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站辐射科实践报告总结

环境监测站辐射科实践报告总结

环境监测站辐射科实践报告总结The practice report on radiation at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was a valuable experience that provide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radiation levels in the environment. 通过参与环境监测站辐射科的实践报告,我对监测和管理环境辐射水平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One of the key takeaways from the practice report was the significance of accurat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in assessing radiation levels. This process is crucial in identifying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从实践报告中获得的关键经验之一是准确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评估辐射水平方面的重要性。

这一过程对于识别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潜在的风险至关重要。

Moreover, the hands-on experience of using radiation detection instruments and monitoring equipment was invaluable in understanding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radiation monitoring. It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 calib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to ensure accurate readings. 此外,亲身经历操作辐射检测仪器和监测设备的经验对于理解辐射监测的实际方面是非常宝贵的。

辐射实验报告

辐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辐射源对生物细胞的影响,了解辐射的基本性质及其生物学效应。

通过观察辐射对不同细胞系生长、形态和DNA损伤的影响,分析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为辐射防护和辐射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胞系:人胚胎肾细胞系(HEK293)、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辐射源:60Co伽马射线细胞培养基:DMEM高糖培养基细胞试剂:胰蛋白酶、青霉素、链霉素DNA损伤检测试剂盒2. 实验仪器射线源:60Co伽马射线发生器射线剂量计:剂量率计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PCR仪电泳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HEK293和SGC7901细胞系接种于6孔板,置于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贴壁生长至80%左右时进行实验。

2. 辐射处理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细胞分别接受0、2、4、6、8 Gy的60Co伽马射线照射,对照组细胞不进行照射。

3. 细胞形态观察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包括细胞皱缩、死亡、核固缩等。

4.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

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6. DNA损伤检测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DNA损伤。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形态观察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细胞皱缩、死亡、核固缩等现象逐渐明显,表明辐射对细胞形态有显著影响。

2.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IC50值随辐射剂量增加而降低,表明辐射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表明辐射可诱导细胞凋亡。

4. DNA损伤检测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DNA损伤程度逐渐加重,表明辐射可导致细胞DNA损伤。

五、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对细胞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包括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和DNA损伤。

辐射防护穿戴实验报告

辐射防护穿戴实验报告

辐射防护穿戴实验报告引言辐射防护是现代社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核能发电、医疗诊断和治疗等领域。

而辐射防护穿戴作为一种常见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人体对辐射的暴露,保护人体免受辐射伤害。

本实验旨在测试不同辐射防护穿戴材料对辐射防护效果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辐射防护材料提供依据。

实验过程实验材料- 辐射源:放射性同位素样品- 辐射检测仪:用于测量辐射水平- 辐射防护穿戴材料:铅衣、铅玻璃、铅胶- 实验人员:佩戴辐射防护穿戴材料的实验人员实验步骤1. 首先,通过辐射检测仪测量室内辐射水平,记录基准值。

2. 实验人员分别佩戴铅衣、铅玻璃和铅胶,保证其全身皮肤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防护。

3. 对于每种辐射防护穿戴材料,实验人员分别接近放射性同位素样品,记录辐射检测仪的读数。

4. 重复实验三次,取平均值,并计算相对误差。

实验结果经过三次实验得出的辐射水平与防护材料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防护材料辐射水平(mSv/h)-无防护 2.5铅衣 1.2铅玻璃 1.5铅胶 1.8根据上述结果可知,使用铅衣进行辐射防护可以减少辐射水平到1.2 mSv/h,铅玻璃和铅胶的防护效果稍差一些,但仍能有效减轻辐射暴露。

结论根据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使用合适的辐射防护穿戴材料可以有效减轻辐射暴露水平。

2. 在辐射防护材料中,铅衣的防护效果最好,能够将辐射水平降低到最低。

3. 虽然铅玻璃和铅胶的防护效果稍次于铅衣,但仍能提供一定的防护效果。

改进方向尽管本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1. 增加不同厚度的防护材料,比较其对辐射防护效果的影响。

2. 扩大实验样本量,增加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3. 研究其他类型的防护材料,寻找更好的辐射防护解决方案。

结语辐射防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合适的辐射防护穿戴材料能够在辐射环境中保护人体免受辐射伤害。

本实验通过测试不同防护材料的效果,得出了使用铅衣进行辐射防护效果最好的结论。

【参考文档】辐射防护实习报告-word范文模板 (11页)

【参考文档】辐射防护实习报告-word范文模板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辐射防护实习报告篇一: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姓名:杜宗飞学号:201X090118 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班级: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实习时间: XXXX-X-X—XXXX-X-X20XX年1月9日目录目录 .................................................................. . (2)前言 .................................................................. . (3)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 (3)1.1实习目的................................................................... . (3)1.2实习任务要求................................................................... .. (4)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 . (4)2.1实习单位简介...................................................................................... . (4)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三、实习内容(过程) ................................................................ . (5)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实验报告核辐射的防护措施研究

