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起源
对联基础
春晚 迎春
春不晚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主谓结构
岁寒 守岁
岁无寒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主谓结构
4、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 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 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 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 字。
世诗人用韵的标准。
中华新韵
中华诗词学会《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 发展纲要》指出:“为促进声韵改革和推行 新声韵,很有必要组织学者、专家尽快编出 新韵书。新韵可先出简本,以应急需,然后 在简本试行的基础上再出繁本。”据此, 《中华诗词》编辑部组织力量,对之前公布 的两种简表以及诗词界传用的几种简表,进 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和归纳,征求了一些 诗词作者的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整理出了 《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 于2010年公布。
• 韵书从出现到定型几经变迁,隋代陆法言所著的 《切韵》收录了1.15万字,并将其划为分属平、 上、去、入四声的193个韵部,在唐代被列为官韵, 可以说是唐诗用韵的标准,可惜已经失传,它所 反映的语音系统却是后世大部分韵书分类的依据。 北宋陈彭年等修著的《大宋重修广韵》则极大地 继承了《切韵》的理论,并更加详细地划分为206 个韵部。
从现代汉语语法学的角度讲,也就是说,相应的句式结构 或词语结构要尽可能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对动宾结构,或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
清圣祖康熙题菊香书屋联:
庭松 不改 青葱 色;
偏正结构
并列结构
盆菊 仍霏 清静 香。
偏正结构
并列结构
山东官建国参加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征集春 联应对的一副佳作: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由两句相对呼应的诗句组成,形式上上下句字数相等或相近,内容上意义相对,形成一种对比或呼应的关系。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一、对联的起源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据史书记载,对联的起源与汉代的“对对子”有关。
汉代的“对对子”是指在祭祀活动中,为了增加祈福的效果,人们会在祭祀场所的两侧挂上一对对联,通过对联的呼应与对比,来表达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从祭祀活动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艺术形式。
在唐代,对联的使用更加普遍,成为文人雅士们赋诗作文的一种方式。
唐代文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就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对联,这是对联在文学领域中的早期应用。
二、对联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发展壮大,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
明代,对联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出现在宫廷和贵族的府邸中,还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庙宇、商铺和家庭。
明代文人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提到了对联的重要性,他认为对联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到了清代,对联的发展进一步扩展。
清代文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提到,对联是一种文化传统,它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起到了交流和传播文化的作用。
在清代,对联的使用也更加普及,不仅出现在庙宇和商铺中,还广泛应用于农村的民间活动中。
近代以来,对联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在新中国成立后,对联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出现在公共场所和政府机关中,还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中。
对联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对联的特点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对仗工整:对联的上下句需要在形式上达到对仗的效果,即上下句的字数相等或相近,并且在音韵和意义上相对呼应。
2. 内容相对:对联的上下句在内容上通常是相对的,通过对比或呼应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意境或情感。
对联的起源(推荐11篇)
对联的起源(推荐11篇)篇1:对联的起源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
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
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
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
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
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
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联的分类按用途分1、通用联――如春联,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3、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4、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
(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寿联)5、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6、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1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
桃符,即春节时挂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或书其名字,分挂大门左右两边,用以驱鬼避邪对联的起源-2张贴门神:神荼郁垒的形象,唐代以后被秦琼、尉迟恭所取代。
二人是唐初的开国功臣,也是太宗手下的猛将,传说由於泾河老龙被斩,引起鬼混唐朝,闹得太宗不得安宁,命秦琼、尉迟恭把守宫门,才镇住鬼怪。
后来太宗令画其像,贴於宫门上,从此有了张贴门神的习俗。
对联的起源-3对联为骈文和律诗的产物。
对句起源极早,六朝骈文集对偶之大成。
初唐沈、宋完成律诗的格律,诗的对偶更为固定化、规律化。
对联最迟起於唐代。
诗人刘郇伯与范酇为诗友,范云:「岁尽天涯雨。
」久无对句,刘谓:「人生分外愁。
」这是五言诗的对句。
李义山:「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
」温庭筠对曰:「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成熟的口头对联,於此时出现。
对联的起源-4五代时期,《宋史.蜀世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后蜀国君孟昶以学士辛寅逊所撰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为最早的春联,春联是对联之一。
关于对联的起源,说法有二。
一是据清末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记·学篇》中语,说对联起源于南朝梁代。
那时的一位文学家刘孝绰(481-539年)罢官不出,题句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仰"。
其三妹题"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
谭以为,此虽称诗,而出于门上,语皆骄俑,为对联之始。
若如此说,则上四句为最早的两副对联。
二是比较规范的说法,起源于"桃符"说。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
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何谓"桃符"。
据《淮南子》一书说,这"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神荼郁垒(读音"仲舒"、"郁律")二神之名,悬挂在大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像,左神荼右郁垒。
对联的特点
二、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一)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 ※文字条件:商周-两汉的对偶句;
魏晋南北朝的骈俪句(pián lì)。 ※载体条件:宋代桃符板
明代中期的红纸对联
桃符
桃符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 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 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 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 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 老虎。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 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 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 桃符。而且古代人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专门 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被人们用来镇邪驱鬼、 祈福纳祥。
