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第二课《祝福》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祝福》描述了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将祥林嫂的悲剧放在“祝福〞的热闹情景中来描写,刻画出祥林嫂周围的各类人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各种态度,从而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解析:《祝福》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主体,采用倒叙手法,先写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把祝福景象与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然后按时间顺序表达悲剧的主体部分,最后,仍以祝福情景作为尾声,深化故事主题。

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作者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揭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

二、目标及解析1、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解析:〔1〕把握人物形象是理解小说反封建主题的关键,学习时,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来挖掘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本文通过人物不同时期的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悲惨遭遇,学习时可以通过这些买描写,尤其是人物眼睛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同时,学习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

〔3〕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来表达故事,因此,要了解小说的情节安排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文章把祥林嫂的悲剧故事放在祝福的情境中来表达是有其深意的,要注意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文章为什么以“祝福〞为题是本文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祝福〞与祥林嫂悲剧的关系。

2、探究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学习本文的重点,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也就明确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支持条件1、重视预习环节,通过课前阅读全文了解小说内容。

2、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把握课文主题。

3、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设计过程〔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情节安排,概括各部分内容。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祝福》教案设计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祝福》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祝愿》教学设计设计新人教版必修 3学科语文课型新讲课时间:年月日课题祝愿知识与技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绘、动作描绘、语言描绘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能 2.领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绘的作用。

三维过程与方整体感知,掌握小求情节。

要点理清小说的情节构造,认识倒叙的作用。

目法标感情态度正确掌握祥林嫂的形象特色,理解造成人物惨剧的社会本源,进而认识旧社会与价值观封建礼教的罪恶实质。

学高一的学生对于小说其实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爱阅读小说。

可是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情是小说的故事情节。

所以老师要合时采纳状况,指引学生从情节下手,学会归纳总结人物形分象,深入剖析文章的主题,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析重要点:领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绘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难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惨剧的社会本源,进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实质。

点新我们在初中以前学过鲁迅的小说《故土》、《孔乙己》,此中由开朗可爱而变为麻痹愚笨的课闰土,站着饮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日,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导先生又一篇有名的小说- ——《祝愿》。

语讲课内容一、自主预习1、走进作者: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定人。

2、背景感知授《祝愿》写于1924 年,反应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乡村妇女的凄惨命运。

课时间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阅读自主预习,勾勒对资料外的内容进行 5 分钟要点,识记内容增补3、祝愿”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以前流行过的迷信风俗。

过4 文化知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二、解说新课1、基础知识寒暄( xuā n )朱拓( t à)烟霭(ǎi )间( ji àn)或悚( sǒ ng )然程不更 gē ng)事谬( mi ù)种本分( f an )俨( y ǎ n)然哭泣( ya)尘芥( ji a堆贺家墺(à o)驯( x ùn)熟桌帏( w?i )讪讪( shàn )怔怔( zhang)渣滓( zǐ)瞥( pi ē)见拗( ni ù)可是蹙 (c ù) 缩门槛 ( k ǎ n)窈 ( y ǎ o ) 陷歆享 (x ī n牲醴 ( lǐ )踉跄 ( p án sh án )草窠( kē)窥( kuī)探2、人物形象本文塑造了祥林嫂如何的形象?请联合全文剖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3、注意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倒叙写作手法。

4、体会祥林嫂的悲剧色彩,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与重点】1、故事情节2、倒叙的作用3、祥林嫂的生活与人生【教学方法】点读法、引读和分析、合作与探究、归纳和总结【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鲁迅先生笔下有这样一个人物:她,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面容枯瘦,目光呆滞、头发蓬乱。

