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隧道结构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

合集下载

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

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

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隧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隧道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首先,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应包括对隧道结构的定期检测和评估。

这一步骤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激光测距仪、无损检测设备等,对隧道结构的裂缝、变形、渗水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以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还应包括对隧道通风系统的监测和维护。

隧道通风系统对于隧道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通风设备的检查和清洁,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以确保隧道内空气的清新和通畅。

另外,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还应涵盖对隧道照明系统的监测和维护。

隧道照明系统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对于车辆驾驶员的视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照明设备,确保隧道内的照明效果良好,避免因照明设备故障而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还应包括对隧道排水系统的监测和维护。

隧道排水系统对于防止隧道内积水、减少地基渗水等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定期清理排水设备,并及时修复漏水、堵塞等问题,以确保隧道内的排水畅通。

最后,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还应包括对隧道交通运行的监测和管理。

这一步骤需要利用先进的交通监测设备,如车载摄像头、车辆识别系统等,对隧道内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确保隧道交通的安全畅通。

综上所述,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是确保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对隧道结构、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和交通运行的全面监测和维护,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隧道事故的发生,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隧道健康监测实施方案的实施,为隧道运营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运营隧道结构监测技术以及健康安全评价体系

运营隧道结构监测技术以及健康安全评价体系

运营隧道结构监测技术以及健康安全评价体系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聚集增长,许多大城市存在着人口集聚、建筑空间狭小、交通拥挤、城市绿化减少、环境污染加重等诸多问题,其中交通阻塞问题在我国很多城市尤为突出。

一方面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城市集约化程度和提高效率才能;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建设长足发展,使得城市中心可供利用的地面面积越来越少。

要解决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力发展城市地下交通工程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城市地下交通工程不同于高架道路,它不影响城市景观,噪音、震动等环境污染较小。

目前地下运行的地铁、交通隧道、各种市政地下隧道等为城市地下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效率、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中地铁项目的建设在我国日趋广泛,数量和规模都在成倍扩大。

目前我国有28个城市有城市轨道交通在建或运营,其中12个城市已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预计到2014年底拥有运营线路达1600公里,比去年增加200多公里。

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约1400公里,预计"十二五"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拥有3000多公里运营线路,全国城市规划交通总投资将达万亿元。

到2020年,我国将有40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里程达7000公里,是目前总里程的4.3倍。

自第一条地铁建成并投入运营以来,世界的地铁建设历史己经近150年。

纵观这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经验,大力采用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是完城巿客运这项艰巨任务的有效手段。

但同样地,地铁也成为一个危及范围最广以及事故伤害率较高建设项目之一,表1-1列举了近十年来我国主要的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安全事故[1,2]。

表1-1 2001年至2012年我国运营隧道结构安全事故统计表这些突发的事故不但引起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对社会化造成了极坏的极坏影响,并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恐慌,因此得到了各国政府及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策略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策略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策略在现代交通体系中,桥梁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承载着巨大的交通流量和重要的经济使命。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桥梁结构的状态信息,为桥梁的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常由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以及评估与预警子系统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子系统是整个监测系统的基础,负责感知桥梁结构的各种物理参数,如应变、位移、加速度、温度等。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应变计、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以适应桥梁复杂的环境条件。

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传输。

为了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通常采用高性能的数据采集设备和可靠的通信方式,如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或两者结合的方式。

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关键环节。

通过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和算法,如滤波、去噪、特征提取等,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以评估桥梁结构的健康状况。

评估与预警子系统则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要点1、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监测目标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布置传感器时,需要遵循重点部位优先、均匀分布和便于安装维护的原则。

对于大跨度桥梁,通常需要在主跨、桥墩、桥台等关键部位布置较多的传感器;而对于中小跨度桥梁,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传感器的数量。

2、数据采集频率的确定数据采集频率的确定需要考虑桥梁的动态特性、监测目标和数据处理能力等因素。

对于动态响应较为敏感的桥梁结构,如悬索桥、斜拉桥等,需要采用较高的采集频率;而对于静态结构为主的桥梁,可以适当降低采集频率。

XX路隧道结构健康状态实时监测方案

XX路隧道结构健康状态实时监测方案

XX路隧道结构健康状态实时监测方案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可提高交通效率,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因此,隧道的安全性和健康状态监测至关重要。

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隧道结构的健康状态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一、监测方案的设计1.确定监测目标:首先要确定需要监测的隧道结构,包括隧道的墙壁、顶板、地基等结构部件,以及隧道内部的空气质量、水位等参数。

