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价.doc
解读2017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中思想政治新的课程标准最新出炉,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发现新课标在文本结构、编写依据、课标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一)文本结构主要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两个部分,内容更全面,结构也更加完整,努力使标准从整体上有较大提升。
旧课标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新课标的结构变为六个部分,分别是: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设计依据、结构、学分与选课)、课程内容(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业质量(内涵、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实施建议(教学与评价建议、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对地方和学习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以及附录部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教学与评价案例)。
(二)编写依据旧课标的编写依据是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新课标的编写依据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党的教育的方针和教育思想、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以及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
(三)课标内容在课标的内容方面,努力凸显思想性、时代性和整体性等。
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新成就;更加关注学科内在联系及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克服碎片化及彼此间的脱节等现象。
具体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性质中的“变”旧课标主要从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观点、内容、学习高中政治的好处、高中政治课程在整个政治课程的地位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
浅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难点
和难度, 给学生开 展探 究活动创造条 件。 要分 看似实践 活动课, 仍然蕴涵 有基本的理论 知识
,
不能 不讲, 禾能不学。 然, 当
切人 , 呈现问题 , 引出理论知识的学 习。
以 么 式 现 来的 教学 不 认 和 论 系,纯 就 念 概 从 粹 理 分 ; 中 能 为 要; 体 单 地 概 讲 念,纯 的 论 2不拘泥于知识的理论体系。突出与学生 : 什 形 呈 出 .
浅 谈 普 通 高 中 飓 想 政 治 新 课程 教 学 的 准 点
平遥职业学校 王春花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指出:国 : “
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 一
二、 新变化下的应对策略
: 导学生 自己通过探究习得 ,更不宜对所有学生
I
面对新教材的这些 特点到教学中如何利用 : 统—要求。所 以, 灵活处理教材的内容, 要依据
的依据 , 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 的基础。” 出 : 是 但 教材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以达成完整的课程 目 : 标 课标规定 不能超越学生的承受能力。 于习惯 ,不少教师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表 ・ 我认 为要在深 入学 习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 , 呢? ・ 3 . 走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忽视或淡化理 提高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用教材教而不是 : 达的“ 粗线条” 为由 , 没有把注意力放在 对体现 : 论知识学 习要求 的误 区。通过传授马克思主义 课程改革新理念 的课程标准 的学 习和研究上 , : 教教材 , 提高教学 的实效性。在实际教学中, ・ 主 的基础理论知识 ,进行马克恩主义的基本观点 很少甚至不直接接触课程标准 ,实验教学中把 要有 以下心得 : : 教育 , 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理念 , 也是高中 新教 材上 已经删除 的或已经 降低难度 要求 的 : 1 . 明确本 学科最基本的基 础知识 。知道 有 ・ 思想政治课的首要课程 目标 。新课程的理论知 旧教材上 的理论 内容 又重新 放入新教 材 的教 哪些放在 了必修模块 , 有哪些放到了选修模块 ; : 识 体现 了新课程 学 中 ,以致 走进 了内容多而课 时少 的矛盾 的 : 每个模块 中服从并服务于本学科 的能力 目 标及 ・ 突出了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 ,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反思5篇及时的开展教学反思,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先进性。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念,方式和策略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念,方式和策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定位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从中,我们不难分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取向、教育理念和最关注的方面。
首先,它是一门学科课程,是从社会本位出发,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它是综合性学科课程,是从学生本位出发,基于学科课程又跨越学科课程,是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密切相连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最后,它是活动型学科课程,是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出发,把学科知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各种形式的活动相结合,把学习目标达成和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和发现相统一的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既是学科课程,又是综合性、活动型课程的定位,有利于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课程价值,但这也为教师实施这门课程增加了难度。
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高标准地教好这门课程。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遵循三种新理念(一)以德为先教学的理念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最为关注的方面就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必须把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教师要努力改变“学科课程教学就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观念,改变“为考而教”的观念,要“眼中有人”,要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把德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要围绕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要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次课程改革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正式颁布为标志的。
省作为全国首批实施新课改的省市之一,本人是新课改的参与者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认为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现将新旧《课标》从课程性质、指导思想、结构体系、课程框架、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七个方面作一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的理念,从以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的把握到今天更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转变。
一.课程性质比较,旧《课标》在序言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注:划线部分为新增要求)它与与“思想政治课”的提法明显有了区分。
二、指导思想比较旧《课标》的指导思想不够突出,新《课标》则明确提出了以下五个基本理念:(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综观五个基本理念不难发现,它对于我国政治学科课程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不仅涉及了课程改革的一般问题,如对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基本定位和普遍导向;而且涉及了政治课程改革的具体问题和学科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摘要]本文从教材功能、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的多个角度,分析介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新进展。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越。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编写和设计体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线教师,要深挖教材,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新思想、新理念,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材功能:从知识传递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
知识、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例如,关于《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知识点,教材先后用了三个中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消费心理的同时,应注意渗透以下内容:中学生如何克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提倡养成良好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智的消费方式。
1活动由单项传输变成了双向互动。
教材不再是主要表达知识的工具,而是变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同时,新教材淡化了原教材中学术性知识性很强的内容(如经济常识部分中的商品的两属性关系,价值规律作用等),这就减少了教学中大部分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过程。
相反,教材设立了大量的材料和相关问题,让老师自己设计如何用好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又如何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学习和探索。
