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病理改变

合集下载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与预后评估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与预后评估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与预后评估1. 介绍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临床上,甲状腺癌可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并根据特定病理特征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甲状腺癌的常见病理类型,以及这些类型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

2.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2.1 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乳头状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占据了甲状腺癌的大部分病例。

其病理特点是肿瘤细胞形成乳头状结构。

乳头状甲状腺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因为它生长缓慢,容易被手术切除并对碘治疗敏感。

2.2 滤泡状甲状腺癌(FTC)滤泡状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其病理特征是肿瘤细胞形成滤泡状结构。

滤泡状甲状腺癌相比于乳头状甲状腺癌更具侵袭性,预后相对较差。

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射性碘治疗。

2.3 髓样甲状腺癌(MTC)髓样甲状腺癌是一种由C细胞产生的罕见类型的甲状腺癌。

MTC通常与遗传性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相关。

相比于乳头状和滤泡状甲状腺癌,髓样甲状腺癌更具侵袭性,预后较差。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监测血液中的甲状腺癌标志物。

2.4 隐性甲状腺癌隐性甲状腺癌是指在手术切除甲状腺时意外发现的微小甲状腺癌。

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通常无症状且生长缓慢,预后较好。

对于隐性甲状腺癌,外科手术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

3. 甲状腺癌预后评估除了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还有其他因素可以用于预测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

预后评估有助于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生存率。

3.1 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评估甲状腺癌预后的常用方法之一。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袭程度,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是否有远处转移。

根据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分期,从而对预后进行评估。

3.2 分子标志物近年来,分子标志物在预测甲状腺癌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变化研究

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变化研究

未 癌 分化 3



嗜 胞 5 酸细 癌 合 计 l o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组发病率最高 , 占总 例 数 的 5 % 。大 多 数 患 者 以颈 部 无 痛 性 6
单发或多发性结节而就诊 , 中 2 其 7例 主诉 中有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的 症 状 ; 淋 巴结 转 移 体 征 者 1 例 。肿 瘤 继 发 出 血 、 死 有 1 坏 9 。 甲状 腺 癌 活检 组 织 均 经 1 % 甲 醛 液 固 定 , 标 本 进 行 例 0 对
[] Fse Re— n P io e l Eg t errsl f 2 ihrB, dMo d C,os nR,ta ih— a eut o s y s a
r n o z d ci ia ra o p rn o a se t my a d l mp c o a d mie l c l il m a ig t t lma t co n u e t — n t c my wi r wih u i a i t n n t e te t n f b e s c n e t o t o t r da i i h r a me t o r a t a c r h r o
i 0 0
甲状 腺 癌 的病 理 组 织 学 形 态 及 其 生 物 学 特 征 , 预 后 有 对 重 要 的影 响 , 毒 性 、 非 毒性 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 或 甲状 腺 炎 合 并 甲 状 腺 癌 已有 较 多 的报 道 , 些 病 变 是 否 具 有 恶 变 潜 能 , 引 起 这 应 重 视 。笔 者 通 过 对 本 地 1 5 a以来 1 0例 甲状 腺 癌 的 病 变 特 点 0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总结 , 报 道 如 下 。 现

女性甲状腺癌的病理检查结果及预后因素分析

女性甲状腺癌的病理检查结果及预后因素分析

女性甲状腺癌的病理检查结果及预后因素分析甲状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现近年来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女性患者中以20-50岁的人群为主。

女性甲状腺癌病理检查结果及预后因素分析,是指对女性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对其治疗后的预后进行分析,以掌握女性甲状腺癌的病理学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患者治疗和后续随访工作。

一、女性甲状腺癌的病理学特点女性甲状腺癌的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组织结构特点:甲状腺癌的组织结构多样,有瘤内分化程度低、混合瘤、多形性癌、髓样癌以及未分化癌等多种类型。

其中,以分化程度低的滤泡状癌和未分化癌最为危险,易于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

2.瘤大小和位置:女性甲状腺癌的瘤大小和位置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瘤大小越小、位置越浅表的患者预后越好。

而位于背侧或颈交界处的瘤体则较难手术切除,因此治疗难度较高。

3.转移情况:女性甲状腺癌的转移情况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癌细胞的淋巴转移通常先出现于颈淋巴结,而血行转移则可能直接侵犯肺、肝、骨骼等部位。

