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食:手抓羊肉的来历

传统美食:手抓羊肉的来历

传统美食:手抓羊肉的来历

元时著名医家李杲说: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有形之物也,能补有形肌肉之气。风味与羊肉同者,皆可补之,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也。俗话讲:“美食要配美器,药疗不如食疗”,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手抓羊肉又是怎样的一道菜呢?本期饮食文化为你解析。

手抓羊肉源远流长,是生活在我国西北的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这与他们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独特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外出游牧,数月不归,而羊肉却有饱食一顿,整天不饿之功效。

中国的许多省市都有自己闻名于世的菜系或名吃,如京菜、鲁菜、川菜、粤菜等。就羊肉系列而言,北京有涮羊肉,陕西有羊肉泡,新疆有烤羊肉串,内蒙古有烤全羊。在甘肃,东乡族的手抓羊肉是名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好客的东乡人,生活再穷再简单,每逢佳节或宾客临门,待客最隆重的仪式便是宰羊,手抓羊肉在宴席上是必不可少的。上手抓羊肉和吃手抓羊肉也非常讲究。要将带骨羊肉剁成二指宽的长条或块状,放入大盘之内,众人围坐而食之。

胸茬和肋条肉最为鲜美,最为珍贵,先要敬呈给贵客和最年长者品尝。生活在兰州,不能不吃羊肉。从历史上看,这里一直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饮食上,至今遗风尚存。在漫长的岁月中,手抓羊肉原本只在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原和草原的帐篷间被牧民们食用,城市里极少见,名流视之为难登大雅之堂,不屑一顾。手抓羊肉真正成为驰名全国的美味是20多年前的事。据说,有一位颇有胆识的东乡人率先在临夏市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挂起了“东乡手抓羊肉”的牌子。一时间,如万马奔腾,手抓羊肉的香味四处飘溢到了周邻各县,又风靡了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城市。

您也许还喜欢:饺子起源于哪个朝代?铁板烧起源于什么国家简述无锡排骨是什么菜系夹沙肉中间夹的是什么?

舌尖上的中国媒介营销案例分析

一、《舌尖上的中国》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本片制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二季已确定于2014年4月18日播出。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主要媒介营销方式 营销一:微博营销 ?微博的大力风行,在舌尖之处,每开播一集都有一个专题专门为舌尖造势,而在开播中,更加有几十万粉丝的微博账户为其大力宣传,而在一传十,十传百的精彩传播之下,无处不在吃,无处不在谈,微博的魅力,让舌尖的造势突围成功,而关于各种精彩的回访,以及内容的直接宣传,造就们现在这种效应,各种舌尖,都出现了,在节目的播出期间,网友们吃的豆腐,叫做舌尖上的豆腐,竹笋叫做舌尖上的竹笋,苹果叫做舌尖上的苹果,而且发布在各自的微博中也在为舌尖营造宣传的氛围。 营销二、淘宝营销 ?淘宝的接力促销,各种舌尖上的美食在淘宝上热力大卖,舌尖上的鸭脖,舌尖上的奶茶在淘宝上誉名不断,而在淘宝中也为舌尖上营造了一部专题,名为舌尖上的淘宝,从而用淘宝上的庞大流量为舌尖这个词营造了最美好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舌尖,从而带来庞大的销售数据。 ?“为了满足各地的“吃货”,淘宝网于5月24日零点顺势推出美食专辑“舌尖上的淘宝”,将纪录片中出现的几十种美食特产“一网打尽”。该专辑一上线就成为全国各地“吃货”们的大本营,短短24小时内超过31万人关注,浏览量高达1千万次,成交7万多件。在此活动的带动下,食品相关类目支付宝成交额环比增长了%,直接成交额达到了2195万元,购买人数增加了%。 营销三、央视宣传 该片在央视一套开播,央视一套足够的媒介影响力促进了其传播力度。 ?每一个看电视的人都知道,这部片子在哪里播出的,那就是“央视一套”,央视一套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就把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档撤掉,而是转向播放记录片,这也就

家乡的美食佳肴 手抄报

哈尔滨美食地图 ~~~~~~~~ 吃货眼中的哈尔滨 中央大街(西餐乐园) 六道街(扒肉圣地) 七道街(麻辣面主义) 抚顺街(烧烤一条街) 香坊夜市(大腰子) 师大西门(小吃竞技场) 砖街(咖啡小清新) 得莫利(炖鱼天堂) 秋林(列巴、红 学院路农垦(鸡公煲天堂) 肠、格瓦斯) 清真寺(回民美食聚集地) 松光电影院胡同(满满 建兴街(各种涮肚) 的烧烤味) 成高子(杀猪菜) 【哈尔滨美食之锅包肉的由来】锅包肉,原名锅爆肉,是正宗哈尔滨美食,出自哈尔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起名叫锅爆肉。俄罗斯人发爆这个音为包,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 舌尖上的冰城美味 本期导读 主编:邹知晓 出版日期:2014年6月25日星期三 【到哈尔滨一定要吃的20样小吃】 锅包肉、烤冷面、红肠、大列巴、赛克、格瓦斯、马迭尔冷饮、华梅面包、俄式西餐、糖葫芦、得莫利炖鱼、老道外小吃烩、烧烤、马迭尔面包、干肠、松仁小肚、茶肠、粘豆包、酸菜、酒芯糖~ 生 当 为 吃 货 , 死 亦 是 食 神, 美 味 舌 尖 转 , 不 愿 减 肥 中 。 美 食 文 献 推 荐 《舌尖上的美味》谈的是平民饮食,大众风味,普普通通,简易朴实但蕴藏着浓郁的人情味。该书将平民饮食中的人情味和散文的感情色彩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捕捉、体验和表现了“虀盐布帛”中的天伦之乐,那种蕴藏在平常饮食生活中的美和意趣。书中发掘和体验了平民饮食中的人情美,不仅表现在阐释了各种节令食品中寄托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而且捕捉到了许多地方风味与民间传说的独特组合。呈现中华美食地理大发掘,让舌尖上的美食之旅一目了然。 学 做 家 乡 菜 制 作 流 程: 1.新鲜的猪里脊肉改刀成7厘米长、5厘米宽、0.2厘米厚的大片, 用精盐、料酒拌匀腌制十分钟,再把腌好的肉上沾满干淀粉,用水淀粉及少许色拉油调成稠糊;另用酱油、白糖、醋、味精、鲜汤、水淀粉等对成滋汁。 2.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六七成热,先将码好味的肉片与稠糊拌匀,再一片片展开,逐一下入锅中,炸至外酥内嫩时捞出沥油。 3.锅留底油,投入姜丝、葱丝炸香,下入炸好的肉片,烹入滋汁,翻拌均匀后起锅装盘,撒上香菜即成

