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高阶思维 引动深度学习徐长青
在数学教学互动中巧用积极心理暗示——以特级教师徐长青《统筹与优化——烙饼问题》为例
![在数学教学互动中巧用积极心理暗示——以特级教师徐长青《统筹与优化——烙饼问题》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430b6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f.png)
积极心理暗示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具有鼓励学生的教学法。
在特级教师徐长青的《统筹与优化——烙饼问题》中,他采用了积极心理暗示这一巧妙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徐老师首先分析了烙饼问题,强调了通过分析可以把复杂的数学模型分解为更容易理解的模块,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后,他提出了学生们要做一份实验报告,而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会敞开给学生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样一份报告,学生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思路,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数学思想应用到实际情景中,为此,徐老师采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方式,大力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思维,勇敢地拓宽自己的思路,挑战复杂的问题,甚至是更大胆的想法。
在做实验报告时,徐老师还用积极心理暗示不断督促学生们进行分析和思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一段又一段简明精辟的讲述,徐老师层层推进地引导学生走上了锻炼思维的道路,使得学生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思维活动,启发他们勇敢创新的精神。
通过巧用积极心理暗示,特级教师徐长青的《统筹与优化——烙饼问题》不仅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新事物、挑战复杂问题、拓宽思路的能力,向学生传达了一种奋力探索,勇敢创新的理念。
徐长青老师讲座中的经典语录
![徐长青老师讲座中的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0c11ebc8da38376baf1fae70.png)
徐长青老师讲座中的经典语录
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好象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如果把这句话反过来说,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就如同读一本好书,徐长青老师就给我这样的感觉。
他的话,令人回味无穷。
以下是徐长青老师讲座中的经典语录:
1.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
(“退中的数学”教学中的话,揭示了数学思想方法,源于华罗庚的思想。
)
2.在特殊中猜想,在一般中找规律。
3.要给孩子闭上眼睛思考的时间。
4.许多孩子还在思维的路上。
(课堂用语)
5.教师要摆脱教案!
6.教师不能“好心种恶果”!(针对有的老师喜欢把内容讲几遍的现象。
)
7.孩子,你就是老师讲课的“托”!(针对学生揣摩教师用意的现象。
)
8.教师的脸千万不要变成“天气预报”!(教师不要轻易透露答案的信息。
)
9.问题要问到中上等,解答要做到中下等。
10.有的课没有高度和深度,只有温度。
11.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知识。
(针对惯常所说:通过教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12.在简单中让学生深奥起来,这就是大师!
13.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
14.有的孩子,不学习不知道自己是笨蛋,一学习就发现了!
15.我不懂!我不管!(课堂用语)好的教学应是让知识从缄默走向明确再回归缄默的过程;好的教学应在关注学生的差异中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好的教学应当崇尚简单拒绝肤浅为学生留下生命的刻痕。
试悟与构建数学思维 听吴政宪徐长青有感
![试悟与构建数学思维 听吴政宪徐长青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38daa61a417866fb84a8eb0.png)
这次外出培训,机会难得,非常荣幸。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培训期间的所听所思,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有不当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培训期间,听了全国许多名师的教学观摩课。
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节,一节是徐长青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重叠》一课,一节是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这两节课让我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数学课堂的思想,数学课堂的文化氛围。
我常常在思考:为什么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年级的学生,由于经历了不同的教学过程,教学教育的效果就不同呢!作为教学教育工作者,我常常强烈的感到一种责任:教学教育给予学生的该是什么。
以上两位老师的课,毫无痕迹的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理体验!而我们习惯的那种有痕迹的教育与学生所经历的深刻的心理体验相比,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下面,我将就以上两位老师的课来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创造儿童喜爱的课堂很重要,自主学习的核心一定是学生乐于学习。
这样才会形成想学爱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
徐长卿老师在《重叠》一课开始时,为了拉近同学生的距离,特意导入理发师的故事,之后分别用了抢椅子,呼啦圈等游戏和社会小调查等,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渗透集合有关思想,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乐于体验。
这也是是培训期间赢得学生与听课者笑声和掌声最多的一节课。
在老师的心中“爱学习”才是好学生。
殊不知,爱玩才是孩子的天性。
我们既要孩子学好,当然也得让孩子玩好,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搞好教学。
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潜力,但尚未成熟,我们应该在充分相信的基础上,去开发学生的潜能,包容错误。
吴正宪老师的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她从头到尾一直贯穿着“试悟”的思维,即尝试和感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习的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
