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习俗介绍:赏菊
重阳节登高赏菊与敬老的传统习俗

重阳节登高赏菊与敬老的传统习俗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华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气,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登高赏菊,并以此来表达对长辈的敬重和敬老的传统习俗。
本文将就重阳节登高赏菊与敬老的传统习俗进行探讨。
一、登高赏菊登高赏菊是重阳节最主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早在唐代,人们就开始在这一天纳凉登高、赏菊,此乃是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登高寓意着追求精神和身体的升华,同时还有避免瘟疫、驱走邪气的愿望。
而赏菊更是与菊花的高洁、坚韧品格相契合,成为了重阳节的标志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重阳节登高赏菊的地点并不限于山上,也可以选择公园、庭院等高处,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到菊花的美丽。
此外,北方地区的人们还会选择大大小小的丘陵、山峦,在那里共同感受秋高气爽的时刻。
二、敬老的传统习俗在中国古代,孝道与敬老一直是传统美德之一。
因此,重阳节也成为了表达敬老之心的一个特殊时刻。
中国人认为,年长者拥有丰富的阅历和智慧,他们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支柱。
所以,在重阳节,人们会特别关心年长者,向他们致以最衷心的祝福和问候。
在这一天,家人会一起携带礼品,前往老人家中或者庙宇,向他们献上寄托着爱意的礼物,如水果、糕点等。
这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感恩之情的表达。
同时,亲友们也会陪伴老人共度重阳节,聚在一起品茶聊天,共同度过一个温馨和谐的时刻。
此外,重阳节也是慈善公益的日子。
许多志愿者会前往养老院、福利院等地,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怀。
通过陪伴、为老人打扫卫生、学习技能等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爱心和关怀,为社会营造一种温馨亲和的氛围。
三、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登高赏菊与敬老的传统习俗,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重阳节让人们远离喧嚣的城市,走进大自然,通过登高、赏菊来释放压力,享受心灵的宁静。
同时,敬老传统则提醒着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尊重长辈,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还有着丰富的草根文化和民俗活动。
如江南地区的重阳糕,通过特定的制作方法,以糯米、核桃、山楂等为主要原料,制成一种美味的糕点。
2022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_重阳节赏菊花的寓意

2022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_重阳节赏菊花的寓意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这时候观赏菊花是最好不过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中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
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无处无之。
”民间流传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赏菊习俗,传说始于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陶渊明,他一生酷爱菊花,以菊为伴,号称"菊友",被人们奉为"九月花神"。
陶渊明种菊,既食用又观赏。
每逢秋日,当菊花盛开的时候,附近的乡亲、远处的朋友,常到他家作客赏菊。
他就摊煎饼、烧菊花茶款待亲朋,大家走时采菊相送,"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东方朋"。
来赏菊的人们川流不息,常使他不能按时去田园耕作。
他常想,要是能让菊花一日开,客人一天来,那该多好啊!后来,他灌园浇菊时,自语祝愿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
"说来奇怪,到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的争奇斗艳地一齐盛开了,客人们也都在那天来了。
亲朋诗友笑逐颜开,望着五彩缤纷、芳香四溢的满园菊花,吟诗作词,令人心醉,都夸菊有情,不负陶公心。
亲朋好友相约,年年重阳一日来赏菊,重阳赏菊的习俗便由此形成,流传至今。
老人节和重阳节一样吗老人节和重阳节是同一天,重阳节在被赋予老人节时就带有一定长寿的含义,因此可以说老人节和重阳节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除了重阳节专有的习俗活动,还多了一项敬老爱老的活动。
重阳节的菊花文化

重阳节的菊花文化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秋之后的第二个重要祭祖活动。
菊花作为重阳节的代表花卉,是重阳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重阳节的菊花文化,探究菊花在这一节日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人们对菊花的热爱。
一、菊花在重阳节的象征意义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
首先,菊花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坚毅的性格。
菊花屹立不倒,傲雪凌霜,与重阳节这个勇敢追求长寿的节日主题相得益彰。
其次,菊花也象征着富贵和吉祥。
由于菊花与“九”谐音,因此常被人们视为长寿的象征。
在重阳节期间赏菊、插菊成为了人们的传统习俗,寓意祈求吉祥、祈福长寿。
菊花也被赋予了吉利的寓意,人们希望借助菊花的吉祥寓意,以此祈求来年的幸福和顺利。
二、重阳节赏菊的习俗赏菊作为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是人们对菊花文化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
在重阳节期间,人们会前往公园、庭院或者菊花展览馆,欣赏各类盛开的菊花。
菊花的品种繁多,有的花型庄重典雅,有的花瓣丰满绚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赏菊不仅可以欣赏菊花的美丽,还可以感受到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延续。
