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原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原文

咏怀.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 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登池上楼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封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石崇要客燕集刘义庆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

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

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

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

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7《待漏院记》——王禹偁(957—1001)【译文】大自然的规律不说话,而万物顺利生长,一年的农事收获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掌握四季的官员(上古以四季名官,有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教育、军事、司法、财政等工作),掌管五行的天官们(古代设置掌管金、木、水、火、土的官职),疏通阴阳四时之气。

皇帝不说话,而人民和睦相亲,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三公(朝廷中最高长官。

一般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讨论治国之道,六卿(隋唐后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职责分明,发扬了他们的教化的结果。

所以(我们)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就是取法于天道。

古代善于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人,从皋陶、后夔(舜时贤臣)到房玄龄、魏征(唐初贤相),屈指可数。

这些人不独有德行,且都勤于职守。

早起晚睡,以侍奉皇帝,连卿大夫都是如此,何况宰相呢?朝廷从建国初,沿袭前朝(唐朝)的制度,在丹凤门(北宋汴京皇城的南门,原名明德门)的右边(即西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崇尚勤于政务。

当宫殿北面的门楼(此指皇帝接见群臣议论政事的宫殿)映着一线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启行,光明闪耀的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宰相驾到,马车铃声哕哕作响,富有节奏。

这时金马门(此借指宋朝的宫门)尚未打开,漏壶里的水仍在下滴(意指天还没有亮),(侍从)除去帷盖,(宰相)在此暂息。

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他大概想得很多吧!有的在想,百姓尚未安宁,考虑怎样使百姓安康;四方的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得到安抚;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田地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德才兼备之人在民间,我怎样取用他们;奸滑邪恶之臣在朝,我怎样贬斥他们;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六种自然现象)不和顺,灾祸接连而来,我愿意辞去相位,祈求上天消除灾祸;各种刑罚未能废除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修养德行以矫正。

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第一编隋唐五代文学作品选●第一章隋代诗歌●第一节隋代诗坛的总特征南北文风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新,齐梁文风在新朝继续沿袭,整个文坛仍处于过渡阶段。

第二节主要作家(诗人)作品●隋代文学(诗歌)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另一部分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虞世基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

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

卢思道●卢思道(约530-582),今传辑本《卢武阳集》一卷。

主要生活在北朝。

●他有一些诗如《采莲曲》偏于齐梁风格,但他的《从军行》则体现了北方文人重“气质”的特点,是他的代表作。

《从军行》●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祈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

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前半写将士们英勇出征,杀敌报国,久戍不归,生活艰苦,思亲念家。

后半写思妇遥念亲人,情兼忧怨。

结句讽刺靠战争猎取功名的将军。

●诗中不仅具有北朝诗歌刚健雄劲的风格,而且也具有南朝诗歌清丽流畅的特色。

两种风格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从形式上来看,这首诗采用的是南朝歌行体,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胡应麟《诗薮》:“音响格调,咸自停匀,体气丰神,尤为焕发。

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豫章行》。

”杨素●隋朝开国重臣,亲历征战,对军旅生活体验尤深。

《出塞》二首为代表作。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格调清远,“转似出世高人”(沈德潜)。

●《赠薛播州诗十四章》也是佳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作者整理)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作者整理)全
命”“小说界革命”,多反帝爱国;号新文体
作者
(原)名


世称


吴伟业
骏公
梅村
陈维崧 唐甄
纳兰性德
大陶(初) 成德
其年 铸万 容若
迦陵 圃亭 楞枷山人
蒲松龄
留仙,剑臣
柳泉
聊斋先生
洪昇 孔尚任
昉思 聘之,季重
稗畦,稗村,南屏樵 者
东堂,岸堂
云亭山人
方苞
郑燮
吴敬梓
曹雪芹

袁枚
凤九
克柔 敏轩 梦阮
子才
灵皋,望溪(晚)
板桥 粒民 雪芹,芹溪,芹圃
简斋,随园老人
桐城派代表人物;为文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合 一;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 结“宣南诗社”(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
岭南三大家”(黄培芳,谭敬昭);爱国主义 “宣南诗社”;今文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近代“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吾口”,要求表 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爱国主义
政治接近改良派 维新变法(康有为);倡导“诗界革命”“文界革
《废艺斋集稿》 《小仓山房诗文集》《子不语》《
随园诗话》
小说《儒林外史》 《红楼梦》(写作和修订)
《惜报轩全集》
古文选本《古文辞类纂》
《张南山全集》 《定庵集》
《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
《老残游记》
小说《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 《活地狱》戏曲作品《庚子国变弹
《饮冰室集》
报刊《指南报》《绣像小说》 报刊《新民丛报》《新小说》
《潜书》九十七篇
《通志堂集》《饮水词》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
斋诗文集》《日用俗子》《聊斋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精读篇目宋代1.《渔家傲》p13 范仲淹,出仕敢言,善写塞上风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是一首边塞词。