实验报告核辐射的防护措施研究

实验报告核辐射的防护措施研究实验报告:核辐射的防护措施研究摘要:本实验通过研究核辐射的特性和危害,探讨了不同防护措施对核辐射的防护效果。

首先,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核辐射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比较了不同厚度和材料的屏蔽物对核辐射的阻挡效果。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善核辐射防护措施。

引言:核辐射是指由放射性核素放出的高速粒子或电磁辐射,它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研究核辐射的防护措施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不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以提供有关核辐射防护的参考依据。

1. 核辐射的特性核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三种基本类型。

它们的穿透能力和伤害程度不同,了解其特性可以指导我们设计更有效的防护措施。

例如,α粒子的穿透能力较差,能够被一层纸阻挡;β粒子比α粒子穿透能力强,需要较厚的屏蔽物来防护;而γ射线是最穿透力强的,需要采用更厚的防护材料。

2. 实验设计为了研究不同防护措施对核辐射的防护效果,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2.1 屏蔽材料实验我们选取了不同材料,包括铅、钨、水和混凝土,作为屏蔽物。

通过测量它们在不同厚度下对核辐射的阻挡能力,来评估它们的防护效果。

2.2 屏蔽厚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相同材料(比如铅板)制作了不同厚度的屏蔽物。

通过测量其对不同类型核辐射的阻挡效果,比较并确定不同厚度对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3.1 不同屏蔽材料的效果比较铅和钨是最常用的核辐射屏蔽材料,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吸收能力。

而水和混凝土虽然成本较低,但对α粒子和β粒子的防护效果较好。

而对于γ射线,铅仍然是最理想的屏蔽材料。

3.2 屏蔽厚度对防护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增加屏蔽材料的厚度可以显著降低核辐射的穿透能力。

然而,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增加厚度对防护效果的改善并不明显。

因此,在设计核辐射防护措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成本效益,确定合理的厚度。

辐射防护实验设计报告

辐射防护实验设计报告

辐射防护实验设计报告引言辐射防护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阻止辐射对人体或物体的伤害。

辐射防护实验旨在评估辐射防护材料在不同辐射源情况下的防护效果,以指导辐射防护工作和材料的改进。

本报告旨在介绍一种辐射防护实验的设计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模拟放射源和辐射防护材料进行辐射防护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 实验材料准备- 辐射防护材料:可以选择铅、混凝土等常用辐射防护材料。

- 模拟放射源: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模拟放射源。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和种类。

2. 实验器材准备- 放射测量仪器:使用辐射剂量仪或者Geiger-Muller计数器等仪器,测量辐射源的辐射强度和剂量。

- 辐射防护装置:用于安装辐射防护材料和固定放射源。

3. 实验步骤- 步骤一:安装辐射防护装置,并将放射源固定在一定的距离上。

- 步骤二:在不同距离上测量放射源的辐射强度和剂量,记录结果。

- 步骤三:在仿真人体模型前方的不同位置安装不同材料厚度的辐射防护材料。

分别测量辐射防护材料后的剂量和强度,记录结果。

- 步骤四:根据实验数据,在不同距离和材料厚度的条件下绘制剂量和强度的曲线图。

4.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射源的辐射强度随距离变化情况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绘制放射源辐射强度随距离变化的曲线图。

观察曲线图可以发现,放射源辐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符合辐射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2. 辐射防护材料的防护效果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不同材料厚度情况下的剂量和强度的曲线图。

观察曲线图可以发现,随着辐射防护材料厚度的增加,剂量和强度逐渐降低。

这说明辐射防护材料的厚度与防护效果成正比。

结论通过辐射防护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放射源的辐射强度和距离呈反比关系。

2. 辐射防护材料的厚度与防护效果成正比。

基于这些结论,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辐射防护材料和厚度,有效地防护辐射对人体和物体的危害。

实验室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实验室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实验室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本文对实验室辐射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工作目标
实验室辐射安全防护工作的目标是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为实现该目标,我们需要认真制定防护措施,规范操作流程,促进安全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

二、具体措施
1. 实验室建设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防护设施,如铅板、铅玻璃、铅门等,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2. 操作安全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遵循操作规程,佩戴防
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等),以减少辐射的侵害。

3. 环境监测
定期对实验室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排除安全隐患。

4. 事故应急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对实验室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及时处置,减小安全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三、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辐射安全防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人员自我保
护意识不足、防护设施维护不及时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
工作中认真解决。

四、结论
实验室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

建议加强实验室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实验室辐射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X射线机房防护检测报告模板

X射线机房防护检测报告模板

检测报告报告编号:FHJC-XXXX-002015142检测项目: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单位名称:XXXXXXXXX医院检测类别:状态检测报告日期:2015年X月X日xxxxxxxxxxxxxxx公司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报告1. 委托单位和检测单位委托单位:xxxxxx医院检测单位:xxxxxx公司地址:地址:邮编:邮编:院长:法人:联系人:资质证书编号:电话:电话:2. 检测时间:检测方式:3. 检测和评价依据(1)国家主席第52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3)卫生部(2006)第46号《放射诊疗管理规定》(4)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5)GBZ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6)GBZ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4. 检测仪器5. 检测点位的布设(1)机房的病人进出门、工作人员进出门、观察窗、屏蔽墙外0.3m处;(2)机房楼上距地面0.5~1m处;(3)其它关注点。

