友军防御牺牲引用汶川地震时激昂的一句话“川人从未负国,国人怎可负川”,抗战64万伤亡川军将士约为全国的五分之一,李家钰是其中最高级别的军人,也是抗战中牺牲的两名最高将领之一。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抗日将领与指挥官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抗日将领与指挥官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场伟大斗争,也是中国军队和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一次艰苦卓绝的战斗。
在这场战争中,有许多著名的抗日将领和指挥官,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威名至今仍在人们心中铭记。
一、著名抗日将领1. 朱德: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朱德同志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担任重要指挥职务,参与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和战斗,展现了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他带领红军奋勇作战,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2. 彭德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之一。
彭德怀同志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担任要职,指挥过许多重要战斗,包括百团大战等。
他善于运用兵法,灵活机动,赢得了多次胜利,并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3. 傅作义:中国国民党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将领之一。
傅作义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担任过重要职务,曾指挥过华北战役等重大决战。
他以智勇双全的军事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领导部队与日寇作斗争,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著名抗日指挥官1. 刘伯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指挥官之一。
刘伯承同志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担任要职,参与了许多重要战斗。
他善于组织指挥,注重战术配合,取得了多次战斗胜利,为中国人民争取了胜利的希望。
2. 薄一波: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指挥官之一。
薄一波同志在抗日战争中担任重要指挥职务,参与了许多重要战役。
他运筹帷幄,善于战略布局,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谭震林:中国国民党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指挥官之一。
谭震林将军指挥过多次重大战役,包括苏北抗日战争等。
他善于制定战略决策,灵活运用战术,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著名的抗日将领和指挥官都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奋斗和牺牲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相信在未来的战斗中,中国军队和人民将继续发扬这种爱国团结和英勇拼搏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黄埔十大名将
黄埔十大名将黄埔十大名将到底是哪些人呢?以下是店铺整理了黄埔十大名将,供你参考。
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是一间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
接下来一起盘点一下黄埔十大名将。
黄埔十大名将之林彪:1906年生于湖北黄冈,17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黄埔四期学生。
黄埔军校成立不久,师生分成两股势力,聂荣臻是政治教官,又是共产党支部负责人,面告林彪,你毕业后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向叶挺团长报到担任排长。
1927年在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和刘伯承指挥下,在南昌向蒋介石部队进军,林彪占领了南昌的交通要道,蒋介石一片惊慌,急调两个军向南昌进发,周、贺、朱、叶、刘决定撤退南昌,林彪率部到瑞金,已升为连长。
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在长征中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
到达延安后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
抗战期间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
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
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获得胜利。
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林彪性格沉稳,善以寡击众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但军事天才不一定都是政治天才。
““””中阴谋反动政变失败,被迫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毁人亡,留下许多千古谜团。
黄埔十大名将之关麟征关麟征(1905年3月19日-1980年8月1日),原名志道,字雨东,中国陕西鄠县人,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曾任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
国民党十大将领简介
孙立人,安徽巢湖人。抗战时先后任38师长、新一军军长。率领部队入缅作战。先后取得仁安羌大捷、于邦大捷。其中,仁安羌大捷,以一团兵力解救出被围困的英国军队和记者7000余人,因而获得不列颠勋章。
பைடு நூலகம்6:薛岳
薛岳,广东韶关人。抗战时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率部队先后参加了兰封会战、上高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取得了万家岭大捷,他的“天炉”战法给日军造成了极大伤害。
杜聿明,陕西米脂人。抗战时任第五军军长,率领部队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收复昆仑关。而后率领部队入缅作战,功勋卓著。
4;陈诚
陈诚,浙江丽水人。抗战时任第六战区长官,1943年指挥著名的石牌保卫战,这次关乎国运的战斗以国军的胜利而结束,打死打伤日军7000余人,缴获大量物资。
5:孙立人
帝国勋章。
2:李宗仁
李宗仁,广西临桂人,桂系军阀。抗日爆发后任第五战区长官,指挥部队参加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消灭敌人2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打击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鼓励了全国军民的士气。其后,李宗仁率领部队参加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
3:杜聿明
[转自铁血社区/ ]
1:张自忠
[转自铁血社区/post_5118425_1.html/ ]
张自忠,山东临清人。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曾率领部队参加长城会战。抗战爆发后任第33集团军司令员,率军参加临沂战役,击溃不可一世的板垣师团,取得临沂战役的胜利。随枣会战中以身殉国,国民政府收其遗骨葬于重庆梅花山,追授国民政府二级上将军衔。
7:蔡廷锴
[转自铁血社区/post_5118425_1.html/ ]
蔡廷锴,广东罗定人。率领著名的十九路军参加淞沪抗战,打死打伤日军万余人。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抗战爆发后,蔡廷锴曾任第六集团军副司令。
(抗日人物分析——戴安澜)
抗日战争历史英雄人物——戴安澜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15 (10)班:牛晨宇指导老师:赖继年摘要:戴安澜——国军抗日十大名将,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少将师长,著名抗日将领。
在对日作战中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昆仑关战役,并于1942年作为远征军在东瓜保卫战中,力克强敌,随后收复棠吉,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通过介绍戴安澜将军的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后世评价,旨在向世人展现出抗日战争时期无数英雄们为国奋战的血气豪情,并且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纪念他们的英灵,去传承抗日英雄们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关键词:戴安澜:抗日战争:生平事迹:后世评价一、戴安澜的生平事迹戴安澜,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人,1904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的一个普通家庭。
