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剂的原理分析(优.选)
洗涤原理及配方
![洗涤原理及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c9d5e4ffba0d4a7302763a47.png)
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要在厨房和卫生间里接触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
早上起来洗脸刷牙要用香皂和牙膏;午饭过后收拾餐具要用洗涤剂;晚上冲凉洗衣服要用肥皂和洗衣粉等。
那这和化学有什么联系?这其中的联系大着呢。
只要生活中留心,就会发现日用品中有好多化学知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洗涤原理洗涤机制包括润湿作用和洗涤过程。
1.润湿作用如果没有润湿作用,想把物体洗净是不可能的。
润湿作用涉及有关表面的性质。
通常吸附在衣物和皮肤上的污物如尘埃、煤烟、油渍、汗分泌物等,大都是疏水物质。
丝、毛、棉、麻等动植物及人造纤维,虽然有的本身亲水(含多个羟基),但大都有一层油膜,故表面也多是疏水的。
若要使被吸附的污垢与衣物表面分离,就要求洗涤剂分子一方面能“挤入”织物和污垢之间,在其界面形成一亲水的吸附层,使界面张力降低,因而削弱其粘附力。
另一方面,洗涤剂分子又会渗进原来粘在一起的污垢的间隙和裂缝中把他们分散成更小的颗粒。
这一作用就是润湿。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能力可用接触角θ来表示。
所谓接触角就是指液滴在固体表面形成的角度。
当θ=0o时为完全润湿,θ=90o为润湿,90~180o 不润湿,180o完全不润湿。
如水对几种面的接触角分别为:石蜡108o,羊毛哗叽141o,雨衣156±9o。
可见水对这些物质都不润湿。
2.洗涤过程(介质)洗涤的基本过程为:被洗物一污垢+洗涤剂======被洗物+洗涤剂-污垢此处的介质决定于是水洗还是干洗,水洗介质为水,干洗介质为有机溶剂。
当然,关键是洗涤剂。
除上述润湿作用外,还有:①机械作用。
通常与起泡沫有关,借助揉搓及泡沫的活动,使污垢从纤维上脱落;②乳化作用。
使污垢分散,不再回附于纤维;③增溶作用。
污垢可能进入洗涤分子的胶束,最终脱离被洗物。
洗涤剂的去污作用就是上述由降低界面张力而产生的润湿、渗透、起泡、乳化、增溶等多种作用的综合结果。
也可以制备标准人工污布,测定其反光率,作为洗涤剂或一定洗涤过程去污能力的标度。
超声波清洗原理
![超声波清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456682ed630b1c58eeb55b.png)
一、超声波清洗原理超声波清洗是基于空化作用,即在清洗液中无数气泡快速形成并迅速内爆。
由此产生的冲击将浸没在清洗液中的工件内外表面的污物剥落下来。
随着超声频率的提高,气泡数量增加而爆破冲击力减弱,因此,高频超声特别适用于小颗粒污垢的清洗而不破环其工件表面。
空化泡的扩大以及爆裂(内爆)气泡是在液体中施加高频(超声频率)、高强度的声波而产生的。
因此,任何超声清洗系统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组件:盛放清洗液的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换能器以及产生高频电信号的超声波发生器。
二、换能器和发生器超声清洗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是换能器。
现存两种换能器,一种是磁力换能器,由镍或镍合金制成;一种压电换能器,由锆钛酸铅或其它陶瓷制成。
将压电材料放入电压变化的电场中时,它会发生变形,这就是所谓的 '压电效应'。
相对来说,磁力换能器是用会在变化的磁场中发生变形的材料制成的。
无论使用何种换能器,通常最基本的因素为其产生的空化效应的强度。
超声波和其它声波一样,是一系列的压力点,即一种压缩和膨胀交替的波(如下图示)。
如果声能足够强,液体在波的膨胀阶段被推开,由此产生气泡;而在波的压缩阶段,这些气泡就在液体中瞬间爆裂或内爆,产生一种非常有效的冲击力,特别适用于清洗。
这个过程被称做空化作用。
声波的压缩和膨胀#从理论上分析,爆裂的空化泡会产生超过 10,000 psi的压力和20,000 °F (11,000 °C) 的高温,并在其爆裂的瞬间冲击波会迅速向外辐射。
单个空化泡所释放的能量很小,但每秒钟内有几百万的空化泡同时爆裂,累计起来的效果将是非常强烈的,产生的强大的冲击力将工件表面的污物剥落,这就是所有超声清洗的特点。
如果超声能量足够大,空化现象会在清洗液各处产生,所以超声波能够有效清洗微小的裂缝和孔。
空化作用也促进了化学反应并加速了表面膜的溶解。
然而只有在某区域的液体压力低于该气泡内气体压力时才会在该区域产生空化现象,故由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波振幅足够大时才能满足这一条件。
洗涤剂基本知识
![洗涤剂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5e35c6ddd36a32d737581ac.png)
洗涤剂基本知识第一节概述一、洗涤原理1.污垢来源2.污垢与织物的附着方式3.去污机理在洗涤过程中,洗涤剂溶液首先将污垢及被洗物的表面润湿,并向其孔隙内部渗透。
在洗涤时的机械力(如揉搓、刷洗搅拌、加压喷淋、超声波振动等)的作用下,表面活性剂通过界面吸附、乳化、分散、增溶等过程,将污垢分散成亲水性粒子,从被洗物的表面脱离出来,如图3-1所示:图3-1洗涤原理示意图二、影响去污作用的因素1.表面活性剂结构2.水的硬度3.机械作用4.织物类型5.温度6.泡沫三、我国洗涤剂的生产状况目前我国洗涤剂品种有洗衣粉、餐洗剂、香波、柔软剂、卫生间及厨房用清洗剂、工业用清洗剂等等,品种也趋向多样化、专用化。
浓缩化是当今洗涤剂研究和市场开发的重要趋势。
浓缩产品的显著优点是活性物含量高,去污力强。
同时,也具有节省包装材料,降低运输成本,以及减少仓储空间的优点。
因此市场上浓缩洗衣粉、超浓缩液体洗涤剂、浓缩餐具洗涤剂、浓缩织物柔软剂不断涌现,而且发展较快,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消费者也逐渐认识到浓缩产品的原料、包装材料用量少(包装材料可节约40%~50%),对环境的排放较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因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浓缩产品。
第二节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洗涤剂是按一定的配方配制的产品,配方的目的是提高去污力。
洗涤剂配方的必要组分是表面活性剂,其辅助成分包括助剂、泡沫促进剂、配料、填料等。
一、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品种极多。
用作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应具有良好的润湿力、分散力、乳化力、洗净力,其他性能也应较好地满足具体应用的要求,价格低廉。
