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复习知识点归纳(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复习知识点归纳(新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139888960590c69ec37676.png)
3.5 物体的内能 知识点 1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其单位为焦耳,符号 为 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温度、质量(分子的个数)、体积(分子间的距离)、 存在的状态等。同一物体在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相同温度的同种物质,状态 相同时,质量大的内能大;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温度相同时,它的内能不.定相同,还与 它的存在状态有关,处于气态时的内能大于液态时的内能 ,处于液态时的内能大于固态时 的内能。
6
知识点 2 测 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 平均值,减小误差;在测小灯泡电 功率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不能求平均值。 2.若将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记作 U 实,小灯 泡的额定电压记作 U 额,小灯泡实际消耗 的电功率记作 P 实,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记作 P 额,则可以发现: 当 U 实>U 额 时,P 实>P 额; 当 U 实=U 额时,P 实=P 额; 当 U 实<U 额时,P 实<P 额。 3.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发光时的实际功率决定的,比较灯泡的亮度就是比较其实际功 率。 知识点 3 焦耳定律 应用焦耳定律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时应注意: (1)焦耳定律 Q=I2Rt 是由实验总结出来的,只要有电流通过导体,都可以用它来计算所 产生的热量。 (2)公式中的各物理量都是对同一段电路或同一导体而言 的,也是对应于同一状态的。 (3)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I—安(A),R 一欧(Ω),t 一秒(s),Q 一焦(J)。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九年级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ab185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0.png)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浙教版 九上 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浙教版 九上 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1f41443d0912a2161479292d.png)
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一、动能和势能(一)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注:物体的动能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二)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势能叫做重力势能。
注:物体的重力势能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
注: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形变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和称为机械能。
2、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物体的内能(一)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具有的能,叫做内能。
注: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物体的质量及状态。
物体的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当发生物体变化时,有时即使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也要发生改变。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做功: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注: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物体的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3、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4、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多少叫做热量,用Q表示。
热量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
其单位与能量及功相同,都是焦耳。
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Q 吸=cm(t-t0);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Q放=cm(t0-t)。
注:热量只是伴随着热传递的过程出现的,而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所以要说成“吸收”或“放出”,而不能说成“具有”或“含有”热量。
(三)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q 表示,热值的单位是焦/千克,其计算公式为Q=mq(Q表示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m 表示燃料的质量,q 表示燃料的热值) 。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笔记整理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14601aa8114431b90dd81c.png)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笔记整理一3.1 能量的相互转化1、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
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形式的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相互转化。
①雪崩――势能转化为动能;②太阳能电池――光能转化为电能;③间歇泉――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④青蛙捕食――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⑤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⑥激光切割金属――光能转化为热能;⑦木柴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⑧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⑨水电站――势能→动能→电能;⑩蒸汽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
……3、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温度升高,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温度降低,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3.2 能量转化的量度1、做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2、下列三种情况对物体都没有做功。
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
例:一个小孩用100牛的力推车,但车没有推动,这推力对车没有做功。
⑫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例: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阻力,也没有动力,所以没有做功。
物体运动是靠惯性。
⑬物体受到了力,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的距离跟这个力的方向垂直。
例:手用100牛的力提着水桶在水平路上经过5米路程。
因为手对水桶的力竖直向上,而距离是水平方向,互相垂直。
水桶在提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提力没有对水桶做功。
3、机械功的计算公式:W =Fs 单位:焦耳。
1焦=1牛·米注意: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是物体在F 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利用公式W =Fs 时应注意F 与s 必须同时、同方向、同物体。
(同时)例1:足球重5牛,运动员的脚用200牛的水平力踢足球,使足球离脚后在操场上直线前进了30米。
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
![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420ad728ccbff121dd3683bd.png)
第三单元(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一节、能量的相互转化常见的能有:动能、势能(动能和势能总称机械能)、内能(热能)、太阳能、化学能、光能、核能、电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二节能量的转化和度量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2、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3、机械功的计算公式:W=Fs W=Pt W=Gh(提起重物)4、功的单位是牛·米,其专用名称叫焦。
5、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
功率的定义:物体在单位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6、人步行的功率约70瓦,表示:每秒钟人做功约70焦。
