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有四种途径

合集下载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所谓的乙肝病毒,就是指乙型肝炎病毒,被感染者会出现大家熟知的乙肝疾病,据专家介绍,乙肝歧视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而不是遗传病,乙肝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但还是有很多不适症状,比如经常恶心呕吐,伴随着腹胀、容易疲劳、无精打采等情况。

★一、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亲是家庭聚集的主体,我国约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90%以上是婴幼儿时期感染上乙肝病毒的。

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

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其实不然。

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只是10%,不是很高。

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

作为一个大三阳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90%—95%,E抗原阴性的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几率要比E抗原阳性的低一半,大概45%—40%。

★二、父婴传播父婴生活中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病毒一般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孩子的机体免疫系统不健全,或孩子继承了他们对乙肝病毒免疫的缺陷,使得在生活中接触感染乙肝病毒。

2、孩子的皮肤粘膜的损伤给乙肝病毒的传染带来机会。

而这种生活密切接触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免疫系统不健全的孩子中,因此,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三、医源性传染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器材。

★四、输血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五、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包括一起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可使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的擦伤裂口进入易感者的机体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乙型肝炎(Hepatitis B,HBV)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传播途径多样。

了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血液传播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这种传播途径包括输血、血液制品的使用、注射毒品、共用针头、刺青和穿孔等。

在医疗环境中,如果医务人员在处理血液样本或进行手术时不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也可能发生乙型肝炎的传播。

2. 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孕妇传给胎儿,或者在分娩过程中通过母亲的血液、体液传播给新生儿。

乙型肝炎病毒在婴儿体内的潜伏期较长,可能导致慢性感染。

为了预防母婴传播,孕妇应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同时在分娩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3. 性传播性接触是乙型肝炎的另一种主要传播途径。

性伴侣中一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将病毒通过性接触传给健康人。

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无保护措施的性交、多个性伴侣等,都会增加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

因此,正确使用安全套和保持性伴侣的忠诚度对于预防性传播至关重要。

4. 垂直传播除了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还可以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共用物品传播。

例如,共用牙刷、刮胡刀、指甲钳等个人卫生用品可能被感染者的血液污染,从而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因此,家庭成员应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 医疗器械传播在医疗环境中,如果医疗器械没有经过正确的消毒或灭菌处理,乙型肝炎病毒可能通过这些器械传播给患者。

因此,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消毒和灭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但通过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正确使用安全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

同时,医务人员在处理血液样本和进行手术时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减少传播风险。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引言:乙肝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重要人类病原体,感染人群数量庞大。

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该疾病、避免感染并保护他人。

1.胎儿垂直传播乙肝病毒可经由感染乙型肝炎患者的孕妇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如唾液、尿液、粪便等)传给新生儿。

此种形式常发生在产前、分娩或产后几天内。

若孕妇携带HBsAg阳性,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将会导致个别感染机会;当然若孕期患父亲携带HBsAg反持表达了高水平,则胎儿是否出现HBV感染机率也较高;双方均是HBsAg和HBeAg阳性后,超过 95% 的新生儿感染。

2.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另一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即感染者将乙肝病毒传给婴儿。

这种传播方式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当患者血液、唾液或其他体液与新生儿的黏膜或损伤皮肤接触时。

揭示中发现无论女方是否为 HBeAg阳性,HBeAg 阳性男子向其配偶性关系时的 HBV 母儿错位都明显低于那些配偶为 E 阳性的女性。

3.输血和血制品感染早期输血来源不足和检测技术不完善,使得输血成为乙肝病毒易于传播的途径之一。

通过输血和使用感染乙型肝炎病人的未经筛查的血制品(如凝血因子、白蛋白等)而引起感染。

此外,在进行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采用他人注射器、针头等共用有可能也会出现感染机率。

4.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通过性接触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播途径。

此途径通常表现为不安全性行为、多个性伴侣、感染乙型肝炎慢性患者等因素引起。

因此,减少不安全的性行为并使用安全避孕套能够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5.使用共用注射器、针头等使用未经消毒或共用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具也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在药物滥用与吸食过程,轻则造成局部皮肤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血液直接进入循环路径而使体内免疫系统紊乱。

