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产理论
厂商生产理论

由生产集边界线所确定的函数就是生产函数y = f(x)
y*
y* = f(x*) 是既定投入水
平x* 下的最大产出量
x*
x
(三)常见的生产函数
1.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列昂节夫生产函数
y f ( L, K ) min aL, bK
OR射线表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所有产量水平的最小要素投入
作为一个可行的生产计划集,连接投入和产出的一个黑箱。
它在一般意义上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
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
4
2.企业的本质:现代观点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合同)的联结点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产物
(1)企业:作为契约关系的联结点
5
(四)企业的目标
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假设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33
(五)(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有点区别:MP和AP最高点
G
Q
B
L不足
Ⅰ
合
理
区
域
第一个阶段:平均产出递
增,总产出增加;
TP
K不足
第二个阶段:平均产出递
减,总产出增速放慢;
Ⅲ
Ⅱ
第三个阶段:边际产出为
负,总产出绝对下降。
F
AP
O
L1 L2
L3
MP
L
厂商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第二阶段(L2与L3之间)。
产出和人口的持续增加,会出现大的饥荒。
马尔萨斯(1766-1834)
为什么马尔萨斯的预测失败?
30
马尔萨斯和食物危机
世界人均食品消费指数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目录
• 生产理论概述 • 生产函数 • 成本最小化与产出最大化 •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 扩展生产理论
01 生产理论概述
生产、生产函数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01
02
03
生产
生产是指企业使用一定数 量的生产要素,经过一定 的加工或组合,创造新的 使用价值或效用的过程。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描述了在一定技 术条件下,一定数量的投 入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了在 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 一个经济能够生产的商品 的最大数量组合。
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固定生产 规模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 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可变规模 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最大 产出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形式为 Y=min{aX,bK},其中Y表示产出,X和 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a 和b为常数。这种生产函数形式强调各 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固定不变。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总结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函数形式,用于描述现实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应当满足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等产量线和等 成本线相切的条件。
05 扩展生产理论
要素可替代性
要素替代性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两种或多种生产要 素可以互相替代使用,则它们被称为可 替代要素。可替代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 替代关系,当一种要素价格上涨时,生 产者可能会选择使用更多的另一种要素 来代替它,以保持生产成本不变或降低 生产成本。
规模收益对于企业的竞争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和 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同 时,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 合理地选择生产规模和经营策略,以实现最
第4章 生产理论

问题: 请画出我国的劳动力比外国便宜,资本比外国贵,实现相同的产量图形?如果两国都没有扬长避短,这个图形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中国像美国那样买那么多资本,美国人像中国那样买那么多劳动力,中国等成本线只能在C点。这就实现不了既定的产出。美国等成本只能在D上。如果我们将短期低成本的优势当作长期的终极目标,而不迅速提高工资,我们会在科学技术上被人家彻底淘汰。
问题9: 何谓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它与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有何异同?
规模报酬递减规律指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等比扩大所有的投入要素,其产出经历规模产出递增,规模产出不变和规模产出递减三个阶段。
规模收益可分为三个阶段: a.规模收益递增 ---- 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小于产出扩大规模。 b.规模收益不变---- 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等于产出扩大规模。 c.规模收益递减---- 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大于产出扩大规模。
(四)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 总产量上升,平均产量也上升;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后,总产量的上升趋于递减。
(五)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上升,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下降,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 产量弹性等于零时,总产出最大。
(一)等产量曲线 表明在生产要素不同组合条件下形成相同产量的轨迹。等产量曲线的特点与无差异曲线相同,因为等产量曲线就是产量的无差异曲线,而无差异曲线则是效用相等的曲线。但等产量曲线为客观技术条件决定,无差异曲线则由主观判断决定。
(二)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画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问题1: 经济活动中的长期和短期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有什么不同?