(2)此词开宋代豪放词先声。

(3)此词所表现的思想矛盾和复杂情感:既表现了御敌守边、建功立业的气概和抱负,又表现了边地之苦和思乡之情。

欧阳修称“穷塞主之词”。

(4)此词意境悲凉壮美的特征。

(5)分析此词写法上视、听结合,“一”、“万”对比的特点。

2.《浣溪沙》p19 晏殊,诗属西昆体。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此词抒写了伤春之感,其中蕴有迁逝之悲。

(2)说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的意蕴:描绘的是暮春的典型景物;引起读者的美感联想,体悟其象征意蕴,“落花”的衰亡、无情,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燕归”的新生、有情,又给人以希望的慰藉。

以及此联对仗工巧流利的特点。

suo3.《踏莎行》p27 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以先道后文、事信言文等理论和富有显示内容的创作实践,反对浮靡文风,其诗平易疏朗,条达晓畅,词婉曲清新。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此词通过写旅人征途感受,抒发离愁别恨的意旨。

(2)理解此词上下片分写行者和居者,分析下片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

(3)此词以乐景写哀情,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

(4)词中暗用典故的具体含义。

梅柳:怀念家人,离别之意(5)分析此词结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递进层深笔法的抒情作用。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4.《五代史伶官传序》p28 欧阳修(1)这是一篇史论。

(2)文章主旨:国家的盛衰主要取决于人事。

2024年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名句“万壑有声含晚籁”的作者是()。

A.林逋B.苏轼C.王禹偁D.黄庭坚2.下列作者中,以策论见长,有战国纵横家风采的是()。

A.苏洵B.范仲淹C.王安石D.曾巩3.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作家是()。

A.汤显祖B.方孝孺C.王世贞D.袁宏道4.龚自珍《咏史》诗有“团扇才人踞上游”句,“团扇才人”指盼是()。

A.宫女B.妓女C.风度翩糯的文人5.试述《窦娥冤》中窦娥思想变化对于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6.《待漏院记》:“古之善相天下者”,“相”的意思是()。

A.相信B.看相C.辅佐D.观察7.简析《长生殿》(惊变)曲词的特点。

8.《报刘一丈书》写了哪几类人?各有何特点?9.《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沉江之前斥骂李甲的话有()。

A.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B.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C.郎君有何难言之事,频频叹息D.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E.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10.下列文句中,出自邓牧《君道》的是()。

A.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B.故凡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室之美者,非尧舜也,秦也C.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D.尧舜之道,不失其本心而已矣11.下列辛弃疾《贺新郎》词句中不用典故、直抒胸臆的是()。

A.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B.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C.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D.看试手,补天裂12.话本《错斩崔宁》故事情节的重要特色是运用了()。

A.悬念B.巧合C.铺叙D.旁自13.概括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题旨,举例分析本文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特点。

A.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B.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C.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D.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15.《窦娥冤》中,窦娥被斩首的时间是农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学生
曹植
中国
作品
李商隐
教学
诸葛亮
古代文 学
中国
古代文学
徐幹八刘 桢九
陈陶六
作品
皮 曹丕 夷
乐府
向秀
李贺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是为大学中文系学生编选的一部基础课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各册后附 “教学参考书目”,以便于授课教师备课、学生研修检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所选作品,尽量采用通行的 古籍版本,与其他版本不同的语词,不单作校勘,极有必要说明者,于注释中顺便交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 对入选的作品,全部做了必要的注释。
二一王昌龄
二三高适
二四李白 二五崔颢
二六常建 二七杜甫
1
二八李华
2
二九岑参
3
三〇寒山
4
三一钱起
5
三二元结
1
三三司空曙
2
三四张继
3三五刘长卿4Fra bibliotek三六戴叔伦
5
三七韩翃
1
三八韦应物
2
三九张志和
3
四〇卢纶
4
四一李益
5
四二孟郊
四三韩愈 四四张籍
四五王建 四六刘禹锡
四八李绅
四七白居易
四九柳宗元
1
五〇卢仝
2
五一白行简
3
五二元稹
4
五三贾岛
5
五四李朝威
1
五五许浑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打印版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打印版

