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课件第五章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五章课件第一部分)

2008.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 不对称短路的故障分量分析方法 • 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 • 非故障处电流、电压的计算 • 非全相运行的分析计算
2008.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不对称短路的故障分量分析方法
•
2008.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不对称短路的故障分量分析方法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3: 52:1513 :52:151 3:52W ednesda y, October 21,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120.1 0.2113: 52:1513 :52:15 October 21,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1 日下午1 时52分 20.10.2 120.10. 21
2008.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
• 单相接地短路
2008.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
• 单相经阻抗接地短路
2008.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
• 单相经阻抗接地短路
2008.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
• 两相短路
2008.3
• 单相接地短路
2008.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
• 单相接地短路
2008.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
• 单相接地短路
2008.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件-第5章-自动重合闸铭

三、重合闸时间的整定
1、单侧电源线路的重合闸时间 原则上越快越好,但应力争重合成功。
四、 自动重合闸与继电保护的配合
重合闸前加速保护优缺点 优点: 快速切出故障; 保证发电厂重要变电所母线的电压在0.6~0.7的额定电压之上 使用设备少。
缺点: 永久性故障,再次切除故障的时间可能很长; 装ZCH的QF动作次数多; 若QF拒动,将扩大停电范围。 主要用于35KV以下的网络。
2 、重合闸后加速保护(简称“后加速”) 每条线路上均装有选择性的保护和ZCH。 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按有选择性的方式动作跳闸,若是永久性故
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时,自动重合闸将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1)使电力系统又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 (2)由于断路器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切断两次短路电 流,而使其工作条件变得更加恶劣。
二、对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
正常运行时,当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后, 自动重合闸装置均应动作 。 由运行人员将断路器断开时,自动重合闸不应起动。 手动重合于故障线路时,继电保护动作将断路器跳开,不允许 重合 继电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后,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尽快发出合闸脉 冲 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有可能在重合闸以前或重合闸以后加速继电 保护的动作 ,以便加速故障的切除 。 动作后应能自动复归。
障,重合后则加速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优缺点
优点: 第一次跳闸时有选择性的,不会扩大停电范围; 再次切除故障的时间加快,有利于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及频率调整ppt课件

(1)负荷备用:是指调整系统中短时的负荷波动并担负计划 外的负荷增加而设置的备用。负荷备用容量的大小应根据系 统负荷的大小、运行经验并考虑系统中各类用电的比重确定。 一般为最大负荷的2%一5%,大系统采用较小数值,小系统 采用较大数值
2、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 1. 概念介绍 1) 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发电机组原动机或电源频 率特性的斜率。
标志着随频率的升降发电机组发出功率减少或增加 的多寡。
2) 发电机是调差系数:单位调节功率的倒数。
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与调差系数的关系:
一般来说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是可以整定的:
和不等式约束条件
的前提下,使目标函数
为最优
有功负荷的最优分配的目的在于:在供应同样大小 负荷有功功率n pGi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的能源消耗最少。 这目标函数应该i1 是总耗量。原则上,这总耗量应与所有 变量有关,但通常认为,它只是各发电设备所发有功功 率 的p函Gi数,即目标函数可写作
