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
本节重点在对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教材安排上增加了活动,以减轻难度,本节难点在制作降水柱状图上,教师用课件演示制作过程,使学生易于理解。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
初一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过程,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设计理念
本节教学开头以雪灾画面配以2008春晚的诗朗诵,既帮助学生回忆和了解雪灾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又为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提供了有效帮助,教学过程中多次以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带动学生思维的活动,并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等环节使得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较熟练的利用降水柱状图或等降水量线来确定某一地区的降水状况。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并做上自己的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雨量器
学生准备:在网上查找关于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的趣味知识七、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内容枯燥有难度,而且相对抽象,因此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这节内容来开设公开课,笔者此次也是作为尝试,力图让枯燥的内容生活化,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沉闷的课堂情感化,在本课的开头,配乐诗朗诵加上雪灾的画面一下子调动起了学生的情绪,并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同时也制造了本课的小高潮。
本课比较成功的地方还有几处转折,例如在导入“降水的季节变化”时,是这样的:某导游带领外国游客游览南京,当介绍南京的气候时,他是这样说的:“南京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你能接着导游的话往下说吗?顺势将学生的思路导入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
此外为了化解难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设计了一组与之对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的进行应用。
本课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动手较少,如果时间充裕,应该让学生课堂绘制“降水的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