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通用版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1(满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9题,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确凿.(záo)秕.谷(bǐ) 攒.成(cuán) 博学笃.志(dǔ)B.啄.食(zhuó) 盔.甲(kuī)蝉蜕.(duì) 风流倜傥.(tǎng)C.搓.捻(cuō) 惭.愧(cán) 绅.士(shēn) 混.为一谈(hǔn)D.宿儒.(rǔ) 书塾.(shú) 怪哉.(zāi)花团锦簇.(c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选项全部正确;B选项“蜕”应读duì;C选项“混”应读hùn;D选项“儒”应读rú。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轻捷臃肿绽开戎尺B.质朴徜若鉴赏和蔼C.感概企盼云宵淋漓D.恭敬消释渊博绣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选项“戎尺”应写作“戒尺”;B选项“徜若”应写作“倘若”;C选项“感概”应写作“感慨”,“云宵”应写作“云霄”;D选项全部正确。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对于有些重要的文章,他总是不求甚解....,反复仔细地阅读。
B.一场大雪过后,平日热闹闹的大街,也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C.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D.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眼前这个青花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真是美不胜收....。
【答案】C【解析】考查词义的理解。
A.使用错误,不求甚解: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
现多含贬义,形容用心不专。
B.使用错误,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C.使用正确,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使用错误,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liáng﴿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枯涸﴾gù﴿清洌﴾liè﴿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g﴿栖息﴾qī﴿禅心﴾chán﴿.....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3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3分)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5.诗词默写:(4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下面是某旅游景点的一则告示,仔细阅读后请说出它的含义。
并模仿它的表现手法,为保护学校的草坪拟写一则告示。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一位教育大家以前说过,语文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
查词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一、基础累积与运用(26 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整正确的一组是( )(2 分)A. 酝酿 (ni ng)à枯涸 (h è) 应和 (h è)霎那 (sh à)B.满载 (z ài) 济南 (j ǐ水)藻 (z ǎ o)竦峙 (s ǒ ng)C.栖息 (x ī着)落 (zhu ó) 蜷缩 (ju ǎ n)模样 (mú)D. 梦寐 (mèi) 寥廓 (li o)á粗拙 (c ā o)黄晕 (y ū n)2.以下词语书写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 )A. 贮蓄偌大朗润绿草如茵B.震落苍海夸耀花技招展C.衬托芦篷清冽朝思暮想D. 耸峙松驰焦躁山清水秀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 )(2 分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如花似锦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小认知和劣质手段,让人感觉不行思议。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俭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连续发展。
D.一大树绽放的槐花发散出阵阵动人肺腑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来往穿越,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
4.(2019,南京市六合区中考模拟)下边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 为防止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践踏事故,××局要修业校常常性地展开安全教育。
B. 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 型禽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
C.我们一定实时应付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垂钓岛的寻衅行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形成性评价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积累与运用。
(21分)1、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写上恰当的汉字。
(6分)酝(酝酿)。
发(记)。
清(热)。
清(车)。
枯(枯萎)。
肥(肥沃)2、划出下面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括号中。
(3分)1)幽径朗润缭绕花枝招展。
(亮)2)烘托绿苹狗吠德高望重。
(犬)3)廖阔蟋蟀玄奥津津乐道。
(了)3、给下面两组同音字组词。
(每个字组三个词)(3分)应:英雄应该应试教育应有尽有烂:烂漫天真烂醉如泥烂若披锦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个句子中,“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作者有意将它放在句末,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句子也变得生动活泼。
研究这种句式,试将下面三句话中的某些成分单独拿出来放在句后,使它变得更有表现力。
(3分)①河水清清的、柔柔的立刻活了起来。
②他们亲切而温和地坐在草地上交谈着。
③那面红旗,像一团在燃烧、在升腾、在闪烁的火苗。
5、古诗文默写。
(6分)①,___涌起。
(___《观沧海》)②,若出其里。
(___《观沧海》)③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钱塘湖春行》)⑤,听取蛙声一片。
(___《西江月》)⑥夕阳西下。
(___《天净沙秋思》)二、阅读(33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选自___的《春》)6、本段写春天的花美。
从文段中可看出,春天的花美在哪里?(3分)答:春天的花美在桃树、杏树、梨树上,花色红、粉、白三种颜色,花香扑鼻。
7、加横线的句子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轻读还是应该重读?为什么?(2分)答:加横线的句子应该重读,因为它们是本段的重点,突出了春天的美景。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书写(3分)如果你全卷书写规范、清楚,没有涂改,就可以得3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仔细读下面的语段,正确书写汉字(4分)记得《窃读记》最后有一句话“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我也是一个像林海音一样酷爱读书的孩子,自然我也成了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