6. 射线装置7. 检测质量保证措施(1)合理布设检测点位。

(2)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规定规范执行。

(3)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4)检测仪器经过具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检定或校准,在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5)承担检测工作人员经过培训上岗。

(6)检测数据和报告严格实行四审三校制度。

8. 检测结果(1)双排CT机房基本情况规格型号SOMATOM Spirit 检测地点放射科生产厂家西门子设备编号70297 警示标志有状态指示灯有,亮检测结果检测点检测位置剂量率μGy/h检测点检测位置剂量率μGy/h 1观察窗中心0.206病人进出门中心0.18 观察窗上缝0.21 病人进出门上缝0.22观察窗下缝0.17 病人进出门下缝0.21观察窗左缝0.19 病人进出门左缝0.19观察窗右缝0.20 病人进出门右缝0.19 2工作人员门中心0.207储物间门中心0.18 工作人员门上缝0.21 储物间门上缝0.21工作人员门下缝0.30 储物间门下缝0.25工作人员门左缝0.32 储物间门左缝0.24工作人员门右缝0.28 储物间门右缝0.213 操作处0.17 8 控制室墙面0.184 东墙外(过道)0.20 —机房楼上(检验科)0.465 西邻室(储物间)0.20 —操作室线沟0.65 1测试条件:电压 130KV,电流 240mAs;2表中数据未扣除本底,本底为0.12~0.16μGy/h。

X射线机房防护检测报告模板

X射线机房防护检测报告模板

X射线机房防护检测报告模板一、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对X射线机房的防护措施进行评估,确保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受到足够的辐射防护。

二、检测内容1.辐射源定位和辐射强度测量:对X射线机房中的辐射源进行定位,并测量辐射强度,以确保源头的辐射不会超过安全标准。

2.辐射防护屏蔽的有效性评估:对机房内使用的辐射防护屏蔽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减少辐射的泄漏。

3.曝光剂量评估:对工作人员的曝光剂量进行测量,以评估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4.安全操作程序的评估:评估X射线机房中的安全操作程序,以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和遵守正确的操作规程。

三、检测结果1.辐射源定位和辐射强度测量:-辐射源定位良好,无源头未标识的情况。

-测量结果表明,辐射强度在安全标准范围内,未超过限定值。

2.辐射防护屏蔽的有效性评估:-辐射防护屏蔽完好,无明显破损或渗透现象。

-经测量,辐射泄露量在允许范围内,未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风险。

3.曝光剂量评估:- 工作人员的曝光剂量平均值为X rem/h(或X Sv/h),低于最大允许剂量。

-员工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无任何超过安全限值的情况发生。

4.安全操作程序的评估:-X射线机房中的工作人员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程序。

-工作人员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工作人员接受了相关培训,了解如何正确操作X射线设备以及应急措施。

四、结论与建议1.根据本次检测结果,X射线机房的防护措施有效,未发现存在辐射超标的情况。

2.建议定期对X射线机房的辐射防护措施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3.工作人员应继续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如何正确操作X射线设备以及应急措施。

五、检测单位信息检测单位:XXX检测机构地址:XXX。

放射防护实验报告

放射防护实验报告

放射防护实验报告引言辐射防护是保护人类免受放射性物质和辐射源的伤害的一种重要措施。

放射防护实验是评估和验证防护方案和设备的有效性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进行的放射防护实验的结果,并提供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建议。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验证不同防护材料和器具对辐射的防护能力。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和设备•放射源:使用Co-60放射源作为实验源头,放射源活度为XXX Ci。

•防护材料:选择了三种常见的防护材料进行测试,分别为铅、混凝土和铝。

•防护器具:使用辐射防护手套和铅门对辐射进行防护。

实验步骤1.将放射源置于实验室平台上,固定放射源位置。

2.测量放射源的初始辐射强度。

3.在放射源前方设置不同防护材料的防护屏障,分别测量防护屏障后的辐射强度。

4.记录并比较不同防护材料的辐射阻挡效果。

5.使用辐射防护手套进行操作,测量手套对放射源辐射的防护程度。

6.使用铅门关闭放射源,测量关闭门后的辐射强度。

7.记录并比较辐射防护手套和铅门的防护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防护材料的辐射阻挡效果表格显示了不同防护材料的辐射阻挡效果。

防护材料辐射强度(单位:Gy)无防护XX铝XX铅XX混凝土XX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防护材料对辐射的阻挡效果有所差异。

铅材料具有最好的防护效果,其次是混凝土,而铝材料的防护效果相对较差。

这是因为铅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度,在辐射防护中能够更有效地阻挡辐射。

防护器具的辐射阻挡效果实验结果还比较了辐射防护手套和铅门的防护效果。

•辐射防护手套:在使用辐射防护手套的情况下,测量到的辐射强度较无防护时明显降低。

•铅门:关闭铅门后,辐射强度显著减小,几乎达到零。

这表明辐射防护手套和铅门都能够有效地阻挡辐射,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铅材料是一种较好的辐射防护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挡辐射。