等式约束条件:有功功率必须保持平衡的条件。 对于每个节点:
第五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平衡和 频率调整
❖ 第一节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 第二节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第一节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一、频率变化对用户和发电厂及系统本身的影响
系统频率的变化将引起工业用户的电动机转速的变化, 这将影响产品的质量。当频率降低,使电动机有功功率降 低,将影响所有的转动机械的出力。频率的不稳定,将会 影响电子设备的准确性。
原则(1)充分利用水源。 (2)降低火电机组的单位煤耗,发挥高效机组的作用。 (3)尽量降低火力发电成本。 根据上述原则,在夏季丰水期和冬季枯水期各类电厂在
第五章-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讲课稿

(1)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2)当频率下降时,会增加汽轮机叶片所受的力,引起叶片的共 振,缩短叶片的使用寿命,严重时刻使叶片断裂。 (3)频率降低时,导致拖动设备出力下降,造成水压风力不足, 因此发电机发电能力下降,所以为了维持正常电压,就要增加励磁 电流,致发电机定子和转子温升增加。 (4)频率降低时,因为为了维持正常电压而增加了励磁电流,导 致磁通密度的增大,因此变压器的铁耗和励磁电流都要增大。
1、负荷增加,使电磁转矩增加,若原动机的拖动转矩不变,则转速n 下降,导致频率降低。
2、负荷减少,使电磁转矩减小,若原动机的拖动转矩不变,则转速n 上升,导致频率升高。
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出:有功功率的变化(负荷的变化) 与频率的变化是直接相关的,因此可以通过调节频 率来调节有功功率的平衡。
二、有功功率负荷的变动和调整控制
衡量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为:比耗量 (煤耗率)和线损率(网损率)
有功功率的最优分布包括:有功功率负荷 预计、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有功功率 负荷在运行机组间的最优分配等。
第一节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一、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
发电机组的有功平衡
发电机组的有功平衡:发电机的电磁功率 PGi与原动机的机械功率PTi之间的平衡。
(6)两者分别沿着图中箭头方向移动,最终系统稳定运行 于新的平衡点O’。
这就是一次调频的整个过程。
下面来分析负荷功率的增加量是由哪 几部分组成的,由图可知:
OA OB BA PL0 OB PG KGf BA PL KLf
因此: 整个系统的负荷功率的增大量= 发电机组功率的增大量-负荷功 率减少量
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指系统中发电设备或发电厂的合理 组合,即机组的合理开停。 ◆ 机组的最优组合顺序 ◆ 机组的最优组合数量 ◆ 机组的最优开停机时间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ppt课件全文编辑修改

与调度通信 MODEM
打
印 键盘/显 屏幕显
机
示器
示器
RAM ROM 接口
接口 接口
接口
CPU
总线
接口
接口
接口
接口
接口
接口
A/D 模拟量
输入
状态量 输入
数字量 脉冲量 数字量
输入
输入
输出
D/A 模拟量
输出
模拟量 信号
状态量 信号
数字量 脉冲量
信号
信号
遥控 输出
ppt课件
单CPU结构RTU基本框图
遥调 输出
第五章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ppt课件
1
第五章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结构,掌 握调度自动化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实现方法;了解电力系 统远动通信的原理及其实现。
重点: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的实现; 电力系统远动通信的原理及实现。
难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实现。
ppt课件
2
第五章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回顾:
1、电力系统调度的任务
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1)保证供电的 质量优良 (2) 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3) 保证较高的安全水平——选用具有足够的承受事故冲击能
力的运行方式。 (4)保证提供强有力的事故处理措施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任务
综合利用电子计算机、远动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 统调度管理自动化,有效的帮助电力系统调度员完成调度任务。
