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简介
《计算机网络基础》局域网组网技术

二、局域网的组成
第5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11
通信介质
通信介质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载体,是网络通信的物质基础之一。在局域网中, 常用的通信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电缆和光缆,有的场合还采用无线介质(Wireless Medium)如微波、激光、红外线和无线电等。 1.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中心导体、绝缘层、导体网和保护套组成。同轴电缆按带宽分为两类: 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2. 双绞电缆
总线上只能有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否则数据信号在信道中会叠加,相 互干扰,产生数据冲突,使发出数据无效。由于站点都是随机发送数据的, 如果没有一个协议来规范,所有站点都来争用同一个站点,必然会发生冲突。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正是解决这种冲突的协议。该协 议实际上可分为“载波侦听”和“冲突检测”。
四、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
第5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21
1. 工作过程 CSMA/CD又被称之为“先听后讲,边听边讲”,其具体工作过程概括如下: (1)先侦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信息。 (2)如果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到信道空闲时立即发送。 (3)发送信息后进行冲突检测,如发生冲突,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发出一串阻塞信号 (连续几个字节全1),通知总线上各站点冲突已发生,使各站点重新开始侦听与竞争。
802.1 网际互连
网际互连
802.2 逻辑链路控制
逻辑链路
802.3 MAC
802.4 MAC
802.5 MAC
802.6 MAC
802.7 MAC
介质访问控 制
802.1 寻址、管理 802.1 体系结构
802.3 物理
802.4 物理
局域网技术

依赖中心设备。
A
C
B
C
D
A
Bus
A A B C B
C
Ring
Star
7
LAN的传输介质
• 常用局域网传输介质为:
–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屏蔽双绞线
同轴电缆
在以太网中,最远传输距离为 100m,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 10Mbps 、100Mbps 和1000Mbps
在以太网中,最远传输 距离为500/200m,数据 传输速率可达到10Mbps。
光纤
优点: 通信容量大、传输速率高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强; 低衰减,传输距离远; 缺点: 价格较贵; 安装、连接和分离较困难;
节点
电缆终端子
T接线器或TAP
10BASE5(粗以太网): 以太网的先驱,50为粗同 轴电缆为共享介质,速率: 10M,电缆最长:500m
28
10 BASE 5信息传送方式
7.1.3 以太网数据编码方式
• 数据编码方式有: ①NRZ编码(不归0制):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 ,用于计算机内部。 缺点:不容易区别连续发送的“1” 或“0” ②曼彻斯特编码: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表示“1”,高电平跳 变到低电平表示“0”。 优点:1)容易区别连续发送的“1”或“0” 2)容易提取同步信号。 3)容易检测冲突,因为没有冲突的帧平均电压为0,否则 平均电压会改变。 • 收发器负责计算机内的NRZ编码和网络上的曼彻斯特编码的 转换。 NRZ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
7.1.0 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技术实现

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技术实现一、局域网简介局域网是指建立在小范围内的、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用于实现多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通常情况下,局域网的范围不超过一个建筑或校园范围内。
通常企业、学校和家庭都会建立局域网,以便实现各种共享和通信的需求。
二、通信技术简介为了使局域网之间的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使用了不同的通信技术。
常见的局域网通信技术如下:1、以太网技术以太网是当前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
它是一种基于共享介质的广播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高速通信和数据传输。
以太网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控制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是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无需通过有线电缆连接的方式下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无线局域网技术通常使用IEEE 802.11标准,在家庭和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是指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高速通信和数据传输。
它通常应用在需要高速通信的场合,如金融、政府机构和企业等。
三、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技术实现建立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需要使用不同的技术。
常见的实现方式如下:1、路由器技术路由器是一种具有路由功能的网络设备。
当两个不同的局域网需要进行通信时,路由器会将收到的数据包转发到其他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使用IP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和交换,以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2、虚拟专用网技术虚拟专用网(VPN)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建立私有网络的技术。
VPN可以建立两个不同的局域网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
VPN还可以实现网络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3、管理交换机技术管理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管理局域网中各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它可以通过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来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管理交换机还可以提供安全性和带宽控制等其他功能。
四、总结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技术实现主要包括路由器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和管理交换机技术。
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

