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的乡土野生植物

合集下载

常见可食用-药用野菜

常见可食用-药用野菜

常见可食用、药用野菜山野菜是重要的可食性植物资源,而且大多数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医疗功效和保健功能。

常见野菜如下:1问荆问荆(接续草《本草拾遗》、公母草、搂接草、空心草《中医药实验研究》,马蜂草、猪鬃草《东北药植志》、黄蚂草《四川中药志》、节节草、接骨草《陕西中草药》、笔头菜、马草)。

Equisetum arvense L.Sp.pl. 多年生草本。

生于田边、路旁、林缘湿地及河边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问荆皂甙、木贼甙、异槲皮甙、木犀草甙、硅酸(含量达干生药的5.19~7.77%)、有机酸、脂肪、β-谷甾醇、犬问荆碱、二甲砜、胸嘧啶、3-甲氧基吡啶、多种氨基酸。

孢子含五羟基蒽醌葡萄糖甙、廿八烷二酸、卅烷二酸、卅烷二酸二甲酯、棉花皮次甙和草棉甙。

嫩孢子茎含有胡萝卜素等成分,可食用,称“笔头菜”。

2分株紫萁分株紫萁(牛毛广、牛毛广东《长白山植物药志》、薇菜、桂皮紫萁、绿提琴头菜、野豌豆、巢菜、元修菜)Osmunda cinnamomea L. var. asiatica Fernald. 多年生草本。

生于林下或灌丛湿地。

嫩株可食,是一种野生蕨类山菜。

是名贵山珍。

每100克鲜品中含蛋白质3.1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克、纤维3.8克、维生素B2 0.25毫克、维生素C 69毫克、胡萝卜素1.97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钾3120毫克、钙190毫克、镁293毫克、磷711毫克、铁12.5毫克、锰8.1毫克、锌6.2毫克、铜1.8毫。

还含有大量氨基酸、鞣酸等。

3蕨蕨(蕨菜、老蕨菜、龙头菜、如意菜、小孩拳、狼萁)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 latiusculum(Desv.)Underw. ex Heller多年生草本。

生于山坡向阳处、林缘或林间空地。

嫩茎、叶可食,是美味山野菜。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

每100克胡萝卜素1.04毫克、维生素B2 0.13毫克、维生素C 27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6.6克、脂肪0.9克、糖54.2克、粗纤维25.5克、维生素C 3毫克、维生素E0.53毫克、维生素PP2.7毫克、钾31.8毫克、钙1.9毫克、镁3.39毫克、磷5.16毫克、铁171微克、锰35微克、锌61微克、铜25微克。

它人称“野雪里蕻”,可能你家门前就有,炖汤是一绝,价值极高

它人称“野雪里蕻”,可能你家门前就有,炖汤是一绝,价值极高

它⼈称“野雪⾥蕻”,可能你家门前就有,炖汤是⼀绝,价值极⾼在农村,要说最多的东西,可能就是各种的野草了,要是在⼀块空地上,随便画上⼀个⼀⽶的⼩圈,⾥⾯可能就有好多种的野草,这些野草⾥⾯,可能只有⼀⼩部分你认识,不过可能⾥⾯⼀半以上是可以吃的,还有⼀半虽然不能吃,但是可能会有其它的⽤途,就现在这个季节,要说您留意下的话,可能会发现很多的野草真的都是可以吃的,⽽且你还认识它们。

今天咱们来说⼀种野草,它可能你家门前就有,⼈称“野雪⾥蕻”,炖汤是⼀绝,价值极⾼。

这野草就是蔊菜,1-2年⽣直⽴草本植物,⾼20-40厘⽶,茎⽐较粗,表⾯有⼀些沟纹,总状花序顶⽣,有时候侧⽣,花朵⼗分的⼩,有很多的花朵,花瓣4⽚钥匙形状。

花期在4-6⽉,果期在6-8⽉。

在我国的产⼭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江西、⼴东、陕西、⽢肃、四川、云南有分布,主要⽣长在⽥边、路旁、园林、菜园、屋边墙⾓以及⼭坡路旁等较潮湿的地⽅。

这蔊菜在⼉时的时候⾮常的多,甚⾄在门前的空地上都会冒出来⼏棵,因为它长得⾮常的像雪⾥蕻,但是⼜不是种植的,所以都叫它野雪⾥蕻,不过虽然是野⽣的,但是⼈们也会把它当雪⾥蕻⼀样来对待,收割晒⼲,然后腌制后就可以和雪⾥蕻⼀样的吃了,有时候甚⾄把蔊菜和雪⾥蕻⼀起腌制了。

不过笔者也见过⼀些⽼⼈会直接⽤新鲜的蔊菜来炖汤,就⽐如蔊菜猪肺汤,⽼⼈说要是再加⼀点萝⼘这个汤不仅⽢嫩爽⼝,⽽且还有润肺⽌咳、清热⽣津的作⽤,是⼀个很好的药膳。

笔者后来查询了下资料发现,蔊菜确实有着极⾼的价值。

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有这样的记载:清热解毒,镇咳,利尿。

⽤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慢性⽓管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肝炎,⼩便不利;外⽤治漆疮,蛇咬伤,疔疮痈肿。

要是您在野外也碰到这蔊菜,请记得带⼀些回家炖汤,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常见可食野生植物图谱