舌尖上的中国的民俗元素分析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华美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人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层浪,这部红透大江南北的美食类纪录片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它唤起了人们对美食的记忆,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在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民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1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前的小年,家家户户祭灶爷、吃灶糖,保佑全家来年幸福平安。腊月三十,人

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除夕夜一家团聚,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而守岁的习俗,既饱含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碎红满地,可谓“满堂红”的好寓意。以上种种,都是民间风俗最直观的体现。 二、民俗的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同时,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具有全人类、全世界共通的法则,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便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1]1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群体单独生存,在人类的各种群体活动中,民俗文化应运而生。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就已经盛行,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白波一家人在北京过年的故事,使无数中国人产生了心灵共鸣。贵州省的下尧村,每年十月都会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而设置的节日——新米节。而村民享受盛宴的方式也很特别,十里长街,百十张桌子排在一起,所有的村民沿街而坐,这就是能够体现出群体协作和分享的“长街宴”。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人类社会中绚丽多彩的人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所有美食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尖上的中国中的所有美食 自然地馈赠 1、碳烤松茸(人工从森林里采集,从采下到入口不能超过3天,1600元一份) 2、酥油煎松茸 3、油焖冬笋 4、柳州酸笋 5、黄豆酸笋小黄鱼 6、螺蛳粉 7、腌笃鲜(冬笋、咸猪肉各一半,在柴锅中煸炒,加高汤慢炖) 8、诺邓血肠(用诺邓盐腌制、晾晒一周可食用) 9、诺邓火腿(腌制3年可食用,用云贵高原上的猪和诺邓盐制成) (1)与莴笋同炒,放入大蒜、红辣椒调味 (2)火腿炒饭 10、藕夹 11、莲藕炖排骨(选肉厚的猪胸骨切块放入砂锅,烧开后小火煨一小时,莲藕切 段,先猛火,滚开后,小火煨半小时) 12、鱼头泡饼(大鱼头用葱姜腌制好后,高汤煮炖25分钟,大火收汁) 13、全鱼宴(14道菜,有垮炖杂鱼、生鱼片、银鱼、武昌鱼、鱼肉段等菜) 垮炖杂鱼(一定要用东北大酱,胖头鱼+其他鱼) 14、水煮狼鱼 15、盐腌马鲛鱼(加酸菜,做鱼汤) 16、香煎马鲛鱼(不加调料) 17、池子鱼跟蒜一起红烧 18、炮弹鱼酸笋汤 主食的故事 1、糜子面馒头 2、馕 3、馒头 4、米饭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800字1000字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800字1000字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800字1000字 篇一: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味的,舌尖上的中国也是浪费的。 如今的科技进步飞快;如今的人们生活条件很好;如今的人们在餐桌上浪费也已成了“家常便饭据不完全的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价值高达XX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已严重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我们先不说现在的浪费情况,先说说以前。经常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时候,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肉都是只在过年的时候留一只猪,供全家六七口人吃。 ‘浪费’在那时几乎是不存在的,当然了,连自身都无法顾好,何来的浪费呢?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800字现在,我们就说说如

今的社会:三天两头吃一次肉,每次还把肥肉挑出来喂狗吃;家里有喜事了,请亲戚朋友吃饭,每次都是点一大桌菜,可能这样显得自己真的很高兴?很有面子?当然了,可以吃完的话,我也无话可说,问题就是在这,不仅吃不完而且剩的很多,并不打包,可能打包丢面子?显得小气? 中国,有很多美食你永远也无法品尝完,可是按照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快就会造成粮食短缺问题。到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成了所谓的“遇难人民,谁来帮助我们呢? 即使在以前,人们都很穷科技不发达,可是人们不会去浪费,那么,我们现在的条件好了科技发达了,就应该以此为理由去浪费么?不,舌尖上的浪费是我们抵抗,我们向往光盘,所谓的光盘就是把饭菜都吃掉,请客的时候应适量点菜能够顾光盘是最好的,这就是舌尖上的美。 以上所说的是请客时舌尖上的浪费与美,现在我就想说说食堂里舌尖上的浪费。 在学校,同学们往往都是上了四节课后,然后再拍一个长龙似的对才可以吃上香喷喷的饭菜,然而却有很多同学把饭菜剩很多,或是把不想吃的食