人们常用赏菊为主题创作诗词歌赋,以表达对菊花之美的赞叹和爱慕之情。
在赏菊的同时,还有一项与之相伴的活动——插菊。
人们会将盛开的菊花采摘下来,插于室内或庭院,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据传,插菊的习俗起源于古代,为了避邪并祈祷长寿,人们将菊花插于室内,以期驱邪避疫,祈求家庭的平安与安宁。
如今,插菊已经成为重阳节习俗的一部分,不仅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还能给家居环境带来一缕清新的芳香和美丽的景色。
三、人们对菊花的热爱菊花作为重阳节的代表花卉,受到了人们的热爱和推崇。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重阳节期间,城市公园、街头巷尾、乡村庭院都可以看到灿烂的菊花。
人们纷纷前来赏菊、插菊,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特别是在一些著名的菊花展览会上,来自各地的游客汇聚一堂,共同欣赏菊花的美丽。
人们将菊花插于头发、胸前,将其作为礼品赠送他人,传递着对节日的美好祝福和祝福长寿的心愿。
赏菊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赏菊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庆祝。
这一节日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人们主要通过赏菊来庆祝这一日子。
赏菊乃是重阳节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秋天丰收的喜悦。
本文将对赏菊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进行探究,并介绍具体的庆祝方式。
一、赏菊的历史由来赏菊作为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始于唐代。
据记载,唐朝时期,每逢重阳节,皇帝和贵族们都会到郊外赏菊,展示他们的财富和权势。
景观宜人的赏菊活动逐渐吸引了普通百姓的参与,形成了一种集欣赏、游览和交流于一体的庆祝方式。
二、菊花的象征意义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
首先,菊花是秋天的代表,因为它在其他花卉凋零之后依然盛开,彰显出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力量。
其次,菊花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被赋予高尚、坚贞和纯洁的象征。
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诗词和艺术作品中,菊花往往被用来表达忠诚、高洁和忍耐。
三、赏菊的庆祝方式赏菊的庆祝方式各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下几种方式是最为常见的:1. 赏菊园:人们可以前往公园、园林或有专门赏菊活动的地方,欣赏各种各样的菊花。
这些菊花被仔细培育和修剪,展现出不同的花色和造型,美不胜收。
2. 举办花展:许多城市会举办花展,特别是菊花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些花展往往持续数天到数周,提供了一个赏菊的绝佳机会,同时也举办各种相关文化活动。
3. 赏菊艺术展:除了传统的赏菊方式,一些地方还会举办菊花艺术展览,展示菊花艺术品和菊花雕塑,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出菊花的美丽。
四、重阳节的其他传统活动除了赏菊,重阳节还有其他一些传统活动:1. 登高:重阳节是一个登高的好时机,人们会聚集在山上,欣赏秋天的美景。
登高活动不仅锻炼身体,也有助于放松心情,寻求内心的宁静。
2. 吃重阳糕:重阳节时,人们会食用重阳糕,这是一种特制的糕点,由糯米、花生、豆沙等材料制成。
吃重阳糕寓意着消灾、避邪,希望一切都平安顺利。
3. 贴茱萸:重阳节时,人们会在门前或身上佩戴茱萸,相信这能辟邪、驱灾。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赏菊插茱萸与祭祖扫墓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赏菊插茱萸与祭祖扫墓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节日。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都会参与到各种庆祝活动中来,其中包括登高赏菊、插茱萸以及祭祖扫墓等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既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温馨。
首先,登高赏菊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重阳节的时候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人们喜欢在这一天登高远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登高赏菊不仅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景,也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力。
赏菊更是重阳节特有的活动,因为重阳节和菊花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阳节期间,各地的公园、花坛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五彩斑斓的菊花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化解了人们的疲劳和压力。
其次,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茱萸是一种常绿植物,寓意着吉祥和长寿。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采摘茱萸的枝叶,再将其插在耳边、口袋等处,以驱邪避凶,保佑自身和家人平安。
插茱萸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表达祝福的方式。
人们每年都会追溯到重阳节的习俗,将茱萸放在身边,祈求好运和幸福。
另外,祭祖扫墓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重阳节被认为是祭祖的日子,人们会回家祭奠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祭祖扫墓是一种重要的仪式,人们会整理祖坟,烧香祭奠,供奉食物和酒水,并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护。
在这一天,人们会情真意切地与祖先进行沟通,向他们倾诉心声,表达自己的孝心和感恩之情。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进行一些其他的庆祝活动,比如举行文艺演出、荡秋千和赛龙舟等。
