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固体火箭推进基础及发展

合集下载

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

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

工作时间: tk ≤1.8 秒 工作温度:TH = -40℃~50℃ 燃烧室外径: DH ≤0.426 米,发动机总长: L ≤2.52 米 附加条件:选用一种推进剂,装药采用多根管状药柱,为确
保同温度下的推力在允许范围内,可采用更换喷管。
三、课程设计任务:
1 分析原始条件,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发动机结构设计
2.1 发动机结构形式 ............................................................................................ 5 2.2 推进剂及药型选择 ........................................................................................ 5 2.3 壳体材料 ........................................................................................................ 6 2.4 发动机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7 三、 发动机的装药设计: ..................................................................................... 9 3.1 药柱基本参数 ................................................................................................ 9 3.2 药柱尺寸的确定 .......................................................................................... 10 四、 发动机燃烧室设计 ....................................................................................... 12 4.1 燃烧室结构,材料以及尺寸 ...................................................................... 12 4.2 燃烧室应力分析以及强度校核 .................................................................. 15 五、 发动机喷管设计 ........................................................................................... 15 5.1 喷管的气动设计 .......................................................................................... 15 5.2 喷管壁厚 ...................................................................................................... 17 5.3 喷管的热防护 .............................................................................................. 17 5.4 喷管堵盖 ...................................................................................................... 17 六、 喉部设计及校验计算 ................................................................................... 18 6.1 设计喉部尺寸 dt .......................................................................................... 18 6.2 温度区间—喉衬尺寸 如下表示: ............................................................ 25 七、 内弹道计算 ................................................................................................... 25 7.1 内弹道计算基本方程 .................................................................................. 25

“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课程 学习指南

“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课程  学习指南

1.课程属性火箭武器专业(即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的火箭弹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火箭弹构造与作用、火箭弹设计理论和火箭实验技术。

“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属于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的先修课程。

2.为什么要学习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课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是由推进剂燃烧和燃气流动构成的,燃气流动既是燃烧的直接结果,也是固体火箭发动机产生推进动力所需要的。

因此,燃气流动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课程将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的流动处理成燃烧室内的零维流和喷管中的一维流,如果不学习本课程,一方面不易理解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的流动过程,对学好“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课程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对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缺乏必要的气体动力学知识,难以深入开展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而本科毕业后直接从事固体火箭研制工作的学生将难以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进行工程设计与性能分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通过“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课程的学习,学生既可以结合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燃气流动问题,系统了解和掌握气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构建起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也为学好后修课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解决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内弹道计算、性能分析等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的知识结构把握课程的知识结构是学好“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的前提。

本课程由三个知识模块组成,即气体动力学基础知识、固体火箭发动机中一维定常流动和激波、膨胀波与燃烧波。

(1)气体动力学模块(14学时)该模块由教材的第一至第三章组成,是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知识模块,目的是建立起基本的气体动力学系统知识,为学习第二个知识模块奠定必要的气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该模块的主要知识点为♦课程背景♦流体与气体,气体的输运性质,连续介质假设,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系统,环境,边界,状态,过程,功,热量,焓,比热比,热力学第二定律,理想气体,等熵过程方程,气体动力学基本概念:控制体,拉格朗日方法,欧拉方法,迹线,流线,作用在流体上的外力,扰动♦拉格朗日方法与欧拉方法的关系,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熵方程♦流动定常假设,一维流动假设,一维定常流的控制方程组,伯努利方程,气流推力,声速,对数微分,马赫数,马赫锥,理想气体一维定常流的控制方程组,滞止状态,滞止过程,滞止参数,动压,气体可压缩性,临界状态,最大等熵膨胀状态,速度系数,气体动力学函数(2)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一维定常流动模块(8学时)该模块为教材的第四章,是气体动力学知识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具体应用,分别针对喷管、长尾管、燃烧室装药通道展开讲述,最后简要介绍多驱动势广义一维流动。

课程名称航空宇航推进原理

课程名称航空宇航推进原理

课程名称:航空宇航推进原理一、课程编码:0100034课内学时:32学分:2二、适用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三、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空气动力学四、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基础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航空航天领域所涉及动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概况。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工作原理、构造及它们的优缺点等,了解航空航天推进领域的先进的发展方向。