舌尖上的中国菜谱大全

舌尖上的中国菜谱大全1 【酒香翅根】做法:1.翅根大概1斤左右够一盘,将翅根用开水焯一下,滤去白沫。 2.焯过的翅根加入盐、料酒、鸡精、酱油腌制30分钟入味。 3.啤酒要准备1大碗。 4.葱蒜姜和红辣椒备用。 5.锅内放入点点底油,放入翅根。 6.加入葱蒜姜、辣椒、盐、白糖、倒入啤酒。 7.小火炖30分钟収汁即可。 【糖醋脆皮豆腐】材料:老豆腐一块调料:醋15ml、番茄酱30ml、生抽10ml、盐2g、糖10g、水淀粉15ml、???花、芝麻适量做法:1、将所有调料除葱花外混合在一个碗内,调匀备用。2、老豆腐切成麻将大小的块,用厨房纸仔细吸干表面的水份。3、锅内油烧到八成热后,将豆腐块一个个放入,煎到两面金黄。4、如果这时候锅内的油比较多,可以倒出一部分不要,将兑好的调料汁淋入锅中。5、大火将汁收稠后,撒上葱花、芝麻,关火。 【鱼香茄盒】做法:1、蛋清,肉末,葱姜加盐胡椒粉拌均;茄子中间切一刀不断,塞上肉末。2、面粉,水,蛋黄搅拌成酸奶浓度,入油锅炸至金黄。3、锅里的油倒出,入鱼香汁(剁椒切碎、蒜末、姜末,盐,白糖,香醋,生抽,香葱末)炒下,兑半碗高汤煮开。4、入茄盒翻炒,焖三分钟,水淀粉勾芡即可。 ... 【酱醋鸭块】1.备鸭腿一个,西芹适量,嫩姜适量;2.鸭腿洗净,剁成块,拌入姜丝,微腌半小时左右;3.热干锅,将腌制好并洗好的鸭块下锅;4.炒鸭块出油收紧;5.加入适量白醋,适量甜面酱,再加适量清水煮至入味收汁;6.另起汤锅,加细盐煮开,下西芹段焯至熟出锅摆盘即可。 【湖南辣子鸡】做法:1.鸡剁小块用盐酱油生粉抓匀;2.干红椒切段,新鲜红椒斜切圈圈,姜切片;3.坐锅温油小火将干椒炸香捞出,余油下姜片炒至卷边接着下鸡块大火爆炒,中途喷两次白酒(每次为一小勺的量);4.等鸡块呈金黄色后加入炸好的干椒和新鲜红椒圈快速翻炒几下,喷酱油、淋蚝油、撒鸡精拌匀即可。 【香菇乌鸡汤】原料:乌鸡1只、干香菇12个、红枣6个、枸杞1小把、新鲜香菇6个、姜4片、盐少许。做法: 1. 乌鸡清洗干净,切掉鸡头和鸡PP,还有PP处较厚的油脂也去掉,干香菇用温水泡发洗净,红枣和枸杞洗净,姜切四片。 2、砂锅中注入足量的清水,冷水放入整鸡,大火煮滚后撇去浮沫。 3、将切好的姜片放入。 4、加入泡好的香菇。 5、泡过的红枣和枸杞也一起加入。 6、加盖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炖。 7、新鲜的香菇洗净后用小刀切出花纹。 8、待鸡汤炖约1个小时后将鲜香菇也加入一起。 【葱花厚蛋卷】打三个鸡蛋。加适量盐,葱花和芝麻,打成蛋液。锅中抹少许油,摊均匀少许蛋液。微微凝固就向一边卷起。在刷上少许油,在摊入蛋液。在向另一边卷起,如此反复几次直至蛋液摊完,期间可以撒入火腿。微微凉一下切段即可。 【辣白菜炒五花肉】热锅倒油,下葱花炒香;放入五花肉煸炒;待肉炒至变色,调入少许料酒炒香;把肉推到一边,下入辣白菜翻炒至出红油;调入一小勺韩式辣酱炒匀;把辣白菜和五花肉翻炒均匀,倒入辣白菜汤汁翻炒均匀。关火滴少许香油混合均匀即可.. 【韩式炸酱面】1.自己喜欢的菜切成丁,葱花.姜末备用;2.五花肉切丁,用料酒.盐腌制15min备用;3.锅热油,下肉煸至略发白,加葱花.姜末炒香,下菜,加少许生抽翻炒;4.将两大勺韩餐面酱加入锅中翻炒,再加入小半碗水,菜立马变黑,大火将酱汁收浓即可;5.浇在面上,拌匀开吃。 【辣酱葱花蛋饼】1、面粉倒入容器中,最好过筛一下,不然会有小面团化不开。2、然后加

珍藏秘制烤羊肉串配方大全

秘制烤羊肉串配方大全 烤串 先将应烤的肉、蔬菜洗净,然后把生肉切成2-4厘米长、宽0.8厘米的长方形肉条(也可自定):排骨根据你当地市价切块定价,鱼打鳞后破肚清肠洗净切成长12厘米的块或长不限的全鱼,藕以穿生藕,然后用竹签串成串,肉串成丁之形,鲫鱼,茄子等大串每串串两根签子。火腿肠,午餐肉为成品。火腿肠撕开皮后直接穿制,用小刀划成荷叶形,你可参照你本地烤火腿的方法。午餐肉切成方块穿两根签。烤时要刷点香料。 定价 一般根据你当地的行情、生活水平自己定销售价。参考价味:排骨2-4元/串,肉0.5-1元/串,鸡爪1-1.5元/串,鸡腿4-5元/串,鱼类1-8元/串。 烤炉使用方法 1、生火:先将木炭在炉外点燃几块,充分然着后放入炉内,再加生碳打开小吃车烧烤炉的进风门,盖上烧烤炉上盖,约3-5分钟待木炭充分燃着后即可开始烤制。 2、先将穿好的肉串刷上飘香酱,入炉烤制,3-5分钟烤熟。 3、把考好的肉串撒上辣椒粉、孜然粉即可,也克烤之前撒上。 注意事项: 1、穿串用的签子先用水浸泡2小时,防止烤时把竹签靠断。 2、先将烤炉清理干净,烤制过程中,用手转动炉体外竹签的上部,肉串翻动1-2次即可,食肉串受热均匀。串子看上去油泡翻滚,颜色变白变黄表示即将成熟。鸡爪应烤到有炸响声,鸡翅烤成焦黄泡大,鸡腿边烤边用小刀破皮刷油烤至焦黄,里面没有血水溢出表示成熟,烤制时间长短应根据火候大小,串子品种而定。等食物烤到九成熟时及时撒上辣椒粉、孜然粉。刷上油,稍微烤一下即可出炉出售。不吃辣椒的不加辣椒粉。