这些活动更多的是带有娱乐性质,让人们能够在节日里愉快地度过时光。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也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无论如何,都融入了浓郁的民俗文化,代代相传。
总之,重阳节是一个庄重而又喜庆的传统节日。
无论是登高赏菊、插茱萸,还是祭祖扫墓,这些传统习俗都是人们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敬意,感受秋季的美好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重阳节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让人们更加珍视亲情、友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什么习俗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什么习俗导读:本文是关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什么习俗,希望能帮助到您!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的习俗1.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
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无处无之”。
2.登高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
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
……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
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
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
”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3.佩茱萸·簪菊花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
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赏菊是中国传统重阳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到花园或公园中赏菊,欣赏菊花的美丽和芬芳。
赏菊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本文将为您介绍重阳节的赏菊习俗。
第一节: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根据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阳气在农历九月初九达到顶峰,九月又是秋季,属阳气旺盛之时。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登高望远、赏菊、插茱萸等活动,以增加阳气,祈求健康和长寿。
赏菊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习俗,成为了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节:赏菊的由来赏菊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
相传在汉朝时期,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当时,社会上流行着防治秋天瘟疫的观念。
人们发现菊花有驱虫、护眼的功效,于是九月初九这一天就被定为赏菊的日子。
古人赏菊不仅是为了领略菊花的美丽,更是借以抵御疾病,祈求平安健康。
第三节:赏菊的重要性赏菊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菊花是秋天的代表花卉,象征着坚贞和清雅。
赏菊不仅能让人们欣赏到秋天的美景,还能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赏菊活动还能激发人们的热情和生活的美好理想,寓意着“菊花开,金满家”的美好祝愿。
第四节:赏菊的地点在重阳节赏菊,有许多合适的地点供人们选择。
花园和公园通常是人们赏菊的首选地点。
这些地方栽种着各种各样的菊花,花色繁多,形态各异。
人们可以在这里饱览菊花的美丽和芳香,感受秋天的气息。
此外,一些寺庙也是赏菊的好去处。
在寺庙里赏菊,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宁静与寂静。
第五节:赏菊的习俗赏菊不仅仅是观赏花朵,还包括了一系列的习俗。
在赏菊盛行的时节,人们会互相邀请,结伴前往花园赏菊,享受亲朋好友的团聚时光。
同时,人们还喜欢喝菊花茶,相信饮用菊花茶能够清热解毒,保健身体。
此外,人们还会佩戴或悬挂茱萸来驱除疫病,祈求平安和好运。
第六节:赏菊的文化意义赏菊活动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以菊花作为诗词的题材,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重阳节登高赏菊祭祖的传统习俗

重阳节登高赏菊祭祖的传统习俗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举行,此时秋高气爽,正是登高赏菊的好时节。
同时,重阳节也是尊敬祖先的日子,因此祭祖也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重阳节登高赏菊和祭祖的传统习俗。
首先,我们来讨论登高赏菊的传统习俗。
登高赏菊在重阳节期间被视为一种娱乐活动,人们会聚集在山脚下,登山远足,欣赏秋日的美景。
中国的山水相融之地众多,有些山脚下有专门的赏菊园,供人们品味不同品种的菊花。
菊花是秋季的代表花卉之一,花朵绚丽多彩,色彩斑斓。
而此时的山林也是色彩斑斓的,枫叶红透山林,碧水潺潺,与翩翩起舞的菊花相映成趣。
登高赏菊不仅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还可让人们远离尘嚣,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缓。
其次,祭祖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之一。
祭祖是中国人对祖先的一种尊敬与回忆的仪式,具有浓厚的家族情感。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坟陵园或家族祠堂,为祖先献上祭品,向他们表达敬意,祈求祖灵保佑自家人平安健康、事业兴隆。
祭品通常包括糕点、水果、酒类和烟草等物品。
祭祖仪式中,家人们会合家团圆,共同祭拜祖先,并举行祭祀仪式,烧香献花,行礼三鞠躬,并向祖先敬献美食。
这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家族血脉的重要方式。