4.分子遗传学特征: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生与体内多种基因的突变和激活有关。

例如,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癌细胞的不受抑制生长和分化,进一步影响治疗和预后。

二、女性甲状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女性甲状腺癌预后影响因素的主要包括患者年龄、病程、瘤大小和位置、病理类型、淋巴结情况及手术方式等。

1.患者年龄:一般来说,患者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而年纪较大的患者恶性程度越大,预后也越差。

2.病程:女性甲状腺癌的病程越短,治愈率相对越高。

同时,对于一些已经转移的病例,治疗难度和效果也会随之改变。

3.瘤体大小和位置:女性甲状腺癌的瘤体大小和位置也对预后产生很大影响。

瘤体越小、位置越浅表、分化程度越高的患者,治愈率相对较高;而位置深、转移较多的患者,治疗难度较大,预后相对较差。

4.病理类型:不同类型的女性甲状腺癌其治疗和预后亦存在微妙的差异。

甲状腺癌低危标准

甲状腺癌低危标准

甲状腺癌低危标准一、病理类型较好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对于评估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低危甲状腺癌的标准之一是病理类型较好,如乳头状癌。

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转移风险较小,预后较好。

二、肿瘤较小,没有淋巴结转移低危甲状腺癌的另一个标准是肿瘤较小,没有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评估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如果肿瘤较小,没有淋巴结转移,说明病情较为局限,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三、没有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是甲状腺癌病情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果甲状腺癌没有远处转移,说明病情较为局限,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四、肿瘤未侵犯周围组织甲状腺癌如果未侵犯周围组织,说明肿瘤较为局限,没有扩散,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五、激素受体状态为阳性甲状腺癌的激素受体状态对于评估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如果激素受体状态为阳性,说明肿瘤对激素治疗较为敏感,预后较好。

六、年龄较小年龄是评估甲状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较年轻的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好,因此年龄较小也是低危甲状腺癌的标准之一。

七、预后较好甲状腺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年龄等。

如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患者的预后较好,说明病情较为乐观。

八、分子指标较低一些特定的分子指标可以预测甲状腺癌的预后和转移风险。

如果这些分子指标较低,说明肿瘤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总之,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可被认为是低危甲状腺癌患者,病情较为乐观。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进行评估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 腺癌 与慢 性淋 巴性 甲状 腺炎 的鉴 别 诊断 有一 定 困难 ,有 报 道 L6 慢性淋 巴性 甲状 腺 炎伴 有 甲状腺 癌 占 3 左 右 ,如 临 床上 诊 断 为慢 性 淋 巴性 甲状 腺炎 出现 腺体 逐渐 增大 和 (或 )压 迫 症状 ,应 予 活 检 或手术 探 查 进 一步 确诊 。
因此 ,对 以颈 部肿 块 就诊 的患者 ,不能 仅考 虑 甲状 腺 瘤 ,结 节 性 甲状 腺 肿等 良性疾病 的 诊断 ,应 想到 甲状 腺 癌 的可能 。 当 甲状腺 出现肿 大 结 节 而伴 有 下 列情 况 者 ,应 当考 虑 甲状腺 癌 的 可 能 :有 长期 甲状腺 肿 大 或 近期迅 速 增 大变 硬 者 ;有 颈 部放 射 线 照射 史 的青 少 年 患 者 ;伴有 声 音 嘶 哑、呼吸 困难 、吞 咽 障碍者 ;吞 咽 时肿 块 活 动 明显 受 限 甚 至 固定 者 ;长 期 腹 泻但 无 脓 血便 ,常伴 有 面 部潮 红 或 多发 性 翁膜 神 经 瘤 者 ,是位 样 癌 的 特 征性 表现 ;原 因不 明的颈 淋 巴结肿 大 。抗 感染 治疗 无 缩 小者 ;术 中发 现 包 膜不 完整 或与 周 围组织 粘 连者 。除 详细 询 问病史 及 体 检外 ,应 合 理 选 择 B超 ,同 位素 扫描 等检 查 ,必要 时 行针 吸细 胞学 检查 ,通过 对 临床 资 料 的综合分 析 ,作 出初 步 判 断 。术 中应 对 甲状腺 作 全 面 的 探查 ,有 怀 疑 时 应 作冰冻 切 片检 查 ,以 减 少误 诊 。 甲状 腺 癌是 一 组 形 态各 异 ,生 物 学行 为 不同 的癌 ,病 理 诊 断 是 确 诊 的 方 法 。早 期 明 确 ,可 提 高 治 愈 率 及 生 存 率 。