6.卫生设施与个人卫生不良对于劳动密集型人群而言,如住宿班车条件差、公共厕所及洗手间中无卫生用具提示及健康教育等, 卫生相关流行规模不均有证实;在农村与发展中国家中, 如水污染, 健康教育以阐释作膜的意义也被暗进低失在。

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全球因乙肝病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78万。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乙肝的传播途径非直接接触传播途径1.母婴传播:妊娠期母亲乙肝病毒携带者,婴儿出生时母体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或者通过分娩时接触传播。

2.血液传播:如输血、手术、注射等过程中,使用未经病毒灭活的病毒废弃物品如注射器、刀具和注射液等。

3.性传播:性行为是乙肝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包括性交、口交、肛交。

直接接触传播途径1.日常接触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的血液、唾液、尿液和精液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方式传递给他人。

如共用牙刷、剃刀、指甲钳、耳针、毛巾等物品时易受感染。

2.医疗卫生接触传播:医疗卫生工作者与载体或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如患者输血、手术、剖宫产等过程中,医务人员被患者的血液所污染。

3.进口食品等直接消费品的传播:不合格的进口生鲜水产品或肉制品等,可能含有污染的血液或分泌物而传播乙肝病毒。

乙肝的预防措施接种疫苗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病的措施就是接种疫苗,特别是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疫苗。

台湾从1984年开始,对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实施了宽覆盖区域和全年龄层疫苗接种,使乙肝病情有很大的改善。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计划。

保持清洁卫生保持家居、公寓、食物卫生干净,常洗手,禁止共用牙具、剃刀、耳挖子、指甲剪、毛巾等个人用品,以减少病毒传播,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不过度饮酒、不吸烟,是预防肝病的重要措施。

以及其他预防方法1.保证食品安全,避免食用没有经过煮沸的血制品,确保清洁卫生;2.避免染发,特别是做染发时需要的棉花球,因为棉花球很难消毒;3.避免性行为。

总之,预防乙肝感染,降低感染者的传染性和复发率,对于减轻乙肝疾病的负担和控制乙肝疫情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乙肝传播途径

乙肝传播途径

乙肝传播途径乙肝传播途径是什么乙肝病毒的传播让人们闻之色变,甚至大家遇到携带乙肝病毒的人都要避之不及,其实乙肝病毒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传播,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注意,下面这些传播途径能让你更深刻地认识乙肝病毒。

1、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最重要的途径,我国就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导致的。

由于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同时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等由孔道直接与外界相连,也会与外界接触,这些都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所以母婴传播几率很高。

2、密切生活传播生活中的一些接触也会传播乙肝病毒,这也是在一些地方乙肝患者遭受排挤的主要原因,因为密切的生活接触会导致乙肝病毒通过血液、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传播到健康者的身上,在亲密的生活中难免会有这些体液的接触,所以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一些父婴传播的病例也是从这里延伸的。

3、性传播性传播也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一种,因为性过程中也会有体液的传播。

同时接吻等也会传播乙肝病毒,尤其是最里面有粘膜破损,就会被传播乙肝病毒。

4、输血等医源性传播如果输入了有乙肝病毒的血液的话,也会造成乙型肝炎的发生。

在医疗过程中,一些手术器材、针管等,如果携带乙肝病毒,都可能传播给下一个接触的人。

乙肝会通过性传播吗乙肝是可以通过性传播的,因为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体液传播,而在性交的过程的,会有体液的接触,会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应该说性传播就是体液传播的一种。

不过有医生有不同意见,河南省医学会肝脏病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尚佳主任医师认为,性传播乙肝病毒很少见,因为有调查发现,存在不少夫妻中一方有乙肝,另一方却没有的情况。

由此看来,乙肝通过性传播并不是常见情况。

乙肝会传染吗夫妻一方有乙肝是有传染的可能的,但是研究发现,很少有夫妻间的乙肝病毒传染,这可能是因为成年人一般都有比较健全的免疫体系,当乙肝病毒进入体内,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刻动员起来,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导致乙肝病毒无法存活。

