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
验报告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9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0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9)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9)。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水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过程。

二、实验材料:水、烧杯、小锤子、保鲜膜、塑料袋、水果。

三、实验步骤:1.实验一:水的沸腾a.将水倒入烧杯中,放在燃气灶上加热。

b.观察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实验二:水的凝固a.向水中慢慢加入冰块,搅拌均匀。

b.观察水随着温度的下降发生凝固的情况。

3.实验三:水的蒸发a.将一些水倒入烧杯中,加入一片保鲜膜覆盖。

b.观察保鲜膜上是否会出现水珠。

4.实验四:水的降雨a.将一个塑料袋围住一棵果树的树枝。

b.观察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在塑料袋内出现水珠。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一中,水加热后温度升高,逐渐沸腾,形成水蒸汽。

2.实验二中,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逐渐凝固成冰块。

3.实验三中,水的一部分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汽,并凝结在保鲜膜上形成水珠。

4.实验四中,果树叶子的蒸腾作用使得水分蒸发,与塑料袋接触后凝结成水珠。

五、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在加热过程中会沸腾,形成水蒸汽。

2.水在冷却过程中会凝固,形成冰块。

3.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汽,并凝结在冷表面上形成水珠。

4.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的水分,在与塑料袋接触后会在袋内凝结成水珠。

六、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水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不仅可以以液态存在,还可以通过加热转化为水蒸汽,通过冷却转化为冰块。

同时,水的蒸发和凝结也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通过实验,我能够观察到水的不同形态的转化过程,并加深了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此次实验还让我认识到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水循环之间的关系。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水分,这部分水分会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蒸汽,并最终凝结在冷表面形成水珠。

这让我对水循环过程有了更加生动的认识。

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我能够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对于教科书中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实验,我不仅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种子的发芽实验。

实验材料:绿豆种子、塑料盒子、纸巾、滴管、标签、水、透明的塑料袋、不透明的塑料袋、保鲜袋、土壤。

1.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人纸巾并按10个洞,用来放置绿豆种子;(3)往其中一个盒子里的纸巾上滴水,并在这个盒子上贴上标签(实验组),另一个盒子里的纸巾不滴水,并在这个盒子上贴上标签(对照组)。

2.研究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入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宜的水;(3)往两个盒子里分别放入10粒绿豆,一个盒子放入常温处(对照组),另一个盒子放入冰箱里(实验组)。

3.研究种子发芽与光的关系。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入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宜的水;(3)往两个盒子里分别放入10粒绿豆,两个盒子都放在阳光能够照到的窗台上,一个盒子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对照组),另一个盒子用不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实验组)。

实验记录:根据实验内容,将每天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

4:.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和一个不透气的保鲜袋;(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入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宜的水;(3)往两个盒子里分别放入10粒绿豆;(4)将一个盒子放入保鲜袋中,将保鲜袋中的空气全部排出;(5)把两个盒子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没有保鲜袋的盒子为对照组,有保鲜袋的盒子为实验组。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实验二:.种植绿豆芽种植器材:带排水孔的花盆、土壤、水、小铲子、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

种植过程:(1)准备好一个带排水孔的小花盆,向小花盆中加人三分之二的土壤。

(2)将绿豆芽从种植盒里小心取出,注意不要破坏根部。

(3)轻轻疏松花盆里的土壤,把绿豆芽栽种在花盆中央2~3cm深的地方。

五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报告全篇(已完成)(2024新版苏教)

五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报告全篇(已完成)(2024新版苏教)

五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报告全篇(已完成)(2024新版苏教)
实验目的
探究水的沸点和冰的融化点。

实验材料
-电磁炉
-温度计
-水
-冰块
实验步骤
1.将电磁炉插入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并确保温度计底部完全浸入水中。

3,将水烧开,同时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读数。

4.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即水的沸点。

5.将温度计拿出水中,将其底部擦干净。

6.放入一块冰块,观察冰块的融化情况。

7.当冰块完全融化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冰的融化点。

实验结果
-水的沸点为100o Co
-冰的融化点为OC。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得知水的沸点为100℃,冰的融化点为O o Co这些数值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得出的。