7、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P=Fv(v表示速度,单位是米/秒,1米/秒=3.6千米/时)8、功率的单位是瓦,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
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1、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叫做支点;(2)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做动力;(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阻力;(4)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5)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3、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叫做杠杆平衡。
4、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 l1=F2 l2表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5、杠杆的类型及特点:(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省力,但要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能省距离,但要费力。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6、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7、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9、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10、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重要知识梳理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重要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2c15b902768e9951e738ee.png)
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一)认识能量1.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量。
能量也简称能。
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二)能量的形式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根据能量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机械能、电磁能、内能、化学能、光能、核能、声能等第2节机械能(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二)势能A.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B.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对于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A.机械能: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B.机械能的转化1.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C.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不受阻力),机械能的总量就保持不变,或者说机械能守恒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公式:用F表示力,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则W = Fs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
1J=1N×1m=1N∙m4.应用W = Fs计算功时,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方向必须一致,且对应同一物体、同一段时间(三)做功的实质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因此,可以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四)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如果用P表示功率,用W表示功,用t表示做功所用的时间,功率的计算公式为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每秒(J/s),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W)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千瓦(kW)、兆瓦(MW)作为功率的单位,1kW = 1000W,1MW = 106W5.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不表示做功的多少,一个力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2427a16bd97f192279e9ed.png)
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一)认识能量1.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量。
能量也简称能。
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二)能量的形式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根据能量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机械能、电磁能、内能、化学能、光能、核能、声能等第2节机械能(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二)势能A.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B.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对于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A.机械能: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B.机械能的转化1.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C.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不受阻力),机械能的总量就保持不变,或者说机械能守恒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公式:用F表示力,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则W = Fs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
1J=1N×1m=1N∙m4.应用W = Fs计算功时,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方向必须一致,且对应同一物体、同一段时间(三)做功的实质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因此,可以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四)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如果用P表示功率,用W表示功,用t表示做功所用的时间,功率的计算公式为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每秒(J/s),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W)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千瓦(kW)、兆瓦(MW)作为功率的单位,1kW = 1000W,1MW = 106W5.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不表示做功的多少,一个力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2022年中考物理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2022年中考物理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a7eed9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0.png)
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知识点一: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要点诠释】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从物理、化学到地质、生物,大到宇宙天体。
小到原子核内部,只要有能量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
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工程技术,这一规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对各种能量,如煤、石油等燃料以及水能、风能、核能等的利用,都是通过能量转化来实现的。
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一、考点导图二、真题再现考向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1.(2021·青海中考真题)2021年5月29日,我国发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进行了自主交会对接。
对接后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是______的。
飞船是通过______向地面传回信息的。
飞船在上升过程中,是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再转化为______能。
【答案】静止;电磁波;内;机械。
【解析】[1]对接成功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以相同的速度一起运动,它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飞船是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回信息。