胜迹联
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 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
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
八九”。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 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 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
袁世凯死后,四川有人给他写了一副挽联
起六
中 国 人 民 。 妙 极 !
字 , 意 思 是 袁 世 凯 对 不
此 对 联 上 联 五 字 , 下 联
对联技法欣赏(一)
※藏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
※拆字: 琴瑟琵琶,八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鬼靠边。
※嵌字: 李花开太白 苏木长东坡 ※叠字和重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奇对趣联
奇对趣联1、对联的起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这是对联最原始的形式。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
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论语》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后来,在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骈文里,句子更是“奇偶相配”。
隋唐以后,律诗兴起,其颔联、颈联都是对仗的,把它们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
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等等,对联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律诗中分化出来的。
这是现代对联的来源之一。
对联的另一个来源是集句。
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词句按照一定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也可形成很好的对联。
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曾摘“鸟鸣山更幽”对古人诗句“风定花犹落”。
这样,比原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妙,因为后者上下句只有一层意思,而前者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则动中有静。
对联的来源之三是文人的专意创作。
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
(此“中国第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
例如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词一联语:“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
南宋的杨邦乂在金军攻破建康,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十个大字:“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朱熹筑沧州精舍,曾自书一联:“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对联的起源简介
对联的起源简介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今天店铺就来告诉你对联的起源简介,欢迎阅读。
对联的起源简介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
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的由来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
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
《茅亭客话》记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受诗词的影响,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大诗人陆游就曾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
明代对联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之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本人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对联
9
武威铁路职工培训学校
对联欣赏
绕寺千嶂,松苍竹翠 出门一笑,海阔天空 昆明华亭寺钟楼 雨不崇朝遍天下 花随流水到人间 泰山雨花道院联。尚非俗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明]董其昌题杭州飞来峰冷泉亭联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灌县青城山天师洞联
10
13
武威铁路职工培训学校
对联欣赏
(三)修养联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清]郑燮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郑燮 愿闻己过 求通民情 [清]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题书室
14
武威铁路职工培训学校
对联欣赏
铁肓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方志敏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徐特立赠王汉权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录何瓦琴句赠瞿秋白
对联欣赏
对联欣赏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 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是由律诗的 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据历史记载,后蜀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 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 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到了明 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入清以后,乾隆、嘉庆、 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 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武威铁路职工培训学校 11
对联欣赏
(二)治学联
对联常识
二、对联常识(一)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对联孕育于先唐,产生于唐至五代,然后受各种姊妹艺术的影响与促进,发展于宋元,到明清达于鼎盛。
1.孕育对联的修辞手法(1)对偶对联在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偶。
对偶,指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是一种反映汉语特点的修辞方式。
(2)对偶的发展·对偶这种修辞方式很早就存在于古代的散文和诗歌中。
例如《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等:·西汉时期的赋体作品中,对偶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赋体作品趋向骈体化,追求形式的齐整,通篇由对偶句组成,并开始讲究平仄。
例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宋元思书》)·赋和骈体文对后世文体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尤其是骈体讲宄平仄和对偶的艺术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诗和以后的对联这两种艺术形式。
2.产生对联的载体条件古人认为桃木和桃木制品可以驱邪辟鬼,在大门上挂上两块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称为“桃符”。
后来就在上面写一些吉利词句,再后来又发展为书写联语。
这就是春联乃至所有对联的起源。
传统的说法认为,保留至今的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的蜀主孟昶(chäng)写在桃符上的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3.促进完善对联的姊妹艺术(1)对联与赋和骈体文从对联艺术本身的特点看,它句式灵活,长短自如,注重文采和用典等,与赋和骈体文都有相似之处;它的讲究平仄,不讲押韵,则更像骈体文。
(2)对联与律诗律诗的中间两联都要求对仗,将对联与它相比,除了在字数的要求上不同(对联不像律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以外,其余在平仄、对仗方面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3)对联与词对联的对偶要求虽大体与律诗相同,但又不像律诗那么严格。
律诗对仗不允许同字相对,对联则可以这样。
这些特点,与词相似。
(4)对联与曲元曲的体式与词接近,但比词更为通俗和口语化:也比诗词有更多的复字、叠字等。
对联的来历
一、对联的来历和起源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宝。