中国常见可食野生植物图谱

中国常见可⾷野⽣植物图谱推荐的书是叫“中国的野菜——319种中国野菜图鉴”1 荠菜:别名:地M菜(湖北)、菱⾓菜(⼴东)、护⽣草(⽢肃)。

长于各地,⽣于⽥野、路边、沟旁。

嫩苗可⾷,味平淡。

3~4⽉采其全草,洗净炒⾷、作汤晒⼲,吃时⽤⽔泡开炒⾷。

药⽤可治腹泻、痢疾(单味⽔煎服),也可治⽬⾚肿痛,⾼⾎压以及各种出⾎症。

⼆年⽣草本,⾼15~40CM。

叶有根⽣叶和茎丛⽣,有柄,叶⽚⽻状深裂,有时浅裂或不裂,茎⽣叶⽆柄,基部抱茎,边缘有齿,嫩叶有⾹⽓。

春天抽出花茎,排列成总状花序,花穗挺⽴,花⼩,⽩⾊2 蒲公英(⼜名:婆婆丁,黄花地丁,姑姑英)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科属:菊科蒲公英属,分布各地。

⽣长于⽥野、路旁,易采集。

3~5⽉可采嫩叶洗净后⽣⾷,味微苦。

5~8⽉采花放⼊汤中烹⾷。

全株伏地丛⽣,⾼3~乳汁。

叶缘为不规则的⽻状分裂,⾊鲜绿。

花茎数个,⾃叶丛基部⽣出,与叶等长或稍长过⼀点,上部密⽣⽩⾊丝状⽑。

头状花序顶⽣,全为黄⾊⾆状花说明:⾷⽤部位:嫩株,清洗后烫后可炒⾷,做汤.其他应⽤:全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作⽤3 名字: 乌⽑蕨科⽬:蕨科乌⽑蕨属拉丁名: Blechnum orientale说明:茎⼲短⽽直⽴,被有线状披针形的暗褐⾊鳞⽚,叶柄丛⽣,长30---60公分,⽻⽚线状披针形,多数密⽣,但最下⽅的数对退化⽽成⼩⽿形,孢⼦囊群线⽣. 乌⽑蕨卷曲的幼芽及紫红⾊的新叶都可以⾷⽤.先以沸⽔烫过后再进⾏烹调,也可以烫熟,捞起,晒⼲后,腌渍成咸菜或者蕨⼲4 ⼟⼈参(⼜名:假⼈参,参⼦叶,波世兰,⼟⾼丽参)学名: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科属:马齿苋科⼟⼈参属说明:多年⽣草本,全株光滑⽆⽑,茎叶柔软多汁,叶互⽣,倒卵状披针形,春末⾄秋季开花,圆锥花序腋⽣出或顶⽣,花粉红⾊,梗细长,花瓣五⽚,蒴果球形分布底海拔⼭野,荒地,庭院以及其他有⼈烟的地⽅,嫩茎可以直接炒⾷或者煮汤,也可以腌渍⾷⽤,主根可以切⽚炖⾁等,全株煎服,具有利尿效果;茎可外敷肿毒等。

山中常见野菜及食用方法大全

山中常见野菜及食用方法大全

山中常见野菜及食用方法大全马齿苋、长寿菜。

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为长倒卵形,因为样子像马齿而得名。

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各种营养物质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

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因为它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糖代谢过程、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所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它还含有一种叫做3—W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生成,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

比如马齿菜炒鸡蛋,蒸马齿菜馅包子,或煮点清热止痢的大蒜马齿菜粥。

蒲公英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三七,很多人都在野外见过。

它的花粉里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有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蒲公英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和利尿。

它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还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

它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比如海蜇皮拌蒲公英、蒲公英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蒲公英绿茶。

苦菜苦菜的学名叫取麻菜或苣荬菜,又称苦叶。

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黄色,舌状。

晒干了的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锰、锌、铜等元素。

苦菜能够清热燥湿、消肿排脓、化淤解毒、凉血止血。

苦菜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比较常见的吃法有蒜茸拌苦菜、酱拌苦菜、苦菜烧猪肝等。

蕨菜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

蕨菜叶是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

吃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

但干蕨菜或用盐腌过的蕨菜在吃前最好用水浸一下,使它复原。

常见的吃法有滑炒脊丝蕨菜、蕨菜扣肉、凉拌蕨菜等。

荠菜荠菜又称鸡母孵,花期在4—6月,田边地里,人们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白色荠菜花。

农村最为常见的药草

农村最为常见的药草

中国常见野菜及其食用这里讲述三十多类可以吃的常见野生植物。

包括二十多类野菜,十多类野果。

所谓的常见,指的是华东地区常见,但是很多野菜、野果分布很广,全国各地都有。

故而本次所述的植物并不限于华东地区。

一切讲述难免挂一漏万,我国野菜大约300种,本次介绍的不过是野菜、野果的冰山一角。

野葱、野蒜、野韭菜野葱为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45厘米。

按地域及生长环境,别名也称为:沙葱、麦葱、水葱、山葱等。

主要产地是北方草原。

野蒜为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开花后植株可达70cm。

又名薤白、山蒜、菜芝等。

分布极广。

本人在四川、浙江都见过。

野韭菜为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

又名山韭菜等。

华东地区很少见。

华东地区所谓的野葱或野乌葱乃是指野蒜(薤白)。

华东地区的野葱(野蒜)主要生长在山坡、山涧、鱼塘边、堤坝坡。

一般稻田埂很少有。

江南丘陵地带农家菜地里会有零星分布。

华东地区城市绿化带、花园花坛也常能看见。

喜欢沙性土壤。

一般春夏期间采摘。

野葱全植株都可以食用,营养丰富,口味极佳。

个人口感,香气浓于普通葱蒜,刺激性气味淡于普通葱蒜。

华东地区最常见的做法是野葱煎蛋、野葱炒蛋。

做法类似于葱煎蛋、韭菜炒蛋。

还可以做烹饪香料、炒肉、直接光炒。

野蒜头还可以腌制,做泡菜。

或者单独食用。

但是有胃肠炎、腋臭等疾病的人慎食;表虚、多汗者也应忌食。

山韭菜炒鸡蛋野葱煎鸡蛋野艾蒿、鼠曲草(棉菜)、泥胡菜野艾蒿是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