2.选择监测设备:根据监测目标确定所需的监测设备,例如倾斜仪、位移传感器、应变计、温湿度传感器等。

3.确定监测频率:根据隧道的使用情况和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监测频率,以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识别结构的健康状态,并预测可能的隐患。

5.报警处理:一旦监测到结构异常,需要及时触发报警系统,通知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二、监测设备的选择1.倾斜仪:用于监测隧道结构的倾斜情况,及时发现隧道墙壁和顶板的倾斜现象。

2.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结构的位移变化,发现结构变形情况。

3.应变计:用于监测结构内部的应变情况,发现结构的受力情况。

4.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隧道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情况,为后续的结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5.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隧道内部的水位情况,防止水灾事件的发生。

6.空气质量监测仪:用于监测隧道内部的空气质量情况,及时发现有毒气体的存在。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采用数据融合和数据挖掘技术,识别结构的健康状态。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融合、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等步骤。

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等。

2.数据融合:将不同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监测数据。

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结构的健康状态,并预测可能的隐患。

4.报告生成: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生成监测报告,以供相关责任人员参考。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检测桥梁、隧道、钢构件以及其他结构的弹性变形和施工变形处的应变等的工具。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需要符合以下几个基本标准:
(1)系统必须具备可靠的传感能力,以确保运行可靠、精准的数据监测;
(2)设备安装和实施必须符合安全要求,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3)系统必须支持实时数据传递,以便于对应变信息及时发出警报;
(4)设备必须具备数据重复处理功能,以确保不受网络故障等原因影响;
(5)设备的防雷能力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6)系统必须支持多层次数据实时相加,确保多维度应变信息精准获取;
(7)设备必须具备可靠的备份能力,无论在安装、运行过程中还是紧急情况下,都可以保证系统的完整性;
(8)系统必须具备可靠的节能功能,确保设备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9)系统必须支持多款通讯协议,以确保实时数据的准确采集和传输;
(11)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方便添加和扩展新的传感器;
(12)必须有可靠的故障诊断技术,有效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
(13)必须有正确的安装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符合以上标准,可以确保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提供准确的应变测量结果。

隧道施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

隧道施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

隧道施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摘要:由于建设跨度大、结构封闭复杂,辖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雨量充沛集中,特别是每年夏季暴热暴雨,发生火灾、突水涌泥等事故的风险高,且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难度大,运营安全面临严峻形势,亟需解决长大隧道运维的关键难题,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这对于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是重庆发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作用的先决条件,也是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安全发展的主要任务。

本文主要分析隧道施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

关键词:隧道结构;安全监测;运营安全;智慧化养护引言随着隧道工程的建设发展,其结构在运营期间会受到各沖人为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隧道灾害,从而影响隧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因此,为保证行车安全、提升服务水平,客观及时地了解隧道等特殊构造物自身结构安全状况,对于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通畅至关重要。

目前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维护监测主要以事故后检测及人工巡查、经验判断为主,缺乏过程监测和科学依据: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通过在建设期对隧道等重点构造物预埋安全监测传感器,经由数字化高速公路传输平台传输汇总,可实现对隧道等重点构造物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化监测,建立隧道结构安全监测系统,科学制定养护决策。

1、隧道施工技术特点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隧道施工技术特点进行分析:首先,隧道工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隐蔽工程量,基本上除了安装与外饰之外,都属于隐蔽工程的施工范围;其次,隧道施工与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隧道内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往往需要结合当地地质情况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变更及修改;第三,隧道施工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隧道整体施工都要在地下洞内完成,洞内的环境又非常复杂,分布着很多危险源,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可能会增加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第四,不同施工工序之间对衔接的要求比较高,而施工作业面又比较小,所以,在连续作业过程中,对组织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隧道结构健康监测

隧道结构健康监测

隧道结构健康监测引言隧道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车辆和行人的交通需求。

而隧道的结构健康对于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隧道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裂缝、变形、沉降、开裂等,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导致隧道的破坏甚至崩塌,给交通运输带来巨大的风险和隐患。

因此,隧道结构的健康监测是确保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性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的目标是及时发现隧道结构的损伤,并进行修复和加固,以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保障:隧道结构如果存在损伤,可能会导致地面塌陷、坍塌等严重事故,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通过定期的结构健康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结构的潜在危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隧道的安全性。

2.维护运行效率:隧道结构的损伤会影响交通运输的效率。

例如,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结构损伤部位可能需要减速通过,降低了车辆的行驶速度,增加了通行时间和交通堵塞的可能性。

通过隧道结构健康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损伤,并进行维修,保证隧道的正常运行和交通的畅通。

3.资源利用的高效性:通过对隧道结构的健康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损伤,并采取及时的修复措施,从而避免了因结构恶化而导致的大规模修复或重建工程。

