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贴敷治疗ppt
中药贴敷治疗
兵团二师库尔勒医院 巩利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 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 药外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 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 果。
二、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三、用物准备
2、部位
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天枢穴*2
内关穴*2
上脘*1 中脘*1
神阙穴*1 中极穴*1
3、体位: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一般采用平卧位 暴露全腹部
SUCCESS
THANK YOU
2019/12/31
4、环境: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 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 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四、操作步骤
(一)施术前准备 1、药物: ①药物组成:
②药物制备:
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 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 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 干,粉碎,备用。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蜂蜜调成较干稠膏状,药 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 用。
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5、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6、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
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 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SUCCESS
THANK YOU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
兵团二师库尔勒医院 巩利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 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 药外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 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 果。
二、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三、用物准备
2、部位
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天枢穴*2
内关穴*2
上脘*1 中脘*1
神阙穴*1 中极穴*1
3、体位: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一般采用平卧位 暴露全腹部
SUCCESS
THANK YOU
2019/12/31
4、环境: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 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 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四、操作步骤
(一)施术前准备 1、药物: ①药物组成:
②药物制备:
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 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 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 干,粉碎,备用。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蜂蜜调成较干稠膏状,药 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 用。
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5、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6、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
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 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SUCCESS
THANK YOU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
中医穴位贴敷宣教课件
第贰章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 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穴位贴敷的起源及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期
东汉时期
晋唐时期
1.初步用于临床。 2.在《灵枢·经脉篇》中记载: “足阳明之筋,颏筋有寒,则 急引颊日移口,有热则筋缓, 不胜收放僻,治之以马膏,膏 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 缓者”被后世誉为膏药之治, 开创了现代膏药之先河。
第叁章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 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穴位贴敷原理
口穴位贴敷的机理
口穴位贴敷的机理,与西医学的透皮给药 技术颇有相似之处。通过穴位贴敷,可使 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代谢,也 不经过消化道,避免了肝脏及消化液消化 酶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因而保持了更 多有效成分,同时也减少了一些不良反应 的发生,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本法一 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方便, 对于衰老、稚弱、药入即吐患者尤为适宜。
涌泉治疗小儿流涎等。
贴敷药物
贴敷药物之前,先对喻穴局部皮 肤进行常规消毒。
药物的制作
丸剂
01
丸剂:将药物研末,用水、蜜、
药汁均匀拌和,制成圆形药丸。
散剂
02
散剂:药物研末。
糊剂
03
糊剂:将药物制成膏,加适量水调
匀,制成药饼。
第伍章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 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穴位敷贴法课件PPT
缺点
皮肤过敏风险
部分人对某些中草药成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红肿、瘙 痒等症状。
疗效不稳定
穴位敷贴法的疗效受到个体差异、操作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 时会出现疗效不稳定的情况。
需要专业指导
穴位敷贴法的操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应在专业医师或针 灸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展前景
1 2
结合现代科技
病变部位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相应的 穴位,如咳嗽可选择肺俞、 天突等穴。
少而精原则
选取少数几个关键穴位, 避免过多或过于分散。
贴敷材料
中药散剂