她的名叫祥林嫂,她是旧中国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她以自己的悲惨遭遇鞭笞者黑暗的社会,惊醒着愚昧的世人,昭示着“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中国妇女的凄惨人生,它定格在一代代读者的心里,让我们铭记和惊醒。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去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1、阅读全文,按小说的基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思考:本文开头写的是什么?为何将结尾放在前面?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背景和结局;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修辞手法;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阅读追根兴趣,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3、情节概括序幕:鲁镇准备祝福结局:祝福之夜惨死开端:逃避初到鲁镇发展:被逼卖到贺家高潮:再寡再到鲁镇尾声:鲁镇正在祝福第二课时了解祥林嫂的一生一、祥林嫂的人生轨迹1、教师引导关注时间性和事件性的词汇和句子,“二十六七之前;二十六七;二十七八;二十八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岁;三十七八岁”这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2、学生筛选信息,阅读归纳主要事件。

二十六岁之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来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

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

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说祝福的话,来表达对同伴和亲人的祝福。

2、设计和装饰祝福卡。

活动准备:1、挂祝福卡的树。

2、将不同形状的卡纸用红绳子穿起来。

活动过程:一、祝福大比拼。

1、幼儿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祝福语,我们都会说,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会说的祝福语多。

2、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说祝福语比赛,规则不能说重复的话,看哪一组说的祝福的'话多。

二、装饰祝福卡。

1、选择适合自己祝福语的卡片。

例如:圆形祝福老人身体健康、心型送给同伴。

2、用彩笔画出对亲人和同伴的祝福。

老师做巡回指导。

三、祝福树。

1、幼儿自己将画好的祝福卡片装饰在树上。

2、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祝福卡是送给谁的。

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篇二」一、教案设计学生分析:大班孩子临近毕业,孩子们即将离开幼儿园,成为一名小学生。

他们有很多不舍,舍不得幼儿园、舍不得老师、舍不得幼儿园的弟弟妹妹对于朝夕相处在一起的弟弟妹妹们,她们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对于我们中班的弟弟妹妹也有很多心理话想对哥哥姐姐说。

于是设计这样一个互动活动目标设计:1、在与哥哥姐姐的互动中,理解诗歌内容,尝试创编诗歌。

2、能大胆的说出自己对哥哥姐姐的祝福,体验这份珍贵的友情。

过程设计:一、哥哥姐姐送祝福(理解诗歌内容)二、弟弟妹妹送祝福(尝试创编诗歌)三、互赠送礼物资源设计:哥哥姐姐准备一句话(诗歌形式);中班幼儿准备小礼物评价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

教学内容正确充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重点,能联系实际。

教师教学环境有序、互动、民主、和谐。

教师为人师表,有探求新知的热情二、课堂实录一、哥哥姐姐送祝福(理解诗歌内容)(大班三位小朋友进教室)t:大班的哥哥姐姐马上要毕业了,要离开生活了三年的幼儿园,她们有很多心里话想跟你们说。

让我们用掌声欢迎哥哥姐姐。

(“弟弟妹妹好”,“哥哥姐姐好”互相问好)。

让我们听听哥哥姐姐的心里话。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 1. 理解《祝福》的情节及主题; 2. 掌握《祝福》的情节转折和人物性格; 3. 提高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2.人物性格的揭示;3.文学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1)文本理解通过师生共同朗读、研读《祝福》这篇短篇小说,结合学生已掌握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祝福》的情节。

(2)重点讲解重点讲解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内容。

(3)语感鉴赏通过对文本中高峰部分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祝福》的语言艺术和意蕴。

2. 教学方法(1)导读法通过导读法帮助学生精度掌握故事情节,了解文本大意和基本思路。

(2)研讨式教学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旨在激发学生“一语双关”的思考模式,提高学生的文学会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环节设计(1)学生朗读《祝福》全文;(2)导读与研析,理解故事情节;(3)学生自读文本,挑选本文中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词和句子;(4)学生讲述自己所选字句的含义和人物角色的性格;(5)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2. 教学方法和手段(1)语音语调训练学生在朗读《祝福》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语音语调进行训练。

(2)个别辅导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评价(1)语文交际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高;(2)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对于艺术及文化的鉴赏能力的提高。

2. 对教学的评价(1)教师的课堂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达成预定教学目标;(2)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授课技巧是否得当,是否吸引学生参与;(3)学生的反应和评价。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认为还需要更加多方面的训练和考虑,让学生阅读这种文本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及表达方式,并能体会到意蕴。