(二)短期与长期 生产中的短期与长期不是就时间的长短,而是就生产要素是否全部可变而言的。 只要有一个生产要素不变就是短期,不管实际时间有多长;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变则是长期,也不管它的实际时间有多短。不同的行业固定资本投入规模不同,长短期不一样。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出产论第一节出产函数一、概述出产者也称厂商,指能够作出统一的出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元。
包罗个人、合伙和公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
厂商被假定为是符合理性的经济人,提供产物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
厂商进行出产的过程就是从出产要素的投入到产物的产出的过程。
出产要素的类型一般被划分为以下四种:•劳动〔L〕:指人类在出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地盘〔N〕:包罗地盘和地上、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成本〔K〕:包罗成本品〔实物形态〕和货币成本〔货币形态〕。
•企业家才能〔E〕:指企业家组织成立和经营办理企业的才能。
出产函数暗示在一按时期内,在技术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出产中所使用的各种出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出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假定X1、X2……Xn依次暗示某产物出产过程中所使用的n种出产要素的投入数量,Q暗示所能出产的最大产量,那么出产函数可写为:Q=f〔X1、X2……Xn〕通常假定出产中只使用劳动〔L〕和成本〔K〕两种出产要素,那么出产函数写为:Q=f〔L、K〕注意:出产函数的前提条件是一按时期内既定的出产技术程度,一旦出产技术程度变化,原有出产函数就会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出产函数。
二、常见的出产函数〔一〕固定投入比例出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出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程度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出产函数。
假定出产中只使用劳动〔L〕和成本〔K〕两种出产要素,那么固定投入比例出产函数通常写为:此中,Q暗示一种产物的产量,U和V别离为固定的劳动和成本的出产技术系数,各暗示出产一单元产物所需的固定的劳动的投入量和成本的投入量。
该出产函数暗示:产量Q取决于和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一个。
这是因为Q的出产被假定为必需按照L和K之间的固定比例,当一种出产要素数量固按时,另一种出产要素数量再多,也不克不及增加产量。
该出产函数一般又假定劳动〔L〕和成本〔K〕两种出产要素都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的要求,那么有:,即上式暗示两种出产要素的固定投入比例等于两种出产要素的固定出产技术系数之比。
第四章 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M I C R O E C O N O M I C S生产者行为研究的三个层次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生产理论即如何在生产要素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者在产量既定时使投入的生产要素最少。
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成本理论要使利润最大化,就是要使扣除成本后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这就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确定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不同市场结构下产品产量与价格的确定——市场结构理论市场有各种结构,即竞争与垄断的程度不同,当厂商处于不同的市场上时,应该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与价格。
第四章生产理论目录/Contents01 02 03生产与生产函数短期生产理论长期生产理论01生产与生产函数1.厂商定义:市场上商品或劳务的供给者,是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并将之组织起来生产和销售商品或劳务的经济组织。
目标:利润最大化分类:厂商分为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2.生产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3.生产要素: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四种4.生产函数Q=f(X1,X2,……X n),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X1,X2,……X n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一般简化为:Q=f(L,K),L表示劳动投入数量,K表示资本投入数量。
短期是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固定不变的生产周期。
长期是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生产周期。
