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倍数的问题教案

合集下载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学生年龄大约在9-10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其次,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学习习惯较好,而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习惯有待提高;最后,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比较快就能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而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帮助。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学生对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概念理解困难,计算方法掌握不牢固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对于概念理解困难的问题,我将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概念;对于计算方法掌握不牢固的问题,我将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对于教学效果好的部分,我会继续保持并加强;对于教学效果不好的部分,我会进行反思和改进,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大约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计算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作业题将涵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几倍2.能够用图形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几倍问题3.能够理解什么是大约几倍4.能够用字面量解决简单的大约几倍问题教学内容什么是几倍?1.呈现图片:一个橙子,旁边写着“一个橙子”2.再呈现图片:两个橙子,旁边写着“两个橙子”3.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橙子和两个橙子的差别在哪里?4.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橙子是一个橙子的两倍5.呈现图片:两个苹果,旁边写着“两个苹果”6.再呈现图片:三个苹果,旁边写着“三个苹果”7.引导学生思考:两个苹果和三个苹果的差别在哪里?8.引导学生认识:三个苹果是两个苹果的一倍半,或者说是一个半几倍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绘图法解决几倍问题提供一张图片,上面有3个火车和6个火车,问学生这两种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引导学生回忆应该如何画几个火车才能成为3个和6个下面通过图片演示来解决这个问题:几倍问题-通过画图方式解决通过算式解决几倍问题在黑板上列出算式“6÷3=?”和“3×2=?”,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算式的意义和用途,然后分别解决到“6÷3=2”和“3×2=6”,从而得出答案。

什么是大约几倍?展示一张照片,上面有一些水果,让学生通过照片来确定它的数量,然后让学生通过字母和数字来解决一些大约几倍的问题,例如:图中有5片水果,请问它大约等于多少个橘子?下面通过图片演示来解决这个问题:大约几倍问题-通过图示方式解决如何解决大约几倍问题?列出一系列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解答它们。

1.有一个文具盒里面有9个笔,它大约等于多少支笔?2.有一个文具盒里面有15个钢笔,它大约等于多少支笔?3.有一个文具盒里面有12个铅笔和6个橡皮擦,它大约等于多少支铅笔?4.有一个文具盒里面有20个铅笔和12个橡皮擦,它大约等于多少支铅笔?练习1.Tony有9个糖果,那么他的朋友Tom有几个糖果?2.有7个香蕉,请问它大约等于多少个苹果?3.Lily晚上读了3本书,那么她最多能读几本书?4.家里有24个枕头,请问它大约等于多少个被子?总结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水平。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 -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几倍”的概念和语言表达。

2.能够正确使用“大约几倍”的概念和语言表达。

3.能够灵活应用所学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几倍”的概念和语言表达。

2.“大约几倍”的概念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灵活应用所学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区分使用“几倍”和“大约几倍”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增加”和“减少”概念。

•让学生理解“几倍”和“倍数”的意义。

•给学生展示几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物品数量的变化并使用“几倍”和“倍数”进行表达。

#### 课后练习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一”、“练习二”。

2.制作海报,介绍自己家中的物品数量变化,例如:有几个家人,几个电视、电脑、桌子等。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大约几倍”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给学生展示几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物品数量的变化并使用“大约几倍”进行表达。

#### 课后练习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三”、“练习四”。

2.观察自己家附近的景点,用“大约几倍”表达两个景点之间的距离。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练习使用“几倍”和“大约几倍”进行问题求解。

•引导学生分组完成一道小组活动:–给每个小组提供一组图表,包含数个有关生活中家庭支出、收入等方面的数据,让小组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规律与结论。

#### 课后练习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析与总结。

2.尝试用“几倍”和“大约几倍”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用了1个小时完成作业,他的弟弟比他慢大约几倍?(2)小华家离学校的路程是小明的3倍,小华大约需要多长时间走到学校?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实践,激发学生对“几倍”和“大约几倍”概念的兴趣和理解,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协同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课堂和课后练习的成果,结合学生日常表现评价每个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效果。

