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内部校准规范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d747a484868762caaed5de.png)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QS/HH-ZY-PG41版本号:A0实施日期:2012年 9月21日1.0 目的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0 范围生产车间使用的所有电子秤。
3.0 职责3.1 品管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和校准工作监督管理。
3.2 生产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进行校准并做好记录。
4.0 校准程序4.1 校准频率:4.1.1 新购回首次使用前;4.1.2 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4.1.3 正常使用时每班班前;4.1.4 进行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的。
4.2 校准前准备:4.2.1 秤体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台面上;4.2.2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4.2.3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QS/HH-ZY-PG41版本号:A0实施日期:2012年 9月21日4.3 校准方法:4.3.1 先将电子秤电源打开,待电子秤置零后,将合适的标准砝码置于电子秤的四角及中央五个点进行测量。
依次读取各个点的测量数据。
4.3.2所读取五个点数据与标准砝码的差的绝对值在电子秤误差值范围内。
4.3.3校准结果记录:填写“电子秤校准记录”,需记录每个实际偏差值或电子秤实际显示读数值。
4.3.4 校准合格电子秤用毛巾擦拭并消毒后,正常投入使用。
4.4 校准结果不合格处理:4.4.1 五点测量结果中,有一点误差值超出范围即视为不合格电子秤,应停止使用,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复。
4.4.2 维修人员修复后,需重新校准确认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5.0 相关文件《电子秤使用说明》《电子秤校准记录》。
电子秤内部检定校准规程
![电子秤内部检定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16ccfc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68.png)
电子秤内部检定校准规程一、作业目的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目的是检验电子秤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作业范围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子台秤,电子吊秤。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1)准备标准砝码。
(2)准备校准记录表格:记录校准结果和记录。
(3)检查电子秤:检查电子秤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其能够正常进行校准。
(4)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不超过一年。
(5)校准环境:校准时环境温度20±5℃,湿度小于85%。
2. 校准操作(1)选择电子称最大秤量1/3重量的砝码,分别校准电子称称盘中心及四个角,并观察电子称显示值。
如果被校准的几个位置之间显示值有偏差,可以通过调节电子称底座,调平电子称,使各位置显示一致。
(2)通过电子称的铭牌,确定检定分度值e。
从而知道,各分段量程中的最大允许误差。
参照:《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最大允许误差:±0.5e(m≤5kg),合格;±1.0e(5kg<m≤20kg,合格;±1.5e(m>20kg),合格(3)从低点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加砝码至最大使用量或1500Kg(量程小于1500Kg取最大量程,大于1500Kg最大点采用1500Kg),用相同的方法卸砝码至低点,测试点参考以下秤量点(选3-5点):最小秤量;500e;1500Kg;2000e;50%最大秤量;最大秤量3. 校准结果评估(1)电子称显示值与总砝码值之差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为合格。
(2)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如电子称示值超差,可按照其使用说明书进行标定,标定后重新校准。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作业注意事项1. 校准要符合电子秤的使用说明书和行业标准。
2. 校准操作需要在实验室或其他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进行规范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ad5e3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9.png)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子秤校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维护公平交易秩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对电子商业秤、电子计量器等电子秤的校验操作。
第三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维护仪器设备功能完好。
第四条质量检测机构应加强对电子秤校验操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第五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校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电子秤校验操作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校验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第七条校验单位应定期对校验操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第八条本规程的遵守和实施由校验单位负责。