2.辐射防护手套是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能够降低操作人员被辐射的风险。

光防护实验报告

光防护实验报告

光防护实验报告光防护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光线,包括太阳光、电脑屏幕的蓝光、荧光灯的紫外线等。

然而,这些光线中的一部分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光线对人体的影响,并测试不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实验一:太阳光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太阳光对皮肤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两组实验对象,一组暴露在太阳光下,另一组则被遮蔽在室内。

实验结果显示,暴露在太阳光下的实验对象的皮肤发红,甚至出现了轻微的晒伤。

而被遮蔽在室内的实验对象的皮肤则没有明显变化。

这表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有害。

实验二:蓝光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电脑屏幕发出的蓝光对眼睛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两组实验对象,一组长时间使用电脑,另一组则避免使用电脑。

实验结果显示,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实验对象普遍出现眼睛疲劳、干涩和视力下降等症状。

而避免使用电脑的实验对象则没有明显不适。

这表明电脑屏幕发出的蓝光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

实验三:紫外线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荧光灯发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两组实验对象,一组暴露在荧光灯下,另一组则避免接触荧光灯。

实验结果显示,暴露在荧光灯下的实验对象的皮肤出现了轻微的晒伤和干燥。

而避免接触荧光灯的实验对象则没有明显变化。

这表明荧光灯发出的紫外线对皮肤也有一定的伤害。

防护措施测试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测试了几种常见的防护措施,包括太阳镜、防蓝光眼镜和防晒霜。

我们选择了一组实验对象,他们分别佩戴了不同的防护措施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户外活动。

实验结果显示,佩戴太阳镜的实验对象的眼睛没有出现明显不适,而未佩戴太阳镜的实验对象则普遍出现了眼睛疲劳和干涩。

佩戴防蓝光眼镜的实验对象的眼睛也没有出现明显不适,而未佩戴防蓝光眼镜的实验对象则出现了视力下降等症状。

佩戴防晒霜的实验对象的皮肤没有出现晒伤和干燥,而未佩戴防晒霜的实验对象则出现了轻微的晒伤和干燥。

辐射实验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辐射实验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辐射照射,观察和记录不同生物样本的辐射效应,了解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验证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相关理论,并探讨辐射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二、实验原理辐射生物学效应是指辐射对生物体造成的生物学损伤,包括细胞水平的损伤和整体水平的损伤。

本实验采用伽马射线照射生物样本,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周期、DNA损伤、细胞凋亡等指标,评估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人肺上皮细胞、大肠杆菌等。

(2)仪器:伽马射线源、细胞培养箱、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2. 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将小鼠成纤维细胞、人肺上皮细胞、大肠杆菌等接种于培养皿中,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辐射照射:将培养好的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细胞用伽马射线照射,对照组细胞不进行照射。

(3)细胞形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4)细胞周期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

(5)DNA损伤检测:采用末端标记法检测DNA损伤。

(6)细胞凋亡检测:采用Annexin V-FITC/PI双重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7)辐射防护措施:在实验过程中,采用防护屏、防护服等防护措施,确保实验人员安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在照射后出现明显的形态变化,如细胞膜破裂、细胞质收缩等。

2. 细胞周期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表明辐射导致细胞周期阻滞。

3. DNA损伤检测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DNA损伤程度明显增加,表明辐射导致DNA损伤。

4. 细胞凋亡检测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表明辐射导致细胞凋亡。

五、实验讨论1. 辐射生物学效应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伽马射线照射对生物体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包括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周期阻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

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辐射防护实验报告》专业:xxx 姓名:xxx 学号:2010xxxx实验一:γ射线的辐射防护一、实验目的1、掌握X-γ剂量率仪的使用方法;2、了解环境中的γ照射水平;3、通过不同时间和距离的测量,获得γ外照射防护的直观认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二、实验原理闪烁探测器是利用核辐射与某些透明物质相互作用,使其电离和激发而发射荧光的原理来探测核辐射的。

γ射线入射到闪烁体内,产生次级电子,使闪烁体内原子电离、激发后产生荧光。

这些光信号被传输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经光阴极的光电转换和倍增极的电子倍增作用而转换成电信号,它的幅度正比于该次级电子能量,再由所连接的电子学设备接收、放大、分析和记录。

三、实验内容1、测量实验室γ照射本底环境;2、测量一条环境γ照射剂量率剖面;3、测量岩石的γ照射剂量率;4、加放射源,测量并计算不同测量时间情况下的剂量;5、加放射源,测量不同距离情况下的剂量率。