一、宋前期文学《村行》——————王禹偁王禹偁 ,字元之。

文学上反对五代、宋初的浮靡之风。

《小畜集》、《小畜外集》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表现了以山水田园自娱的达观情怀,也借景抒情写了思乡之情,暗寓了内心表现手法: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

忠直无私,以保国安民为己任;不应该图谋私利,或贪图禄位,庸碌无为。

体现了作者开明的政治主张和实现清明吏治的进步要求。

艺术特色:以“勤”字立说,由“勤”引出待漏院,又从“待”字生出“思”,再由“思”引出贤、奸二相,以“慎”收节。

第二段也用对比,刻画奸相和贤相形象。

二、宋初词坛《玉蝴蝶》——————柳永、柳永。

原名三变,世称柳七。

“奉旨填词”。

通过大量制作慢词而推动词发展。

有《乐章集》。

、本文以描写钱塘江、西湖最为出色。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广为流传。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通过描写萧疏凄凉的秋景,抒发对远方故人的怀念,感情低婉而深挚。

《雨霖铃》——————柳永(★★★)!是一首抒写别情的词。

抒发了悲凉感伤的离愁别绪,也隐隐包含了对平生不幸遭遇的感慨和深感前途黯淡的①.虚景实写的手法。

上片叙别情别景,下片设想别后相思。

上片时词以当前景物起兴,铺叙了时间及分手时难舍难分场景,以景物描写结束上片的话别场面。

下片写男主人公设想的别后情景。

伤别又遇清秋更增伤感,虚景实写。

②.此词点、染结合,善于转折。

③.善用白描。

宋前期文学(1)——范仲淹、张先、晏殊、梅尧臣《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⑴。

黯乡魂⑵,追旅思⑶,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描写乡思旅愁的词。

艺术特点:①上片写景很有特色。

从色彩上看,碧云、黄叶、翠烟、斜阳,形成斑斓的画面,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从构图上看,碧云天、黄叶地是由上到下,山水寒烟、芳草斜阳则是由近而远,纵横交错,境界开阔。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必背作品20篇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必背作品20篇

背诵作品20篇宋代:《雨霖铃》柳永《踏莎行》欧阳修《桂枝香》王安石《江城子》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登快阁》黄庭坚《鹊桥仙》秦观《青玉案》贺铸《兰陵王》周邦彦《声声慢》李清照《临江仙》陈与义《书愤》陆游《念奴娇·洞庭青草》张孝祥《摸鱼儿》辛弃疾《贺新郎》辛弃疾《扬州慢》姜夔《解连环》张炎金元:《夜行船》马致远清代:《如梦令》纳兰性德《咏史》龚自珍《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桂枝香·登临松木》——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第一部分单选题一、宋代部分:1、王禹偁字元之,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

