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ppt课件
物 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重视意识 的作用, 精神的力
质 具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 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
量,树立 正确的思 想意识,
有 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 克服错误
能 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任用; 的思想意
动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识
作 调节和控制作用
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两个依据: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②尊重客观规律 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四个要求: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两个结合:①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 来。②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两个反对:①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②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 所作为的思想。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D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11.(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三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 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 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 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 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 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 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 型升级。 (3)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 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12分)
(3)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 学。( × )
重视意识 的作用, 精神的力
质 具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 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
量,树立 正确的思 想意识,
有 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 克服错误
能 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任用; 的思想意
动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识
作 调节和控制作用
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两个依据: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②尊重客观规律 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四个要求: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两个结合:①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 来。②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两个反对:①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②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 所作为的思想。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D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11.(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三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 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 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 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 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 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 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 型升级。 (3)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 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12分)
(3)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 学。( × )
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当今社会科学之顶峰式的一种方法论。
它以马克思哲学为基础,融汇了20世纪前期先驱们的思想,在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多边的认
识方法论。
从其所发展的核心思想-辩证法的观点看,认识论本质上是一种以物质世界为
核心的认识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以实证(empiricism)为核心的认识方法,以及实践结合理
论的基本原则,相对其他思想认识论而言,重视实证,强调唯实践具有科学认识的作用,
主张只有实践才能确定真理,以实践为主,由实践拓展理论,以实践检验理论,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在认识论的实践中,辩证法是其最核心的思想,从而实现认识论的
历史发展。
可以说,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去求真、追求解析关系之
间普遍真理的根本手段。
辩证法旨在用逻辑、科学思维来分析自然界和社会界物质和事态
之间真实存在的关系和变换,从而实现解析、总结和发现自然界和社会界普遍的规律性和
发展规律,以及普遍的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运动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强调“特定的表现形式、实际
主体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发展出以认识论作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进程” ,以实践对自然界
及其跨越界系的学习为基础,启发人们把人类社会活动客观地把握,把握“两个世界”之
间的统一性,展开从实现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到实现社会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
因此,辩证法在进行认识的过程中,鼓励人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不拘泥单一的
手段,对客观真理进行解析,力求最终实现真理、展示真理,从而推进物质、观念文化及
其发展历史的社会进步。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ppt精品课件1
关于创新的关键词
• 国家战略 •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的中心环节 • 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 争力的核心 • 怎么做:从国情出发、强化创新意 识、完善创新体制、培养创新人才
历史唯物主义 价值观人生观
第六课与第七课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 物主义的区别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 础是:社会存在与社会 意识的关系
透过现象抓 本质和规律
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的根本任务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比较
区 与认识对 象的联系 反映方式
感性认识 直接性的特点 直观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 间接性的特点 抽象性的特点
别
联
系
对象的深 认识的低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度、层次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认识的形式 2.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 4.二者相互渗透,没有纯粹的理性或感性认识 5.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物质与意 识关系的延伸。 • 2.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对 二者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3.原理内容
决定 指导作用 实践
人的主观 做 能动性
实践决定 认识
一条主线
精神状态
含义
特征 作用 形式
主体
实践
源泉、动力、 目的、标准 决定 反作用 双重作用
认识
感性认识 任务 理性认识 目的 正确 实践 真理 系 统化 科学理论
思维方法 思维方式
认识运动总规律
一、重点难点
1.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 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 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 唯物论: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 辩证法:规律、联系的客观性 • 认识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规 律的客观性(客观条件)为前提 • 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ppt课件
8
(一)辩证思维方法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9
(一)辩证思维方法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抽象与具体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0
归纳与演绎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归纳: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 演绎:由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
互为前提
18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 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思 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 关系。如系统方法就是在承认普遍联系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去研究系统 的最优解。因此,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汲取营养,以 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
抽象与具体
具体
感性的具体: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
思维的具体
12