在传统习俗中,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食物,那就是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由糯米、莲蓉和红枣等炮制而成的传统糕点,其形状通常为长方形。
它甜而不腻,香气扑鼻,是重阳节期间人们互赠的佳品。
重阳糕的制作精细,象征着对节日的敬重和用心对待。
在家庭聚餐或送给亲友时,重阳糕也成为了人们交流感情、表达祝愿的载体。
此外,在部分地区,还流传着一种与登高赏菊、祭祖相关的民间活动——系艾草。
重阳节登高时,人们会在衣物上系一小束艾草,据说可以驱邪辟邪,祈求平安。
艾草的香草味在山间萦绕,犹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总的来说,重阳节登高赏菊祭祖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传统习俗中的一部分。
这一传统不仅彰显了人们对美好自然景色的热爱,更凝聚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此时正逢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的季节,因此赏菊成为重阳节的一大习俗。
赏菊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活动,也已成为文化交流和艺术欣赏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下将介绍重阳节的赏菊习俗及其意义。
1. 赏菊的历史渊源赏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文化。
据史书记载,唐代文人陆龟蒙博士身患绝症,被遣送至南岳衡山时,看到了满山的菊花,在此赏菊之际康复了。
因此,赏菊被视为祛病延年、寓意吉祥的象征。
自此以后,赏菊习俗在中国流传至今。
2.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2.1 赏菊观赏重阳节期间,许多公园、花坛、庭院等地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
各种各样的菊花品种在风华绝代的秋日中绽放,花瓣繁茂、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形状、颜色、花形状的菊花,从而体验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富饶。
2.2 插菊品鉴除了赏菊外,人们还可以参加插菊品鉴活动。
插菊是一种既具观赏又具艺术性的活动。
参与者会从整齐的台子上选择不同品种的菊花,然后根据菊花的形态、颜色和繁茂程度进行插花。
品鉴者可以欣赏到各种盛开的菊花,品味其中的雅趣和美感。
2.3 赏菊诗词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以诗词抒发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情感的寄托。
重阳节的赏菊活动成为他们表达感慨的一个绝佳时机。
诗人们欣赏菊花的同时,借菊花为主题,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
这些诗词以其思想深邃、艺术精湛而流传至今,成为后人读诵和赏析的对象。
3. 赏菊的意义3.1 季节交替的象征菊花绽放在秋天这个季节,寓意着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到来。
赏菊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时节的变迁和自然的规律,表达了对季节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
3.2 寄托深情厚意人们在赏菊的过程中,常常会联想到亲友间的情谊和家庭的幸福。
把花瓣繁茂的菊花赠予他人,是一种表达深情厚意的方式。
重阳节的赏菊活动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3.3 延年益寿的寓意自古以来,菊花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赏菊花是什么节日的风俗

赏菊花是什么节日的风俗每逢重阳节,正是一年菊花盛开之时,这个时候是最佳的赏菊时期。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
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
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万年青花语:永葆青春、吉祥、太平、长寿。
万年青在中国有悠久栽培历史,因其名称和果色(红)吉利,历代常作为富有、吉祥、太平、长寿的象征,深为人们喜爱。
我们当然希望父母健康长寿,无病无灾,就让我们把我们的心意寄托到花里,让花带给父母祝福。
剑兰花语:用心、长寿、康宁、福禄剑兰花品种繁多,花色鲜艳,花期短,花姿极具装饰性,存有“切花之魁人”的称号。
而中国人指出剑兰叶似长剑,犹如钟馗配戴的宝剑,可以压Pocahontas和驱邪,所以何不送来父母一盆剑兰,把所有对父母的快乐都放到花里吧。
桂花花语:崇高、幸福、吉祥、亲善、慈母之快乐。
古代人们就常把桂花作为珍贵礼品馈赠,而桂花是吉祥、爱情、高尚的象征。
母亲的柔情和关爱我们从小就能感受到,我们感受最浓烈的也是母爱了吧,那么这种花就是很好的选择了。
1、寓意长久,览胜享宴重阳之所以要登高,据魏文帝《与钟繇书》说是:“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这是以重阳含有长久的意思,因此值得“享宴高会”的说法。
2、览胜辟邪气因为重九是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
这种税法不免牵强附会,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与寓意

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与寓意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
这一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重阳节这天,人们有一个传统习俗,那就是登高赏菊。
登高赏菊的习俗代表着对美好事物和健康生活的向往,也寓意着节日的欢庆与祝福。
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数字,寓意长久和繁荣。
而农历九月初九被视为阳气最旺盛的时刻,因此被赋予了隆重的节日地位。
登高则是人们在这一节日中特别重视的活动之一。
登高赏菊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据历史记载,唐代文人杜牧就特别钟爱菊花,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千年树人老来朝,不繁华。
”他用菊花来比喻一个人在寂寞中坚守自己的初心和追求,这使得登高赏菊与久居高位的老人有了更加紧密的关联。
登高赏菊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欣赏大自然中的美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
