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习题
沉降观测考试梁总-44页word资料
测量技师鉴定理论考试试卷(A)姓名:考号:一、判断题,共30题,每小题1分。
对下面的表述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测绘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定期检修。
(√)2.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三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3.大、中城市的GPS网应与国家控制网相互联接和转换,并应与附近的国家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
(√)4.在测量中,观测的精度就是指观测值的数学期望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5.测量过程中仪器对中均以铅垂线方向为依据,因此铅垂线是测量外业的基准线。
()6.地面点的高程通常是指该点到参考椭球面的垂直距离。
()7.GPS点高程(正常高)经计算分析后符合精度要求的可供测图或一般工程测量使用。
(√)8.按地籍图的基本用途,地籍图可划分为分幅地籍图和宗地图二类。
()9.国家控制网布设的原则是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10.地形的分幅图幅按矩形(或正方形)分幅,其规格为40cm×50cm或50cm×50cm。
(√)11.采用三角网布设首级网时,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网,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20。
()12.在几何水准测量中,保证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球气差的影响。
(√)13.高斯投影是一种等面积投影方式。
()14.在54坐标系中,Y坐标值就是距离中子午线的距离。
()15.在四等以上的水平角观测中,若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应重测整个测回。
(√)16.在工程测量中,一级导线的平均边长不应超过1Km,导线相对闭合差≤1/15000。
()17.用测距仪测量边长时,一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一次的过程。
()18.在水准测量中,当测站数为偶数时,不必加入一对水准尺的零点差改正,但是当测站数为奇数时,一定在加入零点差改正。
(√)19.影响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折光的影响。
(√)20.误差椭圆可用来描述点位误差的大小和在特定方向的误差。
培训试题
沉降变形观测试题姓名:时间:分数:一、选择题(60分)1.沉降变形观测共分两个部分:()的沉降变形观测、梁体徐变上拱变形观测。
A制存梁台座 B模板 C提梁机基础2.台座沉降变形观测观测点的布设,一个台座布()个观测点。
A 1B 4C 83.梁体徐变上拱变形观测观测点的布设,距梁翼缘板边()米。
A2.2 B1.1 C3.34.沉降变形观测可以是()。
A作业工人B任何技术人员C专职测量人员5.我场测量设备采用DSZ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及()。
A电子水准仪B经纬仪C百分表6.沉降变形观测均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原理进行观测,即在观测点周围选取一较稳定点作为基准点(即后视点),先读取此后视点的读数,然后读取我观测点的前视读数,计算高差。
待记录人员记录分析完成以后,重新读取前视读数、后视读数,再次分析两者高差(以此作为测量工作的现场检验),待()吻合时,此观测点的测量工作即算完成。
A两次计算高差值B数据相同C数据稳定7.制梁台座沉降观测在梁体浇注之前于台座周围选取一长期稳定点作为()进行测量,测量上述观测点的高程,并进行记录。
A基准点B观测点C支撑点8.梁体浇注完成以后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通过两次观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台座沉降情况。
A一次B二次C四次9.存梁台座沉降观测原理与方法同制梁台座一致,不过,由于梁体要在存梁台座存放较长时间,且终张拉在存梁台座进行,因此,存梁台座沉降观测次数要()于制梁台座。
A少B多C等10.台座四点沉降偏差允许范围为()mm。
A1 B3 C2二、判断题(40分)1.梁体徐变上拱变形观测,观测精度为±2mm,读数取位至0.01mm。
()2. 梁体徐变上拱变形观测终张拉前不用观测。
()3.沉降变形观测测量人员要注意保护观测标。
()4.梁体徐变观测时间直到箱梁运架时。
()。
环境工程原理《沉降》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原理《沉降》习题及答案1、 直径60μm 的石英颗粒,密度为2600kg/m 3,求在常压下,其在20℃的水中和20℃的空气中的沉降速度(已知该条件下,水的密度为998.2kg/m 3,黏度为1.005×10-3Pa·s ;空气的密度为1.205kg/m 3,黏度为1.81×10-5Pa·s )。
解:(1)在水中假设颗粒的沉降处于层流区,由式(6.2.6)得:()()()262332600998.29.8160103.13101818 1.00510P Pt gd u ρρμ----⨯⨯⨯-===⨯⨯⨯m/s检验:6336010 3.1310998.20.18621.00510P t eP d u R ρμ---⨯⨯⨯⨯===<⨯位于在层流区,与假设相符,计算正确。
(2)在空气中 应用K 判据法,得()()()36322560109.81 1.205260020.3361.8110P P d g K ρρρμ--⨯⨯⨯⨯-=≈=<⨯所以可判断沉降位于层流区,由斯托克斯公式,可得:()()262526009.8160100.281818 1.8110P Pt gd u ρρμ--⨯⨯⨯-=≈=⨯⨯m/s2、 密度为2650kg/m 3的球形颗粒在20℃的空气中自由沉降,计算符合斯托克斯公式的最大颗粒直径和服从牛顿公式的最小颗粒直径(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05kg/m 3,黏度为1.81×10-5Pa·s )。
解:如果颗粒沉降位于斯托克斯区,则颗粒直径最大时,2P t eP d u R ρμ==所以2t P u d μρ=,同时()218P P t gd u ρρμ-=所以p d =57.2210p d -=⨯m同理,如果颗粒沉降位于牛顿区,则颗粒直径最小时,1000P t eP d u R ρμ==所以1000t P u d μρ=,同时t u =所以p d =31.5110p d -=⨯m3、 粒径为76μm 的油珠(不挥发,可视为刚性)在20℃的常压空气中自由沉降,恒速阶段测得20s 内沉降高度为 2.7m 。
沉降观测习题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5. 沉降观测习题集单位: 姓名: 上岗证号: 得分:一、填空题1、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变形观测点的中误差或相邻变形观测点的中误差,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2、变形监测网基准点应选在稳固可靠的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
3、监测基准网应由和构成。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形网并采用方法观测。
5、DS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
6、垂直位移观测起始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
较小规模的监测工程,可采用系统;较大规模的监测工程,宜与联测。