四、实验设备1、Ra-226源一个;2、X-γ剂量率仪一台;3、岩石标本。

五、实验步骤布置实验台,注意: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首先布置好准直器、探测仪,最后放置放射源,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实验步骤如下:1、调节准直器以及探测仪器的相对位置;2、设置好仪器的测量时间为30秒,记录仪器的本底剂量率Nd (连测3次,取平均值);3、在探测仪器对面布置好放射源,使得射束中轴线和准直器中轴线重合,源探距离为1米,如上图所示,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1(连测3次,取平均值);4、调整仪器的测量时间为60秒,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2(连测3次,取平均值);5、调整仪器的测量时间为90秒,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连测3次,取平均值);6、暂时屏蔽放射源,源探距离为0.5米,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1(连测3次,取平均值);7、暂时屏蔽放射源,源探距离为2米,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2(连测3次,取平均值);8、在校园里测量一条环境γ照射剂量率剖面,记录每个测点的仪器的剂量率(连测3次,取平均值);9、在博物馆前的岩石标本处测量不同岩性岩石的γ照射剂量率,记录每个测量的剂量率(连测3次,取平均值);10、数据处理。

辐射检测实习报告模板

辐射检测实习报告模板

实习单位:XXX辐射检测中心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辐射检测中心的日常检测工作,了解了辐射检测的基本流程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电离辐射检测、氡气检测、个人累积剂量检测、环境检测等多个项目。

在电离辐射检测项目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剂量率仪进行辐射强度的测量,并了解了不同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特性。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剂量率仪,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以及如何判断辐射强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在氡气检测项目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氡气检测仪进行氡气浓度的测量,并了解了氡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氡气检测仪,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以及如何判断氡气浓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在个人累积剂量检测项目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表面污染测量仪进行个人累积剂量的测量,并了解了累积剂量对人体的影响。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表面污染测量仪,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以及如何判断个人累积剂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在环境检测项目中,我参与了辐射环境检测、放射源检测、探伤室检测等多个子项目。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了不同子项目的检测方法和流程,并学会了如何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检测。

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辐射检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辐射检测的基本流程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剂量率仪、氡气检测仪、表面污染测量仪等仪器设备进行辐射强度的测量,并了解了不同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特性。

同时,我也了解了辐射检测在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方面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中心的老师和同事们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

通过实际操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这次实习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辐射检测工作的决心,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辐射检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辐射检测的基本流程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核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核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热释光计量学的原理是基于某些物质所具有的热释光特性.他们经过放射源 辐照后,物质结构内部的电子能级发生变化,部分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并被 陷阱俘获.把经过照射的材料加热,则受热激发的电子返回基态能级,同时把 储存的能量以发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发光强度与加热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 为发光曲线。在测量过程中,仪器对剂量计进行加热,同时测出一定温度范 围内释放的总光量,便可确定所受剂量的大小。
7.78
2
五、实验数据处理
当吸收材料为铝板时,由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曲线为 LnI=-0.021X+11.52,则μ m=0.021cm2/g,半吸收厚度 164.6,由附图可查得γ射线能量约为 6 MeV
当吸收材料为铅板时,由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曲线为 LnI=-0.121X+11.55,则μ m=0.121 cm2/g,半吸收厚度为 28.6,由附图可查得γ射线能量约为 6 MeV
四、实验原始记录
铝板总 厚度
(mm) 计数
对数计 数率
铅板总 厚度 (mm) 计数
对数计 数率
不同吸收材料下的计数统计表
0
9.02 17.46 27.1 37.52
5603615 4840979 4191658 3559002 2976094 11.44 11.30 11.15 10.99 10.81
核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褚 俊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实验五 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
一、实验目的
了解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用吸收法测定γ射线的能量。
二、实验仪器
铅板、铝板若干、FH—463A 型自动定标器、放射源、通用闪烁探头。
三、实验原理
吸收法是一种用来鉴定由放射性物质产生的γ射线能量的测量精度不 高的方法。当窄束γ射线垂直通过厚度为 x 的吸收物质时,它的强度减弱服 从指数规律 I=I0e-μx,式中 I0 为放射源强度,I 为通过吸收物质距离 x 时的强 度,μ为吸收系数。两边取对数并化简得,μm=(ln I0-lnI )/xm,由 lnI — xm 曲线,定出半吸收厚度 xm/2,然后由 xm/2—hv 图像中求出γ射线的能量。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1. 简介本报告是根据最新的放射防护标准,对某个地区进行放射性物质的检测和评估。

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衰变性质的物质,包括天然放射性物质和人工放射性物质。

通过对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确保人类在放射性物质存在的环境中不会受到放射性辐射的危害。

2. 检测范围本次放射防护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人体接受的放射性剂量3. 检测方法3.1 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检测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是通过使用空气采样器收集空气中的微粒和气体,并使用高灵敏度的放射性测量仪器对其进行分析和测量得到的。

常用的放射性测量仪器包括气体比计数器和液体闪烁计数器。

3.2 水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检测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是通过采集水样,在实验室中进行预处理,并使用放射性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得到的。

常用的放射性测量仪器包括液体闪烁计数器和γ谱仪。

3.3 土壤中放射性物质含量的检测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是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在实验室中进行预处理,并使用放射性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得到的。

常用的放射性测量仪器包括液体闪烁计数器和γ谱仪。

3.4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含量的检测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是通过采集食品样品,在实验室中进行预处理,并使用放射性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得到的。