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

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电磁炉时要小心,避免触电。

2.温度计底部必须完全浸入水中,以确保准确测量温度。

3.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确保记录准确。

实验展示
我们通过实验展示了水的沸点和冰的融化点。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电磁炉和温度计来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冰的融化点为这些实验数据对于我们理解水的性质和相变过程非常重要。

实验延伸
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在不同压力下水的沸点和冰的融化点是否会发生变化。

同时,我们也可以研究其他物质的沸点和融化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参考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2024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一、实验一:观察水的变化1. 实验目的:观察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的变化。

2. 实验材料:水、烧杯、酒精灯、冷水。

3.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将酒精灯点燃,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4)当水沸腾后,将烧杯从酒精灯上取下,迅速倒入冷水中。

(5)观察水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4. 实验结果: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热,沸腾后迅速冷却,温度逐渐降低。

5. 实验结论:水的状态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二、实验二:研究金属的特性1. 实验目的:研究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 实验材料:金属导线、电源、灯泡、铁钉、铝条、铜片、热水壶。

3. 实验步骤:(1)将金属导线连接电源和灯泡,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2)将铁钉、铝条、铜片分别放入热水壶中加热,观察它们的导热性。

(3)将铁钉、铝条、铜片分别用锤子敲打,观察它们的延展性。

4. 实验结果:金属导线可以使灯泡亮起,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

铁钉和铝条在热水壶中加热后变得很热,说明金属具有导热性。

铜片在锤子敲打后没有变形,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5. 实验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三、实验三:观察土壤中的生物1. 实验目的:观察土壤中的生物,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实验材料:显微镜、放大镜、镊子、土壤样本。

3. 实验步骤:(1)用镊子取一小块土壤样本放在载玻片上。

(2)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可以看到许多微小的生物,如细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等。

(3)用放大镜观察样本,可以看到土壤中的一些较大生物,如蚯蚓和蜈蚣等。

4. 实验结果:观察到土壤中存在着多种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线虫、蚯蚓和蜈蚣等。

这些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实验结论: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其中存在着多种生物,这些生物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四、实验四: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1. 实验目的:研究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篇一: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太阳下影子变化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

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五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报告全篇(已完成)(2024新版苏教)

五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报告全篇(已完成)(2024新版苏教)

五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报告全篇(已完成)(2024新版苏教)五年级科学实验上册报告全篇(2024新版苏教)一、实验目的1.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

4.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实验内容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 力的作用与运动3. 生物的观察与分类4. 地球与宇宙5. 简单的机械原理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烧杯、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等。

2. 力的作用与运动:小车、滑轮、弹簧测力计、米尺等。

3. 生物的观察与分类:显微镜、生物标本、分类卡片等。

4. 地球与宇宙:地球仪、星空图、望远镜等。

5. 简单的机械原理:齿轮、滑轮、杠杆等。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观察不同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等特征。

- 进行加热、冷却、溶解等操作,观察物质的变化。

- 利用化学试剂进行反应,观察现象并记录。

2. 力的作用与运动-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 观察小车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与运动的关系。

3. 生物的观察与分类- 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的结构。

- 学习生物的分类知识,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 制作分类卡片,加深对生物分类的理解。

4. 地球与宇宙- 学习地球的构造、地形、气候等知识。

- 观察星空,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 利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了解光学原理。

5. 简单的机械原理- 观察齿轮、滑轮、杠杆等机械的运作原理。

- 动手制作简单的机械模型,理解其工作原理。

- 分析机械的优缺点,提高创新意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力的作用与运动: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运动的关系,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生物的观察与分类:通过观察和分类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生物特征和分类知识的理解,提升观察和分类能力。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实验骤:
1、将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用线拴好,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2、将砝码4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和毛巾上拉一拉,比一比
3、将砝码6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拉一拉,与在桌面上拉4个砝码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 )和( )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反射的光也是沿( )传播的。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光和热
实验目的: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
观察到的现象:一次照射的温度比( )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
观察到的现象: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是( )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中午( ),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1、将气球吹气,并用笔棒塞住气球口。
2、将吹鼓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
3、将笔棒取下。
观察到的现象:
小车朝( )相反的方向行驶。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3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