儿童唯有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才能获得深刻的认知和体验。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搞清楚什么是数学思维,但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需要渗透一些比较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这需要教师去挖掘教材深层次的东西,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渗数学思想。
观徐长青老师.心得体会doc
![观徐长青老师.心得体会doc](https://img.taocdn.com/s3/m/e66fc9b61a37f111f1855b16.png)
观徐长青老师《解决问题策略》心得体会洒志乡平桥小学韦兰徐长青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策略》这节课,彰显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他幽默风趣,洒脱自然,沉稳大气,体态语言犹如相声艺术大师,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创造了儿童喜欢的数学。
他的课堂教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理性深刻,蕴含着“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理念,给与会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徐老师在教学中不仅善于启发、点拨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主动探究,而且非常重视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既凸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学会……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这一全新理念,也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儿童的探究能力究竟有多强?在学习的道路上儿童自己能走多远?学生的心智潜能是巨大的,徐老师充分信任学生,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引发认知冲突。
当徐老师举起撕成的纸片,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验证了纸撕成4片后,先投影直观图形,让学生明确只能将一张纸撕成4片,然后他有意地制造了一个使学生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把一张纸撕成4片,照这样撕下去,能撕成2012片、2011片和2010片吗?”激发学生猜想,使学生感觉到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徐老师巧妙引出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一句名言:“当你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要学会知难而——退。
”告诉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可“退”到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研究,进而向学生渗透“知难而退”“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接着,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研究最简单的数据:1、4、7、10、13……通过对撕成纸片的结果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可以发现规律。
这样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原来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退”的办法来分析、发现规律,使复杂问题得到解决。
借“高阶”之梯,攀阅读高峰——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高阶思维
![借“高阶”之梯,攀阅读高峰——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高阶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94a98c9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a.png)
借“高阶”之梯,攀阅读高峰——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高阶思维发布时间:2021-09-07T09:58:22.9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作者:丛雨婷[导读]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
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
丛雨婷威海市温泉学校 264200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
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
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不谋而合。
其中对中高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无独有偶,PISA2018对阅读素养进行了全新定义:“阅读素养是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和发展个人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对文本的理解、使用、评价、反思和参与的能力。
”全新定义的阅读素养突破了我对阅读的理解,更警醒我在阅读教学中应用高阶思维已是迫在眉睫。
如何在部编版教材中具体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要求,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呢?下面我结合语文阅读教学,谈谈高阶阅读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有热度的阅读,开启“高阶”之门雷·克利福德说:“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
”教师与科技工具共同完成阅读教学,已成为信息化、数字化学习的必然趋势。
科技工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考查学生运用、综合和分析的能力,更让阅读教学成为有热度的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
四年级学生学习《记金华双龙洞》一课时,我利用“百度地图”软件,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游览路线,又借助全景模式,展示360度可旋转的双龙洞实景锻炼学生空间建构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置身双龙洞中,跟随作者一起赏景抒怀。