常用的放射性测量仪器包括液体闪烁计数器和γ谱仪。

3.5 人体接受的放射性剂量的评估人体接受的放射性剂量是通过对不同人体部位进行测量,记录人体暴露于放射性物质的情况,并使用计算方法对人体接受的放射性剂量进行评估得到的。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组织当量方法和效应当量方法。

4. 检测结果与评估根据以上检测方法,我们对该地区的放射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和评估,并得到了以下结果:•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人体接受的放射性剂量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放射卫生与防护实训报告

放射卫生与防护实训报告

放射卫生与防护实训报告一、引言放射卫生与防护是保护人类免受辐射伤害的重要领域。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在放射卫生与防护实训中的学习和实践经验,以及对放射卫生与防护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训内容1. 实验仪器与设备在实训中,我们使用了多种放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辐射剂量仪、核辐射源、防护服等。

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正确使用对保护人员免受辐射伤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实验操作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习了放射源的安全处理和运输、辐射剂量的测量和计算、辐射防护措施的实施等技能。

这些实验操作和技能的掌握对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辐射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三、实践经验1. 了解辐射源的特性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辐射源的特性,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人体的不同影响。

这使我们能够根据辐射源的特性来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

2. 注意个人防护实训中,我们重视个人防护,如正确佩戴防护服、手套、面罩等防护装备。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正确地进行手部和面部的清洁,以防止辐射物质残留。

3. 掌握辐射剂量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辐射剂量的测量方法,如使用辐射剂量仪进行测量,并学会了辐射剂量的计算方法。

这使我们能够及时获得辐射剂量的信息,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对放射卫生与防护的认识和理解1.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通过实训,我们深刻认识到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辐射能够损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DNA损伤和遗传突变。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辐射的高度警惕,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辐射防护的重要性实训使我们认识到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通过正确使用防护设备、遵循操作规程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五、结论通过放射卫生与防护实训,我对辐射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高,掌握了一系列实验操作和技能,并加深了对辐射防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放射卫生与防护的学习和实践,为保护人类免受辐射伤害做出自己的贡献。

物理辐射实验报告

物理辐射实验报告

1. 了解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辐射的测量方法;3. 研究不同辐射源对物质的影响;4. 分析辐射防护措施。

二、实验原理辐射是指电磁波、粒子流等能量传递方式,它具有穿透力、电离作用等特性。

本实验主要研究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对物质的影响。

电磁辐射是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动,其频率和波长决定了辐射的性质。

电磁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粒子辐射是由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等)组成的流动,其穿透力比电磁辐射强。

粒子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中子等。

本实验采用电离室和荧光屏两种方法来测量辐射。

电离室是一种测量辐射强度的仪器,通过测量辐射在电离室内的电离效应来计算辐射强度。

荧光屏是一种测量辐射的剂量当量的仪器,通过观察荧光屏上产生的荧光斑来计算辐射剂量当量。

三、实验器材1. 电磁辐射发生器;2. 粒子辐射发生器;3. 电离室;4. 荧光屏;5. 秒表;6. 毫安表;7. 精密电子天平;8. 实验桌;9. 实验记录本。

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2. 将电磁辐射发生器和粒子辐射发生器分别放置在实验桌上;3. 在电磁辐射发生器附近放置电离室,观察并记录辐射强度;4. 在粒子辐射发生器附近放置电离室,观察并记录辐射强度;5. 使用荧光屏测量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的剂量当量,观察并记录荧光斑;6. 改变辐射源与电离室、荧光屏的距离,重复步骤3-5,观察辐射强度和剂量当量的变化;7. 在不同辐射源附近,使用精密电子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观察辐射对物质的影响;8.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2. 电磁辐射的剂量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3. 粒子辐射的剂量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4. 辐射对物质的质量影响不大。

六、实验结论1. 辐射具有穿透力、电离作用等特性,对物质有一定的影响;2. 辐射强度和剂量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3. 辐射防护措施可以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放射防护实验报告

放射防护实验报告

放射防护实验报告放射防护实验报告放射防护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旨在保护人类免受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放射性物质的辐射情况,探索不同防护措施的效果以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实验一:辐射源的测量首先,我们需要测量放射源的辐射水平。

实验中使用了一台专业的辐射计,通过测量辐射计的读数,我们可以得到辐射源的辐射水平。

结果显示,辐射源的辐射水平为X微西弗/小时。

实验二:无防护情况下的辐射暴露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模拟了无防护情况下的辐射暴露。

实验者暴露在辐射源旁边,持续暴露10分钟。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使用辐射计测量实验者的辐射剂量。

结果显示,实验者的辐射剂量为Y毫西弗。

实验三:不同防护措施的效果比较接下来,我们对比了不同防护措施的效果。

我们分别采用了铅板、铝板、铜板以及混凝土墙壁作为防护材料,将实验者暴露在辐射源旁边,持续暴露10分钟。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再次使用辐射计测量实验者的辐射剂量。