鼠曲草是菊科植物,二年生草本,高10~15cm。

别名很多,主要有:佛耳草、绒毛草、鼠耳草、黄花白艾、毛耳朵、绵絮头草、清明菜、棉花菜、清明蒿、丝棉草、棉菜等。

华东地区多称为棉菜、棉花菜、毛耳朵。

可能是因植株叶子棉棉的,像是缺少水分而得名。

棉菜茎叶有白色绒毛。

延地面生长,很是耐踩踏。

全国各地均常见。

华东地区常用来代替野艾蒿做清明食物。

泥胡菜是菊科植物,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

常见山野菜

常见山野菜

常见山野菜注:本文是个人整理,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责任。

图中有日期的为本人所拍摄。

1、东风菜别名:老母猪豁子、老母猪哼哼、老母猪耳朵、大耳毛、冬风草、仙白草、山白菜、小叶青。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辛;人心、肝、牌经。

【功效主治】全草入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镇痛。

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头痛,咽痛,关节痛等病症。

常用量25~50g;外用适量,捣糊敷患处。

功用: 活血祛瘀,解毒、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毒蛇咬伤。

常用量25~50g;外用适量,捣糊敷患处。

【营养成分】每100克含水分76克,蛋白质2.7克,粗纤维2.8克,胡萝卜素4.69毫克,尼克酸0.8毫克,维生素C 28毫克。

【食疗作用】1.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东风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使人健康少病。

2.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现代科学发现,东风菜含有某些物质,具有解热镇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保健食谱】1.凉拌东风菜东风菜500克,姜、蒜末各10克。

将东风菜去杂,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分切段,放人盘内,加人味精、酱油、姜末、蒜末、麻油等,拌匀即可食用。

此菜清香碧绿,脆嫩爽口,具有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使人健康少病,泽肤明目而健美,常人皆可食之。

2.东风菜炒肉丝东风菜250克,猪肉100克,葱花、姜末各10克。

将东风菜择洗干净,切段,猪肉洗净切丝;锅烧热加人肉丝煽炒,再加酱油、葱花、姜末煸炒,放人料酒、精盐,炒至肉熟,投人东风菜炒至人味,即可出锅。

此菜质地细嫩,咸鲜味美,具有滋阴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

适用于体虚乏力,阴虚干咳,消渴,眼目昏花,夜盲等病症。

3.东风菜汤东风菜根茎50克,黄酒适量。

将东风菜根茎洗净,切成小段,置矿锅内、加人义和黄酒,煎熬成汤,沸后撤去泡沫。

每日2次温服。

此汤清香甘醇,风味独特,具有清暑益气,疗痧缓急的功效,可用治夏天痧气腕痛。

【注意事顶】东风菜凉拌不可食之过量,以免导致泄泻;脾胃虚寒者慎食。

农村常见60种野生中草药,快来看看你认识几个?

农村常见60种野生中草药,快来看看你认识几个?

农村常见60种野生中草药,快来看看你认识几个?1.曼陀罗(大喇叭花、狗核桃)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2.鬼针草(婆婆针)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

可疏散肝热。

3.苦菜(天香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4.葵菜(冬宛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

图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外敷有效。

5.荨麻(蜇人草、咬人草)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剧毒。

实际上,民间过去多作药用,现在多作蔬菜食用。

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

可治疗小儿风咳,风火牙痛等症。

一患者云其根治疗荨麻疹有奇效。

6.龙葵(野海椒)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7.黄萢(黄桑葚)黄萢,又名黄桑葚等。

产于云南南部,广西,贵州南部等地区的野生果实。

口感香甜可口,甜中有酸,酸中带香。

是在山野里口渴采摘的上等野果果实味美,开胃,柔肝缓急,小儿食之良。

8.何首乌(隔山撬)制用补养气血,气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

苗有安神润血之功。

9.乌萢果实和黄萢同功,叶和嫩尖以红糖为引煎服,治肝急水泻有奇效,并且没有副作用。

10.野薄荷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11.棕榈(棕树)棕毛、花、根入药,性收涩,可以止血,但妇科白带用之更为对症。

12.灰灰菜(野灰菜)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13.夏枯草(夏枯头)应节令而生,能和血,引阳入阴而治疗失眠。

味咸,能软坚散积。

无毒,嫩苗应该可作菜,但滇中一带蔬菜多,无人食。

14.车前草(猪肚菜)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治疗咳嗽。

野胡麻_精品文档

野胡麻_精品文档

野胡麻野胡麻,或称芝麻菜(Sesbania purpurea ),是一种树木或灌木,属豆科花木,是热带植物。

野胡麻是一种多用途的植物,其种子可以作为食用植物,以及制作食品调料和药物。

此外,野胡麻还具有固氮能力,可以改善土壤品质和耕作系统。

野胡麻一般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亚洲和非洲。

它是一种常绿植物,可以长到6到8米高。

野胡麻的叶子呈羽状复叶,每个复叶上有许多小叶子,小叶子呈披针形。

野胡麻的花朵呈鲜艳的红色或粉红色,具有五瓣花,每个花瓣约2厘米长。

花朵开放时,吸引了各种昆虫和鸟类前来授粉。

野胡麻的种子是其最具价值的部分。

野胡麻种子可以食用,味道类似于常见的芝麻种子。

它们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健康的植物食品。

人们可以将野胡麻种子加入面包、糕点和饭菜中,增加营养价值和风味。

此外,野胡麻种子还可以榨油,用作烹饪和调味。

除了食用,野胡麻种子还可以用于制作药物。

据研究,野胡麻种子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功效。

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并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此外,野胡麻种子中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可以促进肠道健康,预防便秘等问题。