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二、对联特点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三、对联的种类1、春联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
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2、节日联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
比如: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节联)。
3、婚联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
比如: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4、寿联所谓寿联,是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
对联的来历精选
对联的来历精选对联,是我国一种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历史悠久,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对联的来历,欢迎大家阅读!对联的来历一对联的文体渊源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
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
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对联的起源时间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对联的发展高峰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对联的由来
对联的由来
对联最早是起源于桃符,是人们为了去除厉鬼,而将神荼、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木上,并悬挂于门上。
然后随着发展,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
而到了明代,随着对对子的习俗开始盛行,对联的这个词也出现了。
时至今日,春节贴对联成了不可缺少的传统习俗。
按照用途来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为通用联、专用联、春联、贺联、挽联、赠联、行业联等等。
1、对联以直观的文字形式彰显了一个家对代莱一年的幸福期望。
比如风流双全人吉祥,财喜两旺家和睦,日月万事如意。
2、对联体现我国语言魅力的独特艺术形式,最早的对联记载于三国时期,发展到如今,春联变成了过年必不可少的习俗。
3、一副对联,突显的.就是一个家庭的精气,倾注的就是一个家庭的期望。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一、对联的来源对联,又称对子、对仗,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是由两句相对呼应、意义相关的诗句组成的。
对联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俗。
1. 古代祭祀习俗对联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习俗。
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人们会在神龛或祭坛上贴上对联,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福之意。
这种对联的形式最早比较简单,通常是对仗的诗句,如“上联:天地玄黄,下联:宇宙洪荒”。
2. 文人雅士的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从祭祀活动中脱离出来,成为文人雅士们的创作形式。
文人们通过对联的创作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文化修养,对联因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这些对联往往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上联:春风送暖,下联:百花齐放”。
二、对联的发展对联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1. 官方机构的推广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官方机构对对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明代的礼部曾规定官方对联的格式和内容,使得对联得到了更加规范和严谨的发展。
这些官方对联往往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弘扬正统文化,如“上联:明德惟馨,下联:崇文光大”。
2. 民间传承与创新除了官方机构的推广,对联在民间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创新。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对联的创作,表达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思想观念。
例如,广东的对联常常以谐音和幽默为特点,如“上联:吃饭不忘碗筷,下联:睡觉不忘被褥”。
3. 对联的艺术性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从纯粹的文字形式发展为一种具有艺术性的表现形式。
在对联的创作中,人们注重文字的美感和表现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同时,对联的艺术性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审美标准和技巧。
总结: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经历了祭祀习俗、文人雅士的创作、官方机构的推广以及民间传承与创新等多个阶段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的方式。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一、对联的来源对联,又称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对联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人们在祭祀神灵时,会用竹简或木牌写下祝福的话语,这些话语往往成对出现,形成了最早的对联。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并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时的文人雅士们喜欢以对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对联逐渐成为文人雅士们展示才华的重要方式。
二、对联的发展1. 宋代对联的繁荣宋代是对联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文人雅士们对对联的创作非常热衷。
他们在对联中追求意境的独特和对词语的巧妙运用。
宋代的对联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意境相合为特点,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 明清时期的对联发展明清时期,对联的创作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明代的对联注重字面上的对仗和平仄的呼应,清代的对联则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
清代文人在对联创作中加入了更多的修辞手法,使对联的艺术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3. 当代对联的创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对联的创作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当代的对联创作更加注重与时俱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同时,当代对联的创作也更加注重创新,尝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对联的艺术形式更具时代特色。
总结: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
从最早的祭祀活动中的祝福语到如今的文人雅士们的创作,对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宋代是对联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对联的创作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而当代对联的创作更加注重与时俱进和创新。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联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通过对仗、平仄和意境的表达,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对联的起源精选
对联的起源精选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对联的起源,欢迎大家阅读!对联的起源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
《蜀??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
”个中玄妙,恐非天意。
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
”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
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
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
”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
”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
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
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
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
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效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
