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3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3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气候及其影响》的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本节主要内容有: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计算、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理解各种降水的类型,掌握降水量的计算方法,了解世界和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天气、气候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气温、气压、风向等基本气象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对于降水的形成条件、降水类型的理解,以及降水量的计算还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掌握各种降水的类型,学会计算降水量,了解世界和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降水类型,降水量的计算,世界和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2.教学难点: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降水类型的理解,降水量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降水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使学生掌握降水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降水相关知识,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制作PPT和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降水的基本概念,准备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降水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降水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降水是怎么形成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降水的观点,掌握降水的类型及特点。
2. 能够识别各种地形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降水形式。
3. 了解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特点,培养举世观念。
4. 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与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降水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教学难点: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降水差别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地形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降水形式、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案例等。
2. 准备地图和地球仪,用于展示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情况。
3. 准备相关视频和图片,用于诠释不同地区的降水特点。
4. 设计教室讨论题目和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新课教学、稳固提高和教室小结。
底下我会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意图。
1. 导入新课:引入一些实际的天气情况,如降雨和降雪,引导学生思考降水的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 新课教学:(1)起首,我们将介绍降水的观点和类型,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基本知识。
(2)然后,我们将通过一些图表和数据,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变化规律,包括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地区分布等。
通过这些图表和数据,学生将能够理解降水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洋流等。
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讨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变化。
(4)最后,我们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模拟实验。
学生将分组,模拟一个地区的降水变化,并诠释原因。
这个实验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稳固提高:为了进一步稳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我们将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2021年《降水与降水的分布》优秀教案
降水与降水的分布一、目标(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①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②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能够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③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大气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学习难点:降水的形成条件。
三、教学过程(录像引课)大气降雨和降雪片断(提问)下雨、雪是常见的天气现象,我们将大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思考降的“水”从何而来?(板书)第二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降水的来源(学生朗读)“小水滴的旅行”(计算机动画1)降水形成的过程(学生总结降水形成的过程)(承转)为了研究气候的特征,我们必须研究降水的分布特征,因为降水是气候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所以必须先研究降水量及测定方法(总结板书)二、降水量的测定(投影片2)测量降水量用雨量器,介绍雨量器的用法。
同学们自己也可以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回去可以试一试。
用雨量器可以量算出一个地区日、月、年的降水量,与气温的平均值不同的是,降水量是求和。
每天要定时观测,不是下雨才测的。
(投影片3)这是一张某地年降水量测量值示意图,图中的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求多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单位是什么?(mm)你能否按照所学的等温线图、等高线图的制作方法,按照20mm间隔,画出该地的等降水量线图?点击投影片,出现绘制结果,和同学的比对。
该图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什么?(由西到东逐渐减少)(提问)我们了解降水量图的绘制方法和读法后,来学习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板书)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学生活动)参照课本P44问题,小组讨论并完成下面表格(投影片5)(教师总结)点击投影片,完成表格,黑体字部分先不做。
其中原因分析部分要教师讲解。
(讲授)大气降水时间分布也不均(板书)四、降水的季节变化(投影片6)我们将不同月份多年的降水量求和制作了降水柱状图。
读图思考课文P44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教师总结)根据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布特征,可以将降水的季节分布概括出以下五种类型,找出每种类型代表的城市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的位置。
六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通过观察、提问、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和视频展示了什么自然现象吗?”“这些降水现象在不同的地区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降水变化与分布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对降水现象的观察和认识,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了解我国降水的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讲解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和类型,结合实物、图片等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降水知识。
2.学生跟随教师的学习进度,学习降水量、降水概率等数据的表示方法,学会阅读和解读降水统计图表。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本地区的降水情况,包括降水量、降水次数、降水类型等,并尝试分析这些降水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2.请学生收集有关降水的新闻、故事或科普文章,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对降水知识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3.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家人、朋友对降水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应对降水带来的影响的。通过此作业,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生活的品质。
4.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爱自然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地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降水的概念和形成过程有初步的认识,但对降水的分布规律、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补充和拓展。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4.课后思考题:布置一些关于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思考,巩固所学知识。例如:
a.降水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主要类型?
2.强调作业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注重作业的反馈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研究精神。
4.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5.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展示等形式,深入理解降水知识。
6.强化数据分析能力:提供降水数据,指导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降水特点,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结合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爱环境,树立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4.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与降水相关的自然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降水的相关知识。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3.设计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降水现象,培养观察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8.情感教育:结合降水知识,引导学生关爱环境,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播放一段关于世界各地降水的视频,展示雨、雪、雾等不同降水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降水的多样性。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降水及降水的形式,初步了解形成降雨的几种原因。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降水分布的差异。
3、能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的关系。
教学重点:1、降水及主要形式,2、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的差异教学难点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的差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降水分布图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上节了解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那么作为一个地方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降水了。
本节我们就要了解降水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季节变化以及它的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水(H2O)如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此外,雾、露、霜等也属降水。
2、形式:降雨是降水主要的形式。
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四种形式。
3、降水量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
有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量杯内。
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
降雪的测量方法大同小异,最后都是化成水来读取。
▲活动:P54通过活动我们知道:降水与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工业、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1、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区别的,并表示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
2、某地降水量在一年中各月降水的多少,我们用各月降水柱状图来表示。
P55两幅图为两地的降水柱状图,反映出世界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迥异:一年内,有的地方(如A地),各月降水都很多且均匀。
;而有的地方(如B 地),夏季多雨而各月降水较少。
▲活动:P551、看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回答问题:(略)2、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略)三、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线图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同一时段内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叫做等降水量线。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提问:哪是迎风坡?降水多还是
少?哪是背风坡?降水多还是
少?