[3][4]燃料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使得飞船上升,机械能增大,所以上升过程是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飞船的机械能。
2.(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大型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______较大;火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推力加速上升,是内能转化为______能。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笔记内容大全解析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笔记内容大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d745d5af1ffc4fff47acab.png)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学时】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一、能量的转化与转移1、多种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内能、化学能、电能、光能、太阳能、核能【能量是多种形式存在的,但要注意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能】(1)机械能:存在于运动的物体(动能)或具有一定高度的物体(重力势能)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性势能)中;(2)内能:物体内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又叫热能;(3)光能:能发光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太阳能属于光能;2、能量的转化与转移(1)能量的转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分析某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和所要研究的过程;②物体在起始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③物体在最终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2)能量的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4)要获得一种能量必须以消耗另一种能量为代价,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第2学时】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劳无功”(1)没有力,但有距离:“无劳无功”如: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也就没有什么力做功;(2)有力的作用,但没有距离的移动:也就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有劳无功”如:一个静止的汽车,一个人用了很大的力推他,但不动,因此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的移动,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劳动无功”如:手提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水桶虽然受到提力的作用,但是由于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且移动的是水平距离,不在同一方向上,故而提力对水桶没有做功;3、做功的表示说法:力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做功、力做功;二、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W=Fs (F的单位是牛N,s的单位是米m,功W的单位是焦J)【明确】①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或者是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②公式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公式中的s是物体在力F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在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要引起重视;③W=Fs中的F是使物体沿着F方向移动s距离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2、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1J=1N·m3、把一只鸡蛋举高2m所做的功大约是1J;4、【思维逆向】将举高物体时F所做的功可以视为:克服阻力(重力)G做的功,即W=Gh;5、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因此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6、能量转化越多,做功越大;能量转化越少,做功越小;三、功率1、比较做功的快慢(1)相同的功,比较做功的时间,所用的时间越少做功越快,所用的时间越多做功越慢;(2)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做功越少,做功越慢;(3)比较做功的多少与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大,做功越快;比值越小,做功越慢;2、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2)功率大小反映了做功的快慢,做功越快,功率越大;做功越慢,功率越小;能量转化的越快,功率越大;能量转化的越慢,功率越小;【小贴士】①功率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如功率大做功就多,这句话不对,还的看时间,由此可得,功率的大小决定于做功的时间和做功的多少两个因素决定的;②功率与机械效率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物理量,不要混淆;(3)功率的公式:P=W/t 【功W的单位J;功率P的单位是瓦W;时间t的单位是秒s】【思维拓展】①功率公式P=W/t是指平均功率,即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②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W=Fs、v=s/t、P=W/t可得P=Fv;例:汽车上坡时,需要一定的功率,减慢速度就是为了增大上坡的牵引力,这样有利于上坡;3、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W1W=1J/s 1KW=1000W 1MW=1000KW=106W4、常见的功率:韶山型电力机车4200千瓦汽车约为50—100千瓦喷气式飞机约11万千瓦人步行约70瓦,短时间快速运动可达1千瓦5、1000W=1000J/s的意义:物体在每秒内所做的功为1000J;物体在1秒内有1000J的能量发生转化;【第3学时】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再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1)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2个条件:要有2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且能绕固定点转动;如:瓶盖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是不能称为杠杆;(2)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ebdf63eff9aef8951e0644.png)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班级姓名学号§3.1能量的相互转化1、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
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的过程。
2、说出下列所列举的实例中能量的转化:发电机,电动机,植物光合作用,核能发电,滚摆上升,电饭煲。
§3.2能量转化的量度3、功是量度,功率是描述。
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1〉、;2〉、。
5、判断下列过程是否做功:1〉、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在头顶停留3秒,这3秒钟内运动员对杠铃是否做功。
2〉、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坪上滚动了20米,滚动过程中脚对足球是否做功。
3〉、小王提着水桶沿水平阳台前进了3米,重力是否对水桶做功。
6、功的计算公式:功= ,字母表达式为。
功的单位是。
把2只鸡蛋举高1米,做的功大约是。
若把掉在地面上的九年级上册《科学》课本捡回课桌上,请估算自己所做的功为() A、0.03J B、0. 3J C、3J D、30J7、马用300牛的水平拉力,拉着重500牛的车,在4分钟内沿水平路面前进了100米,则拉力和重力分别做了多少功?8、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半圆形轨道,半径R=1米,重为1牛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滚到最低点C时,重力做了多少功?9、我们把叫做功率。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 ,字母表达式为,功率的单位是。
怎样测量一位九年级学生登4楼的功率?一台起重机的功率是1.5千瓦,它表示的意义是。
10、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功率大B、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越多功率越大C、所用时间越少功率越大D、用相同的时间,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11、一举重运动员把100牛的杠铃在2秒内举到2米高,然后在空中停留5秒,这名运动员在这7秒内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 J, W 。