登高运动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和耐力,同时也有助于释放压力和舒缓紧张的情绪。
赏菊则寓意着观赏事物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菊花的芳香和姿态,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愉悦身心的空间。
此外,重阳节登高赏菊还有助于增进亲情和友情。
很多人会选择与家人、朋友一起登高欣赏菊花,这增加了亲人和朋友们相聚的机会,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
在赏花过程中,人们可以互相分享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喜悦,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融洽。
值得一提的是,登高赏菊的习俗还与中医药文化息息相关。
中医学认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阳气最旺的时刻,也是阳气最难以与外界的阴气相平衡的时候。
登高赏菊则被看作是一种能够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方式。
此外,菊花在中药中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草药的制备以及调理人体的功能。
总的来说,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是一种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其中所蕴含的传统节日的欢庆与祝福,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都让这个节日成为一种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寄托。
重阳节赏菊的原因及寓意

重阳节赏菊的原因及寓意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
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重阳节赏菊的原因及寓意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重阳节赏菊的原因及寓意,欢迎查阅!重阳节赏菊原因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古人认为季秋是土德当令,土为黄色,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黄色的菊花。
菊花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
夏小正九月篇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菊花开放。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
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重阳节的赏菊寓意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而应季的菊花的意义在于其是长寿之花,从古至今就被当做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阳节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所以重阳节又叫菊花节。
最早的起源是出自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隐居后,最爱的就是赋诗,喝酒,更爱种植和观赏菊花,所以再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模仿陶渊明,更是有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把赏菊和宴饮相结合已达到自己和陶渊明的风格相近。
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传统习俗

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传统习俗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举行。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人们会登高望远,欣赏秋日的美景,同时也会赏菊,以品味秋天的芬芳。
重阳节登高赏菊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寓意着人们对长寿和幸福的向往。
重阳节观赏菊花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东晋时期,该时期的文人墨客往往将赏菊与登高结合起来,以表达自由向上的精神追求。
登高在古代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而菊花又因其在深秋盛开的特点而成为人们赏花的首选。
因此,重阳节登高赏菊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习俗。
登高是重阳节传统习俗的核心之一。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正是人们踏青游玩的好时机。
家人朋友会相约到郊外或名山胜地,攀爬山峰,俯瞰远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登高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提升体力,还能使人们放松心情,放飞思绪。
在登高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欣赏到秋天的醉人风光,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丽。
同时,登高也能激起人们勇往直前的豪情和追求成功的动力。
重阳节赏菊是另一个传统习俗。
菊花是秋季的代表花卉,其盛开时间与重阳节相得益彰。
赏菊是人们在重阳节期间聚集在花坛或花展上,欣赏花的美丽和花的芬芳。
菊花品种繁多,色彩斑斓,花形各异,给人以极大的视觉享受。
人们在赏菊过程中,常常会触摸、品味花的香气,以期获得一份平静慰藉和美感享受。
赏菊不仅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在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中,登高赏菊的习俗还融入了许多其他元素。
人们穿上传统的衣服,佩戴五色丝线,以表达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同时,人们还会品尝传统的重阳糕,这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甜点,象征着吉祥和团圆。
通过这些庆祝活动,人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与家人朋友共同度过欢乐的时光。