2、《村行》《待漏院记》作者王禹偁。

34、王禹偁《待漏院记》提出:“一国之政,悬于宰相”5先声的是范仲淹的《渔家傲》。

6、北宋前期善写塞上风光的词人是范仲淹。

7、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中作为主调的一句是然未勒归无计”。

8、自范仲淹的《渔家傲》。

9的作家是张先。

10句是“云破月来花弄影”。

11、《浣溪纱》。

137、《小山乐府》的作者是张可久。

138、《岳鄂王墓》的作者是赵孟頫。

139、《项脊轩志》的作者是归有光。

140、“只吹得水尽鹅飞罢”出自王磐《朝天子》。

141、《狂鼓史渔阳三弄》的作者是徐渭。

142、《望溪文集》的作者是方苞。

143、《三元里》的作者是张维屏。

二金元部分1、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元好问。

2、元好问《岐职》写的是蒙古攻金。

3、元好问的诗文集是《遣山先生集》。

22、赵孟頫的《岳鄂王墓》是一首七言律诗。

23、元代著名的蒙古族诗词作家是萨都剌。

24三明代部分1、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明代作家是宋濂。

23、与宋濂并为明代一代文宗的作家是刘基。

4、刘基《卖柑者言》是一篇讽刺小品。

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刘基《卖柑者言》。

32、凌濛初的“二拍”共收短篇小说七十八篇。

33、在《转运汉遇巧洞庭红金维厚的故事是头回。

四清代部分1、吴伟业于诗的各体中最擅长七言歌行。

2冲冠一怒为红颜”。

3、方苞为文提倡“义法”文集是《望溪文集》。

4有《饮水词》,其词风近于李煜。

31形象时充分运用了对比。

“制台”32湖医生。

33、山。

本篇故事发生在济南。

又名生死20余篇现编)中保《醒世恒言》既生动活即一系列的巧而它们的无端压迫人民,其实质和《壬辰杂编》,表达了诗人反对充分显示“十年”说“暗秦京”从中可以体后极写城破后的并突出将军过将将中四句概“心悬日月光”《宋学士全集》。

他多参与其。

刘基诗文都很,文章短小,入里,导入正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金元部分全书原文翻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金元部分全书原文翻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金元部分《岐阳》元好问(1190-1257)【岐阳城破后的惨象】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名号:遗山山人;世称元遗山;金代杰出诗人作品:《遗山先生集》背景:蒙古军(元军)攻岐阳体裁:七言律诗翻译:号称“百二关河”的三秦啊,如今已不见杂草纵横;十年的战火燃烧在这里,烽烟遮暗了旧时的秦京。

西望着岐阳啊,全没有半点同胞的音信;东流的陇水啊,只听到一片惨痛的哭声!荒野里,缠绵的蔓草情深意厚,在悄悄萦绕着战士的尸骨;蓝天下,惨淡的残阳究竟为啥,却偏偏照射着死寂的空城?我能够从什么地方啊,向苍天细细地责问为何让凶残的蚩尤啊,制造这杀人的刀兵?《壬(rén )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元好问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出水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诗篇对国事倾危、生灵涂炭的现实不是一味地哀叹悲泣,字里行间仍充溢着一股慷慨壮烈之气,意境苍凉雄阔)首联追溯历史,说明金兵有险不能守,致使蒙军一再进犯秦地颔联写诗人对岐阳战事的关注颈联写岐阳城破之后的惨景。

这是诗人的想象之辞,并非实地见闻,乃紧承上句而来尾联以责问上天的语气,揭示全诗的主题。

首联慨叹战事频繁,无辜百姓被杀戮殆尽。

颔联承上,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残酷,惨不忍睹颈联抒发怀抱,表明自己虽然救国之志,却无力回天,只有徒唤奈何尾联指责驻守北方的将帅不以大局为重,贻误战机,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已经濒临绝境体裁:七言律诗/记乱诗背景:蒙古军(元军)围汴京翻译:惨淡的龙蛇之年,每日里都在发生战争,那寒光闪闪的干戈,真想灭尽世间生灵。

那高原上流出的洪水,让山河改变了面貌,从战地上吹来的寒风,让人感到草木也沾满血腥。

传说精卫有满腔怨愤,她立志雪仇要填平浩瀚的东海,古代包胥没有多少眼泪,但他为了挽救楚国在秦庭上哭了七天七夜也不绝声。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1、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王禹偁,世称王黄州,《三黜赋》“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何亏”,首倡“革弊复古”,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声。

敢于触及时弊,关心民间疾苦,诗风质朴,清新淡雅,有《小畜集》。

记游七律。

对异乡独特景物的莫名惆怅以及由这种惆怅引发的思乡之情。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意境:山峰本不能语而“无语”,把自然拟人化,山峰有形有思,有了生命,无语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

从这独特意象中看到诗人独立寒秋,悄立斜阳的孤独形象。

2、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王禹偁,写《端拱箴》遭贬。

用竹楼的特色来强调谪居的乐趣,用饮酒烹茶、送夕阳、迎素月的楼内生活来表白自己不“干谒求取”的清白之志,用竹瓦易朽但不及人事变迁之速来抒发自己“四年而遭三贬”的愤懑不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作者“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何亏”的坚贞气节。

作者善于捕捉视听形象,描写诗意环境,并以此衬托、塑一个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作者写楼的位置是清幽而旷远,这是远景,是从视觉上写。