附:《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流程设计图
图例说明:
开始,结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般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与教师活动的组合教学媒体与学生活动的组合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组合
板书设计: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等降水量线图
三、降水的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教学反思: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把教学中抽象的概念感官化、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将图像、图形、符号、声音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降水的形成、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过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对家乡泰州地区的降水特点比较了解,有丰富的感受体验。
由于教材内容较简单,所以开发学生平时累积的生活体验,就变得很重要。
本教案通过降水与传统民居屋顶坡度之间的关系这一载体来学习一般的地理降水知识,使得教学内容具体充实,鲜活可感。
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降水的相关知识,会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说明一些地理的普遍规律,认识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
本节课力求体现的特色是:激发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教学案(第1课时)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以及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能够利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降水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到地面的______和_____,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观测:基本仪器是_______,单位是毫米。
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的来表示。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1.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降水量常常是不同的,人们常用图,表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通常要注意:和。
3.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季节分配有差异。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____地);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如____地)。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读下列北半球五个地区的降水柱状图,请将下列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分别填入相应的图中。
(填序号)A.冬季多雨B.全年少雨C.全年多雨D.夏季多雨E.常年湿润【达标检测】1.下列属于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的是 ( )A.量杯 B.量筒C.储水瓶 D.雨量器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3.分析伦敦降水资料,其季节分配特征是(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B.降水集中在夏季C.降水集中在冬季D.各月几乎无降水【拓展阅读】人工降水人工降水也称人工增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人工增雨常分为暖云催化剂增雨与冷云催化剂增雨。
欲要暖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就得使云中半径大于0.04毫米的大云滴有足够的数密度,让它们迅速与小云滴碰并增长,成为半径超过 1.0毫米的雨滴形成降水,因此在那些大云滴数密度小而无法形成降雨的云中,用飞机、炮弹携带等方法,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使形成许多大云滴,便可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
看图并回答
疑 问, 激发兴趣
呈 现课 题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降水 , 么是降水, 什 它有 怎样的分布特点?带着这些疑 问, 我们一起 走进 第 33节“ . 降
请 学生阅读教材第 5 ̄ 4页, 35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 降 环节一 水 比一比 , 看谁更聪 明 与
情感、 态度与价 值观 : 体会 降水 的意 义 、 降水与 生活 的关 系; 通过降水的学 习, 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 主义教育 。
四 、 学重难 点 教
重点 : 降水的季节变化 ; 世界降水的分布。 难点: 通过 阅读降水 量分布图 , 出世界年平均降水 量的 说 分布规律 。
五 、 学方 法 教
启发式 、 探究式 、 式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 体验 借助
多媒体教学 , 使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 让学生愉 陕学习。
二 、 计思 路 设
以“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 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 以学生参 与活动为形式 , 在学生的亲身体验 、 研究
六 、 学过 程( 1 教 表 )
学生动脑、 动手、 角色扮演和即时评价 , 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 提 通
过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 增强课堂教 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在教
学行 为 方 面 , 以多媒 体 为辅 助 手段 , 视 地 理 信 息 载体 的运 用 , 重
丰富 了教学 内容 , 优化 了教学活动。( 重庆市永川 区教科所地理
正是 因为有适 量的降水, 才产生 了大 家口中说的“ 风调 雨顺, 五谷丰登” ,雨水 , 却有利于人 才有了杜 甫笔下 的“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们的生产生活 过 现在 一起 来看一看 , 龙队、 虎队分别获得 几颗幸运 星?到底花 落谁 家, 我们继续 P 下面一起 了解永川 K; 渡 的 降 水情 况 体验成功 , 增强集 体 荣誉 感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降水的概念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理解降水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认识降水的主要形式,掌握不同地域降水的差异及其成因,并能初步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当地降水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明确降水的定义和形式,掌握全球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在于理解不同地域的降水特征及背后的气候、地形、洋流等地理要素的作用机制,引导学生形成分析降水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地理地图、降水分布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以及预习材料让学生对降水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同时,准备一些与降水相关的视频资料和案例分析,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课前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一张由古代的水墨画作为背景,画面上以淡雅的色彩描绘出山川河流,以及一片雨后春笋的景象。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画面中的元素,如云雾、山涧溪流等,让他们思考画中的“雨”是否与我们即将学习的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有关。
这样引入课题,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互动教学(一)导入新知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探讨降水的形成过程和变化原因。
比如通过提问“同学们是否注意过不同的季节里降水的差异?”引导学生讨论天气和气候的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地图上的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降水的空间分布。
(二)分组合作学生按照座位或者兴趣进行分组,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的理解。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探究学习结合地理课本上的知识点,教师详细介绍降水类型、成因和影响等。
并通过使用图表和案例分析来讲解降水的分布特点。
比如可以借助等降水量图、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等工具来直观地让学生理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情况。
(四)情境模拟教师可以模拟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如雨季和旱季的天气变化,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境模拟。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降水的形成原因、类型及分布规律,特别是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等不同类型降水的形成机制。
2.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降水分布图,解释降水现象。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降水现象,激发学生对降水知识的学习兴趣。
2.新课内容:讲解降水的概念、形成原因、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探究降水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4.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利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分布图,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要求:短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建议具有可行性。
-目的:加深学生对降水与农业生产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请学生观察并记录家中一周的用水量,结合本节课学习的降水知识,思考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要求:记录详细,思考深入,能够提出具体的节水措施。
-目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降水分布规律,引导学生学习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降水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介绍降水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分布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降水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强调降水资料的处理方法,如降水分布图的绘制,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5.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降水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雨滴下落时连续成线,落到地面四处飞溅,能听到雨声,地面积水较多.(中雨)
雨滴下落时模糊成片,落到地面溅的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很多.(大雨)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地面积水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暴雨)
3.让学生阅读课本P54活动1,以第一项给出的影响案例做参照,讨论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教师把学生分成3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在各组讨论形成共同意见后,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当地一年内各季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转入降水的季节变化.