第二章电子秤校验前准备第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先进行系统性的准备工作。
第十条检查校验设备的完好情况,生成出厂检定证书,确保校验设备可靠。
第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保证校验设备与校验标准设备的连接正确可靠。
第十二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
第十三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与被校验对象之间的电子连接线路正确连接。
第十四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的电源充足,以确保正常的校验操作。
第十五条校验单位应做好周边环境的准备工作,确保校验操作的稳定性。
第十六条校验单位应建立校验设备的档案,记录设备的规格、型号、校验日期等信息。
第十七条校验单位应制定校验设备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第十八条校验单位应定期检查校验设备的封存情况,防止被人为篡改。
第三章校验操作流程第十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校验操作流程。
第二十条校验单位应按照标准要求,确认被校验电子秤的相关参数和规格。
第二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使用校准砝码,对电子秤进行零位校准。
第二十二条校验单位应按指定负载,对电子秤进行负载校准。
第二十三条校验单位应对电子秤进行不良环境试验,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电子秤测量准确度调校指南
![电子秤测量准确度调校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def23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0.png)
电子秤测量准确度调校指南一、引言在各种实验室、工业生产以及日常使用中,电子秤被广泛应用于物体重量的测量。
然而,由于使用频繁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电子秤的测量准确度可能会出现偏差。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调校电子秤的准确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电子秤测量准确度调校指南。
二、校准前的准备在进行电子秤测量准确度的调校前,首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器材准备:准备一台已知重量准确的标准物体,确保其质量准确无误。
2. 背景环境控制:确保电子秤运行的环境与平时一致,例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三、调校步骤以下是电子秤测量准确度调校的具体步骤:1. 清零:确保电子秤处于零点状态。
如有需要,请按照电子秤说明书进行零点校准。
2. 校准阶段一:将标准物体放置在电子秤上,记录下所显示的重量数值。
反复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
3. 校准阶段二:将标准物体移除,确保电子秤回到零点状态。
4. 重复步骤2和3:进行多次重复操作,以验证电子秤的测量准确度。
5. 分析结果: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电子秤的测量误差,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6. 电子秤调整:根据测量结果,根据电子秤说明书中的调整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
7. 重复调校:完成调整后,重新进行一轮测量和校准,以验证调整的效果。
四、调校注意事项在进行电子秤测量准确度调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操作规范:根据电子秤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
2. 稳定性:保持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对电子秤的影响。
3. 重复性:进行多次测量和校准,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4. 级别标准:了解电子秤的级别标准,确保测量结果符合所需的准确度。
5. 维护保养:定期进行电子秤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和校准等工作。
五、结论电子秤测量准确度的调校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的重要步骤。
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规范的校准流程,可以提高电子秤的测量准确度。
建议定期进行电子秤的准确度调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电子秤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电子秤内部校验准则
![电子秤内部校验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8cd87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9.png)
电子秤内部校验准则1. 背景电子秤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设备,用于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为了确保电子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经常进行内部校验。
本准则旨在为电子秤的内部校验提供指导和规范。
2. 内部校验的目的内部校验是为了验证电子秤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一致性,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内部校验,可以发现和纠正电子秤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问题,确保其可靠地进行质量测量。