同时也需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能够自主发现文本的问题,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祝福》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祝福》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祝福》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祝福》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祝福》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不再是简单的获取信息,而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既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本文以《祝福》为例,探讨如何制定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教学目标1.了解《祝福》的作者、背景和历史背景,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2.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社会背景和寓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3.在理解小说的基础上,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深度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小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介绍《祝福》的作者、背景和历史背景,并与学生交流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授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让学生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

同时,讲解小说的写作手法,如时间、空间、人物刻画、象征等。

3.阅读分析学生在分组或个人阅读小说后,进行小组或全班交流,分析小说中的细节、语言表达和情节发展。

学生可运用阅读策略,如提问、归纳、推理、评价等。

4.批判性思维训练针对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寓意,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小说反映出哪些社会问题?”,“小说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意义?”,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

5.评价和总结在教学结束前,可进行讨论和总结,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问题。

同时,体现教学成果,对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行评价。

三、教学反思通过上述教学方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祝福》,提升阅读素养,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但是,在实施教学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应该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思考,给予充足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设计合适的细节和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让阅读成为有效的工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案

《祝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学习本文“画眼睛”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概括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教学重难点1、体会“画眼睛”的人物描写方法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2、祥林嫂的形象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都说“人生是一场痛苦的修行”,可这场修行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未免过于坎坷和苦痛,《祝福》中的祥林嫂便是其中一位。

上节课我们已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本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主要人物——祥林嫂。

为了便于大家回忆,先请几位同学带领大家回忆一下相关情节。

二、学生情景表演此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切的体会祥林嫂的遭遇,便于之后对祥林嫂形象的把握。

三、分析祥林嫂的形象1、作者是如何塑造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走进文本,积极思考)本部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从文章中寻找相关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人物形象A.外貌描写初到鲁镇外貌: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

(精神充盈,勤劳能干,安分朴实)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

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

(勤快耐劳)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要求极低,容易满足)再到鲁镇外貌: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

临死之前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提示:细节眼睛)B.细节:眼睛眼睛最能窥视出心底的秘密,所以现在就有了读心术,现在就借由各位的慧眼看看祥林嫂眼睛的变化,从中你读到了什么?找眼睛论特点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善良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讲阿毛故事——直着眼精神有些麻木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不让祝福——失神、窈陷再受打击行乞——眼睛间或一轮麻木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C.语言描写①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②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③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D. 动作描写反对再嫁——逃、撞怕被分身——捐(门槛)怀疑灵魂——问E.问题探究从动作描写的部分,我们也看到了一向逆来顺受的祥林嫂也是有反抗的,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这种抗争?抗争的实质是什么?逃:躲避被卖撞:不愿二婚——“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捐:向封建迷信低头总而言之,祥林嫂抗争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逃出“苦海”,又进“狼窝”.封建礼教与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

《祝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祝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祝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祝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祝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将学习的是高一必修三中的第十三单元《祝福》。

该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位勇敢坚韧、顽强不屈的女孩——爱丽丝。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到外表虚幻、内心坚强的女孩爱丽丝的故事,感受到女性的坚韧与意志力,同时学会了如何敬重、理解和欣赏不同的人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小说《祝福》的背景及作者Thomas Hardy2.理解小说中爱丽丝和史蒂芬的性格特征和人生态度3.学习小说中使用的叙述技巧和写作手法能力目标:1.学会对小说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情感目标:1.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人生、人性2.懂得尊重与理解不同的人生选择3.培养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与担当精神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小说的背景、故事情节以及主要角色的心理变化2.掌握小说的写作手法和叙述技巧难点:1.理解小说中爱丽丝和史蒂芬的性格特征和人生态度2.如何通过小说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认识人生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授课、小组讨论、个人答题、情境教学等。

其中,情境教学为本次课的亮点。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领悟爱丽丝的感受和人生选择,进而思考自己的人生。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PPT介绍小说的背景,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阅读指导:分组阅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内心变化。

