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教学区景观设计说明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教学区景观设计说明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教学区景观设计说明一、设计主导思想本设计紧扣“建筑、教育”这一主题,以构建“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使人、建筑、景观真诚对话;着力营造校园的“第二自然”,追求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表现,力求使景观与校园生活特色和公共活动空间达到完美统一。

本方案的设计特点有:1.构建以建筑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空间格局,将绿化引入建筑组群之中,形成气韵生动、疏密有致的空间布局。

创造幽雅环境,充分展现高校生活特色以及现代生态型区域环境的设计思想。

2.组织蜿蜒曲折,回转通达的庭院步道网络和疏散流畅的道路系统,漫步在庭院曲径之间或穿行于景观组团之中、或晨读、或夕阳中的趣谈,时时处处都可解读建筑之精品、感受文化之灵性,步移景异、轻松自然。

3.营造婉转深邃的校园公共空间体系以及和谐景观,通过“苑-园-街-庭-院”的起承转合形成园林化的景观特色。

将建筑院落错落有致地围绕着自然景观,以开敞的形式面向四周的景观展开,交织融于园林环境之中。

由此,设计者力求塑造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大学校园。

为师生们创造一个兼具传统空间诗意和当代文化需求的教学生活环境。

二、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因景造势尊重原规划主题,利用原有地形条件加以景观设计上的提升,因地制宜,将场地的有利条件加以张扬,与建筑专业高校的气质相适应。

2.“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对于高校来说,学生在高校中的活动规律和特点是影响校园空间规划的主要因素。

设计者考虑的主题对象是空间的使用者——学生,通过对使用者行为模式的分析,满足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以达到人性化的目标。

3.“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空间营造中。

只有在有限的空间中充分利用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三、具体设计通过对设计理念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将整个教学区划分为两部分,即:人文景观轴、教学楼小庭院景观。

县第一幼儿园室外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县第一幼儿园室外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盐池县第一幼儿园室外园林景观设计说明盐池县第一幼儿园新址总用地面积33356平方米(50亩),总建筑面积6422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2285平方米。

现规划景观绿地面积13675平方米,绿地率41%。

塑胶铺装2500平米,其它硬质铺装17181平方米。

总投资概算为400万元。

一、设计主题:打造“生态、花园式现代化的儿童乐园”二、设计理念:1、强调使用人群与空间的互动2、体现绿色有层次的空间3、营造活泼和童趣的氛围三、设计原则1、注重绿化,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色空间:绿色是自然健康的象征,尤其是小朋友的生活环境一定要加大绿化面积,营造绿化环保的生活环境。

2、利用特色安全性的塑胶铺装,突出阳光、大树这一生态主题。

3、功能分区明确,动静空间使用合理,游戏活动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4、交通流线畅通,满足消防需求,有独立明确的主出入口及消防通道其次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主干道干扰;四、设计内容及特色具体设计内容:利用塑胶铺装在儿童活动较为集中地方以及出入幼儿园的景观轴线上,设计大树造型从入口连接到建筑,使形成整体性。

同时也起到了入园引导性,大树造型也寓意着小朋友们茁壮健康成长成为祖国之栋梁。

五、功能分区:根据整体景观设计总体分为动、静两区区,其中动区作为儿童活动区域主要有7区,分别为大型玩具区(1500平方米)、儿童攀岩区、戏沙池(410平方米)、戏水池(200平方米)、植物科普种植区(100平方米)、30米塑胶跑道区、积木区。

静区主要设计涂鸦区(100米),通过涂鸦墙的设计,培养儿童动手和创作力。

六、植物设计:体现生态环境艺术式的原则,在布局上增设园林小品,强化幼儿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规乔木为主基调,适当穿插三季花灌木及彩叶树种,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优雅活泼的绿化格调。

学校景观绿化规划

学校景观绿化规划

学校景观绿化规划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学校景观绿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校景观绿化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提供学生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对学校景观绿化规划的意义和方法进行探讨。

1.引言学校景观绿化规划作为学校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学生们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还可以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制定合理的学校景观绿化规划显得至关重要。

2.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校景观绿化可以为学生提供优美的环境,改善学习氛围。

在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中,学生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和舒展,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优美的绿化环境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学校景观绿化规划可以为学生和教师们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学校可以设置户外活动区域,如运动场和休闲区,为学生们提供放松和锻炼的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绿地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如露天音乐会、运动比赛等,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还可以增强学校凝聚力。

4.培养环保意识学校景观绿化可以将大自然带进校园,让学生们更加亲近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绿化活动、种植花草、参观植物园等方式,了解植物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并自觉保护环境。