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中,我还推荐学生利用“微信读书”软件完成《呼兰河传》相关章节的阅读;在进行《牛与鹅》拓展阅读时,督促学生利用此软件阅读《第七条猎狗》并将自己的读书成果进行分享,养成做批注的阅读习惯。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深度学习路径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深度学习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4c309d6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a.png)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深度学习路径【摘要】面对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高阶思维语文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属于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高阶思维具有复杂性、整体性、丰富性等不同的特点,是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
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情境实现完美的整合,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一、精选“适宜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在课堂上教师应当选择根植于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的内容参照选择,既能够符合学生们实际学习现状,又不脱离教学目标的内容,最后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将新旧知识不断地联合起来,做到深度学习。
尤其是对于阅读教学来说,阅读教学的内容属于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并且语文教材中重现了各类不同的阅读体系内容,要让学生进行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实现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1+X”属于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方式,主要是以某篇文章作为基础,结合其他的内容来实现有针对性的扩展,形成一组阅读组合,这种阅读的方式与全文阅读类似,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结合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灵活地整合教材的内容,不断地为学生进行拓展。
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系统性的学习知识,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以此来进行高阶思维活动[1]。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朱自清先生的著作《背影》的时候,本篇课文情感十分的丰富,可以将其按照情感角色的主题来展开教学活动,与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这几篇课文联合起来,以亲情相关的文章,通过类比、比较的方法展开学习,让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活动,感悟不同文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别、通过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和人物特征来进行描写。
有效实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环环相扣,对眼前的内容来进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范围广、材料多,必须要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现状和教材的内容,以此来连结新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打造高阶课堂,促进深度学习
![打造高阶课堂,促进深度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f516ac5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1.png)
打造高阶课堂,促进深度学习摘要:本文基于成都锦城学院提出的“一基两轴,三阶递进”的“高阶教学”理念和“深度学习”教学理念,以高校概率统计课程为例,尝试将二者有效结合,以教师的“高阶教学”为手段,打造高阶课堂,达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培养21世纪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高阶教学;深度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引言2020年,成都锦城学院提出了以“一基两轴,三阶递进”为教育目标分类框架的教学理论,即以知识为基础,以提升思维和能力为两轴,层层递进地完成低阶,中阶再到高阶的“高阶教学”理论。
该理论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已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1年,校长邹广严教授和各位校领导又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教育理念。
该理念最早于1976年由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论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中提出。
而我国首次引入“深度学习”概念的则是黎加厚教授的团队。
2005年,黎加厚教授在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一文中提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由此可以看出,首先,深度学习切忌死记硬背,而应开动大脑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解构,和批判性地理解。
其次,深度学习需要将学到的新知识整合到大脑中旧的知识体系里面去,构建出一个新的,更加完整的知识网络。
最后,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输入”到“输出”,彻底将别人的知识成果转变成自己处理问题的技能。
需要明确的是,“深度学习”不是“高阶教学”的重复,而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校所提出的“高阶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一基两轴,三阶递进”的框架,明确每个知识点初级,中级,高级三阶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简约而不简单——走进徐长青老师的数学课堂
![简约而不简单——走进徐长青老师的数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14c7105e195f312b3069a561.png)
简约而不简单——走进徐长青老师的数学课堂徐长青,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教育中心主任助理、民进会员、区委委员、天津市青联委员。
红桥区十四届人大代表、十一届政协委员、海外联谊会理事、天津市市级学科带头人、小学数学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级骨干培训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内访问学者、天津市131专家库成员。
内蒙古现代教育研究会特聘讲学专家,广西小学数学远程教育专家、山西等6省市中小学教师师资培训顾问。
徐老师的观点:“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
”“教孩子一天,为孩子一生。