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一、无线局域网简介1、无线局域网概述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通俗点说,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就是在不使用传统电缆线的同时,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要再埋在地下或者隐藏在墙里,网络却能够随着实际需要移动或者变化。
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传统局域网无法比拟的灵活性。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网络的传输范围大大拓宽,最大传输范围可达到几十公里。
在有线局域网中,两个站点的距离在使用铜缆时被限制在500米,即使使用单模光纤也只能达到3000米,而无线局域网中两个站点间的距离目前可达到50公里,距离数公里的建筑物中的网络能够集成为同一个局域网。
此外,无线局域网的抗干扰性强、网络保密性好。
关于有线局域网中的诸多安全问题,在无线局域网中基本上能够避免。
而且相关于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组建、配置与保护较为容易,通常计算机工作人员都能够胜任网络的管理工作。
2、无线局域网的传输媒体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有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与替换。
它只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集线器、无线访问节点、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使无线通信得以实现。
与有线网络一样,无线局域网同样也需要传送介质。
只是无线局域网使用的传输媒体不是双绞线或者者光纤,而是红外线或者者无线电波,以后者使用居多。
●红外线系统红外线局域网使用小于1微米波长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由于它使用低于可见光的部分频谱作为传输介质,使用不受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限制。
红外信号要求视距传输,同时窃听困难,对邻近区域的类似系统也不可能产生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红外线具有很高的背景噪声,受日光、环境照明等影响较大,通常要求的发射功率较高,红外无线局域网是目前“100Mbit/s以上、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唯一可行的选择。
●无线电波使用无线电波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介质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这要紧是由于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较广,应用较广泛。
内网基础知识总结

内网基础知识总结一、内网概述内网也指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
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历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
内网是封闭型的,它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列如银行、学校、企业工厂、政府机关、网吧、单位办公网等都属于此类。
二、工作组2.1 简介工作组(Work Group),在一个大的单位内,可能有成百上千台电脑互相连接组成局域网,它们都会列在“网络(网上邻居)”内,如果这些电脑不分组,可想而知有多么混乱,要找一台电脑很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有了“工作组”这个概念,将不同的电脑一般按功能(或部门)分别列入不同的工作组中,如技术部的电脑都列入“技术部”工作组中,行政部的电脑都列入“行政部”工作组中。
你要访问某个部门的资源,就在“网络”里找到那个部门的工作组名,双击就可以看到那个部门的所有电脑了。
相比不分组的情况就有序的多了,尤其是对于大型局域网络来说。
2.2 加入/创建工作组右击桌面上的“计算机”,在弹出的菜单出选择“属性”,点击“更改设置”,“更改”,在“计算机名”一栏中键入你想好的名称,在“工作组”一栏中键入你想加入的工作组名称。
如果你输入的工作组名称网络中没有,那么相当于新建了一个工作组,当然暂时只有你的电脑在组内。
单击“确定”按钮后,Windows提示需要重新启动,重新启动之后,再进入“网络”就可以看到你所加入的工作组成员了。
2.3 退出工作组只要将工作组名称改动即可。
不过在网上别人照样可以访问你的共享资源。
你也可以随便加入同一网络上的任何其它工作组。
“工作组”就像一个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的“社团”,方便同一组的计算机互相访问。
所以工作组并不存在真正的集中管理作用, 工作组里的所有计算机都是对等的,也就是没有服务器和客户机之分的。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简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成为了人们进行互联网通信的重要工具。
虽然两者都提供了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功能,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定义、特点以及主要区别。
一、局域网的定义与特点局域网是指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如办公楼、学校、住宅区等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网络。
通常情况下,局域网能够连接多台计算机、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并且这些设备可以共享文件、资源和应用程序等。
局域网的特点如下:1. 小范围内的网络:局域网的覆盖范围相对较小,通常包括单个建筑物或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范围。
2. 高传输速率:由于范围有限,局域网通常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用户可以快速共享文件和数据。
3. 低成本:相较于广域网,建立和运营局域网的成本相对较低。
4. 较高的安全性:局域网通常会采用专门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访问控制等来保护网络的安全。
二、广域网的定义与特点广域网是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局域网的网络,它通过电话线、光纤、卫星等传输介质将多个局域网连接在一起。
广域网的特点如下:1. 大范围的网络:广域网可以连接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2. 低传输速率:由于跨越较大的物理距离,广域网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数据传输需要经过多个中转节点,因此速度较局域网慢。
3. 高成本:广域网的建立和运营成本较高,主要由通信线路、设备和维护等方面造成。
4. 较低的安全性:由于广域网连接的范围广泛,网络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容易受到来自不同地区的网络攻击。
三、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区别1. 范围不同:局域网覆盖范围相对较小,而广域网覆盖范围较大。
2. 传输速率不同:局域网由于范围有限,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而广域网由于物理距离远,传输速率较低。
3. 成本不同:局域网建立和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而广域网的成本相对较高。
第四章局域网组网V2