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详尽科学实验报告

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详尽科学实验报告

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详尽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研究磁铁的性质实验目的1. 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包括磁极、磁力线等。

2. 学会使用磁铁进行简单的定位和指南。

实验材料1. 磁铁2. 铁钉3. 铁板4. 指南针实验步骤1. 将磁铁一端指向铁钉,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

2. 将磁铁在铁板上移动,观察磁力线的分布。

3. 使用指南针,观察磁铁对指南针的影响。

实验现象与分析1. 磁铁具有两个磁极,N极和S极。

2. 磁铁的磁力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

3. 磁铁可以影响指南针的指向,因为指南针的磁针受到磁铁的磁力作用。

实验二:探究浮力原理实验目的1. 理解浮力原理,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2. 学会使用浮力计进行浮力测量。

实验材料1. 浮力计2. 不同体积和密度的物体(如石头、木块等)3. 容器(如水桶、水池等)实验步骤1. 将浮力计放入水中,记录初始读数。

2. 将不同体积和密度的物体放入浮力计中,记录浮力计的读数变化。

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浮力。

实验现象与分析1. 物体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

2. 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3. 浮力计的读数变化可以反映物体的浮力大小。

实验三:研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理解光的传播特性,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 学会使用光具进行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材料1. 光具2. 光源(如激光笔、手电筒等)3. 平面镜、凸透镜等光学元件实验步骤1. 使用光源发出光线,观察光的直线传播。

2. 将平面镜放入光线路径中,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3. 将凸透镜放入光线路径中,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现象与分析1. 光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

2. 光在遇到反射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有关。

以上是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详尽科学实验报告,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原理和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已填完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已填完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已填完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
新苏教版)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研究如何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并理解重量的概念。

实验材料:
- 天平
- 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书、铅笔、橡皮等)
实验步骤:
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天平处于水平状态。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使其保持平衡。

3. 读取天平上指示的重量数值,并记录下来。

4.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
通过测量,得到了不同物体的重量数值,并将其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 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重量。

- 重量的单位是克。

- 天平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重量,也加深了对重量概念的理解。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使我更好地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记录数据的方法。

参考资料:
无。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全记载(2024新版苏教)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全记载(2024新版苏教)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全记载(2024新版苏教)实验1: 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研究如何正确使用天平。

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子上。

2. 调整天平使其水平。

3.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

4. 观察天平指针的位置,读取质量数值。

5. 将待测物体取下,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实验2: 测量物体的体积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容积瓶测量物体的体积,研究如何正确使用容积瓶。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容积瓶和一盆水。

2. 将容积瓶放入盆中,确保口部向上,完全浸入水中。

3. 观察容积瓶内的水位,读取体积数值。

4. 将待测物体放入容积瓶中,再次观察水位,读取体积数值。

5. 取出待测物体,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实验3: 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研究如何正确使用尺子。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把尺子和待测物体。

2. 将待测物体放平,并将尺子放在物体上,使其与物体的一端对齐。

3. 读取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齐的长度数值。

4. 取下尺子,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实验4: 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研究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温度计和待测物体。

2. 将温度计放在物体表面,并等待一段时间使温度计读数稳定。

3. 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数值。

4. 取下温度计,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温度。

实验结果:实验5: 测量物体的颜色实验目的:通过使用眼睛观察物体的颜色,研究如何正确辨别物体的颜色。

实验步骤:1. 准备待测物体。

2. 仔细观察物体的颜色,并记录下来。

3.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颜色。

实验结果:。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年级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 测力计、钩码一个
实验步骤: 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 (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 (2)指针调零; (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4)使用后,指针归零。
三次)。
3、将 4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4、将 6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钩码个数) 2 4 6
摩擦力大小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物体越
,摩擦力越
有关。物体越 。
,摩擦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
年级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 物体的名称
玻璃珠 塑料块 橡皮擦 10 枚回形针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
实验结论:
力的大小是可以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
年级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实验内容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实验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实验(一)1. 实验目的。

