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语文重点文言文《曹刿论战》总复习试题(含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题答案及考点分析
![《曹刿论战》中考题答案及考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34ab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c.png)
战争背景
古代战争策略
介绍长勺之战的时代背景和战争原因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
概述古代战争中的一些常见策略和战 术,帮助学生理解曹刿的军事思想。
曹刿身份
简要介绍曹刿的身份和经历,有助于 学生理解其言论的权威性。
类似文章阅读推荐
《孙子兵法》
推荐学生阅读《孙子兵法》等古 代兵书,了解古代军事思想和战
论战过程
文章重点描述了曹刿与鲁庄公 之间的论战过程,包括双方的
观点、论据和论证方式。
战争结果
最后,文章交代了战争的结果 和曹刿的结局,以及这一事件
对鲁国的影响和意义。
02
中考题答案解析
历年中考题回顾
01
02
03
2018年中考题
解释文中“肉食者鄙,未 能远谋”的含义,并分析 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019年中考题
答题技巧指导
01
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 章大意和中心思想。
02
注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句子和段落,特别是 与考题相关的内容。
03
分析文章中的对比手法 和人物形象塑造,理解 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04
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归 纳。
03
考点分析与归纳
文学常识类考点
作家作品
了解《曹刿论战》的作者左丘明及其代表作品《左传》的相 关文学常识。
熟悉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题型,如选 择题、简答题等,了解各题型的答题 技巧。
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理解文章主旨
把握《曹刿论战》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观点 和态度。
善于分析文本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和写作特点,理解作 者的表达方式。
掌握答题技巧
文言文《曹刿论战》复习题与答案
![文言文《曹刿论战》复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342d3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3.png)
文言文《曹刿论战》复习题与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那么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其乡人曰其真不知马也..B.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D.公问其故马无故亡而入胡..11.请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那么请从。
12.请联络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这个物有哪些特点。
〔4分〕二、文段〔三〕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那么请从。
”19.解释以下加点的字词。
〔4分〕〔1〕又何间焉:〔2〕必以分人:..〔3〕小惠未徧:〔4〕牺牲玉帛:...20.翻译句子。
〔2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1.下面对选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22.选文中曹刿与鲁庄公围绕“① ”〔用原文答复〕的论题进展了严肃的对话,他们的对话说明②〔用自己的话概括〕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曹刿论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曹刿论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2731785727a5e9856a61b7.png)
《曹刿论战》考点集锦《左传》全国视野课内外对比:2019黑龙江龙东考内容相关的《后汉书》之鲁恭知识梳理1. 古今异义(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空隙;隔开;不连接(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粗俗;低下(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4)弗敢加.也古义:今义:增加(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监狱;官司;罪案1(6)必以情.古义:今义:感情;情形(7)可以..一战古义:今义:表示同意(8)再.而衰古义:今义:表示又一次2. 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神弗福.也原意为:福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将鼓.之原意为:打击乐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形容词用作动词忠.之属也原意为:忠诚,忠实,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一词多义衣食所安. ____________________2(1)安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小信.未孚 ____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忠之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属.引凄异(《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4. 其他重点实词(1)齐师.伐我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弗敢专.也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必.以分人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曰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惠未遍.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信未孚.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虽不能察.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战则请.【F】从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齐师败绩..败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公将驰.之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登轼.而望之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既克..,公问其故既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鼓作.气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三而竭.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彼竭我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难测.也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惧有伏.焉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望其旗靡.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文言虚词其.乡人曰(1)其下视其.辙4公问其.故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2)之公与之乘公将鼓之.登轼而望之.又何间焉.(3)焉惧有伏焉.(4)乃.入见何以.战(5)以必以.分人可以.一战(6)战则.请从(7)战于.长勺6. 句子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019届中考语文重点文言文《曹刿论战》总复习试题(含答案)
![2019届中考语文重点文言文《曹刿论战》总复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0249f576eeaeaad0f33020.png)
曹刿论战
一、根据读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曹guì(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bǐ( ) 小信未弗( ) 旗mǐ( )
小惠未biàn( ) 视其zhé( ) 登shì( )而望之彼jié( )我yíng( )
二、文学常识填空
《曹刿论战》选自《》,原名《》,又称《》,传说是时期所作。
它是史书,是一部
和。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
四、翻译句子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五、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
2、“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
3、与“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相照应的语句是。
六、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2、曹刿乃一介布衣,在国家危险时刻,他挺身而出,他的思想境界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爱国?