结果显示,铅板的防护效果最好,辐射剂量仅为Z毫西弗。

其次是铝板,辐射剂量为Z1毫西弗。

铜板的防护效果稍逊,辐射剂量为Z2毫西弗。

混凝土墙壁的防护效果最差,辐射剂量为Z3毫西弗。

实验四:防护材料对人体的影响为了探索不同防护材料对人体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

我们选择了铅板和铝板这两种防护材料,将实验者分成两组,分别进行10分钟的辐射暴露。

结果显示,使用铅板进行防护的实验者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使用铝板的实验者。

此外,使用铅板进行防护的实验者在实验结束后没有出现不适症状,而使用铝板进行防护的实验者则出现了轻微的恶心和头晕。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放射源的辐射水平是需要严格测量和监控的,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2. 无防护情况下的辐射暴露会导致辐射剂量的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 铅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防护材料,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4. 防护材料的选择对人体的影响也需要考虑,铅板相对安全,而铝板可能会导致一些轻微的不适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分别测量不同材料对不同能力中子的防护水平;
四、实验设备
1、PC 及相关辅助软件。
五、实验步骤
1、打开软件,对软件进行正确的设定。
2、做γ剂量实验,测定γ射线在不同的距离下的剂量,列表记录结果。
3、做γ屏蔽实验,用实验室窄束γ射线,测量在不同厚度物质的条件下,射线通过不同物质的剂量,列表记录结果。
4、做β屏蔽实验,测量在不同厚度屏蔽物质的条件下,射线通过不同物质的剂量,列表记录结果。
5、做中子屏蔽实验,用快中子测量在不同厚度屏蔽物质的条件下,射线通过不同屏蔽物质的剂量,列表记录结果。
6、关闭软件,写实验报告。
六、实验结果
1.γ计量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实验图像为:
9、在博物馆前的岩石标本处测量不同岩性岩石的γ照射剂量率,记录每个测量的剂量率(连测3次,取平均值);
10、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如下:
1)本底剂量率为:
2)在距离放射源、1、2米处不同时间计数率为:
距离m
时间
30s
60s
90s
/
/
/
/
/
/
平均值
/
/
1
43
平均值
/
/
2
/
/
/
/
平均值
/
/
3)从核工楼到博物馆伽马剂量率坡面如下:
3、暂时屏蔽放射源,并添加混凝土屏蔽材料,开启放射源,得到当前仪器的计数率N1(连测3次以上,取平均值),如下图4所示;
图2、不放置放射源,测量本底Nd示意图
图3、未加屏蔽材料,测量N0示意图
图4、添加混凝土屏蔽材料,测量N1示意图
4、利用上述测定的计数Nd、N0、N1计算实验测定值,即减弱倍数 ;
1-1γ计量Gy/cm
2.γ屏蔽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材料
粒子数
Fe
300000
厚度
2
4
6
8
10
12
计量
Pb
厚度
1
2
3
计量
14
16
4
5
实验图像为:
1-2Fe屏蔽γ射线(Gy/cm)
1-3Pbγ射线屏蔽
3.β射线屏蔽实验数据如下:
厚度(cm)
剂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厚度(cm)
剂量
AL铝

实验图像为:
1-4β射线屏蔽-Al
1-5β射线屏蔽-锡
3、以上述给出的K或η的测量值为准,测量得到铁板、铅板达到上述减弱倍数值时所需的厚度,如果没有正好合适厚度的材料,则利用由偏厚和偏薄的对应材料测量得到的减弱倍数值进行线性插值计算得到对应材料厚度;
4、宽束时测量得到铁板达到上述减弱倍数值时所需的厚度,并分析比较。
四、实验设备
1、Ra-226源一个;
2、混凝土、铅、铁板若干;
答:不同测量时间测得的剂量率基本相等。
4、根据γ照射剂量率剖面,分析测量值高低情况,并统计平均值作为环境本底,计算在此环境下的年有效剂量。
答:如图在1-1中在测量过程中得到的剂量率剖面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值附近,其波动较大的点引起的原因是粒子的统计涨落,没有特殊意义。得到平均剂量率为:
年有效剂量为:*365*8*10-8Gy/h=*10-4Gy
7.在宽束情况下用进行上述实验,求出实现上述的减弱倍数K0需要铁的等效厚度dFe‘。
六、思考与计算
1、理论计算出铅、铁等效屏蔽厚度d’Pb、d’Fe,并与实验测定值dPb、dFe进行比较,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对应结果,给出分析结论。
答:
理论求的的厚度要比实际所用的厚度大一些,因为在实际反应过程中,还有发生射线的散射以及和介质发生反应等现象。
4.快中子屏蔽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厚度(cm)
剂量
厚度(cm)
剂量
厚度(cm)
剂量
pb铅
Fe
Cu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20
20
20
25
25
25
30
30
30
35
35
35
40
40
45
45
60
60
50
65
65
55
70
+00
60
65
70
+00
厚度(cm)
剂量
厚度(cm)
剂量
厚度(cm)
剂量
钨(W)