三、以太网简介
3.1000Mbit/s以太网 3.1000Mbit/s以太网 IEEE在1998年公布了3种超高速以太网( Ethernet)标准: IEEE在1998年公布了3种超高速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标准: 年公布了 BASE-SX、 BASE-LX、 BASE1000 BASE-SX、1000 BASE-LX、1000 BASE-CX
计算机网络教程
三、以太网简介
BASE1000 BASE-SX 短波长光纤以太网,传输介质为多模光纤,网络拓扑为星型结构, 短波长光纤以太网,传输介质为多模光纤,网络拓扑为星型结构, 多模光纤 星型结构 工作波长770 860nm,若采用62.5 µm的多模多纤,在全双工模式下, 工作波长770—860nm,若采用62.5 的多模多纤,在全双工模式下, 770 860nm,若采用 最长传输距离为275m,若使用50 的多模光纤,在全双工模式下, 最长传输距离为275m,若使用50 µm的多模光纤,在全双工模式下, 275m 最长的传输距离为550m 最长的传输距离为550m 1000 BASE-LX BASE长波长光纤以太网,传输介质采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长波长光纤以太网,传输介质采用单模或多模光纤,网络拓扑结构 单模或多模光纤 为星型结构,工作波长1270 1355nm,若使用多模光纤,在全双工模 为星型结构,工作波长1270—1355nm,若使用多模光纤, 1270 1355nm,若使用多模光纤 式下,最长传输距离为550m,若采用单模光纤,在全双工模式下, 式下,最长传输距离为550m,若采用单模光纤,在全双工模式下, 550m 传输距离则可高达5000m 传输距离则可高达5000m
计算机网络教程
三、以太网简介
计算机局域网全解PPT课件

03
局域网通信协议及工作原理
TCP/IP协议栈结构剖析
网络接口层
负责接收和发送IP数据报,处理 与物理网络相关的细节。
网络层
实现网络互连,提供路由选择、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功能。
传输层
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 输服务,以及不可靠的、无连接 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用层
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如远程登录、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计算机局域网全解PPT 课件
目 录
• 局域网基本概念与特点 • 局域网硬件设备与组成 • 局域网通信协议及工作原理 • 局域网组建与配置方法 • 局域网资源共享与安全防护策略 •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局域网基本概念与特点
局域网定义及发展历程
定义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实现 计算机之间通信的网络,通常覆盖一个建筑物、校园或企业园 区等有限地理区域。
访问共享资源
在局域网内的其他计算机上,可以通过“网络”或“资源管理器”访问 共享文件夹或打印机。需要输入正确的共享名称和访问权限。
访问权限管理和数据备份恢复机制
访问权限管理
通过设置用户账户和组,以及配置文件和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可以控制不同用户对共享资源 的访问权限。例如,可以设置只读、读写或完全控制等权限。
测试与验收
对网络进行测试,确保网络连 通性和性能满足要求,并进行 验收。
中大型企业复杂网络设计方案
需求分析
深入了解中大型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网 络现状,明确网络改造或升级的目标。
02
网络架构设计
根据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包括 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的规划。
局域网技术简介

局域网技术简介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有限范围内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集合。
局域网技术是现代网络通信领域的基础,它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共享资源、共享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传输速度。
本文将介绍局域网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局域网技术原理1.1 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等。
总线型拓扑结构将计算机通过一条共享的通信介质连接起来,星型拓扑结构则以一个中央交换设备为核心,而环型拓扑结构则是将计算机连接在一个环形结构中。
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1.2 数据传输技术局域网中常用的数据传输技术有以太网(Ethernet),它使用了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来解决多台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包时的冲突问题。
此外,局域网中还使用了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它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1.3 网络协议局域网中主要使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它是因特网的基础协议。
TCP/I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它通过分段、传输层协议控制等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局域网技术应用2.1 共享资源局域网技术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连接在一起,实现共享资源的功能。
例如,在一个办公室的局域网中,员工可以通过共享打印机、文件服务器等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2 信息传输局域网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的信息传输。
在一个局域网中,数据可以以高速传输,比如通过千兆以太网可以达到每秒传输1GB以上的速度。
这种高速的传输速度对于需要频繁传输大量数据的场景非常重要,比如多媒体数据的传输。
2.3 远程访问利用局域网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远程访问的方式连接到办公室的局域网。
这使得员工可以在家或外出时访问公司的资源和文件,实现远程办公的需求。
三、局域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3.1 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架构,它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分离,通过集中控制器来实现对网络的控制和管理。
无线局域网简介

1无线局域网概念
•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属于一种短 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以无线 信道为传输媒介构成的计算机局 域网络,通过无线射频技术(RF) 在空气中传输数据、语音和视频 信号,以实现网络的无线延伸, 使个人计算机(PC)具有可移动 性,能迅速、方便地解决有线方 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连通问题。
•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 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 WIFI就是一种无线联网的技术,以 前通过网线连接电脑,而现在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连网;常见的 就是一个无线路由器,那么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的电波覆盖的有效 范围都可以采用WIFI连接方式进行联网,如果无线路由器连接了 一条ADSL线路或者别的上网线路,则又被称为“热点”。
10
蓝牙
• 相对WiFi而言,蓝牙技术在带宽方面逊色不少,但是低成本以及 低功耗的特点还是让它找到了足够的生存空间。蓝牙技术可以应 用于任何可以用无线方式替代线缆的场合。
• 蓝牙技术使得现代一些轻易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 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上因特网,其实际应用 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 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蓝牙”技术属于一种短距 离、低成本的无线连接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 输的开放性方案。
半移动站:指经常改变使用场所的站,但在移动状 态下并不要求保持与网络的通信;
移动站:在移动中也可保持与网络的通信,这种站 是传统的有线局域网中所没有的。
目前无线局域网中移动站的典型移动速度限定在步 行速度(2m/s以内)及中低速(10m/s以内)之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件(第5章)局域网基础

