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合作也日益增加。
服务贸易对于两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各国政府的政策对于服务贸易的推动和规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服务贸易的政策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改进对策,以促进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
1.政策体系中方:中国的服务贸易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包括国家战略、政府政策、行业标准等方面。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服务贸易促进与规范的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日方:日本政府在服务贸易领域也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等。
日本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也为服务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
2.服务贸易自由化中方:中国积极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步降低了服务贸易的壁垒,推动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日方:日本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中方: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服务贸易规范化的政策,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和规范。
加强服务业监管、建立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等。
二、中日服务贸易政策的差异虽然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政策的推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差异:1.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不同中国:中国服务业开放度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一些服务行业对外资的准入仍存在一定的限制。
日本:日本的服务业市场相对更加开放,但还存在一些行业保护和准入限制问题,限制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2.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同中国:中国政府对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通过一系列政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日本:日本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规范化,但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与中国相比有一定差距。
3.服务贸易监管机制不同中国:中国对服务贸易的监管机制逐步完善,但在监管效率和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日本:日本的服务贸易监管机制较为健全,但在对外贸易监管方面还有待加强。
CH08第八章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3、对外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有关情况没 有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他们的做法和要价缺 乏了解或知之甚少,不利于对外服务贸易的发 展。 4、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统计存在很大问题。由于 历史原因,中国的产业划分同市场经济国家不 同,服务业的涵义、统计口径以及划分标准与 国际 惯例不一致,这不仅会影响对外交流和 政策决策,更不利于中国服务领域与国际市场 接轨。
近年来,虽然在海运、金融、保险、商业、律师业 等领域,通过体制改革和有关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 传统的国家垄断经营模式,基本确立了市场化经营原则, 但在如邮电、通讯等部门依然没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基本思路是先向国内服务企业开放,培育竞争能力,然 后俟条件成熟,逐渐向国外市场开放。 3、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其竞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发 展是硬道理,开放服务市场是为了发展,一方面,通过 引进,获得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出口,培育优势服务 行业,进军国际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中国服务贸易法制体系
《对外贸易法》 各服务贸易领域的基本法律
基本法律的实施细则
单项法规
(三)服务贸易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1、尊重国际惯例,充分利用GATS中的保障和例 外条款,以部门中服务经营者的服务水 平、经营规模、服务方式和技术等摸清楚。
5、目前对服务贸易的管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各有关职能部门多头、交叉管理,条块分割。 6、服务业各行业部门只局限于管理直属系统,有 些服务部门对直属系统实行保护主义,造成行业 垄断,不利于该行业的对外开放和竞争力的提高。 随着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这些问题暴露得越 发明显,这将不利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 迅速建立我国服务贸易的管理机制,刻不容缓。
第二节 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和服务贸易立法
一、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的现状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3.服务贸易进口结构
(1)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呈现“粘性”。中国服务进 口的主要项目包括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等,其中旅 游、运输以及其他商业服务三项占到了总进口总额的近 80%以上。 (2)随着中国加入WTO,服务业的开放度提高,中国在 服务贸易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是《服务贸易总协定》 的创始成员方,并且签署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几个基础协 定,其中,金融、电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目前都 是我国处于劣势的产业,随着这些产业的逐步开放,进口 额将越来越多。
四、中国加入WTO后有关服务贸易的具体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mht、电信: 增值电信和寻呼:加入后2年内取消地域限制,外资 比例不超过50%。 基础电信:移动话音和数据服务 在加入后5年内取消地域限制,其他业务在加入后6年 内取消地域限制,外资比例不超过49%。
2、银行:加入时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 外汇服务,加入后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逐步在全国向 所有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本币业务。允许外资非银行 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消费信贷。
CEPA是一种双边协议,对双方都有利。CEPA实施一 年多来,香港对大陆服务业的投资增加,也带动了香 港本地的投资,就业也由此增加。更多大陆居民到香 港旅游,推动香港旅游业发展。香港空壳化的担忧并 未出现。 大陆服务业落后,也希望引入更多的境外服务和智力 资源。
一、内容与特点(与GATS下承诺的对 比)
路漫漫其悠远2对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交通运输服务等领域的开放程度也比较高限制较少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分销其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采取逐步扩大开放区域的办法放开零售业务零售产品范围也逐年放开承诺在2004年取消对特许经营和无固定地点的批发或零售服务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服务贸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服务贸易行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保障国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服务贸易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竞争原则;(二)市场准入原则;(三)透明度原则;(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原则;(五)保护知识产权原则。
