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集中培训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化市幼儿教师全员培训第八次集中培训作业一、什么是建构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答:“建构主义”是20世纪西方重要的哲学思潮,而建构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是在结构主义心理学影响下形成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表现为:0-2岁的感知运动阶段、2岁到6、7岁的“他律”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形成儿童智力和道德推理能力,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皮亚杰提出的儿童发展结构、阶段以及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为该流派的产生奠定基础。儿童主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儿童的主动建构,是儿童获得新经验、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动力;儿童认知发展的结构称为“图式”,其变化机制是“同化”“顺应”与“平衡”;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配合儿童认知发展顺序,以儿童为中心发展其主动性,强调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重视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的关系?

答:在学前教育中,“保育”与“教育”是一组对称的概念。

通常说来,“保育”指的是对婴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给予身体的保护、养育和精心照管,以帮助幼儿身心获得良好发育,提高生存能力,促进健康发展。广义的保育,包括对婴幼儿身心两方面发展的保护和促进;狭义的保育,专指对婴幼儿身体的保护和养育。

相对而言,“保育”比较强调个体化成长,注重生理、物质和安全;“教育”更强调社会性发展,注重德育、智育等更广方面。从理论和逻辑上说,在儿童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应包括保育和教育两个方面,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只是从身心发展特征看,儿童年龄越小就越需要强调保育——婴幼儿身心特别脆弱,需要特别呵护。在整个婴幼儿阶段,若不注意保护和养育,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才将它作为评价儿童健康水平以及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学前教育中,也将二者关系专门提出,并构成了学前教育中的一对特有的矛盾关系。其实,对于儿童的“保育”包括许多方面,如对儿童权利的承认和保护,承认儿童也是人,而且是不同于成人的人;努力提高儿童在法律、道德方面的地位,保障儿童的基本权益等。此外,保育还包括了保障幼儿的安全,使他们身心两方面都免遭各种伤害等。而“教育”则是专业化社会机构,主要是学校实施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保育与教育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对婴幼儿的适应与促进关系;

保育更多地表现为教会婴幼儿“适应”与他人交流,教育更多地表现为对婴幼儿认知事物的“促进”;保育更多地针对婴幼儿身心的已有发展水平,教育更多地针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与此相关,教育则有急功近利的小学化之嫌。

最近的研究表明,不良的社会心理环境,也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有些儿童由于经常遭受虐待和歧视,导致身材发育矮小,骨龄落后;而婴幼儿时期有些特征和不良行为,在眼前可能并没有显示出很大的危害性,但对未来的成长影响却是深刻的。

显然,正确的“适应”不是一味迎合,而正确的“促进”也需要估计原有的发展水平。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学前教育,正是试图在二者中寻找某种平衡点。

三、幼儿园课程的特征及要素?

答:幼儿园的特征:

1.生活化

生活化指幼儿园课程应紧密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实施课程。幼儿认识世界以直接经验为主,较难接受系统化而最直接的经验就是幼儿的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开展。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不同,除了正规的教学活动外,更多的是利用日常生活各环节实施课程。

2.启蒙性

启蒙性指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及知识是粗浅的,但带有最初的启发性质。幼儿年龄小,身体和心里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是在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最小年龄群体。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是粗浅的,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但幼儿有天生好奇、充满探究的精神,这些自发的探索欲望和对周围世界的新奇应在教育中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鼓励。因此,幼儿园课程自然也就担负着启于始发,蒙以养正的基本任务。

3.游戏化。

游戏化是指幼儿园课程更多的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途径。由于游戏所具有的自由、自发、自主的特征最能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因此,孩子最喜欢游戏,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幼儿园课程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实施的效果。

4.潜在性

潜在性是指幼儿园课程中除了实际可见的因素外,还存在着一

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素,甚至这些因素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作用。比如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幼儿而言,影响十分深远;幼儿园课程的非预设性、偶发性因素较多,教师应有必要的教育机智;幼儿园课程的效果评价为模糊较。

5.活动化

活动化是指幼儿园课程应更多地考虑幼儿的直接经验,通过幼儿具体的活动来实施,而非抽象的学习。幼儿的思维水平较低,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须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操作材料和人际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否则,课程实施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1.目标

幼儿园课程是为支持、帮助、引导幼儿学习,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而设臵的。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期效果的预设。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含义,即幼儿园课程力图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2.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价值的主要载体,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根据各个层选择和组织信息。对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理解已不再单纯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态度、情感、经验、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等。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目标是选择内容的依据。在目标体系建立之后,就要依据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对于教师和儿童而言,要解决的分别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

3.组织

幼儿园课程组织就是一切有幼儿参与的教育活动的结构化或系统化过程。具体而言,幼儿园课程组织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以课程哲学观为基础对课程的组织方式进行分类,可将所有的课程分为学科中心、儿童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在幼儿园课程组织中主要以前两类为主。

4.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