§3.3认识简单机械12、实际应用的杠杆形状各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 的,滑轮实质上也是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e90e903968011ca200917f.png)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一节能量的相互转化1、雪崩:势能转化为动能;2、人造卫星: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转化成电能、机械能;3、间歇泉:地热能转化为动能、势能;4、青蛙捕食: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5、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6、激光切割金属: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7、特技跳伞:势能转化为动能;8、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9、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10、小型水电站(工作时):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电能;11、早期的蒸汽汽车模型: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12、制作小风车: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1、功: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力做功也常说成物体做功,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可以说成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2、功描述的是能量转化多少的物理量。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4、公式:W=F·S=Pt5、单位:焦耳(J)6、单位换算:1焦耳=1牛·米7、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功率反应的是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8、公式:P=W/t =(FS)/t=FV9、单位:瓦特(W)10、单位换算: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1兆瓦=1×106瓦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1、杠杆: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F1 ×L1 =F2 ×L2杠=F2L2∕F1L12、斜面:F×L=G×h斜=Gh∕FL3、滑轮:滑=Gh∕F·nhF=(G动+G物)1∕n定滑轮动滑轮实质:动力臂=阻力臂动力臂=阻力臂×2优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可以省一半力缺点:不能省力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4、杠杆的七种情况:5、杠杆的应用:开瓶器:省力、费距离;垃圾桶:费力、省距离;指甲钳:上面的一个省力、费距离;下面的两个是费力省距离;手臂:费力、省距离;抬头:费力、省距离;铁锹:以前方的手为支点省力、费距离;以后方的手为支点费力、省距离。
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d9a2949f01dc281e53af059.png)
第三章知识点归纳第一节1.雪崩时的能量转化:势能转化为动能2.人造卫星:太阳能转化为电能3.青蛙跃起扑食的过程: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和势能4.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5.特技跳伞: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6.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7.植物生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8.水电站(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第二节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W=Fs=Pt 功的单位:焦3.功率(1)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3)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P=Fv(4)功率的单位:瓦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5)1千瓦=1000瓦1兆瓦=106瓦第三节一、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杠杆平衡:指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4、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二、杠杆的分类(1)L1>L2时,叫省力杠杆,其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如开瓶盖的起子、铡刀、老虎钳、道钉撬等。
(2)L1<L2时,叫费力杠杆,其特点是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如钓鱼杆、筷子、镊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3)L1=L2时,叫等臂杠杆,其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等。
三、滑轮(1)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G/2。
(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F=1/n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转化的普遍性(1)雪山上疾驰的汽车被快速滑落下来的积雪推翻并吞没,积雪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2)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的电能靠太阳能转化而来。
(3)火山地带的热泉水向外喷出的能量多由地热能转化而来。
(4)青蛙从地上跃起,捕捉害虫的能量是由生物质能转化的。
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
所谓“消耗能量”“应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过程。
能量转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形式的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相互转化。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各种能量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同种能量在不同的物体上可以发生转移。
(1)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激光切割金属——光能转化为内能;(3)特技跳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水电站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生物化学能)(6)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内能;(7)后面的球将前面的球装走——后面球的动能转移到前面的球上;(8)热传递——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3.识别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法(1)从能的形式变化上辨别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如果某物体有能量增减,并且在增减过程中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
如果某物体的能量有增减,且在增减过程中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这个过程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2)识别物体的能量转化成了什么能量时,首先要确定物体原来具有什么能量,后来哪些能量有增减,再依据现象分析减少的能量到哪儿去了,增加的能量从哪儿来。
4.能量广泛地联系着各种自然现象(1)摩擦生热:摩擦属于机械运动,生热与热现象有关,这是机械运动和热现象之间的练习。
(2)电灯发光:电灯与点现象有关,发光与光、热现象有关,这是电现象与光、热现象之间的联系。
(3)电池供电:电池供电是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化学现象与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电动机是利用电来使物体运动,这充分体现了电现象与机械运动之间的联系。
各种自然现象都存在着相互联系,这些联系都依存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5.功:能量转化多少的量度(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2) 公式、物理量符号及单位:⎪⎩⎪⎨⎧=)—焦耳(—(力对物体做的功))—米(—距离)(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牛顿(—(作用在物体上的力)J W m s N F Fs W6. 功率:能量转化快慢的量度(或对物体做功快慢的量度)(1)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2) 公式、符号及单位:)—秒(—(时间))—焦耳(—(功))—瓦特(—(功率)s t J W W P tWP = 7.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的方法依据做功的必要因素可知,下列三种情况对物体都没有做功:(1) 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例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由于惯性而做匀速运动。
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2)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
例如,用力推车,车没有推动。
推车的力没有对物体做功。
(3) 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的距离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
例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这个拉力也没有对水桶做功。
8. 辨析做功“快”与做功“多”做功快慢和做功多少是两个不同概念。