5.生产期间的分类一些具体的生产函数0102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其中,常数u 和v 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他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产量Q 取决于和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那一个,即使其中的一个比例数值较大,那也不会提高产量Q 。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Leontief Production Function(0<α,β <1)其中,A 为技术系数,即给定的技术水平对总产出的效应;L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α,β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以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和固定的资本投入量。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理论

本案例选自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案例: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20世纪,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改变了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 国家,如印度)的食物的生产方式,劳动的平均产出因而上升。 这些进步包括高产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先进的收割机 械。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总的食物生产的增幅总是或多或 少地高于同期人口的增长。 粮食产量增长的源泉之一是农用土地的增加。例如,从19611975年,非洲农业用地所占的百分比从32%上升至33.3%,拉丁 美洲则从19.6%上升至22.4%,在远东地区,该比值则从2l.9% 上升至22.6%。但同时,北美的农业用地则从26.1%降至25.5%, 西欧由46.3%降至43.7%。显然,粮食产量的增加更大程度上是 由于技术的改进,而不是农业用地的增加。 在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饥荒仍是个严重的问题。劳 动生产率低下是原因之一。虽然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着农业剩余, 但由于食物从生产率高的地区向生产率低的地区的再分配的困难 和生产率低地区收入也低的缘故,饥荒仍威胁着部分人群。
3、短期与长期 Short Run and Long Run
• 短期: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 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 长期:所有生产要素都能够改变的时 期。
即问即答
q f ( x 1 , x 2 , x 3 , x 4 x n ) (1) q f ( x 1 , x 2 , x 3 , x 4 , x n ) ( 2) q f ( L, K ) (1) q f ( L, K ) ( 2)
• 注意:
– 1)前提是一定时间,生产技术不变 – 2)产出是要素投入的最大产出 – 3) x1, x2, x3, …xn 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四章⽣产理论第四章⽣产理论通过前⾯的学习,我们完成了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中关于需求理论的介绍,从本章开始我们进⼊另⼀部分即供给理论的分析。
供给理论所讨论的是⽣产者⾏为,考察⽣产者⾏为的⽬的是为了弄清位于供给曲线背后的东西。
第⼀节⽣产理论概述⼀、⼚商的定义及其组织形式⽣产理论所讨论的是⼚商的⾏为,⼚商是指能够作出统⼀的⽣产和销售决策,并且以盈利为⽬的的经济组织。
如同消费者⾏为理论中假定⼀个理性的消费者是以效⽤最⼤化为⽬标⼀样,在分析⼚商⾏为时,微观经济学假定⼚商是以利润最⼤化为⽬标的。
⼚商的法定组织形式⼀般有以下⼏种:(⼀)业主制业主制(Proprietorship)或称个体业主制,是最原始的企业组织形式。
业主制企业只有⼀个产权所有者,业主直接经营,享有全部经营所得,并对企业的⼀切债务负有⽆限责任。
业主制企业⼀般结构简单,规模较⼩。
其优点是建⽴和停业的程序简便,产权能⾃由转让,经营灵活,责任与权益明确。
其缺陷是财⼒有限,获得贷款和偿债的能⼒较差,抗风险能⼒较弱,经营规模难以迅速扩张,并且企业的⽣命在很⼤程度上取决于业主的个体状况。
(⼆)合伙制合伙制(Partnership)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的个体财产为基础建⽴起来的企业。
合伙⼈对企业合作经营,分享企业所得,共同承担债务责任。
由于共同筹资,它的经营规模和贷款、偿债能⼒都优于业主制。
但由于⼤多数合伙制企业具有⽆限责任,⼀旦亏损且其他合伙⼈⽆⼒偿债时,即使投资1%也负有赔偿100%债务的连带责任。
合伙协议关于买卖份额的法定程序也⼗分复杂,没有全体合伙⼈的⼀致同意,原有的合伙⼈难以将他的份额出售给新加⼊者。
如果合伙协议得不到保证,合伙制就⾯临解体的危险。
(三)公司制公司制(Corporation)是指依法设⽴,具有法⼈资格,并以营利为⽬的的企业组织。
世界各国的公司制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常见的类型:由两个以上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责任的⽆限责任公司;由⼀定⼈数的股东组成,股东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只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有限责任公司;由⼀个或者⼀个以上的⽆限责任股东与⼀个或⼀个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两合公司;由⼀定⼈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生产理论
基本 要 求
什么是生产函数及其特点?
