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金融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金融学知识点复习大全(必考点)

一、名词解释1、回扣协议:是指买卖双方签订的卖方从买方支付的商品款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买方的价款的协议。
2、收益资本化:是指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3、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
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
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4、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5、基础货币: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货币,包括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6、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7、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
货币均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符合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求则达到均衡。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货币的均衡状况是这两者对立统一的结果。
8、国际流资:是指在国际间转移的资本,或者说,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资本作单向、双向或多向流动,具体包括:贷款、援助、输出、输入、投资、债务的增加、债权的取得,利息收支、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外汇买卖、证券发行与流通等等。
二、简答题1简述中央银行的三大资本(188)(不确定)1)国家资本、2)民间资本3)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和流通中的货币2简述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461)1)政策目标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3简述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1)资源配置。
2018新大纲中级经济师金融各章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一)金融市场主体:常考点金融市场主体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参与者: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在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具有决定意义:主体的数量决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决定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1.家庭: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会成为需求者(购房、购车)2.企业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衍生品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主体3.政府:主要的资金需求者,暂时的资金供应者4.金融机构:最活跃的交易者,扮演多重角色●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渠道●充当资金供给者、需求者和中介等多重角色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支配作用5.金融调控及监管机构:特殊重要的交易主体:最后贷款人:资金的供给者公开市场操作:参与金融交易,影响价格(二)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1.金融工具的分类期限不同:货币市场工具(一年以内)、资本市场工具性质不同:债权凭证、所有权凭证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2.金融工具的性质:常考点第一,期限性第二,流动性,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注意两点:一是能否迅速变现;二是变现时损失的大小第三,收益性: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或利息,二是买卖差价第四,风险性:预定收益及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收益性与风险性绑定在一起,彼此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它们都与流动性负相关。
(三)金融市场价格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两个要素为最基本要素,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类型(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二)按交易中介划分:常考点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市场,如政府、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间接金融市场: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二者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而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资金融通、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经济运行、个人理财和企业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金融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货币制度则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主要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以及准备制度等方面。
在货币制度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以及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
二、信用与利率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常见的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影响利率的因素众多,如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物价水平、国家经济政策、国际利率水平等。
利率的计算方法有单利和复利之分。
单利只计算本金在贷款期限内的利息,而复利则将本金产生的利息也计入下一期的本金计算利息。
三、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具有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小等特点。
常见的货币市场工具包括短期国债、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资本市场则是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代表着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
债券则是一种债务凭证,发行者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
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资金融通、价格发现、风险分散和转移、资源配置以及宏观调控等。
四、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中央银行是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业务获取利润。
证券公司主要从事证券的发行、承销、交易等业务。
2018金融学知识总结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018金融学知识总结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英文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的缩写,中文意思: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由经济学家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e)、约翰-林特纳(JohnLintner)在60年代提出,自那时起,一直对财务界产生重要的影响,该模型假设非系统性风险可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掉,不发挥作用,只有系统性风险发挥作用。
就特定证券而言,相关风险不是总风险,而是个别证券的系统性风险。
CAPM的公式为:Rj=Rf+(Rm-Rf)β(1.1)Rj是证券J的报酬率,Rf是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Rm是市场均衡组合的报酬率,β是证券J的贝他系数。
β越大,系统性风险越高,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反之,β越小,要求的报酬率越低。
证券组合的β是个别证券的β的加权平均。
CAPM模型是对风险和收益如何定价和度量的均衡理论,根本作用在于确认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揭示市场是否存在非正常收益.一个资产的预期回报率与衡量该资产风险的一个尺度――贝塔值相联系。
1.资本资产订价模式(CAPM)由美国财务学家Treynor(1961),Sharpe(1964),Lintner(1965),Mossin(1966)等人于1960年代所发展出来。
2.其目的是在协助投资人决定资本资产的价格,即在市场均衡时,证券要求报酬率与证券的市场风险(系统性风险)间的线性关系。
3.市场风险系数是用β值来衡量。
资本资产(capitalasset)指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4.CAPM所考虑的是不可分散的风险(市场风险)对证券要求报酬率之影响,其已假定投资人可作完全多角化的投资来分散可分散的风险(公司特有风险),故此时只有无法分散的风险,才是投资人所关心的风险,因此也只有这些风险,可以获得风险贴水。
二、CAPM之假设:1.投资者的行为可以用平均数─变异数(Mean─Variance)准则来描述,投资者效用受期望报酬率与变异数两项影响,假设投资人为风险规避者(效用函数为凹性),或假定证券报酬率的分配为常态分配。
金融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金融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金融经济学是一个对金融与经济的研究领域。
以下是金融经济
学的关键知识要点总结:
1. 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
- 金融市场是资金交换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等。
- 金融工具是用于筹集资金和进行金融交易的工具,如股票、
债券、期货合约等。
2.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 资本市场是用于交易长期资本工具(如股票和长期债券)的
市场。
- 货币市场是用于交易短期资本工具(如短期债券和存款证明)的市场。
3. 央行和货币政策
- 央行是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负责发行货币、管理货币政策
和监管金融系统。
- 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改变利率、调整流动性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的政策。
4.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活动,如国民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