常用的洗涤剂是磺酸盐类、磷酸盐类阴离子型和烃基聚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下面是配制家用洗涤剂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品种,它们都具有优良的洗涤性能。
1.烷基苯磺酸钠(LAS)2.烷基磺酸钠(AS)3.脂肪醇硫酸钠(FAS)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5.烯基磺酸钠(AOS)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二、洗涤助剂洗涤剂中添加无机助剂和有机助剂与表面活性剂配合,能够发挥各组分互相协调,互相补偿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洗净力,使其综合性能更趋完善,成本更为低廉。
清水混凝土清洗剂的配方及其原理
![清水混凝土清洗剂的配方及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2205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9.png)
清水混凝土清洗剂的配方及其原理清水混凝土清洗剂是一种用于清洗混凝土表面的化学制剂。
它可以有效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污垢、油渍和其他污染物,恢复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和美观度。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污染,比如水泥渗漏、油脂渗透和氧化物沉积等。
清水混凝土清洗剂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一、清水混凝土清洗剂的配方清水混凝土清洗剂的配方通常包括清洗剂基础、表面活性剂、腐蚀抑制剂和缓冲剂等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和清洗对象的特性,可以调整配方的比例和成分,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
1. 清洗剂基础:清水常见的清洗剂基础有酸性、碱性和中性。
酸性清洗剂可溶解硬水垢、水泥渍、氧化物和铁锈等,适用于表面有较严重污染的混凝土清洗。
碱性清洗剂可以去除油脂和有机物等,适用于表面有油渍和有机物污染的混凝土清洗。
中性清洗剂适用于一般清洗情况,能够去除一般的灰尘和污垢。
2.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清水混凝土清洗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改善清洗剂的湿润性和渗透性,提高清洗效果。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3. 腐蚀抑制剂:腐蚀抑制剂可以减少清洗剂对混凝土表面的腐蚀作用,保护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能不受损害。
4. 缓冲剂:缓冲剂可以调节清洗剂的酸碱度,使其更适合不同类型混凝土表面的清洗。
二、清水混凝土清洗剂的原理清水混凝土清洗剂通过配方中的酸性、碱性或中性成分,与混凝土表面的污垢发生化学反应,使其溶解或脱离混凝土表面。
其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酸性清洗剂:酸性清洗剂中的酸基成分可以与水泥渍、硬水垢等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盐类,从而使其脱离混凝土表面。
酸性清洗剂对于铁锈和氧化物沉积等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2. 碱性清洗剂:碱性清洗剂中的碱基成分能够使油脂和有机物等发生皂化反应,将其转化为可溶性的物质,从而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污染物。
3. 中性清洗剂:中性清洗剂通常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去除混凝土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清洗剂
![清洗剂](https://img.taocdn.com/s3/m/e7a72008a6c30c2259019ec1.png)
清洗剂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清洗剂英文名称:detergent remover定义:能溶解渗透液的挥发性溶剂,用以去除被检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试验机(二级学科);无损检测仪器-渗透探伤机(二级学科)清洗剂清洗剂溶剂是一个很大的范畴,种类繁多,包括无机清和有机清洗两大类.有机清洗剂与无机清洗剂的区别简单地说,有机清诜剂就是含碳的化合物制成的清洗剂,无机清诜剂就是不含碳的化合物制成的清洗剂,因此它们属于无机物.清洗剂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各国都不尽相同,我们通常分成水系,半水系、非水系清洗剂三大类.清洗剂构成清洗剂(水系)由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和各种助剂水性清洗剂(如三聚磷酸钠)、辅助剂配制成的,在洗涤物体表面上的污垢时,能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提高去污效果的物质。
按产品外观形态分为固体洗涤剂、液体洗涤剂。
固体洗涤剂产量最大,习惯上称洗衣粉,包括细粉状、颗粒状和空心颗粒状等。
液体洗涤剂近年来发展较快。
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膏状洗涤剂,也称洗衣膏。
各类合成洗涤剂有不同的生产工艺,其中以固体洗涤剂最为复杂。
世界各国普遍生产空心颗粒状固体洗涤剂,采用高塔喷雾干燥法,其主要工序有料浆制备、喷雾干燥、风送老化和包装。
液体洗涤剂制造简便,只需将表面活性剂、助剂和其他添加剂,以及经处理的水,送入混合机进行混合即可。
清洗剂(半水系)由细颗粒状弱碱性吸附各种助剂合成的药剂的新型清洗剂产品,采用天然介面活性磨粒为原料,配合多洗涤剂种活性剂及杀菌剂、抛光剂、进口参透剂以及独特光亮因子等环保技术高科技配制而成的,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的综合性环保清洗护理产品。
是现代新型的去污产品,去污效果独特,用途广,对人体皮肤没有任何副作用。
由活性磨粒为助与磨粒里含有独特的清洁药剂配合清洗时带有轻微软摩擦更能快速彻底清除各类严重的顽固污垢污染。
灰垢、重油污垢、水泥垢、填缝剂垢、金属划痕、锈垢、胶粘质、茶渍、饮品渍、胶锤印、皮鞋划痕、顽固蜡渍、铝痕、木痕、方格痕、水印、鞋印、墨水印等污垢,环保,不损砖面,不伤手。