短期分析 vs. 长期分析; 不变投入 vs. 可变投入; 规模报酬变动 vs. 边际报酬变动?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前提条件。 生产三个阶段? 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要素最佳投入组合、规模报 酬变动的三种情况。
难 点
总总总总 (AP)
• 长期含义:在这段时期内,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L,K) 等都是可以变动的。
• 微观经济学常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 生产理论,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长期生 产理论。
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2、不变投入与可变投入含义 • 不变投入:是指当市场条件的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 入量不能随之变化的投入。例如,厂房、机器设备、土地 等。 • 可变投入:是指当市场条件的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 入量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例如劳动量的投入。 • 不变投入与可变投入的划分是建立在长期与短期划分的基 础之上的。 • 注:与短期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特短期。特短期是指在这 一时期内一切生产要素都不能调整。因此,厂商只能通过 调整存货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
• 其中u、v为常数,min表示括号内两个比例中的最小者。 • 在固定比例投入的生产中,若一种要素的投入固定,而增 加另一种要素的投入,并不能使产量增加,也就是说要素 的边际产量为零。
Table4-1
Table 4-7 function Leontief function Leontief
K R
C K3 B K2 Q2 Q3
公司制
公 司 制 所有者承担制 限制 ¨ 永远存在 永远存在
¨
管理体系复杂、决策缓慢
¨ 管理体系复杂 、 决策 要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 ¨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4.3.3 边际技术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 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K MRTS L
K dK MRTS lim L0 L dL
证明:
MRTS等于两要素边际产量之 比。
4.4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 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 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可用成本方程 加以表示:
C=PLL+PKK
等成本线
K C/PK
O
C/PL
L
等成本线的移动
K C/PK
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PL
L
4.5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者均衡)
在要素价格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最优 生产要素组合可分为两种情况: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K A C
K1
E
Q3
Q1 B
D
O L1
Q2
L
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MPL MPK PL PK
均衡条件的意义
对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的情况,它 表示:厂商可以通过对这两要素投入量的不 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货币成本无论用 来购买那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相 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对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的情况,它 表示:企业应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 调整,使得花费在两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 货币成本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产量曲线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理论

彭
腾主讲
西方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 增长趋缓 最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 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 律:在技术和其他生产 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追 加一种生产要素,所形 成的产量,最初会增加, 但到一定限度后,增幅 开始递减,最终还会使 产量绝对减少。 Q
2、等产量线的特征
A.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B.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K
C、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 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D、凸向原点。
9
Q
0
彭
L
腾主讲
二、等成本线
西方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理论
• 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指生产要素价格一定 时,既定的成本可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K,L)最 大组合的轨迹。 • 成本方程: TC = PL· + PK· L K
11
K
•成本既定,产 量最大; • 产量既定, 成本最小。 E
Q
L
彭
腾主讲
西方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三节 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 (规模经济)
• 一、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技术水平不变,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
生产规模扩大,起初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 的扩大;随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 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 对地减少,则规模经济走向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者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所 有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而能获得相应的经 济上的收益。
6
彭
腾主讲
西方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三、生产的合理投入区域
•第一阶段,平均产出递 增,因为生产的规模效 益正在表现出来; F TP •第二阶段,平均产出递 减,总产出增长的速度 Ⅱ Ⅲ 放慢; •第三阶段,边际产出为 E 负,总产出绝对下降。 AP 生产合理区域在第二阶 L 段。 A B MP
第四章 生产理论

Q 2
第二节 几组概念分析