写楼的特点是清韵泠然,这是近景,是从听觉上写的。

3、天仙子○张先,字子野,世称“张三影”,有《安陆词》传世。

其词多写花香月色,离愁别绪。

语言工巧,韵味隽永,追求一种朦胧美。

愁的意蕴:写词时作者官位低微而又年逾半百,此愁是沧桑之人那种埋藏于心底的深沉的、执着的愁,是诸多封建文人在那种时代中不能有所作为的苦闷心情的写照。

云破月来花弄影:永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榴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4、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字希文,因上《百官图》讥刺宰相吕夷简被贬。

有《范文正公集》。

○边塞词,通过秋日塞上的感怀抒写,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又思念家乡的感情以及对久戍不归的征夫们的同情。

善于捕捉边塞景物的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清代部分全书原文翻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清代部分全书原文翻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清部分《圆圆曲》吴伟业(1609-1672)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tòng)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莫,一曲哀弦向谁诉?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便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将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烛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jiù)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沙女伴忆同行(háng)。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尽延致。

一斛(hú)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支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屟(xiè)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名号:梅村;与钱谦益,龚定孳(zī)并称“江左三大家”;娄东诗派开创者作品《梅村家藏稿》体裁:七言歌行叙事诗翻译:君王当年离开了人间,将军破敌收京让开了山海关。

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一、宋代部分01.王禹偁《村行》,著有《小畜集》《待漏院记》。

02.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渔家傲》,其词善写塞上风光。

03.张先,字子野,有《安陆词》,《天仙子》。

04.晏殊,有《珠玉词》,《浣溪沙》。

诗属西昆体,词承南唐遗风,近于冯延巳。

所作多写闲情逸致。

05.梅尧臣,宛陵人,世称宛陵先生。

有《宛陵先生集》,《汝坟贫女》。

以平淡的诗风反对“西昆派”讲究词藻华丽的诗风,所作多反映民生疾苦。

06.苏舜钦,建沧浪亭寄情山水《苏舜钦集》《初晴游沧浪亭》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07.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有《新五代史》《六一词》《欧阳文忠公集》,《戏答元珍》《踏莎行》《五代史伶官传序》《秋声赋》,词多写恋情离思。

《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踏莎行》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08.柳永,有《乐章集》,《望海潮》《雨铃霖》《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09.曾巩,南丰人,南丰先生,有《元丰类稿》,《墨池记》。

10.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

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歌曲》,《明妃曲》《桂枝香》(金陵怀古)11.晏几道,号小山,《小山词》,《临江仙》,所作多感伤之辞。

1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乌台诗案”遭贬《东坡乐府》《游金山寺》《江城子》《卜算子》《定风波》《方山子传》13.苏辙zhe,号颖ying滨遗老,《栾luan城集》,《上书密韩太尉书》。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7《待漏院记》——王禹偁(957—1001)【译文】大自然的规律不说话,而万物顺利生长,一年的农事收获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掌握四季的官员(上古以四季名官,有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教育、军事、司法、财政等工作),掌管五行的天官们(古代设置掌管金、木、水、火、土的官职),疏通阴阳四时之气。

皇帝不说话,而人民和睦相亲,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三公(朝廷中最高长官。

一般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讨论治国之道,六卿(隋唐后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职责分明,发扬了他们的教化的结果。

所以(我们)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就是取法于天道。

古代善于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人,从皋陶、后夔(舜时贤臣)到房玄龄、魏征(唐初贤相),屈指可数。

这些人不独有德行,且都勤于职守。

早起晚睡,以侍奉皇帝,连卿大夫都是如此,何况宰相呢?朝廷从建国初,沿袭前朝(唐朝)的制度,在丹凤门(北宋汴京皇城的南门,原名明德门)的右边(即西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崇尚勤于政务。

当宫殿北面的门楼(此指皇帝接见群臣议论政事的宫殿)映着一线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启行,光明闪耀的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宰相驾到,马车铃声哕哕作响,富有节奏。

这时金马门(此借指宋朝的宫门)尚未打开,漏壶里的水仍在下滴(意指天还没有亮),(侍从)除去帷盖,(宰相)在此暂息。

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他大概想得很多吧!有的在想,百姓尚未安宁,考虑怎样使百姓安康;四方的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得到安抚;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田地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德才兼备之人在民间,我怎样取用他们;奸滑邪恶之臣在朝,我怎样贬斥他们;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六种自然现象)不和顺,灾祸接连而来,我愿意辞去相位,祈求上天消除灾祸;各种刑罚未能废除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修养德行以矫正。