5.提升校园形象学校景观绿化规划可以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美丽的校园景观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读,还能够为学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充满绿意的校园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6.选择适宜的植被在进行学校景观绿化规划时,选择适宜的植被至关重要。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需要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

在校园绿化设计中,可以选用花草树木组合,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7.合理规划绿化空间学校景观绿化规划需要合理规划绿化空间,兼顾美观和实用。

学校绿化美化工程方案范本

学校绿化美化工程方案范本

学校绿化美化工程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校园绿化美化工程是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整体形象,营造宜居学习、生活的环境而开展的。

通过设计合理的绿化植被,合理布局景观,规划绿地、花园等,使校园更具绿意,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提高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品质。

二、项目内容1. 绿地规划:对校园内的绿地进行合理规划,设置不同功能区域。

2. 植被配置:根据不同景观要求,配置适宜的植物,包括树木、花卉、草坪等。

3. 灯光布置:设计合理的景观灯光,照明夜间校园环境。

4. 路径规划:规划合理的人行步道和车辆通道,便于师生出行。

5. 设施建设:设置休息椅、凉亭、景观雕塑等,提供师生活动和休憩的场所。

三、项目目标1. 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整体形象。

2. 营造宜居学习、生活的环境,增加师生对校园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促进环境教育。

4. 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项目实施1. 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分为整体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后期管理三个阶段。

2. 整体规划设计:由专业景观设计师进行校园环境、场地、功能等进行全面测绘和规划设计,包括植物配置、景观照明、设施建设等。

3. 施工建设:根据规划设计,进行绿地平整、植被种植、灯光安装等工程建设。

4. 后期管理:对已建成的绿化美化工程进行养护和维护,保持景观的整体效果。

五、项目流程1. 立项阶段:确定项目目标、经费预算、组建项目工作组。

2. 规划设计阶段:组织进行校园环境测绘,确定规划设计方案。

3. 施工建设阶段:招投标,选取合格的承包商进行工程建设。

4. 后期管理阶段:建立养护维护机制,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和维护。

六、项目经费绿化美化工程项目的经费主要用于规划设计费、施工费、工程设备费、植物花卉费、设施建设费、后期管理费等。

经费来源可以是学校财政经费、募捐资金、政府补助等。

七、项目成果1. 校园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整体形象更加美观。

2. 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增加了校园的宜居性。

2024年小学校园绿化设计方案

2024年小学校园绿化设计方案

2024年小学校园绿化设计方案一、设计理念绿化设计是为了打造一个美丽、舒适、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生态、可持续、亲近自然”。

我们希望通过绿化设计,提供一个与自然亲近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整体规划1. 前庭及入口设计将校园入口打造成一个形象明显、富有艺术感的景观。

设置一个绿化广场,用大片的花坛和草坪来装饰,让校园的第一印象更加美好。

同时,利用路灯和音乐喷泉等元素,增加校门区的夜间景观效果。

2. 行道和道路绿化校园内部的行道和道路将采用绿色硬质材料铺设,铺设材料选用环保、经久耐用的材料。

道路两侧设置有规划的绿化带,种植各种草本植物和花卉,以增加景观的美感。

3. 主干道绿化主要的主干道将种植大量的乔木和灌木,形成一个绿色走廊。

选择各类四季均有花开的树种,以确保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4. 植物园校园内将设置一个植物园,种植各类植物和花卉以供学生学习和观赏。

植物园将设置有游园区、植物种植区、观赏花坛以及休闲座椅区,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和休憩结合的场所。

5. 草坪和运动场校园内的草坪和运动场将采用环保的草皮,保持绿色和柔软的质感。

草坪和运动场周围设置休闲座椅和遮阳棚,为学生提供休憩和观赏的场所。

6. 花坛和庭院校园内的各个角落都将设置有花坛和庭院。

花坛中将种植各种颜色的花卉,形成鲜艳多彩的景观。

庭院中将设置有小型景观,如迷你水池和小型雕塑,营造出一个温馨而雅致的景观空间。

7. 小品和雕塑校园内将设置一些小型雕塑和艺术品,以点缀整个校园的绿化环境。

雕塑和艺术品的选择将与校园文化和主题相一致,以增加校园绿化的艺术感。

三、植物选择1. 乔木选择一些高大、生长快、四季有景的乔木,如樟树、香樟和法桐等。

这些乔木能够形成校园的绿色走廊,同时提供阴凉和保护作用。

2. 灌木选择一些各季有色、四季观赏的灌木,如紫薇、蔷薇和杜鹃花等。

这些灌木将种植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上,形成自然的屏障,同时提供一定的幽静和艺术感。

校园绿化规划方案

校园绿化规划方案

校园绿化规划方案标题:校园绿化规划方案引言概述:校园绿化是提高校园环境品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校园绿化规划方案,旨在为学校提供合理有效的绿化建设方向。