1.规模报酬递增与规模经济 (1)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产生规 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 等生产要素,而较小规模的企业可能无法利用这样的技术和生产要素。随着 对较多的人力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加合理和专业化。 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可以节省成 本。 (2)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成本下降的情况。产生规模经济 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 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成 本。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3)在长期中,当产出水平变化时,企业改变投入比例是有利的。规模经济是 指企业可以以低于双倍的成本获得双倍的产出。规模经济包括规模报酬递增 的特殊情形,只是它更为普遍,因为它使企业能够在其改变生产水平时改变 要素组合。在这种更普遍的意义上,U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与企业面临 的产出较高时的规模经济和产出较低时的规模不经济相一致的。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1.生产四要素 •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土地: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狭义上所说的土地,还包括山川河流等 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机械、厂房等资本物品 •企业家才能 2.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就是将上述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进行组合,并转化为社会所需要 的产品或劳务。即使生产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企业内部使用的生产要素 组合也不尽相同,因而就表现出在生产效率方面的差异。达到最大产量, 生产要素组合有一个最佳的比例,离这个比例越近,生产效率也就越高。 3.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组合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生产理论

▪ 第二阶段, L1<L<L2
– 特点:总产量递增,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开 始递减。
– 总产量递增,AFC下降,平均产量递减,AVC 上升,说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找到这样一点使 两者的变化刚好抵消,在这一点上单位成本最 低(AC=AFC+AVC),再增加或减少劳动投入都 会导致成本增加。
例:马尔萨斯和食品危机
▪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一个主要依据便是报酬递减
规律,他认为随着人口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劳动耕 种土地,地球上有限的土地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 最终劳动的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下降,但又有更多 的人需要食物,因而会出现大饥荒。幸运的是,人 类的历史并没有按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尽管他正 确 地指出了“劳动边际报酬”递减)。
12
18
2
2
18
123136 Nhomakorabea9
4
1/2
72
8
4.5
1/4
144
▪ 等产量图(Isoquant Map)
K 18 a
Q=(LK)1/2
12
b
9
c
6
d
Q=10 Q=6
0 2 3 4 6 8 10 12 14
20 L
▪ 等产量线的特点:
– (1)距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大。 – (2)一个等产量线图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
总产量 10 30 60 80 95 108 112 112 108 100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第四章 生产理论(production)

规模报酬 (returns to scale)
从长期的角度分析,企业可以调整产量 使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这就决定于企 业规模。企业扩大规模时,收益或产量 的变动会出现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 递增和规模收益递减三种情况。
正大光明
规模收益的三个阶段:
劳动(L)
100 200 400 800
资本(K)
正大光明
第三节、短期生产分析
短期: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来 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厂房、机 器、设备条件下来调整产量。 短期生产函数(见备注) Q=f(K,L)或Q=f(K,L) 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L )=APL · L 平均产量(APL )=TPL /L 边际产量(MPL )=ΔTPL /ΔL
正大光明
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 技术效率[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投入既定,产出较多的方法效率 较高;或产出既定,投入较少的方法 效率较高。 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成本既定,收益较高的方法效率 较高;或收益既定,成本较低的方法 效率较高。 正大光明
生产者的效率
技术观念与经济观念: 技术观念——技术上是否合理; 经济观念——经济上是否划算。 技术上合理,经济上不一定划算; 技术上不合理,经济上一定不划算。 技术角度——投入—产出分析; [Input-Output Analysis] 经济角度——成本—收益分析。 [Cost-Revenue Analysis]
正大光明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Cobb-Dauglas)生产函数是 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 二十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 Q=ALα Kβ (A、 α 、β 为三个参数, 0 <α , β <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α 、β
第四章 生产理论《经济学》PPT课件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4.1.3 短期生产函数
这里的“短期”,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时间跨度,而是指厂商不 能根据其所要达到的生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不 同行业中的“短期”也不同,这取决于投入品变动所需要的时 间。短期生产函数是指在短期内所反映的投入产出关系。通常 表示为: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4.1.4 长期生产函数
递减趋势;当MP= AP(AP的最高点)时,第一阶段结束。
• 第Ⅱ区间是投入劳动L从A点增加到B点。其特点是:TP保持递增趋势,
AP呈递减趋势;AP>MP,MP>0;当MP= 0时,TP达到最大值,第
二阶段结束。
• 第Ⅲ区间是投入劳动L从B点增加到无限大。其特点是:TP呈递减趋势
;AP继续保持递减趋势;MP<0。
第4章 生产理论
知识结构图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又称为企业或厂商,是指使用生产要素自主从事商品或
劳务生产的单位。
厂商从组织形式上可以划分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类
型。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4.1.1 生产与生产要素
(1)生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是指投入各种不同的生 产要素以制成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4.3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及规模经济
