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常考考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新中国的成立一、八年级下册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至今)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立新中国的筹备会议):1、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2、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②选举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⑤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时间: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

3、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中国人民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5、新中国成立的感想(启示):①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爱党、爱军、爱国。

③要努力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将中国建设成为美好富强的国家。

四、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历史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抗美援朝一、抗美援朝战争:1、时间:1950——1953年2、原因:(1)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干涉了中国内政(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初二历史下册全部必背知识点,搞定它搞定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下册全部必背知识点,搞定它搞定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下册全部必背知识点,搞定它搞定期末考试!历史是一门让人们从过去的影像中汲取知识与智慧,并借此认识和改造自己的科学。

作为一个初中生,历史是必修课程之一,下册中我们需回顾探究了解的内容,并将其烙在脑海中。

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初二历史下册全部必背知识点,相信对大家备考期末考试或日常复习都会有所帮助。

第一章贸易与传播1.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地区的贸易路线,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物资贸易的桥梁。

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分支路线,一为南路,主要经理途中亚地区;另一为北路,主要经过甘肃等地区和西亚、中东等地。

1.2 航海与远洋贸易远洋贸易是指跨越国界或地区,通过海路进行贸易交流的一种商业活动。

而随着中国的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的远洋贸易逐渐发展壮大。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2.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一种以世袭的领主阶级为核心,以农民的劳动为基础,由各级领主、中央权力构成的政治制度。

2.2 人權思想人权思想是源于古希腊文明,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是现代国际法和现代民主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

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3.1 农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主要由赋税、官营农业、集市交换等组成。

尤其是种稻水利等先进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农业经济的繁荣。

3.2 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并驾齐驱,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具有代表性的有铁器制造、陶瓷制造、棉纺织业等。

第四章南北朝时期4.1 隋朝的政治制度隋朝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强大中央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统一的政治制度。

隋朝的唐国公制度、屯田制度等对古代后来的政治制度有较大的影响。

4.2 文化与思想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重要阶段,孔子的复兴、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发展都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五章唐宋时期5.1 经济发展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得商业、手工业、农业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要点历史课程是中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帮助学生理解过去的事件、发展趋势以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对于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期末考试,合理的复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的复习要点。

第一要点: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在这个主题下,同学们需要了解与秦、汉、隋、唐、宋等历史时期相关的内容,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与外交关系、文化艺术等方面。

重点掌握每个时期的主要政治事件、社会制度与变革,特别关注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如秦始皇的统一、唐朝的疆域扩张以及宋朝的科技进步等。

第二要点: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与影响在这个主题下,要求同学们熟悉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崩溃、中世纪的黑死病以及近现代的工业革命等。

同学们需要了解这些事件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并理解它们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第三要点:地理与历史的相互影响在这个主题下,要求同学们深入了解地理与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了古代文明的定居、农业和贸易等活动;古代交通运输对经济和文化联系的重要性;地理特征如何影响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等。

这个主题的重点是培养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和理解文化地理背景的能力。

第四要点:历史名人与其贡献在这个主题下,同学们需要熟悉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他们的贡献。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孔子、屈原、李白以及世界历史上的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牛顿等。

同学们需要了解这些人物的主要贡献和影响,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五要点:历史研究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复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需要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史料的收集与分析、历史事件的解读与评价等。

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同学们需要学会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总之,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的复习要点包括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发展、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与影响、地理与历史的相互影响、历史名人与其贡献,以及历史研究方法与批判性思维。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重点知识64条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重点知识64条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重点知识64条
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三座大山,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0.土地改革:彻底摧毁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

51.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54.三大改造:标志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5.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经济客观规律,我国国民经济发生困难。

56.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的挫折,民主和法制受到践踏。

5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的征程。

58.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9.内蒙古自治区是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60.香港、澳门回归:标志着中国洗雪百年国耻,向统一迈出重要一步。

61.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62.1972年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发表《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交。

63.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64.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红,发射成功。

2022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

2022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

2022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历史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理解。

很多时候,历史知识点不是不需要记忆,而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它。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1、土地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做法: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4、结果:到1952年底,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向地主缴纳的地租。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5、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各有何重要意义?(1)和平解放西藏。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易错点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2、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发生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3、为新中国成立做好准备的会议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4、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但没有建成社会主义制度;5、三大改造的完成既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7、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是开国大典,而非抗战胜利;8、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的事件是新中国成立;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的事件是抗战胜利;9、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三次剧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10、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而非祖国统一;11、农村政策四次调整中,先后顺序是:土地改革----农业的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考试之前我们及时的总结,罗列,能够帮助我们梳理知识点,有效应对考试,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合
 第1课大战前夜的较量
 1、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分别是什幺?
 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提出通过和平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以内战方式使中国回到抗战前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的老状态里。

(和平建国VS内战独裁)
 ★2、蒋介石为何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主要原因); 害怕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给中国共产党。

 ★3、中共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幺?
 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避免内战(主要目的); 并通过谈判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教育广大人民。