第五章 局域网基础
§5.3 传统以太网 5.3
5.3.3 10BASE-2 10BASE10BASE1.10BASE-2的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细同轴电缆(Coaxial Thin Cable) (2)BNC T型连接器(BNC T Connector) (3)BNC连接器(BNC Connector) (4)BNC圆柱形连接器(BNC Column Connector) (5)BNC终端匹配器(BNC Terminal Connector) (6)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 细缆以太网示意图
第五章 局域网基础
优点: 优点: 1)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便于管理 2)易于扩展,添加新站点方便 3)故障检测和隔离方便 4)传输速度快 缺点: 缺点: 1)中央节点负担重,可靠性低 2)通信线路的利用率低 图例
第五章 局域网基础
4.星型总线结构和星型环混合 4.星型总线结构和星型环混合
实际网络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其拓扑结构也不一 定是单一结构。它们往往是几种结构的混合体 1)星型总线结构
第五章 局域网基础
2.令牌环 令牌环的技术始于1969年,这就是所谓的Newhall环 路。 在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中,使用了令牌,它是 一种被称作令牌的特殊的二进制比特格式的帧。 环路上只有一个令牌,因此任何时刻至多只有一个 结点发送数据,不会产生冲突。而且,令牌环上各结点 均有相同的机会公平地获取令牌。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 局域网基础
2.宽带系统 当特性阻抗为75Ω的同轴电缆用于频分多路复用FDM的 当特性阻抗为75Ω的同轴电缆用于频分多路复用FDM的 模拟信号发送时,称为宽带。主要特点如下: (1)发送模拟信号,并采用FDM技术。 )发送模拟信号,并采用FDM技术。 (2)采用总线/树型拓扑结构,介质是宽带同轴电缆。 )采用总线/ (3)传输距离比基带远,可达数十公里。 (4)采用单向传输技术,信号只能沿一个方向传播。 (5)两条数据通道,且端头处接在一起。 (6)结点的发送信号都沿着同一个通道流向端头。 (7)在物理上,可采用双电缆结构和单电缆结构来实 现输入和输出的通道。 宽带传输技术
局域网简介

局域网简介局域网简介一、什么是局域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由多台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组成的网络。
局域网通常被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其他各种组织机构中,旨在让这些设备能够互相连接和共享资源,如文件、打印机和互联网接入等。
二、局域网的组成和技术1·网络设备:局域网由各种网络设备组成,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等。
计算机是局域网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而交换机和路由器则起到连接这些设备和传输数据的作用。
2·网络拓扑: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有多种,如总线型、星型、环形和树状等。
总线型局域网采用一根共享的电缆连接所有设备,星型局域网则将每个设备连接到中心设备。
各种拓扑结构在不同的场景中有不同的优缺点。
3·网络协议:局域网通常使用以太网协议作为数据传输的基础,这是一种通过物理媒介传输数据的标准协议。
此外,还有其他协议如无线局域网协议(Wi-Fi)、网际协议(IP)等,用于支持不同的网络需求。
4·网络安全:局域网安全是保护局域网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和攻击的重要任务。
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访问控制列表和加密等技术手段。
三、局域网的优势和应用场景1·共享资源:局域网能够实现共享打印机、文件和数据库等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用户可以从任何连接到局域网的设备上访问这些共享资源,方便快捷。
2·互联互通:局域网内的设备可以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互相通信,也可以通过连接到互联网的路由器接入外部网络。
这样,用户可以在局域网内进行内部通信,也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
3·中心化管理:局域网可以集中管理和配置网络设备,便于网络管理员进行监控和维护。
管理员可以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设置网络策略、控制访问和解决故障等。
4·应用场景:局域网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办公室、医院、酒店、图书馆等各种场所。
思科网络 十六栋学生宿舍局域网设计

十六栋学生宿舍局域网设计一、局域网简介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某一区域”指的是同一办公室、同一建筑物、同一公司和同一学校等,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
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
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二、设计的局域网的功能在Internet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之际,局域网成为电脑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局域网就是把分布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地点的多台电脑连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网络系统。
局域网络具有距离短、延时少、相对成本低和传输速率高等优点;它的低层协议较简单,控制选择等问题大大简化,因而又具有组网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局域网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传递。
这是局域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来实现电脑与电脑之间传递各种信息,使分散在校园内不同地点的电脑用户可以进行集中的控制管理。
在校务部门建立网络服务器,可以为整个局域网络提供各类教学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管理。
2、资源共享。
①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接入DDN或ISDN,很容易将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这样,网络内的各电脑终端不但可以互通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享受网络服务器上的相关数据及Internet网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信息资源,校园局域网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也将成倍地增强。
②硬件资源共享。
网络中各台电脑可以彼此互为后备机,一旦某台电脑出现故障,它的任务就由网络中其他电脑代而为之,当网络中的某台电脑负担过重时,网络又可将新的任务转交给网络中较空闲的电脑完成。
3、方便同学们学习交流。
局域网能够传递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资料,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资料分享给同学们!达到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目的。
如何通过交换机建立局域网