3、要控制好炉内的温度,温度高时,及时关上进风口,温度低时打开。及时添加木炭。 4、用菜油、色拉油、禁用香油、猪油等。刷子醮上油后再油缸上擦去多余的油。 5、要保持小吃车的整体卫生。 羊肉串(新疆风味) 新疆羊肉串是新疆的传统美食,发源于新疆河,碦什民间,至今有1450多年的历史了,起初为维吾尔族人民所喜食,以后为新疆13个民族的共同食品,每逢节假日或招待来宾用,都爱吃羊肉串。制作简单、经济实惠克边烤边吃,风味特佳。 烤羊肉串 配方:羊肉500克、元葱3705克、精盐孜然粉各12.5克、辣椒粉7.5克。 做法:1、将羊肉切成厚片、元葱切碎,然后把羊肉、元葱在一起腌制半小时,再用铁签将肉串穿起。 2、将烤肉串专用铁槽加木炭烧热,把肉串架在铁槽上,撒上盐、辣椒粉、孜然粉烤大约5分钟左右,翻身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继续烤数分钟即可。孜然粉是新疆的一种特产调味料,(如同大茴香)研成粉。 特点:肉色红润、味香鲜嫩、孜然味浓。 烤羊肉串(二) 配方:羊肉500克、姜片15克、孜然粉5克、料酒15克、精盐8克、辣椒面5克 做法:1、生姜片剁成末,加少许,挤了汁。 2、羊肉剔取筋、皮,切成1厘米厚见方的厚片,拌上料酒、姜汁、精盐腌制20分钟,沥干拌上辣椒,孜然粉,再腌制10-20分钟,取出抹去碎料。 3、取铁签子数根,每根串上5片羊肉,放在炭火上烤熟即可。

美食篇:舌尖上的中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9148103.html, 美食篇:舌尖上的中国 作者:吉忠兰 来源:《小学生作文·小学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第07期 名家引路 打开用桐油叶包着的桐油粑,一股桐油的清香就弥漫开来。桐油粑是用糯米做的,中间有腌菜和腊肉做的馅儿,油汪汪的,又香又糯。我把头埋在宽大的桐油叶呈,吃得抬不起头来,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我最喜欢烧灯盏窝。将盛了拌好的米粉酌小铁碗放进烧红的油锅呈,看着米粉“兹”的一声嘭胀起来,伴随着一阵诱人的香气,成了一只小碗的样子,并渐渐地变黄。 ——彭学军《腰门》 小试牛刀 看了作家的例文你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了?你的家乡有哪些美食呢,不同的小作者有不同的切入点,一起来看看吧—— 从制作方法上描写: 马脚杆是我们壮族的一种特色美食。它是用芭蕉叶包着糯米炸制而成的。马脚杆里的糯米可不是一般的糯米,它是用药草粉加水浸泡而成的。糯米里还有蜜枣或者腊肉做成的馅儿,再用芭蕉叶包起来,切成一片一片的放进油锅。随着“嵫”的一声响,马脚杆顿时穿上了一件油亮亮的金色外套。妈妈麻利地从锅中把它们捞起来,我抓起一块,畦,好烫!我不停地把马脚杆在左右手中换来换去,等不及凉,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脆。 (云南省文山实验小学三年级李金恒) 面窝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武汉小吃。它的制作方法是把大米和黄豆磨成米浆,加入香葱、生姜和盐调味,先在面窝勺里撒上一些芝麻,再倒上米浆,浸在油锅里用大火炸制而成。炸好的面窝全身金黄,吃起来酥脆蓬松,外焦里脆,配上一碗牛肉米粉,真是一顿完美的早餐。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三年级吴竹瑄) 糕圈是内蒙古人必备的年货,每年奶奶总要准备很多。只见奶奶把黄米面用慢火炒熟,加开水和成面团,连盆带面放到热炕头,用大被子蒙起来,发酵两三天,再把面和匀,捏成圈状,下锅炸熟。刚出锅的糕圈皮脆内软,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吃起来软软甜甜的。炸熟的糕圈

《舌尖上的中国》寻找广州美食

甜丸卵 礼俗食品。凡新客、贵客、稀客如新女婿、新亲家、归侨、荣归者、官员贵客来作客,必先煮甜糯米汤丸敬客。有些地方还要加2个或4个鸡蛋,称为食甜丸卵。即使已近午晚餐时间,也必先吃。客人估量吃不完,可请主人打少一点或只吃两个鸡蛋,表示礼貌。 清水鲩圆 鲩圆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将鲩鱼去鳞洗净、去头,尾、鳍、翅、皮、骨,切成鱼片,用刀剁成肉泥,加上雪粉,胡椒,白盐、味精作配料,拌匀,把肉泥挤成丸子煮熟。鱼圆软滑,味道鲜美。

鸡颈板 用水把“七分糯三分粘”米粉和成小团,放入热油锅里,用锅铲压拍,然后把它翻过来用锅铲压拍,不断重复,把它压拍成薄片煎熟。趁热取出,撒上白糖和碎花生米,细细卷好。用刀切成一圈圈竖起,哟!还真的象鸡颈呢,吃一口,又香又甜!