3.情境教学:以爱丽丝和史蒂芬的角色扮演为例,引导学生感受其情感、人生选择和梦想。

4.讨论答疑:就阅读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答疑,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含义和书写情感。

5.个人答题:针对小说中的重要语段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把握能力与鉴赏能力。

6.课堂总结:通过总结呈现学生所学知识点,提醒学生回归主题。

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方式,提醒学生认识自我、探究恐惧与勇气,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多样性。

《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三)

《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三)

•••••••••••••••••《祝福》教案 (高二必修三)《祝福》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本文情节结构。

2.了解小说中塑造人物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评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感知典型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作用,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4.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重难点】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2.对人物性格命运和社会环境两者之间关系的深层理解。

【教学设想】1.本文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课后自己研读。

2.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多用问题引导,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不可用空洞的分析取代学生钻研教材。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导入新课鲁迅的小说中有三个人物最为出名--孔已己、阿Q、祥林嫂,孔已己是有姓无名;阿Q是有名无姓;祥林嫂是既无名也无姓。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个既无名也无姓的人物--祥林嫂。

二、检查预习1.采用齐读、板书结合的形式,确认“学案”中有关文学常识、字音、字形、词义的答案。

* 强调基础与文本结合,加深印象,明确用法。

2.抽查学生对名句的感悟,简要谈谈自己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 突出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个人风格三、速读感知1.学生自读,划分全文结构,复述故事情节。

“学案”中已有要求,不需要给出太多阅读时间。

课堂上重在画出课文中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

情节内容起讫段落时间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3―33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三个半月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54―65两年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1约两年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2.结合“学案”中的问题,了解结构特点。

【提示】承上启下:“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 12《祝福》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 12《祝福》 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本单元学习中外小说。

单元目标要求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把握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祝福》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祥林嫂善良、勤劳、朴素的劳动妇女,最终被封建传统思想与传统道德摧残致死,深刻揭露礼教吃人的本质。

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死因,能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既然可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情感丰富,对小说充满兴趣。

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故事情节,缺乏理性思考。

通过把握小说主要人物形象,进而概括主题人物的能力较弱。

教学目标1.理解细节描写对鲁四叔形象塑造的作用,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2.深入认识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细节描写对鲁四叔形象塑造的作用,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难点:深入认识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教学方法:1.教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2.学法:圈点批注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0分钟教学流程:课前互动:请同学们根据我的描述猜人物:“Q”,这是鲁迅笔下哪位人物?(预设:阿Q,这个名字形象在何处?外形特征就是光秃秃的头的后面,拖着一根小辫子)。

有人说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有着极其深刻的艺术。

谁还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名字有时代色彩:“华大妈”“夏四奶奶”“祥林嫂”名字有阶级烙印的:“赵太爷”“夏三爷”“鲁四老爷”大家看名字的学问也不可小觑啊,这个学问我们后面再探讨,先上课吧。

一、新课导入“鲁四老爷”这个名字是哪篇小说的人物?(预设:《祝福》)“鲁四老爷”这三个字有没有藏着秘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祝福》,探究“鲁四叔”的秘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鲁四叔人物形象的兴趣。

)二、初读——品形象有人说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是一群人造成的,是这群人头脑中的思想观念造成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祝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祝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祝福》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祝福》的故事背景、作者及作品的主题,能够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基本要素。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深入思考,探究小说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小说的悲剧美,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感受小说的悲剧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介绍《祝福》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思考祥林嫂的命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教师通过PPT演示文稿等多媒体手段,呈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脉络。

3.讲解:教师针对小说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4.讨论与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性。

5.拓展与提升:教师引入相关的文学评论和赏析文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评价《祝福》,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PPT演示文稿、板书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教学激励: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练习题目,例如选择题、填空题等,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例如阅读《祝福》的其它章节,写一篇赏析文章等,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3.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例如课堂练习和作业的批改、课堂讨论的评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描述一个受压迫的民族的命运为主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处境。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此篇文章,引导学生加深对当时时代背景及文学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教材分析1. 课文分析《祝福》写了一个少年阿Q的爱情梦与民族梦。