7、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及。
8、建筑物沉降观测: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 mm/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 mm/日,即可终止观测;否则,应继续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
9、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及。
10、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应避开强和的时间段。
11、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可选用和和两中方法。
12、沉降观测标志一般分为、、。
13、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或,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14、沉降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起重机等的范围内。
二、单项选择题1、每个工程变形监测应至少有()个基准点。
A、2B、3C、4D、42、监测基准网应多长时间复测一次()。
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3、施工沉降观测过程中,若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期间可每隔多长时间观测一次,正确答案选()。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4、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宜采用以下那种方法检测主体倾斜,正确答案选()。
A、投点法B、测水平角法C、前方交会法D、正、倒垂线法5、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次。
沉降观测及二等水准测量考试题(修正后)
沉降变形观测及二等水准测量考试题单位:姓名: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结点:水准网中至少链接三条测线的水准点2.测段: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3.工后沉降:所谓“工后沉降”,就是指从施工完毕直到沉降稳定(例如,要求固结度达到95%)这段时间内的沉降量4.闭合差:测量平差中常用的一个术语。
它是指某个量的观测结果与其应有值之间的差值,在某几个量构成几何或物理条件方程的情况下,由于这些量的观测值中包含有误差,它们不能满足方程而产生一定的差值,称此差值为条件闭合差,简称闭合差。
5.沉降:地基受建筑物自重或其他外力作用,在施工中或使用期内发生的垂直向下的移动。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30分)1.水准点的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按照1985 高程基准起算。
青岛国家原点高程为72.26 m。
2.观测时,按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顺序进行,每一测段应为偶数测站。
3.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视线高度≥0.55 m,≤2.80 m;4.由往测转向返测时,应互换前后尺再进行观测。
5.变形测量的内容包括路基涵洞桥梁隧洞等大型构筑物的垂直位移监测网和水平位移监测网。
6.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测点。
7.通常情况下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观测和地基观测为主。
8.地基沉降观测可采用水准测量等方法进行监测。
9.沉降板一般设置在路肩或线路中心,根据观测内容不同,沉降板埋设于路基基底或路基基床底层表面,对于桩网复合地基应埋设于垫层上顶面,沉降板埋设位置采用全站仪定位。
10.沉降观测桩一般设置在路基面两侧路肩轨道板底或挡土墙等支挡结构物上,或根据需要设置,基础必须稳定坚固。
11.路基面沉降是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砟轨道技术条件的依据。
12.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级配碎石顶面施工完成开始观测。
13.桥梁变形观测包括桥梁承台墩身和梁体徐变变形观测。
二等水准试题
沉降变形观测及二等水准测量考试题单位::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结点:水准网中至少三条测线的水准点2.测段: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3.工后沉降:所谓“工后沉降”,就是指从施工完毕直到沉降稳定(例如,要求固结度达到95%)这段时间的沉降量4.闭合差:测量平差中常用的一个术语。
它是指某个量的观测结果与其应有值之间的差值,在某几个量构成几何或物理条件方程的情况下,由于这些量的观测值中包含有误差,它们不能满足方程而产生一定的差值,称此差值为条件闭合差,简称闭合差。
5.沉降:地基受建筑物自重或其他外力作用,在施工中或使用期发生的垂直向下的移动。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30分)1.水准点的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按照1985 高程基准起算。
国家原点高程为72.26 m。
2.观测时,按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顺序进行,每一测段应为偶数测站。
3.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视线高度≥0.55 m,≤2.80 m;4.由往测转向返测时,应互换前后尺再进行观测。
5.变形测量的容包括路基涵洞桥梁隧洞等大型构筑物的垂直位移监测网和水平位移监测网。
6.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测点。
7.通常情况下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观测和地基观测为主。
8.地基沉降观测可采用水准测量等方法进行监测。
9.沉降板一般设置在路肩或线路中心,根据观测容不同,沉降板埋设于路基基底或路基基床底层表面,对于桩网复合地基应埋设于垫层上顶面,沉降板埋设位置采用全站仪定位。
10.沉降观测桩一般设置在路基面两侧路肩轨道板底或挡土墙等支挡结构物上,或根据需要设置,基础必须稳定坚固。
11.路基面沉降是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砟轨道技术条件的依据。
12.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级配碎石顶面施工完成开始观测。
13.桥梁变形观测包括桥梁承台墩身和梁体徐变变形观测。
桥梁线下工程沉降观测考试试题
桥梁线下工程沉降观测考试试题姓名得分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4、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到达提升精度的目的,每周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桥台观测标测点数量不少于( A )对,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胸墙两侧(横桥向)。
A.2B.3C.12、沉降与变形观测的高程系统应采用( C )。
A.珠江基面高程系统B.黄海高程系统C.1985国家高程基准3、沉降变形观测按照(A)标准执行。
A.国家二等水准精度B.国家三等水准精度C.国家四等水准精度4、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C)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