第二章服务贸易主体第四条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或者资格。
第五条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具有稳定的经营场所;(三)具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四)具有完善的服务体系;(五)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应当依法向有关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第七条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非法服务贸易活动。
第三章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第八条国家对服务贸易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第九条下列服务贸易领域实行市场准入限制:(一)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公共道德等领域的服务贸易;(二)对国家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的服务贸易;(三)国家规定实行特殊管理措施的服务贸易。
第十条从事市场准入限制的服务贸易,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或者审批。
第十一条从事市场准入限制的服务贸易,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应的资质或者资格;(二)具备完善的服务体系;(三)具有稳定的服务能力;(四)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章服务贸易监管第十二条国家对服务贸易实行监管,确保服务贸易市场的公平竞争、健康发展。
第十三条国家有关部门依法对服务贸易进行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审查服务贸易企业的资质和资格;(二)监督服务贸易企业的经营活动;(三)查处服务贸易违法行为;(四)发布服务贸易市场信息。
第十四条服务贸易企业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依法经营,不得从事非法服务贸易活动;(二)诚实守信,不得欺诈消费者;(三)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四)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监管工作。
国际服务贸易管理制度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本文旨在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以及我国在服务贸易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对策。
一、引言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渠道向消费者或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活动。
与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非实体性、可交易性等特点。
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二、国际服务贸易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市场准入原则:各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应相互给予对方市场准入,不得设置不必要的贸易壁垒。
2. 国民待遇原则:各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应给予外国服务提供者与本国服务提供者同等待遇。
3. 最惠国待遇原则:各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应对所有成员国给予最惠国待遇。
4. 透明度原则:各国应确保服务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便于各方了解和遵守。
5. 非歧视原则:各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应遵循非歧视原则,不得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服务提供者进行歧视。
三、国际服务贸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市场准入制度:包括服务提供者资格认定、业务范围、投资比例、股权限制等。
2. 国民待遇制度:包括税收、补贴、审批程序等方面给予外国服务提供者与本国服务提供者同等待遇。
3. 最惠国待遇制度:各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应对所有成员国给予最惠国待遇。
4. 透明度制度:各国应确保服务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审批程序等。
5. 非歧视制度:各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应遵循非歧视原则,不得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服务提供者进行歧视。
6. 争端解决制度:包括仲裁、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服务贸易争端。
四、我国服务贸易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对策1. 现状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服务贸易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服务贸易政策透明度不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跨境服务贸易管理制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跨境服务贸易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形式,对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跨境服务贸易行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应的跨境服务贸易管理制度。
以下是对该管理制度的详细阐述。
一、制度概述跨境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规范和管理跨境服务贸易活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管理措施。
该制度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规范跨境服务贸易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2.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防止服务贸易对国家经济产生不利影响;3. 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4. 推动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二、制度内容1. 法律法规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了跨境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监管措施。
此外,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还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为跨境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 管理体制我国实行分级管理的跨境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商务部作为全国服务贸易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规划和管理政策,指导全国服务贸易工作。
地方商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服务贸易管理工作。
3. 监管措施(1)市场准入:我国对跨境服务贸易实行市场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开放的服务领域外,其他服务领域均对外开放。
(2)业务审批:对部分跨境服务贸易项目,如跨境金融服务、跨境电信服务等,实行业务审批制度。
企业需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业务审批手续。
(3)税收政策:对跨境服务贸易,我国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政策,即出口服务免征增值税。
同时,对跨境服务贸易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4)外汇管理:我国对跨境服务贸易外汇收支实行备案登记制度。
