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汽车碰撞事故研究综述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在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
车速越来越快,给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
因此,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厂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按照碰撞事故形态,汽车碰撞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碰撞翻滚等。
其中,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大约60%的碰撞事故发生于车辆前方,因此,进行汽车正面碰撞的探索研究尤其重要,制定汽车的正面碰撞法规、标准也是各个国家相关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FMVSS和欧盟的ECE两大体系,其他国家的技术法规大多是参照以上两个法规体系制定的。
中国在碰撞法规的研究中主要借鉴了欧盟ECE法规体系,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颁布了《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到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国在汽车安全法规的研究上正在积极地与国际接轨。
本文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研究,主要介绍欧美和中国的汽车碰撞法规。
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车辆正面碰撞法规的国家,其于上世纪60年代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对乘用车、多用途乘用车、载货车、挂车、大客车、学校客车、摩托车以及这些车辆的装备和部件制定并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ederalMotorVehicleSafetyStandards,简称FMVSS),并率先于1986年颁布了FMVSS208《乘员碰撞保护》法规。
经典撞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经典撞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经典撞车案例分析报告引言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给当事人带来身体和财产的损失,还可能对社会秩序造成影响。
通过对经典撞车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案例背景本次分析的撞车案例发生在2023年4月10日,地点位于某市的主要交通干道。
事故涉及两辆汽车,一辆小型轿车和一辆重型卡车。
事故发生时,正值交通高峰时段,路面车辆较多。
事故发生经过根据现场监控录像和目击者描述,事故发生时,小型轿车在变道过程中与后方的重型卡车发生碰撞。
轿车司机试图在没有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变更车道,而卡车司机在发现情况后紧急制动,但由于卡车的惯性较大,最终未能避免碰撞。
事故原因分析1. 驾驶员操作不当:轿车司机在变道时未充分观察后方来车情况,未能确保变道安全。
2. 交通规则遵守不足:轿车司机未能遵守“变道前应先观察,确保安全后再变道”的交通规则。
3. 视线盲区:卡车由于体积庞大,存在较大的视觉盲区,可能未能及时发现轿车的变道行为。
4. 道路条件:事故发生时,路面湿滑,可能影响了车辆的制动效果。
事故责任判定根据交通法规和现场证据,轿车司机因未确保变道安全,承担主要责任。
卡车司机虽然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但由于未能及时识别轿车的变道行为,也应承担一定的次要责任。
预防措施建议1. 加强驾驶员培训:提高驾驶员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意识,特别是在变道、超车等操作时的安全意识。
2. 提高车辆安全性能:车辆制造商应考虑增加辅助驾驶系统,如盲点监测、自动紧急制动等,以减少因视线盲区或反应不及时导致的事故。
3. 改善道路条件:交通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道路,确保路面状况良好,减少因路面湿滑等条件引发的交通事故。
4. 加强交通监控:在事故多发地段增设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交通违规行为。
结论通过对这起经典撞车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汽车防碰撞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汽车防碰撞系统研究文献综述1.引言汽车碰撞有汽车碰撞到固定的物体或与行驶中的汽车相撞两种类型。
为了防止汽车在行驶中,特别在高速行驶时发生碰撞,一些现代汽车已装备了自动控制防碰撞系统,这是一种主动安全系统。
汽车行驶时,防碰撞系统处于监测状态,当汽车接近前车车尾或超越前车时,该系统将发出警告信号。
在发出警告后,如果驾驶员没有采取减速制动措施,该系统便启动紧急制动装置,以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2.概述防碰撞控制系统装有测距传感器,它们利用激光、超声波或红外线,测得汽车与障碍物间的距离,这个距离信号,加上车速传感器和车轮转角传感器的信号送入电子控制器,通过计算求出行驶汽车与前方物体的实际距离以及相互接近的相对速度,并向驾驶员发出预告信号或显示前方物体的距离。
当将要碰撞时,控制器向制动装置和节气门控制电路发出控制指令,使汽车发动机降速并及时制动,从而有效地避免碰撞。
3.测距传感器(1)防碰撞传感器① CCD照相机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元件可以读取受光元件接收的光通量放出的电流值,并作为图像信号输出。
在夜间,由于照相机处于低照度的环境,只有在汽车前、后照灯打开时才能确认障碍物。
汽车装设的CCD照相机如上图所示,当点火开关接通时,变速器换档杆换到前进档或倒档,多功能显示板上就能显示出车辆前方或后方的图像。
②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从激光发送至被测物体,然后反射回来被接收,其间的时间差即用来计算至障碍物的距离。
早期的车用激光雷达都是发送多股激光光束,并依靠前车反射镜的反射时间来测定距离。
现代汽车除了测定前方车的距离外还要对前方多辆车的位置进行辨识,因而开始采用扫描式激光雷达。
根据物体的反射特性,激光的反射光亮变化很大,因此可能检测出的距离也是变化的。
由于车辆后部的反射镜等容易反射,故可以检测出稳定的较长距离。
有少许凹凸的铁板等因不能得到充足的反射光量,故测出的距离较短。
另外,在检测侧面方向及后方的障碍物时,与检测前方障碍物的情况不同,如果障碍物上没有反射镜,那么由于各种障碍物的反射特性变化很大,故可能稳定测出的距离 变短。
汽车碰撞事故典型情况分析及预测研究
汽车碰撞事故典型情况分析及预测研究汽车碰撞事故是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交通问题,其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车辆的损失和道路的拥堵,更严重的是会给车辆内的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汽车碰撞事故进行了深度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对事故的发生和预测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事故的典型情况分析1. 主要车辆类型首先,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发现,汽车碰撞事故中最常见的车辆类型是轿车、货车、客车和摩托车。
其中,轿车的碰撞事故数量最为突出,其次是货车和客车,而摩托车的碰撞事故相对较少。
2. 事故发生地点其次,关于事故的发生地点,通过调查背景,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汽车碰撞事故都是发生在车辆经过交叉口、拐弯处、收费站、高速公路或普通道路时发生。
其中,交叉口是汽车碰撞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地点。
3. 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原因是汽车碰撞事故研究的重点之一。