不仅如此,野胡麻还具有固氮能力,这使得它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绿肥植物。

固氮是指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

野胡麻根部有一种共生菌根,可以与细菌共生,产生根瘤固氮。

这有助于提高土壤中的氮含量,为其他植物提供养分。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种植野胡麻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并减少化肥的使用,有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野胡麻在农业领域还具有其他用途。

野胡麻植株的秸秆可以作为饲料和畜禽的牧草,在干燥地区可以作为饲养家畜的重要植物资源。

此外,野胡麻的花朵和树皮还可以用作染料,用于织物和纺织工艺品的染色。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种植野胡麻。

首先,选择适宜的土壤,并清除杂草。

然后,将野胡麻种子种植在土壤表面,轻轻覆盖一层土壤。

为了确保幼苗的健康生长,需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

野生植物

野生植物

今天偶然见到这篇文章,喜欢的不得了,画面上的东西,都是自己小时候所熟知的,而且名字基本相同,就是有点乡土口音,但是感觉特别亲切。

很怀念那些乡野杂果的味道,让我想起吃水果吃到犯困,骑着树丫睡着了,怀念挖野菜时那只丢了的小筐,怀念在前山上采到的特别大的马蜂包,那用来炸酱的馨香……感谢作者提供这么好的素材,感谢他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跑遍了老家的山山水水,他的拍照技术很好,让细微的生物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

再次感谢作者!1、酸姑奶,学名小蘖,吃起来酸酸的(我小时候叫它“巧心”)2、刺玛果(花朵很像野玫瑰花,相当漂亮,味道也很美的)天然刺玫果,学名[野蔷薇],又名野刺玫果,山刺玫果,是蔷薇科。

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被欧洲各国视为“治疗坏血病特效药”;有“维生素记录保持者之称”。

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动脉粥样硬化;肺结咳嗽不过里面有毛毛,我们都不吃,摘下来用线串上当项链带。

3、山地瓜老了就不能吃了,里面全变成毛毛了。

4、托米儿,我们叫托盘儿。

树很小,果也很小,像山枣那么大,很像小草莓,不过很好吃,这树也少见,一般长在山间靠水的地方。

不过吃多了据说是会把人给药着的啊!!5、黑茄又名海茄,我们叫“焉柚” (我小时候叫它“星星”)学名龙葵草,这是我很爱吃的一种东西了,各种庄家地里都能长,常见的就是黄豆地里,拿个茶缸摘完了再吃,舒服6 鸥粒跟樱桃像,长的山上,地埂上,一片片的长,各种味道的,有的能长成杏味,这也是我最爱吃的,每年的夏天熟,味道很特别,有一种特有的清香7、山枣,这个都很常见了8、山丁子,秋天熟的时候是硬的,酸甜,因为喜欢吃的人少,所以少有人摘,等到深秋的时候树上还有很多,那时候小果一捏就偏了,很软,面面的。

可以拿一堆做成个饼。

我们那常说“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山丁烂成泥。

”其实也还是蛮好吃的呢9、羊妈妈长着小骨朵的叫羊妈妈儿,没长的叫羊犄角,挖了就能吃,其实就是一种野菜(我小时候叫它“羊犄角”)羊妈妈老了10、橡子树,现在也少有人摘,老人那辈常吃,没粮食的时候摘了做成面,那时候都是好东西了,现在满山都是没人摘,因为是涩的,就会落地上了,多数会被小松鼠们当粮食备起来冬天吃,等到过年的时候,橡子果都有点快发芽了,那时候好的像果是甜的。

野菰 用途

野菰 用途

野菰用途野菰,又称野葛,是一种生长在野外的蔬菜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用途。

它的嫩叶和嫩茎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而其根部和种子则可以用于药用和生产工艺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野菰的各种用途。

一、食用用途野菰嫩叶和嫩茎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滋养肝肾、促进消化等功效。

可以用来制作凉拌菜、炒菜、汤和煮粥等,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

野菰还可以作为营养保健食品,供人们食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改善健康状况。

二、药用用途野菰的根部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野菰可以用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等,适用于一些热毒、痈肿和咳嗽痰多的病症。

野菰可以煎汤、熬粥或制成药丸、药酒等形式使用,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工艺用途野菰的种子中富含大量淀粉和蛋白质,可以用来提取淀粉和制作食品。

野菰淀粉具有一定的黏性和透明度,可用于制作面点、糕点和粉丝等。

同时,野菰的种子还可以用于生产淀粉糖、酒精和酱油等工业产品。

总结起来,野菰具有食用、药用和工艺用途。

食用方面,可以将其嫩叶和嫩茎用于制作各种菜肴,丰富人们的饮食选择,提供营养和健康。

药用方面,可以利用其根部的药理成分进行治疗,辅助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工艺方面,可以利用其种子进行淀粉和食品制造,满足人们对于食品和生产原料的需求。

野菰是一种独特的植物资源,它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又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健康。

在食品、医药和工业等领域,野菰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野菰的种植和开发利用,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和潜力,为人类的生活贡献更多的福祉。