但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家庭造就出了一位后来震惊中外,在抗日战争中与日本法西斯血战到底,英勇牺牲在缅甸战场、彰显中华儿女保家卫国,不畏死亡的气节的民族英雄,国军名将——戴安澜。
在1926年成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生,拥有黄埔系骨干之一的称号。
在抗日战争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因昆仑关这一重大战役获得蒋中正"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同时也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一)青年时期:戴安澜从小头脑聪慧,家里人都十分的喜爱他,经常带着戴安澜一起出行,为的就是让他不断接受大人们的悉心教导。
在那个局势动荡的年代,戴安澜家里的生活条件很差,但是他们对戴安澜的学习十分重视,时常教导他。
也正是因此,戴安澜自小就热爱读书,勤奋学习。
在这种健康,积极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使他在同龄孩子中思考问题的方式大有不同,并在看戏之中,用心去领悟其中的底蕴,并敢于直面评论戏中的人物与事情。
也正是因此,戴安澜的聪异逐步显现出来。
使他在六岁时就入了私塾,其学名“炳阳”正是此时的老师所取。
由于戴安澜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家里人决定宁可生活再艰苦,也要让戴安澜得到更好的教育,最后,他踏入了晚清的著名学者之一周绍峰名士的学堂。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第十位,马占山.9.18事变后,中国正规部队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军队指挥官.他率领部队在黑龙江省打了当时很有名的江桥抗战.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也足以给国人自豪.第九位,宋希廉.他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有铁血军人的美誉,参加过第一次凇沪会战,那一次会战打得日军损兵换将,连连换了三次主将.参加过第二次凇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等.第八位,蔡廷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指挥官,带领部队在第一次凇沪会战中连续抗击日军33天(使日军三换主将),有防御战名将的美誉.第七位,张自忠.唯一一位抗击日军牺牲的国民党陆军上将,带领部队打过有名的长城抗战(喜风口和冷口),以临沂大捷而闻名(以杂牌军,差装备打退日军进攻,为台儿庄战役赢得有利时间),后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第六位,廖耀湘.真正令他成名的是第一次缅甸会战时以一个师的兵力抗击日军将近两个师团的兵力达21天之久,本方仅伤亡1500多人,此役战术灵活.创了以少胜多的美名.第五位,孙立人.他有东方隆美尔的美誉.参加过1937年那一次凇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在缅甸战役中,以仁安羌大捷而闻名于世.是国民党指挥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而自身受损失最少的.有过坑杀1200多名日军战俘的记录.第四位,杜律明.中国二战时远征军副司令长官,是昆仑关大捷的部队总指挥,当时日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被其部队击毙,从而扬名.第三位,薛岳.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以四次长沙会战而闻名于世,前三次成功,最后一次失败,当时以天灶战法闻名.也指挥兰封会战(重创土肥源师团),也是万家岭大捷指挥官的军队(击毙日军1万多人全歼一个师团,给当时这个师团退回日本).第二位,卫立煌.中国二战区副司令长官.联合当时的晋军,八路军打了忻口会战和中条山会战而闻名于世,当时积极。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名将与英雄人物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名将与英雄人物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抗战名将与英雄人物,他们奋勇作战,保家卫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斗争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的英勇事迹鼓舞着整个国家,成为中国抗战的象征。
本文将介绍几位在抗日战争中尤为突出的中国抗战名将与英雄人物。
1. 陈毅将军陈毅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抗战时期的名将。
他在抗战期间历经艰苦战斗,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抗战信念。
陈毅将军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如晋南战役、晋察冀战役等,取得了重大胜利。
他的领导和指挥能力使得中国军队能够有效击溃日军的进攻,并在战略上取得重要优势。
2. 叶挺将军叶挺将军是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名将。
他在长征和抗日战争期间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信仰。
叶挺将军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如平型关战役、塘沽战役等,他的勇气和决心鼓舞着中国军队和民众,为中国的抗战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3. 傅作义将军傅作义将军是中国国民党的重要将领,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名将。
他在抗战初期就加入了中国军队,并参加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如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等。
傅作义将军坚定信仰、奋勇作战,他的英勇事迹鼓舞了许多中国军人和民众,为中国抗战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4. 刘伯承将军刘伯承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名将。
他在抗战期间指挥多次重要战役,如平汉战役、渡江战役等,取得了重大胜利。
刘伯承将军以出色的军事智慧和过人的勇气,有效地组织了中国军队,给予日军以毁灭性打击。
5. 崔家琪崔家琪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女抗日英雄,她是八路军抗日游击队的成员。
崔家琪在战斗中表现出极强的毅力和勇气,她多次单枪匹马地深入敌后执行任务,并成功破坏了日军的战略。
她的英勇事迹鼓舞了许多中国妇女参与抗战,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以上是抗日战争中一些突出的中国抗战名将与英雄人物。
他们的英勇事迹鼓舞着整个国家,他们的贡献将永远被中国人民所铭记。
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的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81人,少将171人)
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的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81人,少将171人)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面战争。
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阶段。
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附:抗战中牺牲殉职的国民党将领名单,共271人国军上将(19人)=========1、佟麟阁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2、赵登禹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3、郝梦龄上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4、饶国华上将,1937年11月于安徽广德自戕殉国5、刘湘上将,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6、王铭章上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7、蒋方震上将,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8、张谞行上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9、陈安宝上将,1939年5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10、廖磊上将,1939年10月于安徽因病殉职11、宋哲元上将,1940年4月于四川绵阳因病殉职12、张自忠上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13、唐淮源上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14、周复上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15、李家钰上将,1944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16、陈训泳上将,1944年因病殉职17、邹洪上将,1945年4月因伤殉国18、方振武上将,1941年遭暗杀殉职(另一说法:1945年因病殉职)19、陈季良上将,1945年于重庆因伤病殉职国军中将(81人)==========1、王凤阁中将,1937年4月于吉林通化被俘殉国2、黄梅兴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3、蔡炳炎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