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最后附: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教学目标1.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
2.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的转折”,培养学生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及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虽然出现了曲折,但敢于正视错误并及时纠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那么,改革开放是如何起航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老师:十年文革结束了,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呢?结合材料,小组讨论归纳当时中国所面临的问题。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问题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材料三:“文革”十年动乱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
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2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
——《<文化大革命>简史》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老师归纳。
2.老师:感谢以上几个小组同学分享的答案,老师把把以上几组同学的答案总结为以下几条(1)坚持两个凡是(2)以阶级斗争为纲(3)国民经济损失巨大,中国世界的差距日益拉大3.老师: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何去何从?思想界传来一个声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展示多媒体课件),阅读教材找出这次思想大讨论的意义和性质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归纳问题的答案,派出代表展示本组的答案,老师总结归纳4.老师:感谢以上几个组同学的答案,老师把以上几组同学的答案归纳为以下几点(1)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八下历史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课,重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点,本课上承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下启本单元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从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历史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需在本学期加以巩固和提高,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史料的能力,通过利用视频、图片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创设历史情境,以史为鉴,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以此为契机使某些同学转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能用时间轴来建构时空观念,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感知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与追求。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间的联系五.【学习新课】【导入】温故知新,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和失误”,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现状,导出新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活动1】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圈画知识点,标记疑难问题。
【活动2】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教师播放图片和材料,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与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7课。
本课所讲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从此以后,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起了开章总领的作用。
本课包括两个子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文革”结束后的情况及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伟大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方面要纠正“文革”的错误,另一方面要为中国人民指引未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这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开始增强,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缺乏理性思考。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从直观感受到深入了解,最后能对历史事件做出正确评价。
五、重点难点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023_2024学年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2023_2024学年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的第7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内容包括:真理标准的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起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在这段历史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我国发展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本课中所涉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转折点,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的历史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发展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2.教学难点:对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引入历史史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7《伟大的历史转折》2.历史史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重要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课题伟大的历史转折单元第三单元主备人时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能力目标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知识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情景学习法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回眸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请回答: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孙中山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毛泽东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邓小平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学习新课春的序曲——会议的背景1.出示《北京街头的谈话》,学生分角色朗读。
根据谈话内容,回答问题:(1)文革结束后人们有哪些要求?(2)这些要求的实现受到了什么方针的阻碍?2.师问:你能说出“两个凡是”的内容吗?针对两个凡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说一说理由。
3.师强调:“两个凡是”方针过分崇拜毛泽东,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办事必然会引发社会问题。
“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上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为此围绕着真理标准问题展开了全国性的大讨论,历时两年之久,最终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毛泽东个人所作的决策和指示。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解放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等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通过对比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蕴含的变革、进取、民主、开拓的时代精神;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知道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难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位命运多劫的母亲,长期的灾难让她一贫如洗。
周圆的人都看不起她,地痞流氓也不断地欺负、凌辱她,母亲每日以泪洗面,忍辱负重。
后来她有了两个令她骄傲自豪的儿子。
大儿子智慧骁勇,赶走了地痞流氓,母亲过上了安定舒心的日子。
小儿子聪明善于经营,几年时间他们就脱贫致富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周围的人对他们也刮目相看,原来门可罗雀的家变得门庭若市,母亲的脸上终于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假如这位母亲就是我们的伟大祖国,那么她的这两个儿子是谁?二、讲授新课(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文革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错误。
(2)思想理论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3.内容(1)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掌握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政策。
3、理解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二、教学内容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政策。
3、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历史事件,自然引入本课的主题——伟大的历史转折。
2、新课内容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政策。
同时,强调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意义以及改革开放的政策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4、课堂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内容,总结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背景和目的。
同时,强调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5、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伟大的历史转折”的短文,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世界历史的基本框架和重要事件,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国际关系史”和“当代世界史”。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或引入新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023_2024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三单元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2023_2024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三单元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材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为基础,通过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际案例,便于学生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转折的深层含义,以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多来源于课本,缺乏实际感受,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和历史背景,掌握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理解改革开放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以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改革开放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收集改革开放的相关案例,以便于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前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2.呈现(10分钟)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和历史背景,展示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主要方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程教学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能力目标:通过说明为什么“两个凡是”是错误的,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的转折”,培养学生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干正视错误并纠正错误的伟大的党,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中虽曲折,但依然是前进的,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并下决心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内容、意义教学难点: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邓小平图片导入新课(他是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二)、讲授新课:1、学生自学2、学生找出答案后,教师在核对答案时解释以下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内容。
1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给学生一个故事,这样学生理解会更好一些那时候人们出门,无论说什么话,只要一开口,就必须说一句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说要办的事。
有一位老太太去买菜,售货员说:“'为人民服务’,你买什么?”老太太说:“'愚公移山’,我买萝卜。
”说着她就在大筐里挑起萝卜来。
售货员见她挑来捡去,很不耐烦,就在一边说:“'要斗私批修’!”老太太头也不抬,继续挑着,口里念叨着:“'万万不可粗心大意’!”(2)、“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两个凡是”主要观点是什么?“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3)、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历史转折的概念;•掌握明清两代政权的更替;•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地位。
2. 教学重点•明清两代政权的更替;•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地位。
3.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历史转折的概念;•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地位。
4.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通过PPT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历史转折的概念;•通过历史资料的阅读、思考等方式学习明清两代政权的更替;•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探究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地位。
5.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转折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正式教学(40分钟)–第一节课:明清两代政权的更替(2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等方式介绍明清两代政权的更替;•组织学生合作阅读,探究明清两代政权更替的原因、影响等问题。
–第二节课: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地位(20分钟)•通过课堂讨论、历史资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地位;•要求学生结合历史文献和自己的思考,评价太平天国起义的意义和影响。
3.练习与巩固(15分钟)–配置一些习题、作业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掌握程度。
6. 教学评估•通过试题、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通过课堂表现、思考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二、教学反思在教授《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程时,我发现学生对历史转折的概念并不是很熟悉,因此我采用了通过PPT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这一概念,这种方式显然更加直观、生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对于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我也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
例如对于明清两代政权的更替,我通过PPT展示等方式提供直观的图表和文字信息,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资料、合作探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历史背景。
而对于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我则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课堂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表述,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影响。