粿汁 粿汁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大众化的汉族民间小食,属于粤菜。在潮州街上,随处可见卖粿汁的小食摊,叫一碗热腾腾好像粿条般滑口的粿片,淋上浅棕色的卤汁,再点些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这就是粿汁了,粿汁要趁热吃,非常爽口,越吃越有味。 辅助料用久醇的猪肉卤汁、经腌制卤烂的五花肉和用油煎成金黄色的蒜头粒。民间粿汁主料制法有两种:用米制粿条切成条状,和入米浆煮成稀糊;用米浆下鼎烙成薄片,然后剪成角形,和入米浆煮成稀糊。食用时,在热粿汁中披上几片卤烂的五花肉,撒上蒜头粒,再淋上热卤汁即可。不淡不腻,润滑清口。

绵绵冰 广州遍地美食。但绵绵冰中,名气最大的还属杨小贤。来天河区当然要来品尝品尝。位置很好找,就在石牌东路上,走着走着就看到了。店的招牌是芒果冰,也有其他的味道据说都挺不错的,不过我还是爱我的芒果。虽然看着店面不是很大,两层楼,但里面坐满了慕名来吃冰的人 竹升面 竹升面是广东省汉族传统面食,广东人因"竿"音不吉利而改称"升"。竹升面用传统的方法搓面、和面,用竹升(大茅竹竿)压打出来的面条、云吞皮的一类面食。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第二集面食专题中为南派面食挣得一席之地的老牌传统面。

中华传统美食英文小报手抄报

laba porridge Laba porridge is a kind of porridge cooked with a variety of ingredients on Laba Festival. Laba porridge, used to celebrate the harvest, has been circulating to this day. In ancient times,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the custom of eating Laba porridge spread among Chinese people. In Henan Province, Laba porridge, also known as "everybody's meal", is a festival food custom in memory of the national hero Dumplings Dumpling is a traditional and characteristic food lov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It is a staple food and local snack in northern China. It is also a food for New Year's Day. There is a folk song called "Big Cold Little Cold, eat dumplings for the New Year." Dumplings are usually boiled with dough wrapped stuffing. Glutinous Rice Balls Tangyuan,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nacks, is a spherical food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Generally there is stuffing, cooked with soup to eat. It is also the most distinctive food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with a long history. Eating dumplings means family happiness and reunion in the new year, so it is a necessary food for Lantern Festival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从《舌尖上的中国》浅析中国美食文化的传播

从《舌尖上的中国》浅析中国美食文化的传播 摘要: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集中了各民族的烹饪技艺,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承,综合了多种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特定的地域性、历史的传承性等特征。不同地区的美食文化在同一时空交错,组成了关于美食的中国文化系统。在中国的美食纪录片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有《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类的纪录片对中国美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华文化美食传播舌尖上的中国 《汉书郦食其传》曾记载:“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人们对食物一直有着较多的讲究,我们的饮食文化不仅融合了民族传承性,更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随着现代社会日异月新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慢慢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最初单纯的为了吃饱的“果腹”到现在的“细品”,饮食 习惯慢慢演变成一种生活的享受、一种追求精神的满足、一种对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积淀。现在,越来越多的传媒界也开始将目光投入到美食文化领域,在传统的美食类节目基础上发展新的节目表现形式,更好的发扬传统美食具有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部美食纪录片的主要介绍了全国各地具有地域特

色的传统美食文化。按照食材的种类划分,这部美食纪录片一共分为“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和“我们的田野”七集内容。于2012年5月登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一时间火遍大江南北。这部纪录片除了介绍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外,还融合了中国博大的文化精髓,它为中国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厚重的、真实的“故事范本”。 一、美食文化引发的传播力量 这部受到国内外赞誉的,在深夜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在播出之后能有这么大的反响,恐怕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甚至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制作人等工作人员都无法想象,而这部美食纪录片就这样突然的引发了一场关于美食文化 的传播,就这样意外的成功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把中国传统美食作为亮点,使中国的美食盛宴完美造就了《舌尖上的中国》,造就了舌尖上的巨大力量。 《舌尖上的中国》在播出之前,微博上已经引起了讨论热潮。一经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的收视记录不断刷出新高,一夜之间,在土豆,优酷等热门网站上的点击率猛速上升,更是超过了《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中的韩剧。在百度贴吧上,评分高达9.2;新浪微博上,由《舌尖上的中国》所引发的讨论话题达到数百万条,甚至引发了“舌尖体”形式,成了“刷屏利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舌尖体”

烤羊肉串的肉怎么切

烤羊肉串的肉怎么切 文章目录*一、烤羊肉串的肉怎么切1. 烤羊肉串的肉怎么切2. 羊肉的营养功效3. 羊肉的食用注意*二、羊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三、羊肉的做法有哪些 烤羊肉串的肉怎么切 1、烤羊肉串的肉怎么切烤羊肉串的肉切成小块就行了。在家也可以自制羊肉串,准备新鲜羊肉,洋葱0.5个,小茴香籽,五 香粉,辣椒面,花椒面,白糖,酱油,盐。羊肉剔去白色的筋切成厚为1cm,长大约3-4cm的块,最好是肥瘦相间的肉块这样比较香,如果实在担心油质,可以先将肥肉剔下来;洋葱切成末放入到羊 肉块里,加入一小勺五香粉、一小勺小茴香籽、一勺酱油、一勺白糖、适量的辣椒面、花椒面、盐拌匀。 拌好的羊肉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腌制一晚上味道最好,中 途取出再翻拌几次;竹签提前刷上一层食用油,将腌好的羊肉抖 去表面的调料,小心的穿在签子上,注意肥肉的搭配;穿好的羊肉可以放在烤箱里烤制,也可以架在自家的烤炉、电炉上,只要是明火加热的都可以;一面变色后注意翻面,中途不需要再添加其他 调料,烤到羊肉块变小,表面不再出水即可。 2、羊肉的营养功效羊肉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羊奶与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质,是肾病病人理想的食 品之一,也是体虚者的天然补品。多吃羊肉只能提高身体素质, 提高抗疾病能力。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秋冬季节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 3、羊肉的食用注意不宜食用反复剩热或冻藏加温的羊肉。不宜食用未摘降除甲状腺的羊肉。烧焦了的羊不应食用。未完全烧熟或未炒熟后不宜食用。不宜用不适当的烹制方法烹制食用。肝炎病人过多食用羊肉,可加重肝脏负担,导致发病。吃羊肉后马上喝茶,容易发生便秘。羊肉温热而助阳,一次不要吃得太多,最好同时吃些白菜、粉丝等。 羊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1、羊肉+西瓜不能同食:中医认为, 吃羊肉后进食西瓜容易“伤元气”。吃完羊肉后不宜大量进食西瓜、黄瓜等寒性食物。 2、羊肉+茶不能同食:会产生鞣酸蛋白质,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水分减少,进而诱发便秘。 3、羊肉+红豆不能同食:如果同食,会引起中毒。 4、羊肉+南瓜不能同食:容易发生黄疸和脚气,或者感到胸闷