3. 内部校验的步骤内部校验的步骤应包括以下内容:3.1 检查电子秤的物理状态首先,需要检查电子秤的外观和结构是否完好无损。
确保电子秤的显示屏、按键、接口等部分正常工作,没有松动或损坏的情况。
3.2 校准电子秤的零点在进行内部校验之前,需要对电子秤的零点进行校准。
将电子秤置于无负荷状态,按照厂家提供的校准方法进行操作,确保电子秤的零点准确。
3.3 进行负载测试通过在电子秤上施加一系列已知质量的物体,测试电子秤的负载测量准确性。
记录电子秤显示的测量结果与已知质量之间的差异,并计算出其中的偏差。
3.4 校验其它功能除了负载测量准确性外,还应校验电子秤的其它功能,如单位切换、自动关机等。
确保这些功能正常工作,并与厂家提供的规格和说明相符合。
3.5 记录校验结果将内部校验的所有步骤和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校准数据、负载测试数据和功能校验数据。
作为参考和验证,以备将来的比较和分析。
4. 内部校验的频率内部校验的频率应根据电子秤的使用情况来决定。
通常情况下,建议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内部校验,以确保电子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论根据本准则的指导,进行电子秤的内部校验是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定期的内部校验,可以发现和纠正电子秤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质量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记录校验结果也有助于比较和分析,为电子秤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电子秤校准规程
![电子秤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5b7cb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c.png)
电子秤校准规程1.目的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在用电子秤。
3.职责3.1品控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及校准工作监督管理,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秤进行第三方鉴定并负责鉴定记录的归档、保管,并负责本部门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3.2生产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对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4.校准程序4.1角差校准和线性校准4.1.1校准频率:a)新购回首次使用前b)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c)正常使用时每三个月4.1.2校准前准备:秤体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
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
4.1.3校准:首先进行角差校准,然后进行线性校准。
4.1.3.1角差校准:4.1.3.2线性校准:选择用20% Max和60% Max的砝码,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中央,分别进行称量,读数与标准砝码对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4.1.4允许误差判断:查下表得允许误差,若超出范围,则该电子秤存在称量误差不能使用。
表一:容量0-500d500-2000d (不含500)2000d利用中误差1.0e2.0e3.0e注:容量:指标准砝码为多少倍的分度值d:实际分度值(对模拟示值,指相邻两个刻线对应值之差;对数字示值,指相邻两个示值之差)e:检定分度值,用于对秤进行分级和检定时使用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
对于Ⅲ级的衡器,e=dn:分度值,最大秤量与检定分度值之商。
n=max/d举例:例如一台电子秤的铭牌如下:则我们很简单得知,最大称量max=15Kg。
e=5g,以是:角差校准:2.5kg除以分度值5g,得1000d,查表二,得到允许误差为±2e(2个分度值),即±10g。
线性校准:1.校准用标准砝码I拔取20%的最大称量值15kg*0.2=3kg;2.3kg除以分度值5g,得600d,查表二,得到答应误差为±2e (2个分度值),即±10g;3.校准用标准砝码II选取60%的最大称量值15kg*0.6=9kg;4.9kg除以分度值5g,得1800d,查表二,得到允许误差为±2e(2个分度值),即±10g。
电子秤内校作业规范
![电子秤内校作业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8a4c06184254b35effd345f.png)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用于称量的电子秤。
●2、管理要求
∙ 2.1 校准人员:经过培训,合格的校准员,一般由部门负责指定专人负责。
∙ 2.2 待校的仪器:己经送外检定合格,并有合格标识的电子秤。
∙ 2.3 校准环环境及时间:
∙ a ) 环境: 室温,无风。
∙ b )一般在使用前检查校准一次,每个工作日一次(如准备使用);
∙ 2.4 允准标准:
∙ 2.5 检测方法
∙ 2.5.1 将待校准的电子水平放置,电子秤稳定,无晃动;接通电源;
∙ 2.5.2 开启待校准的电子秤,称量单位改为g,按清零按钮,此时屏幕显示0.00 g(规格不同,显示会有所区别);
∙ 2.5.3 取相应规格的砝码放置在电子秤上,待显示的重量稳定后,记下读数;取下砝码,注意显示数值有无归零(取下砝码后读数不是0的,视为不合格)
∙ 2.5.4 清零后继续下一重量级检查;
∙ 2.5.5 将每次检测得的结果(屏幕上的读数)记录在《电子秤内校记录表内》;
∙ 2.6 判定:有下列情况的判定不合格:
∙ 2.6.1 砝码取下屏幕读数不能归零;
∙ 2.6.2 屏幕显示异常(数字乱跳,显示不全);
∙ 2.6.3 读数减去砝码重量,超过允许标准。
●3、相关记录