4、姜玉贞中将,1937年10月于山西崞县阵亡5、刘家麒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6、郑廷珍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7、庞汉桢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8、秦霖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9、朱耀华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自戕殉国10、吴克仁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1、吴继光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2、夏国璋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3、吴国璋中将,1937年11月26日于浙江湖州阵亡14、萧山令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15、高致嵩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16、司徒非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17、赵锡章中将,1938年2月于山西阵亡18、张培梅中将,1938年2月于山西大宁自戕殉国19、刘震东中将,1938年2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0、谢升标中将,1938年3月于安徽广德阵亡21、陈钟书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2、方叔洪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自戕殉国23、周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4、李必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5、黄启东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6、陈德馨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27、税梯青中将,1938年9月于四川成都因病殉职28、范荩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29、陈芝馨中将,1938年10月于广州马口河船沉殉职30、江煌中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31、朱炎晖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金牛地区阵亡32、冯安邦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襄阳阵亡33、郁仁治中将,1938年11月于山东肥城阵亡34、李国良中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35、王禹九中将,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36、柳漱风中将,1939年3月于湖南桃源因车祸殉职37、唐聚五中将,1939年5月于河北迁安阵亡38、赵侗中将,1939年于河北阵亡39、马玉仁中将,1940年1月于江苏阵亡40、郑作民中将,1940年3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41、罗启疆中将,1940年4月于长沙会战中因病殉职42、钟毅中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自戕殉国43、戴民权中将,1940年5月于河南遂平阵亡44、陈烈中将,1940年10月于广西靖西因病殉职45、俞星槎中将,1940年阵亡46、丁炳权中将,1940年于江西武宁因病殉职47、朱鸿勋中将,1941年初于湖北阵亡48、陈师洛中将,1941年2月于江苏淮阴阵亡49、蒋志英中将,1941年4月于浙江海门阵亡50、邢清忠中将,1941年春于中条山会战中因病殉职51、王竣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52、寸性奇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自戕殉国53、陈中柱中将,1941年7月于江苏泰县阵亡54、金崇印中将,被俘后1941年7月于山西绛县殉国55、刘克信中将,1941年7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56、章亮基中将,1941年8月于江西宜春遇敌机轰炸殉职57、武士敏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沁水阵亡58、李翰卿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59、赖传湘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60、石作衡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绛县阵亡61、朱世勤中将,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62、戴安澜中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63、王凤山中将,1942年6月于山西临汾阵亡64、常恩多中将,1942年8月因病殉职65、王赓中将,1942年于埃及开罗因病殉职66、王立业中将,1943年2月于山西稷山阵亡67、黄维纲中将,1943年3月于湖北南漳因病殉职68、吕继周中将,1943年10月于甘肃临洮因病殉职69、彭士量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70、许国璋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自戕殉国71、孙明瑾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72、柴意新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73、韩文英中将,1944年4月于福建光泽因伤病殉职74、吕公良中将,1944 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75、王甲本中将,1944年9月于豫桂湘会战中阵亡76、陈济桓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77、阚维雍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78、李忍涛中将,1944年因飞机失事殉职79、洪行中将,1944年于滇西反攻中因车祸殉职80、高双成中将,1945年1月因伤病殉职81、齐学启中将,被俘后1945年于缅甸殉国国军少将(171人)==========1、杨特少将,1925年5月于山东济南阵亡2、滕久寿少将,1932年2月于淞沪抗战中阵亡3、韩家麟少将,1932年7月于黑龙江海伦阵亡4、王润波少将,1933年3月于长城抗战中阵亡5、曾邦宪少将,1937年7月于河北宛平阵亡6、眭宗熙少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7、张树桢少将,1937年8月于河北怀来阵亡8、张本禹少将,1937年8月于北京南口阵亡9、路景荣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0、李友梅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1、尉迟凤岗少将,1937年9月于河北涿州阵亡12、梁鉴堂少将,1937年9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13、杨杰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4、庞泰峰少将,1937年10月于河北宁晋自戕殉国15、秦庆武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6、刘眉生少将,1937年10月于山西洪山阵亡17、宫惠民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8、丘之纪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9、吴桐岗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0、邓玉琢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1、朱之荣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2、刘启文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3、唐惠洽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4、高志航空军少将,1937年11月于河南周家口机场殉职25、李伯蛟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6、曾庆敏少将,1937年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7、万全策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28、蓝运东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29、朱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0、易安华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1、姚中英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2、李兰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3、李绍嘉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4、罗策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5、黄纪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