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用适量的介 质调和制成药饼或药丸进行贴敷。
鲜药
选取新鲜的中草药,洗净后直接贴 敷在穴位上。
膏药
市售的成品膏药,根据需要选择合 适的进行贴敷。
操作步骤
清洁皮肤
敷贴结束后,用温水清洁穴位 周围的皮肤。
调整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免影响药效和刺激皮肤。
休息与活动
敷贴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和出汗,以免影响药效和造
成不适。
03
穴位敷贴法临床应用
内科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痛、腹泻等,可以通 过穴位敷贴法缓解症状, 调整消化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
穴位敷贴法课件
目 录
• 穴位敷贴法简介 • 穴位敷贴法操作流程 • 穴位敷贴法临床应用 • 穴位敷贴法实证研究 • 穴位敷贴法优缺点分析 • 穴位敷贴法常见问题解答
01
穴位敷贴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穴位敷贴法是一种将药物敷贴在 特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 的渗透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的中医疗法。
清洁穴位用酒精或温水清洁所选 穴位,去除污垢和油脂。
敷贴疗法医学PPT课件
•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 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 经筋、十二皮部; • 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数计的浮 络、孙络等。
主讲
王
炜
目
录
1、敷贴疗法起源 2、敷贴疗法应用原则
3、敷贴疗法作用机理
4、敷贴疗法宜忌
5、敷贴疗法应用举例
敷贴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 养生保健治病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 论依据,选用某些特定药物,用介质 (如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 药液等调成糊状,或用油脂(如凡士林 等)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药末 撒于膏药上,再敷贴于穴位、患处(阿 是穴)等部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 气,从而发挥调五脏、行气血、和阴阳 作用,达到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目的的 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9/2/2018
刊行于1805年的《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纂辑,
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我国第一部外治专书, 汇集了清·嘉庆前千余年的外治经验,其中不乏穴位 敷贴之法,仅以神阙一穴而言,就有何首乌贴脐中治 自汗,五倍子贴脐治盗汗等。
“外治之宗”吴师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 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 著成《理瀹骈文》一书。书中每病治疗都 以膏药薄贴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 熨、洗、搐、擦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 敷贴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 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 统治百病”的论断。并依据中医基本理论, 对内病外治的作用机理、制方遣药、具体 运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外 治部位“当分十二经”,药物当置于“经 络穴选„„„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之论 点。
宋《太平圣惠方》“治疗腰腿脚风痹冷 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 贴,须臾即止。” 宋《圣济总录》“膏取其膏润,以祛邪 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 之也。” 明《普济方》“鼻渊脑泻,生附子末, 葱涎和如泥,罨涌泉穴。” 明《本草纲目》“治大腹水肿,以赤根 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定,得 小便利,则肿消。” 另外吴茱萸贴足心治 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 眼。
中医儿科特色疗法中药穴位敷贴PPT课件
药物制备
将选好的中药研磨成细末,加入 适量的醋或酒调匀,制成膏状。 膏状药物应易于涂抹、粘附在穴 位上,且不易脱落。
穴位定位与消毒
穴位定位
根据患儿病情和需要,选择相应的穴 位进行敷贴。常用穴位有大椎、肺俞 、足三里等,具有调理气血、扶正祛 邪的作用。
穴位消毒
在敷贴前,应对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 毒,以防止感染。消毒方法可采用酒 精棉球擦拭或碘伏消毒。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中药穴位敷贴在其他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拓宽其应用领域 。
对儿科临床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穴位敷贴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法,能够提高儿科疾病的 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丰富治疗手段
中药穴位敷贴为儿科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丰富了儿科临 床的治疗方法选择。
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
中药穴位敷贴的优势与局限性
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对中药穴位敷贴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存在 差异,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敷贴时间限制
中药穴位敷贴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对 于急性病症可能不够迅速。
皮肤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或刺激性症状, 需要注意观察和及时处理。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标准化建设
制定中药穴位敷贴的操作规范和治疗标准,提高临床应用的 规范性和科学性。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中药穴位敷 贴治疗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 综合治疗:将中药穴位敷贴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 合,形成综合治疗体系,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中药穴位敷贴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 科学依据。
新药研发
研发具有更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的中药穴位敷贴新药,满足临床需 求。
将选好的中药研磨成细末,加入 适量的醋或酒调匀,制成膏状。 膏状药物应易于涂抹、粘附在穴 位上,且不易脱落。
穴位定位与消毒
穴位定位
根据患儿病情和需要,选择相应的穴 位进行敷贴。常用穴位有大椎、肺俞 、足三里等,具有调理气血、扶正祛 邪的作用。