《电子秤内校记录表内》。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ea998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1.png)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电子秤是现代化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测量工具,它通常用于对物体的重量进行精确测量。
为了保证电子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内部校准操作。
下面是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电子秤内部校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设备准备1.检查电子秤及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将电子秤置于干净、平整、无震动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周围环境无电磁干扰。
3.按照相关要求,连接电源和其他必要的设备。
二、校准操作步骤1.打开电子秤电源,等待电子秤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说明,确定校准模式,进入校准模式。
3.清零校准:将称量盘或容器置于电子秤上,记录当前重量值,然后按下清零按钮,将其重置为零。
4.施加标准质量:使用已知重量的标准物体(如校准砝码),将其放置在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显示的重量值。
5.记录读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点,在不同的负载范围内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读数。
6.调整修正系数: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和标准物质的重量,计算修正系数,并根据电子秤操作菜单调整修正系数。
7.保存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将修正系数保存到电子秤的存储器中,使其在每次启动时自动加载。
8.退出校准模式: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说明,退出校准模式,并返回正常工作模式。
三、注意事项1.在进行内校操作之前,应确保电子秤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且没有外部干扰,如电磁场、振动等。
2.校准时,应注意避免身体接触电子秤或称量盘,避免误读。
3.在校准过程中,应使用已知准确度的标准物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校准后,应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负载点的重复校准,以验证修正系数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校准频率1.对于高精度的电子秤,应每月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2.对于一般的普通电子秤,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3.在电子秤发生重大操作故障或更换重要零部件后,应立即进行内部校准。
总结:电子秤内校是确保电子秤准确测量重量的重要操作,并对电子秤的修正系数进行调整,确保其准确性。
电子称内部校准作业规范 (2)
![电子称内部校准作业规范 (2)](https://img.taocdn.com/s3/m/123920b54431b90d6c85c7cd.png)
为保证本公司使用电子秤的测量准确度,实现量值统一与溯源,规范电子秤的校准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电子秤的校准。
3 计量标准经检定合格的标准砝码。
4 校准条件温度: 22 5o C;相对湿度: 45%RH~75%RH。
5校准周期一年6 校准步骤(参照国标 JJG539--1997)6.1 准备6.1.1带有水平调整装置的秤,校准前应将秤调至标准位置。
6.1.2 称量校准前,应预加一次载荷到最大称量;对最大称量大于或等于10t的秤,也可用不少于50%最大称量的载重车辆往返通过承载器不少于3次。
6.1.3对标准砝码不能用手直接触摸(以防锈蚀),应戴白手套、指套或用镊子进行取放。
6.2 外观及附件检查6.2.1被校电子秤的外观应良好,显示部分应清晰正常。
6.2.2电子秤上的标识完整:制造厂名或商标和出厂编号。
6.2 3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电子秤,允许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6.3 各部分相互作用6.3.1能否进行零位补偿(清零)。
6.3.2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6.3.3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稳定。
6.4称量的示值校准6.4.1从零点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加砝码至最大称量,电子秤的显示值会跟着变化,稳定数秒钟后,读取被校电子秤的读数(重量显示值),并填入校准报告的相应栏中。
用相同的方法卸砝码至零点。
校准至少应选取5个点。
下表列出了电子秤的最大允许测量误差:7 结论校准结果在合格范围内,则电子秤为合格,贴上合格标签并填写校准报告,否则为不合格,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维修或报废处理,维修后须再做校准。
电子秤内校规范
![电子秤内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55c4a5b02020740be1e9bdd.png)
范 围
适用于公司用于产品称重、计数用,称量范围在15~150Kg的数显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校准用
基准物质
自制比对量块3070g。
环境条件
室温。
校准步骤
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外观是否清洁,电子秤开关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字节无缺亮)。
记录
将结果记录于«计量器具校准/检定记录—电子秤»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观察平衡器气泡是否处于平衡器正中位置,若不在,则调整电子秤相应脚高,使水平器气泡处于平衡器正中位置。