乙肝的传染途径

乙肝的传染途径

乙肝的传染途径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肝炎,主要通过接触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以下是乙肝的传染途径和详细解释,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乙肝的传播方式。

1. 垂直传播乙肝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之一是从母亲到婴儿的垂直传播。

当乙肝母亲妊娠期或产前、产后期感染乙肝病毒时,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与胎儿的血液相接触。

此外,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婴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也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2. 血液传播乙肝可以通过血液的接触传播给其他人。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如血液输入、共用注射器、手术器械不符合消毒规范等,都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此外,血液与黏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也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3. 性传播性接触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性交、口交、肛交等方式,感染者的体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含有乙肝病毒时,容易传播乙肝。

未采取安全措施的不洁性行为,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4.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指孕妇感染乙肝病毒后将其传给新生儿的过程。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也可以在分娩过程中通过接触母亲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给新生儿。

乙肝病毒在母婴传播中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感染。

5. 高危行为导致的传播一些高危行为也容易导致乙肝的传播,如静脉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卫生设施不符合规范等。

此外,通过刺青、纹身、耳朵穿洞等工具不规范操作也可能传播乙肝病毒。

乙肝是一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疾病。

为了预防乙肝的传播,我们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正确使用安全套等措施。

同时,卫生部门也要加强监测和控制乙肝传播,提高人们的乙肝防护意识,共同阻断乙肝病毒传播链的继续延长。

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乙肝传输路径及预防方法乙肝传输路径a) 母婴传输。

母婴传输包含垂直传输和水平传输,垂直传输是指怀孕期间胎儿在子宫内被传染乙肝,水平传输是围生期或出生后经过亲密生活接触传输乙肝。

垂直传输约占母婴传输10%,更多母婴传输是水平传输。

b) 医源性传染。

医源性传输是指在医院检验诊疗过程中,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医疗器械所引发感染。

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消毒不根本,全部可能引发乙肝传输。

c) 输血传输。

输入被乙肝病毒感染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如全血、血浆、血清等,可引发乙肝传染。

d) 亲密生活接触传输。

乙肝患者体液含有传染性,体液包含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等。

生活当中假如皮肤黏膜受到损害,再沾染含有乙肝病毒体液,就可能感染乙肝。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全部有可能因划破皮肤,引发乙肝病毒传输。

e) 性传输。

性传输属于体液传输一个。

在性生活过程中,男女双方性器官全部能够出现损伤,而乙肝病毒携带者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全部可能含有病毒,所以,乙肝病毒可经过性生活传输。

假如口唇黏膜破损话,接吻也有传输乙肝病毒可能性。

乙肝预防方法预防乙肝方法是什么?注射疫苗是有效易行预防方法。

现在国家已经将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一部分,能够加强孩子在幼年时期抵御力。

而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注射乙肝疫苗是没有坏处。

尤其是医护人员、记者、银行职员等和外界接触比较多高危人群,最好能在身体没有抗体时注射乙肝疫苗。

假如是在结婚之前发觉一方携带乙肝病毒,另外一方最好立即注射疫苗,直到产生抗体后再结婚,这么能够有效保护对方。

假如是想做母亲前发觉自己携带乙肝病毒,一定要先治好后再考虑要孩子,以免传染给下一代。

另外,知道自己携带乙肝病毒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使用专用牙具、剃须用具等,而且最好单独摆放。

注射疫苗后要定时到医院进行检验,看是否真产生了抗体,假如没有,还要合适加量。

即使产生了抗体,也要在5至7年后再进行一次检验。

乙肝防治常识

乙肝防治常识

乙肝防治常识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

病毒性肝炎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乙肝病毒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危害性较重,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一、乙肝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属散发。

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乙肝病毒携带者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不会传播乙肝:1.母婴传播的方式:有经胎盘传播、分娩期传播和分娩后传播三种。

大多数患儿接触母亲唾液及通过母乳喂养,被感染了乙型肝炎。

2.血液传播为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方式:(1)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2)静脉药瘾者乙肝表面阳性者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针刺、纹身、割扎等亦可引起传播。