(3)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SCADA/EMS技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五章课件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五章 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一节 不对称短路时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 电压 第二节 非故障处电流、电压的计算 第三节 非全相运行的分析计算Exit第1页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一节 不对称短路时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Exit第2页电力系统暂态分析U f |0| − U f (1) = I f (1) zΣ (1)0 − U f ( 2 ) = I f ( 2 ) zΣ ( 2 )第3页Exit电力系统暂态分析0 − U f ( 0 ) = I f ( 0 ) zΣ ( 0 )三序电压平衡方程U f |0| − U f (1) = I f (1) zΣ (1) ⎫ ⎪ ⎪ 0 − U f ( 2 ) = I f ( 2 ) zΣ ( 2 ) ⎬ ⎪ 0 − U f ( 0 ) = I f ( 0 ) zΣ ( 0 ) ⎪ ⎭Exit第4页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一、单相接地短路f(1)(1)基本相选择 选择特殊相a相作为分析计算的基本相。
(2)建立故障边界条件方程I fb = I fc = 0Ufa= 0序量表示的故障边界条件:U f (1) + U f ( 2 ) + U f ( 0 ) = 0I f (1) = I f ( 2 ) = I f ( 0 )Exit第5页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构建复合序网(4)计算故障处各序电流、电压I f (1) = I f ( 2 ) = I f ( 0 ) = U f |0| zΣ (1) + zΣ ( 2 ) + zΣ ( 0 ) 3U f |0| zΣ (1) + zΣ ( 2 ) + zΣ ( 0 )Exit故障相短路电流I f = I f (1) + I f ( 2 ) + I f ( 0 ) =第6页电力系统暂态分析U f (1) = U f |0| − I f (1) zΣ (1) ⎫ ⎪ ⎪ U f ( 2 ) = 0 − I f ( 2 ) zΣ ( 2 ) ⎬ ⎪ U f ( 0 ) = 0 − I f ( 0 ) zΣ ( 0 ) ⎪ ⎭忽略电阻,则U fb = a 2 (U fa|0| − I f (1) jxΣ (1) ) + a( − I fa ( 2 ) jxΣ ( 2 ) ) + ( − I f ( 0 ) jxΣ ( 0 ) )= a 2U fa|0| − (a 2 + a ) I f (1) jxΣ (1) − I f (1) jxΣ ( 0 ) = U fb|0| − I f (1) j( xΣ ( 0 ) − xΣ (1) )= U fb|0| − U fa|0| j ( 2 xΣ (1) + xΣ ( 0 ) ) j ( xΣ ( 0 ) − xΣ (1) )x∑(1)=x∑(2)k0 − 1 = U fb|0| − U fa|0| 2 + k0k0=x∑(0)/x∑(1)Exit第7页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同理• 讨论:低 k0=0k0 − 1 U fc = U fc|0| − U fa|0| 2 + k0k0=x∑(0)/x∑(1)▪ (1) k0<1,即x∑(0)<x∑(1)时,非故障相电压较正常时▪ (2) k0=1,即x∑(0)=x∑(1)时,非故障相电压等于正常 时电压第8页Exit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3) k0>1,即x∑(0) > x∑(1)时,非故障相电压较正 常时高U fc = U fc|0| − U fa|0| k0 − 1 2 + k0▪ (4) k0=∞,即x∑(0) = ∞时,非故障相电压最高U fb = U fb|0| − U fa|0| = 3U fb|0|∠ − 30° U fc = U fc|0| − U fa|0| = 3U fc|0|∠ 30°即: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中 性点电位升至相电压,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
第五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KL = 1.5 × ( 3650 / 50 ) = 109.5 ( MW / HZ )
•* 由此可知, KL的数值与系统的负荷大小有关.
第五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 动调节
三、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特性
第五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 动调节
三、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特性
•f
•PL = f(f)
•PL1 = f(f)
•fN
•a
•d
•f2 •f3
•b
•c •ΔPL
•PG=f(f)
•无调速 •有调速
•到状态b,PL未变,PG没增 加
•ΔPL2 •ΔPL1
•到状态c,再调可以到状态d
•PL
•PL2•PL1
•P
•调速器的调节作用被称为一次调节。 第五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 动调节
•4 电液转换及液压系统 •电液转换器把调节量由电量转换成非电量油压。液 压系统由继动器、错油门和油动机组成。
•5 调速器的工作
第五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 动调节
•三 数字式电液调速器
•控制电路部分的功能用微机实现。
第五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 动调节
• • 主机根据采集到的实时信息,按预先确定的控制 规律进行调节量计算,计算结果经过D/A变换输 出去控制电/液压转换,再由液压伺服系统控制原 动机的输入功率,完成调速或调频的任务。
第五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 动调节
•第三节 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系统及其特性
•一 调节系统的传递函数