11个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典故我要做一个有知识的吃货

11个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典故,我要做一个有知识的吃货 中国人喜爱研究美食,“民以食为天”更是中国人的口头语,所以从历史传承下来的菜品有很多,而其中很多菜品也都蕴含着有意思的历史故事,我们这就一起来穿越时空,看看这些经典菜品是怎么来的吧!东坡肉 菜品简述: 东坡肉属浙菜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 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是杭州名菜,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 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菜品起源: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 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 《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 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便指点家人

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 苏轼贬谪黄州时,作有煮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苏轼二任杭州知州时,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担肉给他拜年,苏轼便命将猪肉和酒烧好后给民工吃,家人误听为黄酒和猪肉同烧,大家吃后反而觉得更加酥香味美。“东坡肉”美名慢慢传遍全国。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水晶肴肉 菜品简述: 水晶肴蹄,又名水晶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有诗赞曰:“风光无限数今朝,更爱京口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肴肉传说: 在镇江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次张果老接到王母娘

各种烧烤配方和做法大全(图文)

各种烧烤配方和做法大全(图文)

羊肉:精选羔羊肉 烧制配料:油(蚝油+啤酒+葱油)、辣椒粉、料粉(花生粉+芝麻粉+孜然粉+大料粉+茴香粉+花椒粉)、盐、味精 火候:旺火 烧制过程:将肉放在火上烤至变色,刷油烤1分钟左右均匀的洒上盐,继续烧1分钟洒味精,中途多次刷油,快熟的时候洒上料粉和辣椒粉。最后烧制成功。 羊肉:用洋葱末+料油(花椒和八角炸的油)+盐 牛肉:红酒+洋葱末+料油+盐 鸡翅:红酒+蜂蜜+世一堂干肠料 鱼片:葱+蒜+盐 鸡肉:酱油+胡椒粉+盐 以上均煨二个小时左右即可 虾:烤熟后洒少许盐或辣酱就可以

制作:黄豆粉100克,腰果粉100克,紫苏粉25克,辣椒粉50克,香菜粉20克,,孜然粒50克,芝麻30克,椒盐150克,干葱头粉30克,味粉12克,鸡粉20克,将以上各料拌匀既可;

原料:孜然100克,辣椒粉80克,芝麻30克,紫苏粉50克,五香粉10克,干葱末50克,芹菜粉10克,椒盐10克,味粉10克,将各料拌匀即可;

烧烤秘方(3) 原料:(1)辣椒粉100克,孜然粉50克,芝麻粉20克,花椒粉10克,蒜香粉30克,鸡份20克,椒盐10克,味粉5克,将各料拌匀即可;鸡腿鸡中宝鸡肾鸡脚劲猪脆骨调料如下:鸡精双桥味精胡椒粉味极鲜香麻油花椒油生粉鸡蛋盐白糖沙姜粉 # 羊肉:~~~鸡精香麻油花椒油生粉鸡蛋盐白糖胡椒粉美极双桥味精洋葱姜蚝油 % 牛肉:~~~~鸡精香麻油花椒油生粉鸡蛋盐白糖胡椒粉美极双桥味精蚝油 % 肥牛:~~~~鸡精香麻油花椒油生粉鸡蛋盐白糖胡椒粉美极双桥味精沙爹酱 % 多春鱼:~~~~~双桥味精盐% 生蚝料蒜。小葱。芹菜。红辣椒。香料油。 茄子。韭菜。土豆。虾。辣椒。烤的时候放蚝油还有那些烤料 蚝油熬放点水。盐。味精。白糖! 熬香料油放~!大葱。八角。花椒。浆。大蒜。香菜。香叶熬两个小时用慢活~!(芥末烤生蚝)(生蚝烤大蒜)(胡椒粉油生姜片烤生蚝) 烧烤汁 配料如下:鸡精(2两)双桥味精(2两)蒜肉(3两)生抽一瓶(大)四川麻辣酱(2 勺巴西烤肉配料

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策划

《舌尖上的中国》电视节目策划书 一、背景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物质生活更加富足,在吃方面也变得更加讲究。食客、美食家、吃货等的出现,则从另一方面体现国人口味的变化。衣食住行为人之根本,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是满足,今人在此之外加上品万种美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享受生活。而中国幅员辽阔,有八大菜系,淮扬菜、粤菜、鲁菜、湘菜,每种菜系都有其特色美食,而且烹调方法各有不同,可以说,国人够有口福的了。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导演和摄制组带着观众探访祖国各地美食,了解各式各样与美食有关的人和事,总共七集、每集50分钟的容量,节奏紧凑、制作精良,尝遍美食的同时又能遍览祖国风物,纪录片煞是好。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已经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这样基本的要求。民以食为天,在物质文明丰富至如斯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生活品质更高层次的追求。对于吃,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不只吃味道,还要吃环境、吃服务、吃文化,吃健康。 二、企划动机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前些日子风头力压各种电视连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榜首,甚至让许多早已抛弃了电视的80后“吃货”们,纷纷锁定夜间的央视坐等这部“吃货指南”。人们为美食流口水,为美食的故事流眼泪,为美食的文化而感动自豪,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有人高调地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看要应对新的发展形势,就必须有新的态度与措施。饮食行业发展到今日,大街小巷、五花八门,各种价位、各种地域乃至跨国界的美食比比皆是。如何从