3.性传播: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可找到乙肝病毒,因此乙肝为性传播疾病之一。

二、乙肝的自我保健:1.首先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要充分认识到慢性肝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对于疗效不佳或疗效出现较迟的病人,应树立信心,坚持用药,相信一定能战胜病魔。

2.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多用药和滥用药。

对于无症状的慢性肝炎病人一般不需要用药。

不恰当的用药不但不安全,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引起药物性肝炎或其他的不良反应。

3.牢记科学治病的原则,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肝炎病人治病要讲科学,不要听信一些非法广告的宣传,选择一些无证无业的游医进行治疗,导致身体的损伤和贻误治疗的时机。

4.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慢性肝病治疗的关键。

充足的休息、适度的营养和适量的体育锻炼,是乙肝患者恢复健康的基石。

5.限烟和忌酒,是慢性肝病恢复健康的保障。

因为酒精不但直接损害肝脏,会使病情加重,而且会影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

而尼古丁同样对人体有巨大的损害。

三、乙肝的预防:根据乙肝的传播途径,对于乙肝的预防,应认真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做好母婴的保健:对于新生儿,要立即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防治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

孕产妇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与处理方案

孕产妇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与处理方案

孕产妇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与处理方案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

孕产妇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与处理方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这涉及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以及处理方案。

一、传染途径1. 垂直传播: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亲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这种传播方式称为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2. 血液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中,因此通过血液传播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播途径。

这可能发生在产妇分娩时出血过多、剖腹产手术、人工流产、堕胎、血液透析等情况下。

3. 性传播:性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另一种常见途径。

孕妇如果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性行为,就有可能通过性传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二、处理方案1. 孕前筛查:对于计划怀孕的女性,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的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发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应及时接受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2. 孕期管理:对于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孕期管理包括定期检查肝功能、监测病毒载量、评估胎儿健康等。

3. 分娩方式选择: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分娩方式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常情况下,自然分娩是安全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产妇血清HBV-DNA载量高、肝功能异常等,可能需要考虑剖腹产。

4. 新生儿处理: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新生儿需要接受相关的预防措施。

新生儿应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并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5. 母乳喂养: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母乳传播,但乙型肝炎病毒在母乳中的浓度较低,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然而,如果乳汁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载量过高或乳头有裂伤等情况,建议暂停母乳喂养。

总结起来,孕产妇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主要包括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为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我们应该重视乙型肝炎的筛查、孕期管理以及新生儿的处理。

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考试题及答案3份

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考试题及答案3份

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45分)1、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A、孕产妇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8%以上,孕期检测率达塑以上,孕早期检测率80%以上。

B、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塑以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邈以上。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率达90%以上;C、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达迪以上,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达95%以上;1)、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里以下;E、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至15/10万活产以下2、助产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孕12+6周前或初次产前检查时,为所有孕产妇主动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对孕期未进行过检测,临产时才寻求医疗服务的孕产妇,助产机构也应及时主动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尽早明确及感染状况。

3、收治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助产机构分娩前必须对孕产妇进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TRUST)定量检测,所生儿童出生时进行同方法TRUST定量检测,根据分娩前后的母婴同方法TRUST定量检测结果并结合母亲孕期预防用药情况,判断所生儿童感染状况,提供相应用药方案及开展规范儿童随访工作。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55分)1、半星青霉素治疗期间,若中断治疗超过(1)或采用其他方案进行治疗时,每个疗程治疗期间遗漏治疗(1)日或超过(1)日,要从再次治疗开始时间起重新计算治疗疗程。

A、IllB、121C、211D、7112、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立刻给予(2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第2疗程需在孕晚期进行,最好在分娩前(2个)月完成。

A,2个4周2个B一个6周1个C3个6周2个3、临产时发现的梅毒感染孕产妇也立即给予(1个)疗程治疗。

治疗过程中复发或者重新感染者,要追加(1个)疗程治疗。

A、1个1个B、2个2个C、1个2个D、2个2个4、艾滋病感染不作为实施剖腹产的指征,对于孕早中、期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规范服用药物、没有艾滋病临床症状,或孕晚期病毒载体(100O)拷贝数/毫升,或已经临产孕产妇,不建议施行剖腹产。