一、绿化区域划分1.1 划分主要绿化区域:根据校园地形和建筑分布,将校园划分为主要绿化区域,包括操场、教学区、生活区等。

1.2 设立景观节点:在主要绿化区域内设立景观节点,如花坛、雕塑等,增加绿化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1.3 考虑功能性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合理布局绿化植被,如在教学区周围种植氧化维生素植物,提高空气质量。

二、植物种植选择2.1 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根据校园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2.2 多样性植物配置:在绿化规划中,应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形成丰富的植被结构。

2.3 注重四季景观: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其四季景观效果,保证校园全年都有绿意盎然的景色。

三、水系规划设计3.1 设立人工水体:在校园内适当设置人工水体,如小型喷泉、人工湖等,增加校园的景观效果。

3.2 水系与植被结合:将水系与植被结合,打造水景园林,提升绿化的整体观赏性和生态效益。

3.3 节水设计原则:在水系规划设计中,应遵循节水原则,合理利用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水资源。

四、景观设施建设4.1 建设休闲空间:在校园绿化规划中,应设置休闲空间,如凉亭、长椅等,为师生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4.2 增设运动设施:考虑到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应在绿化规划中增设运动设施,如篮球场、健身器材等。

4.3 安全设施设置:在景观设施建设中,应考虑安全因素,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五、绿化养护管理5.1 制定养护计划:建成后的校园绿化需要定期养护管理,应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包括修剪、浇水、施肥等。

5.2 建立养护团队:学校应建立专业的绿化养护团队,负责校园绿化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5.3 定期检查评估:定期对校园绿化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绿化效果持续良好。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1.校园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介绍学生能安心下来学习也有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景观布置和所展现的效果会更好的为学生们营造学习的氛围。

3、生态环境:校园规划设计中应结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4、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 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是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1、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

2、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

3、微观层次——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于室内外的过度空间,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1、功能原则学校主要包括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如校前区是学校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展小区,故设计采用简洁、大方、明快的手法而生活区则采用体闲、亲切的设计手法,创造宜人的空间,设置较多的园桌、园凳,为师生的体息、交流提供方便。

2、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如大礼堂、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绿地应多设捷径,园路也适当宽些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各种设施设置、材料的选择、景观的创造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

园林设计说明模板

园林设计说明模板

园林设计说明模板(共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概况校园的景观规划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安静、卫生、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能够使师生观赏到优美的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调剂大脑,消除疲劳。

同时,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

把握校园文化的特质,深入研究校园环境特色,建立一个生态效益良好,景色优美的中学校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气象水文金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丰富,干湿两季明显。

金华年平均气温53平均值为℃,金华年总降雨量平均为1424mm。

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气温变化不定,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夏季长而炎热,且雨热同步上升,常有干旱;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间短;冬季晴冷干燥,大气层结稳定。

年度总的光热水条件优越,但时空分布不均匀。

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垂直差异。

金华市在植被分区中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物资源丰富。

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金华市土地面积万公顷,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

森林覆盖率为%。

水域面积万公顷,其时生溪面积万公顷,水库万公顷,山塘万公顷。

三、设计依据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平面图校园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四、构思(一)立意本次绿化立意于简洁大方、使用,并能衬托建筑风格。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中庭景观绿化规划中,主要为了满足集散的需要:在绿地中,设计了一部分树池坐凳,使地形有高低变化,运用了广场铺装,满足了学生及教师休闲活动需求,并且遵循校园需求,达到落叶少,不飞絮,并有一定的缓解的视觉疲劳。

(二)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理念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

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

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

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

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

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布局: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

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

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

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结构分析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

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

3.交通组织:规划区内道路分为五类:主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5m;次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4m;小区内道路(双车道)红线宽度12m;小区内道路(单车道)红线宽度8m; 小区内道路(宅前道)红线宽度5m.道路系统犹如人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可以将相关的器官、组织有机的联系起来,然而,道路系统也可以将各个功能、性质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联系起来。

小区内部以双车道为主,并形成回路,是连接各个组团的主要交通;单车道是连接区内各栋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进入各单元的交通。

区内设置两条相对独立的机动车道,中间设特殊通道相连,以保证南北片区的机动车交通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机动车道和各地块之间均有方便的联系,各地块设有独立的机动车出入口。

4.绿化景观规划: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

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中心水景区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1.总述学校新址位于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

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

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

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

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行道的宽度为1.5米,园路的宽度为1.5~2米。

整个学校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整、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