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几个问题1

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几个问题1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 )
显示滤泡细胞分化、缺乏乳头状癌诊断性 细胞核特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FTC
• 滤泡性癌几乎都是单个结节,直径2-4 CM,隐匿性微癌极少见
• 大多数滤泡性癌有包膜,与滤泡性腺瘤
的区别主要依靠包膜和/或血管侵犯
• 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但缺乏
恶性潜能不确定有滤泡结 构的分化好甲状腺肿瘤
一组恶性潜能难以确定的具有滤泡结构、 分化好的有包膜甲状腺肿瘤,包括:

恶性潜能不确定分化好肿瘤(WDT-UMP)

恶性潜能不确定滤泡性肿瘤(FT-UMP)
恶性潜能不确定分化好肿瘤(WDT-UMP)是一 种由滤泡细胞组成的有包膜的肿瘤,滤泡细胞具 有局灶性、未完全发展的乳头状型核改变,无血 管侵犯,无包膜穿透或可疑有包膜穿透
—巨滤泡变型(macrofollicular variant):肿瘤
性大滤泡>50%的滤泡型乳头状癌
—弥漫滤泡性变型(diffuse follicular variant):
滤泡弥漫于整个甲状腺而没有明显结节形成的 滤泡型乳头状癌。好发于青少年,易发生淋巴 结(87.5%)、肺(75%)和骨(25%)转移, 但对放射性碘治疗反应较敏感
* 累及血管≥4 个,死亡率高
累及血管<4个和≥4 个的转移率分别为5%和18%
FTC免疫表型
瘤细胞:TG+、TTF1+、CK7+ 、 HBME-1+/-、galectin-3+/-
不表达或局灶性表达CK19
有包膜的滤泡性肿瘤的命名
1. 有明确包膜侵犯,细胞核不具有PTC的核改 变:滤泡性癌 2. 包膜侵犯不确定:恶性潜能不确定滤泡性肿 瘤(FT-UMP) 3. 包膜侵犯不确定,细胞核也具有不确定PTC 核改变:恶性潜能不确定分化好肿瘤 (WDT-UMP) 4. 有明确包膜侵犯,细胞核具有不确定PTC的 核改变:此时既不能诊断为PTC,也不能诊 断为FTC,建议诊断为分化好的癌,非特指 性(WDC-NOS)

病理学之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病理学之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医学基础知识热点:病理学之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病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病理学知识-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
1.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21-40岁的妇女最多见。

该类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

该病有多中心性发生倾向,且可能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需争取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预后现对较好。

2.滤泡状癌
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

此型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

颈淋巴结转移仅占10%,因此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3.未分化癌
多见于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且约50%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

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10%。

4.髓样癌
少见。

发生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

细胞排列呈巢状或束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其间质内有淀粉样沉着,呈未分化状,
但其生物学特性与未分化癌不同。

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血运转移。

例题: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乳头状癌
B.滤泡状癌
C.乳头状癌合并滤泡状癌
D.髓样癌
E.未分化癌
正确答案:A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判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

判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

判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
甲状腺癌的诊断金标准是病理检查结果,如果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此标准,可以诊断为甲状腺癌。

其他的甲状腺疾病比如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也可以被诊断为甲状腺癌,但检查结果一般不符合诊断标准。

1、病理检查结果:在手术中取出病理组织后,经过病理科医生的修复,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甲状腺癌的标准,可以诊断为甲状腺癌;
2、TBS分期:在TBS分期中,如果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甲状腺癌的标准,可以诊断为甲状腺癌。

在TBS分期中,如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且肿瘤没有出现远处的转移,也称为甲状腺微粒细胞癌,属于早期甲状腺癌。

如果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则为晚期甲状腺癌;
3、核素扫描:核素扫描是通过放射性仪器,利用同位素原理,通过血液到达甲状腺,之后通过特殊仪器检测甲状腺的功能,判断甲状腺是否发生癌变。