据统计,事故原因主要包括驾驶员的违规操作、机动车技术状况不良、交通标志、标线等相关设施存在问题等。
其中,驾驶员的违规操作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约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
4. 事故后果关于事故后果,汽车碰撞事故往往会造成车辆的受损、人员的财务和身体损伤、交通拥堵等影响。
事故后果严重与否取决于车速、是否系安全带、碰撞角度、车辆型号、碰撞材料等因素。
一般来说,车速越高,事故后果就越严重。
二、事故的预测研究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汽车碰撞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采用科技手段来预测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碰撞事故预测和减少方法——车联网。
车联网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其通过各种高精度传感器、通信设备和互联技术来获取车辆和道路的实时信息,为驾驶员提供更全面和更真实的行驶信息,从而在最短时间内提高驾驶员应对机动车事故的能力。
总结:汽车碰撞事故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交通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深度的研究和预测方法,来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
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综述
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综述车祸是我们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事故,而汽车碰撞测试就是为了保证汽车在发生车祸时能够更好地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开发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综述现代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测试标准和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内容。
一、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的测试主要是通过实际的车辆撞击来进行,但是这种方式显然过于危险,也难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对汽车碰撞测试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但是当时的测试还非常原始,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进行模拟。
到了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工程力学的发展,汽车碰撞测试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开始出现了现代化的测试设备和标准化的测试方法。
二、汽车碰撞测试的标准和测试方法汽车碰撞测试的标准主要有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和中国标准等。
欧洲标准主要是由欧洲联盟提出,其中包括了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多项测试标准,如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滚翻测试等。
而美国标准主要是由美国政府制定的联邦安全标准(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FMVSS)所规定的。
中国标准则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GB标准。
汽车碰撞测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碰撞测试,另一种则是数值仿真测试。
实际碰撞测试的优点在于能够更真实地模拟车辆在实际交通事故中的情况,但缺点也很明显,测试成本较高,测试时风险较大。
而数值仿真测试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可以精准地得出车辆在碰撞中的受力及变形情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方法。
三、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测试精度和测试方法也在不断得到改进。
例如,现有的实际碰撞测试主要针对的是车辆上部的变形,而对于车底的变形则重视不够,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交通事故的情况,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地的相关研究者们纷纷开始设计更细致的测试设备和更严格的测试标准,以更全面地考虑车辆在碰撞中的变形情况。
碰撞事故研究报告
碰撞事故研究报告1. 引言碰撞事故是道路交通中常见的交通事故类型之一。
它在不同的交通环境中发生,给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提高交通安全性和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碰撞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可能的防范措施。
2.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以下方法对碰撞事故进行调查:•文献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了解碰撞事故的研究现状和前沿,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数据收集:其次,通过对交通事故数据库的查询和调取,收集到了大量的碰撞事故数据,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车辆类型等。
•事故现场调查:此外,针对一些典型的碰撞事故,我们进行了现场调查,包括事故发生地点的考察、事故车辆的勘察以及事故参与者的访谈。
3. 碰撞事故类型分析基于数据收集的结果,我们将碰撞事故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追尾事故:追尾事故是碰撞事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占据了事故总数的一大部分。
它通常发生在行驶速度过快、跟车距离不够的情况下,驾驶员无法及时减速避免碰撞。
•侧面碰撞事故:侧面碰撞事故主要发生在交叉口或转弯处。
当车辆未能按规定停车或遵守交通信号时,侧面碰撞事故常常会发生。
•正面碰撞事故:正面碰撞事故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
它通常发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错误超车、逆行、行驶方向选择错误等原因,导致车辆相互撞击。
4. 碰撞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对事故数据和现场调查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了导致碰撞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驾驶员疏忽:驾驶员疏忽是导致碰撞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驾驶员对前车的距离判断不准确,未能及时刹车避免碰撞。
•交通规则违规:交通规则的违规行为也是导致碰撞事故的重要原因。
例如,闯红灯、逆行、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都容易引发碰撞事故的发生。
•道路条件不良:道路条件不良也会增加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
例如,路面湿滑、路面障碍物等都会增加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风险。
5. 碰撞事故防范措施为了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防范措施:•加强驾驶员教育: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培训,提高驾驶员的驾驶素质,减少驾驶员疏忽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