6、韩宪元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7、华品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8、陈节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9、刘国用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0、雷震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1、谢承瑞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2、蔡如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3、赵渭滨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4、邹绍孟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5、范廷兰少将,1938年3月于河南修武阵亡46、陈纯一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7、杨怀少将,1938年4月于江苏溧阳阵亡48、罗芳珪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9、江帷仁少将,1938年4月于安徽蒙城阵亡50、吕晓韬少将,1938年4月于山西安泽阵亡51、刘桂五少将,1938年4月于绥远黄油干子阵亡52、严家训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3、李友于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4、扈先梅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5、朱家麒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6、马骥德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7、彭璋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8、马威龙少将,1938年5月于河南兰考阵亡59、邓佐虞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60、陈蕴瑜少将,1938年5月于河南兰考阵亡61、毛麟义少将,1938年5月于河南开封阵亡62、傅忠贵少将,1938年9月于山东惠民阵亡63、梅一平海军少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64、杨家骝少将,1938年9月于江西麒麟峰阵亡65、李秉君少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66、毛岱钧少将,1938年9月于江西庐山阵亡67、雷忠少将,1938年10月于安徽霍邱阵亡68、钟芳峻少将,1938年10月于广东福田自戕殉国69、王锡山少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0、李大中少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1、王桢祥少将,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2、蔡劭少将,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3、田耘少将,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4、邵令江少将,1938年11月于广州三水船沉殉职75、范筑先少将,1938年11月于山东聊城自戕殉国76、张镜远少将,1938年11月于湖南城陵矶自戕殉国77、徐积璋少将,1938年12月于山西闻喜阵亡78、周卓然少将,1938年于山西风陵渡阵亡79、李少初少将,1938年阵亡80、张廷玉少将,1938年于山西沁源遇敌机轰炸殉职81、胡文臣少将,1938年于江苏宿迁阵亡82、林英灿少将,1939年1月于广东清远阵亡83、卢尚秀少将,1939年1月于河北阵亡84、李树棠少将,1939年2月于山西太原自戕殉国85、王自衡少将,1939年3月于山东阵亡86、朱毅先少将,1939年3月于河南新乡阵亡87、龚选登少将,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88、陈世藩少将,1939年8月于江西景德镇遇敌轰炸殉职89、武汉卿少将,1939年8月于河北安次阵亡90、马秉忠少将,1939年9月于河南淮阳阵亡91、邵一之少将,1939年11月于广西昆仑关阵亡92、韩炳宸少将,1939年11月于山东莱阳阵亡93、潘滨少将,1939年于江西广丰阵亡94、韦灿少将,1940年2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95、吴赓恕少将,被俘后1940年3月于上海殉国96、袁聘之少将,1940年3月于河南宁陵阵亡97、张敬少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98、蓝挺少将,1940年6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99、田温其少将,1940年于枣宜会战中因伤病殉职100、夏杨寿先少将,1940年于河南安阳阵亡101、燕鼎九少将,1941年1月于河南汝南被俘殉国102、张雅韵少将,1941年3月于上高会战中阵亡103、艾亚春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104、梁希贤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105、陈文杞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106、李石安少将,1941年于中条山会战中被俘殉国107、杨生少将,1941年7月于江西南昌阵亡108、梅明章少将,1941年8月于安徽阵亡109、朱实夫少将,1941年9月于甘肃因伤病殉职110、刘世焱少将,1941年9月于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阵亡111、王儒钦少将,1941年9月于山西阵亡112、黄红少将,1941年9月于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阵亡113、程啸平少将,1941年于浙江绍兴阵亡114、李挺少将,1942年4月于浙江桐乡阵亡115、谢晋元少将,1942年4月于上海“孤军营”内殉国116、刘星南少将,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117、郭子斌少将,1942年5月于山东潘庄阵亡118、胡义宾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119、凌则民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120、柳树人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121、岑家焯少将,被俘后1942年6月于新加坡殉国122、袁福崇少将,1942年6月于浙赣会战中阵亡123、窦来庚少将,1942年8月于山东莒县自戕殉国124、张庆澍少将,1942年8月于山东莒县阵亡125、薛如兰少将,1942年10月于陕西阵亡126、黄光炎少将,1942年12月于广东乳源因车祸殉职127、闵季连少将,1942年于云南保山阵亡128、周致中少将,1943年2月于山东恩县阵亡129、张少舫少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130、杨世立少将,1943年4月于山西垣曲阵亡131、陈涉藩少将,1943年5月于鄂西会战中阵亡132、高道先少将,1943年5月于山东被俘殉国133、江春炎少将,1943年7月于山东邹县阵亡134、李竹林少将,1943年夏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35、陈飞龙少将,1943年10月于安徽凤台阵亡136、黄德兴少将,1943年10月阵亡137、陶绍唐少将,1943年10月于湖南桃源阵亡138、张惠民少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139、董瀚少将,1943年因飞机失事于云南芒市阵亡140、陈范少将,1944年1月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41、张剑虹少将,1944年1月阵亡142、丁立群少将,1944年1月于江苏阵亡143、王成桂少将,1944年2月于重庆遇敌机空袭殉职144、曾万里海军少将,1944年4月于印度孟买殉职145、肖孝泽少将,1944年4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46、黄永淮少将,1944年4月于豫中会战中被俘后自戕殉国147、杨尚武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48、李培芹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49、卢广伟少将,1944年5月于安徽颍上阵亡150、覃子斌少将,1944年5月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51、陈绍堂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2、周鼎铭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3、王家让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4、徐亚杰少将,1944年5月于湖南雪峰山阵亡155、张景南少将,1944年5月于山东邹平阵亡156、林谋盛少将,1944年6月于新加坡被俘殉国157、王剑岳少将,1944年6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8、余子武少将,1944年8月于长衡会战中阵亡159、王寿廷海军少将,1944年9月于上海因伤病殉职160、易凤翔少将,1944年9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1、史蔚馥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被俘殉国162、胡厚基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3、吕旃蒙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4、吴展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5、李颐少将,1944年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66、王魁一少将,1945年2月于山东阵亡167、萧健九少将,1945年3月于山东临清阵亡168、王宇震少将,1945年5月于豫西鄂北会战中阵亡169、胡旭旰少将,1945年6月于浙江孝丰阵亡170、曹向经少将,1945年于湖南被俘殉国171、张治平少将,1945年于湖北阵亡。