”教育孩子:首先,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徐老师说:“如果把一节课四十分钟平均分为几个五分钟,那么每个五分钟都要让学生有创造的思维!”徐老师认为,数学答案的唯一性,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不是求得标准答案,而应教给孩子一种思维方式。
可见他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视。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往往都是被我们的老师于无意中扼杀。
徐老师指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分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三步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淡化问题的结论,衬托其方法与思想,这样就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尊重科学,掌握教艺。
第一要做到五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第二,精讲多练;在此,徐老师提出了“三不讲”、“三讲”的原则。
三不讲即“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
三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规律方法”。
其中,他将“学生已会的”称为第一发展水平,而“在教师引领下学会的”叫第二发展水平。
在这两者之间的领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我们老师所要教学的。
第三,问问题的学问;徐老师将课堂的问题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新解答距四个类型。
他认为,教师对待提问,不要过早的表态结果,要注重孩子思维的过程。
徐长青讲座心得体会
![徐长青讲座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6311d5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4.png)
徐长青讲座心得体会徐长青讲座心得体会今天非常有幸听了来自天津的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一堂讲座,全场多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虽已到了最后离会的时间,但听课的教师还是久久不想离开。
听了徐老师的讲座我被其独特而又真是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震撼了。
我真有一种相识恨晚,甚至是生不逢时的感觉,原来,数学课也可以这样上。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老师那生动,幽默的讲解,无一不在的让人耳目一新。
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就是对这节课的最好的评价。
是呀,课,也可以这样上,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真正地想要,真正的想要跟随老师进入那奇妙的知识殿堂。
如果课都能这样上,那么学习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轻松,快乐的事啦,哪里还用老师家长逼着学呀。
同时徐老师的一些经典语录让我深受启发如:“教学生一天,为学生一生,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的了解);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还学习的主动性权于学生);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正是“三不讲”使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优化,把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活动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取得一定成效,也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如何使学生从“学数学比较难”“学数学很枯燥” 的认识走向“数学很简单,学数学很容易”呢?好的老师乐于用心品味每一个孩子,用长时间回味这种感觉。
我想我正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我要不断地回味我让孩子幸福的同时所收获的那份职业幸福。
老师和学生一起幸福的成长,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徐长青讲座 [篇2]6月5日今我很荣幸的听了“天津十大杰出青年”徐长青教授的讲座,还听了他对我县教师的做课的点评,受益匪浅。
,下面我具体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耐心的等待教学中有时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的等,等是一种对学生的关,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
课堂上我们一定要等全班都在想,都有了一定的答案后,再叫同学代表来发言,否则学生在怎么想说也不要理他,因为如果老师很快让那几个思维快的同学把答案说出来了,那么同时也就为同学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画上了句号,因为学生会这样想,既然答案都出来了,如果我再去思考,去举手发言,那不是多此一举吗?这样只是有部分学生参与的课堂,不能算是有效的课堂。
深度学习思考
![深度学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42cef6dbe1e650e52ea9959.png)
深度学习思考作者:林四兰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05期摘要:从当下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学生有学不会的权利、慢举30秒你的回答更精彩三个方面阐述数学学习需要深度思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什么;怎么教;善待结束了“安徽省‘名师讲坛’小学数学乐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我感触很深,收获良多。
终于目睹了心仪已久的数学教育专家的课堂风采,让我领略了原来数学可以如此开放,可以如此奥妙,让我受益匪浅。
最让我感动的是来自天津市的徐长青老师的讲座。
我从他的讲座中知道:一、在当下,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根,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但小学数学不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长大买菜会算账,如果是为了学会买菜、学会算账,完全可以不用上学,那些没上过学的老太太比上过学的账算得好多了。
那么数学学习到底是干什么呢?数学学习能够推进人类的思维进化,数学学习有它深层的意义,数学学习不是为表面的现象行为服务,数学学习是对人类生命的滋养、思维意识的开发和启迪。
所以,今天我们的数学学习出现了许多问题,我们不教给学生看不见的知识,只教给学生看得见的知识。
我们上课不是让孩子认真思考,而是让孩子认真看、认真听。
其实真正的数学学习不只是停留在形象,而是提升在抽象。
今天的小学数学有大量的活动把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成为视觉的盛宴。
学生好像是学会了,其实是让他们明白了、懂了。
而真正离开图形再通过加工和整合才叫会了、理解了。
深度学习应该是会了、理解了,而不是明白了、懂了。
例如,教一年级9-2时老师这样设计:师:(出示9只小鸭图片)数一数有几只小鸭?生:1、2、3…9只。