关于汽车碰撞的研究
关于汽车碰撞的研究引言: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成为全球性的公害,使得交通事故再现的研究尤为迫切。
在交通事故中,汽车碰撞事故是最重要:危害最大的事故,因此对汽车碰撞事故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成为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也是正确分析和处理交通事故的理论基础。
查看资料知,近几年我国交通事故流失表:根据碰撞后车体塑性变形量与有效速度的经验公式,动量守恒方程推算出车速。
从而为事故重现提供依据。
关键词:一维碰撞,塑性碰撞,碰撞研究,速度推算。
一、设计主体:汽车碰撞事故的力学分析汽车碰撞事故在力学上有以下特点:(1)汽车发生碰撞的过程是非常短暂的,整整碰撞受力时间更短,一般为70ms ~ 150ms。
(2)碰撞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碰前阶段,碰撞过程,碰后阶段。
(3)大部分汽车碰撞为非弹性碰撞,存在巨大的能量损失。
二、理论测算和分析推断:速度是形成各种交通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速度是关键性的因素,因为汽车超速行驶经常造成交通事故。
理论计算和分析推断又十分复杂,仅以现场资料来计算正确的速度值是很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汽车应用汽车运动学与理论,用分析和试验的方法推算出近似的速度,一般可满足事故分析重现时的需要。
1. 正面碰撞时的车速鉴定。
汽车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均属于一维碰撞,即汽车仅从纵轴线上的碰撞,车辆的变形和运动基本上是沿着纵轴线时。
在分析实际事故时,若两车纵轴线夹角较小且是直线对心碰撞均可认为是一维碰撞。
如图(1),碰撞时车1与车2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即: m1v01+m2v02=m1v1+m2v2式中,m1,m2 分别为车1,车2的质量。
V01,V02为两车碰撞前各车的速度,V1,V2为碰撞后各自车速。
在发生碰撞过程中,两车速度逐渐接近并在某瞬时达到一致,设有共同速度V。
则有:m1v01+m2v02=(m1+m2)v碰撞前的车速相对此时速度的变化量成为有效碰撞速度Ve,设车1速度方向为正,则:ve1=v01-v=v01-m1v01+m2v02/m1+m2 = m2(v01-v02)/m1+m2ve1=m2(v01-v02)/m1+m2v e2=v-v0=m1v01+m2v02/m1+m2–v02 = m1(v01-v02)/m1+m2v e2=m1(v01-v02)/m1+m2根据试验可知,有效碰撞速度与塑性变形X(m)有以下关系:汽车在碰撞过程中,由于冲压速度,其材料会发生形变,且不再恢复到原来形状,这是塑性变形。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车辆碰撞研究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车辆碰撞方面的研究序言我是一名机械学院车辆工程的研究生。
对于车辆的热爱让我选择了继续深造。
我硕士期间想研究的是车辆碰撞方向——在车辆碰撞前对驾驶员发出警告,最大限度地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当事故不能避免的时候,尽量减少碰撞损伤;对车辆驾驶员、副驾驶员、后排乘员以及行人最大程度地保护,做到“车毁人不亡”。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研究方向,我感觉车辆是为人造福的,而不是带来伤害的,我们应当做车的主人,驾驭它,让它为我们服务,车辆的安全性能应当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速度地全面增长而一起增长。
目录一.绪论 (3)二.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6)1.1汽车追尾碰撞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6)1.2汽车追尾碰撞研究方法 (8)1.2.1实车碰撞试验法 (9)1.2.2台车碰撞试验法 (9)1.2. 3计算机仿真分析法 (9)2.1防撞预警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0)2.1.1、声学类(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12)2.2.2、光学类(激光测距传感器) (13)2.2.3、电磁类(毫米波雷达测距传感器) (14)3.1行人保护技术发展现状 (15)3.1.1行人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16)3.3行人的防护技术应用 (18)一.绪论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销量和保有量逐年俱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6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同时,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交通事故伤亡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自身安全的世界一大公害,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作为人口超过13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首次超过五万人,至2008年,中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
自十九世纪末汽车问世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汽车已成为现代文明与进步的标志,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碰撞安全分析研究报告
汽车碰撞安全分析研究报告摘要:汽车碰撞安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报告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和数据的综合分析,总结了汽车碰撞安全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分析了碰撞安全的背景和重要性,并介绍了相关统计数据。
其次,探讨了碰撞类型、碰撞模式和碰撞速度对车辆和乘员安全的影响。
然后,介绍了主要的碰撞安全技术和装置,包括制动系统、座椅和安全气囊等。
最后,提出了未来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1.研究背景和重要性汽车碰撞安全是汽车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领域。
每年全球都有大量的交通事故发生,其中许多事故是由于碰撞引起的。
这些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伤害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2.碰撞类型和模式车辆碰撞可以分为前碰撞、侧碰撞和后碰撞等不同类型。
在碰撞过程中,车辆和乘员会受到不同的力和应力作用,从而影响碰撞事故的结果和伤害程度。
碰撞模式主要包括刚性碰撞、非刚性碰撞和滚动碰撞等。
不同的碰撞类型和模式对车辆的结构和乘员的安全性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技术来提高碰撞安全性。
3.碰撞速度和能量吸收碰撞速度是影响碰撞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较高的碰撞速度会导致更大的冲击力和能量释放,从而增加了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乘员受伤的可能性。
因此,减小碰撞速度和合理分配碰撞能量是提高碰撞安全性的关键。
目前,汽车制动系统、能量吸收结构和安全气囊等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中,以降低碰撞速度和减小碰撞能量。
4.主要碰撞安全技术和装置制动系统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有效的制动系统可以减小碰撞速度,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
座椅是乘员的重要保护装置,合理的座椅设计可以减轻乘员受伤的程度。
安全气囊则是乘员碰撞时的重要保护装置,它能够迅速充气,为乘员提供缓冲和保护。