部编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内容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改革开放的具体历程和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历史事件、人物、图表等资料,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感悟和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同时,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较高,通过本课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心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2.难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掌握改革开放的基本知识。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3.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事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八下历史教材。
2.资料:改革开放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图表等。
3.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4.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形势,特别是列强的扩张和争夺疆土的紧张局势,为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创造了条件。
②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和中国人民抗争反侵略、追求独立和强盛产生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①发展学生掌握历史层次感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能力。
②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③发展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3、情感目标使学生掌握民族自豪感和珍爱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末民初国际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呈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让学生感受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教学过程(50分钟)1、教师讲授:清末民初国际形势(10分钟)要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世界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列强为了抢夺殖民地和疆土,纠缠在仇视和嫉妒的矛盾矩阵中。
这场有可能引爆的风暴,最终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苗。
2、小组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5分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参战国及其联盟、战争形势、战争的影响等内容。
3、教师点评(10分钟)通过学生的讨论,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摘取出一些需要指出的要点进行点评。
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历史的转折、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等等。
4、教师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5分钟)要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全球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它是一场无休止的屠杀,战争期间双方伤亡惨重,不仅带来了大量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也给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此外,这场战争对于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的重塑,以及对于国际法的发展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编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含反思第0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部编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生:邓小平。
师:正确。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
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5.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断。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课,主要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最光辉的标志性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
本课上承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下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教材内容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了解平凡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正确评价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文革”有关史实,说明为什么“两个凡是”是错误的。
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绩,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整理,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实事求是的我党纠正错误、开拓创新的根本思想路线,综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综合的历史思维能力。
2.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认识到党的伟大,培养爱党情怀;通过了解邓小平关键时刻的高瞻远瞩,初步了解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思考: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小结:1.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本文针对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教学反思进行探讨。
一、课前准备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前,首先需要对教材进行仔细细读。
在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后,可以进行教材的摘选和改编。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可以以“说史论史”方式进行导入。
教师可以讲一讲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历史故事,或者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历史故事,以此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知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中国路向民主的转折。
因此,教师应该将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具体化,并配合适当的图片和视频进行讲解,以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
比如,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共产主义等等。
教师也可以通过拓展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所涉及到的人物、背景、事件等。
3.讨论环节在讲解完历史事件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增强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例如,“为什么欧洲各国要进行殖民扩张?殖民的结果对殖民地和殖民地人民有什么影响?”等等。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究问题,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4.活动环节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认知,可以安排一些活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分组进行“拍摄历史纪录片”、“制作历史模型”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丰富的历史知识。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进行多样化的活动环节,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同时,也要确保活动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实践性,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转折,重点是讲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变化,认识历史转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我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学生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转折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转折,掌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认识历史转折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转折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转折的意义。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备好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实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历史转折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改革开放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改革开放的气氛,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的意义。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呈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转折,重点讲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八年级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通用8篇)
八年级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通用8篇)八年级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通用8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篇1其一、充分创设教学情境,使历史课堂变得“鲜活”起来:首先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学生听歌。
然后思考1979年、老人、南海分别指什么。
由此导入第一框题的学习,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设置一系列的小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春雷,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其二、及时感悟历史,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历史知识静静地躺在书本里和教师的脑海里如何让学生去思考?太多必需的“生成”需要我们去经营和促成。
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那些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甚至厌倦。
在讲第二框题《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先听音乐,感受其优美的旋律,自由想象。
再结合初一语文课本的文章《柳叶儿》,让学生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变化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这首歌最能反映当时农民的心情。
我顺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你能想象一下农民的生活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吗?你有何感想?学生答完后我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认识:当时农民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父辈命运的缩影,也是我们民族命运的缩影,经历了黑暗,迎来了光明。
希望同学们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始终相信那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就过去的。
这样使学生会感到历史对自己很有用,在历史课上不仅是“热闹”,而且是历史背后的人生感悟。
这节课的教学也有不足之处。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党和人民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历程和伟大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2.难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历史视频资料:改革开放的相关历史视频。
2.PPT课件:涵盖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图文并茂。
3.历史事件案例:用于分析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视频,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变化?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历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2.难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伟大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认真研读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历史转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具体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伟大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伟大历史转折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伟大成绩,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
2.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
3.综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
2.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生:邓小平。
师:正确。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
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
5.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断。
2.教师简要介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1)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教师展示图片并做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从会议前后的转变来说:
5.引导学生思考: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提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共党史上的伟大转折?
提示:可从会议的背景、内容、领导核心的形成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而说明两者都是党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
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目标导学二:拨乱反正
1.教师简要介绍:拨乱反正的背景。
2.教师讲述:拨乱反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提出问题:“文化大革命”中许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打成反革命,遭到迫害,我们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
提示: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迫害致死。
4.教师指出:1980年恢复刘少奇的各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5.引导学生看课本,简介:拨乱反正的结果。
6.教师总结: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消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三、课堂总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从此,我国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伟大的成就。
教学反思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反思
体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们可以联系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我们要分析、掌握技巧:a.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b.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d.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授“鱼”,还要授之以“渔”;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其知道所以然。
我们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历史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