企业需按规定向外汇管理部门办理外汇收支备案登记手续。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经济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在相关行业的市场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实力,从而与世界经济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其中,我国的制造业、服务业不断发展,使得我国服务贸易在近年来的世界竞争中不断发挥自身重要作用。
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贸易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相关政策方面的完善,从而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加大对服务贸易行业的开发力度,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拓展我国相关行业贸易发展的空间,真正使我国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提高自身服务贸易的质量,取得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贸易强国的目标。
服务贸易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形成面向全球贸易、投融资、生产和服务网络的关键环节,在推动全球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不断创新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完善服务贸易政策促进体系,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快速发展,服务贸易规则也在被重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应在继续保持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着力优化贸易结构,促进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服务贸易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一)“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业加速融合带动首先,随着我国服务贸易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化的不断深入,一些企业的产业链得到不断完善,为企业的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支持。
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在一些新模式、新产业的不断融合下,我国的产业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
随着数字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其在服务贸易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成为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熊慰(二)国内服务贸易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首先,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这为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服务贸易竞争能力。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服务贸易是指国际上跨境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包括旅游、金融、咨询、运输等多个领域。
中日经济体量庞大,服务贸易的发展极为重要。
然而,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政策因历史、文化、政治等原因存在不同之处。
本文将就中日服务贸易政策的比较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服务贸易环境的比较1.历史背景: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而日本的服务业则是先进的经济部门之一。
二战前,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早有布局,日资企业占据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
而在中国,服务业靠近市场出路,国内市场较小,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2.政策法规:近年来,中国政府支持服务业的政策愈加积极。
中国的服务贸易政策着眼于对外合作、降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度等方面。
日本政府亦制定了一系列亲服务业的政策。
高技能的海外人才在日本有着优越的待遇,日本还推出了“Cool Japan”计划加强海外文化传播,提高日本文化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3.服务业发展:中国服务业从传统的餐饮、旅游、金融等领域开始向科技、文化、信息等领域发展,中国的市场需求逐渐适应高端、多样化和新兴服务。
日本服务业则主要集中在创意产业及高附加值服务领域,如动漫、美食、科技等。
1.自由化程度(1)中国自由化较缓慢,服务产业市场多数受到本国民间资本主导,服务部门国有化程度高。
(2)日本对外开放服务业程度较高,积极倡导服务业自由化,鼓励服务贸易的发展。
2.市场准入条件(1)中国市场准入条件相对严格,对离岸服务业贸易限制较多。
(2)日本的服务业市场条件和外资投资法规相对宽松,提供了较为优越的自由市场环境。
3.投资基础设施(1)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力度较大,但仍有不少小、散、低效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市场垄断。
(2)日本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相对较为完善,通讯、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好的保障。
4.服务专业化水平(1)中国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已经逐步提升。
(2)日本的服务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各领域的服务业体现出了较为强烈的专业化特征。
服务贸易内涵与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制约与措施
1、服务业的行业垄断 我国的一些行业如电信、金融、保险,教育具有的强
垄断性,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而且还导 致了服务业创新动力的缺乏和效率的低下。由此造成 对外竞争能力不足,往往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处于不 利地位。中国的服务业要适应未来服务业发展开放的 大环境,必然要求打破行业垄断,实现服务贸易的自 由化。
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快速发展。世界服务贸易从2003 年起加速增
长,2006 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0.6%, 比1985年增长了6.1 倍。 第二,结构升级加速。随着服务业中技术、知识程度 提高,服务贸易结构也有很大提升。运输、旅游、建 筑工程承包等传统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比重不断 下降,而以金融、保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 代表的新关商业服务出口额飞速上升。
部门比重过大,而知识、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新关服 务部门出口比重极小。 其次,传统服务部门贸易顺差增加,新关服务部门 贸易逆差额严重。
以旅游、建筑服务为主导的传统服务贸易顺差规模逐
年扩大,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但是, 金融、保险、咨询、音像近年每年逆差高达150 多亿 美元。 此外,一向被认为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运 输服务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部门,2006 年达 134 亿美元,其部分原因在于国际运输业正向资本、 技术密集型转变。
(三)积极促迚服务贸易迚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一,树立面向知识经济的科技发展战略,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服务贸易竞争是知识和技术的竞争,发展 基础科学、尖端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取胜的兲键。 日本因实行“跟随创新”科技发展战略导致基础研究 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因此服务贸易处于巨额逆差; 美国因在基础科研、自主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因 此知识、技术密集型新关服务贸易具有显著优势。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首先,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建设是发展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关键。