四氯化碳干洗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四氯化碳干洗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948ff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7.png)
四氯化碳干洗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四氯化碳干洗是一种常见的干洗技术,其原理基于四氯化碳这种化学物质的特性。
四氯化碳(CCl4)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蒸汽压。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特别适合用于清洗对水敏感的物品,如羊毛、皮革和丝绸等纤维材料。
四氯化碳干洗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不使用水和洗涤剂来清洗衣物或其他物品,而是将其浸泡在四氯化碳中。
这种液体在一般温度下不易挥发,因此可以有效地清洗杂质和污渍。
四氯化碳分子的结构使其具有极好的溶解能力,可以迅速将污渍溶解并带走,同时不留下任何残留物。
四氯化碳干洗技术还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相比传统的水洗,只需短时间即可完成清洗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此外,干洗还可以避免水洗过程中可能引起的衣物变形、褪色等问题,对一些质地较为特殊的物品尤为适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的潜在风险。
它属于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可能会对空气质量和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使用四氯化碳干洗技术时,需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人群的安全。
综上所述,四氯化碳干洗是一种基于四氯化碳特性的高效清洗技术。
它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污渍,保持衣物的质地和色泽,而且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
然而,在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对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四氯化碳干洗技术还有望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和环保的清洗方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进行介绍。
为了更好地传达四氯化碳干洗原理的相关信息,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1. 引言:在引言部分,概述四氯化碳干洗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干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2.1 四氯化碳的性质:详细分析四氯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安全性,包括其溶解性、密度、沸点等方面。
清洗剂的清洗原理详解
![清洗剂的清洗原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6c07ae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0.png)
清洗剂的清洗原理详解清洗剂清洗原理包括:(1)洗涤剂溶液对被洗基质和污垢的润湿及对二者界面之间的渗透;(2)清洗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使油性污垢乳化、增溶、分散,使污垢与固体表面分离,并分散或乳化于洗涤介质中(通常是水);(3)防止已被乳化的油性污垢和已被分散的固体污垢重新再沉积于基质表面。
洗涤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分散和悬浮于介质中的污垢也有可能重新沉积于固体表面,这一过程称为污垢再沉积作用。
一、润湿作用凡固体表面被液体覆盖的现象称为润湿。
影响润湿性能的其他因素有以下几种。
(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子结构中疏水基烃链如有几个短支链,润湿性应比仅有一个长烃链为强;亲水基位于烃链中央应比位于末端为强;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烃链的碳原子在C8~C12润湿性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EO=10~12时润湿性好。
(2)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有利于润湿,但也有例外。
(3)浓度一般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润湿性提高,但有一定限度,即浓度大于CMC范围,则润湿性下降。
(4)pH值一般认为,在中性-碱性溶液中,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较好;在中性-酸性溶液中,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较好。
其他如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粗糙程度、液体的黏度、电解质的加入等因素也都能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
二、乳化作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后(如水和煤油、豆油),经剧烈振荡,油层被粉碎成细滴,互相混合,成为混合体;但停止振荡,水和油又重新分为油层和水层。
如果在水中加入少许表面活性剂,再用力振荡,则油滴被分散成极细的液滴,分散了的粒子间包覆一层吸附薄膜,可防止粒子凝聚,而形成一种稳定的乳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水和油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为什么加入表面活性剂后便成为稳定的乳液呢?因为在未加入表面活性剂前,油中的疏水性液体变成微小的粒子,扩大了它和水的接触面,由于油-水两相界面的张力比较大,它们之间的相斥力增大,疏水性的微粒相吸而聚集,最终形成油、水分层。
加入表面活性剂后,降低了水-油间的表面张力,使疏水性液体微粒相聚集的机械能减少。
EDTA的清洗原理