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维修成本。

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的方法与技术1.常规监测:隧道常规监测包括物理检测和人工巡检。

物理检测包括测量隧道结构的位移、温度变化、振动等,人工巡检则是通过人工目视检查隧道结构是否有明显的损伤和变形等。

这些常规监测方法可以较为快速地发现一些明显的损伤,但是对于隧道结构内部的潜在问题可能无法及时发现。

2.非接触式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非接触式监测技术也被应用于隧道结构的健康监测中。

例如,激光扫描技术可以生成隧道结构的三维模型,通过与历史模型对比,可以判断结构的变形情况;红外热像仪可以检测隧道的温度变化等。

桥梁隧道健康检测及智能管理系统现状与发展

桥梁隧道健康检测及智能管理系统现状与发展

桥梁隧道健康检测及智能管理系统现状与发展摘要:桥隧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的生命线节点,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如何在运营期间进行有效的桥隧管理与维护,以保证其在运营期间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是21世纪桥隧建设的重大挑战。

基于此,本文对桥隧健康检测及智能管理系统现状与发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桥隧;健康检测;智能管理系统引言传统的桥隧评估,主要是采用简单的人工方法,对桥隧进行检测、监控,并提出相应的加固与维修意见,这些技术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桥隧养护工作的需要,也很难对突发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涌现,桥隧健康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的出现,可以对桥隧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测量,为桥隧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数据和技术依据。

大型桥隧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管理是提高桥隧运行状态,确保桥隧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桥隧健康监测的理论和技术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工程界和管理部门的广泛重视。

一、我国桥隧健康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近20年来,我国桥隧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100余座大跨径桥梁。

大跨径桥梁具有结构轻、跨径大、超静定、难以辨识结构状态等突出特征。

而大跨径桥梁是整个运输体系的核心,它的安全性与运行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桥隧的维护与管理。

大跨径桥梁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爆炸、船撞、重载车流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由各种复杂因素引起的结构耐久性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系统来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控,提出优化管理与维修的具体措施,确保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因此,桥隧健康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就应运而生了。

目前,全国共有140多座桥隧涉及不同的桥型中安装了健康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

本文归纳总结了五个方面的特征及发展方向:一是多传感器,具有明显的经济性[1]。

一般说来,大跨径桥梁的健康监测与智能管理系统中,传感器设备至少100台,其成本占桥隧总成本的0.5%至1.0%;二是为了进行桥隧的管理与维修,桥隧的监控是为了获取桥隧的实时状况,以便对其进行最优的管理与维修,保证其工作的正常进行;三是监测系统必须是可替换的和可维修的;四是监测系统向施工阶段扩展,构成了桥隧建设和运行的综合监测系统;五是尽管桥隧监控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但要对其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必须要有桥隧专业人员的参与,才能对其进行精确的评估。

技术开发服务(委托)规定合同

技术开发服务(委托)规定合同

合同编号:技术开发服务(委托)合同项目名称: XXX隧道安全监控系统开发及应用委托方(甲方):受托方(乙方):成都XXX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签订时间: XX签订地点:成都有效期限: XX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制技术开发服务(委托)合同委托方(甲方):住所地:法定代表人:项目联系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受托方(乙方):成都XXX技术转移中心住所地:成都法定代表人:项目联系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传真:电子信箱:根据XX年X月XX日在成都XX召开的“研究XX线隧道监测初步方案”的会议精神,甲方委托乙方开展XX线隧道安全监控工作。

本合同甲方委托乙方研究开发智能化铁路隧道安全监控系统项目,并支付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 乙方接受委托并进行此项研究开发及后期技术服务工作。

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第一条本合同研究开发项目的要求如下:1.技术目标:开发一套智能化铁路隧道安全监控系统。

该监测系统具有:1)全天候的在线自动监测,自动分析和监测隧道内的裂纹和剥落物,足不出户即可观察隧道内监测段的情况;2)信息数字化传输,系统现场采用3G/2G无线网络传输方式(取决于现场所提供的条件),将远端图像、报警信息高效率地传输到中心控制室;3)具有可视化图像监测手段,便于快速方便地了解现场,采样间隔可从秒到小时任意设定,中心控制室人员可以根据异常点的具体位置打开摄像机获得更直观的异常点信息; 4)分散式监测集中式管理,绝大部分分析、计算在前端进行; 5)系统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经济且安装方便,不需在隧道内安装高大支架,采用完全非接触监测,不会对隧道造成损害。