5.研究展望和建议未来的汽车碰撞安全研究应该继续关注碰撞模式和速度对安全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车辆结构和安全装置的设计,有效降低碰撞速度。
(完整版)国内外交通事故数据比较
1 国内外交通事故数据1.1 国内外交通事故情况表1 澳大利亚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年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十万人口死亡率2000 1,817 1.46 9.492001 1,737 1.39 8.952002 1,715 1.34 8.732003 1,621 1.23 8.152004 1,583 1.17 7.862005 1,627 1.17 7.982006 1,602 1.12 7.722007 1,603 1.08 7.622008 1,464 0.96 6.85表2 美国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年份事故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十万人口死亡率2000 6394000 41945 1.93 14.862001 6323000 42169 1.91 14.82002 6316000 43005 1.91 14.932003 6328000 42884 1.86 14.742004 6181000 42836 1.8 14.592005 6159000 43443 1.77 14.662006 5973000 42642 1.7 14.242007 6024000 41259 1.61 13.692008 5811000 37423 1.45 12.31表3 德国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年份事故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十万人口死亡率2000 382949 7503 1.46 9.12001 375345 6977 1.33 8.52002 362054 6842 1.28 8.32003 354534 6613 1.23 82004 339310 5842 1.08 7.12005 336619 5361 0.98 6.52006 327984 5091 0.93 6.2表4 英国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年份事故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十万人口死亡率2000 242117 3580 1.21 6.12001 236461 3598 1.18 6.12002 234247 3581 1.15 62003 220079 3658 1.1 6.22004 213043 3368 1.02 5.62005 203709 3336 0.99 5.62006 194161 3297 0.95 5.5表5 日本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年份事故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十万人口死亡率2000 931934 9006 1.2 7.142001 947169 11000 1.14 8.842002 936721 8326 1.08 6.532003 947993 7702 0.99 6.042004 952191 7958 0.94 6.262005 933828 6871 0.87 5.382006 886703 6352 0.8 5表6 中国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年份事故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十万人口死亡率2000 616971 93853 14.7 7.42001 754919 105930 13.5 8.32002 773000 109381 11.9 8.52003 667507 104372 10.8 8.12004 517889 107077 9.9 8.22005 450254 98738 7.6 7.62006 378781 89455 6.2 6.82007 327209 81649 5.1 6.22008 265204 73484 4.3 5.52009 238351 67759 3.6 5.12010 3906164 65225 4.7 1.2 国内外交通事故原因表7 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醉酒的事故及严重程度表8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超速的事故及严重程度表9 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劳累驾驶的事故及严重程度表10 中国交通事故的致因分析2 国内外事故数据对比图 1 中国与其他国家事故死亡人数的对比图 2 中国与其他国家万车死亡率的对比图 3 中国和其他国家年交通事故数对比图通过以上各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总的交通事故数可得到如下的结论:(1) 美国的汽车拥有辆和公路总里程均居世界各国之首,美国的年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在世界各国中也居第一位。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在汽车设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作为汽车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旨在在碰撞事故中减少伤害和死亡风险。
各国根据本国的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定了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相关的标准,下面我将对国内外的标准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国内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
在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标准。
该技术规范对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前部防撞、侧部防撞和车身整体刚度等方面。
此外,还有《轻型汽车整车碰撞试验技术规范》对车辆进行全车型碰撞试验,以确保车辆满足碰撞安全性能要求。
与国内标准相比,国外的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也十分严格。
在欧盟,有一系列关于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ECE R94碰撞试验和ECE R95碰撞后修复标准。
ECE R94标准规定了车辆的正面和侧方碰撞试验要求,以确保车辆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能。
而ECE R95标准则规定了车辆在发生碰撞后如何进行修复,以保证车辆的再次使用安全可靠。
此外,美国也为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制定了许多严格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制定的联邦汽车安全标准(FMVSS)。
FMVSS 208标准规定了车辆正面碰撞试验的要求,包括正面撞击试验和侧面撞击试验。
FMVSS 214标准则规定了车辆侧面碰撞试验的要求。
这些标准通过对车辆的碰撞试验以及车身刚度等指标的要求,保证了汽车在事故中的安全性能。
日本是另一个对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十分重视的国家。
其制定的刚性碰撞试验(JIS D 6114)和真实环境碰撞试验(汽车安全标准JASO C315和国土交通省VCCサンデーペーパー)等标准要求车辆在不同碰撞条件下都能保持较好的安全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外的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虽然有所差异,但他们在提高驾乘人员安全性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研究
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研究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道路交通的日益繁忙,汽车碰撞安全性能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研究旨在提高汽车在碰撞时的保护性能,减少碰撞事故对驾车者以及乘客的伤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研究。