-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
5. 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理论
- 风险管理是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旨在保护投资者免受不确定性的影响。
- 投资组合理论研究如何通过在不同资产之间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并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求平衡。
6. 国际金融和外汇市场
- 国际金融是研究跨国公司和国际货币体系的金融活动。
- 外汇市场是货币交换市场,用于货币的买卖和外汇汇率的确定。
以上是金融经济学的主要知识要点总结。
深入研究这些概念和理论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金融专业核心考点汇总

金融专业核心考点汇总三层含义:①是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有形(证券交易所)、无形;②反映供求关系,揭示资金的归集与传递过程;③包含各种运行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
2、金融市场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市场客体和金融市场价格。
3、金融工具的分类:-按期限不同,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
-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
-按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金融工具可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
4、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
期限性与收益性、风险性呈正相关关系,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
1)按交易标的物不同,分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2)按融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
3)按交易性质的不同,分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前提和基础,流通市场为金融资产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
4)按交易有无固定场所,分为场内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柜台市场、店头市场)。
5)按交易期限不同,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6)按地域范围不同,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7)按成交与定价方式不同,分为公开市场和议价市场。
8)按交易交割时间不同,分为即期市场和远期市场。
6、货币市场:短期资金融通,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等。
特点:期限短、流动性强、对利率敏感,“准货币”特性。
目的: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7、同业拆借市场: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或经过法人授权的金融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头寸调节、融通的市场。
特点:①期限短,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②参与者广泛。
③信用拆借。
功能:①调剂金融机构间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②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
金融学重点知识总结

金融学重点常识总结第一章货币与货币范畴一.单项选择题1.以金为币材的货币制度称为本位。
〔单项选择,金,金币,银,金银〕15页2.英国是什么时候正式颁布发表实行金币位〔1816年〕?15页注:英国是最早正式颁布发表实行金币位。
金铸币制度,其底子特点是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锻造,有无限法偿能力。
4.颠末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任何形态的金本位都不复存在,此刻各国5.所谓的双挂钩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既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丛林货币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1.货币的形态:实物货币,金属,信用,铜币,纸币,信用券2.货币制度大体涉及哪些方面(15页)货币材料确实定,货币单元确实定,畅通中的货币种类确实定,对不同种类的货币的锻造和发行的打点,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
〔1〕辅币的面值大多是本位币的十分之一,半分之一。
〔2〕辅币由贱件金属锻造,为非足值通货〔3〕锻造权由国家垄断,锻造数量一般也有限制三填空题1.1935年,国民党当局实行法币鼎新,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来加上农民银行页这四行发行的钞票称为“法币“。
法币是法定不兑现的银行券。
2.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开始有刚刚组建的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
这标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成立的初步。
3.可用于转账结算的存款,与银行券同样发货币的作用。
所以,这种可签发的支票的存款称为“存款货币〞。
9页4.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一个连绵不竭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商品畅通。
而在商品畅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畅通手段,或购置手段、交易媒介。
11页5.典型的金本位是金铸币制度,其底子特点是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锻造,有无限法偿能力。
6.颠末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任何形态的金本位都不复存在,此刻各7.所谓的双挂钩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既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丛林货币体系。
金融学重点总结大全

金融学重点总结第一章货币概述1.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职能、货币形态。
2.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构成要素、本位币、辅币、有限法偿、无限法偿、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各种本位制定义和分类。
3.国际货币制度分类、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内容、牙买加协议及其内容、特里芬难题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1.信用、信用特征、信用分类及其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具体含义。
2.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补偿贸易、信用工具含义3.汇票、本票、支票含义及其分类(商业、银行)、信用证、信___卡、股票、债券含义,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
4.金融衍生工具分类及其功能5.利息、流动性陷阱、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第三章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含义、分类、功能、趋向2.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分类及具体含义;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含义;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含义。
3.股票、债券含义、股票发行价格确定的三种方式、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定义。
4.远期交易、套汇交易、套期保值交易(买入、卖出)、离岸金融市场第四章金融机构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国际货币基金___及其资金来源、世界银行集团及其组成部分国际清算银行、区域性金融机构。
第五章商业银行1.最早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及具体职能的含义、___形式2.商业银行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含义和分类3.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及相互间关系;4.巴塞尔协议及新巴塞尔协议内容第六章中央银行1.中央银行职能及其具体体现2.中央银行独立性过程第七、八、九章货币供需理论1.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含义;货币需求理论及具体内容、货币需求量测算方法;2.流动___,货币需求动机和分类;3.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变动因素、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乘数变动因素;4.货币供需不均衡的状态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结果第十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定义、划分标准、度量指标、成因、治理措施2.通货紧缩定义、分类、成因、治理措施(我国)第十一章货币政策调控1.货币政策目标及其相互之间关系2.中介目标及其特征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各自优缺点、选择性货币工具及其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 的合法凭证。
2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即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 汇率标价方法。
3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对有价证券的发行人和 投资者来说,证券行市不仅影响证券新的发行价格,而且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4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是重要的融资形式。
5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6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7、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8、泡沫经济是伴随信用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
即依靠信用造成虚假需求,虚假需求又推动了虚假繁荣,导致经济过度扩张。
当信用扩张到无法再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泡沫就会破灭,并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
9、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10、金融风险经济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
