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已去除】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含答案)
高考提醒一轮看功夫,二轮看水平,三轮看士气梳理考纲,进一步明确高考考什么!梳理高考题,进一步明确怎么考!梳理教材和笔记,进一步明确重难点!梳理错题本,进一步明确薄弱点!抓住中低档试题。
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以提高复习信心,效率和效益也会双丰收。
少做、不做难题,努力避免“心理饱和”现象的加剧。
保持平常心,顺其自然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
这表明当时()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2.(3分)《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A.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B.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C.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D.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3.(3分)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C.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4.(3分)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据此可知()A.古代史料中关予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B.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C.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D.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5.(3分)《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2019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包含各市)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KG9〗〖WB〗〖KG9〗〖WB〗〖KG9〗〖WB〗〖KH-1D〗A. 井田制度松动B. 世袭制度解体C. 抑商政策弱化D. 礼乐制度崩坏2. 《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 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3.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 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 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 全面复兴旧学B. 排斥西方新学C. 新学消解旧学D. 崇尚“中体西用”7. 清末《卖宁波脚带》云:“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2019南京盐城一模历史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南京、盐城)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
这表明当时()A. 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B. 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C. 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D. 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2. 《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A. 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B. 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C. 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D. 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3. 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 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 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D. 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4. 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据此可知()A. 古代史料中关予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B. 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C. 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D. 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5. 《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2.《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
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
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A.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B.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C.《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D.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3.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一做法()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4.右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笔画圆匀,庄严厚重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随意挥洒,任情纵性D.行云流水,飘逸易识5.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这些做法()A.推动中外文明融合B.增加理学思辨色彩C.扩大儒道思想影响D.冲击传统道德观念6.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其中“神山沦没”事件()A.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B.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C.刺激清政府学习军事技术D.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7.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盐城市、南京市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三历史试卷2024.01本试卷分选择题利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 分。
考试用时75 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16 小题,每题3 分,共48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根据传说和文献记述,大禹治水动员了各部族的人力、物力,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有““天命禹,敷土隓山壑川,逎(乃) 癸亥起征,降民监德”的记载。
这反映出早期国家A.以武力控制所有部族B.实行原始民主制度C.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D.借助神权治理水患2.表1中两位思想家讨论的共同话题是表1A.道法自然B.天人关系C.民本思想D.宇宙法则3.据学者研究,汉代盐官讲究籍贯“回避”原则,即本县盐官不能任用本那本县人,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可考的盐官莫不如此。
连云港尹湾汉基出土的简牍所记载的盐官长、盐官丞,都不是东海本郡人。
汉代此举主要是基于A.王国势力恶性膨胀B.盐官握有经济实权C.完善察举征辟制度D.强化重农抑商政策4.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戏。
百戏的曲乐热闹明快,加之新颖的弹奏器乐,国内出现对胡风潮流的追求,呈现出“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的景象。
上述现象反映了唐代A.民族文化的交融B.审美标准的趋同C.戏曲艺术的成熟D.女性地位的提高5.图1为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收藏的1700一1720 年福建德化窑烧制的荷兰家庭白瓷雕像,它生动地展示了荷兰人的生活场景。
由此可推知图1A.中国产品在美国颇受喜爱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C.东方的价值理念倍受推崇D.中国瓷器生产提供个性定制6.两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从外交的制度架构上开始向西方趋同。
2019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含答案江苏南京市、盐城市)
2019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含答案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
这表明当时( ) A. 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 B. 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 C. 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 D. 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 2. 《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 ) A. 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 B. 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 C. 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D. 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 3. 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 B. 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C. 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 D. 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 4. 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据此可知( ) A. 古代史料中关予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 B. 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 C. 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 D. 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 5. 《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2019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
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