![EDTA的清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6c4b6ded15abe23482f4d4f.png)
EDTA的清洗原理目前,采用除盐水作为补充水的火电机组锅炉内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是Fe3O4、Fe2O3 和FeO 等铁的化合物,另外还可能含有少量的铜、钙和镁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存在着以下铁氧化物的水解平衡。
EDTA清洗就是在化学清洗中用一定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钠盐或铵盐溶液作为清洗液,利用EDTA 的络合作用溶解金属表面的沉积物。
不同的pH 值条件下EDTA 存在五种不同的平衡形态,在适当的条件下,EDTA 络合基元Y4- 与金属离子络合从而促进沉积物的溶解。
铁氧化物在被络合溶解的过程中释放出相应数量的OH-(如Fe3O4+4H2O →2Fe3++Fe2++8OH-),随沉积物的溶解,pH 值自动升高。
根据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的络合物在一定pH 值条件下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定在此条件下能否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即在此pH 值条件下能否达到络合除垢的目的。
洗炉中常见的离子如Ca2+、Mg2+、Fe2+、Fe3+、Cu2+ 等络合物共同稳定的pH 值是7.0~10.5。
EDTA 在pH值较低的条件下对沉积物的清洗能力较强,随着清洗过程的进行,当清洗液的pH 值大于8时,清洗液的的清洗能力显著降低,清洗结束进入钝化pH值范围,因此EDTA 清洗可实现除垢钝化一步完成。
如对沉积物分析的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含铜量较低可仅采用除铁步骤进行清洗,但含铜量超过3% 时需分别采用除铁、除铜步骤对锅炉管壁上的沉积物进行清洗。
在没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氧化亚铜和氧化铜会发生如下反应:Cu2O+2H++ 2EDTA → 2Cu+EDTA+H2O2Cu+(EDTA)→ Cu+Cu2+(EDTA)+ EDTACuO + 2H+ + EDTA → Cu2+(EDTA)+H2O在以碳钢为材质的管壁上还存在以下反应:Cu2+ + Fe → Fe2++Cu由以上反应可知在没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管壁上沉积的金属铜不能被EDTA 溶解;氧化亚铜中50%的铜离子以二价铜离子的形式被EDTA 络合,其余部分以金属铜的形式重新沉积在管壁上;二价铜离子也会以金属铜的形式在管壁上沉积从而出现“镀铜”现象。
pea溶解积碳原理解析
![pea溶解积碳原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e461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e.png)
PEA溶解积碳原理解析1. 介绍在汽车行业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发动机积碳的问题,而PEA(聚对苯二甲酸酯)作为一种清洁剂,被广泛应用于燃油系统的清洁和维护。
本文将深入探讨PEA溶解积碳的原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PEA清洁剂来解决积碳问题。
2. 深入了解积碳问题为了理解PEA溶解积碳的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积碳问题的本质和影响。
积碳是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室中积聚的黑色残留物,它主要由燃油中的杂质、氧化物和燃烧产物组成。
积碳的存在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如降低燃油经济性、增加尾气排放、影响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等。
3. PEA的有效性PEA作为一种清洁剂,被广泛用于溶解和清除发动机内部的积碳。
其有效性主要得益于其溶解能力和渗透性。
PEA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迅速将积碳溶解为可燃、易清除的液体。
PEA还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够渗透到发动机的燃烧室、进气道和活塞环等难以清洗的部位,从而彻底清除积碳。
4. PEA的工作原理PEA溶解积碳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4.1 渗透PEA首先渗透到发动机燃烧室和进气道等积碳区域。
由于其较低的表面张力和粘度,PEA能够快速渗透到积碳区域的微小间隙中。
4.2 溶解一旦PEA渗透到积碳区域,其溶解性便得以发挥。
PEA能够与积碳中的杂质、氧化物和燃烧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它们溶解为可燃的液体,并使其变得易于清除。
4.3 清除溶解后的积碳成为可燃的液体,能够通过燃烧和排气系统被清除。
当发动机运行时,燃烧室中的高温和压力会促使溶解的积碳燃烧,从而彻底清除积碳。
排气系统则将生成的废气排出。
5. PEA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清洁方法,PEA具有以下几个优势:5.1 全面清洁PEA能够全面清洁发动机内部的积碳,包括燃烧室、进气道和活塞环等难以清洗的部位。
这使得PEA成为一种高效的清洁剂,能够解决积碳问题的根源。
5.2 预防新的积碳形成除了清除已有的积碳,PEA还能够预防新的积碳形成。
松香清洗的原理是什么
![松香清洗的原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5eb6b5d7fd5360cba1adb72.png)
松香清洗的原理是什么
松香清洗的原理是什么在电子加工领域,松香的清洗尤其多见,因为松香常常作为助焊剂。
电路板等产品电焊后,松香往往残留在上边,普通的清洗很难去掉,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松香清洗剂了。
那么松香清洗的原理是什么?怎么让松香清洗更加快速高效呢?
我们清洗松香时一般使用溶剂型的清洗剂,因为松香不溶于水而溶于多种溶剂,如酒精,白电油等,都是可以清洗松香的。
所以溶剂型的清洗剂清洗松香,原理就是将松香溶解,溶解了自然就容易洗掉了。
但是使用酒精,白电油这些产品,一来是清洗效果一般,二来是有毒性,所以并不太提倡,许多企业开始使用环保清洗剂类的产品。
这类环保清洗剂也是属于溶剂型,采用多种化合物配置而成,更加环保安全,而且清洗效率也更高。
以上说到的都是溶剂型清洗,那么水基型的清洗剂就不能清洗了吗?