如果肿瘤大小<5mm,属于甲状腺微粒癌,如果肿瘤大小在5-10mm,一般称为甲状腺肿块,这种情况也提示可能是甲状腺癌,并且是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癌。

核素扫描的优点是可以敏感地发现甲状腺的病变,以及了解癌组织的摄碘情况,对判断甲状腺癌有一定的作用;
4、穿刺病理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如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甲状腺癌,可以确诊为甲状腺癌。

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胡萝卜等,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

甲状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治思路

甲状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治思路

甲状腺滤泡状癌
▪ 治疗 ▪ 在甲状腺滤泡状癌治疗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甲状腺滤泡
状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为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再行放射性碘治疗。 ▪ 通过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提高甲状腺滤泡
性肿瘤尤其是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的预后。
甲状腺滤泡状癌
▪ 预后 ▪ 分化良好,低度恶性,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不易发生淋巴结转
淋巴结肿大者酌情施行颈部淋巴结清扫; 2. 直径 > 1.0 cm 者,施行患侧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术、患侧腺叶全切除 + 峡部切除 + 对侧腺叶
次全 / 部分切除术,以及全甲状腺切除术; 3. 单侧多灶癌、双侧癌、有明显甲状腺腺外浸润或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行近全甲状腺切除术或
全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 诊断 ▪ 甲状腺未分化癌侵袭性强,进展迅速,多数表现为突然增大的颈部肿块
可伴有疼痛,大约 70% 的甲状腺未分化癌侵入周围组织,引起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发音障碍或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 命。
甲状腺未分化癌
▪ 治疗 ▪ 甲状腺未分化癌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 ▪ 手术:患者仅行手术治疗时,R0 切除较减瘤术可明显提高预后。 ▪ 放疗:术后放射治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的复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在一定程度上
和放射剂量呈正相关。有数据显示,放疗联合常用的增敏药物,如紫杉醇或多 西紫杉醇和/或蒽环类(多柔比星)和/或铂类放化疗优于单独放疗。 ▪ 综合治疗:以手术为基础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甲状腺未分化 癌患者的生存期限。
甲状腺未分化癌
▪ 预后 ▪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研究表明,年龄、分期、肿瘤大小、
甲状腺滤泡状癌

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理诊断标准

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理诊断标准

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理诊断标准
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1. 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肿瘤细胞形态通常与正常甲状腺细胞相似,包括乳头状、滤泡状或旋涡状排列。

同时,肿瘤细胞的大小和染色深浅也可能出现不同。

2. 肿瘤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肿瘤组织结构多样,包括实体片巢状、旋涡状排列,或形成梁状、乳头状、旋涡状排列。

此外,还可能存在毛玻璃样细胞核改变、核沟、核沟和核沟等特征。

3. 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可能通过淋巴道转移至淋巴结和远处器官,如肺、骨和肝等。

淋巴结转移时,可在颈部、上纵隔和气管旁等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远处转移时,可能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骨痛、呼吸困难等。

4. 免疫组化标记物表达: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肿瘤细胞通常表达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等与甲状腺相关的免疫组化标记物。

这些标记物的表达有助于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综合以上各方面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进行准确的病理诊断。

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临床上由于其病理类型多样,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了解甲状腺癌的病理特征对于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一、病理分类甲状腺癌可以根据组织学特征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间变癌、未分化癌等。

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特征是具有乳头状结构。

乳头状癌的细胞有明显的核流变现象,胞质内常含有琥珀色细胞游离物。

而滤泡状癌则以滤泡为主要结构,细胞大小均匀,有明显的核分裂现象。

髓样癌源于甲状腺C细胞,其特征是细胞体积大,胞质呈颗粒状,核分裂明显。

间变癌是指在一系列良性滤泡状病变基础上出现小灶的恶性病变,其病理特点表现为细胞异型性增加,核分裂增多。

未分化癌则是指细胞完全失去滤泡和髓样特征,表现为高度异型细胞和弥漫性组织侵袭。

二、病理标志物甲状腺癌病理分析中,常通过检测特定的标志物来辅助诊断和判断预后。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合成分泌产物,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甲状腺组织存在。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在甲状腺癌中的检测率较低,但如果检测到阳性,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分子标志物如BRAF V600E基因突变、RAS基因突变等也在甲状腺癌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这些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了解病情的恶性程度和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