▪ 传递函数是分析调节系统性 能的重要工具,电力系统的 频率和有功功率调节系统, 主要是由调速器、发电机与 原动机和电网环节组成,传 递函数分别讨论如下:
第5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

第五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①电力系统电压调整概述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③电力系统中枢节点电压管理④电力系统电压调整措施⑤电压调整与频率调整的关系一、电力系统电压调整概述1、电压调整的必要性电力系统运行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都是按照其额定电压设置制造的只有在额定电压下运行才能取得最佳的运行效果,并保证其使用寿命。
因此,电压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通过电压调整,使得电力系统各节点电压保持在允许的范围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任务。
电压偏移过大给电力系统本身以及用电设备带来不良的影响:(1)工作效率下降,寿命降低;(2)电压过低引起工业产品出现次品;(3)电压过低引起电机发热;(4)电压过低引起电压和功率损耗增加;(5)电压过高引起设备绝缘受损、缩短设备使用寿命(6)可能引起系统电压崩溃。
一、电力系统电压调整概述虽然我们期望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保持在额定值,但是在实际电力系统运行中是无法做到的。
2、电力系统允许的电压偏移为什么呢?(1)设备及线路压降(2)负荷随机波动(3)系统运行方式改变由此可见,严格保证所有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在任何时刻的电压都为额定值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大多数设备都允许有一定的电压偏移。
电力系统一般规定一个电压偏移的最大允许范围,例如:35kV 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移±5%;10kV及以下在±7%以内。
(不同的电压等级,不同的用户类型,允许的电压偏移范围也不一样)二、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1、无功功率负载和无功损耗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水平取决于无功功率的平衡。
系统中各种无功电源的无功出力应能满足系统负荷和网络损耗在额定电压下对无功功率的需求,否则电压就会偏离额定值。
•异步电动机电压下降,转差增大,定子电流增大。
在额定电压附近,电动机的无功功率随电压升降而增减;而当电压明显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主要由漏抗无功损耗决定,随着电压下降反而上升。
电力系统分析第五章11

只与ff交链,励磁绕组漏磁链
与定子绕组交链,同步电机 工作磁链(空载磁链); 随转子同步旋转,被定子绕 组所切割,在定子绕组中感 应空载电势
f
定子侧的物理分析 转子侧的物理分析
电流
1、短路前 假定短路前无阻尼电机处于空载状态
id iq 0, i f [0] v f [0] / rf
q 0
定子绕组总磁链 0 d fd xad i f [0]
③人为误操作,如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刀闸,线路或设备检修 后未拆除地线就加上电压引起短路。
④挖沟损伤电缆,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等。
2005年华北联网系统进行的人工三相完全金 属性接地短路试验
电杆拉线被盗 倒杆线路短路
2.短路故障种类
三相短路——对称短路;其他类型的短路——不对称短路
在各种类型的短路中,单相短路占大多数(65%),两相短 路较少,三相短路的机会最少
④ 发生不对称短路时,不平衡电流能产生足够的磁通 在邻近的电路内感应出很大的电动势,这对于架设 在高压电力线路附近的通讯线路或铁道讯号系统等 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4.预防短路措施
① 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② 线路上安装电抗器。 ③ 采用继电保护装置,切除故障设备,保证无故障部
分安全运行; ④ 架空线路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t=0时
0 t
2、三相短路后
发生短路 t=0时
a[0] 0 cos0 b[0] 0 cos(0 120) c[0] 0 cos(0 120)
发生短路后,同步电机仍以ω旋转,产生ψ0
a 0 cos(0 t) b 0 cos(0 t 1200 ) c 0 cos(0 t 1200 )
短路种类
示意图
电力系统分析-第五章

第五章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控制
第一节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的 调整和控制
a 0 a1 a 2 a 3 1
以f N 和PLN 为基准值 的标幺值表达式
PL a0 a1 f a f a f
2 2 3 3
第五章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控制
一、概述 1)并列运行的每一台发电机组的转速与系统频率的关 系为: pn
f 60
式中 P——发电机组转子极对数 n ——发电机组的转数(r/min) f——电力系统频率(Hz) 显然,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实际上就是调节发电机组 的转速。
第五章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控制
第一节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的调整和控制 频率与有功平衡的关系
负荷功率随频率变化程度与负荷的组成情况有关,这是因