五、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其中在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和全部课程结束时分别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以本阶段的讲授的内容和安排的课外阅读材料为主。

试验与观摩主要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西山试验基地观看发动机正式试验,使之对本专业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六、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航空宇航推进系统简介2学时1.4航空宇航推进系统分类1.5航空宇航的发展1.6飞行器动力系统分类及其工作原理2.航空宇航推进的理论基础4学时2.1流体流动基本知识(包括与流体相关各无量纲数的含义、声速与马赫数、流体的研究方法)2.2气体动力学基础(包括一维流动的基本方程、膨胀波与激波的概念)3.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组成4学时3.1活塞式航空发动机3.2喷气推进发动机4.液体火箭发动机8学时4.1火箭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4.2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及其组成4.3液体推进剂5.固体火箭发动机8学时5.5固体火箭发动机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5.6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装药5.7固体推进剂5.8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6.火箭冲压发动机4学时6.4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基本组成特点6.5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剂6.6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发展7.特种推进系统简介2学时7.4电推进系统7.5核火箭推进系统7.6太阳能火箭发动机七、考核与成绩评定成绩以百分制衡量成绩评定依据:平时作业20%,专题20%,期末笔试60%八、参考书及学生必读参考资料1.王春利.航空航天推进原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方丁酉.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3.何庆芝.航空航天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4.Sutton,G.P.Bibarz,O.著,洪鑫,张宝炯等译.火箭发动机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九、大纲撰写人:李世鹏。

课程名称固体推进剂粘弹性力学基础

课程名称固体推进剂粘弹性力学基础

目录机械工程学院 (1)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27)化工学院 (36)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7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79)自动化学院 (84)理学院 (122)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136)材料科学院工程学院 (148)机械工程学院新增研究生课程大纲编号:082501B09课程名称:固体推进剂装药结构力学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solid propellant structure mechanics一、课内学时: 32 学分: 2二、适用专业:航天工程,航空工程,兵器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和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等专业。

三、预修课程:工程力学,粘弹性力学,固体推进剂性能四、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固体推进剂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了解多种载荷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形变行为,表现为响应特性(应力一应变关系)和破坏机理准则,能够运用标准、规范和准则,开展典型载荷下的装药结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评判固体推进剂装药完整性的综合能力,为固体年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六、教学主要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A 教学主要内容1绪论1.1 固体推进剂的基本概念1.2 固体推进剂的分类1.3 双基推进剂的组分1.4 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组分1.5 固体火箭对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要求2固体推进剂的力学性能2.1固体推进剂力学本构模型2.2固体推进剂应力-应变关系式2.3固体推进剂的松弛模量()E t 、蠕变模量()D t 和复模量()E t2.4固体推进剂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2.5固体推进剂的极限特性3固体推进剂装药应力、应变和变形初步分析3.1固体推进剂装药承受的载荷3.2温度载荷引起的应力和应变3.3重力和加速度载荷引起的应力和应变3.4内压力载荷引起的应力和应变3.5星孔装药的应力集中系数4固体推进剂装药的破坏分析4.1固体推进剂装药破坏的依据4.2固体推进剂装药内表面的破坏分析4.3固体推进剂装药和壳体粘结面的破坏分析4.4固体推进剂装药的变形分析4.5改善固体推进剂装药结构完整性的一些措施5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仿真5.1 Abaqua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5.2算例1—温度冲击载荷下的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仿真5.3算例2—高过载冲击载荷下的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仿真5.4算例3*—点火冲击载荷下的装药结构流固耦合特性数值仿真B对学生的要求(1) 了解和掌握固体推进剂的基本组成和力学特性;(2) 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方法;(3) 能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掌握典型载荷下的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仿真。

2024年《火箭升空》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

2024年《火箭升空》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

2024年《火箭升空》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探索宇宙》,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火箭升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升空原理,激发幼儿对航天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升空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火箭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升空原理。