4.3.2 规模经济
2)影响规模经济变动的因素 ➢ 规模经济变化的不同情况要由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来解释。
01
内在经济
02
内在不经济
03
外在经济
04
外在不经济
4.3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及规模经济
4.3.2 规模经济
3)适度规模 ➢ 适度规模是指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使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使产
经济学基础第四章 生产理论

wSwICwH.tUhAeNmeTgIaAllNerYyI.coUmNIVERSITY
第三节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利用
特点: 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
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等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 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 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 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 相交。
L B2 B B1
第三节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利用
M = L ·PL+ k ·Pk
K = C/Pk-PL/P·KL 等成本线的斜率为-PL/PK
设:M=600元,PL=2元,Pk=1元
K
600 B
400
CE
200
A
wSwICwH.tUhAeNmeTgIaAllNerYyI.coUmNIVERSITY
第四章 生产理论
重点掌握:
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与 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 3、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
4
wSwICwH.tUhAeNmeTgIaAllNerYyI.coUmNIVERSITY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涉及这样三个问题: (1)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 (2)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3)市场问题
T2
ⅡT3 C Ⅲ T4
BT1
TP
K
然平均产量一样是先增加后减少, 但是平均产量下降的时间早于总产
2Q
量下降的时间1F源自E•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 随一种可变投入(X)的变化而变化。若假 设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并设资本 要素不变,劳动要素可变,则有函数: • •
Q = f L, K
( )
简记为
Q = f (L)
李军、王瑞杰编著
4.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MP L = MP K
4.4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等成本线(Isocost Line),是指在生产要 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厂商以一定的货币 支出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各 种可能最大组合的轨迹。
K K B1 B M/PK B B2
M/PL O 图4.4等成本线 A L O A2 A A1 L
李军、王瑞杰编著
4.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生产三个阶段 :
– 第一阶段,是投入劳动量从零增加到 单位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投入劳动量从零增加到L2单位的阶段 单位的阶段。 – 第二阶段,是劳动投入量由 个单位逐渐增加到 个 第二阶段,是劳动投入量由L2个单位逐渐增加到 个单位逐渐增加到L3个 单位的阶段。 单位的阶段。 – 第三阶段,是劳动量增加到 点以后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劳动量增加到L3点以后的阶段 点以后的阶段。
李军、王瑞杰编著
Q = f ( L,1KX 2 , X 3 , ⋯, X n ) X ,)
4.2生产与生产函数
•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它表示 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 种组合和它所能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 依存关系。
Q = f ( X1, X2 , X3 ,⋯, Xn )
李军、王瑞杰编著
4.1厂商
• 生产要素 (Factors of Production)是指 生产商品所投入的经济资源。
– 劳动 劳动(Labor),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提供的劳务, ,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提供的劳务, 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 资本 资本(Capital)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资金。 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资金。 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资金 – 土地 土地(Land)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是一 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 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 国的自然禀赋。 国的自然禀赋。 – 企业家才能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是企业家的经营管理 是企业家的经营管理 能力与创新能力, 能力与创新能力,即企业家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与 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
4.5规模报酬与范围经济
• 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 • 技术方面:先进的机器设备;专业分工; 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 管理方面:内部管理系统高度专门化。 • 购销方面:订购大批原料可获得各种优惠 条件,大宗产品的销售能节约销售成本。
李军、王瑞杰编著
4.5规模报酬与范围经济
• 模报酬递减的原因有: • 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使管理越来越 复杂,管理效率下降; • 企业规模过大,还会增加采购原材料和产 品销售的困难,使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 用增加,从而导致规模收益出现递减的趋 势。
李军、王瑞杰编著
【经典阅读】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数学家柯布与经济 学家道格拉斯根据美国1899~1922年的工 业生产统计资料,计算出这一时期美国的 生产函数,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的一 般形式是: • Q=ALαKβ
李军、王瑞杰编著
李军、王瑞杰编著
4.1厂商
• 企业的本质
–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Ronald H.Couse):企业是作为 替代市场的一种更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交易 费用的降低是企业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 现在为什么很多企业要把自己的部分业务 (如物流等)外包出去?很多国有的大企 业为什么自己不再办学校、医院?