为不同种类的受电器对频率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
第五章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控制
第一节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的 调整和控制
在各种受电器中,感应电动机所取用的有
功功率与频率的关系比较密切,当频率变
化时,感应电动机的转速将近似地随之成
比例的变化。
象等变化引起的负荷变动—有功功率的分配问题
第五章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控制
第一节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的调整和控 制
负荷的频率静态特性
1、 负荷
与用户的生产状态有关 与接入点系统电压有关
假设不变
与系统频率有关——仅考虑频率因素 2、负荷性质: 与频率无关 与频率的一次方成正比 与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 —照明、电炉等 —球磨机、卷扬机等 —变压器的涡流损耗等
频率调整的必要性
电力系统课件第五章

(一)各类发电厂的特点
1、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特点 (1)要支付燃料及运输费用,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2)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和汽轮机都有一个技术最小负荷的 限制,启停时间长且启停费用高。
(3)不同参数的火力发电设备,效率不同。高温高压设备 效率最高,可以灵活调节的范围窄,中温中压设备效率较 前者低,但可以灵活调节的范围较前者宽,低温低压设备 效率最低,技术经济指标最差。 (4)热电厂(带有热负荷的火电厂),由于抽气供热,总 效率高于一般凝汽式火电厂,但与热负荷相应的输出功率
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国民经济备用归纳起 来以热备用和冷备用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中。而不难想见, 热备用中至少应包括全部负荷备用和一部分事故备用。
热备用:是指所有投入运行的发电机组可能发出的最大 功率之和与全系统发电负荷之差,因而称为运转备用或旋 转备用。 负荷备用必须以热备用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之中,事故备 用中一部分应为热备用,另一部分用冷备用的形式存在。
3、有功功率平衡和备用容量 电力系统中,在任何时候,所有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的 总和 pG ,而 PL 包括所有用户的有功功率 PC 、所有发电厂厂 用电有功负荷 PD 和网络的有功损耗 PS ,即
PG PL PD PS PC
(5-1)
为保证可靠供电和良好的电能质量,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 平衡在额定运行参数下确定。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备用容 量,也就是在系统最大负荷情况下,系统电源容量大于发电 负荷的部分称系统的备用容量。 系统备用容量一般分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 民经济备用等。
节性能的不同,在不同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4)水电厂按其有无调节水库、调节水库的大小或功能分 为无调节、日调节、季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和抽水蓄能 等几类。 无调节水库水电厂任何时刻发出的功率都取决于河流的天 然流量,当天然流量没有变化的时候,这种水电厂发出的功 率也基本没有变化。
电力系统分析第05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

¾ 目标函数 ¾ 约束条件:
n
∑ F = Fi ( PGi ) i =1
∑ ∑ PGi − PLi = 0
¾ 等微增率准则的表达式
dF1 ( PG1 ) = dF2 ( PG2 ) = .... = dFn ( PGn ) = λ
dPG1
dPG 2
dPGn
18
3.最优分配方案的求解步骤
对于机组较少的情况,可以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解,机 组较多,可以迭代求解
算。
5) 直到满足条件。
19
例5-1同一发电厂内两套发电设备共同供电,耗量特性分别为
F1 = 3 + 0.25PG1 + 0.0014PG21 F2 = 5.0 + 0.25PG2 + 0.0018PG22
它们可发有功功率上下限分别为PG1max=100MW, PG1min=20MW,
PG2max=100MW, PG2min=20MW,求承担150MW负荷时的分配方案 解:两台发电设备的耗量微增率分别为
第五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 平衡与频率调整
1
第五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
电力系统的调频问题实质上是正常运行时有功功率的平衡问题。 ¾ 发电机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系统的总负荷相等,发电机匀速运
转。 ¾ 当系统中发出的有功功率与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不平衡时,就会反映
为频率的变化。
当电力系统发生某种扰动(负荷减小),发电机输出的功率瞬间 减小。但发电机的输入功率是机械功率,不能瞬间变化。扰动后瞬间 发电机的输入功率大于输出功率,发电机转子将加速,电力系统的频 率上升。
投切增减负荷不增 加能耗,时间短 (4)有强迫功率,视不 同水电厂而定