政府应对服务贸易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服务贸易投资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其次,提升服务贸易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贸易技术和产品。
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服务贸易规模扩大到技术和创新驱动的转变。
第三,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是发展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必要举措。
要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国际服务贸易谈判,争取更多的准入机会和市场开放。
此外,还需要通过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吸引外资和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
同时,还应积极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拓展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
第四,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进一步简化服务贸易商业登记、准入和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创业和运营成本,提高市场准入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同时,加强对服务贸易市场的监管和执法,整治市场乱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最后,建设服务贸易人才队伍是推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对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综合运用国内外培训、引进和培养等手段,提高服务贸易人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满足服务贸易发展的需求。
同时,还要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培养投入,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和留住高层次服务贸易人才,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应以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贸易人才队伍为主要方向,以此为引领,进一步推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及自由贸易政策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及自由贸易政策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自由贸易政策是全球经济发展和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服务贸易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繁荣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及自由贸易政策的背景、意义和挑战。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指各国在服务领域内消除贸易壁垒和限制,通过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促进跨境服务贸易的自由流动。
服务贸易包括金融服务、教育服务、旅游服务、咨询服务、运输服务等广泛领域,是一种不可见的贸易形式,具有高附加值、高脆弱性和高等级的特点。
服务贸易在当今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全球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超过20%,且服务业就业占全球劳动力的70%以上。
自2000年以来,全球服务贸易额增长了3倍以上,远远超过商品贸易的增速。
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使得跨境服务贸易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服务贸易的开放能够促进国内服务业的竞争和创新,提高效率和质量,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
其次,服务贸易能够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并降低价格。
例如,开放国际旅游市场可以带来更多的旅游资源和较低的旅游成本,使更多人享受到旅游的乐趣。
此外,服务贸易还可以通过技术和经验的跨国传递,促进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然而,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自由贸易政策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的服务贸易市场存在差异,包括法律制度、文化习惯和语言障碍等因素,使得服务贸易的需求和供给不匹配。
其次,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涉及到人员流动和国内市场开放等敏感问题,需要各国在权益保护和公平竞争等方面达成共识。
此外,某些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可能采取贸易壁垒和限制性措施,使得服务贸易的自由流动受阻。
最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短缺,参与国际服务贸易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挑战。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一、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截止2024年,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5万亿美元,占到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六,比重大幅提升,排名世界
第三
从2024年的服务贸易结构看,旅游服务贸易占据了服务贸易总量的
最大比重,总量占据了服务贸易的近三分之一,海外投资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及其他服务等服务贸易的比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服务贸易的
多元化趋势明显。
从国家分布看,中国的服务贸易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这
三大洲的服务贸易收入占据了中国服务贸易总收入的比重最高,高达四成。
二、服务贸易发展对策分析
1、加强服务贸易交换与合作
2、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建立适宜的贸易环境
经济形势越发复杂多变,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的连续性和
稳定性,建立适宜的贸易环境。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一、服务贸易发展的背景及其发展服务贸易的意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十分迅速。
我国为了紧跟世界服务贸易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发展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这一贸易术语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服务贸易是相对于货物贸易而言的。
在我们理解来,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个国家直接提供服务活动满足另一个国家的需求,并在该种活动中取的报酬的活动。
广义的服务贸易是指既包括服务贸易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进行有形的活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
70 年代以前的服务贸易可以分为萌芽时期、早期服务贸易时期与现代服务贸易时期。
第一阶段服务贸易的特点是零星发展,时断时续,对货物贸易的发展只起补充与辅助作用,不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组成部份。
第二阶段服务贸易的特点是扩展迅速,在继续发挥补充作用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货物贸易的发展,并自 19 世纪初随着货物贸易自由化浮现了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