例如,甲在1s 内做了50J 的功,而乙在5s 内做了100J 的功时,乙做的功虽然比甲多,但它比甲用的时间长,平均1s 内只做了20J 的功,所以乙比甲做功要慢。
可见,做功快慢是跟做功的多少和做功所用时间的多少有关的,在物理学中用功率tW P =来描述,而做功“多少”在物理学中用功Fs W =来描述。
9. 功率大小的比较方法(1)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越大,这是物理学中常采用的方法。
(2) 在完成相同功的条件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3) 在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后进行比较。
10. 计算功率的另一个公式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以速度v 沿拉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做功的功率等于力与物体速度的乘积。
(P=Fv )。
推导:Fv P Fv t Fs t W P ts v Fs W ====∴==则,,,由该公式可知:在功率P 一定时,力F 与速度v 成反比。
应用:汽车上坡时,司机换用抵挡,减小速度,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1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1) 杠杆有五个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 1;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
(2) 杠杆的五要素可以用杠杆示意图表示出来。
(3) 力臂的画法:① 首先确定支点O 。
② 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
画的时候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③ 再从支点O 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④ 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或在线段两端标上箭头表示力臂的端点),在旁边分别用字母l 1和l 2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12. 杠杆平衡条件(1) 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用F 1表示动力,F 2表示阻力,l 1表示动力臂,l 2表示阻力臂。
则有:21212211或l l F F l F l F == (2) 探究2121l l F F =时注意的问题: ① 实验前要先调节杠杆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 在实验时不能移动平衡螺母。
③ 在加减或移动钩码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 实验不能只凭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必须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13. 杠杆的应用(1)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l 1﹥ l 2,杠杆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F 1﹤F 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
使用省力杠杆的好处是省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
省了力,却费了距离。
(2)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即l 1﹤l 2,杠杆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F 1﹥F 2,即使用费力杠杆费力。
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比阻力移动距离小。
费了力,却省了距离。
(3)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杠杆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使用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14. 滑轮周边有小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叫做滑轮。
滑轮分定滑轮、动滑轮两种。
用定滑轮、动滑轮又可以组装成不同的滑轮组。
(1) 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
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相当于等臂杠杆。
(2) 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相当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3) 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而成的简单机械。
使用时,动滑轮和物体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那么拉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15. 机械效率(1) 有用功:对我们游泳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功。
(2) 额外功:虽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也叫无用功。
(3)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如:买酱油时,把酱油从地面上提起来,对酱油做的功叫做有用功,对油瓶做的功是额外功,对酱油和酱油瓶做的功是总功。
(4)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叫做机械效率,用希腊字母η表示。
则有公式:总有W W =η。
机械效率通常是一个百分数。
由于使用机械时,机械受到重力作用,机件之间、物体和机械之间的摩擦总是存在的,所以总要做一些额外功,因此,机械效率绝对不会达到100%,或者说机械效率总小于1。
16. 滑轮组承重绳子的股数的确定方法及组装方法(1) 承重绳子的股数的确定方法:① 首先要分清哪些是定滑轮,哪些是动滑轮;② 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看跟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几股,那么承重绳子的股数n 就是几。
在图1中我们用虚线把重物和动滑轮从滑轮组隔离,以重物和动滑轮为研究对象,有四根绳子承担动滑轮及重物,所以用力4总G F =。
同理,分析上图2可知,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力5总G F =(2) 滑轮组的简单组装方法:① 当承重绳子的股数n 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动滑轮的框架钩上,然后依次绕过滑轮; ② 当承重绳子的股数n 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定滑轮的框架钩上,然后依次绕过滑轮。
17. 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有用功可理解为一种“目的”功。
例如: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高重物,那么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即Gh W =有用。
又如用滑轮组拉动重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水平移动重物,那么克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即fs W =有用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即克服机械自重和自身部件的摩擦而坐的功。
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总是存在的,因而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对任何实际的机械总有额外W ﹥0。
总功是人们使用机械时动力总功做的功。
总功等于动力与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乘积,即Fs W =总,这其中既有通过机械克服物体阻力做的有用功,又有克服机械自身重力和摩擦做的额外功,所以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是额外有总W W W +=。
18. 机械功率的比较当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当额外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多或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注意:(1) 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不能理解成:“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2) 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及功率的大小无关。
(3) 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机械效率反映的是机械在一次做功的过程中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同一机械在不同次做功的过程中,提起物重不同,机械效率往往会不同。
19. 作杠杆最小动力的方法使用杠杆的目的之一是省力,我们要学会在杠杆中寻找最小动力,或在杠杆示意图中作出最小动力。
作图思路如下:(1) 确定支点,找出最长的动力臂。
因为在组里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就越省力。
(2) 按“顺反原理”选好动力方向。
也就是按动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与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相反确定动力方向。
(3) 依据确定的动力方向画出动力示意图。
注意:作最小动力的关键是寻找最长动力臂。
最长动力臂的找法如下:① 如果动力作用点已经给出,那么,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力臂,其力臂最长。
② 如果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那么就要依据杠杆的几何特征找出最长动力臂,确定动力作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