2019年执业医师定期考核试题及答案(1-400题完全版)

2019年执业医师定期考核试题及答案(1-400题完全版)

•2019年执业医师定期考核试题及答案•(1-400题完整版)••(1)关于巨细胞动脉炎的诊断哪项不正确(单选题(A1))(1分)• A.年龄大于50岁• B.颞动脉有压痛,搏动增强• C.明显头痛• D.血沉增快• E.颞动脉病理检查提示血管炎•答案解析:(答案:B)巨细胞动脉炎的患者查体示:颞动脉有压痛,搏动应减弱,而不是增强。

•(2)不属于小细胞性贫血的是(单选题(A1))(1分)•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慢性感染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解析:(答案:E)小细胞性贫血的常见病因包括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故本题选E。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是(单选题(A1))(1分)• A.昏迷• B.皮肤黏膜干燥• C.呼气有烂苹果味• D.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E.呼吸深大答案解析:(答案: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酮体中含有丙酮,丙酮有烂苹果味,所以呼气有苹果味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余均不是。

•(4)可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疾病是(单选题(A1))(1分)• A.细菌性痢疾•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霍乱• D.乙型肝炎• E.伤寒答案解析:(答案:D)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①母婴传播;②经皮传播(血液传播或医源性传播);③性接触传;④除以上3种传播途径外,当口腔黏膜(包括牙龈)破损时有可能经口感染。

通过昆虫也可能传播。

•(5)肾小球滤过液中氨基酸被重吸收的部位是(单选题(A1))(1分)• A.近端小管• B.髓襻降支细段• C.髓襻升支粗段• D.远端小管• E.髓襻升支细段答案解析:(答案:A)无解析•(6)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单选题(A1))(1分)• A.单核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B.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C.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伴单核细胞浸润• D.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E.毛细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答案解析:(答案:C)无解析•(7)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单选题(A1))(1分)• A.病毒• B.厌氧菌• C.真菌• D.革兰阳性球菌• E.革兰阴性杆菌答案解析:(答案:E)无解析•(8)下述有关痛风病的非药物治疗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1))(1分)• A.禁酒• B.控制饮水• C.保持理想体重• D.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E.增加碱性食物、维持尿液pH6.5答案解析:(答案:B)无解析•(9)风湿活动的正确判断指标是(单选题(A1))(1分)• A.血沉慢• B.血小板减少• C.黏蛋白降低• D.C反应蛋白增多• E.血浆白蛋白增高答案解析:(答案:D)风湿活动的实验室检查:①血象,有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活动期患者血小板增高。

(精)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复习讲义:病毒感染

(精)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复习讲义:病毒感染

精)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复习讲义:病毒感染一、病毒性肝炎( 一) 病原学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有五种,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 及戊型肝炎病毒(HEV)。

1、甲型肝炎病毒(HAV): RNA病毒。

HAV主要在肝细胞胞浆内复制,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

HAS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2、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病毒。

完整的病毒颗粒又称Dane颗粒。

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包膜上的蛋白质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核心部分含有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病毒DNA及DNA多聚酶(DNAp)。

【真题库】1.Dane 颗粒是A.丁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丙型肝炎病毒答案:BHBV有三个主要抗原抗体系统,即表面抗原与抗体系统、核心抗原与抗体系统、e抗原与抗体系统(1)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系统:该系统包括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一HBs)、前SI抗原与前S1抗体、前S2抗原与前S2抗体。

HbsAg本身无传染性,但是HBV存在的间接指标,故HBsAg也是传染性的一个标志。

HBsAg转阴后一段时间,在疾病的恢复期,抗一HBs开始出现,在6 一12 个月内,逐步上升至高峰,至10 年内转阴,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真题库】2.HBV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是A.抗-HBsB.抗HBcIgMC.抗HBcIgGD.抗HBeE.抗前S答案:A(2)核心抗原与核心抗体系统:核心抗原(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血中无游离的HBcAg血液中HBV颗粒经处理后才可检测到HBcAg是病毒复制的标记。