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抗战将领与战略
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抗战将领与战略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历时八年。
在这场战争中,许多著名抗战将领和他们的战略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位著名的抗战将领,以及他们所采用的战略。
一、蒋介石蒋介石是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将领。
在战争初期的战略中,蒋介石采取了“战时需要,讲究持久”的战略思想,即采用持久战的方式与日军作战。
蒋介石将抗战定位为全民抗战,动员全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
他提出了“拖延战争、坚持抗战、争取时间”的战略口号,希望借助中国广阔的地域和国民党的军事优势,消耗日本军队的资源和精力。
蒋介石采取了分散的抗战战略,将主要战线放在长江流域一带,通过游击战和战略退却,使日军陷入长时间的战略僵持。
二、林彪林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之一,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人物。
他在战争中采取了“以游击战为主,以运动战为辅”的战略。
林彪认为,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游击战的方式,以灵活的战术打击敌人,耗久其兵力。
他领导的八路军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采取奇袭、伏击、纵深追击等灵活战术,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
同时,林彪还注重运动战的发展。
运动战是一种以机动性和速度为特征的战斗方式,适用于对付敌人的主力部队。
八路军在运动战中充分利用地形和地理优势,对日军进行持续的打击,造成了日军长时间的被动防守。
三、朱德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抗日战争期间也发挥了重要的军事指导作用。
朱德的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于游击战的推崇和重视上。
朱德认为,抗日战争时期,红军面对的是强大的日本侵略军,正规化的大规模战斗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朱德提倡游击战,充分利用敌后的地域和人民支持,对日军进行持久的袭扰和瓦解。
朱德还提出了“歼灭战”的战略理念,即以有限的兵力歼灭敌人的主力部队。
他运用游击战和革命根据地的优势,有针对性地打击日军的弱点,避开日军主力,最大限度地消耗敌人的战力。
综上所述,中国抗日战争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抗战将领,他们以不同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手段,共同为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与英烈事迹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与英烈事迹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浴血奋战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抗日名将和英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他们的事迹激励了无数人,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一、抗日名将的事迹1. 朱德:朱德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杰出的抗日将领。
他在战争中坦然面对敌人的炮火,展现出了他坚定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
朱德以出色的指挥才能带领人民解放军一度在战争中取得了重要胜利。
2. 傅作义:傅作义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勇敢的抗日将领。
他在战火中展现出了非凡的个人英勇和顽强精神。
傅作义带领抗日军队与日寇浴血奋战,取得了多次重要战役的胜利,他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
3. 孙立人:孙立人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睿智的抗日将领。
他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冷静的头脑和卓越的军事策略。
孙立人领导的抗日军队在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对于抵御日寇的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抗日英烈的事迹1. 高崎:高崎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英烈。
他在战争中毫不犹豫地冲向敌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战友和民众的安全。
高崎的英勇举动激励了无数人,他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个英雄。
2. 黄继光:黄继光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烈士。
他在战争中顶住了敌人的枪林弹雨,毫不退缩地保卫了祖国的尊严。
黄继光用生命守卫了国家的疆土,他的事迹至今令人感叹。
3. 王继才:王继才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英烈。
他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
王继才毫不畏惧地与敌人交战,最终以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抗日名将和英烈的事迹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他们无私的奉献和不屈的意志,不仅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事迹鼓舞了无数人勇敢抗争,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
他们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
总结起来,中国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抗日名将和英烈,他们的事迹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抗战中牺牲的十大名将
抗战中牺牲的十大名将抗战中,有很多英勇无畏的将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十位名将中,他们或者一人带领一支部队,或者为整个抗战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们的牺牲也使得我们更加珍惜和宝贵和平。
一、彭雪枫将军彭雪枫将军,男,四川威远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76军军长、第98军军长等职务。
他率领第76军在黄河北岸的鲁南地区坚守近六个月,后因负伤离开战斗,于1938年7月12日在南京病逝,年仅三十三岁。
彭将军的光辉事迹,被誉为“六个月的狙击”,为我党我军树立了伟大榜样。
二、叶挺将军叶挺将军,男,1902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曾任红军第四军军长、新四军副总指挥等职务。
在抗日战争中,他曾率领的部队持续多次地打败了日军,并在淞沪会战和太原保卫战中取得了全胜。
1941年6月,叶挺将军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战功最高的将领”。
三、白崇禧将军白崇禧将军,男,湖南浏阳人,曾任国民政府主席、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等职务。
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着军队投入到了抗战的阵地上。
在侵华日军对日本第一次全面轰炸中,白将军曾呼吁国民志愿军组织迎敌。
在他的建议下,五千余名民众共聚成“五千人拼命队”,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保卫了城市的安全。
四、谷正伦将军谷正伦,男,四川仁寿人,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训练司参谋长、西康保安都司指挥官等职务,是我军革命的先驱之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在战场上负伤,但仍然坚持战斗,最终就是在集火中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了整个部队战斗的信念。
五、蒋光鼐将军蒋光鼐将军,男,湖北黄梅人,曾任第25路军司令、新一军军长等职务。
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部队在江西地下进行游击战争,并多次成功地打败了日军,成为了中国军队中的英雄。
1941年,他在贵州打击南昌方面蒋介石的多次攻击中牺牲,留下了令人钦佩的事迹。