三、临床分期根据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结果,常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

T分期是指肿瘤的原发部位和范围。

N分期表示淋巴结的受累情况。

而M分期是指远处转移的存在与否。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对甲状腺癌进行分期,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四、病理预后评估甲状腺癌的预后评估中,除了考虑临床病期和病理特征外,还需要关注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

甲状腺全切病理报告单解读

甲状腺全切病理报告单解读

甲状腺全切病理报告单解读甲状腺全切术是指将甲状腺腺体和周围组织全部切除的手术,一般用于治疗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毒症等疾病。

术后需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报告单是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后的结果总结。

以下是关于甲状腺全切的病理报告单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甲状腺组织标本来源:甲状腺全切术标本。

临床诊断:甲状腺结节。

术前情况:甲状腺结节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行甲状腺全切术。

镜下所见:1. 标本为甲状腺全切术标本,切面呈棕黄色,质地较硬,未见明显包膜,切面呈不规则状。

2. 显微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呈乳头状生长,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多呈悬雍苍形,细胞核分裂象明显。

3. 未见明显癌灶浸润周围组织。

病理诊断:甲状腺髓样癌。

病理报告解读:根据镜下所见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资料,确认患者甲状腺为髓样癌。

髓样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具有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的特点。

乳头状生长、核形态异常、细胞核分裂象增多等表现均提示为髓样癌。

患者术前表现为甲状腺结节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这与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表现相符。

在行甲状腺全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临床诊断。

对于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根据病理报告结果,患者需要全面评估病情,并结合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需要长期随访和监测,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以及相关的甲状腺功能情况。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肿瘤指标等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甲状腺全切的病理报告单是指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后的结果总结。

根据病理报告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和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同时也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和监测提供重要依据。

甲状腺疾病-第九版病理

甲状腺疾病-第九版病理
(一)甲状腺腺瘤
肉眼 多为单发,表面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直径一般3~5cm, 有完
整包膜,常压迫周围组织。 切面实性,暗红色或棕黄色,肿瘤中心有时可见出血、囊性变、纤维化
或钙化。
病理学(第9版)
胚胎型腺瘤
胎儿型腺瘤
甲状腺腺瘤
嗜酸性 细胞腺瘤
胶样型腺瘤
非典型腺瘤
激垂体 持续缺碘
TSH分泌
甲状腺滤泡 上皮增生
摄碘功能增 强暂时缓解
滤泡上皮不断增生
滤泡腔内充满胶质
甲状腺肿大
充满没有碘化的甲状腺 球蛋白
病理学(第9版)
致甲状腺肿因子作用 主要是抑制碘的吸收、转运、浓缩和活化各个过程。
高碘 过氧化物酶的功能过多的被占用,影响酪氨酸氧化,
因而碘的有机化过程受阻,甲状腺代偿性肿大。 遗传与免疫 过氧化物酶、去卤化酶的缺陷及碘酪氨酸偶联缺陷等;
自身免疫机制参与。
病理学(第9版)
二、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血中甲状腺素过多,作用于全身各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 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
好发于20~40岁, 女性4~6倍于男性。
病理学(第9版)
(一)病理变化
肉眼 整体:弥漫对称增大(为正常的2~4倍)。 表面:光滑、质较软。 切面:灰红呈分叶状 ,质如肌肉。
(二)慢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纤维性甲状腺炎又称Riedel 甲状腺肿或慢性木样甲状腺炎,原因不明,
罕见。
病理学(第9版)
五、甲状腺肿瘤
(一)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发生的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 瘤,多见于青中年妇女。

甲状腺癌的病理学分级与预后评估

甲状腺癌的病理学分级与预后评估

甲状腺癌的病理学分级与预后评估引言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学分级及预后评估对于患者的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学分级是根据组织学特征和病理特点对甲状腺癌进行分类,而预后评估则是对患者术后预后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甲状腺癌的病理学分级及预后评估的相关内容。

甲状腺癌的病理学分级甲状腺癌的病理学分级主要通过观察组织学特征来进行。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甲状腺癌病理学分级系统为TNM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来评估肿瘤的分期。