A.1B.2C.35、以下电子水准仪精度等级可以用于沉降变形观测的是(A)。
A.DS05型B.DS3型C.DS10型6、二等水准测量采用水准尺类型为(B)。
A.双面木尺B.铟瓦尺C.塔尺7、线下工程变形点的观测方法必须采用(C)。
A.支水准路线B. 中视法C.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8、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M△为(B)。
A.≥1mmB.≤1mmC.≤0.45mm9、二等水准测量符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为(B)。
A.2√LB.4√LC.12√L10、三等变形测量中垂直位移测量的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B)mm,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mm。
A.±0.5,±0.3B.±0.5,±1.0C.±1.0,±0.511、架梁机(运梁车)通过,沉降观测频次为首次通过前1次,首次通过后前(A )天,1天/次,以后()/次。
A.3,一周B.1,一周C.1,两周周12、二等水准测量时,视线高度(C)。
A.≥0.45m,≤2.85mB.≥0.50m,≤2.80mC.≥0.55m,≤2.80m13、测点0108100D1在2016年4月12号高程为32.22450m,2016年4月19号高程为32.22331m,则该测点沉降速率为(A )。
沉降观测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通用版
沉降观测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通用版一、选择题1. 沉降观测是指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和测量,以下哪项不是沉降观测的目的?A. 判断地面沉降的稳定性B. 提供基础工程设计参考数据C. 监测建筑物变形情况D. 预测地震发生概率2. 以下哪项不是进行沉降观测前的准备工作?A. 设计观测方案B. 确定观测点位C. 确定监测时间D.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3. 沉降观测可以使用哪种仪器进行测量?A. GPS定位仪B. 激光测距仪C. 地面测量仪D. 水平仪4. 下列哪项不是沉降观测的常用方法?A. 持续测量法B. 间断测量法C. 概率统计法D. 空间变形法5. 对于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通常使用以下哪种方法?A. 水准测量法B. 精密水准测量法C. 激光测距法D. 建筑物倾斜仪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 沉降观测主要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2. ×沉降观测只需要在地面固定点位上进行测量即可。
3. √ 持续测量法适用于长期监测沉降情况。
4. √ 水平仪可以用于测量地面的水平变化。
5. × GPS定位仪不能用于沉降观测。
1. 请简要介绍沉降观测的步骤和流程。
2. 什么是持续测量法?请简述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3. 沉降观测结果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列举并简要解释。
四、案例题某市政工程项目进行沉降观测,选择了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
观测结果如下:观测时间: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观测点位:A点、B点、C点观测数据:A点:1月1日,沉降量为0.2mm;6月30日,沉降量为1.5mm B点:1月1日,沉降量为0.5mm;6月30日,沉降量为2.0mm C点:1月1日,沉降量为0.1mm;6月30日,沉降量为1.0mm 请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计算A点、B点、C点的总沉降量以及平均沉降速率。
2. 根据观测结果,判断该市政工程项目的地基是否存在沉降问题,并进行简要分析。
沉降观测模拟考试A卷
沉降观测模拟考试A卷————————————————————————————————作者:————————————————————————————————日期:2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5、沉降观测试卷(A)一、填空题1、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变形观测点的中误差或相邻变形观测点的中误差,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2、监测基准网应由和构成。
3、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及。
4、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次。
5、变形监测网基准点应选在稳固可靠的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
6、DS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
7、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可选用和两种方法。
8、建筑物沉降观测: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 mm/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 mm/日,即可终止观测;否则,应继续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
9、沉降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起重机等的范围内。
10、垂直位移观测起始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
较小规模的监测工程,可采用系统;较大规模的监测工程,宜与联测。
二、单项选择题1、每个工程变形监测应至少有()个基准点。
A、2B、3C、4D、62、施工沉降观测过程中,若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期间可每隔多长时间观测一次,正确答案为()。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3、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宜采用以下那种方法检测主体倾斜,选()。
A、投点法B、测水平角法C、前方交会法D、正、倒垂线法4、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时开始。
A、上部结构施工B、主体封顶时C、不一定D、基础施工5、变形监测的精度指标值,是综合了设计和相关施工规范已确定的允许变形量的()作为测量精度值。
6第6章 沉降习题-PPT文档资料
2 t T v 4
0 . 5
T .1964 v 0
C vt Tv H2
2 2 T H 0.1964 600 1 v t = 181 . 9 day 0.5y 3 C 4.5 10 60 60 24 v
(2)粘土层在自重作用下未固结,施加荷载后,固结度 为50%时所需要的时间:
3 W ( 1 . 756 0 . 586 ) 10 kN 3 19 . 5 kN/ 6 3 V 30 20 10 m
H H e ( 1 e 0 .71 e ( 1 e 0 .66 1 0) 2 0) H H 0
0
属于高(中)压 缩土
1 已知:土样原始高度:H mm 面积: 0 20 土样与环刀的总重
2 A 30 mm
1.756N
环刀: 0.586N
p 100kPa, p 200kPa, 1 2