六、林仙洲将军林仙洲将军,男,广东南海人,曾任中国远征军协理区司令、中原边区政府副主席等职务。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抗战将领与指挥官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抗战将领与指挥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许多重要的抗战将领与指挥官,他们以其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为抵抗日本侵略军的入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出色指挥,不仅激励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也给予了世界各国的敬佩和关注。
一、蒋介石蒋介石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重要的抗战将领与指挥官之一。
作为国民党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蒋介石在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军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抗战信念,并成功组织了全国性的抗战抵抗。
他通过统一指挥,策划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有效地消耗了日军的兵力和资源,为中国抗战争取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二、叶挺叶挺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抗战将领。
他以其擅长的游击战术和勇敢的战斗精神,成为中国军队的杰出指挥官。
叶挺在多次战斗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强的意志力,如参与领导的平型关战役和太原战役等,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他的英勇行为和领导风格,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杰出指挥官之一。
他在抗战期间担任重要的军事职务,并在一系列战斗中表现出了精湛的指挥能力和果断的决策力。
邓小平曾指挥过华中、华南抗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军事胜利,如参与领导的广州起义和长沙战役等。
邓小平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华,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陈毅陈毅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备受尊崇的抗战将领与指挥官。
他在长期的抗日战争中,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如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等。
陈毅以其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忠诚的军事纪律,成功指挥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和战斗。
例如,他参与指挥的晋绥战役和南线抗日战斗等,都展现了他的军事天赋和坚定的抗战信念。
陈毅的军事才干和忠诚精神,为中国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徐向前徐向前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备受敬重的抗战将领。
他在抗战期间担任重要指挥职务,如中国远征军总参谋长等。
徐向前以其杰出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指挥能力,成功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和作战行动。
国军历史上的十大战将有哪些
国军历史上的十大战将有哪些?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曾经叠现出了很多背负着巨大盛名的抗日名将,这些名将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些只是军长身份、有些是集团军总司令、有些是战区总司令,他们所身处的位置、所立下的功劳都是不一而同的,所以我们暂时不以位置论英雄,现在单纯论一下战功军事能力。
王耀武第一位我首先想到的是被日本人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74军的实际荣耀创造者王耀武。
王耀武是黄埔三期出身的学生,他在官场上既有着生意人的精明,在战场上也拥有着能支撑起自己位置的军事能力。
我们都知道,74军的第一任军长是俞济时,但是真正把74军带到最荣耀之处的还是王耀武。
在抗日战争期间,74军打满了大半个抗日战场,立下了赫赫的战功,打下了令敌人惊惧的威名,在这其中,王耀武的贡献不可谓不小。
孙立人孙立人与很多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们不同,他并不是出身于蒋介石的黄埔系,他是民国时期很有名的高材生,他先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然后又转赴美国攻读了建筑系,最后因为在战场上杀敌救国的理想,所以孙立人在美国就读了号称南方西点的弗吉尼亚军校。
因为不是黄埔系,所以孙立人一直没有得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如果不是同为美国教育出身的宋子文看中了孙立人的军事才华,那可能孙立人的军事能力就会被永远埋没下去了。
孙立人以及他的38师是宋子文的私军出身,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立人并入了蒋介石的系统中,成为了38师的师长,并在不久后被蒋介石投入了缅甸战场中,孙立人的部队在印度获得了英美国家的精锐武器后,战斗力瞬间飞升,38师也扩编成了新一军,在孙立人的带领下,于在缅甸战场上建立下了巨大功劳。
薛岳薛岳在抗日战争时期身居在统帅的高位上,他并不是出身于黄埔军校的,而是出身于更早的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是黄埔军校之前名声就已经响彻民国的军校,是培养了民国绝大多数著名将领、军阀的军事摇篮,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手下的很多统帅都是出自于保定军校。
薛岳在抗战时期的位置是第九战区的总司令,在他的主持下,国军部队和日军部队爆发了四次长沙会战,其中前三次长沙会战就打下了赫赫的声威,薛岳前面成功的三次长沙会战为整个抗日战场带来了激昂的斗志,也因此铸就了他的名将身份。
被新中国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十大国民党将领
被新中国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十大国民党将领1937年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共赴国难。
除极少数败类临阵逃脱外,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其中,仅上将就有十人血洒疆场。
虽然未能看到日寇败亡,但他们英勇抗战的业绩与伟大的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而永远熠熠生辉!01、佟麟阁:报国敢云天职尽,立身当与古人争冯玉祥将军在《模范军人》中这样评价佟麟阁:“他是一个极诚笃的基督徒,能克己,能耐劳,从来不说谎话,别人都称他为正人君子。
平素敬爱长官,爱护部下,除了爱读书,没有任何嗜好。
”佟麟阁是西北军中有名的儒将。
他仪表文雅,性格恬静,深沉之中不乏果断。
佟将军注重学习,淡泊名利,每次操劳完军务总喜欢阅读些书籍,并以日记形式不断反省。
一些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常被他请到军中讲学。
1937年,佟麟阁升任二十九军副军长,驻守在北平南苑。
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上层军官徘徊于战和之间,犹豫不决。
身为副军长的佟麟阁力主抗战,他慷慨陈词:“中日之战不可避免,二十九军首当其冲。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同时,他发出命令: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不得后退一步!7月28日拂晓,日军对南苑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守军仅5000余人,但佟麟阁毫不畏惧,命令部队誓死坚守,战斗异常惨烈。
激战中,腿部不幸被机枪射中。
当部下劝他包扎伤口时,他却全然不顾,奋勇指挥部队还击。
在敌机的轰炸下,他的头部再遭重创,壮烈殉国。
佟麟阁是抗战初期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冯玉祥为他写下了“报国敢云天职尽,立身当与古人争”的挽联,毛泽东也称赞他“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79年8月1日,北京市委统战部正式批准其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02、赵登禹:杀尽日寇平生愿,甘洒热血报民族“一代虎将性刚尤,赤胆忠心向神州,杀尽日寇平生愿,甘洒热血报民族”。
老照片蒋介石麾下的“十大虎将”
精心整理
老照片蒋介石麾下的“十大虎将”
何应钦(1889年-1987年)字敬之,贵州省兴义县人。
老同盟会员,黄埔军校总教官,长期是蒋手下的二号人物。
钱大钧(1893年-1982年)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字慕尹,江苏吴县人。
他和何应钦、顾祝同、蒋鼎文、陈诚、陈继承、刘峙、张治中八人被人称五虎上将双料四大心腹之一。
汤恩伯(1898年-1954年)乳名寄法,亦名其法,克勤。
浙江金华武义汤村人,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薛岳(1896年—1998年)汉族,字伯陵,广东韶关乐昌人。
抗日名将,国民党一级上将。
精心整理
胡宗南(1896年-1962年)别名琴斋,字寿山,曾化名秦东昌,汉族,浙江镇海人。
陆军一级上将,黄埔系一期生,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
将相故事-十位抗日名将简介 他们是怎么死的?