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汉语文学作品选单选1、晚唐体尊崇的对象实际是贾岛、姚合。

2、林逋,称梅妻鹤子,有《林和靖诗集》。

《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宋初最早提倡儒学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

有《柳河东集》。

4、王禹偁有《小畜集》、《小畜外集》。

5、西昆派标榜学习李商隐。

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有《欧阳文忠公集》。

7、梅尧臣、苏舜钦与欧阳修共同倡导诗文革新。

梅尧臣,世称宛陵先生,有《宛陵先生文集》。

8、前人比较二苏文章,认为“大苏文一泻千里,小苏文一波三折”(大苏:苏轼,小苏:苏辙)9、晏殊,词集名《珠玉词》。

其词作是一种极端贵族化的审美趣味。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昨夜西风凋碧树”三句似“诗人之忧生”,又以之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

10、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词集《小山词》11、李清照在《词论》中“变旧声作新声”的词人是指柳永。

12、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点铁成金”《豫章黄先生文集》。

1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14、吕本中编列了一张《江西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宗派之祖”。

宋末元初的方回又称杜甫为江西诗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15、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词集名《片玉集》。

形成了自己缜密典丽的词风。

16、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词集《漱玉集》。

坚持词“别是一家”。

17、朱敦儒,字希真,词集《樵歌》18、范成大,号石湖居士。

有《石湖居士诗集》和《石湖词》。

作品将记述农事活动,反映农民疾苦和描写田园生活逸趣这几种创作传统融合在一起,成为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他晚年在石湖所作《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

19、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20、叶适是与朱熹同时的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21、陆游,年轻时从学江西派诗人曾几。

诗集《剑南诗稿》和文集《渭南文集》。

陆游的文章在南宋卓然为一大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老学庵笔记》、《入蜀记》以及《渭南文集》中的若干序跋记传文字。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祭妹文》——袁枚 (清)全译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祭妹文》——袁枚 (清)全译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祭妹文》——袁枚(清)全译文【译文】乾隆三十二年冬天,葬三妹素文在上元的羊山上,并以文章来奠祭说:唉呀!你生在浙江却葬在此地,离我们的故乡七百里了。

当时你虽然得梦幻想,岂知这里竟是你埋骨所在呢?你因为坚守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嫁了一个品德败坏的丈夫而被遗弃,以致陷在孤苦失意的境地,虽然这是命中注定,上天的安排;然而牵累你到这种地步,也未尝不是我的过错。

我幼年时跟从老师授习经书,你同我并肩而坐,爱听那些古人的节义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竟然亲身实践。

唉!假使你不懂得经书,也许未必会象这样苦守贞节。

我捉蟋蟀,你张开双臂出现在捉虫的地方;寒冬蟋蟀死了,同到埋葬蟋蟀的地方。

今天我收殓你的尸体安葬你,而当年的种种情景,犹历历在目。

我九岁时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双髻(将头发挽束在两耳上方),披了一件细绢单衣进来,共同温习《缁衣》(《诗经·郑风》中的名篇)一章。

刚好老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赞叹。

这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

你在墓地,一定还清楚记得。

我成年后(二十岁后)去广东,你拉着我的衣裳悲伤痛哭。

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你从东厢房扶着长桌出来,一家人瞪大眼睛打量而笑,记不得当时话是从哪里说起,大概是说了些在京城考进士的经过情况,报信人来得早晚等等吧。

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死,就一天也不能忘却。

往事堆积在我心胸,想起来心头悲伤得透不过气。

它们像影子一样清晰可数,然而想把往日的情景回忆得再具体、形象些,它们却转尔消逝了。

我后悔当时没有把孩提时期的情状,一条条详尽罗列记存下来。

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那么即使时光可以倒流回去,孩提时代可以重新来过,也没有人来为它们对照证实的了。

你(因不堪丈夫凌辱)与高家断绝关系后回到娘家,堂上老母(章氏),依仗你的照料扶持;家中的文书事务,期待你去办理。

我曾经以为妇女中很少明白经书要义、熟悉雅训典故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很多,其中两部著名的作品是《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红楼梦》是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杭州为背景,描绘了贵族家庭的生活氛围、人物的性格态度以及一系列的热闹故事,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民间流传的一部传奇小说,由元末明初作家罗贯中编写。

书中描述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以及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的行为。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政治和战争,而且也让这一时期的文化得以传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