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本畅xiāo 书,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老板风趣地对我说:欢迎lì临指导!我顾不得跟他搭话,一头一头砸进书海,贪lán 地吸收精神的营养。
此时我的心情就像叫天子(云雀)直窜到云xiāo 里去那么惬意!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方格内。
(2分)A.鉴赏小心翼翼人生鼎沸花团锦簇肃然Array起敬B.诅咒众目睽睽不求深解截然不同花枝招展C.枉然人迹罕至获益匪浅饥肠辘辘剎有介事D.羞惭晃然大悟心旷神怡废寝忘食威风凛凛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4、文言诗文默写(9分)(1)子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3),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观沧海》中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5)《论语·子罕》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6)《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回家团圆后剪烛西窗共话良宵情景的诗句是,5、文学名著阅读(6分)①《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与作者的关系+人名)、朋友范爱农、父亲、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先生寿镜吾。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当你在平时做的语文试卷多了,你便能练就很强的题感!所以,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一、(本大题共1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绵(mián)密宽敞(chǎng) 贮(chǔ)藏雾霭(ǎi)B.贬(biǎn)值磅(páng)礴水藻(zǎo) 救济(jì)C.匍匐(fú) 摇曳(yè) 澹(shàn)澹凛冽(liè)D.应和(hé) 梦寐(mèi) 湖泊(pō) 蒌(lóu)蒿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轻飞曼舞春花秋月目不转睛偌大B.呼朋引伴星汉灿烂花枝招展孤形C.责无旁贷津津乐道枯藤老树撩起D.秋风萧瑟山岛竦峙草长莺飞锥形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引用)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
(比喻)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 liáng 黄晕. yùn 发髻. jì栀.子zhīB、唱和. hé肥硕. shuò鳊.鱼 biān 乌桕.jiùC、寥.阔liáo 枯涸.gù清洌.liè梦寐.mèiD、澹澹.dàn 耸.峙sǒng 栖.息qī禅.心ch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获益非浅绞尽脑汁愚蠢窒息B、小心翼翼随声附合祈祷显耀C、蜂围蝶阵多姿多彩酝酿抖擞D、毕恭毕敬黯然飘渺恣情弛骋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指果实又大又饱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高高地挺立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拟人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选自预言;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B、夏感选自梁衡的梁衡文集;文章写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C、马致远;元大都人;着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着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7、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这位发言人▁▁▁▁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2尽管这只是一次▁▁▁▁;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开通了..3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青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9、下列古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0、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一位着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A、表现了诗人宽宏大量B、表现了诗人高雅风度C、表现了诗人反击艺术D、表现了诗人自命清高二、阅读理解完成11-25题;每题2分;共30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1-15题;每题2分..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着..11、阅读语段;联系全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着名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背影雪朝欧游杂记等..B、作者围绕“春”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美的追求和对光明的向往..C、第一语段是春风图;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D、第二语段是春雨图;写出了春雨贵如油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12、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误的一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拟人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排比、比喻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比喻13、如果将第1自然段划分层次;正确的划分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14、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3分A.混脑罩静默 B.夹恼盖沉默C.混恼笼静默 D.混恼飘静默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的第①句从人的嗅觉出发;写出了春风温柔温暖的特点..B、第一段中的第③句从人的听觉出发;写出了春天里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C、“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依次写了春雨的亮、细、密的特点..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青翠、浓绿的特点..“逼”极写了小草的青翠;以一个动词达到了形容词达不到的效果..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6-20题;每题2分..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6、给这段话选一个标题..A.雪后的景色 B.冬天群山美 C.雪后图 D.雪后山更美17、.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C、小雪可以把小山衬托得更加美丽..