3、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读了本文,你感悟到做人和处事的什么道理?
4、鲁庄公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5、本文运用对比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1、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2d6e1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5.png)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五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阅读选择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全称是《》,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体历史著作。
二、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1)肉食者鄙.古义:今义:鄙视(2)又何间.焉古义:今义:隔开,不连接(3)可以..一战古义:今义:表示肯定判断(4)牺牲..玉帛古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5)再.而衰古义:今义:又一次(6)小大之狱.古义:今义:监狱2.其他重点实词(1)曹刿请见.见:(2)肉食者鄙.鄙:(3)肉食者谋.之谋:(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弗:专:(5)小惠未遍.遍:(6)小信未孚.孚:(7)虽不能察.察:(8)忠之属.也属:(9)战则请从.从:(10)齐师败绩..败绩:(11)公将驰.之驰:(12)下视其辙.辙:(13)登轼.而望之轼:(14)遂逐.齐师逐:(15)既克..既:克:(16)一鼓作.气作:(17)彼竭.我盈.竭:盈:(18)难测.也测:(19)惧有伏.焉伏:(20)望其旗靡.靡:3一词多义(1)师①齐师.伐我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2)安①衣食所安.②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文言虚词1.乃.入见2. 虽.不能察3.战于.长勺4.焉①又何间焉.②惧有伏焉.5.其①其.乡人日②公问其.故6.何①又何.间焉②何.以战7.之①肉食者谋之.②小大之.狱③公与之.乘④公将鼓之.8.以①何以.战②必以.分人③必以.情④可以.一战四、句子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彼竭我盈,故克之。
五、阅读选择题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中考真题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c8a0b7ad51f01dc381f118.png)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含答案)(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选自《曹刿论战》)【乙】故三军可夺气①,将军可夺心②。
是故朝气锐③,昼气惰④,暮气归⑤。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⑥者也。
以治待乱⑦,以静待哗⑧,此治心⑨者也。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⑩者也。
勿邀正正之旗11,勿击堂堂之阵12,此治变者13也。
【注释】①夺气:挫伤士气。
夺,剥夺,引申为挫败、打击。
气,这里指刚劲勇锐之气。
②夺心:动摇决心。
心,指决心。
③朝气锐:军队初战时士气旺盛。
一说为军队早晨士气高昂。
锐,旺盛。
④昼气惰:过了一段时间后,士气逐渐懈怠。
昼,白天,一说指经过一段时间后。
惰,懈怠。
⑤暮气归:到最后,战斗力消耗殆尽,士气低落,将士思归。
暮,到了战斗快结束时,一说指傍晚。
归,止息、衰竭,一说指思归,想回去。
⑥治气:掌握运用士气的方法。
治,掌握。
⑦以治待乱:以我军的严整有序对待敌军的混乱无序。
治,治理、有序。
⑧以静待哗:以我军的沉着冷静对待敌军的躁动不安。
哗,喧哗,指躁动不安。
⑨治心:掌握利用军队的心理的方法。
心,指心理。
⑩治力:掌握军队的战斗力。
力,指战斗力 11、勿邀正正之旗:不要攻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
邀,邀击、迎击。
正正,严整。
12、勿击堂堂之阵:不要去攻击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军。
堂堂,壮大的样子。
阵,阵容。
13、治变者:掌握机动应变的方法。
变,指机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将驰.之驰. (2)望其旗靡.靡.(3)三军可夺气.气. (4)朝气锐.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曹刿论战》专题复习及答案
![《曹刿论战》专题复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a42e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4.png)
《曹刿论战》专题复习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朝代)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人名)所作。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齐师.伐我(军队)2.肉.食.者.谋之(吃肉的人。
这里指当权者)3.又何间.焉(参与)4.肉食者鄙.(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5.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6.衣食所安.(指安身)7.弗敢专.也(独自享有)8.对.曰(回答。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9.小惠未遍.(遍及,普遍)10.牺.牲.玉.帛.(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11.弗敢加.也(虚夸,夸大)12.必以信.(实情)13.小信未孚.(使信服)14.神弗福.也(赐福,保佑)15.小大之狱.(指诉讼事件)16.虽不能察.(明察)17.必以情.(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18.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类)19.战则请从.(跟随)20.公将鼓.之.(击鼓进军)21.齐师败.绩.(大败)2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23.既.克.(战胜齐军后)(既:已经)24.一鼓作.气(鼓起)25.再.而衰(第二次)26.三而竭.(穷尽)27.彼竭我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28.夫大国,难测.也(推测,估计)29.惧有伏.焉(埋伏)30.望其旗靡.(倒下)三、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神灵是不会赐福于你的。
3.忠之属也。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4.可以一战。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5.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6.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中考文言文试题—《曹刿论战》(1)
![中考文言文试题—《曹刿论战》(1)](https://img.taocdn.com/s3/m/5977e35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a.png)
中考文言文试题—《曹刿论战》(1)
[题目]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1. 选出对语句意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 ( )
A. 十年春,齐师伐我。
意思是: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B. 又何间焉?