2.技术内容:开发全天候实时监测和网络信息化传送实时观测数据的铁路隧道安全监控系统。

内容包括: 1)前端监测设备和现场信息集控器。

以高精度智能摄像机为核心,激光定位器通过现场总线受控于高精度智能摄像机,摄像机采集到数据后通过现场数据传输网络传送到现场集控器中;现场集控器完成隧道内总体威胁性分析和通讯管理任务,将最终的运算结果通过3G/2G无线传输网络发送到远隔千里的中心控制室中集中显示和管理。

钢结构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钢结构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钢结构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发表时间:2018-07-23T09:37:23.5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王乐亭[导读] 摘要:本文对钢结构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必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压电材料为核心,提出构建施工监测与健康监测一体化系统的具体步骤。

中核西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对钢结构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必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压电材料为核心,提出构建施工监测与健康监测一体化系统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压电材料;施工监测;健康监测;全寿命监测;1. 钢结构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必要性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钢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钢结构应用己成为建筑结构的热点和亮点,目前,钢结构除了在高层、高耸、大跨及空间结构中具有强大的优势,在多层和住宅类结构中也极具前景和生命力。

然而,在钢结构应用飞速发展的同时,钢结构施工及正常服役过程中的事故却不断的在增加。

在这些事故中,有些是由于施工阶段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有些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灾害如地震、火灾、大风、撞击等难以预防而造成的意外损害。

因此对各类具体钢结构体系的健康特征的考核,如各类型钢结构施工阶段及交付使用之前的整体健康评价、己使用一定时期的既有钢结构的耐久性评价、灾后钢结构的健康评估、目前还缺乏一些基本的手段及系统考核方法。

结构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和老化阶段。

结构风险贯穿结构整个生命周期,在施工阶段和老化阶段的平均风险率较高。

为了准确把握结构在生命周期内损伤和衰退过程中的健康状况,有效控制结构性能退化产生的风险,避免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对结构进行施工与服役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工程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4]。

2. 传统监测系统的缺陷传统的监测系统通常是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即施工监测系统与健康监测系统。

这两个系统由不同的单位分开独立建设,施工控制的传感器系统没有被健康监测系统利用,施工控制采集到的大量初始数据也没有被健康监测系统利用。

《2024年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范文

《2024年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范文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篇一一、引言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与土木工程需求发展而兴起的交叉性研究领域。

其重要性在于实时监测与评估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状态,以预防可能发生的结构损坏或事故,提高工程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一)技术发展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健康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新型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例如光纤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中。

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的进步,使得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采集成为可能。

无线传输技术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的应用,使得结构健康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应用领域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桥梁、高层建筑、大坝、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结构。

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的应力、应变、位移等参数,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进展(一)系统集成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正在向集成化方向发展。

系统集成化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

同时,集成化的健康监测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为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二)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更加智能化。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算法,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和处理大量数据,实时评估结构的健康状态,并预测可能发生的损坏或事故。

这将大大提高工程的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

(三)新技术的应用新型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应用,为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指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信息处理技术,对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进行实时、连续、自动化监测,以获取结构的健康状态信息,识别结构的损伤和病害,为结构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一个有效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首先,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结构监测技术规范》、《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对监测系统的传感器选型、布设方式、数据采集频率、数据处理方法等都有详细的要求,设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确保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其次,监测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环境条件。

不同的结构类型和环境条件对监测系统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在高温、高湿、腐蚀等恶劣环境下,传感器的选择和防护措施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特殊结构,监测系统的布设和数据传输方式也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另外,监测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采集结构的变形、振动、温度等数据,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化。

同时,监测系统的数据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避免误报和漏报,为结构的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此外,监测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监测系统通常需要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传感器的可靠性、数据采集设备的稳定性、数据传输系统的稳定性等因素,确保监测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

最后,监测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监测系统通常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系统的维护便利性和管理方式,确保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维护和管理。

同时,监测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总之,设计一个有效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需要综合考虑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环境条件,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从而为结构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隧道环境监测系统施工方案

隧道环境监测系统施工方案

隧道环境监测系统施工方案1. 引言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隧道的环境状况对交通运行和人员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性,监测隧道环境的变化和风险是必要的。

因此,隧道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和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针对隧道环境监测系统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该施工方案的执行,可以有效地监测隧道环境的变化和风险,保障隧道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行。

2. 设计目标本隧道环境监测系统的施工方案的设计目标如下: - 目标一:实时监测隧道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参数。

- 目标二:及时预警并响应紧急事态的发生。

- 目标三:完善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以便进行隧道环境性能评估。

- 目标四:保证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系统组成隧道环境监测系统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组成: 1. 传感器:安装于隧道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用于采集环境参数数据。

2. 数据采集单元:负责与传感器连接,采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3. 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