一、碰撞安全性能评价系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观察撞击事故后的车辆变形来评估碰撞安全性能,但这种方式具有主观性和不准确性。
为此,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碰撞实验室开始出现并被用于对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研究。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评价系统主要有美国的NCAP(National Car Assessment Program)和欧洲的Euro NCAP。
这些评价系统通过对车辆在不同方向上的碰撞试验,评估汽车的安全性能并发布评分,以供消费者选择购买更安全的汽车。
二、汽车结构设计与碰撞安全性能的关系汽车的结构设计对其碰撞安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汽车设计中,往往会采用各种新颖的技术和材料来提高车辆的抗冲击性能。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利用高强度材料制造车身骨架,如钢材、铝材等,以增加车辆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
同时,通过运用碰撞吸能结构和缓冲装置等设计,在碰撞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分散撞击力量,从而减小驾车者和乘客的伤害。
三、安全气囊在碰撞中的作用安全气囊作为一种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对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安全气囊通过快速充气,能在碰撞时迅速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保护,减轻碰撞力对人体的伤害。
不同位置的安全气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司机侧面气囊、乘客侧面气囊、头部气囊等。
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在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能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对碰撞安全性能的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为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通过利用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环境和道路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安全设备。
为了保护车辆乘员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在全球范围内制定了一系列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
本文将比较研究国内外对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以期了解各国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差异和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国际上的标准。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主要有欧洲(ECE R94)标准、美国(FMVSS 301)标准和澳大利亚(ADR 85/00)标准。
这些标准都是基于碰撞试验进行制定的。
欧洲标准要求车辆在前端和后端进行碰撞试验,以评估车辆在相对低速的碰撞中乘员和行人受伤的风险。
美国标准同样关注车辆的前端和后端碰撞防护,测试车辆在高速碰撞中的安全性能。
而澳大利亚标准除了对前后碰撞进行测试外,还对侧面碰撞进行了评估。
与国际标准相比,国内的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相对滞后。
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GB 11567-2004 中型客车和轻型卡车前部碰撞实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和《GB 15084-2013 汽车行人保护装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这两个标准主要关注车辆的前部碰撞防护和行人保护。
然而,这些标准仅限于中型客车、轻型卡车和行人保护装置,并缺乏对其他类型车辆的规范。
此外,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碰撞试验中心和研究机构,这导致了国内碰撞防护体系标准的滞后。
面对国内现状,我国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的发展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车辆制定相应的标准,包括轿车、SUV、卡车等。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对电动汽车的碰撞防护也需要专门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其次,建立独立的碰撞试验中心和研究机构,加强对汽车碰撞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此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经验,提升我国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水平。
在整体趋势上,全球都在致力于提高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和要求。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车辆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性,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提供更好的碰撞吸能能力。
汽车碰撞仿真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汽车碰撞仿真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在国外,汽车碰撞仿真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汽车碰撞仿真研究体系,包括汽车碰撞测试
和仿真软件开发。
其中,美国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欧
洲欧洲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研究委员会(EUROSID)是两个具有国际影响力
的汽车碰撞仿真研究机构。
这些机构利用车辆碰撞实验数据和现代计算机
仿真技术,对汽车碰撞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
车辆受力变形、人员伤害等情况。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汽车碰撞仿真研究相对滞后。
不过近年来,我国
也开始加大对汽车碰撞仿真研究的投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
中国汽车碰撞安全研究中心(CAERI)致力于汽车碰撞仿真技术的研究与
开发,并已经推出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碰撞仿真软件。
该软件
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车辆碰撞过程,并对车辆受力变形、人员伤害等情况
进行准确预测。
此外,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积极参与汽车碰撞仿真研究。
例如,清
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汽车工程专业开展了一系
列与汽车碰撞仿真相关的科研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可以提高相关领域的研