3、将3070标准量块分别置于电子秤载物台的中心及四角位置称重,每个位置称量三次取平均值,记录于 «内校记录表»内。
4、历次称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误差范围内,判定合格。电子秤小于5克,台秤小于10克。
电子秤内部校准作业规范
![电子秤内部校准作业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c24ce4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b.png)
8.2.7将3000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位置,读取电子称的示值与标准砝码差G6;
8.2.8重复性校验:取1000g的砝码反复称称两次的重量之差为G7;
8.2.9偏载测试:取1000g的砝码放在电子称的四角测试,示值与砝码之差为G8、G9、G10、G11
8.5.7将10k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位置,读取电子称的示值与标准砝码差G6;
8.5.8重复性校验:取5kg的砝码反复称称两次的重量之差为G7;
8.5.9偏载测试:取5kg的砝码放在电子称的四角测试,示值与砝码之差为G8、G9、G10、G11
8.4将以上记录数据按《内校检测设备精度要求》上面所规定的的标准去判断被校的电子称是否合格;
8.3.5将50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位置,读取电子称的示值与标准砝码差G4;
8.3.6将100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位置,读取电子称的示值与标准砝码差G5;
8.3.7将200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位置,读取电子称的示值与标准砝码差G6;
8.3.8重复性校验:取100g的砝码反复称称两次的重量之差为G7;
8.1.3将500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位置,读取电子称的示值与标准砝码差G2;
8.1.4将1000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位置,读取电子称的示值与标准砝码差G3;
8.1.5将2000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6将3000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位置,读取电子称的示值与标准砝码差G5;
8.4.4将100.0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位置,读取电子称的示值与标准砝码差G3;
8.4.5将200.0g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称的中心位置,读取电子称的示值与标准砝码差G4;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ce61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0.png)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使用电子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规范电子秤的校验操作,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子秤进行校验的人员。
第三条电子秤的校验是指通过特定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检测和调整电子秤的准确性和故障情况,保证其工作正常。
第四条所有进行电子秤校验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校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校验前准备工作第五条在进行电子秤校验前,应确保校验人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件。
第六条校验人员应对电子秤进行检查,确保其外观无损坏,且电源线、仪表屏幕和其他外部零部件完好。
第七条在校验电子秤前,应将电子秤所在的工作区域清理干净,确保环境整洁,并关闭相邻区域的有干扰电源设备。
第八条校验人员应检查电子秤的相关标志和证书是否齐全,并做好记录,以便参考。
第九条校验人员应对校验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十条校验人员应对校验所需的测试物体进行确认,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第三章:校验操作步骤第十一条校验人员应按照使用手册或相关规程,正确连接电子秤和校验仪器。
第十二条校验人员应按照电子秤的规格和要求,输入校验仪器所需的参数和参考值。
第十三条校验人员应将测试物体放置在电子秤上,并记录物体的重量。
第十四条校验人员应按照校验仪器的要求,进行校验操作,并记录各项测试结果。
第十五条校验人员应根据测试结果,调整电子秤的参数和参考值,并重新进行校验。
第十六条校验人员应对校验结果进行评估,确保电子秤的准确性符合要求。
第十七条校验人员应将校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备份相关数据。
第四章:校验后处理工作第十八条校验人员应将电子秤和校验仪器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相关设备的清理和维护。
第十九条校验人员应对校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二十条校验人员应对校验仪器进行校准、维修和保养工作,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校验人员应将校验结果和相关记录进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
电子秤内部校验规程
![电子秤内部校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423c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3.png)
电子秤内部校验规程1. 背景电子秤作为一种重要的计量工具,其准确性对于商业交易和生产活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子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制定内部校验规程。