而核心抗体(抗一HBc)出现于HBsAg出现后35周,当抗一HBs尚未出现,HBsAg已消失,血中只检出抗一HBc此阶段称为窗口期。

低滴度IgG型抗一HBc是过去感染的标志:高滴度提示HBV有活动性复制。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感染机制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感染机制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感染机制一、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乙肝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的病毒,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 血液接触: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直接进入健康人体内。

这种方式最常见于输血或注射时使用未经严格检测过的被感染血液或器械。

此外,共用针头、刺青和纹身等高风险行为也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2. 性接触传播:性接触是另一个主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与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包括阴道、口交和肛交等,都会增加感染乙肝的风险。

3. 母婴传播:孕妇携带乙肝病毒时,可通过垂直传播将病毒传给胎儿。

分娩过程中暴露于孕妇体液(如血液和阴道分泌物)的新生儿,也易受到感染。

4. 其他途径:还有一些较为罕见的传播途径。

例如,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刮胡刀、牙刷等,可能会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感染病毒。

此外,未消毒的针头和手术器械使用不当也会增加乙肝感染的机会。

乙肝病毒的感染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乙肝病毒首先通过外表面的膜蛋白结合并进入宿主细胞。

这样的结合会触发一系列复杂的分子事件,导致病毒被细胞吞噬进入宿主细胞内部。

2. 病毒基因组释放和反转录:在细胞内部,乙肝病毒将其基因组释放出来,并借助反转录酶将RNA复制成DNA。

这个过程是实现乙肝病毒复制所必需的。

3. 病毒DNA插入宿主基因组:复制得到的病毒DNA可以插入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病毒复制所需的基因编码与宿主细胞联系起来。

4. 病毒基因表达和病毒粒子组装:插入基因组中的乙肝病毒DNA会被转录成RNA并翻译成蛋白质,从而合成出新的病毒颗粒。

这些颗粒随后会进行组装,产生能够传播感染的完整乙肝病毒。

5. 病毒释放和再感染:新产生的乙肝病毒可以通过细胞内或细胞间途径释放出来,并感染到健康细胞,从而完成乙肝病毒在宿主体内的传播。

在了解了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后,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避免感染:1. 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感染。

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暨孕产妇健康管理培训考试

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暨孕产妇健康管理培训考试

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暨孕产妇健康管理培训考试1、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 [单选题] *血液和体液传播(正确答案)空气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遗传传播2、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以下哪种? [单选题] *性传播(正确答案)空气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遗传传播3、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以下哪种? [单选题] *产道传播(正确答案)食物和水传播空气飞沫传播遗传传播4、孕妇在孕期应该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单选题] *营养均衡,避免疲劳(正确答案)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多喝咖啡,提神醒脑5、孕妇在孕期应该避免以下哪些行为? [单选题] *吸烟和喝酒(正确答案)饮食不健康过度劳累长时间使用电脑6、孕妇在孕期应该避免以下哪些食物? [单选题] *生肉和生鱼(正确答案)油炸食品加工食品新鲜水果7、乙肝母婴传播的最佳预防措施是什么? [单选题] *乙肝疫苗接种(正确答案)避免接触乙肝患者饮食卫生空气消毒8、下列哪种行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 [单选题] *安全性行为(正确答案)饮食卫生多喝水避免接触艾滋病患者9、纳入育龄妇女管理的年龄是 [单选题] *15-49岁18-55岁14-49岁(正确答案)16-50岁10、以下哪种方式可以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单选题] *乙肝疫苗接种(正确答案)避免接触乙肝患者饮食卫生空气消毒11、以下哪些行为可以预防艾滋病传播? *安全性行为(正确答案)避免共用针具(正确答案)避免接触艾滋病患者(正确答案)饮食卫生12、以下哪些行为可以预防梅毒传播? *安全性行为(正确答案)避免共用针具(正确答案)避免接触梅毒患者(正确答案)饮食卫生13、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的喂养方式以下错误的是 *提倡母乳喂养(正确答案)提倡人工喂养提倡混合喂养(正确答案)杜绝人工喂养(正确答案)14、孕妇在孕期应该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营养均衡,避免疲劳(正确答案)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正确答案)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正确答案)多喝咖啡,提神醒脑15、孕妇在孕期应该避免以下哪些行为? *吸烟和喝酒(正确答案)饮食不健康(正确答案)过度劳累(正确答案)长时间使用电脑。