将相故事-十位抗日名将简介他们是怎么死的?一、张自忠张自忠是著名的抗日英雄,是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
张自忠出生于清朝末年腐败,帝国列强肆意瓜分中国之时。
少时读岳飞、三国,受忠义侠行思想影响很大。
张自忠后来考入北洋政法学堂,接触孙中山三民主义,此后投身革命。
经友人介绍,入冯玉祥部队,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
张自忠面对日本侵略者,始终站在坚定的立场。
然而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张自忠病倒在床,蒋介石议和,使得张自忠被推上风口浪尖,一度被当做汉奸对待。
张自忠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重大战役。
后在襄阳与日军激战时不幸去世,国失英烈。
二、李宗仁李宗仁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
蒋介石议和之时,李宗仁曾与陈济棠发动反蒋事变,成立抗日救国军第一军团,出兵湖南,要求北上抗日。
李宗仁曾指挥徐海会战,歼灭日军二万余人。
徐州失守后,率残部入鄂,在桐柏山、大洪山创立游击基地,坚持抗战。
此后李宗仁又先后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等战斗。
解放战争后,李宗仁移居美国,十六年后回归祖国,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热烈欢迎。
三、杜聿明杜聿明是著名的抗日将领,为黄埔军校骨干,国名党陆军中将。
杜聿明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毕业之后迅速投入战斗,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等著名战役。
武汉、广州失守后,日本发动桂南战役,南宁失守。
杜聿明率第五军接受收复南宁的重要战役,炮火纷飞中,杜聿明率军坚持抗战,后给予日军重创,取得昆仑关大捷。
此战役是中国军队对日军攻坚作战的首次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王牌第五师团,其第十二旅团军官死亡达85%以上。
解放战争时,曾参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成为解放军战俘。
被特赦后,成为中国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四、孙立人孙立人原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曾在孟关杰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击败日军,两次入缅抗击日军,成为抗日战争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二名国军抗日名将(更新)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二名国军抗日名将(更新)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四名国军抗日名将(2011年版)根据以下三个名单的综合:一、抗战期间军衔最低为国军少将(对不起副团长谢晋元和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高志航了,两人都是牺牲后才被追“抗,都3、抗战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1890-1940牺牲,山东,追晋上将(生前为中将加上将衔)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抗战曾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枣宜会战中抗敌牺牲中国历史上不乏忍辱负重的汉子,如明朝的徐阶,如国军将领张自忠。
尽管1933年3月时任第三十八师师长的张自忠参加喜峰口大捷曾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但随后张自忠曾一度被称为华北特号汉奸(被宋哲元安排留守华北和日本忍辱周旋时曾任察哈尔省主席兼北平市市长),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捐躯疆场不但雪洗了汉奸的罪名,也赢得了全体国人的尊重,甚至连凶残的日本军人都为之折服。
张自忠是抗战牺牲最高级别的将领,也是胡总书记纪念抗战六十周年讲话中提到的四名国军将领之一,被网民称为国军十大抗“百)。
5生前6、区司令长官1936年冬时任第七军团总指挥的傅作义领导的绥远抗战被认为是“揭开民族历史的新页”“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1940年春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傅作义指挥的五原大捷创国民党战区收复失地之先例,并因此获青天白日勋章。
第三节:佟麟阁、赵登禹、蔡廷锴佟麟阁和赵登禹战死疆场,都得到国军的追晋,蔡廷锴曾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三人都被大陆CCTV抗日英雄谱和人民网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收录为抗日名将;“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0、淞沪战役的民族英雄--蔡廷锴1892-1968,广东,抗战时为中将获抗战13、),军”14、抗战中牺牲的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1892-1944牺牲,四川,追晋上将(生前为中将)抗战时曾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在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指挥的豫湘桂会战之豫中会战溃败中,李家钰为掩护友军防御牺牲引用汶川地震时激昂的一句话“川人从未负国,国人怎可负川”,抗战64万伤亡川军将士约为全国的五分之一,李家钰是其中最高级别的军人,也是抗战中牺牲的两名最高将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民党十大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十大抗日名将“给全中国人以伟大的模范”──佟麟阁(1892-1937)佟麟阁将军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高阳人,七七事变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负责军事指挥,他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发出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持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撤。
”同时在南苑召开全军将校会议中激励将士:“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中,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
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 1937年7月28日他亲临火线指挥战斗,遭日寇四面包围,突围时被敌人机枪射中腿部,又遇敌机轰炸,头部再受重创而壮烈殉国,时年45岁,将军以死报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为抗日战争中第一位为国牺牲的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
国民政府1937年7月31日发布褒恤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毛泽东称之为“给全中国人以伟大的模范”。
1979年8月,民政部发出通知,追认佟麟阁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赵登禹(1898~1937)赵登禹,字舜诚、舜臣,山东菏泽人。
1933年率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零九旅参加长城喜峰口抗战,在潘家口战斗中毙伤日军5000余人。
特别是赵登禹扬长避短,组织大刀队夜袭日军,给敌重创,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也砍出一曲英雄战歌《大刀进行曲》。
赵登禹因战功升任第132师师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任北平南苑前线总指挥。
7月28日晨,日军主力在数十架飞机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战斗中,赵登禹右臂中弹,后率部队向城南大红门转移时被日军包围,混战中胸部受伤,壮烈殉国。
31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为陆军上将。