苦斋婆

苦斋婆

小长假到郊外走走,解解压放松一下心情.来到一处生态果园,听到好友介绍一种去湿的野菜很有药效,于是冒着烈日去采摘.呵呵,收获不少!回来洗了好几遍,然后像制作菜干的做法一样泡制,凉晒了好几个衣架,还挺费神的,弄得一屋子有股臭臭的味道,还不知道吃的时候是什么味道,顺便上网搜搜它的好处.苦斋婆,称苦抓,学名败酱草,野生,四季都有。

在广东客家称为苦斋婆或者苦斋麻。

属于野菜,凉性,多用于煲汤。

闻之味苦,食之苦中带甜,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湿等药效。

需煮熟食用,或晒制成干,可跟猪大肠或老鸭一起煮汤喝,闻起来有一种类似“臭脚丫子”的气味,但是吃起来味道鲜美。

味道另类而有特色。

和榴莲那样,起初因味道而排斥,品尝过后,因味道而吸引。

野苦斋所含的蛋白质、无机盐及维生素易被机体生理活动所利用,具有抗肿瘤的成分,其特殊的风味可明显增强食欲。

另外野苦斋煲猪骨是当地人们一个春日家庭常用的汤品,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食法:将脱水野苦斋用开水泡开,挤干水,切碎备用。

1.野苦斋炒肉丝:此菜滋阴润燥,清热解毒。

适合于体质虚弱、肠痈、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等症。

2.野苦斋炖猪肚、猪脚: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健身强体,提高免疫力。

男女老小,孕产妇,体质虚弱,肿瘤等症皆可食用。

山村野生苦菜,生长在山村的深山坑、路边等地里,不但没有农药、化肥的污染,而且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其营养高于家菜,风味独特,是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

苦寒。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等功效。

用于肠痈腹痛、疮痈肿毒,肺痈、肺炎、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肠炎、盲肠炎、急慢性结肠炎、阑尾炎、尿血、便血、痢疾、痔疮肿痛、胃溃疡、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肾炎水肿、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感冒咳嗽、咽炎、支气管炎等。

长期食用苦菜有助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可预防宫颈癌、胃癌、肝癌和各种癌症及肿瘤的发生,糖尿病、动脉硬化、神经衰弱、高血压、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等疾病。

江西精选常吃的16种野菜

江西精选常吃的16种野菜

江西精选常吃的16种野菜
第1种、荠菜:春季的常见野菜,味道鲜美,常用来包饺子或做汤。

第2种、马兰头:叶片翠绿,口感清香,通常凉拌食用,也可炒食。

第3种、蕨菜:春季的珍贵野菜,口感嫩滑,常用于炒食或炖汤。

第4种、竹笋:江西竹林遍布,竹笋是春季的时令美食,可炒、炖、煮等多种烹饪方式。

第5种、香椿:春季特有的野菜,具有独特的香气,常用来炒鸡蛋或凉拌。

第6种、蒲公英:不仅可入药,还可作为野菜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第7种、野葱:味道浓郁,常用于炒食或做汤,增添风味。

第8种、菊花脑: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可炒食或做汤。

第9种、灰灰菜:口感滑嫩,营养丰富,可凉拌或炒食。

第10种、槐花:春季盛开,可食用,常用来制作糕点或泡茶。

第11种、紫苏:具有独特的香味,常用于炖汤或炒食,增添风味。

第12种、水芹菜:生长在清澈的水边,口感鲜嫩,可炒食或凉拌。

第13种、车前草:既可入药,也可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湿的作用。

第14种、野蒜:味道辛辣,常用来调味或腌制,是江西菜的重要调料。

第15种、野蘑菇:种类繁多,需仔细辨别,确保无毒后方可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第16种、马齿苋:富含营养,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炒食或凉拌。

这些野菜在江西地区16种常见,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在食用时,请确保正确识别野菜种类,避免误食有毒植物。

100种可食野菜图谱

100种可食野菜图谱

100种可⾷野菜图谱前⾔野菜,集天地灵⽓,聚⽇⽉精华,是⼤⾃然的精髓。

每⼀次品尝,都是和⾃然的亲密接触。

从《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描绘青春⼥⼦在灿烂春光中轻快地采集野菜,到《影梅庵记》中所忆董⼩宛善于腌制野菜,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野菜的采集和⾷⽤在我国源远流长。

如今,野菜以其营养丰富和美味可⼝成为绿⾊⾷品家族中的重要⼀员和⼈们餐桌上的新宠......野菜不仅含⼈体所必需的蛋⽩质、脂肪、碳⽔化合物、维⽣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且植物纤维更为丰富,是养⽣防病的良药。

采集野菜过程本⾝也是很好的健⾝之道,⾯对眼前的⼀⽚新绿,⾯对野外的宽⼴天地,⽆论你有多少压⼒和郁闷,都能回归平和与宁静。

让我们回归⾃然,享受⼤⾃然的⽆私馈赠吧......野菜的毒性鉴定要了解野菜有⽆毒性,⼀是根据历来民间采⾷经验,⼆是⽤化学检测法检测有毒成分,除此以外,还可以⽤动物饲养来鉴定。