难点:火箭升空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火箭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火箭模型、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火箭的外观,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火箭的组成部分、功能及升空原理,引导幼儿思考火箭升空的原因。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火箭模型,加深对火箭结构的认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火箭升空原理,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火箭的基本结构:箭头、箭体、尾翼、推进器。

2. 火箭的功能:携带卫星、太空探测器等进入太空。

3. 火箭升空原理:燃料燃烧产生推力,克服重力,使火箭升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火箭。

2. 答案:火箭的组成部分、颜色、形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了火箭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升空原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制作火箭模型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航天博物馆,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火箭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升空原理。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火箭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火箭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火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手册》第七章“有趣的航天”,详细内容围绕火箭的结构、发射原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主要涉及教材第七章第一、二节,重点介绍火箭的组成部分、燃料类型以及简单的物理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和发射原理,培养幼儿对航天科学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实践,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火箭的发射原理和燃料类型。

教学重点:火箭的基本结构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火箭模型、火箭发射视频、火箭结构图、燃料样品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火箭发射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对火箭的认识和感受。

2. 火箭结构学习(10分钟)通过观察火箭模型和结构图,引导幼儿认识火箭的各个部分。

讲解火箭各部分的作用,加深幼儿对火箭结构的理解。

3. 火箭发射原理讲解(10分钟)简单介绍火箭发射原理,使用燃料样品进行演示。

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火箭发射过程。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火箭拼图,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火箭各部分正确拼接。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火箭模型制作,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共同完成火箭制作。

邀请各小组展示制作的火箭,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火箭结构图2. 火箭发射原理简图3. 火箭各部分名称及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火箭,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2. 答案示例:火箭画,标注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讲解,观察幼儿对火箭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航天博物馆或开展航天主题的亲子活动,提高幼儿对航天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火箭的发射原理和燃料类型。

火箭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

火箭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

《火箭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132307课程英文名称:Solid Rocket Motor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门课程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卫星、火箭、飞机、导弹等产品的动力装置,它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在本专业中对于火箭、导弹或炮弹增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熟练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燃气在喷管与燃烧室内的流动过程,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法。

3.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产品的设计和生活实践当中。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火箭发动机原理》这门课程,使学生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有一定的认识。

1.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固体火箭推进剂以及固体火箭推进剂在燃烧室中的燃烧过程、燃气在喷管中的流动过程、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参数、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热力计算、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内弹道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主要设计参量的选择,发动机结构的初步设计等。

3.了解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在本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的设计。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重点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讲解。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中注意采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电子教案、CAI 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教学手段相结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火箭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火箭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火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探索宇宙》,详细内容包括:火箭的基本构造、火箭的分类、火箭的升空原理以及我国火箭科技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箭的基本构造和分类,知道火箭的升空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火箭的升空原理。

教学重点:火箭的基本构造、分类及我国火箭科技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火箭模型、火箭升空实验装置、教学PPT。

学具:彩泥、卡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火箭升空实验装置,进行现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火箭升空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火箭的基本构造,讲解各部分的功能。

(2)介绍火箭的分类,展示不同类型的火箭图片。

(3)讲解火箭的升空原理,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神舟飞船为例,讲解火箭的发射过程,让学生了解我国火箭科技的发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彩泥、卡纸等材料,动手制作火箭模型。

六、板书设计1. 火箭的基本构造火箭头火箭体推进器火箭尾2. 火箭的分类液体火箭固体火箭3. 火箭的升空原理推力产生空气阻力重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设计一款未来的火箭,并画出它的构造图。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火箭产生兴趣,结合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对火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了解更多的火箭知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同时,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火箭模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知识讲解中的火箭升空原理3. 例题讲解中的我国火箭科技发展4. 随堂练习中的火箭模型制作5. 作业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一、实践情景引入1. 确保实验安全,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北理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017修订

北理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017修订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0)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本学科的前身是北京理工大学1958年成立的“导弹总体”和“火箭发动机”专业。

1981年“导弹设计”和“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8年“导弹设计”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

1993年“导弹设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获得博士学位授权。

2003年“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2007年“飞行器设计”被评为国防特色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07年批准设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现已形成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学科现有教师88名,其中高层次人才5名,教授20名,副教授50名。