穴位消毒
在敷贴前,应对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 毒,以防止感染。消毒方法可采用酒 精棉球擦拭或碘伏消毒。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中药穴位敷贴在其他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拓宽其应用领域 。
对儿科临床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穴位敷贴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法,能够提高儿科疾病的 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丰富治疗手段
中药穴位敷贴为儿科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丰富了儿科临 床的治疗方法选择。
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
中药穴位敷贴的优势与局限性
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对中药穴位敷贴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存在 差异,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敷贴时间限制
中药穴位敷贴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对 于急性病症可能不够迅速。
皮肤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或刺激性症状, 需要注意观察和及时处理。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标准化建设
制定中药穴位敷贴的操作规范和治疗标准,提高临床应用的 规范性和科学性。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中药穴位敷 贴治疗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 综合治疗:将中药穴位敷贴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 合,形成综合治疗体系,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中药穴位敷贴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 科学依据。
新药研发
研发具有更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的中药穴位敷贴新药,满足临床需 求。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腹痛PPT
脐中。
18.理气熨(《中药外治疗法》)
• 主治: 气滞腹痛(适用于肝气不疏者)。 • 处方: 柴胡、陈皮、青皮各30g,川芎、当归、白芍、枳壳、香附、
瓜蒌、丹皮、乌药、延胡索各15g。 • 用法: 同麸皮醋炒熨患处。
19.灵砂矾麝饼(《理瀹骈文》)
• 主治: 虚寒腹痛。 • 处方: 五灵脂10g,夜明砂10g,枯矾5g,麝香0.5g。 • 用法: 温水洗脐眼,纳麝香少许,用面圈围脐,填上药末,灸之,
量,人乳和丸如豆大。 • 用法: 取上丸纳脐中,用暖脐膏盖之。
31.花椒贯楝膏(《贵州民间方药集》)
• 主治: 虫积腹痛。 • 处方: 花椒15g,贯众、苦楝皮各30g。 • 用法: 上药加水煎煮,去渣,将药汁浓缩成膏,外敷脐部,即下蛔
虫。
32.槟榔散(《理瀹骈文》)
• 主治: 虫积腹痛。 • 处方: 槟榔适量。 • 用法: 上药1味,研为散,醋调,敷脐及患处。
• 寒湿暑热之邪侵入腹中,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邪滞于中,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若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寒邪内阻,气机壅滞,可以引 起腹痛。若感受湿热之邪,或恣食辛热厚味,湿热食滞交阻,导致传 导失职,气机不和,腑气不通,亦可引起腹痛。或情志抑郁,肝气横 逆,气机阻滞,或因腹部手术后,或跌仆损伤,导致气滞血瘀,络脉 阻塞而引起腹痛。若素体阳虚,脾阳不振,气血不足,脏腑经脉失于 温养,腹痛而作。足太阴经、足阳明经别入腹里,足厥阴经抵小腹, 任脉循腹里,因此,腹痛与这四条经脉密切相关。
13.萸酒熨法(《理瀹骈文》)
• 主治: 冷极腹痛、唇青、厥逆无脉、阴囊内缩者。 • 处方: 吴茱萸750g。 • 用法: 将上药用酒拌,蒸热、绢包熨脐下,并用艾灸脐中及气海、
关元各三五十壮。
18.理气熨(《中药外治疗法》)
• 主治: 气滞腹痛(适用于肝气不疏者)。 • 处方: 柴胡、陈皮、青皮各30g,川芎、当归、白芍、枳壳、香附、
瓜蒌、丹皮、乌药、延胡索各15g。 • 用法: 同麸皮醋炒熨患处。
19.灵砂矾麝饼(《理瀹骈文》)
• 主治: 虚寒腹痛。 • 处方: 五灵脂10g,夜明砂10g,枯矾5g,麝香0.5g。 • 用法: 温水洗脐眼,纳麝香少许,用面圈围脐,填上药末,灸之,
量,人乳和丸如豆大。 • 用法: 取上丸纳脐中,用暖脐膏盖之。
31.花椒贯楝膏(《贵州民间方药集》)
• 主治: 虫积腹痛。 • 处方: 花椒15g,贯众、苦楝皮各30g。 • 用法: 上药加水煎煮,去渣,将药汁浓缩成膏,外敷脐部,即下蛔
虫。
32.槟榔散(《理瀹骈文》)
• 主治: 虫积腹痛。 • 处方: 槟榔适量。 • 用法: 上药1味,研为散,醋调,敷脐及患处。
• 寒湿暑热之邪侵入腹中,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邪滞于中,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若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寒邪内阻,气机壅滞,可以引 起腹痛。若感受湿热之邪,或恣食辛热厚味,湿热食滞交阻,导致传 导失职,气机不和,腑气不通,亦可引起腹痛。或情志抑郁,肝气横 逆,气机阻滞,或因腹部手术后,或跌仆损伤,导致气滞血瘀,络脉 阻塞而引起腹痛。若素体阳虚,脾阳不振,气血不足,脏腑经脉失于 温养,腹痛而作。足太阴经、足阳明经别入腹里,足厥阴经抵小腹, 任脉循腹里,因此,腹痛与这四条经脉密切相关。
13.萸酒熨法(《理瀹骈文》)
• 主治: 冷极腹痛、唇青、厥逆无脉、阴囊内缩者。 • 处方: 吴茱萸750g。 • 用法: 将上药用酒拌,蒸热、绢包熨脐下,并用艾灸脐中及气海、
关元各三五十壮。
中药贴敷治疗 ppt课件
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天枢穴*2
内关穴*2
上脘*1
中脘*1
神阙穴*1
中极穴*1
3、体位: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一般采用平卧位 暴露全腹部
4、环境: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
中药贴敷治疗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药外 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引起 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二、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三、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 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3、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 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五、施术后处理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 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 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部 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 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 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 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二)施术方法