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一、对联的来源对联,又称联句、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它由两句平行的诗句组成,前后相对呼应,意义相对照应,形式上对称美观。
对联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时期,而其发展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1. 诗经时期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时期,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朝前期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
其中,有一些诗句就具备了对联的雏形,比如《小雅·鹿鸣》中的“鹿鸣于飞,草木有声”就是一种前后对应的表达方式。
2. 唐宋时期对联在唐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代文人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对联的爱好者,他们在书法和诗歌创作中广泛运用对联的形式,使对联的艺术更加丰富多样。
唐代的对联多以七言绝句为主,形式简练,意境深远。
宋代对联则更加注重对仗和韵律的处理,形式更加规范。
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对联的鼎盛时期,对联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明代文人董其昌在《梅花字义》中提出了对联的“工力学”,即对联的构思和创作技巧。
他认为对联应该注重平仄音律、意义相对、形式对称等方面的要求。
清代文人纪晓岚在《纪晓岚对联全集》中进一步总结了对联的艺术特点和技巧,对联的规范化程度更高。
二、对联的发展对联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1. 文化传承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联的创作需要对诗词、典故、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联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 艺术创作对联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创作者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对联的发展促进了书法、诗歌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和发展,同时也为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平台。
3. 社交交流对联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节庆活动、婚丧嫁娶还是日常交流,对联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通过对联的创作和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和友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对联的发展史
对联的发展史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有着高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下面将从对联的发展史入手,为大家介绍一下对联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阶段对联起源于汉代,最初是在祭祀活动中出现的。
汉代的祭祀活动中,有祭祀牲畜的习俗,人们常常在牲畜脖颈上系上红绸子,上面写上吉祥的话语。
这便是对联的起源。
二、初步形成阶段到了唐代,对联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唐代的文人雅士,将对联写在诗歌、文章中,形成了“对仗句”的文艺形式。
这也是对联初步形成的阶段。
三、繁荣发展阶段到了明代,对联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明代的文化盛世,为对联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明代文人雅士不仅写对联,还在自己的居所门前悬挂对联,以表达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四、逐渐式微阶段到了清代,对联开始逐渐式微。
清朝的文化倾向比较封闭,对联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对联的文化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对联的应用范围也日益狭窄。
五、复兴阶段到了近代,对联开始复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对联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人们不仅在自己的居所门前悬挂对联,还在各种场合中使用对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六、现代发展阶段到了现代,对联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人们使用对联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仅可以在纸张上写对联,还可以在电子屏幕上展示对联。
对联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拓展应用范围。
七、现代对联的应用现代对联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居所门前和各种场合中,还可以在文艺作品中使用对联。
比如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天灾人祸,山河无恙”就是一对对联。
现代对联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为对联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八、对联的文化价值对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对联不仅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还可以展现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味。
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有关对联的历史
有关对联的历史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汉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是通过对仗和韵律来进行表达的,以简洁、精炼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下面列举了有关对联的历史内容,以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1. 汉朝的起源:对联起源于汉朝,最早源于民间的歌谣,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
2. 隋唐时期的发展:在隋唐时期,对联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良,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开始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起来。
3. 宋代的繁荣:在宋代,对联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广泛传播的文化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宫廷、书院和民间。
4. 元明清时期的兴盛:在元明清时期,对联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5. 现代对联的创新:近代以来,对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出现了各种新的形式和风格。
6. 对联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对联也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如北方的对联多为豪放、奔放,南方的对联则更加细腻、含蓄。
7. 对联与书法的关系:对联与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联的字体和书法技巧对其美感起着重要的影响。
8. 对联的社会作用: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还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作用,如表达情感、宣传思想等。
9. 对联的传承与发展: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以保持其活力和魅力。
10. 对联的国际传播:对联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同时,对联也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以保持其活力和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起源对联的起源备课人:朱国朝【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概况及含义;掌握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别联系。
2、了解对联的特点;掌握对联的格律要求及写作。
【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起源、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对联含义及特点,会赏析对联,明白对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双边互动式创造课教学【教学设想】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载体,其含义及特点,甚至最基本的解读,都不为学生所熟知。
值此新春开学的第一堂语文课,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学会对联的鉴赏,实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
教学时间:5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