第三阶段服务贸易的特点是,服务贸易在运输与通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有力的促进了货物贸易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对重要的服务业实行高度管制或者国家垄断;70 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革命,许多国家对服务业管制的放松或者解除,以及公司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并浮现了从对内自由化向对外自由化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内部市场化与对外开放几乎在同一时间展开。
90 年代,特殊是 1994 年以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但总的来说看,我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还相当低。
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今天,大力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个国家贸易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
在现代,服务贸易是服务产业国际化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及国际竞争力。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中日经济合作与贸易关系一直都是双方关注的重点领域。
服务贸易作为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双方政策的密切关注。
本文将比较中日两国服务贸易政策的异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政策框架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政策框架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的相关规定、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文件等组成。
而日本的服务贸易政策主要由《对外贸易法》、日本外务省和经济产业省的相关规定、日本各地政府的促进服务贸易的措施等组成。
从政策框架上看,中国对服务贸易的监管机构较多,政策制定与实施相对较为分散,而日本的政策较为集中和统一。
2. 准入条件在服务贸易准入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对外商投资设立企业有一定的准入条件,如注册资本要求、专业能力要求等。
而在日本,外国企业参与服务行业的准入比较困难,尤其是在一些敏感行业,需要经过多个审批程序和限制。
日本还实施了一些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如贸易保护、专业资格认证要求等,对外国企业的准入造成一定的障碍。
3. 监管机制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监管机制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监管机构主要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税务局、工商局等组成,分工比较明确。
而日本的监管机构主要由经济产业省、日本外务省等组成,这些机构之间有一定的协调和配合关系。
从监管机构的设置和功能来看,中国的监管机构相对单一,而日本的监管机构相对独立但协调性较强。
1. 加强政策协调和合作中日两国应加强服务贸易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一致的政策框架和准入条件。
可以成立双边的服务贸易合作机构,定期举行高层会议,协商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制定政策和准入条件,提高服务贸易的便利化水平。
2. 提升市场准入的透明度中日两国应加强市场准入的透明度,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指导,降低准入的不确定性。
可以建立一个服务贸易准入的信息分享平台,通过发布准入规则、流程和相关政策文件等,让潜在的外国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准入条件,并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分析(种类、地区、所有制构成等)
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分析(种类、地区、所有制构成等)摘要:本文以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种类、地区和所有制构成的分析,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并从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种类;地区;所有制构成;建议一、引言服务贸易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和问题,对于我们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种类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种类主要包括商务、旅游、运输、金融、电信、建筑、工程、中介、咨询、知识产权、文化和体育等领域。
其中,金融和电信服务属于高附加值行业,而文化和体育服务属于新兴行业。
根据WTO统计,我国服务出口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金融、电信和商务服务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服务出口的种类以较为传统的服务领域为主,新兴的服务行业还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
三、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地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主要的地区包括亚欧大陆、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数据显示,我国对北美洲和欧洲的服务出口较为集中,占我国服务出口总额的近60%。
同时,我国对非洲和南美洲的服务出口也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
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对上述地区的服务贸易投资和合作,并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
四、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所有制构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所有制构成主要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数据表明,我国国家和外商投资企业占我国服务出口总量的比重较大,而具有民营企业特征的小微企业在服务贸易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因此,我国应当在加强传统国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优势发挥的同时,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参与服务贸易,提高其参与度和份额。
五、建议1.加强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和投资,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2.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1. 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和特点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在服务领域进行的跨境交易活动。
与商品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以下特点:- 无形性和不可分割性:服务不像商品那样可以被看得见、摸得着,而是以知识、技能、经验等形式存在,并且往往是无法划分为零售单位的。
- 跨境性和流动性:服务与商品不同,可以通过电子渠道和跨境交通手段进行交易,因此有较强的跨国流动性。
- 高附加值和创新性:服务的生产和交易过程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和技术,因此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创新性。
2.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服务的快速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电子商务评台的兴起,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日益频繁,数字服务(如软件开发、网络营销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 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服务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对各种特色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涉及领域涵盖旅游、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
- 服务外包和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众多企业进行服务外包和合作,涉及人力资源、技术开发、沟通顾问等领域,并不断创新合作模式。