1946年3月,北平市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八宝山忠烈祠为赵登禹等举行隆重的入祠仪式,并将西城区从崇元观往南至太平桥的一段马路更名为赵登禹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给赵登禹将军的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
“昌锋镝以建奇勋”──饶国华(1894-1937)饶国华,字弼臣,四川资阳人,是奔赴抗战前线的300万川军将士中的杰出代表。
1937年时任21军145师师长,11月奉命率部赴武汉,后转赴安徽坚守广德,30日与来犯日军激战时被围,寡不敌众,誓死不当俘虏而举枪自戕殉国,终年43岁。
饶国华的遗体由“民俭”轮运回四川途中,各地均举行公祭仪式。
1937年12月12日,饶国华遗体运抵重庆,重庆国民政府为其隆重举行公祭,蒋介石亲自撰写挽联两副:虏骑正披猖,闻鼓鼙而思良将;上都资捍卫,昌锋镝以建奇勋。
秉节之来,捍国卫民方倚舁;存仁而达,唁生吊死倍哀思。
重庆国民政府于同年12月追赠为国捐躯的饶国华为陆军上将。
1983年9月10日,在川军出川抗日46周年之际,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为革命烈士,并拨款重新修葺了包括饶墓在内的甘溪沟烈士陵园。
“精忠报国”──张自忠(1891—1940)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
张自忠将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沦陷,兼任北平市长的张自忠被认为是“华北特号汉奸”,报纸称他“张逆自忠”。
事实上,日军侵占北平后要求张自忠通电反蒋,被严词拒绝。
1937年11月,张自忠脱险回到原部队任军长。
1939年5月和12月,率部取得“鄂北大捷”和“襄东大捷”。
他鼓励将士们说:“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
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
”蒋介石通电嘉奖,称张部为“最优部队”,防区为“模范战场”。
因为军纪严明,老百姓则美称张自忠为“活关公”。
1940年4月,日军集中30万兵力发动枣宜会战。
张自忠率军战斗在最前线,5月16日身陷重围,激战中,腰部被敌人机枪子弹击中,随后又中五弹,为了不当俘虏,举枪自戕。
留下两封遗书中云“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 周恩来誉其为“忠义之志、壮烈之气”。
张自忠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蒋介石亲自扶灵执绋穿越重庆全城,并追晋上将。
冯玉祥题词“张上将自忠弟千古荩忱不死”。
延安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词。
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湖北省宜城县曾一度改名为“自忠县”。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
1995年5月16日,张自忠纪念馆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公园落成。
“黄埔之英,民族之魂”──戴安澜(1904-1942)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人,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脱颖而出的名将。
他在台儿庄战役因战功晋升为第八十九师副师长。
1939年升任第二百师师长,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1942年初,戴安澜率所部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
在东瓜战役中,他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表示:“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
”戴安澜部孤军奋战,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
美国官方认为此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蒋介石赞誉: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
《泰唔士报》称之:“东瓜……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
同年5月戴安澜所部陷入日军重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两处中弹,伤口感染恶化,5月26日行至孟关(即茅邦)时以身殉国,终年38岁。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为戴安澜举行国葬。
国民政府特派代表李济深在悼词中说道:“戴故师长为国殉职,其身虽死,精神永垂宇宙,为中国军人之模范!”毛泽东在挽诗中写道:外侮须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周恩来在挽词中写道:黄埔之英,民族之魂。
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同年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李家钰(1892—1944)李家珏,字其相,四川蒲江人,是抗日战争后期牺牲的国民党最高将领,他在卢沟桥事变后请缨杀敌。
9月初,率47军1.8万人从西昌出发,单衣草鞋行程3000余里,12月始抵达晋东南抗日前线,布防于太行山区之长冶、长子、黎城、潞城一带。
李家珏将军在抗日前线致力于国共合作。
1938年春,与朱德、彭德怀部协同作战,在东阳关、长冶一带同日寇108师团104旅团下原熊弥部(1万多人兵力)激战两役,毙伤敌寇1000余人。
1939年冬,李家珏积功升任36集团军总司令,辖3个军7个师兵力。
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将军亲书字幅:“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以明为国报效的决心。
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李率集团军总部官兵陷入日军重围,李家钰额头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而牺牲。
李家钰抗日殉国后,四川省各界爱国人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重庆《新华日报》1944年6月11日发表短评:“我们哀悼李家钰将军抗战殉国”、“李家钰将军在此役中杀敌殉国,是应受到全国尊敬的。
”柳亚子挽诗:“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忽报将星颓。
归元先轸如生面,化碧苌弘动地哀。
”1984年5月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追认李家钰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一生做过两件好事,一件是台儿庄,一件是回归祖国”──李宗仁(1891—1969)李宗仁,字德邻,广西临桂人。
李宗仁和台儿庄大捷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是重点知识,同学们有所了解。
李宗仁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护法战争。
1926年参加北伐,率军攻克武汉。
后在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中反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呼吁“发动举国一致的抗战”。
1937年8月,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徐州。
1939年4月指挥国民党40万军队同日军在台儿庄会战,历经月余,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汽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重大胜利,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
日军王牌师团在台儿庄战役中失利,被国际社会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
”抗战胜利后李宗仁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和代总统,后来移居美国。
1955年,他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
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毅然返回祖国。
1969年1月30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