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18、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19、本文写景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件先后 D、景物主次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着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B、作者围绕“妙”字;描述了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这四个方面的景色..C、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D、本段文字作者主要描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三读下面古诗;回答21-25题;每题2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B、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宋代诗人;着有白氏长庆集..C、观沧海一诗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D、钱塘湖春行通过对初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之情..22、阅读观沧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并以“观”字统领全文..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写的实景;静动结合;写出了岛上的数目繁多、百草丰美和波涛汹涌的海面..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实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借助奇伟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和自己的宽广胸怀、伟大抱负..23、阅读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24、下面选项中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5、对两首诗歌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之后的欣喜与喜悦之情..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竦峙”意为“水波荡漾的样子”..C、“早莺”“新燕”“渐”“浅草”等词语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D、“水面初平云脚低”中“云脚低”是因为初春的时候云彩靠近地面;所以看着很低..第Ⅱ卷三、诗词默写:5分26、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 ; ..2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28、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唐夜雨寄北四、课外阅读理解阅读文章;完成30-34题;共15分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30、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 3分31、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填在下列句中括号内..备选词:萌动涌动蔓延洋溢 2分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32、从②③④小节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3分第②小节:第③小节:第④小节:33、概括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 ;赞颂了师生之间▁▁▁▁▁▁▁▁▁▁▁▁▁▁▁▁;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4分34、第②小节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男孩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3分五、作文50分35、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愉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版)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为激发阅读兴趣,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七年级(1)班开展“语文闯关”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第一关:夯实语文基础(1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与语文同行,可以涵养性情,获取前行动力。
史铁生,他虽然双腿瘫huàn(),但在母亲逝世后重新振作,好好儿活;海伦·凯勒,她虽然双目失明,但在莎莉文老师的陪伴下重燃对生活的热爱,开始过上与此前jié()然不同的生活;少年鲁迅,在百草园寻mì()叫天子(云雀)从草间直cuàn()云霄的身影……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让我们一起接受挑战,勇闯难关吧!2.班刊编辑部的同学们正在对稿件进行审校,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6分)文学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殿堂,沉醉..其中,我们仿佛吹拂着轻柔的杨柳风,感到温暖惬意;仿佛沐浴着迷蒙的杏花雨,感到清新润泽;仿佛欣赏着灿烂的夏日花,感到心旷神怡。
借文学的力量,我们在漫漫的人生里唱出春花秋月、夏蝉冬雪,在悠悠的岁月中吟出喜怒哀乐【甲】悲欢离合。
【乙】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使我们可以领略世间风情。
(1)编辑部的同学想使用近义词替换加点词“沉醉”,结合文段的语境和词语的感情色彩,下列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陶醉B.沉沦C.沉浸D.流连(2)【甲】处的标点应为______________。
(2分)(3)【乙】句缺失主语,如果将“使”删去,代词“________”就成了句子的主语。
(2分)第二关:理解诗歌意象(8分)3.小语准备参加这次闯关活动,他想把课本中的古诗词进行分类,充实自己的文学库。
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下列表格。
(8分)情感种类古诗词名句借助意象重逢感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落花羁旅愁思夕阳西下,②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期第三单元测试一、基础知识(43分)1、按原文填空。
(8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
(2),隔江犹唱后庭花。
(3 水何澹澹,。
(4),风正一帆悬。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春天像,,领着我们向前去。
(7)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里。
(8)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将词语补充完整(8分)梦寐.( ) 澄.清()酝酿.()芊.芊细草()蓬蓬()发花()招展披()戴笠轻飞()舞3、文学常识填空(5分)(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它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先生。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和小说《》。
(3)《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代散曲家马致远。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
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她,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5、为了使上下文语气连贯,下面一段话中空缺的语句应是()(3分)有一件事情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听见。
A、人们称誉贝多芬为乐圣B、被人们称誉为乐圣的贝多芬C、贝多芬被人们称誉为乐圣D、人们把贝多芬称誉为乐圣6、下面是某旅游景点的一则告示,仔细阅读后请说出它的含义。
并模仿它的表现手法,为保护学校的草坪拟写一则告示。
(只要在表现手法上模仿,不必拘于原来的句式)(6分)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含义:告示:7、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途径。