本学科已形成由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973首席科学家为带头人,学术造诣深厚、队伍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富于创新的学术群体。

拥有“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微细结构加工技术研究应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制导兵器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相关实验室主要有:飞行器总体综合实验室、飞行器虚拟设计实验室、喷气推进实验室、发射技术实验室、系统与仿真实验室、制导武器系统实验室等。

本学科承担大批国家和国防重大、重点项目,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3项国家973计划项目,20余人次担任重点武器装备型号研制系统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20项。

本学科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1篇,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本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卫星、飞机、无人驾驶飞行器、导弹、制导弹药等各种类型的飞行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火箭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火箭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火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探索宇宙》,详细内容包括:火箭的基本结构、火箭的分类、火箭的发射原理以及我国火箭科技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知道火箭的分类和发射原理。

2. 培养幼儿对我国航天事业的热爱,激发幼儿探索宇宙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火箭的发射原理。

教学重点:火箭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火箭模型、火箭发射视频、火箭结构图、教学PPT。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火箭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火箭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发射原理。

结合火箭模型,让幼儿亲手触摸并认识火箭的各个部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火箭结构图,引导幼儿找出火箭的各个部分并说出其功能。

针对火箭发射原理,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动画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等材料,让幼儿分组制作火箭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火箭模型,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火箭的基本结构头部、中部、尾部2. 火箭的分类液体火箭、固体火箭3. 火箭的发射原理动力原理、牛顿第三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火箭,并标注各个部分名称和功能。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对火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主动提问,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航天博物馆,了解我国火箭科技的发展历程。

邀请航天专家来园进行讲座,激发幼儿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的互动性。

“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1.3.1热力学第一定律
1.3.2★热力学第二定律
1.4.1作用在流体上的外力
1.4.2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
2.1.1研究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方法
2.1.2研究流体运动的欧拉方法
2.1.3△时间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2.2.1连续方程
2.2.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方程
2.2.3能量方程
2.2.4熵方程
3.1.1流动定常假设
3.1.2一维流动假设
5.2.2理想气体斜激波引起的参数变化
5.2.3波角、流动偏转角与斜激波的关系
5.2.4激波的反射和相交
5.3.1普朗特-迈耶流动的控制方程组
5.3.2理想气体中的膨胀波
5.3.3普朗特-迈耶流动的计算
5.4.1燃烧波的控制方程组
5.4.2燃烧波的基本方程
5.4.3燃烧波的基本特征
四、时间分配
课程分段标识
主要先修课程
工程热力学
适用专业类别
火箭武器、外弹道、火箭发射装置
主要教材(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
武晓松等,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8
M.J.Zucrow,J.D.Hoffman,气体动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1
徐华舫,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7
通过学习,能熟练掌握一维定常流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理解并掌握各种管流、正激波和斜激波、膨胀波以及燃烧波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气体动力学知识解决发动机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重点△,难点★)
1.1.1气体的物理性质
1.1.2气体的热力性质
1.2.1连续介质的密度定义
1.2.2连续介质的速度定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火箭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火箭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火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探索宇宙》的第四章《飞向太空》,主要详细内容包括:火箭的结构、火箭的分类、火箭的发射原理以及我国火箭科技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知道火箭的分类及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火箭发射原理的认知,激发幼儿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3. 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火箭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发射原理。

难点:火箭发射原理的理解,以及我国火箭科技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火箭模型、火箭发射视频、太空探索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火箭发射视频,让幼儿观察火箭发射的过程,引导幼儿讨论火箭发射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火箭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火箭模型,讲解火箭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发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火箭的结构和发射原理。

4.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小小火箭设计师”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火箭,并分享设计理念。

通过PPT展示我国火箭科技的发展,让幼儿了解我国在太空领域的成就,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1. 火箭的结构:箭头、箭身、箭尾、推进器等。

2. 火箭的分类:固体火箭、液体火箭、混合火箭。

3. 火箭发射原理:牛顿第三定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设计的火箭,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答案:幼儿作品,以创意为主。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火箭科技的发展。

答案:我国在火箭科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长征系列火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互动环节等,使幼儿对火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