当然不是,虽然一般来说都是用的溶剂清洗,但其实是有可以清洗松香的水基清洗剂的,只不过,需要合适的配方。
水基型的清洗剂,由于加入了特殊的活性物质等,同样可以使松香溶剂,然后清洗,也更加环保,完全无毒害。
适合一些溶剂清洗不方便的产品。
所以清洗松香溶剂也好,水基也好,都是可以溶剂清洗的,想要更加高效,就需要有好的配方,优质的原料,这样的产品清洗效果自然不会差。
线路板的清洗方法目前的电路板清洗,主要是用超声波进行的,但在电路板上有点元器件,如晶振之类的,都有金属外壳,在清洗过后,很难将元件里面的水分烘干。
利用超声波清洗原理:对助焊剂残留物清洗,主要是通过溶解作用完成的。
不论是松香还是有机酸以及。
干冰清洗助焊剂原理
![干冰清洗助焊剂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5b9e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2.png)
干冰清洗助焊剂原理1.干冰清洗原理: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颗粒在零下78.5℃时形成。
干冰在常温下不会直接转变成液态,而是发生物理相变,由固态直接转变成气态,这个过程称为升华。
在升华过程中,干冰通过喷射的方式快速转变为气态,由此产生的气体可以有力地将助焊剂表面附着物清洗干净。
2.助焊剂的性质:助焊剂是焊接过程中常用的材料,用于改善焊接质量,增强焊接效果。
通常由胶状物质、粉状物质或液状物质组成,含有钎剂、助焊剂和润滑剂。
助焊剂在焊接后通常会残留在焊接表面,如果不去除,会对下一道工序以及焊接接头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干冰清洗助焊剂的过程:干冰清洗助焊剂利用干冰的升华特性进行清洗。
首先需要将干冰片放入清洗设备中(如喷枪或喷头),通过加压使其升华并形成冷冻效应。
然后,通过喷射冷冻的干冰气体喷射到焊接表面,助焊剂与干冰气体发生瞬时冷冻,助焊剂变脆并破碎与气体一同被清除。
最后,用风机或吸尘装置将冰碴和助焊剂残留清理干净,获得干净的焊接表面。
4.干冰清洗助焊剂的优势:(1)无需水洗:干冰清洗助焊剂不需要使用任何水洗。
相比传统的清洗方法,干冰清洗可以避免助焊剂残留在工作表面上,减少清洗工序的时间和水资源的消耗。
(2)无残留物:干冰通过升华转变为气体,不会残留水分或其他溶剂。
因此,在清洗完成后,无需等待干燥时间,减少了二次污染的风险。
(3)无形成二次废物:干冰在清洗过程中会升华为气体,不留下任何废物。
这减少了清洗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减少了废物处理的成本。
(4)不会损坏焊接表面:干冰清洗对焊接表面没有腐蚀性,不会损坏焊接表面的质量和光洁度。
这是因为干冰具有缓冲的特性,不直接与工作表面接触,减少了表面损伤的风险。
(5)清洗效果好:干冰以固态到气态的方式转变,产生的气体可以迅速将助焊剂残余物清理,清洗效果好,能够完全去除助焊剂,保证焊接表面干净、无污染。
综上所述,干冰清洗助焊剂的原理是通过干冰的升华特性,利用干冰气体的冷冻效应,将助焊剂冻结并破碎,然后再通过风机或吸尘装置将其清理干净,从而实现焊接表面的清洁。
关于洗洁精的实验报告
![关于洗洁精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d0c2dc10a6f524ccbf85fa.png)
关于洗洁精的实验报告篇一:洗涤剂的配制与表征实验报告一、洗涤剂的组成1.1表面活性剂及其分类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
通常在水为溶剂的系统中,表面活性剂可被吸附在该系统的界面上,使界面的表面张力或表面自由能明显降低。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性,是由具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具有憎水性的非极性基团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它的非极性基团又称为亲油基团,一般为8~18个碳的直链烃或环烃。
表面活性剂一般按照其化学结构来进行分类。
即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能电离出离子的归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在水中不能电离的则归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按其生成的活性基团为阳离子或阴离子再进行分类。
1.2辅助成分洗涤剂中除了其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还含有助洗剂。
目前, 全球的三大助洗剂是三聚磷酸钠( STPP) 、4A 沸石和D-层状硅酸钠[ 1] ( SKS-6),有的洗涤剂中还含有抗再沉积剂、荧光增白剂、香料和酶等。
助洗剂的主要性能包括有( 1) 能降低洗涤用水中的Ca2+ 、Mg2+ 浓度, 软化水硬度; ( 2) 具备酸碱缓冲能力; ( 3) 能提高污垢分散力和抗再沉积性; ( 4) 能增加漂白剂、加工助剂、载荷液体量的稳定性。
(5)抗腐蚀性。
二、表面活性剂具有洗涤作用的机理污垢一般由油脂和灰尘等物质组成,去污过程可看做是带有污垢(D)的固体(s),浸入水(w)中,在洗涤剂的作用下,降低污垢与固体表面的粘附功Wa,从而使污垢脱落达到去污目的。
用如下式子表示:Wa = γs-D —γs-w —γD-wWa的绝对值越小,污垢与固体表面结合越若,污染物越容易去除。
因为粘附功相当于在等温等压下污垢粘附在固体表面这一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值,若是自发粘附,则有Wa 篇二:溶胶的制备与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洗涤剂的配制与表征一、【实验目的】1、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原结构、性质和应用;2、了解洗涤剂配制流程和性能表征方法;3、学会用白度仪测定所配制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各种洗浄方法原理
![各种洗浄方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dd67a80029bd64783e2c1c.png)
各种洗净方法原理1、湿式清洗技术(1)湿式化学清洗所谓湿式化学清洗(wet chemical cleaning)技术,是以液状酸碱溶剂与去离子水之混合液清洗晶圆表面,随后加以润湿再干燥的程序在清洗程序上,去除有机物为第一步骤,因为有机物会让表面形成疏水性,造成水溶液的清洗效果不佳,去除有机物可利用NH4OH-H2O2溶液(RCA Standard Cleaning-1,SC-1)或铬酸-硫酸混合液清洗,其中铬酸-硫酸混合液比较不受欢迎,是因为有关铬离子废弃物丢弃的问题当有机物被去除后,水溶液就可比较容易的去除无机残余物,无机残余物可能与晶圆表面的二氧化硅层复合,可使用稀薄的氢氟酸溶液入行第二步骤的清洗,以便去移除二氧化硅薄膜层清洗程序的第三个步骤为移除无机残余物,过氧化氢酸的溶液可用来达成这个目的特别是含氢氯酸的过氧化氢溶液(RCA Standard Cleaning-2,SC-2),氢氯酸对去除铁原子、钠原子及硫特别有效假使SC-1伴随着SC-2使用,则必须小心两者的蒸气混合物,以避免氯化铵微粒产生最后必须再以去离子水润湿(rinse)以清洗残余的HF,最后干燥(dry)完成整个湿式清洗程序基本上在半导体制程中会有许多微粒产生,而上述湿式化学清洗法有时不但不能去除微粒,更会增加微粒在晶圆表面附着的可能性在湿式清洗程序中,微粒污染主要是来自润湿槽及旋转干燥器(spin dryer),利用各种不同润湿方法以减低微粒污染,亦为清洗技术发展的重点,最新的干燥技术为利用IPA来干燥晶圆,可以减低微粒的污染,但IPA燃点低,会有工业安全的问题产生。