究水平,还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总体而言,我国在汽车碰撞仿真研究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国
外相比有一定的滞后。
未来,我们需要加大对汽车碰撞仿真研究的投入,
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和软件开发等方面取得更多的进展。
只有这样,才
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减少事故损失和
人员伤亡。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在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
车速越来越快,给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
因此, 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厂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按照碰撞事故形态,汽车碰撞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碰撞翻滚等。
其中,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大约60%的碰撞事故发生于车辆前方,因此,进行汽车正面碰撞的探索研究尤其重要,制定汽车的正面碰撞法规、标准也是各个国家相关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FMVSS和欧盟的ECE两大体系,其他国家的技术法规大多是参照以上两个法规体系制定的。
中国在碰撞法规的研究中主要借鉴了欧盟ECE法规体系,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颁布了《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到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国在汽车安全法规的研究上正在积极地与国际接轨。
本文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研究,主要介绍欧美和中国的汽车碰撞法规。
1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车辆正面碰撞法规的国家,其于上世纪60年代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对乘用车、多用途乘用车、载货车、挂车、大客车、学校客车、摩托车以及这些车辆的装备和部件制定并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简称FMVSS),并率先于1986年颁布了FMVSS208《乘员碰撞保护》法规。
随着汽车各项技术的成熟应用,DOT不断对法规进行了修订,规定应用生物逼真度更好的Hybrid Ⅲ型碰撞生物假人,与固定壁障碰撞。
FMVSS208最新一次修订在2010年8月份,文中主要针对修订后的208对其100%重叠正面碰撞的情况进行解读。
碰撞过程中车门不能被撞开,碰撞后不用工具能将门打开,正常进出假人,燃油泄漏量不超过30g/min。
汽车实车碰撞试验综述
汽车实车碰撞试验综述梁杰豪(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11级车辆一班,广东广州510642)摘要: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行驶速度的小断提高,行车安全越来越重要。
而在所有汽车事故当中,与碰撞有关的事故占90% 以上。
汽车碰撞是小可避免的,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制定日趋严格的碰撞试验方法和标准。
本文将从叙述国内外汽车碰撞试验的状况开始,然后详细介绍各种类的碰撞试验的试验方法和考核指标,最后探讨汽车碰撞试验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提出关于实车碰撞试验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实车碰撞;试验方法Vehicle impact test summaryLiang jiehao(Vehicle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lass 11,Guangzhou,510642,China)Abstract:With the small fault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s and driving speed, traffic safe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all automobile accidents, and collision related accident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0%. Automobile collision is can be avoided, the world has developed stringent crash test method and standard in research. 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uto crash test conditions, test methods and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impact test of various types, finally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utomobile collision test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bout real car collision test.Key word:The car; The real vehicle crash;Test method0 引言我国是汽车交通事故高发的国家,每年交通事故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汽车碰撞试验法规综述
强 度 , 借 助 车 内 假 人 的 传 感 器 所 记 录 的 数 据 , 换 算 中 , 规 定 车 辆 正 面 碰 撞 试 验 碰 撞 速 度 为 56km/h, 碰
出 和 法 规 相 对 应 的 伤 害 指 标 , 判 断 试 验 样 车 的 碰 撞 撞 形 式 为 40% 偏 置 变 形 壁 障 碰 撞 , 其 壁 障 为 蜂 窝 状
生 碰 撞 的 试 验 。 其 目 的 是 检 查 保 险 杠 、 车 厢 前 部 前 1998 年 开 始 生 效 欧 洲 正 面 碰 撞 乘 员 保 护 法 规 ECE
围 板 区 域 所 能 吸 收 冲 击 能 量 的 程 度 , 考 验 车 厢 结 构 R94, 适 用 于 总 质 量 小 于 等 于 2 500kg的 M1 类 车 。 其
对于追尾碰撞中的结构保护, 则有美国的 FMVSS 223 和 FMVSS 224, 以 及 欧 洲 的 ECE R32。 美 国 的FMVSS 223和FMVSS224是 针 对 于 总 重 在4536kg以 上的挂车和半挂车后部碰撞防护装置; 欧洲法规 ECE R32则 规 定 车 辆 后 面 碰 撞 时 对 车 厢 结 构 耐 撞 性 的 要 求 , 并 适 用 于 M1类 车 。 因 而 这 两 种 法 规 是 针 对 于 不同车辆以及车辆的不同部分。
动态滚翻 FMVSS208 暂无
暂无
暂无
燃油泄漏 FMVSS301 ECE R34
TRIAS 11- 4- 14 暂无
碰撞速度 假人类型 假人位置 试验车质量 安全带 制动系统 变速器档位 门窗状态
48.3km/h 50%成人男子 Hybrid III 型 驾 驶 员 、前 排 乘 员 各 一 个 空车质量 + 行李质量 + 假人( 2 个) 佩带和不佩带两种情况 驻车制动松开 空挡 门窗关闭不锁