调峰机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国民经济备用归纳起 来以热备用和冷备用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中。而不难想见, 热备用中至少应包括全部负荷备用和一部分事故备用。
热备用:是指所有投入运行的发电机组可能发出的最大 功率之和与全系统发电负荷之差,因而称为运转备用或旋 转备用。 负荷备用必须以热备用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之中,事故备 用中一部分应为热备用,另一部分用冷备用的形式存在。
三、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和备用容量
1、有功功率的变动及其调整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以 下简称负荷)时刻都在作不规 则变化,如右图所示。对系统 实际负荷变化曲线的分析表明, 系统负荷可以看作是由三种具 有不同变化规律的变动负荷所 组成: 第一种是变化幅度很小,变 化周期短(以几秒为周期), 负荷变动有很大的偶然性; 第二种是变化幅度大,变化 周期较长(以几分钟为周期); 第三种是变化缓慢的持续变 动负荷,幅度最大,周期最长。
冷备用:冷备用容量是指系统中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但 可以随时待命启动的发电机组最大出力的总和。 冷备用可以作为检修备用和国民经济备用及一部分事故 备用。
四、各类发电厂的特点及合理组合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厂主要有以下三类 水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 原子能发电厂(核电厂) 各类发电厂由于其设备容量、机械特性、使用的动力资源等 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技术经济特性。必须结合它们的特点,合 理地组织这些发电厂的运行方式,恰当安排它们在电力系统日 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中的位置,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 性。
发电厂之间的最优分配问题。在数学上,其性质是在一定的 约束条件下,使某一函数为最优,而这些约束条件和目标函 数都是各种变量——状态变量、控制变量、扰动变量的非线 性函数。可表达为在满足等约束条件:
(1)负荷备用:是指调整系统中短时的负荷波动并担负计划 外的负荷增加而设置的备用。负荷备用容量的大小应根据系 统负荷的大小、运行经验并考虑系统中各类用电的比重确定 。一般为最大负荷的 2 %一 5 %,大系统采用较小数值,小系 统采用较大数值。
(2)事故备用:是使电力用户在发电设备发生偶然性事故时 不受严重影响,维持系统正常供电所需的备用。事故备用容 量的大小应根据系统容量、发电机台数、单位机组容量、机 组的事故概率、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等确定,—般约为最大负 荷的5%一10 %,但不得小于系统中最大机组的容量。
2、有功功率电源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电源是各类发电厂的发电机。 系统中的总装机容量=所有发电机额定容量之和。 但系统中的电源容量并不一定始终等于所有发电机额定容 量之和,这是因为不是所有发电机组都是不间断地全部投入 运行(停运、检修等),且投入运行的发电机组也不是全部 按额定容量发电。 系统中的电源容量=可投入发电设备的可发率之和。 投入运行的发电设备可发功率之和是真正可供调度的系统 电源容量,其不应小于包括网损和厂用电在内的系统(总) 发电负荷。
5.1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一、频率变化对用户和发电厂及系统本身的影响 电力设备在额定频率下设计:好的技术经济性能,是电能质 量的另一项重要指标。 用户观点:要求提供合格的f优质电能商品。 影响举例: 电动机: f 降低,转速改变,电动机有功功率降低,影响产 品质量。 电子设备:对f 敏感,要求更高,现代投资环境。 火电厂主要设备:水泵、风机、磨煤机都是异步机, f 下降 ,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励磁电流大大增加,消耗的无功功率增 大,引起系统所需无功功率增加,从而引起电压降低,使调压 困难,输出有功功率下降, f 进一步下降,恶性循环。
(1)比耗量 :单位时 间内输入能量与输出功率之 比。为耗量特性曲线上某一 点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比值。
F / P 或 W / P
图5-3 耗量特性
(5-2)
图5-3 耗量特性
图5-4 效率曲线和微增率曲线
(2)发电设备的效率 :当耗量特性纵横坐标的单位相同 1/ 时,
第五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平衡和 频率调整
第一节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第二节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本章将阐述正常、稳态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主要是有 功功率和频率的调整,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布和频率调
整的问题。统的二次调频 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三次调频) 互联系统的频率及输送功率的调整
节性能的不同,在不同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4)水电厂按其有无调节水库、调节水库的大小或功能分 为无调节、日调节、季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和抽水蓄能 等几类。 无调节水库水电厂任何时刻发出的功率都取决于河流的天 然流量,当天然流量没有变化的时候,这种水电厂发出的功 率也基本没有变化。