千篇一律的店面经营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商家绞尽脑汁,着力打开销售额与知名度。美食老饕们也寻寻觅觅,力图享受到有特色、有内涵的精彩美食。《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美食资讯节目,是继《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记录片之后的后续美食资讯类节目,更实现其为商家和消费者两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优秀的商家可以尽展己之所长,以此为基础展示自身特色美食功夫。而美食爱好者们则可以通过节目的推介,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接触到平时踏破铁鞋无觅处,只能通过口口相传难辨优劣,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各种美食。大可以凭此慕名而来、亦可尽兴而去。 一、节目名称——《舌尖上的中国》 二、节目类别——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观众参与度高的一档各地美食资讯节目 三、节目主旨——让爱美食的人走进节目让看节目的人走近美食 四、节目目标 借助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的热点,重点打造一档精品的美食资讯节目,不仅仅做美食,还囊括了相关的综合资讯。力图达到“美食主动靠过来,观众自然看进去”的效果,打造口碑,铸就精品。 五、节目定位 这是一档集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的观众参与度高的一档各地美食资讯节目。将美食推介节目与菜肴烹饪节目于一身,力图更好的开发各地特色美食资源的服务资讯类美食节目,兼顾一定的娱乐性质。采用立体全面的推介方式,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优质精选的美食信息,商家现场展示、与美食爱好者们现场沟通交流。

烤羊肉串配料配方

正宗新疆烤羊肉串的做法 今天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是正宗的新疆烤羊肉串--《正宗新疆烤肉制作密籍》。有人在胡乱歪曲新疆烤肉,其实那说的是黑心商贩的欺诈行为。实在看不过眼,一气之下,今天破例透露一下正宗的新疆伊犁烤肉烹制密籍(一般是不外传的)。 新疆各地的烤羊肉,风味各有不同,我都吃过来了,其实最正宗的还是伊犁烤肉。 注意:伊犁,是指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而不是内蒙古的那个“伊利”,别搞混了。 一、选伊犁哈克萨羊肉若干公斤,肥瘦比例为1:3,切成麻将大小的块; 要点1:产自伊犁大草的哈萨克羊,都是吃野草、喝泉水长大的,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人工饲料,甚至从小长到大都从没见过粮食,与野生动物无异,故其肉质异常鲜嫩,绝无内地羊肉的那种膻味儿; 要点2:用其它地方的羊肉做烤肉,一般都要选全瘦肉,因为肥肉又腻又膻。因这里选用的是伊犁哈萨克羊,就可以有一定比例的肥肉,这样味道会更加鲜美; 要点3:肉一定要切成麻将大小的块,记住,是方块,不是肉片,这一点很重要。我吃过南疆、乌鲁木齐的烤肉,看起来挺大,其实都是炒菜用的那种薄肉片,上火一烤水分流失,变得又干又硬,大败胃口。 二、肉块入盆,加入少量洋葱丝、盐(盐量根据个人口味而定),再放入适量清水(以把肉拌匀为宜),搅拌均匀,加盖淹制2-3小时以上。 要点1:调料只放洋葱和盐,千万别自作主张的放什么花椒大料之类乱七八糟的调料,这一点很关键。特别是内地人,总担心有膻味,放这放那地压味。请放心, 因为这里用的是伊犁哈萨克羊肉,绝对没有膻味,千万不要把纯天然的鲜味糟蹋了。知道在伊犁“鲜”字怎样写吗,一半是鱼,另一半就是羊(啥?别处也这样 写?),这里只说羊,鱼以后再说; 要点2:淹制一定要放水,而且时间一定要足。目的有两个,一是要让洋葱和盐渗透到肉的每一个细胞里去。二是要让肉充分吸收水分,这样肉质才嫩,否则上火一烤就发柴。 三、取不锈钢烤肉钎若干,将淹制好的羊肉块均匀地穿在钢钎上,每串5块,其中4块瘦的,中间夹一块肥的。 要点1:专用烤肉钎市场上有售,要选不锈钢带木头把的那种,钎子是扁的,宜宽不宜窄,否则烤制时肉串会在炉子上打滚。强调一下,钎子一定要金属的,因为 金属传热快,可以保证肉块的内部也同样熟透,在内地看到有人用竹钎烤肉,那是胡日鬼,无法保持高温(为什么要高温后面我要讲)。 要点2:住钎上穿肉时,切记肉块要顺肉块的长形方向竖着穿入,万不可横着串,也就是说要让钢钎尽可能多接触肉块,否则肉块会受热不均,外焦里生。 要点3:肉串要讲究两瘦夹一肥,是因为瘦肉和肥肉口感风味各异,这样每一串烤肉都会使享用者的口腔在不知不觉间,感受到不同味觉刺激的奇妙体验。(不好了,我的哈啦子又下来了!没办法,每当想到伊犁烤肉,我的口腔分泌物就会异常活跃) 四、将优质无烟煤加入普通煤炉内燃烧,待煤烧透变得通红时,夹入烤肉炉内打散摆均,切不可把生煤直接放在烤炉槽内燃烧。正宗新疆烤羊肉串的做法 今天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是正宗的新疆烤羊肉串--《正宗新疆烤肉制作密籍》。有人在胡乱歪曲新疆烤肉,其实那说的是黑心商贩的欺诈行为。实在看不过眼,一气之下,今天破例透露一下正宗的新疆伊犁烤肉烹制密籍(一般是不外传的)。 新疆各地的烤羊肉,风味各有不同,我都吃过来了,其实最正宗的还是伊犁烤肉。 注意:伊犁,是指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而不是内蒙古的那个“伊利”,别搞混了。 一、选伊犁哈克萨羊肉若干公斤,肥瘦比例为1:3,切成麻将大小的块; 要点1:产自伊犁大草的哈萨克羊,都是吃野草、喝泉水长大的,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人