三年级的倍数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的倍数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的倍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三年级的倍数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计算三年级的倍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三年级的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倍数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例如,3、6、9、12、15、18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字有什么共同之处,如何能够归纳出它们之间的规律。

2. 讲解三年级的倍数概念。

(1)教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倍数,例如,3的倍数就是3的整数倍,即3、6、9、12、15、18等数字都是3的倍数。

(2)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3. 计算三年级的倍数。

(1)教师给学生出一些计算题目,要求学生计算3的倍数,如,3×4=?、3×7=?等。

(2)鼓励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培养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4. 拓展练习。

(1)教师出示一些更复杂的计算题目,如,3×8=?、3×11=?等,让学生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5. 总结归纳。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3的倍数的规律和特点。

(2)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并写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和巩固。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年级的倍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计算三年级的倍数。

同时,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 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倍数的规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增强他们在集体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4.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教学目标旨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倍数的概念,理解几倍和大约几倍的含义,学会用乘法解决相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进行估算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倍数问题的技能。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倍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物品分配、面积计算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我会给出几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这些问题将涵盖倍数的应用、估算方法等方面。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碰撞思维,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在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成果。其他同学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有趣的学习背景。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倍数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可能会设计一个关于学校运动会的情景,让学生计算不同班级运动员数量的倍数关系,或者估算不同项目的比赛时间。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手抄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4.家长参与作业: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活中的“几倍”和“大约几倍”问题,鼓励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与孩子一起讨论作业中的难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几倍”和“大约几倍”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分析解题思路和答案的正确性。
3.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及时纠正,并解释原因。
4.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练习难度,巩固学生对“几倍”和“大约几倍”的理解。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入倍数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视学生对基本运算的巩固,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运算技能运用到倍数的学习中。
3.针对学生对估算方法的掌握程度,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4.熟练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倍数关系,如:“A是B的3倍”,“A比B大约多2倍”。
5.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列式和计算解决倍数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情境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倍数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量感。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倍数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地用除法进行计算。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说课稿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说课稿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理解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概念; 2. 能够灵活运用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概念的理解;2.运用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概念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概念;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彩色粉笔;2.学生练习册、学生课本;3.教学实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内容通过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复习下述问题:•你们已经学过的几倍的概念是什么?•在生活中,你们还遇到过其他类似几倍的问题吗?2. 引入新知识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现在你有3个苹果,如果买3倍的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呢?”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接着,再提出一个问题:“现在你有3个苹果,如果买大约3倍的苹果,一共大约有几个苹果呢?”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对比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理解几倍和大约几倍的概念。

3. 探究几倍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出一道题目:“5的几倍是20?”请学生将问题理解清楚,并计算出答案。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这道题目。

在黑板上,通过列式运算法讲解几倍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跟随做相应的运算。

4. 运用几倍进行计算向学生出示一道题目:“小明花了8分钟做作业,小华用了几倍时间才做完?”请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并利用几倍的概念计算出答案。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关键词,其中“做完”代表完成,可以通过列式运算法解决该题目。

然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5. 探究大约几倍的概念向学生出示一道题目:“一杯水大约有300毫升,一瓶水有大约几倍水?”请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的“大约”一词,解释它的含义。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列式运算法计算出答案,并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6. 拓展应用在课堂上,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三年级数学《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倍数》教案设计2

三年级数学《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倍数》教案设计2

三年级数学《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倍数》教案设计2。

第一步:选择教学目标在设计教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本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对于“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倍数”这一主题,最基本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倍数、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还可以增加以下目标:1.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倍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步:制定教学计划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该计划应当包括以下要素:1.课程安排:确定每个课时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2.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课件、教具和练习册等材料。

3.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例题讲解、讨论、练习等。

4.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第三步:教学流程在教学流程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导入阶段:通过“小明的零花钱”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拓展阶段:介绍具体的倍数概念,从具体的例子入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倍数。

3.演示阶段:通过型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4.总结阶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总结梳理本节课程要点。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在课后的固和拓展阶段,我们应当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完成课堂作业,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