24小时内土样的高度: 试验结束后称得干土重 0.910N 该土样的土粒密度
3
19.3mm 18.76mm
.74 g/cm 1w )g s 2 s( e 1 0 e0 0.77 m . 756 0 . 586 w W w 1 w 28 . 6 % m W 0 . 910 s s
p 120kPa
(1)若粘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完全固结,然后施 加p,求达到50%固结度所需的时间; (2)若粘土层尚未在自重作用下完全固结,则 施加p,求达到50%固结度所需的时间;
(1)粘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完全固结,固结度为50%时所需 要的时间:
8 U 1 2e t
2 t T v 4
8 1 2e
p 120 a 0 . 543 p 16 . 8 6 b 120
沉降观测模拟试卷A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5. 沉降观测模拟试卷(A)单位: 姓名: 上岗证号: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每一检测单元内,应随机选择个构件(单片墙体、柱),作为6个测区。
当一个检测单元不足6个构件时,应将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
2、对贯入法,每一检测单元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砌体总构件数的,且不应少于个构件。
3、筒压法检测砌体的抗压强度时,使用手锤击碎样品,筛取5~15mm的砂浆颗粒约g,在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4、砂浆回弹仪的校验周期为,在工程检测前后,均应对回弹仪在上做试验,技术性能指标中,冲击动能为。
5、贯入法检测砂浆强度时,贯入仪的贯入力为、工作行程应为。
6、检测机构要做到、的竞争。
反对、等恶性竞争手段承接检测业务,共同维护检测市场秩序和行业整体利益,促进检测行业健康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贯入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时,每一构件应测试点。
A、12B、10C、16D、无规定2、原位轴压仪的力值,每应校验一次。
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个月3、下列哪个方法可用来测试古建筑和重要建筑的实际应力,选()A、扁顶法B、原位轴压法C、原位单剪法D、切割法4、抗压强度的推定结果的判定,按照的规定,当设计要求相应数值小于或等于推定上限值时,可判定为符合设计要求。
A、《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B、《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C、《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D、《砌体结构设计规范》5、扁顶法正式测试时,应分级加荷。
每级荷载应为预估破坏荷载值的。
A、5%B、10%C、20%D、30%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错选或漏选均不得分)1、贯入仪不能在的环境温度下使用。
A、20℃B、10℃C、50℃D、-10℃2、砌体工程现场检测,需要用到以下哪些规范()A、《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B、《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C、《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D、《砌体基础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 129-903、回弹法不适用于推定下列哪些情况下的砂浆抗压强度:()A、高温B、长期浸水C、化学侵蚀D、火灾4、下列哪些方法可用来测试普通砌体的抗压强度,正确答案为()A、原位轴压法B、扁顶法C、原位单剪法D、筒压法5、原位轴压法测试时,所选测试部位应有代表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在墙体中部距楼、地面1m左右的高度处;B、不宜在墙梁的墙体计算高度范围内;C、槽间砌体每侧的墙体宽度不应小于1.5m;D、宜在沿墙体长度的中间部位;E、宜在靠近门窗洞口边缘;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错误的要求说明理由)1、回弹法检测砖砌体的砌筑砂浆强度时,相邻两弾击点的间距不应小于100mm。
2023年沉降观测竞赛题库
《DGJ32/TJ 18-2023 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1. 《DGJ32/TJ 18-2023》中规定哪些建筑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垂直度检测?(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2)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3)加层、扩建建筑;(4)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5)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建筑;(6)建设主管部门对沉降检测有明确规定的;(7)设计文献有规定或者有协议约定的建筑。
2. 依据《DGJ32/TJ 18-2023》沉降检测点可分为控制点和检测点。
控制点涉及基准点、工作基点。
3. 《DGJ32/TJ 18-2023》中规定各种检测点的选设及其使用规定。
(1)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影响范围外以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的位置。
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或检查。
(2)工作几点应选设在靠近检测目的且便于联测监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的位置。
宜布设成闭合路线。
(3)检测点应选设在沉降体上能反映沉降特性的位置。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负责沉降检测点的保护。
4. 《DGJ32/TJ 18-2023》中规定沉降检测的检测周期应符合什么规定?(1)对于单一层次布网,检测点与控制点应按沉降检测周期进行检测;对于两个层次布网,监测点及联测的控制点应按沉降检测周期进行检测,控制网部分可按复测周期进行检测。
(2)沉降检测周期应以能在检测的精度内系统地反映出所测沉降的变化过程和特性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沉降量的大小、监测的精度以及外界因素影响拟定。
当检测中发现沉降异常时,应及时缩短检测周期,增长检测次数。
(3)控制网复测周期应根据检测目的和点位的稳定情况拟定,一般宜每半年复测一次。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适当缩短检测时间间隔,点位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检测时间间隔。
当复测成果或检测成果出现异常,或侧屈收到如地震、洪水、爆破等外界因素影响时,应及时进行复测。
(4)沉降检测的初次(即零周期)检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检测,并取检测结果的中数作为沉降检测初始值,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