感性的具体是人们认识的起点,为了实现从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具体的过渡,必须首先否 定感性的具体。而对感性具体的否认就是抽象。 抽象是通过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现象的方面,从 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务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这就是从 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但是要真正达到对具体事务全面深刻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 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统一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 现出来。
24
4.创新思维能力
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 开拓创新地能力。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敢为人先地锐气,打破能迷信经验, 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 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为了创新创造而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一)辩证思维方法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9
(一)辩证思维方法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抽象与具体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0
归纳与演绎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归纳: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 演绎:由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
互为前提
18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 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思 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 关系。如系统方法就是在承认普遍联系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去研究系统 的最优解。因此,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汲取营养,以 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
抽象与具体
具体
感性的具体: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
思维的具体
12
感性的具体是人们认识的起点,为了实现从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具体的过渡,必须首先否 定感性的具体。而对感性具体的否认就是抽象。 抽象是通过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现象的方面,从 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务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这就是从 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但是要真正达到对具体事务全面深刻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 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统一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 现出来。
24
4.创新思维能力
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 开拓创新地能力。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敢为人先地锐气,打破能迷信经验, 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 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为了创新创造而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
(1)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客观规律办事 客观条件出发 从客观条件出发 ①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②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关系 (2)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
(2)、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 )、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 系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认识 意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认识( (3)、认识(意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 (4)、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 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原因: 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原因:ABC )
论的关系
2 、认识的根本任务 <1>-是什么? -<1>-是什么? <2>-为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实现和完成? -<3>-怎么实现和完成?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3、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1>-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1>-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2>-为什么说(或如何理解)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2>-为什么说(或如何理解)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的发展规律? -<3>-认识的发展规律? <4>-认识辨证发展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4>-认识辨证发展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4、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5、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
(2)、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 )、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 系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认识 意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认识( (3)、认识(意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 (4)、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 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原因: 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原因:ABC )
论的关系
2 、认识的根本任务 <1>-是什么? -<1>-是什么? <2>-为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实现和完成? -<3>-怎么实现和完成?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3、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1>-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1>-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2>-为什么说(或如何理解)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2>-为什么说(或如何理解)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的发展规律? -<3>-认识的发展规律? <4>-认识辨证发展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4>-认识辨证发展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4、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5、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及应用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1
[认识论]
(理解) 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 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 件性。★
(理解)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 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2020/12/10
2
1.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
识客体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
本质的暴露要有过程,决定人们对事物的正
确认识经过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的多
次反复才能完成。
2020/12/10
8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的认识经历着实 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 无穷,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人们追求真 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①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的无限性②认识的 主体:人类世代的延续性③认识的基础:实 践的不断发展
(3)认识具有上升性,人们的认识是一种波 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是在不断 发展中超越自身。
2020/12/10
9
归纳:认识论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1、 实践 与认 识的 辩证 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
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Leabharlann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基本
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的客观性
决定的。同时,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
我国空间技术的成功探索,反映了实践 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
1
[认识论]
(理解) 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 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 件性。★
(理解)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 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2020/12/10