2024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要点(全文)

2024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要点(全文)

2024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要点(全文)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重要传播途径,围产期和婴儿时期感染HBV的慢性化率约为90%。

感染HBV的儿童继而成为水平传播的宿主,女性感染者生育期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下一代,是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聚集性HBV感染家族中,感染子代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病年龄较无家族史者提前10年,具有肝癌家族史的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升高32.9倍。

为帮助感染科、肝病科、妇产科和妇幼保健等相关工作者,在管理慢性HBV感染孕妇及所生婴儿的过程中做出合理决策,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了《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医脉通特此整理了指南推荐意见,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临床问题1母婴传播所致的慢性HBV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推荐意见1: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若7~12月龄时静脉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或HBV DNA 阳性,可诊断发生母婴传播所致的慢性HBV感染(1B);新生儿静脉血HBsAg和/或HBV DNA阳性不作为母婴传播的标准(1B)。

临床问题2预防HBV母婴传播的措施有哪些?推荐意见2.1: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12h内尽早接种1针重组乙型肝炎疫苗(10µg酵母疫苗或20µg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疫苗),并在1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1A);低体质量儿或早产儿,若生命体征稳定则在出生12h内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若生命体征不稳定,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1A)。

推荐意见2.2: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12h内,在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不同的部位尽早注射1剂100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1A)。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解析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的解析对于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至关重要。

1.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本特征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

它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物质中,如乳汁、精液和唾液等。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

2. 垂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垂直传播从母亲传给新生儿。

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或者在分娩过程中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给新生儿。

因此,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

3. 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这包括输血、注射毒品、共用针具、医疗器械不洁等。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微小的血液接触途径进入人体,如伤口、黏膜或皮肤破损处。

因此,保证输血安全、禁止注射毒品和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等措施对于预防血液传播至关重要。

4. 性传播性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另一种常见传播途径。

性接触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或其他体液而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性传播的风险因素包括多个性伴侣、性行为不安全、性伴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等。

因此,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多个性伴侣、定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的筛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性传播。

5. 其他传播途径除了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外,乙型肝炎病毒还可通过其他途径传播。

例如,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美容美发器具不洁、接触感染者的开放性伤口等。

因此,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不共用个人物品和加强伤口处理等措施也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总结起来,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

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识,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加强卫生监管,提高医疗设施的消毒和无菌操作水平,以及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公卫执业医师-47-3_真题-无答案

公卫执业医师-47-3_真题-无答案

公卫执业医师-47-3(总分45.5,考试时间90分钟)A2型题每一道考试题都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 随机选择6所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3年结果表明80%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A.该疫苗预防效果不佳,仍有20%学生生病B.该疫苗预防有效,因可保护80%学生不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3年观察时间不够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2. 某大学有数百名学生突然去校医院看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一般每天5~8次),体温升高多在38℃以上。

经调查,发病者中午都在学校食堂用餐,中午没有在食堂用餐者,没有发病。

初步估计为食物中毒引起的暴发,如果派你去调查处理这次暴发,那么你需要采集的样品不包括下列哪项A.剩余的各种食物B.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C.食品加工用具、容器D.未发病同学的进食样品E.食品加工人员手拭子3. 在某社区中进行健康教育,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A.反对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B.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C.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E.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4. 某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下列评价指标中不属于过程评价的是A.目标人群参与率B.健康教育覆盖率C.干预活动的类型D.健康教育材料的种类E.卫生知识知晓率5. 如果孕妇孕期暴露于某因素与初生婴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对危险度是3,意味着A.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4倍B.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霹组孕妇的3倍C.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4倍D.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3倍E.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2倍6. 2005年1月9日~2月6日,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续接到本区数所学校报告,学生中陆续发现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发病学生发热、全身不适伴有慢性腹泻。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