贴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 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 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三)贴敷时机
一般在进行化疗前半小时
(四)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 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 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 适感,可自行取下。
内关穴*2
上脘*1
中脘*1
神阙穴*1
中极穴*1
3、体位: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一般采用平卧位 暴露全腹部
4、环境: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
中药贴敷治疗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药外 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引起 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二、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三、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 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3、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 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五、施术后处理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 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 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部 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 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 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 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二)施术方法
贴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 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 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三)贴敷时机
一般在进行化疗前半小时
(四)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 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 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 适感,可自行取下。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腹部肿块(症瘕积聚)PPT
适量。 • 用法: 将前5味药混合共碾成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将七宝膏药
肉置水浴上溶化,加入适量药末,搅匀,分摊于布上,每贴重20~ 25g。贴于脐上,每3日更换1次,5次为1个疗程。
9.消积散聚方(《敷脐妙法治百病》)
• 主治: 积聚。 • 处方: 川芎、大黄、当归、皂角、香附、五灵脂、土木鳖、僵蚕、
6.神仙化痞膏(《贴敷疗法》)
• 主治: 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肝炎、晚期血吸虫病等所致的肝脾硬化肿 大。
• 处方: 大黄、黄柏、当归、秦艽、三棱、莪术各15g,炙全竭14个, 山甲片14个,木鳖子仁7个,蜈蚣5条。
• 用法: 上药加麻油1200g,浸泡煎熬,用黄丹收膏,入乳香、没药 各25g,风化硝15g拌匀,摊贴备用。取膏贴患处,先用姜擦后贴敷, 贴敷处加温敷更好。
• 二仙膏治痞气腹中作块。明矾、雄黄(各二两)研细,先将二两水糊 和成膏,纸摊贴患处即效。不效,再以后二两摊贴,须看贴药之后大 便如脓下,即愈。(《古今医统大全》)
• 三圣膏贴痞块,化为脓血。用未化石灰(半斤)为末,瓦上微炒红提 出,候热稍减,入大黄末一两炒热,仍提出,入桂心末五钱略炒,以 米醋熬成膏,厚摊烘热,贴上即愈。(《古今医统大全》)
19.羌活膏(阿魏膏)(《中国膏药学》)
• 主治: 痞块(肝脾肿大)。 • 处方: 羌活15g,独活15g,玄参15g,官桂15g,赤芍15g,穿山
甲15g,生地黄15g,两头尖15g,大黄15g,白芷15g,天麻15g, 桃枝9g,柳枝9g,槐枝9g,木鳖子仁20枚,血余炭15g,红花12g。 • 用法: 以上用香油120mL,煎黑去渣,徐徐下黄丹煎,软硬适中, 入芒硝、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15g,麝香9g调匀,即成膏, 摊贴患处。凡贴膏药,先用朴硝敷患处。
肉置水浴上溶化,加入适量药末,搅匀,分摊于布上,每贴重20~ 25g。贴于脐上,每3日更换1次,5次为1个疗程。
9.消积散聚方(《敷脐妙法治百病》)
• 主治: 积聚。 • 处方: 川芎、大黄、当归、皂角、香附、五灵脂、土木鳖、僵蚕、
6.神仙化痞膏(《贴敷疗法》)
• 主治: 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肝炎、晚期血吸虫病等所致的肝脾硬化肿 大。
• 处方: 大黄、黄柏、当归、秦艽、三棱、莪术各15g,炙全竭14个, 山甲片14个,木鳖子仁7个,蜈蚣5条。
• 用法: 上药加麻油1200g,浸泡煎熬,用黄丹收膏,入乳香、没药 各25g,风化硝15g拌匀,摊贴备用。取膏贴患处,先用姜擦后贴敷, 贴敷处加温敷更好。
• 二仙膏治痞气腹中作块。明矾、雄黄(各二两)研细,先将二两水糊 和成膏,纸摊贴患处即效。不效,再以后二两摊贴,须看贴药之后大 便如脓下,即愈。(《古今医统大全》)
• 三圣膏贴痞块,化为脓血。用未化石灰(半斤)为末,瓦上微炒红提 出,候热稍减,入大黄末一两炒热,仍提出,入桂心末五钱略炒,以 米醋熬成膏,厚摊烘热,贴上即愈。(《古今医统大全》)
19.羌活膏(阿魏膏)(《中国膏药学》)
• 主治: 痞块(肝脾肿大)。 • 处方: 羌活15g,独活15g,玄参15g,官桂15g,赤芍15g,穿山
甲15g,生地黄15g,两头尖15g,大黄15g,白芷15g,天麻15g, 桃枝9g,柳枝9g,槐枝9g,木鳖子仁20枚,血余炭15g,红花12g。 • 用法: 以上用香油120mL,煎黑去渣,徐徐下黄丹煎,软硬适中, 入芒硝、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15g,麝香9g调匀,即成膏, 摊贴患处。凡贴膏药,先用朴硝敷患处。
中药贴敷治疗ppt课件
中药贴敷治疗
12
(二)施术方法
• 贴法: •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
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 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中药贴敷治疗
13
(三)贴敷时机
• 一般在进行化疗前半小时
中药贴敷治疗
14
(四)贴敷时间
•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中药贴敷治疗
16
五、施术后处理
•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 毒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 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 部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 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 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 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 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 染。