”材料表明A. 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________B. 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C. 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________D. 殷族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2. 对于天人关系,儒家思想有很多论述,其中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对三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儒家遵循“天命观”B. 旨在神化君权C. 彼此存在继承关系________D. 都属唯心主义3.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
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
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
”这说明当时A. 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________B. 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C. 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________D. 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4. 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
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A. 棉纺织业开始兴起________B. 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________D. 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5.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江苏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规定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征兵18岁以下男子的敕书,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属敕,结果皇帝的敕书作废。
宋仁宗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台谏官包拯等集体谏诤,只得作罢。
这说明A.君臣认可共定国事治国原则 B.门下省可以否决皇帝的意志C.杰出人物可以削弱皇帝权力 D.唐宋时期.大臣的权力增强2.有首唐诗曾如此描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
”这一作品采用的书法字体是A.小篆 B.隶书C.行书 D.草书3.学者李治安的《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载:“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享行省。
第二,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官员办理某些政事。
第三,行省有权号令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
”材料说明元朝的行省对所属路府州县A.始终负有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B.能够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C.采用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两种模式 D.形成了很松散的封建大一统关系4.右图所示机构在历史上管辖的区域大致在今天的A.西藏 B.新疆C.东北 D.台湾5.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
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6. 刘绿宇在《希腊神话的人文精神》中说:“希腊神话可谓是希腊历史的完美呈现,它恰是人们在当时的环境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意识形态”。
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历史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总分值为120 分。
第I 卷(选择题共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
”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B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C.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D .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2.宋人陈亮在《四弊》中论述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商品经济较快发展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
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该思想家是A.孟子 B .董仲舒C .朱熹D.黄宗羲4.据美国学者彼得·珀杜研究,在18 世纪60 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只有20 艘,到19世纪40年代增长到300艘;在1760年至1840年期间,每年抵达广州的外国人的数量,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三四万人。
上述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A.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的扩展B.鸦片走私日益猖獗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5.“1871 年从上海进口洋纱12 万石,洋布1300 万匹,1897 年洋纱猛增至158.2 万石,1899 年进口洋布1700 万匹。
”出现这一状况的推动因素有A.民国政府采取诸多奖励实业的措施 B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严重萧条C.洋装已经成为中国民众普遍的穿着 D .中国民族工业的生产水平大大提高6.孙中山先生1905 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2019届江苏省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2019届江苏省高三历史一模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
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日益见长。
杂家《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
这种思想局面主要折射出A.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 B.儒家独尊地位萌芽C.政治统一趋势日益明显 D.传统文化体系确立2记载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 《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 (东汉)王充《论衡》C.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3.武则天时的官员张衡在街上买食蒸饼,被视为行为不轨,受到御史弹劾。
安史之乱后,“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买蒸胡饼之处,热气腾上,使人买之,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且谓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这事一时成为佳话。
两者的区别,反映了A.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 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朝廷商业政策的变化 D.战乱加剧了吏治败坏4.元代的行省设置犬牙相错: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
该设置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5.有学者认为:“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6.下面是近代上海部分年份进出口贸易总值统计图(单位:万关两)。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上海取代了广州的贸易中心地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 D.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断加深7.“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
【水印已去除】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
这表明当时()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2.(3分)《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A.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B.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C.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D.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3.(3分)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C.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4.(3分)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据此可知()A.古代史料中关予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B.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C.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D.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5.(3分)《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2019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月) 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9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
这表明当时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2.《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A.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B.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C.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D.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3.罗仲辉《印刷史话》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4.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据此可知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B.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C.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D.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5.《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