在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

在本方案的设计中,主要道路的设计为线形规整式道路,而所有园路均采用了自然式,园路的线型设计以方便游人游览整个游区为主,同时也满足学生们晨读和休息时的使用。

道路绿化以遮荫为主,行道树主要选用国槐、椿树等。

4.分区景观规划设计根据整体景观布局以及局部景观设计的要求,先整体后局部,逐步设计,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4.1入口区学校出入口是学校绿化的重点,在主道两侧,种植绿篱、花、灌木及树姿优美的常绿乔木,使入口主道四季常青,也可种植开花美丽的大乔木,间植常绿灌木。

校园主入口区位于校园的南部,面临着城市主要干道。

主要包括主校门、入口广场、主景花坛、行政办公楼、停车场等。

因此处是学校向外界展示自我风采的窗口,所以整体绿化采用规整式布局,体现学校庄严的风格。

两排雪松并排栽种,体现宽阔庄严的气氛,进门的层叠式花坛给予人们鸟语花香的意境,过后便是一片空旷的广场,然后是旗台与行政主楼。

4.2春园广场西边为一个小游园,园内种植了丁香、黄花连翘、迎春、竹林等,还有一部分乔木,目的是为了在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可观,加上亭子的设计使同学们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学习、休息。

此处的这种设计体现了学生们每天都有一个春天般的日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努力去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事物。

春园主要是满足学生休息、放松、锻炼、娱乐、交往的需要,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开展业余文化娱乐活动有重要意义,对美化校园有重要作用。

休憩绿地是通过创造一定的人为环境,以供学生消除体力疲劳和调剂心理和精神上的疲倦。

休息、交流环境应该是宁静的、色彩应该是淡雅的,没有刺激性的,因此选择了枝叶柔软的观叶植物。

在绿地内适当布置了座椅,散步小道、休息凉亭等,以满足人们不同使用的需要。

4.3教学区教学区的设计因考虑到此处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所以在此处设计了一个假山叠水的小广场与一座单排花架,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学习,也可以使他们在闲暇之际,一边休息一边学习。

山水的结合,前面加上植物的种植,给学生一种学而不累的景致。

教学楼前的景观设计是采用了中国古典自然式的布局形式,宽阔的广场为的是学生们在学习之后可供学生们和老师们学习、娱乐、聊天等。

4.4喷泉小广场在主楼与学生居住的主要通道上设计了一个方形的广场,中间有四个喷泉,象征了学校一年四季兴旺发达,在旁边设计了合欢与银杏结合的绿化设计布局,象征着学校的师生们天天欢乐,并且可以像银杏一样永葆青春。

座凳的设计可以使师生们一边观赏喷泉,一边来学习。

地点选择了在此处目的不仅为的是可以使在主楼边上有景,更重要的是在居住、区和教学区有一个的过渡阶段,喷泉后的一排五角枫给予此处一片红红火火的气象。

4.5林区规划设计林区的设计采用了多种树种的组合,三座亭子的搭配布局,是林区的主要景观,微地型的设计与亭子其结合,让亭子的位置提高,边上的绿化设计上主要是采取了乔灌木的结合,整个小林区的规划设计通过路分成了不同的景区,分别有丁香园、柳园等。

各个游园有机相融,构成一幅亮丽的风景。

4.6图书馆前广场设计在图书馆前设计了一个方形的广场,一座雕塑位于其中,因考虑到此处为图书馆,门前的规划与绿化设计中,行道树主要为雪松,园路的设计与广场的巧妙结合,既方便了学生与其后部的林区的相通。

雕塑的设计是一座古代孔子的人物雕塑,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多多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7图书馆后的林区设计在图书馆与运动场之间种植了很多的白杨树、泡桐,目的为了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使图书馆这样的学习区与活动区有一定分隔。

林区内主要选用了一些乔木类树种,种植比较密集,使学生在运动之后不会感到闷热,还可以在此休息学习。

4.8运动场的设计运动场选择了学校最后部的东北部,此地远离学习区与生活区,对学生们在校内的学习没有影响。

运动场不是标准的运动场,由于学校总面积的限制,使得该运动场比正规运动场要小一些。

在这个运动场中共设计了1个椭圆跑道,3个篮球场,2个网球场,还有多个乒乓球台。

4.9学生宿舍楼区的规划设计由于学生宿舍1#楼与2#楼楼门对开,为使楼与楼之间相互连接,在两楼之间做了一座花架可以起到通连两楼的作用。

在园路的设计上也是主要考虑到两栋楼之间的走动与学生们的活动。

在周围的绿化植物主要是合欢,丁香和雪松等。

空旷草坪上种植了一些乔木。

学生宿舍2#楼与3#楼由于楼门不相对,在两座楼之间设计了一座花坛,种植了一些时令花卉,给人一种花香四溢的感觉。

5.绿地规划设计5.1立足实际突出绿地的功能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