2
1.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
识客体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
本质的暴露要有过程,决定人们对事物的正
确认识经过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的多
次反复才能完成。
2020/12/10
8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的认识经历着实 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 无穷,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人们追求真 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①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的无限性②认识的 主体:人类世代的延续性③认识的基础:实 践的不断发展
(3)认识具有上升性,人们的认识是一种波 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是在不断 发展中超越自身。
2020/12/10
9
归纳:认识论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1、 实践 与认 识的 辩证 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
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Leabharlann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基本
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的客观性
决定的。同时,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
我国空间技术的成功探索,反映了实践 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优秀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
•4.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 群众的关系(价值观、人生观)
•5.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 值的辩证关系
•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 证关系
小心翼翼珍藏着,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最后的几年光景几乎 长大后,才发现生活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的简单,我们时刻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学习、工作、家庭……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在每一条路上,我们总是想追求最好的,努力付出过后,结局如何,只有我们自己慢慢去体会。
•在影创响造主人观生能价动值性的发主挥观的条主件观过因程 中素需中要,十发分挥重人要的的主因观素能就动是性价值
•而取个向人问素题质. 的全面提高则更有利 于以主正观确能的动价性值的观发为挥指导,才能正
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认识 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 2.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对 客观存在和实践产生巨大的促进作 用。
《总复习》80页
关于创新的关键词
• 国家战略 •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的中心环节 • 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
争力的核心 • 怎么做:从国情出发、强化创新意
识、完善创新体制、培养创新人才
历史唯物主义 价值观人生观
第六课与第七课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 物主义的区别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 础是:社会存在与社会 意识的关系
别 反映方式 直观性的特点 抽象性的特点
对象的深 认识的低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度、层次 联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认识的形式 2.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系 3.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 4.二者相互渗透,没有纯粹的理性或感性认识 5.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11.实践不是人们改造 世界的一切活动
个人与社会的 个人与社会发 2003全国、单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中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 依存、相互作用的。主体和客体 的关系是通过实践建立起来的, 实践把二者联系起来、统一起来, 又区别开来。
11
①实践关系:即是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改造和被改造关系。
②认识关系:即是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③价值关系:即是客体对主体的利 益关系或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
2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 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 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3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 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 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 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 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 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 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 固有的。
(1)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 发展来考察人及人的认识问题。
旧唯物主义把人看成纯粹自然的人,设 想一个脱离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而存在的抽 象的人,把人混同于一般动物,因而认为人 只能消极地、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抹杀了 人的自觉能动性,也就把人的认识看成只能 是对客观事物的消极被动的反映。
18
(2)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 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主体意识为转移的。
8
B.对象性: 是指客体和主体相联系,使客体
首先成为主体的实践对象,进而成为 主体认识、改造和目的的所指的对象
C.社会历史性: 客体随着人类社会实 践活动的
深入发展,它的内容、范围和层次不 断扩展的变动性。
9
③客体的形式
A.自然客体: B.社会客体: C.精神客体:
10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 “知识”和“ 学说”的结合,是 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 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 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4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 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 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 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 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
5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反映论的 观点贯彻到历史领域,第一次把实践引 入认识论,把人类的社会实践作为全部 认识论的基础,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 全面地考察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 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认识与实践的 相互作用中,科学的说明了认识的形成、 本质和发展规律 。把认识论问题同人类 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联系起 来,科学地解决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 观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实践对认识的决 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16
二、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 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包含两个基本观点:
1.认识的唯一源泉是客观物质世界。
2.认识能够提供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 映象。
虽然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但是,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它与旧唯物主义有本质的、原则的区别。 17
1、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机械的 、 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22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 反映论,指明了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由 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由低级到高级的辩 证发展过程。认识的各种因素、各种环节之 间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构 成复杂的矛盾运动。认识不仅反映物质世界, 而且通过实践对物质世界发生巨大的反作用。 从而揭示了认识发展的 一般规律以及认识 的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和谬误、绝对真 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都是辩证的关系。
在旧唯物主义看来,客观世界 只是观察、适应的对象,而不是实 践和改造的对象,因而只能在消极 地适应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被动地、 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
19
(3)旧唯物主义脱离辩证法 来观察认识问题
由于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与实践 的辩证关系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所 以它把认识看作是不包含矛盾的,一成 不变的,一次完成的,如同照相机照相 一样,这样就不能透过现象去把握事物 的本质,抹煞了人类认识的社会性、主 体性和能动性,也就不能彻底驳倒不可 知论,也不能科学地解决认识问题。
20
2、辩证(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 有生命的、结成一定社会关系并受一定 思想支配的物质实体,它具有感觉能力 、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认识主体 的人,即实践着的人,它不仅能主动地 适应环境,而且能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活动,具有能动性。