除此之外,甲状腺癌还可以根据组织病理类型进行分类,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等。

•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其特点是细胞内形成乳头状结构。

乳头状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低分化乳头状癌和浸润甲状腺包膜则预后较差。

•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滤泡状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其特点是形成实性结构和胶质状结构。

滤泡状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未分化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其特点是高度恶性,具有快速生长和广泛浸润的特点。

未分化癌的预后非常差。

•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的髓样细胞,其特点是分泌甲状腺钙素和儿茶酚胺。

髓样癌的预后相对较差。

甲状腺癌的预后评估甲状腺癌的预后评估主要通过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指标来进行。

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学分级、细胞学特征、基因突变等。

1.年龄:年龄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预后越差。

2.性别:据统计,女性患者的甲状腺癌预后较好。

甲状腺病理学

甲状腺病理学

甲状腺病理学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对人体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

甲状腺疾病很常见,其中以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最为常见。

病理学是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学科,下面将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表面或内部出现的肿块,是甲状腺常见的疾病之一。

众所周知,绝大部分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是恶性的。

病理学上,甲状腺结节包括以下四种类型:甲状腺滤泡腺瘤、甲状腺滤泡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髓样癌。

其中,甲状腺滤泡腺瘤和甲状腺滤泡腺癌属于甲状腺滤泡细胞肿瘤,它们由甲状腺滤泡细胞产生,具有相连的滤泡形态,多以良性为主,只有极少数的甲状腺滤泡腺癌会发生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它的组织学特征是细胞核出现双核,呈细胞核排列,细胞间有空泡,多数为分化良好的癌细胞;甲状腺髓样癌是相对比较少见的甲状腺癌,它的组织学特征是由甲状腺髓样细胞产生而成,具有悬浮在细胞浆中的颗粒状嗜染物质。

二、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颈部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病理分型的不同,甲状腺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腺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和髓样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多数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预后,其恶性程度低,但是也有少数的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甲状腺滤泡腺癌是非常少见的甲状腺癌,预后较好,容易通过手术治疗;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发展迅速,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髓样癌是非常少见的甲状腺癌,预后差,治疗难度大。

三、结语甲状腺病理学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病理学的检查才能准确确定甲状腺疾病的性质和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通过了解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方面的病理学知识,也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疾病,维护人体健康。

154例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154例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维普资讯
1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检 验 医学 与 临床 2 0 0 7年 3月 第 4卷 第 3期
L bMe l , rh 2 0 , l , a d C i Mac 0 7 Vo 4 No3 n
1 4例 甲状 腺 癌 临床 病 理 分 析 5
肖 芳
癌 2 。 例
2 结 果
砂 粒 体 , 此 在 正 常 甲状 腺 组 织 内或 取 颈 部 淋 巴 结 活 检 内 发 现 因
砂 粒 体 则 高 度 提 示 其 附 近 有 甲状 腺 乳 头 状 癌 存 在 『 ; 细 胞 核 2癌 ]
的 表 现 多 种 多 样 , 含 毛 玻 璃 核 、 型 核 、 染 核 、 沟 、 外 缘 包 大 淡 核 核 不 整 、 仁 细 小 以 及 胞 质 内 陷 形 成 的 核 内 包 涵 体 或 称 假 包 涵 核 体 , 胞 核 的这 些 病 理 变 化 是 乳 头 状 癌 癌 细 胞 核 的 特 征 , 乳 细 对 头 状 癌 的诊 断 有 重 要 价 值 。在 细 针穿 刺 细 胞 学 检 查 时 , 的 表 核
【 键 词 】 甲状 腺 癌 ; 病 理 诊 断 ; 滤 泡 癌 ; 乳 头 状 癌 关
中 图分 类 号 : 7 6 1 R 3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9 5 ( 0 70 —9 —2 1 7—4 5 2 0 )31 60 肿 瘤 。乳 头 状 癌 是 甲状 腺 癌 中 最 常 见 的 组 织 学 类 型 , 甲状 腺 占 癌 的 6 ~ 7 , 性 度 低 ,O年 生 存 率 可 达 8 _ ] 甲状 O O 恶 1 O 1。 腺 乳 头 状 癌 的 诊 断 主 要 依 据 组 织 结 构 和 细 胞 核 的特 征 分 析 。 组 织 学 结 构 : 润 性 生 长 ,含 有 纤 维 血 管 性 轴 芯 , 被 单 层 瘤 浸 外 细 胞 的乳 头 , 有 复 杂 分 支 和 砂 粒 体 等 典 型 组 织 特 征 。砂 粒 体 并