3.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和问题我国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市场份额仍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 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尽管我国在出口商品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但在服务贸易方面存在逆差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份额不高。
- 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如旅游、沟通、人力资源等,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服务出口较少,市场竞争力不足。
4.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门槛:加速推进服务业开放,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吸引外资进入我国服务业领域,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及促进高质量发展对策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及促进高质量发展对策一、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服务贸易是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方式的国际经济交流活动。
在中国,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和现状:1. 迅速增长的服务贸易规模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7042.7亿美元,同比增长2.8%。
其中,出口总额为7580.8亿美元,同比增长7.6%;进口总额为9461.9亿美元,同比增长-0.2%。
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稳步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存在国际竞争力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在全球服务贸易中,中国的份额还较低。
中国服务贸易具有劳动力密集型、技术水平不高等特点,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存在明显差距。
此外,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界定和规范等方面的不完善也制约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3. 服务贸易结构有待优化中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以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为主导的状况。
这些传统的服务领域规模大,但利润空间较小,创新能力不足。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服务领域(例如金融、信息技术、咨询等)的发展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4. 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提升近年来,中国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
中国已经签署并执行了多项双边、区域和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推动了服务贸易的开放。
同时,中国也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管理政策,全面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促进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为了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升中国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发达国家开展合作,提高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和水平。
2. 推进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积极发展和培育新兴服务产业,尤其是金融、信息技术和高端咨询等领域。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作者:张燕青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8期摘要: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在一国的经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已成为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战略替代的工具。
在这种背景下,正确把握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与特征,了解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将对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贸易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一)服务贸易逆差总体呈扩大趋势1982-1991年,我国服务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但1992-2015年间,服务出口额一直小于服务进口额(1994年除外),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额呈逐年增大趋势,由1992年的1亿美元左右逐渐增至2015年的1599.3亿美元。
(二)传统服务贸易是逆差的主要来源,新兴服务贸易大体上处于贸易顺差状态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仍是运输和旅游,运输服务逆差额为488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35.7%;旅游贸易逆差达208.5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15.26%。
知识产权使用费、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均为逆差。
2015年中国顺差最大的服务贸易项目是加工服务,顺差为181.9亿美元。
其次是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顺差为155.9亿美元,其中计算机服务顺差占98.1%。
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顺差为151.8亿美元,其中管理咨询和公共关系服务顺差占78.8%。
建筑服务顺差由2014年的166亿美元降至62亿美元,文化服务顺差为29.6亿美元。
(三)贸易格局以传统服务为主,服务贸易的行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状态中传统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占比较大,就服务出口和进口来说,以运输和旅游为主的传统服务贸易占有较大比重,而以金融、保险、咨询、知识产权使用费等为主的新兴服务贸易占比较小;从服务出口看,运输服务出口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显著下降,1999年占比最低,此后逐渐回升;旅游服务出口占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其他服务出口占比则基本呈稳步增长态势;从服务进口看,运输服务进口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显著下降,由1982年的66.8%下降为2015年的20.55%;旅游服务进口则逐步增加,从1982年的3.5%增加到2015年的28.13%;其他服务进口比重也基本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普及,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方面展开讨论。
一、现状服务贸易包括旅游、教育、文化、咨询、金融、物流等各个领域。
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服务贸易规模已经逐年扩大。
根据2019年国际收支统计数据,中国服务贸易顺差达到了2618亿美元,占到了商品和服务贸易顺差的58.7%。
其中,文化服务、教育服务、旅游服务等行业的进出口额均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制造业企业正在逐步转型,向以服务为导向的行业发展。
例如海尔、中兴等企业就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云计算技术等服务,实现了增长突破。
二、问题然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服务贸易结构偏单一,主要集中在旅游、金融等传统领域,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领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其次,中国的服务业供给尚未达到国际水平,服务标准和水平亟待提高。