以化学检测法最为灵敏、准确,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难以进⾏。

这时,可采⽤煮熟观察法鉴别。

野菜的简易毒性鉴别⽅法1、煮熟后尝味,若有明显的苦涩味或其他怪味则表明有毒。

涩味表明有单宁;苦味则可能表明有⽣物碱、配糖体等苦味物质。

2、煮后的汤⽔中加⼊浓茶,若产⽣⼤量沉淀,则表明含有⾦属盐或⽣物碱。

3、煮后的汤⽔经振摇后产⽣⼤量泡沫,则表⽰含有皂甙类物质。

4、煮后晒⼲磨成粉,混⼊饲料中喂养动物,观察动物有何反应。

野菜的去毒处理法1、凉⽔浸漂法:⽔中浸泡并漂洗,可除去溶于⽔的配糖体、单宁、⽣物碱和亚硝酸盐。

2、煮沸法:先煮开,再⽤清⽔漂洗,可进⼀步除去上述的有毒物质。

3、烘炒法:加热可使⼀些有毒物质分解和挥发。

4、碱洗法:⽤0.1%的碳酸钠溶液或⽯灰⽔浸洗,可除去单宁。

5、酸洗法:⽤稀醋酸浸洗可除去⽣物碱。

野菜中毒急救治疗民间传统采⾷的野菜,⼀般⽆毒或毒性很⼩。

⼀旦误⾷了有毒植物,有头晕、头痛、恶⼼、腹痛和腹泻等中毒症状,可采⽤以下急救措施:1、催吐:可⽤⼿或其他代⽤品触及咽喉部,⾄吐出清⽔为⽌。

野外可食用植物大全

野外可食用植物大全

野外可食用植物大全什么是药食两用植物又名“药食同源植物”,顾名思义,是指既可食用又能作为中药材防病治病的植物。

2历史药食两用植物经过多年,甚至数百年、数千年食用而被证实对人体有益无害,适合普通人群长期食用。

我国药食两用植物应用有悠久的历史,但迄今产业化发展还很落后,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组织和引导。

3国家对药食两用植物的界定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两用植物、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

三种物品名单如下: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菜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葛根、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苹果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常见60种野生中草药

常见60种野生中草药

常见60种野生中草药1、.曼陀罗(大喇叭花、狗核桃)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2.鬼针草(婆婆针)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

可疏散肝热。

3.苦菜(天香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4.葵菜(冬宛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

图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外敷有效。

5.荨麻(蜇人草、咬人草)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剧毒。

实际上,民间过去多作药用,现在多作蔬菜食用。

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

可治疗小儿风咳,风火牙痛等症。

一患者云其根治疗荨麻疹有奇效。

6.龙葵(野海椒)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7.黄萢(黄桑葚)黄萢,又名黄桑葚等。

产于云南南部,广西,贵州南部等地区的野生果实。

口感香甜可口,甜中有酸,酸中带香。

是在山野里口渴采摘的上等野果果实味美,开胃,柔肝缓急,小儿食之良。

8.何首乌(隔山撬)制用补养气血,气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

苗有安神润血之功。

9.乌萢果实和黄萢同功,叶和嫩尖以红糖为引煎服,治肝急水泻有奇效,并且没有副作用。

10.野薄荷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11.棕榈(棕树)棕毛、花、根入药,性收涩,可以止血,但妇科白带用之更为对症。

12.灰灰菜(野灰菜)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13.夏枯草(夏枯头)应节令而生,能和血,引阳入阴而治疗失眠。

味咸,能软坚散积。

无毒,嫩苗应该可作菜,但滇中一带蔬菜多,无人食。

14.车前草(猪肚菜)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治疗咳嗽。

可食用乡土野生植物精品文档

可食用乡土野生植物精品文档

黃荊圖片
酢醬草
酢漿草(Oxalis corniculata L.) 酢漿草科 多年生匍匐性草本,有走莖,葉 互生,由3片小葉所組,成小葉 倒心形,花黃色,花萼、花瓣各 5片,雄蕊10枚,子房下位, 5室,花柱5枚,果實為縱裂之 蒴果,密佈細毛,圓筒狀,長約 1.5公分,成熟時具有彈性。產於 全省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庭園、 路旁、田邊及山邊均甚為常見。 本地名:1鹽酸仔草 2三葉酸 漿 3酸味草。 食用部份:嫩葉。 等級:可。 備註:可生食亦可熟食。取自台 灣的野生食用植物70年版 鄭元 春.張之俊著
紫花酢醬草
紫花酢醬草(Oxalis corymbosa DC.) 酢醬 草科 生長於庭園、 路旁、牆邊等處。為多 年生草本植物,高15公分許,地下鱗 莖被以褐色鱗片,鱗莖下之塊根,呈紡 錘形,半透明,長3公分許,多汁,味 甜酸,兒童喜食。葉根生,具長柄,一 柄3小葉,小葉倒心臟形,長3公分, 寬4公分,表面綠色,平滑,背面灰綠 有軟毛。葉柄長達18公分,綠色。花 梗與葉等高。花淡紅紫色,喇叭狀,萼 綠色,5片,花冠5,雄蕊10枚, (5枚長,5枚短)花絲白色,產於全 省,惟北部特多。 本地名:酸仔草。 食用部份;葉及葉柄。 等級:可。 備註:可作為雞的青飼料。 取自台灣 的野生食用植物70年版 鄭元春.張之 俊著 著
龍葵
龍葵(Solanum nigrum L.)茄科 平地,山地均有。一年生草本。高可達 90公分,全株無毛,莖分枝多,綠色, 微呈三稜形。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 尖頭,深波狀或齒狀緣,表面湛綠,長 6~12公分,寬4.5~7公分,葉柄長 2.1~2.4公分。花軸出自兩葉間之莖上, 花梗長約9公厘,花白色,有時稍帶紫 色。萼綠色,5齒裂,裂片銳頭,遠較 花冠短小,花冠5深裂,裂片略反捲, 雄蕊5,花藥黃色,花托基部有毛,子 房圓形,花柱生毛,果實球形,漿果, 黑熟後味甘,內有種子30餘枚。產於 全省平地,山地。,為解熱,利尿,強 壯劑。 食用部份:嫩葉及成熟果實 等級:優,果生食。 備註:1兒童喜採食之,山胞多喜食之。 2本株乾後入藥取自台灣的野生食用植 物70年版 鄭元春.張之俊著