师:真好,看(老师把图片贴2只到右边来)你看到了什么?生:老师拿走了2只。
师:那同学们会列式吗?9-2等于几?生:(全班举手)等于7。
师:你们真棒!徐老师告诉我们像这样的教学是教育的悲哀,孩子们是学会了吗?孩子们是看会了。
他们根本不用动脑,用眼睛看看就知道答案,而老师却稀里糊涂地以为孩子学会了。
问题引领课堂 促进深度学习
![问题引领课堂 促进深度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cae5811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b.png)
问题引领课堂促进深度学习
胡柳青
【期刊名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2()14
【摘要】新授课通常是碎片化的,需要通过复习教学加以整合。
本课例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为主线,囊括了本章几乎所有图形和知识,问题设计动感新颖,活动层次由浅入深,是一节学生为本、知识生成、思维生长的优秀复习课。
1活动构建促进深度学习1.1匠心设计凸显知识生成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聚焦两个方面,一是要素(边、角)与相关要素(对角线)的特性研究;二是从要素及相关要素出发,结合定义,创造等价定义,衍生出判定定理。
在复习课教学时,教师需挖掘核心知识,整体建构知识网络,使学生思维由低层次转向更高层次。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胡柳青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庐县分水初中教育集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教师巧用问题串促进课堂深度学习——“认识图形”课堂纪实与评析
2.问题引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3.核心问题引领,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
4.问
题引领,促进深度学习——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为例5.以问题驱动式教学引领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度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漫溯
![深度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漫溯](https://img.taocdn.com/s3/m/0f4c1b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b.png)
深度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漫溯发布时间:2023-02-16T02:19:39.91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6卷18期作者:叶霞妹[导读] 依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他把记忆、理解、应用列入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定位为高阶思维。
叶霞妹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实验小学摘要:依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他把记忆、理解、应用列入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定位为高阶思维。
指向为思维而教的数学教学,注重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来说。
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判断,深度学习,它深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评价、创造上;从思维的进阶上,应深在思维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窄变宽、由低升高。
指向为思维而教的教学,应以教师的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漫溯。
关键词:深度学习;思维;进阶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来说。
依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他把记忆、理解、应用列入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定位为高阶思维。
指向为思维而教的数学教学,注重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以此促发学生的思维由低级向高阶进阶。
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分析,凡是学生不经过思维,教师直接告知结论、学生便记忆结论、单调重复地机械练习、无需经过思考的一问一答等都属于低阶思维;如果学生是在教师或书本或自己的引导下主动去探寻问题、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等都属于高阶思维。
低阶思维是迈向高阶思维的基础和前提,但教学如果仅止步于低阶思维状态,学生的思维是不会自觉走向高阶的。
因此,为了促发学生的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教师要在学生低阶思维的基础上,开展富有探索性、批判性、创造性的深度教学,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漫溯。
一、追根溯源,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追根溯源,根与源其实指的就是数学知识的本质。
学习知识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
徐长青经典课例品评
![徐长青经典课例品评](https://img.taocdn.com/s3/m/9c020a9bc850ad02df804171.png)
徐长青新课程经典研究课品评之五附:教育同仁品评品评1:品读徐长青老师的课堂艺术王晓云09年4月,在郑州大学学习堂,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客座专家——徐长青老师的《重复》一课。
听后一个最突出的感觉的困惑”这个小故事时却妙趣横生,他运用三种不同的声音叙述三个人物之间的对话,运用象声词“吱扭”等词语绘声绘色描述场景,到故事最后:“理发师抬起头一看他很纳闷?”声音戛然而止。
此时徐老师俨然一位配音演员在给孩子们表演广播剧,一下子把学生带进故事情境之中,学生不由得猜想理发师的困惑到底是什么呢?在猜想中,在认知冲突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此时,徐老师一句:“掌声响起,给出答案。
”抛出:“为什么会只有三个人?”“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儿子?”并用四个手指表示出三个人物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生活中的“重复”。
真是润物无声啊!场景二:抢椅子徐老师抓住学生好玩的天性,让孩子们玩“抢椅子”的游戏。
他首先搬出两把椅子,请上来两个学生,然后说出游戏规则。
此时,学生马上提出:两个人抢两把椅子,不会有人被淘汰。
徐老师故意“恍然大悟”地说:两个圈里的学生主动靠拢,同时套住了这个同学。
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把课堂留给学生时就要学会“等一等”。
教师的离开,并不是对学生不闻不问。
因为当教师揭示谜底的时候,也就是意味着学生思维的停止。
当教师退出学生的视线之外,学生的潜能也就被挖掘出来。