这表明当时()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2.(3分)《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A.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B.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C.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D.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3.(3分)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C.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4.(3分)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据此可知()A.古代史料中关予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B.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C.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D.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5.(3分)《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
雍正时,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而军国机要综归内阁,犹为重寄。
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
”由此可知()A.清初开始设立内阁制B.翰林院成为中枢权力机关C.军机处逐步取代内阁D.内阁职权变化折射皇权加强6.(3分)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
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
”文中“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B.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C.西方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7.(3分)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吴淞铁路,后由中国买断并拆除。
时任两江总督沈葆桢认为:“(洋人)不告而擅为之,于国体有损。
既买归中国,断无自乱关章,以开漏税之端。
”由此可知,吴淞铁路的拆毁()A.体现了“中体西用”的主张B.带有捍卫国家主权的性质C.遏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始8.(3分)1918年8月,陈独秀指出:“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
“他呼吁于: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
”该言论在当时()A.动摇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统治B.启发民众探寻社会真理C.标志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D.开创了民主革命新阶段9.(3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指出:“共产主义者在现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
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
”毛泽东该主张()A.回归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B.利于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C.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0.(3分)1946年10月,在攻下张家口之后,国民党上下踌躇满志,多数高级将领对战争前途表示乐观。
参谋总长陈诚十分自信地表示:“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解决。
对于交通,任何一线均可于二周内打通。
”这一判断()A.是基于抗战形势的全面分析B.促使了全面内战的爆发C.准确预估了战争发展的走向D.轻视了中共的作战能力11.(3分)如图为华东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钱大昕的油画《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
这一年,人民的选举()A.有力地促进了《共同纲领》的制定B.开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全新阶段C.使宪法草案大讨论迅速达到高潮D.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组织基础12.(3分)1955年,中国与埃及签订贸易协定后,中非贸易额由1950年的1214万美元上升到1956年的4865万美元;中国与缅甸的贸易额从1950年的313万美元增长到1956年的4 032万美元;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
这一贸易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不结盟”外交方针的推行B.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互补性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外交准则D.“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友好13.(3分)如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
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C.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14.(3分)古罗马实行嫁妆婚姻制。
帝国建立以前,法律规定:“除了约还嫁妆以外,婚姻存续期间妻子对嫁妆没有任何权利。
”《民法大全》规定:“嫁妆无论有无约定,也不管是谁认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外,都应归还给妻子。
”由此可知()A.关注妇女是罗马公民法的立法原则B.罗马法仍掺杂着原始的习惯法C.女性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D.罗马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15.(3分)拉斐尔创作《圣母的婚礼》,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端庄、文雅。
达•芬奇创作《圣母、圣婴与圣安妮》,圣母赤着脚,更像一位村姑。
这主要表明当时()A.宗教开始成为艺术创作素材B.新教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工具C.美术作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D.艺术创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16.(3分)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它直接税。
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
亦不得强迫任何开往或来自某一州的船只,驶入或驶出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纳税。
”上述规定()A.全面保留了邦联制的特征B.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权C.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D.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性17.(3分)1917年4月18日,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帕维尔•米留科夫照会其他协约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
这一事件客观表明()A.临时政府外交政策发生转变B.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确立C.革命已没有和平过渡的可能D.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历史必然18.(3分)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等。
这些政策()A.维护了凯恩斯主义B.缓和了经济“滞胀”C.加强了“福利制度”D.壮大了“知识经济”19.(3分)“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它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它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与材料中的“它”风格一致的是()A.B.C.D.20.(3分)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
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这表明()A.美、日、欧同盟面临着解体B.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C.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亟待完善D.互利共赢原则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21.(13分)学术界对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存在不同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黄宗羲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表现了思想创新的理论勇气。
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
﹣﹣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材料二黄宗羲虽然将民本推到了极致,但其政治哲学思想仍然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
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永远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因为其一旦进入实践,必然被君主改造成外儒内法的伪民本。
如果把民本当成民主,就会让一种“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的东西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其结果将是不但不能实现民主的目标,而且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
但民本不是民主并不意味着民本思想没有价值。
这种“反法之儒”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思想动力,并为接轨“西学”提供了本土资源。
﹣﹣摘编自丁新宇、郭强《民本非民主﹣﹣定性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现实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否定黄宗羲“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及其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
22.(13分)2018年下半年,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古老的中国就已经被席卷到西方的“博览会热”中。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66年,清朝总理衙门首次接到邀请参加将于次年举行的法国巴黎博览会,然而清廷却视之为“聚珍聚宝会”,置之不理,仅例行公事式地“札行总税务司转饬各商遵照”。
1873年,奥地利举办维也纳博览会,清政府决定由海关总税务司洋员德璀林、粤海关税务司包腊等负责采购商品并代表中国前往参展,这是中国正式参与世博会之始。
从此,由海关洋员包揽中国参与国际博览会事务成为惯例,以致晚清中国参与的20余次国际博览会,几成“赫德之赛会”(因赫德曾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多年)。
直到1905年左右,清政府方才意识到国际博览会的重要性,于是年底颁行《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从赫德手中收回了出洋赛会的主办权,改由中国政府自主办理。
据学者统计,晚清时期,从1866年到1911年的46年中,中国总共收到至少80次国际博览会的邀请。
其中,清政府组团参加13次,寄物参展6次,派员莅会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