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2. 实验材料。

绿豆种子、塑料盒、纸巾、水、冰箱、常温环境(如室内桌面)3. 实验步骤。

- 在两个塑料盒内分别铺上相同层数的湿润纸巾。

- 在每个塑料盒内放入相同数量(例如10颗)的绿豆种子。

- 将其中一个塑料盒放在冰箱里(低温环境),另一个放在常温的室内桌面。

- 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盒子里种子的发芽情况,持续观察一周。

4. 实验记录。

观察日期冰箱内种子(低温)常温种子。

第1天无变化无变化。

第2天无变化部分种子开始膨胀。

第3天无变化更多种子膨胀,有个别露白。

第4天无变化大部分种子露白,少数开始发芽。

第5天无变化多数种子发芽,长出小根。

第6天无变化发芽种子继续生长,根变长,有子叶出现。

第7天无变化多数种子长出嫩叶。

5.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低温环境(如冰箱内的温度)不利于绿豆种子发芽。

二、实验名称:光的传播实验。

1. 实验目的。

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实验材料。

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硬纸板(孔在同一直线上)、蜡烛、弯曲的塑料吸管。

3. 实验步骤。

- 将三张带孔的硬纸板平行放置,孔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一端放置点燃的蜡烛。

- 用手电筒在另一端对着孔照射,观察光能否通过孔照亮蜡烛。

- 然后将中间的硬纸板稍微移动,使孔不再同一直线上,再次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现象。

- 把弯曲的塑料吸管一端对准手电筒,从另一端观察光是否能通过吸管传播。

4.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三张硬纸板孔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照射光能够通过孔照亮蜡烛。

三张硬纸板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照射光不能通过孔照亮蜡烛。

用弯曲吸管让手电筒光通过光不能通过弯曲的吸管传播。

5. 实验结论。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实验名称:土壤中有什么?1. 实验目的。

探究土壤的成分。

2. 实验材料。

土壤样本、放大镜、烧杯、水、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第一单元光实验一:红苹果实验.实验材料:红苹果、黑暗的房间等。

.实验要求:在桌子上放一个红苹果,把门、窗户都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掉,房间里完全黑暗了。

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够进入这个房间。

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实验注意点:本次实验的难点在于创造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在这个房间中没有光能够进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预测实验结果:预测1: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预测2: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见这个红苹果。

.预测3: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模糊的影子。

.实验现象: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了没有光线,人是无法看到东西的。

人的眼睛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判断物体的。

而在红苹果实验中,房间是完全黑暗的,没有任何光线进入房间,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个房间里看到红苹果。

.实验二:光的传播实验.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手电筒、4个能直立的凤尾夹等等。

实验方法:①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一厘米。

②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③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④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

.⑤把手电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这些小孔。

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⑥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实验注意点:.4张卡纸直立在桌面上,卡纸之间的间隔都是15厘米,并且保持前三张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实验要在黑暗的环境中完成,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实验效果会更好。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了解温度的变化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产生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冰块、盖子、热水、铁夹子。

三、实验步骤1.将烧杯放在桌面上,测量室温。

2.使用铁夹子将温度计固定在烧杯的上方,确保温度计的底端没有接触到烧杯。

3.将冰块放入烧杯中,待冰块融化后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4.将盖子盖在烧杯上后,将热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5.将盖子取下,继续倒入热水至烧杯约80%的容量,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6.等待一段时间,再次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四、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约为20°C左右。

2.冰块融化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逐渐上升,达到0°C,然后稳定在0°C左右。

3.在盖子完全闭合的情况下,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温度计的温度迅速上升,显示的温度逐渐增加。

4.盖子取下后,继续倒入热水,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再次上升,但增加的速度较之前慢,温度也没有之前那么高。

5.几分钟后,观察到温度计的温度逐渐下降,趋于稳定。

五、实验分析1.在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较稳定,在20°C左右。

这个温度是人体感知最舒适的温度之一。

2.冰块融化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稳定在0°C左右。

这是水的冰点温度,表示水从固态到液态的状态变化。

3.在盖子完全关闭的情况下,热水倒入烧杯,温度计的温度迅速上升。

这说明固体的温度会被加热,分子运动加快。

4.盖子取下后继续倒入热水,温度计的温度再次上升,但增加的速度有所减缓。

这是因为热量传导由于外界的温度较低而减慢。

5.温度计的温度逐渐下降,说明热量正在逐渐散失,物体的温度正在趋于稳定。

六、实验结论1.温度对物体状态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以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