(2)刷洗(Scrubbing)结合微粒去除的技术,则湿式清洗即可称为具有吸引力的清洗程序,一般使用在湿式程序中的微粒清除技术有刷洗、超声波、二流体、高压喷淋等擦洗是利用刷子在晶圆表面滚动而去除微粒及有机薄膜的一种机械方法,当使用此种技术擦洗晶圆表面时,由于考虑到刷毛对基板图形的损伤,因此刷毛(特别是上表面)往往并不直接接触晶圆表面,刷毛与晶圆中间隔一层清洗溶液的薄膜,晶圆表面最好是疏水性的,如此在亲水性刷毛周围的溶液会被晶圆所排斥,而将悬浮在薄膜上的微粒扫除而擦洗的溶液经常为去离子水加上一些清洁剂,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刷毛材料技术改入后,刷毛相对变得柔软,对基板膜层的损伤减少,因此在清洗一些线宽较宽的膜层时,也可使用接触式清洗(3)高压液体喷淋(High pressure fluid jets)利用液体喷淋在物体表面以清除微粒已发展许多年了,此法是利用液体与微粒间的应剪力将微粒清除,故与边界层的厚度及流体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典型的液体压力为100psig以去除微粒,但如此高压会对晶圆表面图形产生伤害此法受限于表面边界层的影响,对于较小微粒而言,去除效率并不高。
化学发光清洗液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化学发光清洗液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1cf56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a.png)
化学发光清洗液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化学发光清洗液是一种新型的清洗液,通过利用化学发光原理实现对污垢和杂质的清洁作用。
它是一种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特点的清洗剂,并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清洗方法通常使用机械力、化学溶剂或高温来实现对污垢的清除,这些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
而化学发光清洗液则通过在清洁过程中激发化学发光反应,产生高能量的光子,利用光子的能量来分解和清除污垢,从而实现了高效、快速的清洁效果。
化学发光清洗液的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化学反应释放能量,并将能量转化为光的形式。
当清洗液中的某些成分受到外界刺激(例如光、电、热等能量),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会激发化学物质分子内部的能级跃迁,从而产生光子的发射。
这些发射的光子能够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分解和清除污垢,达到清洁的效果。
化学发光清洗液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前景。
首先,它具有高效的清洁能力,能够迅速清除各种难以去除的污垢和杂质。
其次,该清洗液具有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和污染,并且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废物的产生。
此外,化学发光清洗液还可以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广泛应用,例如电子工业、半导体制造、汽车制造等。
然而,化学发光清洗液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清洗液内部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
其次,该清洗液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认真评估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经济性。
综上所述,化学发光清洗液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洗液,通过利用化学发光原理实现了高效、环保、节能的清洁效果。
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并且需要进行经济性评估。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化学发光清洗液的原理。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内容,旨在让读者对化学发光清洗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洗洁液的实验报告(3篇)
![洗洁液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4eceb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5.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洗洁液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洗洁液的制备方法;3. 评价洗洁液的洗涤性能、泡沫性能和环保性能。
二、实验原理洗洁液是一种用于清洗餐具、厨具等物品的液体洗涤剂。
其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润湿、乳化、分散、起泡等作用,从而实现去除油污和污垢的目的。
此外,洗洁液中还可能含有助洗剂、抗再沉积剂、荧光增白剂、香料等辅助成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纯净水-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氢氧化钠- 柠檬酸- 柠檬酸钠- 助洗剂- 抗再沉积剂- 荧光增白剂- 香料- 碘量法滴定液- 洗洁精标准样品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烧杯- 搅拌器- 滴定管- 移液管- 白度仪- 洗涤性能测试仪- 泡沫性能测试仪- 环保性能测试仪四、实验方法1. 洗洁液的制备(1)称取一定量的CTAB、氢氧化钠、柠檬酸、柠檬酸钠等原料;(2)将称取的原料溶解于纯净水中;(3)加入助洗剂、抗再沉积剂、荧光增白剂、香料等辅助成分;(4)搅拌均匀,得到洗洁液。
2. 洗洁液的性能评价(1)洗涤性能:将洗洁液与标准样品进行洗涤性能对比实验,观察去除油污的效果;(2)泡沫性能:使用泡沫性能测试仪测定洗洁液的泡沫量;(3)环保性能:通过碘量法滴定液测定洗洁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含量,以评价其环保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洗洁液的制备本实验制备的洗洁液外观呈无色透明,具有轻微的香味。
2. 洗洁液的洗涤性能通过与标准样品的对比实验,本实验制备的洗洁液在去除油污方面表现良好,洗涤效果明显。
3. 洗洁液的泡沫性能本实验制备的洗洁液泡沫丰富,泡沫量达到100ml,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