4. 预警与响应模块:监测系统根据预设的阈值,及时发出预警并触发相应的响应措施。

5. 系统管理控制台:提供对整个监测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包括系统参数配置、报警设置、数据可视化等。

4. 施工流程本文档将详细描述隧道环境监测系统的施工流程,包括系统安装、配置和测试等。

4.1 系统安装1.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确定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2.安装传感器:将传感器固定在隧道壁上,并通过电线连接至数据采集单元。

3.安装数据采集单元:将数据采集单元安装在离隧道近端的位置,并保证电源和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4.安装系统管理控制台:将系统管理控制台安装在需要的位置,保证其与数据采集单元网络连接畅通。

4.2 系统配置1.连接传感器: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单元进行连接,确保数据采集单元可以正常读取传感器数据。

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一)施工图说明(NXPowerLite)

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一)施工图说明(NXPowerLite)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一)施工图说明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同济大学二〇〇八年七月目录1工程概述 (1)2系统总体设计 (1)2.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1)2.2系统功能总框架 (1)2.3系统硬件总框架 (2)3监测区段及监测内容 (2)3.1设计原则 (2)3.2上海长江大桥 (2)3.2.1实时监测 (2)3.2.2定期监测 (3)3.3上海长江隧道 (4)3.3.1实时监测 (4)3.3.2定期监测 (4)4监测点及监测方法 (4)4.1上海长江大桥 (4)4.1.1主航道桥监测方法及监测数据要求汇总 (4)4.1.2105m跨连续梁桥监测方法及监测数据要求汇总 (5)4.2上海长江隧道 (5)4.2.1测点位置及数量汇总 (5)4.2.2实时监测方法及数据要求 (5)5传感器子系统 (6)5.1设备选型原则 (6)5.2上海长江大桥 (6)5.2.1风速风向 (6)5.2.2GPS (6)5.2.3静力水准仪 (7)5.2.4索力 (7)5.2.5加速度 (8)5.2.6光纤传感器 (8)5.2.7疲劳计 (9)5.3上海长江隧道 (10)5.3.1土压力监测 (10)5.3.2结构差异变形监测 (10)5.3.3重要部位结构受力监测 (10)5.3.4钢筋锈蚀程度 (10)5.3.5隧道部分传感器配置一览表 (11)5.4设备清单 (11)5.4.1大桥部分清单 (11)5.4.2隧道部分清单 (12)6数据采集子系统 (12)6.1数据采集模式 (12)6.1.1采集模式一 (13)6.1.2采集模式二 (13)6.1.3采集模式三 (13)6.1.4监测内容采集模式汇总表 (14)6.2上海长江大桥 (14)6.2.1采集模式一 (14)6.2.2采集模式二 (15)6.2.3采集模式三 (16)6.3上海长江隧道 (16)6.3.1采集模式 (16)6.3.2采集设备选型 (16)6.3.3各区段设备箱要求说明 (17)6.4设备清单 (18)6.4.1大桥部分清单 (18)6.4.2隧道部分清单 (19)7数据传输子系统 (19)7.1上海长江大桥 (19)7.2上海长江隧道 (20)7.3设备清单 (20)7.3.1大桥部分清单 (20)7.3.2隧道部分清单 (20)8数据处理和控制子系统 (20)8.1设计原则 (20)8.2服务器系统的设计 (20)8.2.1服务器系统构成 (20)8.2.2数据存储及备份系统的构成 (21)8.2.3设备选型及设备详细技术参数 (21)8.3服务器系统设备清单 (22)9辅助支持系统 (23)9.1防雷 (23)9.1.1防雷系统概述 (23)9.1.2总体设计考虑 (23)9.1.3设计方案 (23)9.1.4选型设备技术参数 (23)9.2外场机柜 (24)9.2.1外场工作站机柜条件 (24)9.2.2工作站机柜的设计 (24)9.3中心机房 (25)9.4不间断电源UPS系统 (25)9.4.1总体方案 (25)9.4.2不间断电源容量计算 (26)9.4.3设备选型技术参数 (26)9.4.4设备型号及列表 (26)9.5电源远程管理及温湿度监测 (26)9.5.1系统设计 (26)9.5.2设备选型及清单 (26)9.6综合布线 (27)9.6.1布线系统的组成 (27)9.6.2系统设计的依据和标准 (27)9.6.3上海长江大桥综合布线总体设计 (27)9.6.4上海长江隧道综合布线总体设计 (28)9.7设备清单 (30)9.7.1大桥部分清单 (30)9.7.2隧道部分清单 (30)10主要设备施工方法 (31)10.1GPS (31)10.1.1测量站 (31)10.1.2基准站 (31)10.2索力计 (34)10.3光纤传感器 (34)10.3.1钢结构表面安装式光纤传感器 (34)10.3.2砼结构表面安装式光纤传感器 (35)10.4疲劳计 (35)10.5加速度计 (35)10.6静力水准仪 (36)10.7隧道管片钢筋应力计 (36)10.8土压力计 (37)10.9阳极梯 (38)10.10外场工作站机柜 (39)11编码方案 (39)11.1设备编码方案 (39)11.1.1编码规则 (39)11.1.2设备大类编码 (39)11.1.3设备子类编码 (39)11.1.4结构区段编码 (40)11.1.5结构部位编码 (40)11.1.6设备序号 (40)11.2通道编码方案 (41)11.2.1编码规则 (41)11.2.2通道编码列表 (42)11.3数据通道编码 (43)1 工程概述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工程是连接上海浦东、长兴岛和崇明岛的特大型市政工程,该工程采用“南隧北桥”方案,以隧道形式连通浦东和长兴岛,以桥梁形式连通长兴岛和崇明岛。