21
A.主体的意识、情感等因素影响 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主体认识 的过程和结果。
B.主体在许多情况下能以直觉、 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的领悟 和认识。
C.主体在提出假说、猜测以及进
行想象时,也伴有意志、情感、灵感、
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5
主体条件对认识的影响作用表明:
提高人的素质,全面优化主体 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对于我们 民族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13
2.认识受主体的精神状况制约
主体的精神状况,是人的社会 性的集中表现,它深刻地影响着认 识的全过程,成为不同主体对同一 事物形成不同认识的决定性条件。
主体的精神状况可分为两大部分:
①认知结构是思维方式、科学知识、 价值观念等方面凝结而成的统一体,它们 共同制约主体反映客体的全过程。
14
②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 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 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意识性 D.实践性
6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 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 C.社会主体
7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 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A.客观性: 是指任何客体的存在都是不以
④审美关系: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
中与客体之间发生的一种超功利的精神
愉悦的关系。
12
(三)主体自身条件对认识的影响
1.主体的各种器官对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它是认识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物质基础。 ②它使认识带上了不同的特征。在对同一物 体刺激的反映上,不同的反映者会因为各自 肉体状况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反映。 ③它使主体的认识能力受到生理的局限。 (仅从个体角度来说)
11
①实践关系:即是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改造和被改造关系。
②认识关系:即是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③价值关系:即是客体对主体的利 益关系或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
2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 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 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3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 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 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 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 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 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 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 固有的。
(1)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 发展来考察人及人的认识问题。
旧唯物主义把人看成纯粹自然的人,设 想一个脱离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而存在的抽 象的人,把人混同于一般动物,因而认为人 只能消极地、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抹杀了 人的自觉能动性,也就把人的认识看成只能 是对客观事物的消极被动的反映。
18
(2)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 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主体意识为转移的。
8
B.对象性: 是指客体和主体相联系,使客体
首先成为主体的实践对象,进而成为 主体认识、改造和目的的所指的对象
C.社会历史性: 客体随着人类社会实 践活动的
深入发展,它的内容、范围和层次不 断扩展的变动性。
9
③客体的形式
A.自然客体: B.社会客体: C.精神客体:
10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 “知识”和“ 学说”的结合,是 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 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 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4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 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 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 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 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
5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反映论的 观点贯彻到历史领域,第一次把实践引 入认识论,把人类的社会实践作为全部 认识论的基础,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 全面地考察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 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认识与实践的 相互作用中,科学的说明了认识的形成、 本质和发展规律 。把认识论问题同人类 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联系起 来,科学地解决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 观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实践对认识的决 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16
二、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 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包含两个基本观点:
1.认识的唯一源泉是客观物质世界。
2.认识能够提供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 映象。
虽然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但是,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它与旧唯物主义有本质的、原则的区别。 17
1、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机械的 、 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22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 反映论,指明了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由 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由低级到高级的辩 证发展过程。认识的各种因素、各种环节之 间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构 成复杂的矛盾运动。认识不仅反映物质世界, 而且通过实践对物质世界发生巨大的反作用。 从而揭示了认识发展的 一般规律以及认识 的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和谬误、绝对真 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都是辩证的关系。
在旧唯物主义看来,客观世界 只是观察、适应的对象,而不是实 践和改造的对象,因而只能在消极 地适应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被动地、 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
19
(3)旧唯物主义脱离辩证法 来观察认识问题
由于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与实践 的辩证关系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所 以它把认识看作是不包含矛盾的,一成 不变的,一次完成的,如同照相机照相 一样,这样就不能透过现象去把握事物 的本质,抹煞了人类认识的社会性、主 体性和能动性,也就不能彻底驳倒不可 知论,也不能科学地解决认识问题。
20
2、辩证(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 有生命的、结成一定社会关系并受一定 思想支配的物质实体,它具有感觉能力 、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认识主体 的人,即实践着的人,它不仅能主动地 适应环境,而且能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活动,具有能动性。
21
A.主体的意识、情感等因素影响 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主体认识 的过程和结果。
B.主体在许多情况下能以直觉、 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的领悟 和认识。
C.主体在提出假说、猜测以及进
行想象时,也伴有意志、情感、灵感、
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5
主体条件对认识的影响作用表明:
提高人的素质,全面优化主体 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对于我们 民族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13
2.认识受主体的精神状况制约
主体的精神状况,是人的社会 性的集中表现,它深刻地影响着认 识的全过程,成为不同主体对同一 事物形成不同认识的决定性条件。
主体的精神状况可分为两大部分:
①认知结构是思维方式、科学知识、 价值观念等方面凝结而成的统一体,它们 共同制约主体反映客体的全过程。
14
②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 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 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意识性 D.实践性
6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 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 C.社会主体
7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 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A.客观性: 是指任何客体的存在都是不以
④审美关系: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
中与客体之间发生的一种超功利的精神
愉悦的关系。
12
(三)主体自身条件对认识的影响
1.主体的各种器官对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它是认识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物质基础。 ②它使认识带上了不同的特征。在对同一物 体刺激的反映上,不同的反映者会因为各自 肉体状况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反映。 ③它使主体的认识能力受到生理的局限。 (仅从个体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