• 中极穴*1
中药贴敷治疗
9
3、体位:
•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 一般采用平卧位 • 暴露全腹部
中药贴敷治疗
10
4、环境:
•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中药贴敷治疗
11
5、消毒:
•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 在施术部位消毒。
•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中药贴敷治疗
一、简介
•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 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 药外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 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 果。
中药贴敷治疗
2
二、禁忌症
•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药贴敷治疗
中药敷贴课件ppt
THANKS
感谢观看
感冒
中药敷贴可缓解感冒 引起的咳嗽、鼻塞等 症状,缩短病程。
哮喘
针对哮喘患者,中药 敷贴可缓解喘息、胸 闷等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
慢性胃炎
中药敷贴能够缓解慢 性胃炎引起的胃痛、 胃酸等症状,减轻患
者痛苦。
关节炎
对于关节炎患者,中 药敷贴可减轻关节疼 痛、僵硬等症状,促 进关节功能恢复。
临床案例分享
案例一
以水、酒精等为溶剂,加入中药提取物制成,易 于吸收和挥发。
主要成分分析
中药材
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功效的中药材。
基质成分
膏药的基质成分包括植物油、黄丹、松香、石膏等,它们在膏药的制作过程中起着粘合和固定 作用。
药材选择与配伍
根据病症选择药材
针对不同的病症,应选择相应的 中药材以达到治疗效果。
药材配伍原则
在药材配伍时,应遵循君臣佐使 的原则,使药物相互协同,增强 疗效。
03
中药敷贴的制作方法
制作流程
研磨成粉
将药材研磨成细粉,过筛,确 保药粉细腻。
敷贴制备
将药糊均匀涂抹在敷贴棉布上 ,厚度适中,四周抹平。
准备药材
根据处方,将所需中药材清洗 干净,晾干。
调制药糊
将药粉与适量的粘合剂(如蜂 蜜、姜汁等)混合,搅拌均匀 ,直至药糊粘稠适度。
一位5岁患儿因感冒咳 嗽就诊,经过中药敷 贴治疗,咳嗽症状明 显缓解,病程缩短。
案例二
一位45岁女性哮喘患 者,经过中药敷贴治 疗,喘息、胸闷等症 状得到有效控制,生 活质量显著提高。
案例三
一位60岁慢性胃炎患 者,经过中药敷贴治 疗,胃痛、胃酸等症 状得到缓解,病情好 转。
穴位贴敷疗法ppt课件
虚寒型胃脘痛
方药:吴茱萸3 高良姜3 香附1.5 山茱萸3 枳实3 酒调
用穴:中脘、天枢、足三里、 胃俞、大肠 俞、内关
注:先隔姜灸大艾柱灸然后再贴12h,三天 一次,五次 一疗程
过敏性鼻炎
方药: 白芷3 白芥子3 荆芥3 苍耳子3 辛夷花1.5 细辛1.5 姜汁调
用穴: 大椎、肺俞、 肾俞、命门
穴位贴敷疗法适应证
3、循环系统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4、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糖尿病, 高脂血
症,肥胖症。 5、五官科疾病: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6、妇科疾病:月经失调,痛经,慢性盆腔炎,
附件炎等。
穴位贴敷疗法适应证
7、儿科疾病:婴幼儿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 小儿遗尿症等。
8、骨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等。 (膏药贴敷应用广泛)
6、皮肤局部有感染、肿块、破溃禁用。 7、对孕妇、儿童,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
性大的药物。
穴位贴敷治疗后的生理反应
贴敷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 性炎症反应,甚至可出现皮肤起泡,无需 特别处理。
穴位贴敷治疗后的可能并发症
该治疗并发症较少,有极少数可出现以下情 况:①局部并发感染;②过敏反应。
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选穴。《黄帝内 经》称其为:“远道刺”体现了“经脉所 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如胃痛取足三 里。对于脏腑疾病,郄穴往往是远端取穴 时较好的选择。
3 辨证选穴
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针对病因病机而取穴。 本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而取 穴,如哮喘取肺俞、定喘等。对于脏腑疾 病往往选择俞募配穴法。
四大用药特点
1.善用温药:附子、肉桂、吴茱萸、丁香、 川 椒、茴香等
2.善用归膀胱经、脾胃经药:麻黄、桂枝、 生姜等
穴位贴敷疗法
即吴氏所说:“郁者以宣,-乖者以协,泛者-以归,停者以逐,满者以泄,劳者以破,滑-者以留,阻者以行,逆上者 之降,陷下者-为之提,格于中者为之通,越于外者为之-敛。”-16
四大用药特点-1.善用温药:附子、肉桂、吴茱萸、丁香、川-椒、茴香等-2.善用归膀胱经、脾胃经药:麻黄、桂 、生-姜等-3善用引经、开窍药:麝香、冰片等-4.善用皮肤刺激性强药物:川椒、大蒜、生姜、-斑蝥、冰片、滑 粉等
起源与发展-穴位贴敷疗法不但国内影响广泛,在国外也-逐渐兴起,如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发明的-避孕膏,贴敷在 下可收到避孕良好效果;-日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中药贴膏深受人们-的欢迎,如温经活血止痛的辣椒膏等-。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治疗需要将各种不同的药物制 相应的剂型-贴敷于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上,通过药力作用-于肌表,传于经络、脏腑,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治疗 表疾病、经络脏腑疾病
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一九二九不 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归一九,犁牛遍地走-10
理论依据-穴位贴敷疗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特-定的药物吸收以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即可-发挥药物、腧穴的 重治疗作用而使疗效倍-增。
3辨证选穴-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针对病因病机而取-穴。本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而取穴,如哮喘取肺 、定喘等。对于脏-腑疾病往往选择俞募配穴法。-24
4.背部取经穴-即取背部督脉和膀经的腧穴。如慢性腹-泻取膀胱经大肠俞。肾虚喘证取督脉命门-25
高频使用经穴-穴位: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交会-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命门、大椎、-志室、足三里、涌泉、 钟-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阳明胃经、任督二脉-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贴敷治疗
兵团二师库尔勒医院 巩利
1
.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药外 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引起 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2
.
二、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应的穴位。 天枢穴*2
内关穴*2
7
.
上脘*1
中脘*1
8
.
神阙穴*1
中极穴*1
9
.