车辆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V ol 119 N o 12公 路 交 通 科 技2002年4月JOURNA 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ATION RESEARCH AND DEVE LOPMENT文章编号:1002Ο0268(2002)02Ο0122Ο04收稿日期:2001Ο06Ο04作者简介:袁泉(1974-),男,黑龙江北安人,工学博士后.车辆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袁 泉,李一兵(清华大学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摘要:在综述国内外近年来车辆碰撞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车辆碰撞事故再现的原理、模型和基本方法,介绍事故再现的几种计算机软件及其特点,分析事故再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数据采集、速度估算、误差分析和人Ο车Ο路作用的描述等,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几方面内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车辆碰撞;事故再现;计算机仿真中图分类号:TP319:U46 文献标识码:AReview and Trend of the Technology of Vehicle Cra sh ReconstructionYUAN Quan ,LI Yi Οbing(S tate K ey Laboratory of Autom otive Safety and Ener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vehicle im pact com puter simulation is summarized.As an im portant technology ,the principle ,m odels and methods of the accident reconstruction are presented.The com puter s oftware for accident reconstruc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The existing technical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data collection ,velocity estimation ,error analysis and de 2scription of human Οvehicle Οroad interaction.S ome further study fields of the technology are indicated as well as the trends and applica 2tions.K ey words :Vehicle im pact ;Accident reconstruction ;C om puter simulation1 车辆碰撞的计算机仿真车辆碰撞事故的车速鉴定、交通事故防治和行人保护等方面是目前车辆安全技术应用研究的重点。
汽车碰撞仿真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汽车碰撞模拟与建模仿真技术熊金凤东北林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50040摘要针对汽车碰撞问题,根据计算机建模仿真技术,结合汽车碰撞的原理,通过以SC6350 客车正面碰撞的仿真模拟为例及相关内容的论述,对汽车碰撞模拟进行深入的阐析,指出当代虚拟试验模拟技术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关键词碰撞;模拟;仿真Abstract In allusion to a problem specifically for the automobile,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taking the SC6350 passenger car as example, the author explain the collision with automobile in-deep, then point out suppositional experiment of the present age simulating a technology having significant research value.Keywords modeling;collision;simulation绪论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是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它是把数字信息变为以图形、图像形式表示,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的直观仿真过程呈现在人们面前,使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系统中变量之间、变量与参数之间、变量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直接获得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由于交通工程的复杂性,仅靠采用理论推导、物理实验和专家评价等方式难以科学评价交通设计的合理性,同样也无法对设计指标进行科学的研究。
限于交通工程的特殊性,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国内外在建模与仿真分析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企业建模方面也取得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比较著名的研究成果有GRAI/GIM方法、CIMOSA方法、IDEF 方法、ARIS体系结构、PERA方法与TOVE方法等,另外工作流建模技术、面向对象建模方法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 汽车 碰撞 交通 事 故进 行研 究 , 对 有着 重 要 的经
济 社会 效益 。
1 汽车碰撞事故 国内外研究 的现状
汽 车 碰 撞 事 故 研 究 主 要 是 进 行 各 种 条 件 下 的 碰 撞试 验 ,这 包括 实车 碰撞 试 验 和 计 算 机 模 拟 试
验 I。 l 1
学李 卓 森 对事 故计 算 机 模 拟 中所 需 的汽 车碰 撞 刚
度 和 汽 车 正 面 碰 撞 方 程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探 讨 。 1 9 91
香 港 国惠 实业有 限公 司合 作创建 的汽 车碰 撞技术 研
究 中心在 深圳 成立 。该研究 中心 依托湖南 大学汽 车 碰撞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的现有 技 术 和科技 成 果 、 利 专 技术 , 在深圳研 究 中心完成 了 1 车型数 据库建库 0种
算机模 拟方 法 的研究 报告 , 项研 究采 用 了 目前较 该 多使用 的基 于动 量守恒 定 理 的碰撞 模 型 , 其 物理 但 意义 不 明确 , 算 中人 为设 定 输 人参 数 过 多 , 人 计 需 工 调整 碰撞 整车分 离速 度 , 造成 了计 算 结果 的不 准 确性 。 19 9 5年 , 长安 大学研 制成功 汽车 牵引 式汽 车
大 大限制 了该 碰撞 事故 分析 软 件 的适用 范 围 , 降 且 低 了计算 精度 。另 外 ,A T R碰撞 事故分 析 软件在 计 算 碰撞 车速 时也 是采 用试 算 方式 , 同样存 在计 算结 果 不确 定性 的问题 。 19 9 6年 , 中国汽车技 术研 究 中 心 在荷 兰 T O进 行 了 MA Y N D MO软件 应用 培训 , 清 华 大学 、 吉林工业 大学 、 上海交通 大学 等也开始购买
第2 1卷 第 3期
20 0 9年 7 月
黄 河水 利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u a fYelw v rC n e v n y T c n c l n t u e or l l n o o Rie o s r a c e h ia I si t t
V0 . 1 1 2 No 3 .
作 者 简介 : 杨化 书 (9 3 )男 , 南 兰考 人 , 教 授 , 要 从 事 机 械 制造 教学 与 研 究 工 作 。 15 一 , 河 副 主
43
重 型 塑 些垫 堂堕堂塑
DYNA3 MS / T D、 C DY RAN 和 P AMC S RS H。
20 0 9年第 3期
碰 撞事 故是 道路 交通 事故 的 主要 形 态 ( 6 .%) 占 9 9 ,
2 0世 纪 6 0年 代 中 期 , 国外 就 开 始 了计 算机 碰
撞 模拟研 究 工作 。随着计算 机 软 、 件技术 的发 展 , 硬
使 计算 机碰撞 模拟 技术 的迅 速发展 成 为可能 。这一 方 面 由于 计 算 机 性 能 提高 , 用 日益 普 及 ; 一 方 应 另 面, 由于 汽 车市 场 激 烈 竞 争 , 要求 提 高新 车 型 开 发
汽车碰 撞动 画软件 的设 计 与开发 和远程可视 网络 的 建设 , 发 了汽 车碰 撞 C E软 件 , 终达 到 了 日均 开 A 最 分 析处理 5 0起 汽车碰撞 事故 的能力 。
年 , 国第一座 汽 车碰撞 模 拟试 验 台在 清华 大学 建 我 成, 并将 多刚体 动 力学应 用 于碰撞 中人体 的运 动 模 拟 , 展汽车被 动安全性 的试验 研究 。 9 3年 , 开 19 吉林 工业 大 学 的李 江 等 人发 表 了关 于汽 车 碰 撞 事 故计
12 1 国 内 实车 碰 撞 试 验 ..