沉降观测习题集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5、沉降观测习题集一、填空题1、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变形观测点的中误差或相邻变形观测点的中误差,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2、变形监测网基准点应选在稳固可靠的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
3、监测基准网应由和构成。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形网并采用方法观测。
5、DS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
6、垂直位移观测起始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
较小规模的监测工程,可采用系统;较大规模的监测工程,宜与联测。
7、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及。
8、建筑物沉降观测: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mm/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mm/日,即可终止观测;否则,应继续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
9、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及。
10、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应避开强和的时间段。
11、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可选用和和两中方法。
12、沉降观测标志一般分为、、。
13、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或,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14、沉降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起重机等的范围内。
二、单项选择题1、每个工程变形监测应至少有()个基准点。
A、2B、3C、4D、42、监测基准网应多长时间复测一次()。
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3、施工沉降观测过程中,若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期间可每隔多长时间观测一次,正确答案选()。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4、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宜采用以下那种方法检测主体倾斜,正确答案选()。
A、投点法B、测水平角法C、前方交会法D、正、倒垂线法5、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次。
A、3B、4C、5D、66、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时开始。
2.7沉降多选
二.多项选择题1、JGJ8-2007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的沉降测量.位移测量和特殊变形测量。
A. 地基B.基础C.上部结构D.场地[答案]:A B C D[解析]: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1.0.2条。
2、建筑物变形测量应能确切地反映建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在()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
A. 静荷载B.动荷载C.风荷载D.地震[答案]:A B[解析]:《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1.0.3条。
3.下列建筑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B.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C.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D.加层.扩建建筑E.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建筑[答案]: A B C D E[解析]:《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3.0.1条。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有()。
A.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B.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C.体形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建筑D.11层及以上的建筑[答案]:A B C[解析]:《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表3.0.1。
5.建筑变形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可采用()。
A.国家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B.地方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C.独立系统D.一般系统[答案]:A B C[解析]:《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3.0.2条.6.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采用()精度进行变形测量。
A.一级B.二级C.三级[答案]:A B[解析]:《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表3.0.4。
7.对于()变形观测,宜固定观测人员.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A.一级B.二级C.三级D.特级[答案]:A D[解析]:《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3.0.10条。
沉降(施工)考试试题1
沉降测量考试试卷单位:分部姓名:成绩:日期:2011-03-2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三类。
2、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围一般不宜小于公里,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
3、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个月进行1次,尽可能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
在区域沉降地区应每个月进行1次复测。
4、沉降观测均采用,不得采用光学水准仪。
5、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对线下工程变形点的观测必须采用水准路线,严禁采用支水准路线或中视法,水准路线经过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数量不得少于两个。
6、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
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T12 8 97 -20 0 6)二等水准有关要求执行。