4. 洗洁液的环保性能通过碘量法滴定液测定,本实验制备的洗洁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为5%,低于国家环保标准(10%),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制备的洗洁液具有较好的洗涤性能、泡沫性能和环保性能;2. 洗洁液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资料:碳氢系清洗剂的种类及清洗原理
![资料:碳氢系清洗剂的种类及清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3b0bc508a1284ac85043ea.png)
碳氢系清洗剂的种类及清洗原理通过蒸馏原油得到的留分溶剂有石油系、石油系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系、烃(烃)、工业用汽油等称谓,其定义至今尚不明确。
碳氢化合物顾名思义,只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以前曾简单将原油蒸馏精致得到的灯油直接作为清洗剂,由于有臭味,引火性以及从干燥性方面考虑以逐渐不被使用。
现在使用的大多数碳氢系清洗剂并不是原油简单蒸馏精致的产品,而是化学合成品或经过高级精炼处理的产品。
碳氢系清洗剂从好、臭味小。
将灯油馏分过分子筛萃取,蒸馏调整沸点。
也有单一组分的物质。
●异构烃:结构式为CnH2n+2的饱和链烃。
与直链的正构烃相其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正构烃系、异构烃系、环烷烃和芳香烃四类。
●正构烃:结构式为CnH2n+1的饱和链烃。
直链烃的安定性比,异构烃具有支链,其安全性也好、臭味小。
大多为合成制得。
●环烷烃:结构式为CnH2n的饱和链烃。
碳原子数不同,可有单纯的环状烷烃,具有侧链的环烷烃等。
从结构上看比链烃的溶解性好,但安定性、臭味方面稍差。
一般将含环烷烃多的原油蒸馏或向芳香系中加入核水至得。
●芳香烃:含苯环,溶解力强,由于担心其毒性现在较少使用。
碳氢清洗剂具备对金属的腐蚀性小、可蒸馏再生回收性高、经济成本花费小、去油污能力强、毒性极低等优点,不足的是它具备闪点低的特点,清洗设备需要安装防爆结构,运输、存放及使用等方面需要按照消防法规进行操作。
碳氢化合物中由于碳元素的数量不同以及碳和氢的结构不同而存在同一个化合物中会有不同沸点的成分构成。
这样的碳氢化合物中精制出来的碳氢系清洗剂的沸点范围就会分布得很宽。
但是,由于以下原因,建议使用沸点范围分布尽可能窄的碳氢清洗产品。
1)在不含易引火的轻质成份(=沸点低的物质)的前提下,沸点范围窄的产品与平均沸点与其相同的混合物相比,闪点越高安全性也就随之越高。
2)在不含难干燥的重质成份(=沸点高的物质)的前提下,沸点范围窄的产品和与其相同闪点的混合物相比,前者的干燥性更好。
酸碱清洗剂(完整版)
![酸碱清洗剂(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6a5302ccbff121dd3683f6.png)
清洗的意义和对清洗剂的要求
清洗的意义
保证牛奶质量,生产优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乳制品 的品质。要生产优质的产品,首先就要保证原奶的质 量和卫生,而搞好清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 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企业得到发展 目前国内乳制品生产龙头企业已经形成,国外乳 制品大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乳制品市场的竞争变 得更加激烈和残酷。企业竞争的关键就是质量的竞争, 而搞好清洗有助于提高原奶质量,保证企业在竞争中 取得优势。
清洗的意义和对清洗剂的要求
对清洗剂的要求 清洗的目的,不仅是要清除沾染在设备上的各种污 垢,同时还要杀菌,起到控制细菌等微生物繁殖,使 牛奶免遭腐败和微生物产生的毒素污染,同时,还要 求清洗过程中不形成新的化学污染和残留,对人体无 毒无害,以保证牛奶的清洁卫生和饮用牛奶者的身体 健康。 因此,要求清洗剂具有以下特点: 清洗污垢彻底 对设备腐蚀小 杀菌效果好 无残留无公害
ph值范围分类主要成分主要用途2以下强酸性清洗剂硝酸盐酸磷酸等无机酸或氨基磺酸等强有机酸清洗设备上的高强度无机污垢弱酸性清洗剂柠檬酸苹果酸羟基乙酸等有机酸用于对牛奶挤奶和加工设备污染程度较低时的清洗工艺中中性清洗剂表面活性剂812弱碱性清洗剂表面活性剂及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等12以上强碱性清洗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硅酸钠磷酸钠清洗设备上的高强度的有机污垢洗玻璃瓶子等容器清洗时间的影响清洗的去污作用是依靠流体流动产生的物理作用力与清洗剂的化学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弱碱性清洗剂 表面活性剂及碳酸盐、 硅酸盐、磷酸盐等 强碱性清洗剂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清洗设备上的高强度的 硅酸钠、磷酸钠 有机污垢、洗玻璃瓶子 等容器
影响清洗效果的主要因素
清洗时间的影响 清洗的去污作用是依靠流体流动产生的物理作用力 与清洗剂的化学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开始清洗 后的一段时间内,清洗效果是与时间同步增长的,即 随着时间延长清洗效果明显改善。但经过较长一段时 间后就会达到平衡状态,即使再延长清洗时间,清洗 效果也不会有很大改变。因此对于清洗存在一个最低 必要清洗时间或达到平衡状态所需的极限清洗时间。 这一时间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在实际生产中通常 优先考虑的是生产的实际需要,因此一般都选择最低 必要清洗时间做为清洗时间,并根据污垢的厚度和清 洗液的温度等综合因素来确定,但为了取得更好的清 洗效果,一般再保持一段时间以保证清洗真正达到平 衡状态。
清洗剂相对挥发度测试标准
![清洗剂相对挥发度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dd3c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2.png)
清洗剂相对挥发度测试标准
一、实验原理
清洗剂相对挥发度测试是基于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挥发特性差异,通过对比测试,确定清洗剂的挥发速度。
该实验原理基于物理化学中的蒸气压和扩散系数等相关理论。
二、实验材料
1.清洗剂样品:选择不同品牌、类型的清洗剂作为测试对象。
2.恒温烘箱:用于模拟清洗剂挥发的温度环境。
3.天平:用于称量清洗剂样品。
4.计时器:用于记录清洗剂挥发的时间。
5.实验容器:用于盛放清洗剂样品。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容器,确保其干燥、清洁。
2.将相同质量的清洗剂样品分别放入实验容器中。
3.将实验容器放入恒温烘箱中,设定温度为40。
C(或其他适宜温度)。
4.开启计时器,记录清洗剂挥发的时间。
5.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并记录清洗剂的挥发程度。
6.重复实验,测试不同品牌、类型的清洗剂样品。
四、结果计算
1.计算清洗剂的挥发速度,单位为克/小时。
2.对比不同清洗剂样品的挥发速度,得出相对挥发度。
3.根据相对挥发度,评估清洗剂的性能优劣。