如何通过交换机建立局域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连接同一地理区域内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网络。
交换机是建立局域网的关键设备之一,它通过在数据链路层转发数据包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下面将介绍如何通过交换机建立局域网。
一、局域网简介局域网是一种小范围的网络,通常用于连接同一建筑物、办公室或校园内的设备。
它可以提供高速、安全和可靠的数据传输,方便用户之间的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和互联网访问等功能。
二、选购合适的交换机在建立局域网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需求的交换机。
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端口数量:根据局域网的规模和设备数量,选择具有足够端口数量的交换机。
2. 速度要求:根据网络设备和用户使用的需要,选择具有适当速度的交换机,如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3. 扩展性和可管理性:如果将来需要扩展局域网或者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监控,选择支持VLAN、QoS等功能的交换机。
三、连接交换机1. 准备所需设备:除了交换机,还需要网线、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
2. 使用网线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将计算机的网卡与交换机的端口用网线连接。
3. 连接其他设备:如果还有其他网络设备需要连接,如打印机、服务器等,使用网线将它们与交换机连接。
四、配置交换机配置交换机可以提高局域网的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置:1. VLAN划分:可以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2. QoS配置:通过配置流量限制和优先级设置,可以优化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3. MAC地址过滤:限制允许访问局域网的设备,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4. 网络监控:使用交换机的管理接口或特定软件监控和管理局域网。
五、测试和故障排除1. 测试连接:确认所有设备都能够相互通信,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 故障排除:如果出现网络连接问题,可以通过检查设备设置、网线连接和交换机配置等来解决问题。
六、网络维护和安全1.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交换机的性能、固件更新和设备健康状况。
网络基础知识简介

网络基础知识简介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的重要工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对网络基础知识的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的定义、网络的分类、网络的组成和网络的应用。
一、网络的定义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文件的共享、远程会议等各种应用。
二、网络的分类根据网络的规模和范围,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Internet)等不同类型。
1.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连接多台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计算机网络。
比如,在一个公司或者学校内部搭建的网络就属于局域网。
2.城域网(MAN)城域网的范围比局域网更大,覆盖一个城市或者几个相邻的城市,连接着多个局域网。
城域网常用于公司分部之间或者城市内部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传递。
3.广域网(WAN)广域网覆盖的范围更广,可以连接不同城市、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通过电话线、电缆、卫星等多种通信方式,广域网可以实现远程通信和信息共享。
4.互联网(Internet)互联网是由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庞大网络系统。
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应用。
三、网络的组成无论是局域网还是互联网,网络都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
1.计算机和设备计算机是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路由器等。
此外,还需要各种外围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2.通信介质通信介质是计算机互相传送数据和信息的媒介,常见的通信介质有通信电缆、光纤等。
3.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它规定了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传输格式和处理方式。
4.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描述了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等。
局域网的组成

4.2 局域网的特点 结构化综合布线的要求 结构化综合布线要求在大楼中的信息传输线路使用一套标准
的组网器件,并按照标准的连接方法连接。 2.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实用性。 灵活性。 开放性。
上一页 下一页
4.2 局域网的特点
上一页 下一页
4.1 局域网基础知识
网络设备。常见的网络设备有集线器(Hub)、中继器 (Repeater)、交换机(Switch)和网桥(Bridge)、路由 器(Router)等。
传输介质。如双绞线等。 2. 网络软件 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两大类。网络系统软件
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如Netware)、网络协议软件(如 TCP/IP软件包)以及各种类型的网卡驱动程序。网络应用 软件如网络管理监控程序、网络安全软件、远程教学、管理 信息系统等。
水平布线系统,也称为平面楼层布线系统,它是将垂直布线 的干线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的通信插座。
垂直布线系统,也称为干线系统。是建筑物布线系统中的主 干线路,用于接线间、设备间和建筑物引入设施之间的线缆 连接。
布线配线系统,也称为接线间系统。为建筑物楼层中水平布 线的线缆和终端提供场所。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4.2 局域网的特点
Token Ring,即令牌环,是一种适用于环型网络分布式媒 体访问控制方法。这种媒体访问技术使用一个令牌(Token) 沿着环路循环,令牌是一种特殊帧(通行证),当各站点都没 有信息发送时,令牌标记为空闲状态。
当一个站点要发送信息时,必须等待空闲令牌通过本站,然 后将令牌改为忙状态,紧随其后将数据发送到环上。由于令 牌是忙状态,其他站点必须等待而不能发送信息。因此,也 就不可能发生任何冲突。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简介: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人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共享信息和资源。
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是常见的两种网络类型。
本文将介绍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局域网局域网是指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如某个建筑物或者一个校园内,通过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构成的网络。
局域网通常由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设备组成,可以用于共享打印机、文件、数据库等资源。
1. 特点(1)地理范围有限:局域网的范围通常不超过一栋建筑或者一个校园,因此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2)连接速度快:由于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有限,网络传输速度相对较快,延迟较低。
(3)安全性较高:局域网内的设备相对较少,管理控制相对容易,因此安全性较高。
(4)成本较低:局域网的建设和维护费用相对较低,更适合中小企业或个人使用。
二、广域网广域网是指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将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设备连接起来。
广域网常常通过公用的通信线路和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如电话线、光缆等。
1. 特点(1)地理范围广泛:广域网可以覆盖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是整个国家的范围,因此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大。
(2)传输速度慢:由于跨越较大地理范围,广域网传输速度相对较慢,延迟较高。
(3)安全性相对较低:广域网连接的设备和计算机较多,管理和控制相对困难,因此安全性相对较低。
(4)成本较高:广域网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较高,适合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使用。
三、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1)地理范围:局域网范围较小,一般只涉及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校园;广域网范围较大,可以跨越城市、地区甚至国家。
(2)传输速度:局域网传输速度较快,延迟较低;广域网传输速度较慢,延迟较高。
(3)安全性:局域网安全性较高,容易管理和控制;广域网安全性相对较低,管理和控制复杂。
(4)成本:局域网建设和维护费用较低,适合中小企业或个人使用;广域网建设和维护费用较高,适合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使用。
局域网简介