观测时,视线长度 m,前后视距差 m,前后视距累积差 m,视线高度 m ,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 m 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 m 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m 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mm。
7、每一测段必须为测站结束。
8、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
9、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Ⅲ级围岩每 m、Ⅳ级围岩每 m、Ⅴ级围岩每 m 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10、隧道填充或地板施工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设置个沉降观测点。
分别设置在隧道中线两侧各 m处;明暗交界、围岩级别、衬砌类型变化处及变形缝处每个观测断面设置个沉降观测点,分别设置在中线两侧各约 m和变形缝前后各 m处。
11、隧道沉降观测从仰拱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观测时间不得少于个月当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考核试卷
B.观测期间建筑物承受额外荷载
C.观测仪器的故障
D.观测环境的变化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建筑物沉降观测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时,观测点的布设应遵循______原则。
3.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应根据______来确定。
9.建筑物沉降观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A.观测仪器的精度
B.观测者的技术水平
C.外界环境的影响
D.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10.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时,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观测精度?()
A.使用高精度的观测仪器
B.增加观测次数
C.选择合适的观测时间
D.减少观测点的数量
11.以下哪些情况下,应立即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B.建筑物的结构类型
C.建筑物的使用荷载
D.季节性气候变化
14.建筑物沉降观测中,以下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A.观测点位置随意变动
B.观测数据未进行校正处理
C.观测时间间隔不固定
D.观测结果未进行合理的分析
15.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减小建筑物沉降观测的误差?()
A.采用多次观测取平均值
B.使用高精度的观测仪器
9. C
10. D
11. D
12. C
13. D
14. D
15. A
16. D
17. A
18. B
19. D
20. C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ABC
4. ABCD
5. BC
6. ABCD
沉降观测考试题及答案
沉降观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沉降观测的目的是监测建筑物的()。
A. 位移B. 倾斜C. 变形D. 振动答案:C2. 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设置在()。
A. 建筑物内部B. 建筑物外部C. 建筑物基础D. 建筑物顶部答案:B3. 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来确定。
A. 建筑物的重要性B.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C. 建筑物的施工阶段D. 建筑物的荷载变化答案:D4. 沉降观测数据的误差允许范围一般不超过()。
A. 1mmB. 2mmC. 3mmD. 4mm答案:B5. 沉降观测时,观测点的布置应考虑()。
A. 均匀分布B. 随机分布C. 集中分布D. 任意分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沉降观测中常用的仪器包括()。
A. 水准仪B. 全站仪C. GPSD. 经纬仪答案:A、B、C2. 沉降观测时,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A. 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B. 观测仪器的精度C. 观测环境的温度D. 观测点的设置位置答案:A、B、C、D3. 沉降观测数据处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B. 观测数据的趋势分析C. 观测数据的季节性变化D. 观测数据的异常值处理答案:A、B、C、D4. 沉降观测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哪些内容()。
A. 观测点的布置图B. 观测数据的原始记录C. 观测结果的分析报告D. 观测结论和建议答案:A、B、C、D5. 沉降观测中,以下哪些情况需要增加观测频率()。
A. 建筑物出现裂缝B. 建筑物荷载突然增加C. 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变化D. 建筑物施工进度加快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共10分)1. 沉降观测的目的是监测建筑物的位移。
()答案:×(应为变形)2. 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可以设置在建筑物内部。
()答案:×(应设置在建筑物外部)3. 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来确定。
沉降观测考试题及答案
沉降观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沉降观测的目的是什么?A. 监测建筑物的稳定性B.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C. 评估建筑物的美观性D. 检查建筑物的照明设施答案:A2. 沉降观测的频率应由哪个因素决定?A. 建筑物的用途B. 建筑物的高度C. 建筑物的重量D. 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条件答案:D3. 沉降观测中,观测点的布置应遵循什么原则?A. 均匀分布B. 随机分布C. 集中分布D. 任意分布答案:A4. 沉降观测记录中,哪项数据是必须记录的?A. 观测日期B. 观测人员C. 观测时间D. 所有选项答案:D5. 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中,哪个指标是判断建筑物沉降趋势的关键?A. 沉降量B. 沉降速率C. 沉降差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沉降观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A. 观测设备的精度B. 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C. 观测环境的温度D. 观测点的稳定性答案:ABCD2. 沉降观测中,哪些措施可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可靠性?A. 使用高精度测量设备B. 定期校准测量设备C. 观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D. 采用多种观测方法进行对比答案:ABCD3. 沉降观测数据异常时,可能的原因包括哪些?A. 观测设备故障B. 观测点发生位移C. 地质条件发生变化D. 人为因素干扰答案:ABCD4. 沉降观测报告中,以下哪些内容是必须包含的?A. 观测点的布置图B. 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C. 观测结果的解释和建议D. 观测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答案:ABCD5. 沉降观测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提高观测精度?A. 使用激光测距仪B. 采用自动化观测系统C.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D. 采用多点同步观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满分5分)1. 沉降观测只能在建筑物完工后进行。