新教材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东西,而且要使学生了解怎样去学,如何才能学到。
2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原有思维逻辑、认识水平上的激活和重构,并渗透着他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他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材的影响,如第二单元在介绍“企业与劳动者”等知识时,强调自主创业意识及能力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培养,这对学生的触动很大。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解读
至关重要的环 节。
六、高中教材处理注意事项
1、树立“大教材观”,充分开发利用教材资源 2、依据教科书组织教学活动 3、依据实际需要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调整 4、指导学生阅读和掌握教科书
5、建立促进发展和课程评价机制 关于转变评价观念的追求——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 生发展 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的途径。 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 方法。 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 探讨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
三、课程目标
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3、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 4、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 和态度 5、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 6、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关于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追求——
加强实践环节,拓展教学空间。
思考的过程。 不断充实、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 倡导师生之间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 之间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岁孩子的研究
• 一个在美国上小学二年级孩子做的研究: • 课题:关于蓝鲸的研究 • 要求:选题;供阅参考书目;确定研究角度(至 少写三方面、两张纸);写一份研究报告(图文 并茂)。
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理解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评价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依据这样的认识,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理解。
一、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们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普通高中政治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其中包含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的或目标的精辟概述。
然而我认为,思想政治能力培养也好,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高也罢,不是依赖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而是在于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有两个基本点:(1)它是教育主体的一种预期,体现了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尽管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预设的,但在教学中预设仍然占有突出的位置;(2)这种教育主体的预期蕴含的是一种教育价值。
教学目标的确定实际上是教育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
这样的评价目标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学习的乐趣与收益。
二、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的和谐统一长期以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依靠考试这一方式,然而考试又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以致在教学的时候产生了重成绩轻能力的倾向。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强调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和谐统一,即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我们如何理解和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我们如何理解和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下面,我就课程标准的学习,谈谈个人的认识。
1、如何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
因此,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定位,既需要在学科系统中把握,又需要在德育系统中把握。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相对于一般学科课程,既具有更为宽泛的学科背景;又具有更为重要的德育功能。
它的设置,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替代不了的,也是其他国家的课程所无法类比的。
作为德育课程,应该说,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工作的课程特点。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都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
在这中间,本课程起着奠基和导航作用,但不能包揽全部德育任务。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设置,集中体现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指针、根本目标、根本任务、根本途径和根本举措。
我们应该从这个高度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2、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启动的?从客观形势的变化发展来看。
正如课程标准的前言所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而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来说,最重要的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
新《课标》( 评价要求〉
评价目的在于了学习进程和学习水平以及教师教学效果 ;学习评价应遵循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统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学习评价一般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途径相结合;学习评价分为识记能力评价、理解能力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
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 ;
新《课标》
总目标: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三、课程框架比较
旧《课标》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全部设定为必修课 , 课程框架比较简单 : 高一年级为经济常识 ; 高二年级为哲学常识 ; 高三年级为政治常识。各年级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和侧重点 , 充分考虑了高中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 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 又相互联接、有机统新一。
《课标》确定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 , 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 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 , 实行学分管理。
分类目标:
知识(略);
能力(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略)
五、教学建议比较
旧《课标》
(教学原则与方式方法)
新《课标》
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启发式教学;
因材施教;
配合教学内容,开展多种
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用具。
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如何理解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的新意.doc
如何理解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的新意新课程标准中的几点新意梦想,要比昨天走的更远重新定义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 01这是一门什么课?(课程性质)((1 )它是一种非典型的综合性课程。
把握本课程的学科本质,有三个视角:核心价值: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意识形态教育)基本功能:这是一门提高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社会认识与历练)培养目标:这是一门培养公民道德与法律素养的课程(公民培养)◇作为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相关课程的核心价值。
◇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工作的学科特点。
◇作为学科课程体系中的科目,具有不同于一般科目的整合方式。
◇作为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的立德树人的功能。
点评这种非典型的综合性学科课程,有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文化传统的基因。
(2)课程理念 1. 注重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领。
2. 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3. 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4. 建立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以建构活动型学科课程为主线(3)课程目标就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
作为课程目标的每个素养,都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整合。
这种方式,目的就在亍更加凸显核心素养的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
在此基础上,既坚持了呈现课程目标要着眼三个维度,又强调了三维目标乊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了课程实施更加注重三维一体的要求。