秘制烤羊肉串配方大全

秘制烤羊肉串配方大全 配料:泡椒500克、芝麻酱150克、花生酱200克、郫县豆瓣酱200克、大蒜仁100克、花椒粉30克、特鲜一号40克、鸡精100克、白糖20克、盐40克、色拉油1500克。做法:把芝麻酱、花生酱、大蒜仁、花椒粉、特鲜一号、鸡精、白糖、盐混合一起,放入容器内,将泡椒、郫县豆瓣酱剁成泥。放入油锅内,中小火炒出红油后,倒入装有调料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密封12小时待用。肉串的做法 配方一、腌制配方:烧烤配料40克、麻辣臭干子45克、味精80克、特鲜一号80克、鸡肉香精60克、生粉100克、花椒粉40克、辣椒粉适量。 腌制方法:将一斤肉洗净切成肉丁,放入姜末、洋葱末各10克、鸡蛋半个、料酒5克、白糖0.7克、精盐适量、混合香料40克、然后搅拌均匀腌制20-40分钟。 配方二、烧烤配料90克、精盐40克、特鲜一号40克、姜末、葱末各40克、白糖10克、松肉粉20克、料酒100克、生粉300克、以上配料可以制作5斤肉的肉串腌制方法同上。 配方三、麻辣臭干子20克、精盐40克、特鲜一号40克、葱姜末各30克、白糖10克、嫩肉粉25克、料酒50克、生粉300克、将以上调料放入切好的鲜肉中拌匀、以上配料可制作5斤肉的肉串、腌制20-40分钟待用,腌制方法同上。注意:以上三种配方制作的肉品干湿度,为肉串能吸附香料不落不流水为宜。流水不宜保持风味、肉品太干比较耗油,应该掌握再手握一把觉得湿润但不出水为宜。 鸡翅、鸡腿、鸭翅 配料:麻辣臭干子90克、精盐40克、味精50克、特鲜一号40克、葱姜末各40克、松肉粉2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生粉200克、鸡肉香精20克、(以5公斤做试验)。 方法:将上述原料和5公斤主料充分搅拌均匀,腌制20-40分钟穿串半成品。如果搅和时干燥应适当加水,使其调料完全粘上肉食上面。这些是生料烤制,不必煮熟。 鸡、鸭、鹅、爪类 配料:精盐40克、姜末50克、味精50克、葱段100克、花椒粒50克、(以上5公斤做试验)。 制作方法:把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没为止,让如精盐、生姜(拍碎)、味精、香葱头、花椒、用中火煮熟待爪泡大伸直,用竹签一穿即破时捞出,凉透后每串穿2个待烤。 鱼类以5公斤做试验 配方:麻辣臭干子90克、咖喱粉10克、精盐60克、白糖50克、味精50克、特鲜一号40克、牛肉香精10克、香飘酱100克、将以上原料和鱼搅拌均匀腌制1小时待用。 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和鲜鱼充分拌匀,干湿掌握与肉串相同,腌制20分钟左右待烤。各种类型的鱼克穿成半边鱼、鱼串、全鱼、鱼尾等多个品种。 排骨类以5公斤做试验 配方:十三香100克、五香粉20克、精盐40克、松肉粉20克、白糖10克、味精20克、特鲜一号40克、葱段、姜片各40克、牛肉香精40克、生粉100克、将以上与原料混合均匀腌制1小时穿串待用。

11个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典故我要做一个有知识的吃货

11 个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典故,我要做一个有知识的吃货 国人喜爱研究美食,“民以食为天”更是中国人的口头 语,所以从历史传承下来的菜品有很多,而其中很多菜品也都蕴含着有意思的历史故事,我们这就一起来穿越时空,看看这些经典菜品是怎么来的吧!东坡肉菜品简述:东坡肉属浙菜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 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是杭州名菜,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 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菜品起源: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 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1080 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 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 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便指点家人 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 苏轼贬谪黄州时,作有煮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苏轼二任杭州知州时,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担肉给他拜年,苏轼便命将猪肉和酒烧好后给民工吃,家人误听为黄酒和猪肉同烧,大家吃后反而觉得更加酥香味美。“东坡肉”美名慢慢传遍全国。 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

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水晶肴肉菜品简述:水晶肴蹄,又名水晶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 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有诗赞曰:“风光无限数今朝,更爱京口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肴肉传说:在镇江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次张果老接到王母娘 娘的请柬,请他去瑶池赴蟠桃宴。半路上,张果老忽然嗅到 股奇异的香味,仔细一看,原来是水晶肴肉散出的香味,不由馋虫挠心,便变成一个老头买了一些,饱餐一顿,继续上路。快到瑶池时,忽然对赴蟠桃宴没了兴趣,心想水晶肴肉如此好吃,何必再赴蟠桃宴,于是掉转毛驴,打道回府了。 腊味合蒸菜品简述:腊味合蒸是湖南传统名菜之一,是取腊肉、腊鸡、腊鱼于钵,加入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 '腊味合蒸'以各种腊熏制品同蒸,风味独特,是湘菜中传统风味名菜。此菜腊香浓重,咸甜适口,色泽红亮,柔韧不腻,稍带厚汁,且味道互补,各尽其妙。 相关典故:腊味合蒸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它的成名相传还与一位乞丐有关。从前,在湖南一小镇上有家饭馆,店主刘七为逃避财主逼债流落他乡,以乞讨为生。 日来到省城,因时近年关,人家就把家里腌制的鱼肉鸡拿点给他。刘七见天色已晚,早已饥肠辘辘,便把腊鱼、腊肉、腊鸡等略一洗净,加上些许调料装进蒸钵,蹲在一大户人家屋檐下,生起柴火蒸开了。 此时大户人家正在用餐,且席上嘉宾满座。酒过三巡,菜已 足,忽又飘来阵阵勾鼻浓香。主人忙问家童,还有何等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