(错误)2. 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不需要考虑季节性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5. 沉降观测习题集单位: 姓名: 上岗证号: 得分:一、填空题1、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变形观测点的中误差或相邻变形观测点的中误差,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2、变形监测网基准点应选在稳固可靠的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
3、监测基准网应由和构成。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形网并采用方法观测。
5、DS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
6、垂直位移观测起始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
较小规模的监测工程,可采用系统;较大规模的监测工程,宜与联测。
7、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及。
8、建筑物沉降观测: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 mm/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 mm/日,即可终止观测;否则,应继续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
9、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及。
10、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应避开强和的时间段。
11、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可选用和和两中方法。
12、沉降观测标志一般分为、、。
13、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或,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14、沉降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起重机等的范围内。
二、单项选择题1、每个工程变形监测应至少有()个基准点。
A、2B、3C、4D、42、监测基准网应多长时间复测一次()。
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3、施工沉降观测过程中,若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期间可每隔多长时间观测一次,正确答案选()。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4、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宜采用以下那种方法检测主体倾斜,正确答案选()。
A、投点法B、测水平角法C、前方交会法D、正、倒垂线法5、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次。
A、3B、4C、5D、66、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时开始。
A、上部结构施工B、主体封顶时C、不一定D、基础施工7、变形监测的精度指标值,是综合了设计和相关施工规范已确定的允许变形量的()作为测量精度值。
A、1/10B、1/30C、1/20D、1/25三、多项选择题1、变形监测网中设立变形观测点的监测断面一般分为:()。
A、特殊断面B、关键断面C、重要断面D、一般断面2、变形监测网应由()构成。
A、部分基准点B、工作基点C、变形观测点D、黄海高程点3、变形监测网监测周期的确定因素有()。
A、监测体变形特征B、监测体变形速率C、观测精度D、工程地质条件4、每期观测结束后,数据处理中出现以下哪些情况,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正确答案选()。
A、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B、变形量缓慢增长但未达到预警值C、建(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裂缝快速扩大D、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5、建筑物沉降速度一般分为以下哪几种形式:()。
A、缓慢沉降B、加速沉降C、等速沉降D、减速沉降6、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哪些图表,正确答案选()。
A、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B、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C、沉降观测成果表D、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E、等沉降曲线图7、沉降观测的标志一般采用以下哪几种形式,正确答案选()。
A、墙(柱)标志B、基础标志C、隐蔽式标志D、敞开式标志8、工业建筑物可按以下哪些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正确答案选()。
A、回填基坑B、安装柱子和屋架C、砌筑墙体D、设备安装9、根据建筑变形测量任务委托方的要求,可按周期或变形发展情况提交下列哪些阶段性成果。
()A、本次或前1~2次观测结果B、与前一次观测间的变形量C、本次观测后的累计变形量D、简要说明及分析、建议等四、判断题1、观测仪器及设备应每月一次进行检查、校正,并做好记录。
()2、变形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目的、精度等级、监测方法、监测基准网的精度估算和布设、观测周期、项目预警值、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内容。
()3、垂直位移基准点标志可利用稳定的建(构)筑物,设立墙水准点。
()4、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6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构)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
()5、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可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来间接确定。