甲状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甲状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甲状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甲状腺癌是发生在甲状腺上的肿瘤疾病。

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颈部前下方,由左右两个侧叶和连接两叶下部的峡部组成。

颈部前方最突出的部位是甲状软骨,它的下方与环状软骨相连。

峡部位于球状软骨下方,它的下缘相当于第4气管环水平。

甲状腺两叶紧贴气管两旁,从峡部向上到环状软骨、甲状软骨区域,向下达锁骨水平。

左右两叶后部位于胸锁乳突肌下方。

甲状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甲状腺癌病理学上一般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类。

1、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局限于甲状腺区域,以锁骨上,少数病例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例可出现甲状腺峡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结肿大,可能有约50%的患者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少部分病例通过血行途径转移,主要为肺部转移,可在肺部形成几个肿瘤结节或使整个肺部呈现雪花状,患者可荷瘤维持相对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为甲状腺切除术后体内甲状腺素的唯一来源,导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

远处转移还可发生在骨等处。

2、甲状腺滤泡状癌滤泡癌发展也比较慢,特点是血行播散快,多有远处转移,可到骨组织及肺,由于其组织细胞学近似甲状腺滤泡结构,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肿瘤发展较大时,还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可靠指标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发生远处转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约为1/2~2/3。

由于甲状腺滤泡状癌较多侵犯血管,可以发生局部侵犯和经血道远处转移,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发生颈部和纵隔区域的淋巴结转移较少,约为8%~13%,其他脏器,如脑,膀胱和皮肤等也可累及,较少出现成骨性改变,可有利于口服核素碘后,通过内照射进行放射治疗,甚至可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

72例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72例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例 患者 存 在砂 粒体 , 6 7 ( 8 7 ) 因此 砂粒 体 的存 在 非常 的重 为6 . % 4 / 2 。
例 患 者 进 行 了 回顾 性 临床 病 例 分 析 。 1 材料 与 方法 我院20年1 0 2 月至 2 0 年 1月 间 经手 术 切 除 病 理诊 断 为 甲状 08 2
在 4 ~1年 之 间 。 周 5 术前 行 甲状 腺 B 超检 查 , 病变 位 于 左N 3 例 , 5 右 侧 2 例 , 中4 。 侧 6 。2 有 甲状 腺 疾 病 史 ,例 病 理 曾诊 断 7 正 例 双 例 1例 4 为 乳 头 状 癌 ,例 既 往 病 理 曾诊 断 为 甲状 腺 良 性病 变 。 8
对于 甲状 腺 癌 , 理诊 断 是 确诊 的 方法 , 病 而早 期 诊断 是 影 响其 预 后 的主 要 因素 之 一 , 临 床误 诊 率 较 高 。 进 一步 了解 甲状 腺 但 为 一 癌 的 不 同病 理 类 型 , 该 病 的病 理 组 织 变化 及 分 类 有 更加 良好 的 对 再 认 识 , 指 导 临床 的 诊 断及 治 疗 , 好 的 推 测 患者 的 预 后 , 文 以 较 本
( ) 膜 。 细胞 可有 核 分 裂 或 者 异 型 性 , 核 分 裂 较 少 见 。 滤 或 包 癌 但 对
腺 癌 7 例患 者 的活 检标 本 , 织 经 甲醛 固定 , 蜡 包埋 切 片 , 染 2 组 石 HE 色 。 中男2 例 , 5例 , 龄2 ~6 岁 , 其 2 女 0 年 0 8 平均 年龄 在 4 .4 。 2 9 岁 病程
临 床