阿Q是一个受压迫的小人物,他在日复一日的被剥削、被欺负中麻木了,但是他本身的身世、人性的软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使得阿Q 尝试去挣脱束缚,也从他对爱情的渴求和对民族团结的期盼中得到了一份自我认同。

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祝福》,学生可以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思路、文学风格以及他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的命运历程、反映阶级斗争的现实性题材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学会进行文学分析。

3. 教学重点1)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整理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以及文学艺术手法。

2)理解鲁迅先生对民族问题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进一步探究他对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的反思。

3)体会鲁迅先生的艺术风格和阐述方法,学会运用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文学分析。

4. 教学难点1)鲁迅思想的深刻理解。

2)文学艺术手法的分析。

二、教学设计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投影、音乐等方式,创造一个文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从生活感悟入手,快速把握文本所传递的情感。

2. 自读与研读请学生先阅读一遍课文,然后再重新认真阅读,重点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以及文学艺术手法。

3. 课堂分析在课堂分析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关键问题,并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

关键问题:1)主题思想是什么?2)文学艺术手法有哪些?3)人物形象是什么?4)故事结构是怎样的?4. 课后作业在课后作业环节,可以通过写作、口语交流等形式,巩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祝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祝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祝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教学目的: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2.感知典型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作用;3.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分析祥林嫂的形象4.培养口头评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2.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第一课时一、导语。

初中时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少年活泼可爱而中年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迂腐的孔乙己,这些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着名的小说——《祝福》。

二、介绍相关知识:1、《彷徨》:《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

1926年8月出版。

收录了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小说11篇。

《祝福》是第一篇。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社会现状,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当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2、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依旧。

妇女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就有“表彰节烈”的条款。

“五四”运动前后,“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流毒甚广。

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观念,同情劳动妇女。

1924年前后,鲁迅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是以小说的形式来剖析病态社会,以引起疗治的主意。

3、贞节: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代表人是程颐、朱熹。

理学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

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

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中学语文题目:XXX《祝福》<<祝福>>教学设计探究XXX死亡的真正原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悉全文,能够具体说出故事的序幕、结局、开端、发展、、尾声。

过程与方法:能说出文章所采用的的倒叙的叙事手法,并能分析出这种手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概括出XXX一生所发生的事情。

教学重点:能能体会XXX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并能初步感知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模拟法庭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

据说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

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叙述了出来。

(设计目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概括故事情节快速地欣赏这篇文章,在读的进程当中要求大家:(展示ppt) 1、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内容)。

并且思考:2、本文的记叙按次是什么,采用如许的记叙按次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回答: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小问,明确小说采用的是倒叙手法。

再引导学生进行“序幕—结局—开端—发展——尾声”六部分的情节概括序幕:鲁镇准备祝福结局:祝福之夜惨死开端:逃避初到鲁镇发展:被逼卖到XXX家:再寡再到鲁镇尾声:鲁镇正在祝福请学生回答倒叙在本文中的作用把XXX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把祝福的景象和XXX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设计目的:让学生能理清故事情节,掌握倒叙手法)三、专案组查询拜访1、死亡地点:死者一生去过的地方卫家山——鲁镇——贺家墺——鲁镇鲁镇2、死亡时间旧历的年底;鲁镇祝福时节;“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3、死者档案:性别:女年龄:二十六七——四十上下身份:童养媳、寡妇、逃妇、女佣人、被卖的女人、改嫁的女人、幸福的妻子、幸福的母亲、再次丧夫的寡妇、被赶出自己家房子的人、女佣人、乞丐亲属:无遗产:一个竹篮、一个破碗、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写出XXX年谱• 到鲁镇以前在XXX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没有了丈夫• 到鲁镇元年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识记有关文学常识
2.理解和分析
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
D.倒叙手法
教学设想
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A.小说的环境描写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意义
4.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5.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
2.读2-3遍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但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封建思想封建势力仍然压迫着下层百姓,尤其是妇女。

1911年“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喊出了“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以彻底反帝反封建为己任,妇女解放也成为思想解放、社会解放的重要内容。