局域网简介局域网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的概念、特点、技术以及应用。
通过本文档的阅读,您将对局域网有更深入的了解。
目录1.局域网的定义2.局域网的特点3.局域网的拓扑结构4.局域网的传输介质5.局域网的通信协议6.局域网的安全性和管理7.局域网的应用场景8.局域网的发展趋势1.局域网的定义局域网是指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通过专用的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2.局域网的特点局域网具有以下特点:- 范围有限:局域网的范围通常限制在一个办公室、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小区域内。
- 高传输速率:局域网的传输速率较高,通常达到几百兆或者几千兆。
- 低误码率:局域网的传输质量较好,误码率较低。
- 数据安全性好:局域网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等方式保障数据的安全。
- 管理简单:局域网的管理相对简单,可以集中管理和配置。
3.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局域网可以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星型拓扑:所有计算机都直接连接到一个中央集线器或者交换机。
- 总线型拓扑:所有计算机都通过一根共享的传输线连接在一起。
- 环型拓扑:计算机通过一条环形传输线连接在一起。
- 树状拓扑:计算机通过交换机和集线器构成一个层次结构。
4.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的:- 有线传输介质: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 无线传输介质:例如Wi-Fi和蓝牙等。
5.局域网的通信协议局域网使用各种通信协议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常见的有:- 以太网(Ethernet)协议: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
- TCP/IP协议:用于互联网通信,也可以应用于局域网中。
- IPX/SPX协议:用于Novell NetWare局域网操作系统。
6.局域网的安全性和管理局域网的安全性和管理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访问控制:通过设置用户权限和访问策略,限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WLAN基本与基础知识