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 02学科核心素养(1)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在新课标中的地位◆核心素养是三维一体呈现课程目标的新模式。
◆核心素养是整合与呈现课程内容的逻辑框架。
高中思政课德育目标评价标准
高中思政课德育目标评价标准
高中思政课德育目标评价标准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价标准:
1. 知识掌握: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德育知识,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
2. 情感态度: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3. 实践能力:学生是否具备将所学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
4. 思维能力: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思考和判断,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5. 综合素质: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等。
以上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评价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变化。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主要知识点归纳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主要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基本知识一、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定义(P2)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就是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性质、担负着中学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承载着中学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中学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的教学科目。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地位(P3)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中学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它是中学课程方案明确规定的国家课程。
另一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也是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此外,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也是中学德育的核心。
三、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特征(P4)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1、思想政治课程是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2、思想政治课程是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课程。
3、思想政治课程是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课程。
四、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理念(P13)(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2、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语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区别(P17)1、教育目的体现国家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适用于整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属第一层次。
2、培养目标体现不同性质教育和不同阶段教育的价值,适用于一定性质和阶段的教育教学,属第二层次。
3、课程目标体现一定课程的价值,适用于一定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属第三层次。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解读为了更好地理解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本文将对其进行解读,帮助读者了解其中的关键内容。
一、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主动履行公民责任。
通过研究政治课程,学生将获得以下能力和知识:1. 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
2. 理解和运用政治理论和基本概念。
3. 掌握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的基本知识。
4. 能够分析和评价政治事件和政策。
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内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涵盖了以下内容:1. 国家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组织结构、宪政体制、决策机构等方面的知识。
2. 政治思想与理论:主要介绍各种政治思想流派、政治理论和思想家的重要观点。
3. 国际政治关系:涵盖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组织、国际合作与竞争等相关知识。
4. 公民权利与义务: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
5. 政治参与与民主管理:重点探讨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以及民主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6. 当代政治热点问题:包括当前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和事件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建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2.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政治事件和政策,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政治组织和决策机构的运作方式。
5. 模拟实践:进行模拟选举、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帮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参与和民主管理的过程。
四、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在政治课程中的研究成果,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知识与理解:通过考试、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政治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
2. 分析与评价:通过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分析和评价政治事件和政策的能力。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教育部于2004年3月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给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全新的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强调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改变了过去强调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在其每一细节中都渗透出对学生的生命的关怀。
(一)确立学生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和谐,倡导新的教育、学习、评价模式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一种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模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为学习而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强化了学习的过程性,强调了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索,使得以往的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一个个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生命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好得和学生的成长融合在了一起。
新的课程标准在讲到教学观时,认为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并将这种过程升华,认为通过这种互动和交往,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共同列为对人的生命发展的一种关怀,而这种关怀更全面,更富有人性化。
在知识获取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和学生作为获取同样“新鲜”知识的“受众”,学生渴望获得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而教师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和学生分享新的发现,达到一种共进、共识。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实现对“新鲜”知识的挖掘、发现。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就淡化了知识的简单传授与预设,学生通过研究,慢慢掌握知识生成过程的理念,而教师在其中既充当了学生这种理念形成的引导者,也可以成为这种理念形成的受益者。
在教育价值观上,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只片面强调学生学习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而新的课程理念确立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偏向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关注。
新高考导向下的高中思政课评价体系建设
新高考导向下的高中思政课评价体系建设随着我国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新高考的实施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高中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当代中国人的核心素质的重要课程,其评价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新高考导向下,探讨高中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思政课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思政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它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改进与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首先,思政课评价体系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标准,给予学生参照和比较的依据,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调整和提高。