大连湾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大连湾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大连湾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刘钊;孙文豪;于健;刘迅;张璞
【期刊名称】《中国港湾建设》
【年(卷),期】2024(44)4
【摘要】结构健康监测是通过无损、实时的方式识别外部环境变化及结构自身变化,实现损伤识别、评估分析、安全预警等功能,从而快速辨别结构的健康状态的监测手段。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可为项目的智慧管养、运维提供决策和支持,达到降低运营风险、延长结构使用寿命、节约运营成本的目的。

文中从监测系统中监测内容的设计、监测平台的软硬件构建等方面对大连湾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进行介绍,应用反馈的监测数据验证了监测系统的准确有效性。

【总页数】5页(P24-28)
【作者】刘钊;孙文豪;于健;刘迅;张璞
【作者单位】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市水下隧道建设及运维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大连市城市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52;U455.46;U655.11
【相关文献】
1.BIM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复杂工艺中的应用
2.Civil3D建模解决方案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3.大连湾海底隧道透水式接岸结构对水体交换的影响
4.大连湾海底隧道的数字化工程建设与应用
5.大连湾海底隧道北岸防撞结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范文

《2024年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范文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篇一一、引言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于现代工程建设和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与重要性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主要通过集成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土木工程结构的力学行为、损伤状态和环境影响等因素,对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和预警。

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对大型建筑、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结构的长期健康监控,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状况(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是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核心。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传感器的性能不断得到提升。

例如,光纤光栅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等已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随着无线传感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复杂结构中布置更多的传感器成为可能,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的进步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是提取结构健康信息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对监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结构损伤的自动识别和预警,提高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三)系统集成与应用扩展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集成与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将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等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了完整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局限于大型建筑和桥梁等传统领域,还扩展到了海洋工程、地下工程等新兴领域。

四、进展与挑战(一)研究成果的显著进步近年来,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在大型桥梁和建筑中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实现了对结构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结构损伤的自动识别和评估,为工程结构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地下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地下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地下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用研究李大鹏;黄俊【摘要】随着地下工程修建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类型的地下工程结构在不同的复杂条件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解决复杂条件下地下结构适应高水压、覆土高差、地层差异性、动荷载等一系列关系到结构耐久性和运营安全的问题,需要在建设和运营期对地下结构纵向、横向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建立地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USHMS),买现对地下结构的全寿命健康状态评估.文章对国内地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用进行分析,提出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施的必要性和适用范围.【期刊名称】《现代交通技术》【年(卷),期】2017(014)003【总页数】5页(P62-66)【关键词】地下工程;健康监测;隧道;管廊【作者】李大鹏;黄俊【作者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7;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6与国外特别是欧洲等公路隧道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国内地下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

近年来随着传感测试技术、分析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大型跨江、海隧道的建设、市政隧道、地下综合管廊等地下工程的建成,结构健康状态监测逐渐得到重视[1-2]。

1.1 轨道交通运营期差异沉降某地铁2号线在驾离车站约200m处,第3和第4节车厢上下错位导致停运。

故障原因是由于暴雨导致故障区域地下水位和水压过高,水压将轨道床下的二衬击穿,当重载列车通过时,道床板局部瞬间隆起卡住列车。

故障的发生给结构安全和地铁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隐患。

1.2 综合管廊运营期结构渗漏综合管廊的建设和研究在我国刚刚兴起。

由于变形缝设置过密、不均匀沉降严重等原因,综合管廊运营期出现渗漏现象十分普遍。

在国内某综合管廊建成后,发现渗漏点超过150个,严重影响综合管廊的运营,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长期渗漏水会导致结构剥落、风化、可靠性降低,影响管廊的耐久性。