总的来说,重阳节登高赏菊是中国的一项古老传统习俗,传承至今。
通过登高和赏菊,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菊花的芬芳,也能在与亲友相聚的时刻体验到快乐和团圆的情感。
这一传统习俗不仅让人们享受到乐趣,也传承着尊老爱幼、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念。
重阳节的赏菊文化

重阳节的赏菊文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被称为“老人节”。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都会迎来这个重要的节日。
除了祭祖、登高、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外,赏菊也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文化特色之一。
本文将从赏菊的起源和习俗、菊花的特色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展示重阳节赏菊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赏菊的起源和习俗据史书记载,赏菊的习俗起源于汉朝时期。
据传,在汉武帝时期,有一名名叫华阳氏的道士。
每逢九月初九这一天,华阳氏都会前往山中赏菊,尝试通过观赏菊花来寻找长生不老的秘诀。
渐渐地,华阳氏的习俗传到了百姓中,成为了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在重阳节当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菊花,包括黄色、白色、红色等多种品种和颜色。
然后将菊花装饰在室内和庭院中,以示庆祝和敬意。
在赏菊过程中,人们不仅仅欣赏花朵的美丽,还可以品味到菊花所散发的淡淡清香。
同时,人们也会开展赏菊比赛,评选最美的菊花和布置,以增加节日的氛围和乐趣。
二、菊花的特色和艺术价值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赏菊文化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特色和艺术价值。
菊花花朵丰满而美丽,花形各异,有单瓣和重瓣之分。
菊花的颜色也非常多样,有红、黄、白、蓝等多种颜色。
特别是黄色的菊花,被视为重阳节的主色调,寓意着金黄的收获和幸福吉祥。
此外,菊花还具有耐寒、耐旱等特点,是秋季花卉中的佼佼者。
正是由于其生长的环境特点,使得菊花成为了重阳节赏菊的最佳选择。
人们可以在寒冷的秋季中,仍能欣赏到菊花的花香和美丽,为节日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温暖。
从艺术角度来看,菊花也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文化价值。
自古以来,中国画中就有许多以菊花为主题的作品,如明代画家郑燮的《菊花图》、清代画家石涛的《菊花图》等。
这些作品通过传神的笔触和精湛的技巧,展现出了菊花的优雅和韵味,极大地推动了赏菊文化的传承。
三、重阳节赏菊文化的意义赏菊不仅仅是一种节日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
首先,赏菊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秋天是一年中工作和学习压力最大的时候,而赏菊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机会。
重阳节的登高赏菊与祭祖习俗

重阳节的登高赏菊与祭祖习俗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会踏上山岳,登高远眺,欣赏秋景,同时也会祭祖表达敬意。
本文将为您介绍重阳节登高赏菊与祭祖的习俗。
一、登高赏菊登高赏菊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也是人们习俗中最为普遍的一项。
登高活动代表着追求升华、超越平凡的意境,人们希望通过登高的行为远离尘嚣,接触自然,修身养性。
登高的地点一般会选择山岳、丘陵等较高的地方,这样才能尽情欣赏到远处的美景。
人们会结伴而行,带上一些简单的食物和水,以供途中用。
登高时,不仅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景和丰收的成果,还可以感受到凉爽的秋风拂面,呼吸新鲜的空气。
这种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喜悦的感觉。
登高的同时,赏菊也成为了重阳节的一道亮丽风景。
菊花在九月开放,正值花期,茂盛的菊花给登高的人们带来一份视觉的享受。
人们会在赏菊时欣赏各式各样的菊花,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有些地方甚至举办赏菊大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为重阳节增添了别样的喜庆氛围。
二、祭祖习俗重阳节也是中国的祭祖之日。
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通过祭祖表达对逝去的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前往祖先的坟墓前,进行祭拜仪式。
祭祖时,人们会带上香烛、酒食等物品,为祖先献上香烛并祈祷。
同时,亲人们也会准备一些祖先喜欢的食物,摆放在祠堂或坟前,供祖先享用。
有些地方还会进行祭祖音乐、舞蹈等活动,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除了祭祖外,人们还会在重阳节这一天祈求神灵保佑家庭的安康。
一些家庭会在祠堂或屋内摆放五谷丰登、瓜果和花草等装饰品,寓意丰收和吉祥。
总之,重阳节的登高赏菊与祭祖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登高赏菊以其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放松与愉悦,祭祖则象征着对逝去的祖先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团圆和传承民族美德的重要日子,也是人们传统文化感受和传承的机会。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在这一天,人们有一个特殊的习俗,那就是赏菊。
赏菊习俗已经源远流长,并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广为流传。
本文将介绍重阳节的赏菊习俗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一、重阳节概述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楚辞》,被列为“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古代,人们将九月九日视为一个瑞日,有求上天的愿望,以保平安健康。
为了迎接这个吉祥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习俗。