2.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电子秤内部校验的流程和要求,保证其计量准确性,以满足商业和法律的要求。
3. 内部校验程序3.1 校验周期电子秤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内部校验:- 新购买的电子秤在安装后应在30天内进行首次内部校验;- 年度内部校验应按照计量法规定的要求进行。
3.2 校验方法电子秤的内部校验应包括以下步骤:1. 清洁:在进行校验之前,应将秤面清洁干净,确保无杂物和灰尘。
2. 校准:使用已校准过的标准分析秤体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 记录:校验过程中应记录校验的时间、结果和校验人员的信息,以备查证。
3.3 特殊情况的处理在以下情况下,应立即进行内部校验:- 发现了电子秤的误差超过法定允许误差范围;- 经过维修或移动后,需要验证电子秤的准确性。
4. 责任分工在进行电子秤的内部校验时,应明确以下责任分工:- 秤台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清洁工作和校验记录的填写;- 计量技术员负责进行校准和调整,以及处理特殊情况。
5. 相关法律法规电子秤的内部校验应符合以下相关法律法规:- 计量法;- 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6. 校验结果处理校验结果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 如果电子秤的误差在法定允许误差范围内,可以继续使用;- 如果电子秤的误差超过法定允许误差范围,应进行修理或调整,并重新进行校验。
7. 附录: 内部校验记录表以上为电子秤内部校验规程的内容。
请遵守本规程,并按照规定进行电子秤的内部校验,以确保计量准确性和合法使用。
台秤(电子秤)校准规程
![台秤(电子秤)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ec8e770f5335a8102d220fb.png)
台秤(电子秤)校准规程1、目的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可靠,本规程适应公司台秤(电子秤)。
2、校准前的准备秤体稳定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正常温、湿度中进行校准,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计量设备处理。
3、校准首先进行角差校准,然后进行线性校准,角差校准:选择1/3max砝码(max为电子秤最大称量数),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4角,分别进行称量,4个角的读数偏差均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线性校准:选择用20%max和60%max砝码,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中央,分别进行称量,读数与标准砝码对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误差(计量精度按单台秤额定能力计算)。
4、校准结果记录填写《电子秤校准记录表》,根据校准结果作出不同的标识处理,品管建立《计量器具管理档案》。
5、不合格及报废处理校验结果不合格衡器处理:封存后停止使用。
通知维修人员或厂家进行修复。
修复后重新校准,确认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报废处理:不能修复的衡器,进行停用报废处理,报废衡器不得在车间其他岗位使用,悬挂封存或报废停用标识。
6、要求标准频率:①新购回首次使用前;②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③正常使用时每班前一次,班中一次;④不准岗位交换使用和借用。
标准职责:使用台秤(电子秤)岗位的班、组长负责规程的具体校准工作,车间主任负责校准工作监督管理并做好记录。
品管、他储部门计量管理员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秤进行送外修复和定期外检及第三方监督并负责监督记录,归档。
卫生清洁:①做好防腐、防尘、防水工作,不得用水、油、清洗剂、气体直接对衡器进行清洗(扫),需用干抹布进行擦拭。
②不得用铁器或其它硬物对衡器本身进行造成表面或内部伤害的物质进行污垢清理及敲打;③非校准人员不得使用配置衡器的砝码进行校正或与校准无关的项目。
生产部2014年10月28日。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范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1f0af2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2.png)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范
一、目的: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二、范围:
各部门使用的所有电子秤.
三、职责
1.质量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和校准工作监督管理.
2.质量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进行校准并做好记录.
四.校准程序
1.校准频率
1.1新购回的首次使用前
1.2长时间放置未使用的
1.3进行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的
1.4到规定的校验周期的
2.校准前准备
2.1.秤体水平放置不晃动
五、校准标准
1、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10g,20g,50g,100 g,200 g,500 g
2、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25kg,10kg,5kg。
六、校准项目及技术请求:
1、校准电子台秤示值误差: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2、重复性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3、台秤(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一个1个分度值。
七、校准方法:
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表面是不是清洁,电子秤开关是不是齐备,电力是不是充足,显示是不是明亮、完全、模糊。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不是正确。
3、用不同质量的标准砝码(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依次测量重量,记实稳定后的读数。
5、台秤(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台秤(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台秤(电子秤)盘的中心位置,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8、校准成效的处置。
电子称内校规范
![电子称内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a4059d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f.png)
電子稱內校規範1.校正件規格:電子稱(量程0-60KG) 。
2.校驗週期:半年。
3.校驗標準件:砝碼:(1g;5g;10g;20g;50g;100g;200g;500g;1 kg;2 kg) 巿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認定合格標準件,儀器編號(FM-01; FM-02) 。
4.校驗環境:溫度10℃~30℃,濕度在40%~75%之间。
5.校驗內容:5.1外觀檢驗:5.1.1.目測電子稱,不得有影響計量精度的外觀缺陷。
5.1.2.觸摸各按鍵,觀察彈性及功能是否正常;按鍵上印字是否清晰可見。
5.1.3.檢查電子顯示屏顯示數字是否清晰可見。
5.2內校:5.2.1.內校時將電子稱置于水平面,盡量保持在封密環境下(避免空氣流動對測量精度影響) 。
5.2.2.常溫常壓下靜置并觀查3分鐘,看顯示屏上數字是否有跳動現象。
5.2.3.用外校合格的標準砝碼對電子稱進行校驗、比較,分別取電子稱量程20%、50%、90%作為校驗點,如重量為300g的電子稱分別取60g、150g、270g作校驗。
5.2.4.取用砝碼時要用鑷子或手套拿取,輕拿輕放,防此將其掉落地上。
5.3制訂結果:顯示值與砝碼實際重量誤差不超過下表所列數據時,判定合格。
6.檢驗注意事項:6.1校驗合格后,貼上校驗標簽。
6.2校驗不合格時,依實際情況暫停使用送廠商維修,嚴重作報廢處理。
6.3將校驗結果登入在“量規儀器校驗履歷表”上。
6.4電子稱每半年內校一次.品質政策:以品質爭取訂單、以服務回饋客戶、以誠信永續經營。
環保政策:開發選用環保材料、製造生產環保產品、持續改進環境績效。
电子秤校准操作规程表
![电子秤校准操作规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e16424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8.png)
电子秤校准操作规程表电子秤校准操作规程1. 概述电子秤是一种通过电子传感器测量物体质量的设备。
为了确保电子秤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操作。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电子秤校准的正确步骤和方法。
2.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2.1 确认电子秤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需要排除故障后再进行校准。
2.2 验证校准标准物,确保其质量准确可靠。
2.3 准备好校准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校准质量物、校准计算机软件等。
3. 校准步骤3.1 连接电子秤与校准设备根据电子秤的接口类型,确定正确的连接方式,确保电子秤与校准设备正常通信。
3.2 校准前的检查3.2.1 对电子秤进行表面清洁,确保无灰尘、污渍等物质影响测量结果。
3.2.2 检查电子秤的秤盘和支架是否稳固,无松动或破损现象。
3.2.3 校准前应待秤上的物体彻底静止后开始校准。
3.3 初始设置3.3.1 打开校准软件,根据软件指引进入校准设置页面。
3.3.2 输入电子秤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序列号等。
3.3.3 根据校准质量物的质量值,设置校准标准值。
3.4 校准操作3.4.1 将校准质量物放在电子秤上,记录下测量结果。
3.4.2 在校准软件中输入测量结果,与校准质量物的真实质量进行比对。
3.4.3 根据比对结果,进行调整校准参数,使测量结果与真实质量值尽可能接近。
3.4.4 重复上述步骤,至测量结果稳定在一定误差范围内。
3.4.5 校准结束后,保存校准参数,并进行校准参数确认。
4. 校准后的验证4.1 校准完成后,应进行校准结果的验证工作,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2 将校准质量物放在电子秤上,检测测量结果是否与校准标准值相符。
4.3 如果校准结果仍有较大偏差,需要重新进行校准操作。
5. 校准记录和报告5.1 在校准操作完成后,应记录校准日期、负责人、校准结果等必要信息。
5.2 根据记录生成校准报告,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校准步骤和校准结果等内容。
5.3 将校准报告保存存档,以备后续查阅和审查。
电子秤内校规程
![电子秤内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3e85e302020740be1e9bfa.png)
章节号
7.8
版本
1
页次
3/3
2、检查测试孔及弹簧是否工作正常。
3、拧松锁定环,顺时针旋转,使其前移以露出圆孔上校正参考刻度。
4、顺时针旋转测量环,直到指示灯达到将亮未亮状态,然后逆时针回旋测量环,直到感应头移动到距接触电池0.12mm±0.02m的位置,回旋5小格以锁紧环上的一个刻度作为参照物,再逆时针转动锁紧环,使之固定测量环,再用尖点测量,如指示灯亮则判定合格。
ZL-7.6-03
校准合格标签
器具名称
器具编号
型号规格
测量范围
生产厂家
使用部门
校准机构
校准人
校准日期
有效期限
备注:
R-7.6-01
计量器具年度校验周期表
器具类别
器具编号
使用部门
2011年
校验周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备
注
计划:○
实施:⊕
核准
拟案
ZL-7.6-02
计量器具台帐
部门: 编号:
序号
6、校验周期:6个月。
5.5游标卡尺
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2、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3、 取一块长、宽、厚尺寸不等的作量块(尺寸在卡尺量程之内),用外校合格游标卡尺测量长度、宽度、厚度尺寸并记录,作为标准尺寸。