板书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5)画面分别显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方及降水量,并闪烁.让学生从两地所在的降水量的多少,得出第五问的结论: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4.通过以上读图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板书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7、8、9月份)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1、2、3、4、11、12月份)
(3)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约749毫米)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该地全年降水较多,且不均匀,夏秋降水较多,冬春降水较少)
地理教案参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范文1份
地理教案参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范文1份(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理教案参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范文1份地理教案参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降水及降水的形式,初步了解形成降雨的几种原因。
七年级公开课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与反思
七年级公开课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课标要求: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知识与技能①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②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能够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③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学习方法:以多媒体课件为根底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①合作商量的过程──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②小组探究的过程──据图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③个别探究的过程──依据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感情态度价值观①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
②认识降水的复杂性〔变化与分布〕。
③认识人工降雨的必要性,并初步了解其方法。
2.学习任务利用教材及课件提供的材料和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了解降水的形成、季节的变化和分布,同时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人工降雨的相关知识以及世界上形态各异的雨雪,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①能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②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2.学习难点:降水的形成条件突破该难点的方法,通过媒体提供的支持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探究情景,归纳出降水的形成条件。
三、教学对象分析初一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也高,思维活泼,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媒体阐述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学习资源类型: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学习情境类型①真实情境②问题性情境③师生交互情境〔二〕学习情境与过程设计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常州地区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以什么天气为主?这种天气通常又称什么?①多媒体环境下的师生商量: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②学生小组商量:降水的形成条件有哪些?③学生小组商量: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④学生个别探究:绘制降水柱状图;⑤学生小组商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2.学习的拓展通过视频资料,了解人工降雨的方法,以及各种各样的雨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precipitation and its distri bution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要求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内容点析1.本节教材的结构和编写思路与上一节相同。
2.降水有多种形式,教材的重点是降雨。
划分降雨等级的标准见参考资料。
3.降水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多方面的。
教材通过活动设计,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或已有知识,具体举例说明降水多少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降水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认识。
4.降水的时间变化主要讲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用降水柱状图表示。
因此,教材的重点放在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上。
教材首先安排图3.19,使学生对降水柱状图有直观认识,并且理解各地降水季节变化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大(b地),有的地方小(a地)。
接着,教材通过活动设计,以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降水柱状图,这如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一样,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5.降水的空间分布重点是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等降水量线与等温线、等高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其绘制原理、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因此,在学生学习了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基础上,教材没有再安排等降水量线模式图,而是直接设计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图3.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
本节重点在对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教材安排上增加了活动,以减轻难度,本节难点在制作降水柱状图上,教师用课件演示制作过程,使学生易于理解。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
初一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过程,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设计理念
本节教学开头以雪灾画面配以2008春晚的诗朗诵,既帮助学生回忆和了解雪灾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又为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提供了有效帮助,教学过程中多次以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带动学生思维的活动,并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等环节使得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较熟练的利用降水柱状图或等降水量线来确定某一地区的降水状况。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并做上自己的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雨量器
学生准备:在网上查找关于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的趣味知识七、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内容枯燥有难度,而且相对抽象,因此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这节内容来开设公开课,笔者此次也是作为尝试,力图让枯燥的内容生活化,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沉闷的课堂情感化,在本课的开头,配乐诗朗诵加上雪灾的画面一下子调动起了学生的情绪,并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同时也制造了本课的小高潮。
本课比较成功的地方还有几处转折,例如在导入“降水的季节变化”时,是这样的:某导游带领外国游客游览南京,当介绍南京的气候时,他是这样说的:“南京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你能接着导游的话往下说吗?顺势将学生的思路导入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
此外为了化解难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设计了一组与之对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的进行应用。
本课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动手较少,如果时间充裕,应该让学生课堂绘制“降水的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