2.提供拓展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3.利用游戏和活动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乐趣。

总结:以上就是“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倍数” 主题的教案设计和实施的过程。

通过本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我们可以充分体现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法等方面的要求,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启发,切忌过于依赖单一的教学方法,要达到个性化,探索性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数学上册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问题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问题教案冀教版

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问题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年龄问题,经历了解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问题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德育教学点:体会数学与生活语言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解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文字题:一个数是5,另一个数是它得倍,另一个数是多少?
2.填空题:3的4倍是(),48是6的()倍。

3.有余数的除法:67除以7等。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倍的问题。

⑴出示情境图:师生谈话。

老师:我今年32岁。

生:我今年8岁。

生:我今年9岁,我爷爷今年65岁。

师:根据他们的谈话,选择信息提出你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解答“爷爷的岁数是小强的岁数的几倍?”的问题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出这样的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述形式:大约是几倍;几倍多一些。

(3)小结:揭示、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49“练一练1”,先让学生说清题意,再独立进行解答。

2.完成练习2,先理解题意,然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问题讨论,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丫丫的话和聪聪的话之间的联系,再进行计算交流。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三年级数学上册 倍数的问题教案 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倍数的问题教案 冀教版

倍数的问题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48—4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年龄问题,经历了解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问题的过程。

2.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生活语言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1、根据情境内容,同桌互相提问题解答。

2、教师根据提出问题要求“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就会涉及到年龄的倍数关系上。

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写在“备学纸上”,并做出相应的解答。

2、小组交流不同的问题和计算结果,
再交流两者间的倍数关系的描述,可先交流结果是整倍数的,再交流不是整倍数的。

使学生了解这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叙述形式。

并思考,当倍数关系不是整倍数的时候,该如何去描述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

3、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体会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倍数关系的描述。

练习题的第二小题,根据给出的倍数关系来推导出具体的量。

最后的问题讨论题帮助学生理解丫丫的话和聪聪的话之间的联系。

羽毛球拍的价钱是乒乓球拍的4倍,也就是说羽毛球拍的价钱比乒乓球拍贵3倍。

即贵27元。

也可通过这道题初步渗透“线段图”的解题方法。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的问题》教案(优质精编)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的问题》教案(优质精编)

《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的问题》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会用合适的语言描述问题的答案。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年龄问题,经历用大约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语言描述不是整倍数问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语言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会用合适的语言描述问题的答案。

教学难点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师生在做什么,有哪些数学信息。

然后教师提出红红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家人的年龄吗?比如爸爸、妈妈谁能给大家说说呢?请几个同学来说。

师:今天,聪聪、丫丫他们正在和老师讨论有关年龄的问题,他们谈得可热闹了,你们看!出示情境图。

二、新课学习1.师:他们在谈论什么呢?你们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生:老师今年32岁、丫丫今年8岁、聪聪今年9岁、爷爷今年65岁。

2.鼓励学生提出有关倍数的问题,教师先记录下来。

然后师生共同解答“爷爷的年龄是聪聪的几倍?”的问题,得出:65÷9=7……2(岁)。

接着讨论:爷爷的年龄不是聪聪的整倍数,怎样说呢?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

师:谁能选择其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比丫丫大几岁?●聪聪比老师小几岁?●聪聪的爷爷比老师大几岁?●老师的年龄是丫丫的几倍?●爷爷的年龄是聪聪的几倍?●老师的年龄是聪聪的几倍?●爷爷的年龄是丫丫的几倍?●爷爷的年龄是老师的几倍?提出的加、减法的问题,可以在学生提出问题后马上解决。

提出的倍数问题,教师板书出来,放在下一个环节解决。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很好!这几个都是关于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大家读一读。

学生读题。

师:你能自己解答吗?试一试!学生做,教师巡视。

师:老师的年龄是丫丫的几倍?你们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生:32÷8=4 老师的年龄是丫丫的4倍。