7 甲状 腺癌 临 床病理 分 析 2例
陈希 望 陈 智伟 ( 建省 莆 田学 院 附属 医院病 理 科 福 建 莆 田 3 1 0 ) 福 5 1 0 【 要 l目的 摘 探讨 状腺 癌临床 病理特 点 。 法 回顾性 分析 我 院 自2 0年 11 2 0年 1 月间术 后 病理诊 断为 甲状 腺 癌的7 例患者 方 02 . 08 2 r_ '- { 2 的临床 病理 资料 。 果 7 结 2例 甲状 腺癌 病理 类型以乳 头状 癌为主 , 发病率 6 .% 滤 包癌2 倒 , 病率2 .% 髓 样癌4 , 病率56 , 67 。 0 发 78 。 例 发 .% 其 中4 例患者均还有 淀粉 样物沉 积。 结论 了解 甲状腺 癌的病理 类型及 组织 变化 可 以指 导临床 的诊 断及 治疗, 好的推 测患者的预 后。 较 【 键 词 】甲状腺 癌 病理 分 析 关 【 图 分 类 号 】1 5 1 中 1 3 . 7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6 4 0 4 (0 0 () 0 4 - 1 文 1 7 - 7 2 2 1 )1b一 0 2 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病理改变
1、乳头状腺癌
乳头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

大小不一。

一般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

癌组织脆软易碎,色暗红;但老年患者的乳头壮癌一般较坚硬而苍白。

乳头状癌的中心常有囊性变,囊内充满血性液。

有时癌组织可发生钙化,切面呈砂粒样。

上述囊性变和钙化与癌肿的恶性程度与预后无关。

显微镜下见到癌瘤由柱状上皮乳头状突起组成,有时可混有滤泡样结构,甚至发现乳头状向滤泡样变异的情况。

乳头状腺癌叶有完整的包膜,到后期同样可以穿破包膜而侵及周围组织,播用途径主要是淋巴道,一般以颈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约在80%的儿童和2%的成年患者可扪及淋巴结,其次是血液转移到肺或骨。

2、滤泡状腺癌
滤泡状腺癌较乳头状腺癌少见,约占甲状腺癌的20%,居第二位,其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乳头状癌者大。

癌肿柔软,具弹性,或橡皮样,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结节形。

切面呈红褐色,可见纤维化、钙化、出血及坏死灶。

分化良好的滤泡状腺癌在镜下可见与正常甲状腺相似的组织结构,但有包膜、血管和淋巴管受侵袭的现象;分化差的滤泡状腺癌则见不规则结构,细胞密集成团状或条索状,很少形成滤泡。

播散途径虽可经淋巴转移,但主要是通过血液转移到肺、骨和肝。

有些滤泡状腺癌可在手术切除后相隔很长时间才见复发,但其预后不及乳头状腺癌好。

3、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髓样癌占甲状腺癌的2~5%。

此病由Hazard于1959年首先描述,具有分泌甲状腺降钙素以及伴发嗜铬细胞瘤和甲状腺腺增生(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Ⅱ)的特点。

髓样癌源自甲状腺胚胎的鳃后体(ultimobranchialbody),从滤泡旁明亮细胞(C细胞)转变而来。

滤泡旁细胞是来源于神经嵴的内分泌细胞,这些内分泌细胞具有一种共同的功能,即能摄取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前体,並经其中的脱羧酶予以脱羧,所以也称为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anddecarboxylation),简称APUD细胞。

肿瘤多为单发结节,偶有多发,质硬而固定,有淀粉样沉积,很少摄取放射性碘。

癌细胞形态主要由多边形和梭形细胞组成,排列多样化。

4、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的5%,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男性多见。

肿块质硬而不规则,固定,生长迅速,很快弥漫累及甲状腺,一般在短期内就可浸润气管、肌肉、神经和血管,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

肿瘤局部可有触痛。

显微镜下见癌组织主要由分化不良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呈多形性,常见核分裂相。

颈部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也有肺转移。

该病预后差,对放射性碘治疗无效,外照射仅控制局部症状。

5、甲状腺治疗中医光能脉冲综合克瘤系统
中医光能脉冲综合克瘤系统是治疗错构瘤最新治疗系统,该治疗系统是一项全新顶尖的肿瘤治疗新技术,被国际公认为21世纪最有效的治疗错构瘤新方法。

达到既破坏肿瘤细胞又不损失正常组织的疗效。

利用光能脉冲中医组方联合治疗肿瘤,可以达到肿瘤缩小,直至肿瘤消失的疗效。

光能脉冲治疗错构瘤最大的优势在于,光能脉冲能特异性选择杀灭癌细胞,对机体正常细胞功能不会造成任何危害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