意思是:你又何必参与呢?
C. 何以战?
意思是:您为什么一定要打这一仗呢?
D.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意思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
2. 这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答:——
[题解]
第1题。
考查句义理解辨误。
“何以战?”即“以何战?”意思是:凭借什么作战。
参考答案:C
第2题。
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对基本观点的概括。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他认为居高官、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
他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7b120fef18583d048645973.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及练习内容预览:《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二、通假字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三、古今异义词1、狱:古义:官司、案件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2、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伐: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4、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5、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6、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7、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8、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8、其公问其故 (这样,如此)吾视其辙乱 (他们,指齐师)其乡人曰 ( 他的,指曹刿)下视其辙(他们,指齐师)五、理解性默写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限四个字)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1、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4个字)1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六、课文内容理解1、曹刿形象分析曹刿是一个深谋远虑,有卓越军事才能的人。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答案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3095d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f.png)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宗泽传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
泽兵进至卫南①,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②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
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九》【注释】①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②生兵:生力军,新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
③等:同样。
④大河:黄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小惠未遍________②故克之________③先驱云前有敌营________④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士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3)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①________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②泽挥众直前与________战,败之(4)甲文中的曹判和乙文中的宗泽都能根据敌情指挥若定,以少胜多。
曹刿论战习题包括答案.doc
![曹刿论战习题包括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9831f59e87101f69f319520.png)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题理解性默写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限四个字)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9 、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课文内容理解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
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2、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战前:鲁浅陋;曹有远谋战时: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6 、文章第 3 节主要内容是战后曹刿论述战斗取胜的原因。
7 、文章第 2 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8、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答: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9、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文言文《曹刿论战》复习题与答案30题
![文言文《曹刿论战》复习题与答案30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400821240c844768eaee1d.png)
文言文《曹刿论战》复习题与答案(30题)【原文展现】曹刿论战《左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村夫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能够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问题与答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案。
文中表现曹刿踊跃“参加”的精神的词语是什么?答案:请见。
文中“忠之属也”详细指的是什么?答案: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情。
请剖析“肉食者鄙”中“鄙”表此刻哪里?答案:鲁庄公的三答案,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旁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冒然进军;“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由。
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答案:作战中擅长掌握战机,着重察看敌情,做到知音知彼。
剖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有益于反扑的机遇是在什么时候?答案:“彼竭我盈”之时。
有益于追击的机遇是在什么时候?答案:“辙乱旗靡”之时。
鲁庄公先要追击齐军,刿曰:“未可。
”以后他又说:“可矣。
”他以为“可矣。
”的原由是什么?答案: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第二段经过描绘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如何的质量和才能?答案:胸中有数,指挥沉着,擅长掌握战机。
文中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性格?答案:焦躁冒进曹刿以为战争取获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答案:政治上守信于民。
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7f1031711cc7930b71669.png)
《曹刿论战》复习(一)1、文学常识填空(1)《曹刿论战》选自,所写的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
(2)《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著作,相传为春秋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三传”是指:,,,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齐师伐我。
伐:(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6)既克,公问其故。
既:(7)彼竭我盈。
盈:(8)夫大国,难测也。