()6、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可视倾斜速度每1-3个月观测一次,当遇到基础附近因大量堆载或卸载、场地降雨长期积水等而导致倾斜速度加快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7、当由基础倾斜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该建筑不一定需具有足够的整体结构刚度。
()8、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的变化,原则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沉降观测等级和精度。
()9、在变形观测过程中,当某期观测点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分析原因,在排除观测本身错误的前提下,应及时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分析。
()五、简答题1、建筑物沉降观测检测变形观测点的布点原则?2、各期变形监测的作业原则?3、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应满足那些要求?4、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5、工业建筑物沉降观测一般观测时间怎样安排?6、建筑使用阶段沉降观测次数一般如何进行?7、变形观测数据的平差计算应满足哪些规定?六、计算题1、某多层住宅楼进行主体沉降观测,共布设6个沉降观测点,观测精度需满足三等变形观测要求,观测时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观测,测量基准点相对高程为10.00000m。
某日,对该住宅楼进行了一次沉降观测,观测路线环线闭合,观测成果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本次观测各变形观测点相对高程,并判断观测闭合差是否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沉降观测成果表续上表北、、、、、为沉降变形点标志2、某水塔,采用测量水平角的方法来测定其倾斜。
如附图所示:在相互垂直方向上标定两个固定标志测站A 、B ,同时选择通视良好的远方不动点M 1和M 2为测量方向点,在水塔上标出观测用的标志点1、2、3、4、5、6、7、8,其中标志点1、4、5、8位于水塔勒脚位置,标志点2、3、6、7位于水塔顶部位置,观测标志点为观测时直接切其边缘认定的位置。
测站A 距水塔勒角中心b 的水平距离为45.000米,测站B 距水塔勒角中心b 的水平距离为40.000米,水塔勒角中心b 至顶部中心a 的垂直高度为H ab = 27.000米,各观测点水平角测定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水塔顶部相对于勒角位置的整体倾斜偏歪量及偏歪方向?(假定bA 方向为正南方向,bB 方向为正东方向。
)水平角测量结果汇总表水塔整体倾斜观测示意图3、某多层住宅楼需判断其整体倾斜是否超过规范要求:其中一墙角观测结果:勒脚处A点相对于墙角顶B点的水平方向位移量为70mm,建筑物高度H AB= 16m,试判断该墙角的整体倾斜情况。
4、某建筑物全高30m,设计时允许倾斜度为4‰,监测该建筑物安全时,监测容许误差取容许偏移量的1/20,取3倍测量中误差为容许误差,试判断监测之精度要求。
答案:一、填空题1、高程、高差2、变形影响区域之外、方便使用、监测体变形特征3、基准点、部分工作基点4、环、水准测量5、106、假定高程、国家水准点7、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率9、倾斜度、倾斜方向、倾斜速率10、日照、风荷载影响大11、倾斜仪测记法、测定基础沉降差法12、墙(柱)标志、基础标志、隐蔽式标志13、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14、振动影响二、单项选择题1、B2、C3、B4、B5、C6、D7、C三、多项选择题1、BCD2、ABC3、ABCD4、ACD5、BCD6、ABCDE7、ABC8、ABCD9、ABCD四、是非判断题1、×2、∨3、∨4、×5、∨6、√7、×9、√五、简答题1、1)建(构)筑物的主要墙角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沉降缝、伸缩缝、新旧建(构)筑物或高低建(构)筑物接壤处的两侧;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接壤处、建(构)筑物不同结构分界处的两侧;4)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且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5)基础底板的四角和中部;6)当建(构)筑物出现裂缝时,布设在裂缝两侧。
2、1)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2) 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及方法;3) 采用同一仪器和设备;4) 观测人员相对固定;5) 记录观测时的环境因数;6) 采用同一基准处理数据。
3、1)当从建筑外部观测时,测站点的点位应选在与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
当利用建筑内部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中心点作为测站点;2)对于整体倾斜,观测点及底部固定点应沿着对应测站点的建筑主体竖直线,在顶部和底部上下对应布设;对于分层倾斜,应按分层部位上下对应布设;3)按前方交会法布设的测站点,基线端点的选设应顾及测距或长度丈量的要求。
按方向线水平角法布设的测站点,应设置好定向点。
4、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志应稳固埋设,高度以高于室内地坪(±0面)-0.5m为宜,对于建筑立面后期有贴面装饰的建(构)筑物,宜预埋螺栓式活动标志。
5、1)工业建筑可按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2)若建筑施工均匀增高,应至少按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
6、建筑使用阶段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
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到稳定为止。
7、 1)应利用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2)应使用严密的平差方法和可靠的软件系统;3)应确保平差计算所用的观测数据、起算数据准确无误;4)应剔除含有粗差的观测数据;5)对于特级、一级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应对可能含有系统误差的观测值进行系统误差改正;6) 对于特级、一级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当涉及边长、方向等不同类型观测值时,应使用验后方差估计方法确定这些观测值的权;7)平差计算除给出变形参数值外,还应评定这些变形参数的精度。
五、计算题1、△h0A左=-0.04423米;△h0A右=-0.04429米;△h0A=-0.04426米;△hAB左=0.03756米;△hAB右=0.03763米;△hAB=0.03760米;△hBC左=-0.04135米;△hBC右=-0.04136米;△hBC=-0.04136米;△hCD左=0.05733米;△hCD右=0.05720米;△hCD=0.05727米;△hDE左=0.17082米;△hDE右=0.17087米;△hDE=0.17085米;△hEF左=-0.05480米;△hEF右=-0.05490米;△hEF=-0.05485米;△hF0左=-0.12500米;△hF0右=-0.12508米;△hF0=-0.12504米;闭合差h=△h0A +△hAB+△hBC+△hCD+△hDE+△hEF+△hF0=0.00020米=0.20mm<=1.5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