五、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清洗剂样品的挥发速度和相对挥发度。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品牌、类型清洗剂的性能特点,为其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六、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不同清洗剂样品的相对挥发度以及其在实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比较不同清洗剂的性能优劣,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建议。
七、实验误差
1.称量误差:天平精度不够高或操作不规范,导致样品质量测
量误差。
清洗剂配方的还原与解析
![清洗剂配方的还原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ee186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e.png)
清洗剂配方的还原与解析清洗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之一,用于去除污垢、油渍和其他污染物。
这些清洗剂通常由复杂的配方组成,其中包含多种化学物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清洗剂配方的还原与解析,以揭示清洗剂的工作原理和效果。
1. 清洗剂配方的还原清洗剂的配方是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这些化学物质的选择和比例对清洗剂的性能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清洗剂配方的还原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主要成分还原我们需要还原清洗剂中主要的功能性成分。
在清洗剂中,表面活性剂是至关重要的成分之一,它们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渗透到污垢和油渍中。
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功能成分,如螨虫霉菌抑制剂、碱剂和防腐剂等。
1.2 辅助成分还原除了主要成分,清洗剂中还可能含有一些辅助成分,用于提高清洁效果或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这些辅助成分可以是界面活性剂、助溶剂、气味剂和染料等。
还原清洗剂配方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辅助成分的作用和效果,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1.3 配方优化清洗剂配方的优化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在还原清洗剂配方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清洁效果、环境友好性、成本效益等。
通过合理的配方优化,可以使清洗剂的性能更佳,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清洗剂配方的解析通过对清洗剂配方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洗剂的成分和作用机理。
2.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清洗剂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它们能够在水中形成微小的胶束结构,将污垢和油渍分散,使其更容易被水洗净。
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在清洁效果和应用领域上有所区别。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去除油污,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去除蛋白质和血液污渍。
2.2 助溶剂助溶剂也是清洗剂中常见的成分之一。
它们在清洗过程中起着溶解和分散污垢的作用。
助溶剂可以根据溶剂的特性选择,如水、醇类、醚类等。
选择合适的助溶剂可以提高清洁效果和降低成本。
2.3 碱剂和酸剂清洗剂中常用的碱剂和酸剂可以调节清洁液的酸碱度,从而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污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项目研究内容的原理简述;
3.1.1带电清洗养护技术
带电清洗养护技术是指对运行中的电子、电器、电力设备在不停电、不停止运行的前提下,利用高绝缘、不燃烧、易挥发、环保型等特性的清洗剂,由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专业仪器、工具遵循专业操作规程作业,迅速彻底清除电路表面及深层的各种静电、灰尘、油污、潮气、盐份、炭渍、酸碱气体等污垢的清洗维护的技术。
带电清洗养护技术是一门多学科、多行业、综合性很强的边缘领域,涉及材料学、电子学、电力学、化学、物理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是包含材料、结构、性能、质量保障、施工技术与组织、经济与成本、使用与维护等诸多子系统的复杂系统。
带电清洗养护技术研究必须研究清洗对象污染物的破坏原理、带电清洗养护剂的研究原理、带电清洗养护过程的工艺原理。
3.1.2污染物的破坏原理
对精密电路而言,由于污秽中盐份、酸碱及其气体和潮气或水份结合便形成电解质溶液,加之炭渍或不活泼金属的存在充当原电池反应的阴极和阳极,使电路表面发生原电池反应,造成电化学腐蚀、漏电、短路、电迁移、信号混乱等;而干燥的灰尘也使触点接触不良而放电,以及造成散热不良和引发火灾事故;酸碱及其气体也直接通过氧化还原腐蚀电路;静电不同程度累积造成元件的软击穿和硬击穿。
3.1.3带电清洗养护剂原理
带电清洁剂的原理是根据设备的污染物质的性质来确定的,由于污染物质分为:极性水溶性残留物、非极性水溶性残留物、非极性非水溶性残留物。
带电清洗养护剂是具有稳定的分子电结构的一种复杂的高分子络合结构,并添加有对特定污染物针对性的纳米材料后形成的复合络合结构材料。
能够分解和包裹污染物,并迅速挥发或冲走,从而使设备达到清洁效果,并且在设备表面形成无电极的保护膜,使设备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无污染的良好工作状态。
3.1.4清洗工艺原理
带电清洗养护技术基本工艺是:通过喷射、渗透、蒸汽风等方法使清洗液分子到达污染物位置,包围、吸附灰尘、油污等污垢分子,挥发或冲洗带走污垢。
产品必须具备极高的绝缘性。
清洗剂的绝缘值是保证带电清洗养护安全的重要指标。
绝缘值可分为两种:
一是静态绝缘值,是指清洗剂本身所具有的绝缘值。
二是动态绝缘值,动态绝缘值是指带电清洗养护剂在作业中的绝缘值。
它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清洗剂在清洗过程中,一些清洗剂和清洗对象的污染物发生作用后,改变了自身的绝缘性能,造成自身的绝缘性能变化;其二是由于清洗剂低沸点,在迅速挥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会造成局部凝露,甚至出现冰晶场效应,此时出现的水和污染物形成游离离子的溶液,会降低清洗对象电路的绝缘值。
如果绝缘值过低,会直接造成设备短路、起火燃烧,酿成事故。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
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