究所 贾宏 波等人完成 了“ 旗” 红 牌轿 车车身 正面碰撞 的仿 真计 算 , 此后北 京 理工 大学 、 同济大 学 、 湖南 大
学 陆续 开 展 了轿 车 车 身 或整 车 的 碰撞 模 拟 仿 真 工
作。 特别 是我 国汽车被 动安全 法规实施 后 , 车企业 汽 都更 加重 视 汽车碰 撞安 全性 设 计 , 通过 计算 机模 拟 仿 真 等技 术 , 现汽 车结 构抗 撞 性设 计将 成 为现 代 实 汽车开发 的重要 手段之一 I 2 0 2 0 8年 , 】 。 由湖南大学 与
碰 撞试 验研 究 向计算 机模 拟 技术 的 过渡 , 逐步 走 并
向二者 紧密结合 的成熟 阶段 。而我 国在 汽车碰撞 研
究 领域 的发 展 尚处 于起 步 阶段 , 碰撞 试验 研究 和计 算机 模拟碰撞 研究 的基础都 很 薄弱 , 而且 , 该研究受 人力 和 资金 的制 约严重 。鉴于 此 , 国开展 汽 车碰 我 撞研究 应重视 以下几 个方面 的问题 。 2 1 深入 分析我 国汽 车碰 撞 的现 状 . 该研究 包括对 城市 和高速公路 的 汽车碰撞事 故
公 司 开 始进 行 汽 车 正 面碰 撞 试 验研 究 ,0世 纪 6 2 O
计算 机 模拟 不 能完 全 取代 昂贵 的实 车碰 撞 试验 , 但
在产 品开 发 中 , 以使样 车试 制 、 验 次 数 减少 到 可 试
最低 限度 , 而 节省 开发 费用 、 短开 发周期 。 从 缩 目前 对 汽 车碰 撞 的计 算 机 模 拟研 究 主要 集 中 在事 故再 现 的计 算 机模 拟 、 车碰 撞 乘员 运 动 的计 汽 算 模拟 和车 辆碰撞 的有 限元 分析 3个 方面 。使 用多 体 系统模 型进 行碰 撞 乘员模 拟 的软 件有 MV 2 MA D、 C L D、 D Y A 3 MA D MO, 中 MA YMO可 分 别对 碰 撞 其 D 受 害 者 的运 动 和 动 力 响应 进行 二维 和 三 维 模 拟 分 析 , 为汽 车主 、 动 安全性 分析 的有效 工具 。计算 成 被
的成 功率 , 低开发 费用 、 降 缩短 开发周 期 。为 了适 应
新 形势 , 个 制造 厂 家在 汽 车产 品 开发 中采用 了先 各 进 的计 算机 辅 助手 段 。在 市 场需 求 的激 励 下 , 美 欧 国 家推 出 了用 于碰 撞 模拟 的 商业 化 软件 包 , 名 的 著
碰撞 试验 的深 入开 展 , 汽车碰 撞 特性 参数 及 经验 不
断 积累 , 交通 事故再现 分析 的可靠性在 不断提 高 。
12 汽 车 碰 撞 的 国 内研 究 现 状 _
我 国 的汽车工 业 整体 比较 落后 , 由于 经济 上 的 原 因 , 车碰撞 不可 能大 面积 的 开展 。在乘 员保 护 实 方 面 , 国的 研究 尚处 于 初级 阶 段 , 关 的标 准 和 我 有 法规 尚处 于空 白或 起步 阶段 , 交通 事 故 的定量 研 对 究起步也 较晚 。
车碰 撞研 究发展 的方 向。 关 键词 : 车碰 撞 ; 究进 展 ; 撞试 验 ; 障措施 汽 研 碰 保
中图分 类号 :U1 1 T 7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0 8 4 6 (0 90 — 0 3 0 10 — 8 X 2 0 )3 0 4 — 3
碰撞 情况 不 一致) 因此 , 国在 进行 实 车碰撞 研究 。 各 的 同 时 , 开 展 了汽 车模 型碰 撞试 验 , 也 即根 据 相 似
究 。汽 车模 型碰撞 试验 结果 与实 车碰撞 结果 比较相
符。 11 国外汽 车碰 撞 计算机 模拟 试验 .. 2
财产 损失 呈上 升趋 势 。据 公安 部统 计 , 2 0 仅 0 7年 5
月 , 国共 发 生 道路交通事故 2 全 _ 5万多起 , 成 6 0 造 00 多人 死 亡 、 3万人 受 伤 , 近 直接 财 产 损 失 O8亿 元 。 .
目前 , 国已经相继 成立 了清华大学 、 我 天津 汽研 中心 、 汽汽研所 等 国家 级的汽 车碰撞科 研机构 , 一 也
有 一些 地方性 的汽车科 研 机构 。现在 , 定 的汽 车 指 检测 机构全 国共有 l 6家 。
2 我 国汽 车 碰撞 研 究 的发 展 方 向
国外汽 车碰撞事故 的研究 经历 了由大量 的汽 车
模 拟软 件 , 进行 汽车 碰撞 有 限元方 面 的研 究 。在多 刚 体动力 学 的应 用方 面 ,9 8年 1 19 0月 , 长春汽 车研
这些 有 限元软 件都 是用 于 科研 的 , 主要 辅助 专
家 快速 、 高质 量地进 行 事故 收集 、 分析 , 而研 究 事 进 故 的形成 机理 , 寻求避 免事 故 的策 略 。随 着汽 车 并
0 引 言
随 着 国 民经 济 大 幅 度增 长 和 道 路 交 通 状 况 的 不 断 改 善 , 国汽 车 保 有 量 不 断 增 加 , 我 车速 也 逐 渐 提高 , 而使 交 通 事故 总 量 和所 造成 的人 员 伤亡 与 从
模 型 理论 , 汽 车 原 型 按 照 比例缩 小 , 行 碰撞 研 把 进
我 国 的汽 车 安全 性 研 究 始 于 2 0世 纪 8 0年 代
末 ,9 8 , 18 年 吉林工业 大学 和 西 安 公 路 交 通 大 学分
别 开展 了道路交 通事 故 的模拟 研 究 , 由于 当时实 验 条件 和计算 条件 的 限制 , 进 行 了较 为简 单 的模 拟 仅 计 算和 小 比例模 型碰撞 试 验 。18 9 9年 , 林工 业大 吉
各 个 角度方 向的二维 碰撞) 。
实车碰撞试验费用高 、 入大 , 投 而且 实 车 实 验 多 为破 坏性 试验 , 比性 和 重复 性较 差( 同车型 的 对 不
收 稿 日期 : 0 8 1 — 3 20 — 2 2
响应 的重 要 性 前 提 是 建立 正确 的汽 车 结 构 数 学 模 型 。用 于 碰 撞 模 拟 的 最 常 用 有 限 元 软 件 是 L 一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