这样使原本复杂、抽象很难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直观化!真是活灵活现!利用呼啦圈来讲重复的知识,我想这要算徐老师的专利了!场景四:贴名字徐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卡片上,本以为是为了便于与学生交流,原来写名字也是为理解重复的本质意义,将重复的现象抽象成集合时做的铺垫。
真可谓一举两得!场景五:花名册里的故事。
术报告。
听了徐长青的课,无不为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而叹服。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他给学生营造的民主、和谐的环境,充满童趣、乐趣的课堂;看到了能“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教出数学品味的教师,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教出课堂人文性的教师”;看到了一个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空间。
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
![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https://img.taocdn.com/s3/m/dcb2fd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d.png)
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第一部分:教学理念与目标一、教学理念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以“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为核心理念,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以下几点: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个性化教学: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和个性特点,针对不同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 激发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4. 培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结合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我们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小学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手段,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本部分内容旨在明确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与目标,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学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数与代数: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等,强调数的概念、运算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指向高阶思维的“深”学评价体系三层要素的构建
![指向高阶思维的“深”学评价体系三层要素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8ddce3c5a2161479161128bf.png)
指向高阶思维的“深”学评价体系三层要素的构建作者:赵劲草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20年第10期赵劲草赵劲草,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第二高级中学教师。
新课程改革评价强调,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的评价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于是,以定性评价、物质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不再是主流,以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为主的现代教学评价机制日新月异。
本文中笔者主张的“深”学评价是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的,以“深”学活动中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效能为主要评价对象的表现性评价机制。
(见图一)一、表层学习行为外显化:表现层面的“深”学行为的评价——平等共建所谓表现层面的评价,是指对学习活动——导学、互学、自学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进行衡量评估,综合了师生、生生、生自共同作出的学习评价判断,体现了平等共建评价原则。
(一)导学前测评价——侧重老师评价在“深”学行为有效发生前,教师必须做出一些重要的决定:面对何种程度的学习对象,实施何类学习内容,采用何种学习方法……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内容的先决知识与技能,是否有了足够的储备与积累而蓄势待发,有哪些存在的困难与潜在的困境。
明确哪些内容是需要教的,哪些内容是不需要教的。
同时,能够比较准确地估量学生会面临的主要困难或问题,特别是对学生一二处关键困难提供必要支持,从而推进学生当下的学习。
建立在这样前提下的导学前测评价是进入“深”学行为的基础。
(二)互学过程评价——侧重同伴评价学习本身是一个持续、复杂的过程,新课标建议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来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如现场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自我反思等多种评价方式。
“深”学活动的表现层面的学习评价也强调小组合作,因而在认真度、参与度、创新度与交互度上都有一定的评价标准。
小组合作过程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也关注思考的过程,既要对学习目标与结果有客观、量化的认证与跟进服务,同时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学习策略等主观行为也有科学的判断与改造服务,凭借即时数据评价,细腻、扎实的洞察与跟踪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
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https://img.taocdn.com/s3/m/f84e6c5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5.png)
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周青【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活动的学习,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浅层学习以及形式学习相对.深度学习注重学生认知情感思维想象等的深入融入卷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浸润深度体验深度建构和深度反思,让学生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期刊名称】《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2页(P47-48)【关键词】深度学习;深度浸润;深度体验;深度建构;深度反思【作者】周青【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双沟小学 225267【正文语种】中文深度学习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机械学习、被动学习、浅层学习、形式学习等现状而提出的新学习方式。