三年级数学《应用求几倍数的问题》教案设计2

三年级数学《应用求几倍数的问题》教案设计2

三年级数学《应用求几倍数的问题》教案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什么是倍数的概念;
2.掌握求某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倍数的概念;
2.如何让学生掌握快速计算任意数的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等;
2.教学PPT,配合教学;
3.学生练习题册。

四、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字运算游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入本课程主题,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议题。

2.讲授
2.1.倍数的概念
通过图片等教具,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倍数,并且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倍数是什么。

同时,通过简单的计算,让学生快速掌握几个数字的倍数。

2.2.求任意数的倍数
学生可以根据教学PPT上的提示,在课堂和老师一起完成计算任意数的倍数的题目,以巩固所学内容。

2.3.案例演练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倍数问题,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计算5位同学想要分别买30元的礼物,家长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呢?”
3.训练
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运算题目,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增加应用题目练习。

此外,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练习等方式完成相关的数学题目。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和检查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对学生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三年级倍数教案

三年级倍数教案

三年级倍数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够解释倍数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和计算给定数字的倍数。

3. 能够应用倍数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马克笔、教学PPT等。

2. 教学材料:练习题、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物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数量关系。

例如,展示一些水果,问学生某种水果的数量是另一种水果数量的几倍。

2. 引入倍数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示意图或教学PPT,向学生解释倍数的概念。

强调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意味着它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且商为整数。

例如,4是2的倍数,因为4可以被2整除,商为2。

3. 计算倍数(15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计算给定数字的倍数。

例如,计算10的倍数,让学生写下10、20、30、40等数字。

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倍数的方法。

4. 应用倍数(15分钟):教师将倍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让学生解决一些与倍数相关的问题。

例如,如果一辆公交车每15分钟经过一次,那么两辆公交车相邻经过的时间间隔是多少分钟?5. 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练习题可以包括计算给定数字的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等。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延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倍数的概念。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数学游戏,其中涉及到倍数的计算和判断。

五、课堂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或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冀教版倍数教案

冀教版倍数教案

冀教版倍数教案教案标题:冀教版倍数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2. 掌握倍数与乘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倍数的概念。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理解倍数与乘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倍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冀教版教材《数学》第X册第X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具。

2. 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什么是倍数。

2. 通过示例,让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倍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Step 2: 概念讲解与练习1. 讲解倍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2. 利用黑板上的计算题,让学生逐步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

Step 3: 倍数与乘法的关系1. 引导学生思考倍数与乘法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讲解。

2.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Step 4: 拓展应用1. 给学生更复杂的问题,让他们分析、计算和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时间表、公交车班次等。

Step 5: 总结与评价1. 与学生一起总结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或小组评价,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延伸: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让他们练习应用倍数的能力。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倍数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或图片等教具,让学生对倍数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概念讲解、练习和应用,学生逐渐掌握了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延伸中,我提供了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应用倍数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乘法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倍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如何运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还缺乏经验。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这是求解倍数问题的关键,需要巩固和加强。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对倍数关系的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引导和训练。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批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倍数的概念、求解方法以及“大约几倍”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倍数的概念,能运用乘法运算求解几倍的问题。
2.能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约几倍”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实际场景,如水果摊、文具店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倍数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培养和指导。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和思考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勇于尝试,以提高学生对倍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3课时倍数的问题教案冀教版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3课时倍数的问题教案冀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数学故事:可以通过讲解一些与除法运算相关的数学故事,如“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和应用。
(4)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计算机编程、大数据分析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5)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社团或兴趣小组,与其他对数学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板书设计
①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步骤和运算规则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
3. 学生能够运用倍数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
2.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 运用倍数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步骤和运算规则。
(2)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一个数的倍数。
(3)能够运用所学的除法和倍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主要包括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倍数问题的解决。具体难点内容如下: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对除法运算的步骤和规则不够熟悉,导致计算错误。例如,学生可能不清晰每位数的位值,导致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可能会问: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它们的比例是多少?
3.教师应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
1.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小猴子的水果篮”问题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我国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几倍和大约几倍”的问题时,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点,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教学实践课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收获友谊,共同成长。
2.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素养。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归纳:教师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强调倍数概念在实际生力。