乙肝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本文将介绍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当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分娩时,或者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哺乳婴儿时,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产道分泌物或乳汁传给新生儿。

如果母亲是怀孕时感染乙肝病毒,婴儿就有很大的风险被感染。

因此,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可以通过接受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全程阻止。

2. 血液与体液传播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如精液、阴道分泌物和唾液等传播。

共享针头、注射器等注射工具是一种常见的乙肝病毒传播方式。

此外,性接触、纹身、穿刺、接触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或被暴露于乙肝病毒的血液等也能导致乙肝传播。

为了预防乙肝传播,我们应该遵守个人卫生习惯,不共享注射器和其他涉及血液的器械,并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

3. 直接接触传播乙肝病毒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当人们接触到乙肝病毒的血液或体液时,比如开放性伤口、破损的皮肤、黏膜、眼睛等,乙肝病毒就有可能进入人体。

这种传播途径在医疗工作、急救、美容和美甲等行业中潜在的风险较高。

为了预防乙肝的直接接触传播,我们应该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并将伤口及时处理。

4. 户外活动传播尽管不常见,但乙肝病毒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户外活动传播。

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因为环境卫生条件差,饮用含有乙肝病毒的未经消毒的水源或食用未经煮沸的食物,就有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因此,在户外活动时,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和用水安全,并选择可靠的水源和食物。

5. 医疗操作传播医疗操作传播是指在医疗环境中通过不恰当的医疗操作引起乙肝传播的情况。

这可能包括手术、注射、血液透析等医疗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或不规范操作,导致乙肝病毒进入受感染者的体内。

为了预防医疗操作传播,医务人员应该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并严格执行消毒和无菌操作。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母婴传播性疾病?()A. 艾滋病B. 梅毒C. 乙肝D. 肺结核2. 艾梅乙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 垂直传播B. 水平传播C. 消化道传播D. 接触传播3.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率在未经干预的情况下约为:()A. 10%B. 15%C. 25%D. 30%4. 以下哪个时间点是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关键时期?()A. 孕早期B. 孕中期C. 孕晚期D. 分娩期5. 以下哪种药物是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首选药物?()A. 乙肝疫苗B.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C. 抗病毒药物D. 抗生素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其婴儿出生后感染的概率较高。

7. ()孕妇在孕晚期感染梅毒,对胎儿的影响较小。

8. ()乙肝大三阳孕妇的婴儿出生后,必须及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9. ()孕妇在孕期进行艾梅乙筛查,有助于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10. ()艾梅乙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孕期干预、分娩干预和产后干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措施。

12. 简述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主要措施。

13. 简述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措施。

二、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D. 肺结核不属于母婴传播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2. A. 艾梅乙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垂直传播,即孕妇将病毒或病原体传给婴儿。

3. C.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率在未经干预的情况下约为25%。

4. A. 孕早期是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干预效果最佳。

5. A.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首选药物。

二、判断题6. √ 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其婴儿出生后感染的概率较高。

7. × 孕晚期感染梅毒,对胎儿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胎儿死亡或出生缺陷。

8. √ 乙肝大三阳孕妇的婴儿出生后,必须及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有四种途径
1、妊娠期: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受到宫内感染。

2、分娩期: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因为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被感染。

3、产褥期:婴儿在喂养的过程中被感染。

4、日常生活中:因为与母亲接触频繁,受到母亲的唾液、血液以及其他体液的感染。

在以上四种途径中,以第一种为又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要在怀孕过程中,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做好避免宫内感染措施。

女性在怀孕前,应做全面体检,确认自身健康,健康的母亲接种乙肝疫苗。

已经怀孕的女性若已经受到感染,孕妇可从怀孕7个月起,每月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如果是临近生产的孕妇发现得了乙肝,在发现时可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胎儿出生后,24小时内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同时打第一支乙肝疫苗,以后婴儿一个月和6个月再分别进行乙肝疫苗的加强注射。

另外,乙肝妈妈选择剖腹产为生产方式,因为在分娩过程中,子宫的破裂容易造成宝宝感染乙肝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