二、赏菊习俗的由来赏菊习俗在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个习俗的由来,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雅好有关。
古人认为菊花有坚贞不屈、高洁清雅的象征意义,所以他们常喜欢以赏菊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
而在重阳节这个吉祥的日子里,九月九日九对应之“九”,也与菊花的花期相吻合,因此人们就把赏菊习俗和重阳节联系在一起了。
三、重阳节的赏菊习俗重阳节的赏菊习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赏花府城: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到花坛或花园中欣赏各种菊花的美丽,其中以赏菊最为重要。
这些花坛或花园通常布置精美,花卉的颜色和形状各异,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人们可以一边赏菊花,一边聚会、唱歌、跳舞,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2. 赛菊花展:在重阳节期间,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赛菊花展览活动。
这些展览通常分为各个类别,如盆栽菊、花坛菊等,评出最美的菊花。
参与者们会精心培育出各种菊花,以展示自己的技艺和才华。
这是一场菊花艺术的盛宴,也是对菊花的一种推广和传承。
3. 茶赏菊:重阳节也是赏菊与品茗相结合的时刻。
人们在庭院或茶楼中摆放菊花,点一杯香茗,一边品味茶香,一边欣赏菊花的美丽。
这种赏菊茶会成为了人们亲友团聚的一种方式,让人们感受到家庭和谐和友情的温暖。
四、菊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赏菊习俗不仅仅是一种庆祝活动,还与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息息相关。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菊花常常被用来比喻忠诚、聪敏、高洁和坚贞不屈的品质。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有什么讲究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有什么讲究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而赏菊则是其中极具特色且备受喜爱的一项。
那么,重阳节的赏菊习俗究竟有什么讲究呢?首先,从时间上来说,重阳节正值金秋时节,此时菊花盛开,千姿百态,是赏菊的最佳时机。
在古代,人们会特意在重阳节这一天前往花园、庭院或者专门的菊园赏菊。
而如今,虽然生活节奏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依然会在这个时节安排时间去欣赏菊花的美丽。
赏菊的地点也有一定的讲究。
古时,富贵人家会在自家的庭院中种植各种名贵的菊花品种,邀请亲朋好友一同观赏。
而普通百姓则可能会前往寺庙、公园等公共场所赏菊。
如今,各地会举办菊花展览,一些大型的植物园、公园也会在重阳节期间布置精美的菊花景观,供人们观赏。
在赏菊的方式上,不仅仅是简单地观看菊花的外形,更要欣赏菊花的神韵。
要用心去感受菊花所展现出的坚韧、高洁的品质。
可以慢慢踱步于菊丛之间,仔细观察每一朵菊花的形态、颜色和纹理。
有的菊花花瓣细长如丝,有的则圆润饱满;有的色彩鲜艳夺目,有的则淡雅清新。
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思考菊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古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赏菊时的心境也很重要。
重阳节赏菊,是一种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活动。
人们应当抛开日常的烦恼和忧虑,以平和、宁静的心态去欣赏菊花的美。
在赏菊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沉浸在这一片花海之中,感受大自然的恩赐,领悟生命的美好。
赏菊还有着与亲朋好友交流的意义。
一家人或者三五好友一同赏菊,可以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心得。
在赏菊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对菊花的喜爱,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从文化内涵来看,菊花在我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它代表着长寿、吉祥、高洁和坚韧。
在重阳节赏菊,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在赏菊的同时,还会有一些与菊花相关的活动。
比如,有的地方会举办菊花诗词朗诵会,人们吟诵着古人赞美菊花的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有的地方会组织菊花绘画比赛,让人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菊花之美。
重阳节为什么赏菊花

重阳节为什么赏菊花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重阳节、重九节,始于唐代。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就是赏菊花。
那么,为什么在重阳节要赏菊花呢?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寓意等方面来探讨重阳节赏菊花的原因。
一、历史渊源重阳节赏菊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
相传,东汉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在重阳节登山时,发现九月九日正好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便在九月九日时赋诗赞美菊花美丽,将其与庆祝重阳节的习俗结合在一起,使赏菊成为重阳节的特色活动。
二、文化内涵1. 崇尚清雅:菊花以其清雅的形象和芳香的气息,被视为唯美与高尚的象征。
在重阳节这一特殊的日子里,赏菊成为一种寄托情感、陶冶情操的方式。
品味菊花的细腻与高雅,可以使人的心境得到净化与升华。
2. 追忆往昔:菊花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千年的历史,被誉为秋天的明珠。
赏菊不仅是对菊花美丽的赞美,更是对逝去的岁月的缅怀和对自然的感悟。
重阳节是一个回顾往昔、寄托思念的时刻,赏菊正是在这个时刻追忆逝去的时光,将美丽与哀思相结合。
三、菊花与长寿菊花在中国的文化中一直与长寿有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中医理论,菊花有清热解毒、养肺明目的功效,能够帮助调节人体的气血,保护视力,并有助于延年益寿。
因此,赏菊不仅是欣赏美丽的花朵,更是一种祈求健康长寿和吉祥的好意象。
四、菊花寓意菊花还有着丰富的寓意。