2022年冀教版小学《倍数》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冀教版小学《倍数》精品教案(word版)

政治学与艺术学研究政治学与艺术学研究政治学与艺术学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各自关注不同的领域,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政治学与艺术学之间的研究关系,并分析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政治学与艺术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国家政治、政治体制、政治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学科。

它关注政治权力的获取、行使和分配以及政治决策的形成和执行过程。

政治学家通过对政府、政党、选举制度、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研究,来揭示政治行为的规律和原理。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表现和观赏的学科。

它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技巧。

艺术学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揭示艺术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二、政治学对艺术学的影响1. 政治指导艺术的创作政治背景和社会状况常常会成为艺术家表达观点和情感的出发点。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刻画政治家、描述社会事件等方式来传达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

政治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和意识形态,从而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艺术主张。

2. 政治语境对艺术解读的影响艺术作品的意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观众的视角和社会语境决定的。

政治学家对政治议题的研究能够提供给艺术评论家和观众们更加全面的分析框架,使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政治内涵。

三、艺术学对政治学的影响1. 艺术作品揭示政治现实艺术作品常常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来呈现社会和政治现实。

政治学家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本质。

艺术作品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能够帮助政治学家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社会。

2. 艺术家对政治的批判和反思艺术作品往往代表着艺术家对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观点。

艺术家通过创作可以揭示问题、批判不公正,并提出改革的呼声。

政治学家可以从艺术家的视角中汲取灵感,重新审视政治问题,推动政治改革。

四、政治学与艺术学的结合与互补将政治学和艺术学相结合可以为社会和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案标题:倍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发现和掌握“倍”的基本性质。

3.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倍的认识2.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操作、交流3. 教学工具:教具、学具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探究: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倍”的概念。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倍”的理解。

3. 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倍”的基本性质,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4. 应用: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倍”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倍”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互动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以及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3. 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在单元测试中对“倍”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倍”的概念。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倍”的知识。

3. 鼓励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协助教师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倍’的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四课时 倍数的问题_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四课时 倍数的问题_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四课时倍数的问题_冀教版第四课时倍数的问题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2、53页倍数的问题。

教学提示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倍”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年龄问题,经历了解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语言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

15里有几个3? 14是7的几倍?15是3的几倍? 14里面有几个7?2、有12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

采用练习的形式,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2、41÷8=5……1(倍)答:鹅大约是鸭的5倍。

3、36÷9=4 答: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4倍。

四、达标反馈。

1、聪聪今年11岁,爸爸的年龄比儿子的3倍多一些,爸爸可能是多少岁?选出合适的答案。

(30,35,50)2、(1)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2)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答案:1、35岁 2、(1)36÷6=6 (2)35÷5=7五、课堂小结。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生:我们学会了当一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时就可以用“大约”几倍来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时倍数的问题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2、53页倍数的问题。

教学提示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倍”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年龄问题,经历了解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语言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里有几个3?14是7的几倍?
15是3的几倍?14里面有几个7?
2、有12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

采用练习的形式,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学习新知。

教学例3
课件出示师生谈话的片段。

请同学们根据这一片段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师:谁能根据片段的信息提出问题?
生:老师的年龄是丫丫的几倍?
师:谁回答这个问题?
生:32÷8=4,老师的年龄是丫丫的4倍。

师:很好。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谁还有问题?
生:爷爷的年龄是聪聪的几倍?
生:65÷9=7……2(岁)
师:爷爷的年龄不是聪聪的整数倍,怎么说呢?
生:爷爷的年龄大约是聪聪的7倍。

师:回答的太棒了,当不是整数倍时就可以用“大约”几倍。

我们还可以说:爷爷的年龄是聪聪的7倍多一些。

师:谁还有问题?
生:爷爷的年龄是丫丫的几倍?
生:65÷8=8……1(岁)
生:爷爷的年龄是丫丫的8倍多一些。

也可以说爷爷的年龄大约是丫丫的8倍。

总结:当一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时就可以用“大约”几倍来描述,也可以用几倍多一些来描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获得新知,使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52页议一议。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农场有41只鹅,8只鸭,鹅大约是鸭的几倍?
3、在学校课外活动中,三年级参加航模组的有9人,参加书法组的有36人,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多少倍?
答案:1、33÷8=4……1(岁)答:老师的年龄是丫丫的4倍多。