建立在现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理论之上的深度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
所谓“深度学习”,说到底就是让学生经验、情感、思维、想象等深度卷入,获得深度浸润、深度体验、深度建构、深度反思。
深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更要求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一、情境:让学生获得深度浸润深度学习首先需要在数学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建立一种联结。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告诫我们,“当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他的生活经验就中断了,……对儿童学习问题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学校经验层面的观察、分析与诊断上,而必须展开更深层次的聚焦”。
因此,深度学习首先需要创设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需要深度浸润。
从而,这种情境不仅包括外在的物质环境,更多地还指涉学生内在的心理场。
在这种“心理场”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能够获得深度匹配、共鸣与共振。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一堆事实性知识,更是一种意义性知识、价值性知识。
因而,这样的知识必然是切入学生的认知、情意等心理领域的。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活动——“男、女生记忆力大比拼”,第一轮,男生识记的数的位数比较多,女生识记的数的位数比较少,因而女生赢,男生大呼上当;第二轮男、女生识记的数的位数都很多,但男生识记的一组数没有规律,女生识记的一组数有规律,因此女生赢,男生再次大呼上当。
学习《乘法分配律》及其讲座的学习心得
![学习《乘法分配律》及其讲座的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b8ea14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9.png)
《激活高阶思维引动深度学习》一、第一次真切感受“简约数学”之美很久就听说,我们小数学有一个“简约数学”流派,未曾有幸学习了解,这次工作室要求我们线上学习徐长青徐特的课和讲座,说实话听到前8分钟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节很“普通”,没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转念一想既然是特级的课,肯定有精彩之处,在后面,抱着这样的念头,我继续听下去,果然,越往后越深入,越往后越精彩。
在“数学结合”初步构建乘法分配律模型后,徐特问学生是否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学生说是的,徐特说:其实我们刚刚到达“知道”这个层次,接着聊起了“教师的幸福”,一开始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慢慢地,我理解了他的用意,多么徐特的“良苦用心”,徐特用“生活中的情境”、“儿童化”的语言帮助学生再一次内化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虽然是三个数,但却是两类,正如一类是学生,一类是老师……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为徐特鼓起了掌,我觉得我与徐特“共情”了,我想孩子们肯定也与他产生了共鸣。
随之而来的是“再演示一次”,我以为是简单的重复,其实是刻意的“失误”,男孩笑了,孩子们说男孩被“忽视”、“冷落”了,不公平了……立刻同时用字母和算式反映出错例,让更多的学生理解这样为什么不对……变式训练中“火眼金睛”环节,简简单单的三道题目,真真切切就是我们班孩子典型错误的方向,我在听课笔记上用红笔记录下这么一段话“我惊讶地发现,这些都是我们班孩子的错误啊!”最后,徐特引导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简便),并从二年级开始溯源,我们的口算,我们的列竖式,我们将要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其实乘法分配律就在我们身边。
听完整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大师上课的魅力,选材的简约精当,课程结构设置的明晰精致,学生思维的不断提升进阶,这一切做得又是如此的轻松自如,让人好不羡慕,叫好!二、又一次真实发现“简约数学”真不简单听完课,我就一把学习了徐特的讲座,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刚才课堂语速那么慢的徐特,做起讲座来像是个相声演员,语速时快时慢,时而缓缓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我又一次深刻理解了,大家(大师)对孩子的关爱,放慢语速,关照学生。
让思维可视化促进深度学习
![让思维可视化促进深度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2a42db0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e.png)
让思维可视化促进深度学习
黄芳
【期刊名称】《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年(卷),期】2018(0)7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高投入、理解记忆、涉及高阶思维,并且学习结果迁移性强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
在'适合的教育'价值取向下实践数学深度学习,如何突破班级授课制的制约?近年,我尝试借助信息技术让思维可视化,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拍生活实践图让思维在生活中深入,做思维导图让思维在结构中深入,录思考慢镜头让思维在反思中深入,创小老师视频让思维在演绎中深入。
【总页数】4页(P75-78)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思考过程;深度学习;思维导图
【作者】黄芳
【作者单位】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
【相关文献】
1.利用思维可视化促进深度学习 [J], 赖丽华
2.数学思维可视化:促进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J], 钱学翠
3.数学思维可视化:促进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J], 钱学翠
4.以"思维可视化"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的策略研究 [J], 周邦对
5.思维可视化:行走在深度学习中的杠杆解--浅谈思维可视化支持下的深度学习策略[J], 恽亚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阶思维: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关键素养
![高阶思维: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关键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f305534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e.png)