3、体位: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一般采用平卧位 暴露全腹部
10
.
4、环境: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11
.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 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12
.
(二)施术方法
贴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 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 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13
.
(三)贴敷时机
一般在进行化疗前半小时
14
.
(四)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 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8
.
17
.
六、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2、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或放
入冰箱密封冷藏保存。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
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5、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6、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
3
.
三、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 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4
.
四、操作步骤
(一)施术前准备 1、药物:
①药物组成:
5
.
②药物制备:
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 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 粉碎,备用。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蜂蜜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 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 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 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 适感,可自行取下。
15
.
3、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 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16
.
五、施术后处理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 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 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部 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 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 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 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兵团二师库尔勒医院 巩利
1
.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药外 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引起 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2
.
二、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应的穴位。 天枢穴*2
内关穴*2
7
.
上脘*1
中脘*1
8
.
神阙穴*1
中极穴*1
9
.
3、体位: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一般采用平卧位 暴露全腹部
10
.
4、环境: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11
.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 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12
.
(二)施术方法
贴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 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 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13
.
(三)贴敷时机
一般在进行化疗前半小时
14
.
(四)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 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8
.
17
.
六、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2、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或放
入冰箱密封冷藏保存。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
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5、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6、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
3
.
三、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 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4
.
四、操作步骤
(一)施术前准备 1、药物:
①药物组成:
5
.
②药物制备:
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 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 粉碎,备用。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蜂蜜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 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 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 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 适感,可自行取下。
15
.
3、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 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16
.
五、施术后处理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 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 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部 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 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 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 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