三是对外开放的程度有待加强,特别是在人员流动、市场准入、企业投资等方面。
三、发展趋势未来,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不断加速,不同国家之间的服务需求和供给将变得越来越复杂。
对中国来说,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化服务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加强与重要贸易伙伴的协调,加强区域性合作是当前最重要的。
此外,在发展中逐步建立起高水平、更具竞争力的服务贸易市场。
2.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进步。
加强国内服务业的供给方面,培养更多的服务业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和学习,提高服务业的标准和水平,以此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3. 推进制度创新,提高服务便利化。
在市场准入、人员自由流动、企业投资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市场化环境和法治保障。
4. 基于数字化创新,深化服务业融合。
利用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服务领域的创新和提高质量,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2)入世对中国银行业利用外资的影响。 a.在华外资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将有大的变化; b.在华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服务对象以及机构设置 等方面都会有所变化; c.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的存量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 d.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将 成为在华外资银行的首选经营品种; e.将直接扩大银行业利用外资的规模; f.将有利于银行业利用外资的审批制度方面走向规范 化和透明化。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5.入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 1)GATS对旅游业的主要影响。 在市场开放方面,包括对旅游者的开放和旅游业
投资的开放;在国民待遇方面,保证国外旅游者及 旅游业投资公司受到与本国公民及公司同样的待遇。
2)入世给旅游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a.挑战: a)外资的更多引入使得国内旅行社面临严峻挑 战; b)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商业、电信等部 门受到冲击将对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一些 不利影响; c)旅游行业管理面临新的问题。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3)入世对中介机构的影响。 a.入世将有利于提高会计师务所、审计师事务 所和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营业水平、 规模其发展并减少道德风险起积极作用; b.中介机构可能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
4)入世对投资者的影响。 a.入世将广大机构投资和战略投资者的比重; b.入世将会使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日趋理性化。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5)入世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a.存在的差距及面临的压力: 市场规模偏小;证券市场结构层次单一;投资 品种、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方法不多;投资基金有待 发展;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和作用面临调整;B股 市场的发展存在问题;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面临 “换血”,市场的退出机制需要强化;公股流通的 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证券市场调控机制有待完善, 监管机制有待加强。 b.带来的机遇: 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有得证券市场的发展;扩大 资金来源和市场规模;调控手段市场化步伐加快, 股市对汇率、利率等的反应将更加敏捷;加快金融 创新、结构调整。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4. 入世对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影响。 1) 中国的具体承诺。 a. 在电信领域承担GATS规定的一般义务如最惠国 待遇和透明度要求; b. 须履行GATS电信附件规定的基本义务,允许外 国服务提供者(自然人或法人)进入和使用中 国公共电信网及其所提供服务,在设施设备和 收费等方面不得违反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 c. 须履行与主要WTO成员国达成的关于电信业市 场准入、国民待遇等方面具体承诺的义务(在 增值电信、基础电信领域设立、股权限制)。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b.机遇: a) 有利于旅游业更多地利用外资; b) 有利于提高国内旅游业的管理水平; c) 有利于增加来华旅游客源; d) 有利于旅游业的跨国经营。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2.入世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1)中国在保险业方面的入世承诺。 a.对企业形式、经营业务在过渡期内作出了限 制性的承诺;其他经纪服务不作承诺; b.地域范围限制逐步放松;加入3年后,将取 消地域限制; c.业务范围随时间推移将逐步放宽; d.许可自加入时起,许可的发放将没有经济需 求测试或许可的数量限制。但具有资历、资 产等方面的市场准入限制。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2)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进一步 利用外资的影响。
a.已经设立的外资保险机构将逐步享受国民待遇; b.保险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数量将增加。
3.入世对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影响。 1)入世对上市公司的总体影响。
a.对于出口型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上市公司如机电、 纺织等行业竞争力将提高;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2) 加入WTO对中国电信业及其利用外资的影响。 a. 外资进行国内电信市场不仅可以通过投入缓 解长期以来存在的供不应求的矛盾,而且可 以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通过竞争促进 全行业服务质量、效益的提高。 b. 加剧市场竞争,给内资企业带来空前的压力 并激发其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2)入世对券商的影响。 a.数量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低; b.外国券商的综合化服务优势将对国内券商业务冲击; c.制度上的冲击将直接影响国内券商的竞争力; d.国内券商的业务经营能力和资本运营效率将受到冲 击; e.国外券商对本土人才的吸引也会造成较大冲击; f.国内《证券法》与国外竞争的引入,为中国券商提 高竞争力提供了内外双重压力; g.会带来国外券商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手段和风险 防范机制,并为国际竞争积累经验。
b.对于以国内市场为主且与国外产品构成竞争的上市公司 特别是那些“幼稚产业”将公司如石油化 工入世后将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d.对于曾经以模仿国外技术作为技术进步手段的上市公司, 入世对于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 体制
10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10.1 加入WTO对中国主要 服务行业发展的影响
1.入世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1)中国在银行业方面的入世承诺 a.地域限制:对于外汇业务,自加入时起,无地 域限制;对于本币业务,地域限制将按既定时间 表逐步取消;加入后5年将取消所有地域限制。 b.客户限制:对于外汇业务,自加入时起,无客 户限制;对于本币业务,加入后2年内允许向中 国企业提供服务;加入后5年内允许向所有中国 客户提供服务。 c.营业许可:批准标准仅为审慎性的;5年内取消 现在的限制所有权、经营及外国金融机构法律形 式的任何非审慎性措施;对在中国设立的外国金 融机构有总资产的底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