高阶思维: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关键素养
王浩;陈城
【期刊名称】《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卷),期】2023()2
【摘要】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实现需要注重高阶思维的培养。
以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作为高阶思维的主要构成因素,对小学语文五年级教科书高阶思维培养内容进行梳理并归纳培养要求,提出:以真实的学习,激发深度学习的动力;以生长的学习,提升深度学习的品质;以反思的学习,构建深度学习的生态的培养策略。
【总页数】6页(P57-62)
【作者】王浩;陈城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打造语文思维课堂,落实语文核心素养r——关于高中语文学科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分析思考
2.打造语文思维课堂,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关于高中语文学科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分析思考
3.指向学科本质训练高阶思维——例谈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4.为核心素养和核心问题而教——基于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与深度学习的研究
5.聚焦学科素养,引领深度学习——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学习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度学习激活学生内生力
![深度学习激活学生内生力](https://img.taocdn.com/s3/m/8f8ebe9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5.png)
深度学习激活学生内生力
许兴亮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年(卷),期】2018(000)047
【摘要】核心素养时代,深度学习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新趋势。
深度学习又称深层次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如何才能真实发生?我认为,必须准确把握以下四个关键要素:一是优质问题。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而不是基于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
【总页数】1页(P64)
【作者】许兴亮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基础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深度学习激活学生内生力 [J], 许兴亮;
2.学校文化:激活自我教育的内生力——以西亭小学和美文化建设为例 [J], 钱建兵
3.农村小规模学校内生力缺失的表现、原因与激活——“W"县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地研究 [J], 魏宝宝; 孟凡丽
4.挖掘音乐美,激活自主学习内生力 [J], 陈勇杰
5.阅读激活成长内生力 [J], 张丽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约:约而简。 基于未来的供给侧的约;基于现实的需求侧的简。
·教育应是经过复杂性思考而简单呈现的(深入浅出) ·简约教育三原则:教学内容要约取,
教学方法要博喻, 教学过程要简构。 ·简约教学认为教学活动是有内外之分的,外“感”内“觉”。
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 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 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 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 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 力。
简约教学认知活动四步
交
教
搅
潜在水平 现有水平
叫
学
原有水平
提炼教育主张 定义自己的教育
第二发展水平 第一发展水平 原有水平
潜在水平 现有水平 原有水平
提炼教育主张 定义自己的教育
约取
博喻
简构
强调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切性。 是落实减负工作的根本,减负的 本质完成应实现师生对知识的选 择性学习,这本身也是在落实以 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在这一点上 是简约教学的时代创新,是教学 内容的革命。
徐长青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学硕士,享 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教 科院国内访问学者,教育部国培专家。天津市 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名师工作 室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全国数学教改研究会秘 书长。天津市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 导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基地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现代学校联盟国家级指导专 家,当代简约教学的创立者和倡导者。
所谓简约教育,是指追求朴素灵动,返璞归真,以 真实的呈现突出教育的核心目标,从而达到正本清源的 教育愿景。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约思想,提倡化 繁为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这一理论在我们数学课 堂教学会产生四个走向: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 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简约教学应 该回归到生活,回归到数学本身,它所倡导的简约,就 是; 剔除喧嚣与华丽,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它是一种风 格,一种气质,一种内涵。
渔
域
欲
娱愉喻来自寓逾育
简约教学课堂评价的十“YU”要素评价
鱼渔
强调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元 性。是数学回归儿童的方式,学 习力就体现在,学生是否借助已 有的经验(类它性)去对陌生的 事物产生自我的认知,而教师教 学的“博喻”很好的帮助学生完 成了这一历程。
强调知识模型和认知过程 的简单性和本质性。是本真实 效教学的核心,学生自我建构 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 单的基本模型、基本经验和认 知的基本路径,是学生实现自 我建构,深刻理解的重要基础。
提炼教育主张 定义自己的教育
“不要用我们的 方式让他们去接近知 识,而是让他们用自 己的方式接近知识”
------陈省身
提炼教育主张 定义自己的教育
数字诀
一区两序三关键, ----理论 四步五疑七个简; ----实践 六一八三九个二, ----理念 教学评价十个yu。 ----评价
提炼教育主张 定义自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