测:3、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6、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义:今义:.(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古义:今义:8、比较并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2)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9、文中写道鲁国获胜的原因是什么?给人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0、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11、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2、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
其实他并不“鄙”。
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说说你的感悟。
《曹刿论战》复习(一)1、文学常识填空(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所写的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2)《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76dc732b160b4e767fcf6d.png)
(二)古文阅读(12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 (2 分)A.①又何间焉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①忠之属也②属引凄异C.①战则请从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D.①故逐之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析】A.参与/夹;B.这一类/连接;C.请/请教;D.所以。
故选D。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2 分)A.①肉食者谋之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①可以一成②以君之力C.①战于长勺②所患有甚于死者D.①登轼而望之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解析】A.代词/无意;B.凭借;C.在/比;D.承接/却,转折。
故选B。
13.用现代双悟写出下面甸子的意思。
(4分)(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不同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判。
(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
【解析】考查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翻译,且是课本原句,几无技术含量,只要听老师话认真训练了,都轻而易举。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曹刿论战中考题(含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532993cc22bcd126ff0cd0.png)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集锦一、(2005广州市)阅读下面两个文段。
完成12~14题[甲]公与之乘……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于是见公输盘……吾请无攻宋矣。
《公输》12.词语理解。
(6分)(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___ ②公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③望其旗靡________________ ④公输盘诎________________(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________________②例句:以牒为械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________________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夫大国,难测也。
(2)虽杀臣,不能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05长沙市)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故逐之。
”[乙] 故曰……战必胜矣。
9.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肉食者鄙(卑鄙)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C.小大之狱(案件)D.齐师败绩(大败)10.翻译下面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1.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2.简要回答问题。
⑴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曹刿论战中考真题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c0274359eef8c75ebfb307.png)
曹刿论战中考真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曹刿论战》中考试题(含答案)(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乙】故三军可夺气①,将军可夺心②。
是故朝气锐③,昼气惰④,暮气归⑤。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⑥者也。
以治待乱⑦,以静待哗⑧,此治心⑨者也。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⑩者也。
勿邀正正之旗11,勿击堂堂之阵12,此治变者13也。
【注释】①夺气:挫伤士气。
夺,剥夺,引申为挫败、打击。
气,这里指刚劲勇锐之气。
②夺心:动摇决心。
心,指决心。
③朝气锐:军队初战时士气旺盛。
一说为军队早晨士气高昂。
锐,旺盛。
④昼气惰:过了一段时间后,士气逐渐懈怠。
昼,白天,一说指经过一段时间后。
惰,懈怠。
⑤暮气归:到最后,战斗力消耗殆尽,士气低落,将士思归。
暮,到了战斗快结束时,一说指傍晚。
归,止息、衰竭,一说指思归,想回去。
⑥治气:掌握运用士气的方法。
治,掌握。
⑦以治待乱:以我军的严整有序对待敌军的混乱无序。
治,治理、有序。
⑧以静待哗:以我军的沉着冷静对待敌军的躁动不安。
哗,喧哗,指躁动不安。
⑨治心:掌握利用军队的心理的方法。
心,指心理。
⑩治力:掌握军队的战斗力。
力,指战斗力 11、勿邀正正之旗:不要攻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
邀,邀击、迎击。
正正,严整。
12、勿击堂堂之阵:不要去攻击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军。
堂堂,壮大的样子。
阵,阵容。
13、治变者:掌握机动应变的方法。
变,指机变。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题)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111974a5e9856a56126084.png)
(二)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①,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写作“偏”。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B(A中“伐”前者为“攻打”,后者为“砍伐”;B中“属”,二者均为“类”之意;C中“师”,前者为“军队”,后者为“老师”;D中“故”,前者为“原因”,后者为“旧的”。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以塞忠谏之路也B.战则请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公与之乘何陋之有D.吾视其辙乱其真不知马也B(A中“C ”前者为“凭”,后者为“以致”;B中“则”,二者均为“就”之意;C中“之”,前者为代词,指“曹刿”,后者为句式倒装的标志;D中“其”,前者为“他们的”,后者为表强调的语气词。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
一、根据读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曹guì(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bǐ( ) 小信未弗( ) 旗mǐ( )
小惠未biàn( ) 视其zhé( ) 登shì( )而望之彼jié( )我yíng( )
二、文学常识填空
《曹刿论战》选自《》,原名《》,又称《》,传说是时期所作。
它是史书,是一部
和。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
四、翻译句子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五、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
2、“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
3、与“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相照应的语句是。
六、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2、曹刿乃一介布衣,在国家危险时刻,他挺身而出,他的思想境界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爱国?
3、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读了本文,你感悟到做人和处事的什么道理?
4、鲁庄公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5、本文运用对比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1、曹刿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