4、 内校游标卡尺连续对量块长、宽、厚尺寸测量,记录在《内校记录》。
5、 内校游标卡尺所测数据及标准尺寸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否则,需调整再次校准,如均达不到要求,外送维修校准或报废停用。允许误差范围为±0.02mm内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电子秤内校规范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电子秤内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f756c189e314332396893f6.png)
4.定义:校正源:砝码 编号 FM001/皮手套X1
5.操作步骤
5.1.1受校电子秤接电源,LED灯亮。
5.1.2戴上手套,分别取10g.20g.50g.100g的砝码测试电子秤。
看所秤重量是否于砝码的重量相符合。记录测试结果。
5.2 判定标准:
秤重误差:±1g
6. 相关文件:检验量测设备管制程序
文 件 制 修 订 记 录
制/修订日期
修订编号
制/修订内容
版本
页次
1
2
1
5.0
5.0
核 准
审查
制 订
1.目的:为确保使用之仪器设备能在内校检验内正常使用落实仪器之精密度。
2.范围:各单位使用之规格仪器均适用。
3.权责:
3.1各单位的仪器由仪器管理员负责内校。
3.2仪器内校作业管理人员依内校规范执行校正作业。
7.使用表单:量测仪器校验记录表
8.流程图/附件:无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程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60ddb6e3b3567ec102d8a7c.png)
1.目的
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电子秤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品质管理部负责此标准的执行。
4. 参照标准
JJG539-1997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电子秤使用说明书。
5. 检定条件
5.1
检定室内温度20±5℃。
5.2 检定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5.3 校准基准
5.3.1标准砝码(检定用的标准砝码误差,应不大于秤相应称量最大允许误差的1/3。
)。
5.3.2对于移动式的秤,应在平台或平板上进行测试。
5.3.3外校合格台秤。
6. 检定项目和误差判定
8. 检定结果处理
8.1 检定为合格电子秤,由检定人员填写《电子秤内校记录表》并提交相关人员审核后,贴上校准合格标签。
8.2 检定不合格电子秤,在《电子秤内校记录表》里注明不合格项目,并标示不合格标签,停止使用。
可维
修电子秤由使用人员申请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次校准,校准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如无法修复的按《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8. 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为一年。
9. 相关记录
《电子秤内校记录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二、范围:
各部门使用的所有电子秤.
三、职责
1.质量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和校准工作监督管理.
2.质量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进行校准并做好记录.
四. 校准程序
1.校准频率
1.1新购回的首次使用前
1.2长时间放置未使用的
1.3进行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的
1.4到规定的校验周期的
2.校准前准备
2.1.秤体水平放置不晃动
五、校准标准
1、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10g,20g ,50g,100 g,200 g,500 g
2、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25kg,10kg ,5kg。
六、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
1、校准电子台秤示值误差: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2、重复性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3、台秤(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一个1个分度值。
七、校准方法:
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外观是否清洁,电子秤开关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清晰;。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
3、用不同质量的标准砝码(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依次测量重量,记录稳定后的读数。
4、取电子秤1/3量程载荷的标准砝码,在台秤(电子秤)的四角,及中心点进行校准,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5、台秤(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台秤(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台秤(电子秤)盘的中心位置,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八、校准结果的处置
1、根据校准结果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合格的贴上合格标识,校准结果超差的报采购部送外维修。
九、校准周期:一般本厂为12个月校验一次,如果使用频繁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提前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