11、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12、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当它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13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14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15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16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
)17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
)18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19货币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通常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20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 21货币乘数 (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22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 23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428页24票据贴现(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之前,以一定的价格将票据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的行为。
)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1、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Χ )2、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 √ )3、 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 √ )4、 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和美元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Χ )5、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 √ )6、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的经济行为。
( Χ )7、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性与赢利性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 Χ )8、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之间呈现正比关系。
(Χ )9、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
(√ )10、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Χ )11、在货币层次划分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大。
( × )12、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 × )1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 )14、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着利润的分配。
( √ )15、对任何国家来说,国际储备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 × )16、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是由于国家的职能得到强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结果。
(√ )17、《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应达到6%。
( × )18、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是具有完全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 × )19、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20、身处弱势有效市场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获取利润。
(√ )21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蒙代尔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22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安全而建立的,它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
(×)23、信用膨胀引发的通货膨胀是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4、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25、越南盾、缅甸元等由于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因而不是外汇。
()26、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
(×)27、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利弊兼具。
(√)28、资本市场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可以聚集巨额长期资金。
(×)29、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贷出者有利。
(√)30、个人信用主要是指个人作为债权人的信用活动。
(×)31、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0即现钞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指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32、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33、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34、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
(×)35、信用中介机构是指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构,通常简称为金融机构。
(√)36、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它以商品买卖活动为基础。
(√)37、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金融便利是所有金融机构具有的基本功能。
(×)38、在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体系中,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都可以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3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的投放基础货币,并非等额的投放货币供应量。
(√)40、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三、单项选择题1、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却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且其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1C、表外业务 D、中间业务2、下列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是()。
1A、基础货币 B、经济增长C、稳定物价D、充分就业3、成本推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
A、总供给给定 1B、总需求给定C、货币供给给定D、货币需求给定4、可以直接增减流通中现金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流动性比率B、公开市场业务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D、再贴现政策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A、恒久收入的作用B、人力资本的影响1C、利率的作用 D、汇率的作用6、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1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C、使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贷款D、对商业银行和企业都基本没有影响7、在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1A、基准利率 B、实际利率C、公定利率D、差别利率8、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A、证券发行市场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 1D、证券转让市场9、下列属于应在资本市场筹资的资金需求是()。
A、有一笔暂时闲置资金B、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不足C、流动性资金不足 1D、补充固定资本10、下列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
A、发行库由商业银行经营B、业务库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1C、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 D、业务库保存回笼基金11、衡量生产一体化的核心指标是()。
A、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值B、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1C、国际直接投资额 D、海外分支机构出口额12、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要素是()。
1A、国际收支状况 B、经济增长C、人们的预期D、货币政策13、下列属于非系统性风险的项目是()。
A、购买力风险 1B、信用风险C、市场风险D、政策风险14、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的一项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 1D、降低再贴现率15、金融监管最基本的出发点是()。
A、维护国家和阶级利益 1B、维护社会公众利益C、控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D、维护金融秩序16、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1A、内生性B、外生性C、可测性D、可控性17、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系采用的是()模式。
A、全能型B、单元型C、混业经营型 1D、职能分工型18、在我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
A、西北农业银行 1B、英国丽如银行C、中央银行D、中国通商银行19、利息是()的价格。
A、外来资本B、货币资本1C、借贷资本D、银行资本20、下列属于信用范畴的项目是()。
A、财政拨款B、商品买卖C、救济 1 D、赊销21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A、证券发行市场 1B、证券流通市场C、货币市场D、资本市场22、“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B、凯恩斯和托宾1C、麦金农和萧D、弗里德曼和施瓦茨23、在下列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的影响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