其次,思政课评价体系是高质量教学的保障与促进。
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教师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上,从而提供更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推动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提升。
最后,思政课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价值观的关键。
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展为热爱国家、奉献社会、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
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新高考导向下,构建高中思政课评价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客观公正原则:评价体系要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地评价学生的思政课表现。
评价要综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2. 全面发展原则:评价体系要兼顾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3. 鲜明思政特色原则:评价体系要体现思政课的独特教育目标与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4. 引导与激励原则:评价体系应当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学生进步的工具,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自主发展。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及授课方法的论析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及授课方法的论析“ 论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特点;提高;教学实效论文摘要:思想政治课除了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
还要强烈体现国家意志。
这种学科内在的规定性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材要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存在的变化并相应做出调整.同时也使得不同时期的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种不同时期教材的不同特点都要求我们应不断提高教师素质.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0XX年9月,全国开始执行新的《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教材改革的特点、如何使用新教材以及对教师的素质、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在此请教于广大同仁。
一、断教材的突出特点(一)《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编订,为新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依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1996年4月颁发的《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之原(教学大纲),所增加的一种指导性规范使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这种质的飞跃构成了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的一大特点。
(课程标准)对新教材内容的规范突出表现在:1.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点和知识点进行了规范的表述。
具体地讲,对教学目标的表达,不但明确反映其方向性,即“目的”,而且明确地限定其水平要求,即“标准”。
在明确了知识水平要求的同时,具体提出了相应的能力和觉悟要求,并把知识、能力、觉悟方面的要求,一概细化为各种具体的操作条目。
2.《课程标准)对新教材的各知识点也针对其特点,并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明确规范了能力级别的要求,确定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
以高二年级第一课第三部分内容为例,这一部分是在分析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和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两个理论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基本方法要求: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
价-
“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4]5号)指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并要求认真学习研究《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继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在新课程标准下,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形成了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满堂灌”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片面地考查学生的成绩,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的切实提高,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评价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依据这样的认识,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
理解。
一、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人,我们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普通高中政治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政治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其中包含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的或目标的精辟概述。
然而我认为,思想政治能力培养也好,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高也罢,不是依赖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而是在于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它是教育主体的一种预期,体现了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尽管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预设的,但在教学中预设仍然占有突出的位置;二是这种教育主体的预期蕴含的是一种教育价值。
教学目标的确定实际上是教育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
这样的评价目标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学习的乐趣与收益。
二、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的和谐统一”
长期以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依靠考试这一方式.然而考试又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以致在教学的时候产生了重成绩轻能力的倾向。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强调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和谐统一,即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评价的多元化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过去的评价都是教师唱独角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被排斥在外。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大力提倡开展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远远要比教师的评价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另外,也可以尝试将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相结合来进行更为客观、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过去的考试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可以尝试将考试的内容分开,实行分项考核,也可以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分开进行考核,这样,每个学生都可能在其中的某一方面脱颖而出,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另外,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健康人格进行评价。
(三)评价应激励学生学习。
考试的目的应该是促进自我的激励。
在评价中或是通过评价,我们应该注重激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政治的信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评价的激励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靠近。
同时,教师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少一些严厉的表情和尖酸的言语。
(四)有效评价。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意见,引导他们在立足课本的同时,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同,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不应该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标准,或以教科书的提示为依据,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学生的意见,只要是符合情理的,观点正确的,就应该尊重,并给予支持和鼓励,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让学生
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创新角度和个性特点,并加以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在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上得到提升,建立在这种客观差异上的评价或许更为客观和有效,因为它既使学生得到思维的发散,又使他们学习的热情得到激发。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稀缺的条件下,高考依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主导性存在,因此,如何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是一个艰难且必须不断探索的课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应准确理解(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完善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