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喜爱。
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
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二、激趣:对联故事(1)古时候,有个人很喜欢附庸风雅。
一天晚上,浓云遮月,伸手不见五指。
他随口吟道:“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这时,恰好隔壁的穷秀才来向他借一样东西。
听明来意,他让秀才对出下联,方肯借物与他。
秀才想了想,脱口说:“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 主人一听,正是佳对,于是高兴地把东西借给了秀才。
(2)五十年代,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湖南视察工作时即兴吟诵对联,是一段颇具情趣的佳话。
据说,有一天,毛泽东和周恩来同车游览长沙市容,车行至湘江橘子洲畔,毛泽东诗兴勃发,提出要与周恩来作对联,并随即吟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小车离开橘子洲,直驶市区各处名胜古迹,行至天心阁,恰遇一群鸽子从阁中飞出,周恩来见景立即悟出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副对联作得如此工整对仗,又珠联璧合,足见两位伟人文学艺术功底之深厚。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
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4)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
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
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
”纪晓岚见皇帝直猜到他心里,非常激动,马上叩头谢恩,以下联道谢:“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5)一书生门对富人家的竹园,故在门上贴对联一幅: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富人见后将竹子全部砍去,此人在对联下各加一字,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人一见,干脆将竹子连根挖掉,此人又各加一字,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三、对联的起源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发展而来的。
远在周代,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画像,后来直接是名字,分别画或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是对联的萌芽。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
《茅亭客话》、《宋史蜀世家》均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一直到明代,人们才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春联之设始自明太祖朱元璋,《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对楹联结构的规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南怀瑾先生更是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
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
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
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第二课时一、关于对联起源的各种说法对于对联的起源,楹界对此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
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
《蜀梼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
”个中玄妙,恐非天意。
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
”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
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
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
”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
”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
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
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
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
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效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
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二、名联传世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
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
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
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
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天水一色风月无边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笔亲题: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
王安石在它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到:“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
”这说明,在当时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
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像寺僧契盈陪吴越忠懿王钱倜游黄浦江时,为碧波亭题联: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等人的少数作品,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光依东壁图书府心在西湖山水间赵孟�\题西湖灵隐寺联: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元代的对联形式,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到:安秀才花柳成花烛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的形式吧。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
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
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
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
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
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除夕夜,并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
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
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楹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
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
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卖弄风雅的风流天子。
他每逢出游总是到处题诗撰联,只是被称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联写得还算不错,联曰: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兰草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都有杰作传世。
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
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
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
晚清时期,对联的写作手法有了很大的创新,不过随着语言的变化和白话文、新体诗的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了。
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晚清时期,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闿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楹坛高手。
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资料,其他如梁恭辰、袁枚、王渔洋、谭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有专著传世。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的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