此外,由于管廊内敷设有各种类型的管线,包括有电缆、燃气管等特殊管线,若管廊内渗水严重可能会造成电缆短路的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
隧道结构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方案
2017年6月8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监测断面选取 (1)
2.1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监测断面选取 (1)
2.2地震信息监测断面选取 (3)
2.3隧道结构腐蚀监测断面选取 (4)
3监测内容及监测元件选取 (4)
3.1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监测内容及监测元件选取 (5)
3.2 地震信息监测元件选取 (8)
3.3隧道结构腐蚀监测元件选取 (9)
4费用预算 (10)
1 工程概况
xxx隧道的建设对xxx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xx隧道建成后,其长期安全的保证至关重要。

2监测断面选取
为保证xx通道隧道结构长期安全,考虑隧道管片衬砌结构所赋存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特点,拟针对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地震及钢筋混凝土腐蚀三个方面的信息进行长期监测,分别选取典型监测断面信息如下所示。

2.1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监测断面选取
综合考虑隧道赋存地层的工程水文特性、隧道埋深及结构体系情况,盾构段选取10个测试断面,岸上明挖段选取2个测试断面(见图2),其相应的里程及断面特征如表1所示,各个监测断面的具体地层及水文地质信息如图3所示。

表1 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监测断面
图2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监测断面分布图
(a)断面1 (b)断面2 (c)断面3 (d)断面4 (e)断面5 (f)断面6
(g)断面7 (h)断面8 (i)断面9 (j)断面10 (k)断面11 (l)断面12
图3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监测断面地质纵断面图
2.2地震信息监测断面选取
综合考虑隧道赋存地层的工程水文特性及消能节点设置情况,选取如下4个测试断面(见图4)进行地震信息监测,其相应的里程及断面特征如表2所示。

图4 地震信息监测断面分布图
表2 地震信息监测断面
2.3隧道结构腐蚀监测断面选取
考虑隧道结构特性及隧道赋存地层的工程水文特性,选取如下4个测试断面(见图5),其相应的里程及断面特征如表3所示。

表3隧道结构腐蚀监测断面
图5隧道结构腐蚀监测断面分布图
3监测内容及监测元件选取
根据不同类型的监测断面,选取相应的监测元件,主要介绍盾构衬砌管片的元件选取,岸上明挖段参考管片即可。

具体如下所示。

3.1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监测内容及监测元件选取
对于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的监测主要考虑管片衬砌结构所受的土/水压力、管片内力及管片接缝张开量等四项内容,各项监测内容所使用的监测元件及布置方式如下所示,在每块管片上的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

图6 元器件及接线孔平面位置展布图
(1)土压力
土压力采用土压力盒进行测量,针对xx通道管片衬砌结构的分块形式,拟对每个断面布置9个土压力盒,其布置位置及实施方法如下所述,其中土压力盒的布置位置如图7所示。

图7 土压力盒布置图
土压力埋设在管片预制期间实施,根据所选断面位置确定相应的管片。

如图
8所示,混凝土内的土压力盒的安装采用绑扎式安装,将感应面与管片迎土面相平,保证感应面暴露并能感受外部压力。

安装时,在土压力盒周围缠绕一层大约为1mm厚的弹性保护垫层,以减小管片变形对测试元件的影响,并根据管片外弧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选择适当直径的钢筋来连接压力盒与受力主筋,通过绑扎方式固定测试元件位置。

然后将测试用的信号传输电缆导入专用走线通道。

图8 土压力盒、水压力计安装
(2)水压力
水压力采用水压力计进行测量,针对xx通道管片衬砌结构的分块形式,拟对每个断面布置5个水压力计,其布置位置及实施方法如下所述,其中水压力计的布置位置如图9所示。

图9 水压力计布置图
在埋设前,在孔隙水压力计周围缠绕一层大约1mm厚的弹性保护垫层,以减
小管片变形对测试元件的影响,并用毛巾块封住水压力计渗水石,确保其在浇注混凝土和施工进行壁后注浆时不被水泥砂浆封堵,保证其渗透作用,以感应水压力。

在对其进行固定时,将水压力计两端绑扎于预先固定在管片受力筋上的两个Φ10钢筋上,如图8所示。

然后将测试用的信号传输电缆导入专用走线通道。

(3)管片内力
管片内力采用混凝土应变计及钢筋应力计进行测量,针对xx通道管片衬砌结构的分块形式,拟对每个断面布置9对混凝土应变计和9个钢筋应力计,其布置位置及实施方法如下所述,其中混凝土应变计和钢筋应力计的布置位置如图10所示。