WLAN基本与基础知识目录一、WLAN概述 (2)1.1 无线网络技术简介 (3)1.2 WLAN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4)1.3 WLAN的应用场景 (6)二、WLAN的基本原理 (7)2.1 WLAN的基本概念 (8)2.2 WLAN的频段与协议标准 (9)2.3 WLAN的工作原理 (10)2.4 WLAN的拓扑结构 (12)三、WLAN的关键技术 (13)3.1 无线帧结构与传输机制 (14)3.2 路由协议与无线资源管理 (15)3.3 加密与安全性技术 (17)3.4 无线信道与干扰管理 (18)四、WLAN的设备与类型 (19)4.1 无线接入点 (21)4.2 无线客户端 (23)4.3 无线路由器与网关 (24)4.4 混合WLAN解决方案 (25)五、WLAN的规划与部署 (26)5.1 需求分析与场景设计 (28)5.2 场址分配与频谱规划 (29)5.3 网络规划与优化 (32)5.4 设备安装与调试 (33)六、WLAN的测试与评估 (34)6.1 测试指标与方法 (36)6.2 性能评估与优化 (37)6.3 安全性与可靠性测试 (38)6.4 问题诊断与解决 (39)七、WLAN的未来发展趋势 (40)7.1 5G与WLAN的融合 (41)7.2 人工智能与WLAN的结合 (42)7.3 无线网络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44)一、WLAN概述无线局域网络(WLAN)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的计算机网络,使得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无需物理线路连接即可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WLAN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移动办公和无线上网的发展,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WLAN的英文全称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即无线局域网络。
它基于IEEE 标准,利用射频技术(如无线电波)搭建起一个局部的、便捷的网络环境。
WLAN具有灵活性高、移动性强、安装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使得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域网简介早期的计算机网络大多为广域网,局域网的出现与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微型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以后。
20世纪80年代,由于PC机性能不断地提高,价格不断地降低,计算机从“专家”群里走入“大众”之中,应用从科学计算走入事务处理,使得PC机大量地进入各行各业的办公室,甚至家庭。
这时,个人计算机得到了蓬勃发展。
由于个人计算机的大量涌现和广泛分布,基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们要求一栋楼或一个部门的计算机能够互联,于是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应运而生。
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的大小,可以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种类型。
这也是网络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办公自动化的基本要求都使得局域网存在于各种场合,为了一个目的:资源共享。
计算机专业的背景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局域网组网技术,以备不时之需。
本文以下内容包括三点:局域网概述、局域网类型、常见网络拓扑结构。
一、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的地理范围:几百米~十几千米。
工作站数量:两台到几百台。
具有连接范围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高等特点。
而最早的商业计算机局域网有ARCnet、ARCnet、Token Ring。
1980年IEEE制定了统一的LAN规范。
IEEE的802标准委员会定义了多种主要的LAN网: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网络(FDDI)、异步传输模式网(ATM)、无线局域网(WLAN)等。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将较小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或数据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一般在几十米到几千米之间。
它常用于组建一个办公室、一栋楼、一个楼群、一个校园或一个企业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可以由一个建筑物内或相邻建筑物的几百台至上千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小到连接一个房间内的几台计算机、打印机和其他设备。
局域网主要用于实现短距离的资源共享。
图1所示的是一个由几台计算机和打印机组成的典型局域网。
图1 局域网示例一般来讲,局域网都具有以下特点:(1)有限的地理范围(一般在10米到10公里之内)。
典型的应用为联网的计算机分布在一幢或几幢大楼,如:校园网,中小企业局域网等。
(2)通常多个工作站共享一个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3)具有较高的数据传播速率,通常为10Mbps―100Mbps,高速局城网可达1000Mbps(千兆以太网)。
(4)协议比较简单,网络拓扑结构灵活多变,容易进行扩展和管理。
(5)具有较低的误码率。
局域网误码率一般在10-8~10-10之间,这是因为传输距离短,传输介质质量较好,因而可靠性高。
(6)具有较低的时延。
(7)以PC机为主体,还包括其它终端机及各种外设,局域网中一般不设中央主机系统。
二、局域网的类型及分类方式一个局域网是属于什么类型要看采用什么样的分类方法。
由于存在着多种分类方法,因此一个局域网可能属于多种类型。
对局域网进行分类经常采用以下方法:按媒体访问控制方式、按网络工作方式、按拓扑结构分类、按传输介质分类等。
(1)按媒体访问控制方式分类目前,在局域网中常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有:以太(Ethernet)方法、令牌(Token Ring)、FDDI方法、异步传输模式(ATM)方法等,因此可以把局域网分为以太网(Ethernet)、令牌网(Token Ring)、FDDI网、ATM网等。
以太网采用了总线竞争法的基本原理,结构简单,是局域网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网络。
令牌环网采用了令牌传递法的基本原理,它是由一段段的点到点链路连接起来的环形网。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是一种光纤高速的、双环结构的网络。
异步传输模式(A TM),是一种为了多种业务设计的通用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式。
(2)按网络工作方式分类局域网按网络工作方式可分为共享介质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
共享介质局域网是网络中的所有结点共享一条传输介质,每个结点都可以平均分配到相同的带宽。
如以太网传输介质的带宽为10Mbps,如果网络中有n个结点,则每个结点可以平均分配到10Mbps/n的带宽。
共享式以太网、令牌总线网、令牌环网等都属于共享介质局域网。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是交换机。