航天学院硕士生课程简介

航天学院硕士生课程简介

02 航天学院序号:课程编号:02M001课程名称:线性系统理论任课教师:周军刘莹莹英文译名:Linear System Theory先修要求:《线性代数》和《矩阵论》中任一门、《复变函数》内容简介:《线性系统理论》是控制类、系统工程类、电类、计算机类、机电类等许多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公共基础理论课,是控制、信息、系统方面系列理论课程的先行课。

《线性系统理论》是最优估计、最优控制、系统辨识、自适应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系统讲述线性系统的运动规律,揭示系统中固有的结构特性,建立系统的结构、参数与性能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以及为改善系统性能,满足工程指标要求而采取的各类控制器设计方法。

具体的内容包括: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状态空间描述与传递函数描述的关系、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能控性、能观性、稳定性理论、线性反馈系统的状态空间综合方法、线性鲁棒性控制基本理论、线性系统的基本代数理论,以及多变量频域设计方法等。

主要参考书:(1)《线性系统理论》阙志宏主编,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2)《现代控制理论引论》周凤歧等,北京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3)《线性理论》郑大中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4)《线性系统理论与设计》[美]陈启宗,科学出版社,1988。

序号:课程编号:02M900课程名称:专业英语任课教师:周军英文译名:Professional English先修要求:专业方面的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作为一种基本的专业英语技能,在阅读和学习与本专业的相关的国外文献资料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主要学习和掌握专业外语的基本语法、句法和结构,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能掌握专业英语的特点;扩大专业英语词汇量,尤其关于本专业有关导弹、航天器、无人机等专业知识方面的英语词汇量;提高专业英语(或科技英语)文章的阅读速度;并进行相应专业英语文献的翻译,在此基础上掌握专业英语的写法,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稳固的基础。

初学者火箭教案:认识航天科技的基础

初学者火箭教案:认识航天科技的基础

初学者火箭教案:认识航天科技的基础教案章节:一、航天科技概述二、火箭原理与结构三、火箭推进原理四、航天器与火箭的对接五、航天科技的应用与影响教案内容:一、航天科技概述1. 讲解航天科技的定义和分类2. 介绍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3. 讲解航天科技的重要性和影响二、火箭原理与结构1. 讲解火箭的定义和分类2. 介绍火箭的基本结构和组件3. 讲解火箭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三、火箭推进原理1. 讲解推进剂的种类和作用2. 介绍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3. 讲解不同类型火箭推进系统的优缺点四、航天器与火箭的对接1. 讲解航天器与火箭对接的意义和目的2. 介绍对接技术和方法3. 讲解对接过程和注意事项五、航天科技的应用与影响1. 讲解航天科技在军事、经济、科研等领域的应用2. 介绍航天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 探讨航天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教学目标:1. 了解航天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火箭的原理、结构和推进原理3. 了解航天器与火箭的对接技术和应用4. 认识航天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2. 使用多媒体演示火箭结构和推进过程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了解航天科技的应用和影响4. 开展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和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2. 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 课后作业和测试,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多媒体课件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3. 网络资源和视频资料4. 实践活动所需设备和材料初学者火箭教案:认识航天科技的基础教案章节:六、火箭发射流程七、航天器的类型与功能八、国际航天发射机构九、航天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十、探索与拓展六、火箭发射流程1. 讲解火箭发射前的准备工作2. 介绍火箭点火、升空、飞行、入轨等阶段3. 讲解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七、航天器的类型与功能1. 介绍不同类型的航天器(如卫星、载人飞船、探测器等)2. 讲解各类航天器的功能和应用领域3. 分析航天器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八、国际航天发射机构1. 介绍国际主要的航天发射机构及其特点2. 讲解国际航天合作与竞争现状3. 分析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九、航天科技与可持续发展1. 讲解航天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2. 分析航天科技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3. 探讨航天科技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十、探索与拓展1. 讲解人类航天探索的历史与未来发展方向2. 介绍航天科技在未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航天科技创意和设想教学目标:1. 掌握火箭发射的流程和注意事项2. 了解不同类型航天器的功能和应用领域3. 认识国际航天发射机构及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4. 理解航天科技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5. 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探索兴趣和创造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火箭发射流程和国际航天发射机构2. 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了解航天器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3. 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航天探索的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4.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和提问,检查学生对火箭发射和国际航天发射机构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 课后作业和测试,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多媒体课件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3. 网络资源和视频资料4. 实践活动所需设备和材料5. 学生创新思维拓展指导材料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航天科技概述难点解析:航天科技的分类和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火箭》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火箭》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火箭》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快乐科学探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探索宇宙》,第三节《认识火箭》。