有调节水库水电厂的运行方式主要取决于水库调度所给定 的水电厂耗水量,洪水季节,给定的耗水量交大,往往满负 荷运行;枯水季节,给定的耗水量较小,为了尽可能有效利 用这部分水量,节约火电厂的燃料消耗,往往承担急剧变动 的负荷。 日调节、季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之分,则取决于水库 容量,水库容量越大,调节能力越强。
图5-2 各类发电厂组合顺序示意图
(a)枯水季节
(b)丰水季节
夏季丰水期,水量充足,水电厂应带基本负荷以避免弃水、 节约燃煤。在此期间,可抓紧时间进行火电厂设备的检修。 冬季枯水期,来水较少,应由凝汽式火电厂承担基本负荷, 水电厂则承担尖峰负荷。
五、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
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是指系统的有功功率负荷在各 个正在运行的发电设备或发电厂之间的合理分配,经典的方 法可是按等耗量微增率准则进行分配。
是不可调节的强迫功率。
2、原子能发电厂的特点
(1)反应堆负荷基本没限制,最小技术负荷取决于汽轮机, 为额定负荷10~15%。
(2)启停费用高;负荷急剧变化时,调节费用高;启停及急 剧调节时,易于损坏设备。
(3)一次投资大,运行费用小。 3、水力发电厂的特点 (1)必须释放水量--强迫功率。 ( 2 )出力调节范围比火电机组大,其最小技术负荷由水电 厂具体条件决定,启停费用低,且操作简单。 ( 3 )不需燃料费,但一次投资大,水电厂的运行依水库调
汽轮机叶片:f 偏移可能引起共振,缩短寿命,严重时断裂。 频率偏移的允许范围 目前我国规定:50±0.2Hz 发达国家:50±0.1Hz 随着频率自动控制技术的进步,我国一些电网已经做到 50±0.1Hz。
二、有功功率与系统频率的关系
1、电力系统的频率与发电机的转速的关系
在稳态情况下,全系统各点的频率都相等,所有发电机都 保持同步运行。每一台发电机的转速与系统频率之间的关系 为:
nP f Hz 60
n:发电机转速,P发电机的极对数。 发电机的转速取决于原动机的机械功率PM和发电机输出地 电磁功率PE 。
电网f:由发电机转速ω体现 。
当发电机PM与PE平衡时, ω和f不变,负荷PL随机变化引 起 PE随机变化, PM无法突变,引起f随机变化。 结论:频率偏移不可避免。 为了保持系统的频率在额定值附近,需要不断调整原动机的 输入功率,使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系统负荷有功功率的变化相 适应,从而使发电机的稳态转速不至于过大。 因此,系统频率的控制,与负荷有功功率的变化及其在发电 机间的分配以及发电机组功率的控制密切相关
无调节水库水电厂:全部功率应首先投入。
有调节水库水电厂:强迫功率都不可调,首先投入。在丰 水季节,为防止弃水,优先投入,枯水季节则相反,应承担 高峰负荷。使火电厂的负荷更平稳,从而减少设备开停或负 荷增减,从而节约总的燃料消耗。
抽水蓄能水电厂:在低谷时,其水轮机发电组作为电动机 水泵方式运行,因而作负荷考虑,在高峰负荷时发电,与常 规水电厂无异。
(3)耗量微增率 :单位时间内输入能量微增量与输出功率 微增量的比值。为耗量特性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F / P dF / dP 或 W / P dW / dP
(5-3)
2、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明确了有功功率负荷的大小和耗量特性,在系统中有一
定的备用容量时,就可以考虑这些负荷在已运行发电设备或
(二)各类发电厂的合理组合 原则(1)充分利用水源。
(2)降低火电机组的单位煤耗,发挥高效机组的作用。
(3)尽量降低火力发电成本。 根据上述原则,在夏季丰水期和冬季枯水期各类电厂在 日负荷曲线中的安排示意图,见图5-2。
火电厂:承担基本不变的负荷,避免频繁开停设备或增 减负荷,高温高压电厂因效率最高,因优先投入,中温中 压电厂、低温低压电厂设备陈旧、效率很低,只能在高峰 负荷期间发出必要的功率。 核电厂:可调容量大,一次投资大,运行费用小,应持 续承担额定容量负荷,在负荷曲线的基底部分运行。
3、有功功率平衡和备用容量 电力系统中,在任何时候,所有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的 总和 pG ,而 PL 包括所有用户的有功功率 PC 、所有发电厂厂 用电有功负荷 PD 和网络的有功损耗 PS ,即
PG PL PD PS PC
(5-1)
为保证可靠供电和良好的电能质量,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 平衡在额定运行参数下确定。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备用容 量,也就是在系统最大负荷情况下,系统电源容量大于发电 负荷的部分称系统的备用容量。 系统备用容量一般分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 民经济备用等。
负荷的变化将引起频率的相应变化,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 和频率调整大体上分一次、二次、三次调整三种。
频率的一次调整(或称为一次调频)是对第一种负荷变动 引起的频率偏移作调整,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进行调整的,当 调速器的测速系统感受到发电机的转速变化(如转速下降) ,调速器的执行机构会自动调节发电机的功率(增加发电机 的功率);由调速器来平衡负荷变动的方式常称为频率的一 次调整;一次调频是所有运行中的发电机组都可以参加,取 决于发电机组是否已经满负荷发电。
频率的二次调整(或称为二次调频)是对第二种负荷变动 引起的频率偏移作调整。只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动作不能满 足频率偏差的要求,故由发电机组的调频器来调整,这种调 整称为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二次调频厂往往是系统的 平衡节点。 频率的三次调整(或称为三次调频)是对第三种负荷变动 引起的频率偏移作调整。将在有功功率平衡的基础上,按照 最优化的原则在各发电厂之间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