2、41÷8=5……1(倍)答:鹅大约是鸭的5倍。

3、36÷9=4 答: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4倍。

四、达标反馈。

1、聪聪今年11岁,爸爸的年龄比儿子的3倍多一些,爸爸可能是多少岁?选出合适的答案。

(30,35,50)
2、
(1)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
(2)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
答案:1、35岁2、(1)36÷6=6 (2)35÷5=7
五、课堂小结。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们学会了当一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时就可以用“大约”几倍来描述。

生:也可以用几倍多一些来描述。

师:对。

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时就可以直接说几倍。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53页练一练1、2、3题和问题讨论。

答案:1、鲸鱼的寿命是兔子的几倍?95÷5=19,
大象的寿命是兔子的几倍?75÷5=15
2、(1)40岁(2)68岁
3、45-3=42(岁)42÷6=7(岁)7+3=10(岁)
问题讨论:27÷(4-1)=9(岁),9×4=36(岁)
板书设计
倍数的问题
爷爷的年龄是聪聪的几倍?
65÷9=7……2(岁)
爷爷的年龄大约是聪聪的7倍。

也可说爷爷的年龄是聪聪的7倍多一些。

当一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时就可以用“大约”几倍来描述,也可以用几倍多一些来描述。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数学。

我觉得应该培养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数学是精彩的,有趣的。

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

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包
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的关键
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懂以下两点:第一点必须明确哪个数是
1倍数,以它为标准。

第二点划出倍字句,分析倍字句的数量关系。

就能提高解题的能力。

(二)资料链接
记数的发展
我们先听个故事吧,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叫《汝人学字》。

一个小孩向老师学写字。

老师第一天教他写“一”,他一下就学会了。

老师第二天教他写“二”,他又一下就学会了。

老师第三天教他写“三”,他还是一下就学会了。

于是,这个小孩就回去对爸爸说:“我再也不用学写字了,写字太简单了,我都学会了。

”爸爸很高兴,以为他真都学会了。

几天后,爸爸要请一位姓万的客人吃饭,就叫他去写请帖。

可他进去写了很久,都不见他出来,走进去一看,他正在纸上一划一划地划个不停,还说:“这个客人真怪,姓什么不好,偏要姓万,我才写到几百,什么时候能写完万呀。


好笑吧,这是一个笑话,当然不会真有这事。

但是你想到没有,如果我们的祖先不创造出一套好的记数方法的话,那我们就真得像那个小孩一样,写个万要划上一万道杠杠了!
那人们是怎么巧妙地来表示许许多多的数字呢?
像我们中国,十个十就用百来表示,十个一百就用千来表示,十个千就用万来表示。

这已经很简单了,写个几万的数字,只用写几个字就够了,不用画杠杠了。

但是还有点不方便,你发现了没有?
比如我问你,大海沙滩上的沙子有多少颗,你用上面的办法能表达出来么?沙子太多了吧,万都不够了,中国古代在万以后还发明了亿,但亿都不够了呢?哎呀,这样下去,我们不是要一直发明新的字来表示更大的数呀,是不是没完没了了。

而且要记那么多字也很麻烦吧。

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我想你已经想到了,你现在在书上看到的数字,不管多大,都是用“1234567890”这10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

那么仅仅用这10个数字怎么能表示出那么大的数字呢?比如十怎么表示?就是10。

一百怎么表示?就是100。

那么111表示什么?是一百一十一,就是一个百加上一个十再加上一个一。

别看是三个“1”,他们可不一样。

他们的样子是一样的,都是1,但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呀。

这就是数位。

别小看这个站位置的办法,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就这么个小办法,就让那10个阿拉伯数字变的非常神奇,再大的数,它们都能表示出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