”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作品:《繁星》《春水》《伊索寓言》《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选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春》选段,回答8—12题(18分)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着。
8、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几种说几种):(3分)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⑵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⑶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9、第1自然段中的四句话,从人的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送暖的景象,请将相关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3分)第①句嗅觉春风轻柔温暖第②句听觉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第③④句触觉泥土清新的气息10、如果将第1自然段划分层次,正确的划分是()(3分)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11、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3分)A.混脑罩静默B.夹恼盖沉默C.混恼笼静默D.混恼飘静默12、“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的什么特点?(3分)说一说“逼”字的遣用之妙。
(3分)(二)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13—17题(18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_____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_____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3、根据课文,在文段横线上填上一组动词:。
(4分)14、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的本体是;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的本体是。
(4分)15、这段文字围绕“______”字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又按___________顺序从山上写到山坡、山腰。
(4分)16、找出这段的中心句,画上波浪线。
(2分)17、“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雪后山景“妙”在何处?(4分)(三)阅读课外文章《救灾车闯祸后……》,完成18—22题。
(17分)7月18日傍晚,四川彭山县火车站附近,一辆解放牌货车被团团围住,人们用近于粗俗的四川话争吵着,叫骂着。
我挤进人群,见一小伙子和一老太婆正揪住司机论理。
据说两分钟前这辆货车停靠街边时,将小伙子的自行车碰坏了,行人躲避时又碰翻了老太婆的豆腐摊,雪白的豆腐倒了一地。
“开的啥子个车”,小伙子横眉怒眼,挽衣袖想动手。
“不赔豆腐,走不脱!”老太婆尖叫着。
司机也不示弱:“你们聋了瞎了?听到喇叭声不理睬不让路!”众人都给小伙子和老太婆帮腔。
路边包子铺老板指着司机的鼻子道:“整了人家还嘴硬,你今天想不想走?”戴红袖套的老汉连声喊:“啥子态度?罚款!”“喊警察来。
”“赔100块钱!”“不赔就扣货。
”人们吵嚷着,乱成一团。
司机脾气大,但也是个干脆人:赔就赔,少起哄,我还要赶路。
“这人拉的是抗洪物资!”有人忽然惊叫道。
马上有人爬上车查看“是的是的,省里让发往江苏的草袋”,一个穿铁路制服的人证实。
现场立刻静下来。
小伙子正要接司机赔的钱,听到这些,他的手缩回来了。
卖豆腐的老太婆也停止了叫骂。
算了,有钱就让他赔点,教他走,别误了装火车。
有人提议。
一片赞同声。
“咋不早说呢?这货,灾区急等着用呢!快上车!”戴袖套的说。
“老兄,你不该停这个地方嘛。
”小伙子口气缓和多了。
“我……我停下想买几个包子就走,午饭晚饭都没吃”,司机边解释,边赔钱给小伙子。
“算了算了,我这破车就当捐给灾区抗洪了,你赔老太婆点钱就行了。
”小伙子挺仗义地说。
“莫赔了,你这救灾车小心点就行了,快走吧。
”老太婆也很宽容。
说话间,卖包子的老板用一张纸包了几个包子递给司机:“我请你。
”司机捧着包子,愣在车前,一米八几的汉子,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没事了,同志,看在灾区份上。
”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边安慰司机边将他推进驾驶室。
两分钟后,警察赶来了,还没张口,就有人风趣地告诉他:私了啦,私了啦,你回去吧。
譬察简单了解情况后,笑着走了。
我很激动,走到老太婆豆腐摊前:“老人家,您的豆腐我全买了,就要这地上的。
”人们很快闪开..,看着汽车加大油门朝火车站驶去。
18、下面选项中,最准确概括了全文中心的一句话是()(3分)A.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国家的利益。
B.歌颂人们为了抗洪救灾而表现出的宽容谅解。
C.说明互相谅解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D.歌颂谅解、宽容精神,反对骂人吵架的不文明的行为。
19、这篇文章写作上的一个主要特点是()(3分)A.用前后鲜明对比的方法突出中心思想。
B.形象具体、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C.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人胜。
D.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含蓄,发人深思。
20、使故事情节发生急剧转变的一句话是:(3分)21、本文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4分)22、简要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表达作用。
(4分)(1)现场立刻..静下来。
(2)人们很快闪开..,看着汽车加大油门朝火车站驶去。
(四)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24题。
(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2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择角度,作简要赏析。
(3分)七年级上期第三单元测试参考答案1.默写(一个空格1分,错一个字扣半分,空格扣满为止)却话巴山夜雨时商女不知亡国恨山岛竦峙潮平两岸阔谁家新燕啄春泥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浸在苦涩的汗水竹篱间肥硕的瓜果2.mèi chéng niàng qiān 勃枝蓑曼3.每空1分(1)朱自清(2)老舍《骆驼祥子》或《四世同堂》(3)白居易元4.C5.B6.略7.不设统一答案,但如果没有扣住“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任何一点分析, 不给分)8.(1)引用比喻(2)拟人(3)比喻排比9.第①句触觉春风轻柔温暖第②句嗅觉泥土清新的气息第③④句听觉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10.B11.C12.青翠、浓绿的特点。
极写了小草的青翠,以一个动词达到了形容词达不到的效果。
(意思相近即可)13.顶镶露穿14..树尖上的雪顶着白雪的树15.、妙空间(方位)16.第一句17.妙在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妙在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妙在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妙在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意思相近就行) 18.B19.A20.“这人拉的是抗洪物资。
21.有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神态描写等。
主要用了语言描写。
22.(1)“立刻”一词有力地表现出人们对“抗洪”的热情和重视。
(2)‘闪”字表现出在场的人们让道行动的迅速统一,大家生怕误了装火车。
23.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问1分。
共2分)24.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