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被赋予了崇高的品质,通常被视为坚贞不屈、忠诚坚毅的象征。
菊花在秋天绽放,犹如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坚强意志,与重阳节所蕴含的崇高情感相呼应。
五、传承与传统重阳节赏菊花的习俗已经流传了千年,它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对传统的崇尚和对历史的尊重。
在现代社会,保留和弘扬这一传统习俗,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综上所述,重阳节赏菊花凝聚了中国人崇尚自然、向往长寿以及追忆历史的情感和理念。
赏菊是一种陶冶情操、感受自然美和寄托思念的方式,也是对重阳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有什么讲究

重阳节的赏菊习俗有什么讲究重阳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习俗活动。
其中,赏菊无疑是重阳节里一项备受人们喜爱的传统习俗。
那么,重阳节赏菊这一习俗究竟有哪些讲究呢?赏菊的时节选择是颇有门道的。
通常,重阳节前后正是菊花盛开的最佳时期。
此时的菊花,经过了春夏的孕育和生长,在秋意渐浓的时节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绣球,有的像卷发,有的像龙爪,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在赏菊的地点上,也有一些讲究。
古时,富贵人家多会在自家的庭院中精心栽培各种菊花,待到重阳佳节,邀请亲朋好友一同观赏。
而普通百姓则会前往寺庙、园林等地赏菊。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各地的公园、植物园往往会在重阳节期间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为人们提供了绝佳的赏菊场所。
赏菊时的着装也有一定的要求。
虽然不像参加正式宴会那样严格,但为了体现对这一传统习俗的尊重,人们通常会选择较为素雅、舒适的服装。
避免穿着过于花哨或邋遢,以保持一种清新、自然的赏菊氛围。
赏菊的姿态同样重要。
人们应该怀着一颗宁静、欣赏的心去观赏菊花。
不匆忙、不急躁,慢慢踱步于花丛之间,细细品味每一朵菊花的独特韵味。
在赏菊过程中,不要随意触摸、采摘菊花,以免破坏它们的美丽。
在赏菊时,还可以与身边的人交流分享对菊花的感受和见解。
这不仅能增添赏菊的乐趣,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菊花的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寓意。
了解菊花的品种和寓意,能让赏菊更具内涵。
比如,黄菊代表着高雅、富贵;白菊象征着纯洁、高尚;红菊则寓意着热情、喜庆。
赏菊时,也可以留意菊花的栽培技巧和养护方法。
对于一些喜爱养花种草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观察和请教专业人士,了解如何让菊花茁壮成长,花开更艳。
此外,赏菊与诗词文化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关于菊花的千古名句。
在赏菊时,吟诵这些诗词,更能感受到菊花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和精神内涵。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_重阳节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重阳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你知道重阳节风俗习惯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重阳节风俗习惯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重阳节风俗习惯1、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2、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3、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4、吃重阳糕: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5、饮菊花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
重阳节介绍纵观整个重阳节的发展历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最开始只是宫廷或者是官方的庆祝活动。
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之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朝的重阳节最为热闹,《武林旧事》一书中详细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便第二天隆重玩乐一番。
明清时期则是沿袭了传统,并且从农历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庆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帝王还要登高揽胜。
重阳节养生粥1、菊花粥“九九”重阳有赏菊、餐菊、饮菊、插菊等风俗。
菊花也是能食用的,古医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之妙效。
故古人赞美菊花为“延寿客”,其功可知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节习俗介绍:赏菊
2018-04-12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中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
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
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
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
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
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
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
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
而茶肆尤盛。
”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
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