• 总产量(TPL)是在资本投入既定的条件下, 与一定可变生产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 的最大产量总和。
TP = f (L )
李军、王瑞杰编著
4.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平均产量(APL)是指平均每个单位可变生 产要素劳动所能生产的产量。公式为:
TPL f (L ) APL = = L L
李军、王瑞杰编著
4.5规模报酬与范围经济
• • • • • 适度规模应该考虑的因素 : 行业的技术特点 市场条件 自然资源状况 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有无优势?
李军、王瑞杰编著
作业
• 1.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媒体搜索一家存在范 围经济的企业,指出范围经济给该企业带 来了哪些竞争优势。 • 2.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媒体搜索各行业的企 业平均规模,看一看存在哪些差异,想一 想为什么?
B′
C′ L1 L2 L3 L MP
李军、王瑞杰编著
4.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简称报酬递减规律,它 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 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 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 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 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4.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边际产量(MPL)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变 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动 量。公式为:
∆TPL df (L) MP = lim = L ∆L→0 ∆L dL
李军、王瑞杰编著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
TP Ⅱ B Ⅲ TP
A
L1
L2
L3
L
பைடு நூலகம்
APMP
A′
• 生产扩展线(Expansion Path of Production) 是指在技术水平、投入要素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企业在长期内扩大生产规模所能采 取的最佳投入组合的轨迹。
K B2 B1 EP B E1 E Q2 Q1 O A A1 A2 L E2 Q3
李军、王瑞杰编著
4.5规模报酬与范围经济
李军、王瑞杰编著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李军、王瑞杰编著
【案例导入】小松公司调整全球生产
李军、王瑞杰编著
【案例导入】小松公司调整全球生产
• 【问题思考】 • 1.裁员和缩减开工日期会对小松公司造成什 么影响? • 2.裁员后该公司的生产能力还能得到充分的 利用吗? • 3.雇员人数和生产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李军、王瑞杰编著
4.2生产与生产函数
• 技术系数(Technological Coefficient): 生产不同的产品时,厂商所投入的各种生 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同的。这种为生产 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 素的配合比例称之为技术系数。
– 固定技术系数: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 固定技术系数: 生产要素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的配合比例不能改变 ,生产要素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 可变技术系数: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 可变技术系数: 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的配合比例可以改变 ,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 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技术 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所 有投入要素都按统一比例变化所引起产量 或收益变动的情况。 • 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 :
– 第一阶段是规模收益递增的阶段 – 第二阶段是规模收益不变的阶段 – 第三阶段是规模收益递减的阶段
李军、王瑞杰编著
李军、王瑞杰编著
4.1厂商
• 生产 (Production),就是指一切能够创造或 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 • 生产者(Producer)也称厂商(Firm),指能够 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包 括个人、合伙和公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
– 厂商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提供产品的目的 厂商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 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 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也 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 企业和个体户。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企业和个体户。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4.1厂商
• 厂商及其组织形式
– 个人业主制(individual proprietorship)是指由一个 个人业主制( ) 人独自出资和经营、独自负责的经济单位, 人独自出资和经营、独自负责的经济单位,是最简单 的厂商组织。 的厂商组织。 – 合伙制(partnership)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的个 合伙制( ) 人财产为基础建立的企业。 人财产为基础建立的企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共同承 担责任,共同分享企业所得。 担责任,共同分享企业所得。 – 公司制(corporation)是指按公司法组织起来并具有 公司制( ) 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公司制企业有以下几种形式: 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公司制企业有以下几种形式: 股份两合公司、 无限责任公司 、两合公司 、股份两合公司、有限责任 公司 。
李军、王瑞杰编著
4.5规模报酬与范围经济
• 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如果一个厂 商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支出小于多个厂商 分别生产的支出,或者说一个企业从事多 种产品生产所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递减或 收益递增。 • 建立在范围经济上的企业多元化战略,能 给企业带来哪些竞争优势?
李军、王瑞杰编著
李军、王瑞杰编著
【知识拓展】精益生产
•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就是 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及时制造,消 除原料采购、储运、生产、包装等生产环 节中的一切浪费。精益生产的内容可以归 结为: • 一个目标:指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 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 • 两大支柱:指准时化与人员自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