写于1924年2月7日的小说《祝福》,正是借祥林嫂的形象,再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现实,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立场。

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
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历史
C.关于女子的节烈观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情节结构
情节内容顺序(板书)
序幕(1-2)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3-33)祥林嫂突然死去倒叙
开端(34-53)初到鲁镇
发展(54-65)被卖改嫁
高潮(66-111)再到鲁镇
尾声(112)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2.祥林嫂的人生:快乐与苦难并存
快乐与幸福苦难与不幸
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被婆家卖掉
满足,有笑影,白胖了拼死反抗
再婚:没婆婆,丈夫有力气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
有自己的房子她又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生了儿子
胖了
被鲁镇的人歧视(阿毛、额头上的疤)
被鲁四老爷歧视
对地狱的恐惧
捐门槛赎罪参加祭祀仪式被拒绝
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而死
3.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A造成强烈的悬念:她为什么会在年终祝福时死去?怎样死的?怎样沦为乞丐的?为什么向“我”提出一连串的怪问题?为什么鲁四老爷骂她“谬种”?能够引人入胜。

B直奔主题。

倒叙既给作品造成了悲剧气氛,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又突出了祥林嫂和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

C突出典型环境。

环境是人物性格的土壤。

祥林嫂的悲剧主要发生在鲁镇,鲁镇是一个典型环境。

卫家山的礼教气氛不够浓:山里人穷,所以祥林嫂的婆婆肯将守节的寡妇嫁到更穷的“里山”贺家坳。

贺家坳贞洁观念和礼教气氛更淡,所以那里还流行抢亲的风俗。

而这件事情在鲁镇的大户人家的太太四婶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

祥林嫂的悲剧性格和悲剧故事一定要在鲁镇才能发展和完成。

运用倒叙就突出了典型环境。

D利于剪裁。

由于采用倒叙手法,读者关注的是怎么死的,这样倒叙故事时就可只选与她悲剧命运直接相关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而不觉得支离破碎。

三.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
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1.给学生5分钟时间整理思路,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
2.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脸色表黄----生活艰辛
红润----青春的活力
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
第二次
两颊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
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
没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次
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3.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四.练习
从文中再找出一处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细节
五.布置作业
熟读文中关于祝福景象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
2、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上节课的课后练习一
参考角度:A、没有名字B、小十岁的丈夫C、工钱
(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的一些容易忽视的信息)
二.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点拔:A.关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B.关于环境描写的类型及要求
1.文中几处写祝福景象,三处祝福景象的描绘目的何在?(研读开头一节)
A.旧历的年底最像年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但地上而且天空中也有近新年的气息?
B.将到新年是一种怎样的气氛?
C.四叔与我见面的情景表现什么?大骂新党,S在书房里表现什么,为什么不是"留在书房里"2.研读第一次祝福景象的描写
A.此段描写最突出的是什么,找关键词
都没多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
女人、男人
B.作者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有什么特征,层如其人,表现了什么?
明确总结
1.沉闷压抑的气氛
2.封建的风俗习惯迷信根深蒂固
3.保守虚伪反动
三.研读"冬季日短"一节
1.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2.为什么说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则无聊生者不生------"
明确:渲染社会环境的黑暗与可恶,营造悲凉气氛,表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与愤激
四.研读小说的结尾
这一结尾的作用,与文章其它部分的关系
点拔:A.在结构上
B.对于中心的表达上
明确:A.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
B.与祥林嫂的死的惨象和天地圣象的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幸福的气氛形成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五.总结性讨论
1.小说为什么题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
A.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
B.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祥林嫂,她死于祝福中,强烈的对比,增强悲剧性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不是凶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伤痕
B.同情她却给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我与鲁四老爷
B.我的说不清
也许有---自以为慰藉,不忍心增其烦恼
也未必---意识到增添苦恼,只好吞吐,支吾其辞
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我说不清,始终不否定灵魂的有,表现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我的软弱性。

具有进步的思想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却"软弱""无能",没有改良的办法。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六
2.自选角度,写一则读书笔记
七、作业反聩及校正
八、教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