硼砂
4、如果上述几组结果差别比较大,分析原因并给出分析结论。
答:我们计算所得的屏蔽材料的厚度是在理想的状态下,而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入射射线粒子会与屏蔽材料原子发生相应的反映,以及会产生散射,折射,因而实际在测量过程中的厚度和计算所得厚度是不一样的。
实验三:γ、β、中子射线的辐射屏蔽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不同时间和距离的测量,获得γ外照射防护的直观认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5、暂时屏蔽放射源,计算混凝土的厚度d。课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理论减弱倍数K1,并与实验值K0相比较;
6、测定要实现上述的减弱倍数K0需要的铅、铁的等效厚度dPb、dFe,基本过程是:放入足够厚的材料,使得读数小于N1,然后逐步撤出部分材料,使得仪器读数逐渐增大到N1,此时的材料厚度就是等效厚度。如果没有正好合适厚度的材料,则利用偏薄和偏厚的测定值进行线性插值计算得到。
三、实验内容
1、测量实验室γ照射本底环境;
2、测量一条环境γ照射剂量率剖面;
3、测量岩石的γ照射剂量率;
4、加放射源,测量并计算不同测量时间情况下的剂量;
5、加放射源,测量不同距离情况下的剂量率。
四、实验设备
1、Ra-226源一个;
2、X-γ剂量率仪一台;
3、岩石标本。
五、实验步骤
布置实验台,注意: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首先布置好准直器、探测仪,最后放置放射源,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通过表格列出不同物质对β,γ,中子的屏蔽效果。
答:
对于快中子屏蔽物质都为20cm厚时各物质屏蔽效果
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准直器以及探测仪器的相对位置;
2、设置好仪器的测量时间为30秒,记录仪器的本底剂量率Nd(连测3次,取平均值);
3、在探测仪器对面布置好放射源,使得射束中轴线和准直器中轴线重合,源探距离为1米,如上图所示,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1(连测3次,取平均值);
4、调整仪器的测量时间为60秒,测定并记录仪器的剂量率N02(连测3次,取平均值);
3、X-γ辐射仪一台;
五、实验步骤
布置实验台,注意: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首先布置好准直器、探测仪,最后放置放射源,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准直器以及探测仪器的相对位置,如下图2所示,调节到仪器的cps档,记录仪器的本底计数率Nd(连测3次以上,取平均值);
2、在探测仪器对面布置好放射源,使得射束中轴线和准直器中轴线重合,如下图3所示,测定并记录未加屏蔽材料时仪器的计数率N0(连测3次以上,取平均值);
2、通过分析实验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关系和差别,获得直观的认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二、实验原理
利用宽束X或γ射线的减弱规律,考虑康普顿散射效应造成的散射光子不是被完全吸收而仅仅是能量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会继续传播而有可能穿出物质层。
图1、窄束、宽束示意图
在辐射防护中遇到的辐射一般为宽束辐射,射线束较宽、准直性差,穿过的物质层也很厚,如上图1所示,在此情况下,受到散射的光子经过多次散射后仍然可能会穿出物质,到达观察的空间位置,此时考察点上观察到的不仅包括那些未经相互作用而穿出物质层的光子,而且还包括初级γ射线经过多次散射后产生的散射光子。
图1-1
4)博物馆前岩石计量率如下:
砂岩
白云岩
花岗岩
钒钛磁铁矿
六、思考与计算
1、根据测得的实验室γ照射本底环境Nd,计算在此环境下的年有效剂量。
答:在实验室本底环境下年有效剂量为:
E=Nd*365*8=*365*8*10-8Gy/h=*10-4Gy
2、根据布置放射源情况下,不同距离测得的剂量率N0、N1、N2,计算在此条件下,每天工作八小时的年有效剂量,并进行比较。
利用宽束X或γ射线的减弱规律,考虑康普顿散射效应造成的散射光子不是被完全吸收而仅仅是能量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会继续传播而有可能穿出物质层。
图1、窄束、宽束示意图
在辐射防护中遇到的辐射一般为宽束辐射,射线束较宽、准直性差,穿过的物质层也很厚,如上图1所示,在此情况下,受到散射的光子经过多次散射后仍然可能会穿出物质,到达观察的空间位置,此时考察点上观察到的不仅包括那些未经相互作用而穿出物质层的光子,而且还包括初级γ射线经过多次散射后产生的散射光子。
《辐射防护实验报告》
专业:xxx姓名:xxx学号:2010xxxx
实验一:γ射线的辐射防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X-γ剂量率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环境中的γ照射水平;
3、通过不同时间和距离的测量,获得γ外照射防护的直观认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二、实验原理
闪烁探测器是利用核辐射与某些透明物质相互作用,使其电离和激发而发射荧光的原理来探测核辐射的。γ射线入射到闪烁体内,产生次级电子,使闪烁体内原子电离、激发后产生荧光。这些光信号被传输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经光阴极的光电转换和倍增极的电子倍增作用而转换成电信号,它的幅度正比于该次级电子能量,再由所连接的电子学设备接收、放大、分析和记录。
2 了解不同材料对给定能量和强度的γ射线和中子的屏蔽防护能力,以及了解不同材料对β射线的屏蔽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