详细内容涉及火箭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知道火箭各部分的作用。

2.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

3. 激发幼儿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火箭发射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火箭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火箭模型、火箭发射视频、图片等。

学具:彩泥、吸管、纸杯、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火箭模型、图片以及火箭发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火箭的外形,激发他们对火箭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火箭的基本结构,如箭体、发动机、燃料、控制系统等,以及火箭各部分的作用。

3. 动手实践(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泥、吸管、纸杯等材料制作火箭模型,加深对火箭结构的理解。

4.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火箭结构图,让幼儿指出火箭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5. 火箭发射原理讲解(10分钟)通过动画视频,演示火箭发射原理,让幼儿理解火箭升空的过程。

6. 互动提问(5分钟)针对本节课内容,引导幼儿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思考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火箭的基本结构:箭体、发动机、燃料、控制系统2. 火箭发射原理:燃料燃烧产生推力,使火箭升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火箭,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 答案:幼儿作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火箭的认识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科技馆或火箭发射基地,让他们近距离感受火箭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火箭发射原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固体火箭推进基础及发展
一、课程编码:0100029
课内学时:48学分:3
二、适用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固体推进剂专业
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航空宇航推进原理,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气体动力
学基础,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先进固体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并了解其它新型推进方式的概貌,提升学生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全方面的认识,为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安排讨论课,内容以本阶段的讲授的内容和安排的课外阅读材料为主。

六、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A卷
1.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与流动4学时
1.1稳态燃烧
1.2非稳态燃烧
2.燃烧流场的现代诊断技术4学时
2.1燃烧流场的速度诊断
2.2燃烧流场的温度诊断
2.3燃烧流场的密度组分和浓度诊断
2.4凝相粒度及其尺寸分布诊断
3.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与材料4学时
3.1燃烧室壳体
3.2推进剂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
3.3喷管结构烧蚀
3.4壳体尾管的绝热层和包覆层材料
4.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焰特性4学时
4.1火箭发动机喷焰的排气特征效应
4.2排气特征的测量技术研究
4.3排气特征的预估技术研究
4.4减少排气特征效应的若干措施
5.新型固体推进剂4学时
5.1高能推进剂
5.2高燃速推进剂
5.3复合平台推进剂
5.4固体推进剂的安全性
5.5推进剂技术的发展趋势
6.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现代设计与评估技术4学时
6.1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现代设计技术
6.2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现代评估技术
6.3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故障分析
6.4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参数辨识
7.现代战术导弹发动机的发展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前景4学时
7.1战术导弹发动机的发展方向
7.2当前研究的重点
7.3固体短脉冲控制发动机
8.冲压发动机8学时
8.1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8.2整体式冲压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件
8.3冲压发动机的发展
B卷
I Introduction2学时
II Overall Design Approach2学时III Propellant Properties and Selection2学时IV Ballistic Analysis and Grain Design2学时V General Procedure for a Propellant Grain-Design Optimization and Computer-Aided Preliminary Design2学时VI Some Specific Cases2学时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期末笔试:60%
平时分组讨论考核:20%
八、参考书及学生必读参考资料
1.Jensen,G.E and Netzer D.W.Tactical Missile Propulsion[M].Reston:Progress in
Astronautics and Aeronautics,Vol.170,1996
2.阿兰.达文纳斯.固体火箭推进剂技术[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7
3.张平等著,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4.李宜敏,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5.(苏)阿列玛索夫等著,张大钦等译,火箭发动机原理,北京:宇航出版社,1993
6.王守范编著,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与流动,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7.
7.[美]萨顿G P,比布拉兹O著.火箭发动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九、大纲撰写人:王宁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