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数据可以在多个结点并发传输,每个站点独享网络传输介质带宽。
如果网络中有n个结点,网络传输介质的带宽为10Mbps,整个局域网总的可用带宽是n×10Mbps。
交换式以太网属于交换式局域网。
(3)按拓扑结构分类:局域网经常采用总线型、环型、星型和混和型拓扑结构,因此可以把局域网分为总线型局域网、环型局域网、星型局域网和混和型局域网等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反映的是网络采用的拓扑结构,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4)按传输介质分类:局域网上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因此可以将局域网分为同轴电缆局域网、双绞线局域网和光纤局域网。
若采用无线电波、微波,则可以称为无线局域网。
(5)按局域网的工作模式分类:可分为对等式网络、客户机/服务器式网络和混合式网络等。
二、局域网类型。
局域网类型分为对等网络、客户/服务器网络和混合型网络。
1、对等网络——点对点网络(Peer To Peer)、工作组网络在对等网络中,每一结点既作为客户端,又充当他人的服务器,从某种意义上,每一结点都处在同等地位。
对等网络是对分布式概念的成功拓展,它将传统方式下的服务器负担分配到网络中的每一结点上,每一结点都将承担有限的存储与计算任务,加入到网络中的结点越多,结点贡献的资源也就越多,其服务质量也就越高。
任一台计算机均可同时兼作服务器和工作站,也可只作其中之一。
其特点是网络用户较少,一般在20台计算机以内,适合人员少,应用网络较多的中小企业;网络用户都处于同一区域中。
对于网络来说,网络安全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其优点是,网络成本低、网络配置和维护简单。
因为每台计算机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因此不需要强大的中央服务器或另外用于高性能网络的部件,所以对等网络的价格比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更便宜。
其缺点为,网络性能较低、数据保密性差、文件管理分散、计算机资源占用大。
究其原因在于,网络规模扩大时,会给管理带来不便,所以一般只能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
由于网络资源不能集中管理,因此网络的安全管理要由资源提供者自己承担,而有些网络成员根本就不知道对自己的共享资源设置安全措施,所以网络安全性很差。
对等网络提供的资源十分有限,主要是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或是满足小规模用户间的通信需要。
一些功能强大的服务受到安全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少在对等网络中实现。
客户/服务器网络这里服务器指的是专门提供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或专用设备。
而客户机也就是用户计算机。
数据传输过程则是以下内容,这是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并获得服务的一种网络形式,多台客户机可以共享服务器提供的各种资源。
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网络类型。
不仅适合于同类计算机联网,也适合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联网,如PC机、Mac机的混合联网。
其优点为,便于集中管理和控制;安全性良好;可有效实现备份;有利于降低客户端设备的要求,降低成本。
其缺点是,一切都依赖于服务器。
混合型网络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在客户端机器上也会实现资源共享。
这使得一般情况下作为客户的计算机也提供一定的服务,如提供共享的软硬件资源(硬盘、光盘、打印机)。
这样的网络称为混合型网络,实际上即是以上两种方式的混合。
其优点为,处理灵活、使用方便。
其缺点为,结构性不强,可能会破坏网络的安全策略。
常见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的意思是,网络物理布局,在设计网络必须要进行的一个步骤。
即用传输介质连接各种设备的布局,它以概括的形式描述一个网络,即不指定设备、连接方法、网络地址。
在设计一个网络之前,必须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因为它们影响所使用的逻辑拓扑结构、建筑物里如何敷设线缆、使用何种网络介质等问题。
另外,要解决网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改变网络的基本结构,就必须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网络总线型结构采用一条单根的通信线路(总线)作为公共的传输通道,所有的结点都通过相应的接口直接连接到总线上,并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在一根电缆上连接了组成网络的计算机或其他共享设备(如打印机等),如图2所示。
由于单根电缆仅支持一种信道,因此连接在电缆上的计算机和其他共享设备共享电缆的所有容量。
连接在总线上的设备越多,网络发送和接收数据就越慢。
图2总线型拓扑结构其数据传输过程是,每台计算机称为一个结点,当一个结点向另一个结点发送数据时,其接口电路先检测总线是否空闲,如果是,就向整个网络广播一条警报信息,通知所有的结点,它将发送数据,目标结点将接受发送给它的数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其他结点将忽略这条信息。
每个结点通过相应的接口侦听总线,检查数据传输。
如果接口判断出数据是送往它所服务的设备的,它就从总线上读取数据并传送给其相应的结点。
因此,当有两个结点同时进行数据传送时,必须进行仲裁,仲裁机制分为集中式与分布式。
集中式仲裁是指,总线仲裁部件的功能由一个独立于各个模块的附加部件集中完成;分布式仲裁是指,总线仲裁功能由不断改变的总线当前控制者和需要各个模块共同完成。
如IEEE802.3,即以太网,就是基于共享总线采用分布控制机制的局域网。
当发生冲突时,发送数据的站点机器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段的时间后继续尝试数据发送。
总线型拓扑结构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灵活,易于扩展;共享能力强,便于广播式传输。
网络响应速度快,但负荷重时性能迅速下降;局部站点故障不影响整体,可靠性较高。
但是,总线出现故障,则将影响整个网络。
易于安装,费用低。
总线结构局域网典型代表:以太网(Ethernet)、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吉比特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星型网络星型结构的每个结点都由一条点对点链路与中心结点(公用中心交换设备,如交换机、集线器等)相连,如图3所示。
星型网络中的一个结点如果向另一个结点发送数据,首先将数据发送到中央设备,然后由中央设备将数据转发到目标结点。
信息的传输是通过中心结点的存储转发技术实现的,并且只能通过中心结点与其他结点通信。
星型网络是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拓扑结构。
图3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局域网典型代表是利用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工作站的典型网络。
其数据传输过程为,各结点将数据发送到中心结点,中心结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由中心结点将数据转发到目的结点。
其特点是,配置方便;结点的独立性;控制简单;易于扩展。
星型拓扑结构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便于管理和维护;易实现结构化布线;结构易扩充,易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