农村地区常见野生植物

农村地区常见野生植物

龙葵果:又称甜茄子、野茄子、野葡萄等,果实成熟后可采食。

果有镇咳、祛痰作用注意事项:对膀胱有害,矫正药为蜂蜜和砂糖。

曼陀罗:原产于印度。

曼陀罗全草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

曼陀罗中毒,一般在食后半小时,最快20分钟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在24h后进入晕睡、痉挛、紫绀,最后晕迷死亡。

苘麻:苘麻在中国的种植和利用已有悠久历史,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周礼》,距今已有2600余年。

可编织麻袋、搓绳索、编麻鞋等纺织材料。

苍耳:全株都有其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苍耳》,里面就提到苍耳可以挂住动物的皮毛到田野、山洼。

男孩子小时候常常喜欢摘了丢在女生身上哈哈~刺蓟:生命力顽强,留下一点根都能生长,成熟时结出像蒲公英一样的种子,随风散播。

如在野外遇到刀割手或其它部位出现流血时,取刺蓟叶片揉烂以汁水滴于伤口并敷于其上,镇疼止血,效果良好。

虎尾草:小时候玩过家家的时候拿来做袖珍扫帚,很好玩的草。

牛筋草:因其平常而被称为“千人踏”,少年用其为逗蛐蛐草。

泥胡菜:又名猪兜菜(广西),艾草(海南),跟蒲公英差不多,就是不会放飞它自己的孩子(噗...小编写到这忍不住笑了)。

田旋花:跟喇叭花也就是牵牛花相似,叶子不同,它是柳叶状,喇叭花是掌状。

常成片生长,密布地面,缠绕向上,强烈抑制作物生长,危害作物。

马唐:生于路旁、田野,是一种优良牧草,但又是危害农田、果园的杂草。

鳢肠[lǐ cháng]:茎叶柔嫩,各类家畜喜食,民间常用作猪饲料。

菊科,一年生草本,能药用,有收敛、止血、补肝肾之功效。

异型莎草:一年生草本。

为低洼潮湿的旱地的恶性杂草,一般长在稻田或水边潮湿处。

狗牙根草:原产非洲,别名百慕大草、绊根草(上海)、爬根草(南京),常见杂草。

葎草:嫩茎和叶可做食草动物饲料。

葎草是我国秋季花粉症的致敏植物之一,有花粉过敏史的人注意远离盛花期的葎草。

野草莓根的功效与作用

野草莓根的功效与作用

野草莓根的功效与作用野草莓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一系列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食品保健品、美容护肤品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野草莓根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野草莓根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和矿物质等。

其中,维生素C是野草莓根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它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贫血等功效。

此外,野草莓根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血糖和血脂等。

其次,野草莓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认为,野草莓根味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利尿等作用。

野草莓根可以用于治疗口炎、痢疾、淋巴结炎、急性出血性痢疾、痈疽肿痛等症状。

此外,野草莓根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下痢、肠炎、湿疹等疾病。

研究发现,野草莓根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再次,野草莓根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野草莓根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防止血管壁的硬化和粥样斑块的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野草莓根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改善微循环功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野草莓根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研究发现,野草莓根中的化学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此外,野草莓根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值得一提的是,野草莓根还可以用于美容护肤。

野草莓根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伤,防止皮肤老化和皱纹的产生。

此外,野草莓根还具有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和分解的作用,可以淡化雀斑、黑色素沉着等色斑,使肌肤更加白皙、光滑。