图10 混凝土应变计和钢筋应力计布置图
由于混凝土应变计测试的是管片环向应变,因此应变计的绑扎方向应与环向受力主筋方向平行,且每个测试点内外侧钢筋上各布置一个应变计,混凝土应变计和环向主筋高度一致并量测内外应变计之间的距离。

钢筋应力计的应变感应方向和环向受力主筋方向一致,每个测试断面内外侧各布置一个,将主筋截断相应长度后将钢筋应力传感器和主筋焊接为一体,焊接中要确保钢筋应力传感器不受弯,并严格控制钢筋应力传感器的温度,将测试传输电缆导入专用走线孔,如图11所示。

(a)混凝土应变计(b)钢筋应力计
图11 结构内力测试仪器的安装
(4)管片接缝张开量
管片接缝张开量采用表贴式测缝计进行测量,针对xx通道管片衬砌结构的分块形式,拟对每个断面布置5个接缝张开量测点,分别为拱顶、拱肩、拱腰、拱脚和拱底,每个测点放置环向和纵向两个表贴式测缝计,其布置位置及实施方法如下所述,其中混凝土应变计和钢筋应力计的布置位置如图12所示。

(a)测缝计测点分布图(b)单点测缝计布置图
图12 表贴式测缝计布置图图13 表贴式测缝计安装图表贴式测缝计分别用来测量环向分块间的接缝张开量和环间(纵向)接缝张开量,表贴式测缝计不需预埋,在管片衬砌拼装完成后固定于管片混凝土内表面,安装时,表贴式测缝计要和管片分块接缝保持垂直,如图13所示。

3.2 地震信息监测元件选取
对于地震信息的监测主要考虑监测断面处的加速度及动应变监测,加速度采用埋入式三向加速度传感器进行监测,动应变采用埋入式或表贴式动应变计进行监测。

加速度传感器与动应变计的埋设在管片预制期间实施,根据所选断面位置
确定相应的管片,加速度传感器与动应变计的布置位置如图14所示。

加速度传感器通过绑扎方式固定在管片钢筋上,动应变计则在测点处管片的内外弧面各布置一个,应注意保证管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然后将测试用的信号传输电缆导入专用走线通道。

图14 加速度传感器与动应变计布置图图15 钢筋锈蚀传感器布置图
3.3隧道结构腐蚀监测元件选取
对于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腐蚀监测主要考虑监测断面处管片内钢筋的锈蚀情况监测,监测元件采用埋入式钢筋锈蚀传感器。

钢筋锈蚀传感器的埋设在管片预制期间实施,根据所选断面位置确定相应的管片,考虑到结构受力特征及钢筋锈蚀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钢筋锈蚀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如图15所示。

钢筋锈蚀传感器固定在管片主筋上,应注意保证管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然后将测试用的信号传输电缆导入专用走线通道。

3.4隧道明挖断面结构监测元件布设
在岸边暗埋区段增加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监测断面2个、地震响应监测断面和结构腐蚀监测断面各1个。

鉴于结构施工工法的差异,元件布置方案与盾构隧道监测断面不同,其断面元件布置如图16所示,在埋设过程中,结合明挖法衬砌具体施工部序进行预埋。

图16 明挖法断面传感器布置图
4费用预算
隧道结构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经费预算费用合计800万元,主要包括:测试元器件费、测试设备费、数据采集终端研发费、试验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以及软件系统研发费用等。

隧道结构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经费预算费用合计800万元,主要包括:测试元器件费、测试设备费、数据采集终端研发费、试验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以及软件系统研发费用等。

(1)测试元器件费用(168.00万元)
表4 消耗性测试元件数量与费用开销一览表(总计168.00万元)
(2)测试设备费(104.00万元)
表5 测试设备开销一览表(总计104.00万元)
(3)数据采集终端研发费(100.00万元)
表6 数据采集终端开销一览表(总计100.00万元)
(4)试验材料费(39.00万元)
表7 室内模型试验材料费用开销一览表(总计39.00万元)
(5)测试化验加工费(100.00万元)
表8 测试化验加工费预算明细表
(6)差旅费(89.00万元)
差旅费包括现场测试外埠交通及住宿费用、市内交通费用等,总计89.00万元,按照目前平均水平进行预算,差旅费预算明细表如下所示。

表8 差旅费
(7)软件系统研发费用(200.00万元)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评估方法及预警的研发、软件系统的研发等费用,以支持远程长期监测系统的搭建,所涉及的相关调研、开发、测试等费用合计200.00万元,其中调研费25.00万元,评估方法及预警的研发费用60.00万元,软件系统开发费用80.00万元,软件测试费用35.0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