2.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物质的性质,比如温度的升高会使物质膨胀,温度的降低会使物质收缩。

3.在本实验中,室温下物体呈固态,冰块融化后物体呈液态,加热后物体呈气态。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报告上册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报告上册


小电珠(分别涂上红色和绿色)、回形针、金属图钉三枚、电池盒、导线、厚纸板。




1.将一枚图钉连上一根导线套上回形针钉在纸板上。
2.在另外两枚图钉上接上导线,钉在回形针的两侧。
3.将电池盒接上导线,与第一枚图钉、红灯珠、第二枚图钉形成一个电路。
4.再在电池盒上接上导线,与第一枚图钉、绿灯珠以及第三枚图钉形成一个电路。

通过制作万花筒,进一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三片同样大小的长条镜子、胶布、剪刀、卡纸。




1.把镜子相互粘成一个三角形。
2.把镜子立在卡片纸上,沿着边画出线。
3.剪下画好的三角形,用铅笔在中间扎一个洞。
4.把三角形粘到镜子的一端。
5.把透明约粘在镜子的另一端。
6.从洞口放入彩色碎纸屑,万花筒就做好了。




连续观察一个月月相变化,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实验记录报告单(五)
实验课题
光的行进




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小孔板、手电筒。




1.当三个小孔成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会有现象。
2.当三个小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会有现象。
实验课题
简单电路




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器材
小车、橡皮筋、尺子
实验步骤
1、将橡皮筋拴在小车的前后两端。
2、将橡皮筋绕在小车的前轴上。
实验现象
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实验结论
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1)
实验内容
22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用气球能驱动小车吗
实验器材
小车、气球、笔杆
7阳光下的影子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5)
实验内容
15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实验器材
岩石、塑料瓶、酒精灯、镊子、水
实验步骤
1、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水中
2、将集块岩时放入油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
3、观察豌豆在石膏糊中发芽后石膏的变化
实验现象
岩石破碎
实验结论
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作用,岩石破碎、叫风化。
实验结论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8)
实验内容
8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
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实验现象
重力大,测力计的读数大
实验结论
重力大,测力计的读数大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3)
实验内容
24运动与摩擦力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6)
实验内容
16土壤中有什么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器材
土壤、杯子、水、放大镜、玻璃棒
实验步骤
1、把土壤晾干,借助放大镜观察
2、把土壤倒入水中观察
3、静置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
小石子、草根、小虫、固体颗粒等
实验结论
土壤是岩石风化形成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7)
实验内容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雨如何影响土地
实验器材
盒子、含有沙、石的土壤、饮料瓶
实验步骤
1、在盒子中用土壤做成“悬崖”
2、用饮料瓶做成喷水器,向悬崖喷水观察
实验现象
土壤受到侵蚀
实验结论
土壤会被雨水侵蚀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8)
实验内容
18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探索侵蚀的实验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
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
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4)
实验内容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火山、地震改变着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知道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实验器材
长条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小锯片。:3~5条不同颜色的毛巾,染成不同颜色的馄饨皮或面皮,用泡沫塑料剪成不同板块。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实验内容
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
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
实验现象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1)
实验内容
11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实验内容
5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
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
实验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器材
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
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
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
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实验现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湿润的一方爬行
实验结论
1、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实验步骤
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实验现象
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
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9 )
实验内容
9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地点
五年级教室
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实验器材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1、将小车安放在桌子上,用线的一端栓住小车,另一端拴上一个小塑料袋,小塑料袋悬空.
2、将玻璃珠逐颗放入袋中
3、记下每次起止距离的时间
实验现象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实验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
实验内容
21用橡皮筋作动力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
4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
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实验步骤
1、折叠的不同颜色的毛巾表示不同的地层。2、一块长条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学生从两端往中间用力挤压,泡沫断裂。3、用一叠染成不同颜色的馄饨皮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从两端向外用力拉,可看见中间的地层形成裂缝,裂缝越来越深,最后完全分离。4、用一块事先染出不同层次的长条形泡沫塑料块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学生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实验结论
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 000米~5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 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蓝色的、封闭的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实验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实验现象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0)
实验内容
10光与热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