除了上述的药理作用和美容功效外,野草莓根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例如,野草莓根具有抑制过敏反应、止咳祛痰、护肝养胃、降脂减肥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茄苳
桑樹
• 桑樹(Morus spp.)桑科 落葉小喬木。葉闊卵形或掌狀裂葉, 單葉互生,葉尖銳或漸尖,葉基心 形或截形,葉緣有鋸齒掌狀3~5裂, 葉表粗糙,葉背平滑有軟毛,葉脈 3~5出掌狀,葉柄帶赤色雄花葇荑 花序,雌花頭狀,花約0.5公分黃 白色,春季開花。 用 途:以鮮食為主,亦可加工製 成水果酒、蜜餞、果醬、果汁及 糖漬等。選購 以果實大,呈紫黑 色,長圓形者為佳。 別名:小葉桑、蠶仔葉、雞桑、蠶 仔樹、桑白、娘子樹
• 小葉灰藋(Chenopodium serotinum L.)藜科 一年生草本,莖具多數分枝, 高約30~50公分,葉互 生,具齒牙緣,嫩枝與葉下 表面均被有白粉,花灰綠色, 成團聚集,葉被5裂,小蕊 5枚,果實細小,種子黑色。 產於全省平地。 本地名:小藜。 食用部份:幼苗或嫩莖葉。 等級:優。 • 取自台灣的野生食用植物70 年版 • 鄭元春.張之俊著
可食用的鄉土野生植物
可食用的 鄉土野生植物
陳素敏
資料來源: 褒忠國小 陳秋
可食用的鄉土野生植物
可食用的 鄉土野生植物
黃文章 蔡宜欣
資料來源: 褒忠國小 陳秋
簡介十種可食用的鄉土野生植物
1.小葉灰藋 3.咸豐草 5..烏斂莓 8.酢醬草 10.龍葵
小葉灰藋
• 毛西番蓮(Passiflora foetida (L.) var. hispida (DC.) Killip 西番蓮科 二年生蔓性草本,莖甚長,分枝 多,密生白色長毛,葉互生,3 裂,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具有 長柄,托葉寬大,有腺毛,卷鬚 發自葉腋;花單立,白色或粉紅 色,花梗甚長,苞片3枚,呈絲 狀羽裂,萼5片,灰色,花瓣與 花萼略同長,副花冠絲狀,紫色, 頗美,漿果成熟時橙黃,徑約1 公分。原產南美,現已大量歸化 於本省中南部平地。 食用部份;成熟果實。等級:優。 備註:熟果剝開,種子味甜而香, 生食甚佳。 • 取自台灣的野生食用植物70年版 • 鄭元春.張之俊著
咸豐草
• 茄苳(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大 戟科 半落葉性大喬木,葉為三出複葉, 具有長柄,子葉先端尾形至尖形, 鈍鋸齒緣;花雌雄異株,圓錐花序 腋出,花小形,黃綠色,雄花序分 枝多,雌花序較疏,分枝亦少,雄 花之萼片及雄蕊各為5枚,雌花之 萼片早落性,雌蕊1枚,子房3室, 花柱3枚,漿果球形,徑約8~1 5公厘。產在全省低,中海拔地區。 本地名:1重陽木 2秋楓樹。 食用部份:葉及成熟果實。 等級:良。 備註:成熟之果實生食或加鹽或糖 食用,葉可代茶,嫩葉供作調味料。 取自台灣的野生食用植物70年版 鄭元春.張之俊著
毛西番蓮
• 咸豐草(Bidens pilosa L.var. ,minor(Blume.) Sherff 菊科 一年生草本,莖高可達90公分,分 枝多,全株無毛,莖綠色方形,節 處常帶淺紫色。葉對生,有柄,柄 長3公分許,葉為羽狀複葉,小葉 卵形,銳頭,粗鋸齒緣,長3~6公 分。總苞綠色,線形,銳頭。外圍 舌狀花5~8朵白色,花瓣先端倒寬 卵形,淺3裂,基部狹窄管狀,長9 公厘~4.5公厘許。中心管狀花,約 50朵。黃色,四裂,柱頭分2歧。 瘦果數多,色黑褐,長9公厘,具 四稜,上部2~3條有逆刺之宿存 萼,藉以附著人畜,傳佈果實。花 四季開放。產於全省平地及中海拔 地區。 本地名:白花婆婆針,赤查某。 食用部份:嫩葉。等級:良。 • 取自台灣的野生食用植物70年版 • 鄭元春.張之俊著
黃荊圖片
酢醬草
酢漿草(Oxalis corniculata L.) 酢漿草科 多年生匍匐性草本,有走莖,葉 互生,由3片小葉所組,成小葉 倒心形,花黃色,花萼、花瓣各 5片,雄蕊10枚,子房下位, 5室,花柱5枚,果實為縱裂之 蒴果,密佈細毛,圓筒狀,長約 1.5公分,成熟時具有彈性。產於 全省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庭園、 路旁、田邊及山邊均甚為常見。 本地名:1鹽酸仔草 2三葉酸 漿 3酸味草。 食用部份:嫩葉。 等級:可。 備註:可生食亦可熟食。取自台 灣的野生食用植物70年版 鄭元 春.張之俊著
黃荊
黃荊屬馬鞭草科半落葉性小灌木,原產於中國、印度、錫蘭、馬來西亞、 熱帶非洲、台灣。台灣分佈於低海拔500公尺以下之海濱或山麓。 黃荊株高可達4公尺,自基部分枝,小枝4稜方形,密生灰白色絨毛。 葉對生,掌狀複葉,有長柄,小葉3~5片,紙質淡綠色,呈橢圓狀 卵形至披針形,全緣或略有鋸齒,背面密生白色絨毛,搓揉有特殊香 味。春末至夏季開花,圓錐花序,頂生,花小,呈淡紫色,十分淡雅。 核果倒卵形,為宿存萼所包,果熟黑色。黃荊全株可入藥,其莖材質 優良,莖皮可造紙及人造棉,枝條可作可供薪炭也是防蚊的燃料;也 可當攀緣作物的支柱,花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黃荊以種子繁殖或扦 插繁殖,春季為適期。生性強健,扦插發根容易,以前曾經以扦插法, 在果園四周種植當綠籬,幾乎全存活,生長迅速約兩年便可剪取枝條 當農作物支柱。栽培土質不拘,但以砂質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 好。性喜高溫、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能抗強風,耐旱性、耐寒性 佳,耐鹽性不佳,耐陰性稍差,生育適溫22~32度C。 黃荊葉序 別名:不驚茶、牡荊、埔姜、埔姜仔。 科名:馬鞭草科Verbenaceae 英名:Negundo chaste tree 藥用:果實在中藥名為「牡荊子」,煎服可治感冒、頭痛和神經痛, 此外,根、枝葉及幹均可作藥用,根、葉洗淨曬乾,可泡茶飲用,是 很好的祛風、發汗劑。
烏斂莓
• 烏斂莓(Ecdysanthera rosea Hook. & Arn.)葡萄科 藤本,莖基木質化,葉光滑,由 5小葉構成,幼嫩時常帶紫褐色, 卷鬚二分叉,與葉對生,托葉三 角形;花序繖房狀或繖形,長約 6~10公分,花萼不明顯,花 瓣卵形,雄蕊4枚,花柱短小, 果實圓球形,內有三角形的種子 3~4顆。全省平野、山麓,由 低海拔至中海拔都有分佈。 本地名:1虎葛 2五爪龍。 食用部分:嫩芽。 等級:可。 備註:將嫩芽先以鹽水浸泡,以 除去特有之辛辣味後再行炒食。 取自台灣的野生食用植物70年版 鄭元春.張之俊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