 4、叙述重庆谈判的时间、中共代表、结果、争论焦点、意义。

 ★时间:1945.8;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结果:签订《双十协定》,迫使蒋介石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争论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

意义: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他一旦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权,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通过谈判和谈判期间的各项活动,共产党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团结教育了人民。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整理一、简介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涉及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重要时期和事件,包括南北朝、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等。

本文档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二、南北朝时期1. 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和性质- 背景:东晋灭亡后,中国由于政治割席断绝、战乱不断,分裂成多个政权。

- 性质:南北对立、政权更迭频繁。

2. 南朝和北朝的主要政权- 南朝:刘宋、南齐、梁、陈。

-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

3.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社会- 南朝文化:以文人和士人为主,强调文学、艺术、儒学等。

- 北朝文化:以武人和官僚为主,注重军事、政治、法律等。

三、隋唐时期1. 隋朝的建立和特点- 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的政权,建立了隋朝。

- 隋朝注重军事力量和统一大业,但因为苛政和不断的战争而短命。

2. 唐朝的兴起和盛世- 武则天和唐太宗等君主的建立和巩固。

- 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发展,如科举制度、开放的对外交往、盛唐文化等。

3.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宦官专权和冗长的政治斗争。

- 宋朝军队的覆灭,中亚民族的侵入,以及内部反叛等因素导致唐朝的灭亡。

四、宋辽金元时期1. 北宋和南宋- 北宋:汉族统治的中原政权,首都在开封。

- 南宋:宋朝由北迁至南方,首都在临安(现在的杭州)。

2. 辽和西夏的对立与南侵- 辽朝和西夏对北宋进行南侵,给北宋造成了巨大压力。

3. 金朝的崛起和南侵- 金朝取代西夏崛起,与北宋发生战争,最终灭亡北宋建立南宋政权。

五、明清时期1. 明朝的建立和繁荣-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303年的统治时间。

- 社会稳定和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明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等方面蓬勃发展。

2. 明朝的衰落和满洲入侵- 内忧外患:宦官、地方势力以及外族入侵等危机。

- 1644年,明朝被满洲入侵的清朝推翻。

3. 清朝的统治和变革- 清朝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 清朝统治强大,但同时也面临着少数民族地区的抗争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要点与考点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要点与考点期末复习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文献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特点
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1)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过程
(2)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3)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
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美国侵略朝鲜的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背景 (①陆: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②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海: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也是口号) 指挥 ①中国:彭德怀;
土地改革
巩固政权
抗美援朝
西藏和平解放
课堂演练
1.(2021年海南)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 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 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三次 “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和 三大改造
毛泽东
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三大 毛泽东思想 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次
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中国历 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考点归纳大全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考点归纳大全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考点归纳大全历史学不仅仅是一种活动,也不仅仅是专门的学问或学术,还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它更是一门在研究对象和任务方面都具有科学性的特殊学科。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考点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考点归纳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海、空军的建立1、背景:建国伊始,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当时,国内的国民党残余军队仍在负愚顽抗;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止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同时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

2、海军的建立:⑴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⑵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⑶数年后,海军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相继成立,人民海军建设初具规模3、空军的建立:⑴1949年8月,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飞行中队。

⑵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⑶此后,又陆续组建了歼击、轰炸运输等空兵师、团。

这样,人民空军从无到有,在短期内就建设成为一支组织严密、富有战斗力的新军种。

4、空军建立特点: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成长。

5、海、空军建立的意义:海、空军的相继建立,初步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

6、海军的建立的成就:海军陆续建成了水面舰艇、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陆战队等兵种体系,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快速反映能力、电子对抗能力显著提高,具备了近海防御作战能力。

7、空军的建立的成就:空军已建设成为一支以航空兵部队为主体,包括高炮、地空导弹、空降兵等作战部队,以及雷达、通信等保障部队合成的军种,具备了相当水平的全天候、全天时、全空域作战能力。

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国现代史标志性事件1.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事件是——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2.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5.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6.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7.中国对澳门正式行使主权或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标志——1999 年 12 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范围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范围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范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以下内容为主:1.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的爆发,这场由英国对华鸦片贸易引发的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随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理想化的“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的尝试,清朝官员试图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来挽救衰落的帝国。

戊戌变法的改革,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推动的政治改革,虽然最终失败,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埋下了种子。

直至辛亥革命的爆发,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复习时,同学们需要掌握这些事件的背景、过程、主要人物和影响,理解它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2.世界近代史: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这场革命性的技术革新,不仅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随后,美国南北战争的激烈对抗,这场为废除奴隶制和维护国家统一而进行的战争,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历史进程。

法国大革命的波澜壮阔,从巴士底狱的攻陷到拿破仑的崛起,法国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艰难历程,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虽然不彻底,但为俄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转型,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迅速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复习时,同学们要了解这些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它们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这些历史事件对各自国家乃至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3.当代世界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这场涉及全球大部分国家的战争,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也重塑了世界政治格局。

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核武器的威胁,以及间谍战和太空竞赛,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特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从雅尔塔会议到柏林墙的倒塌,世界经历了从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过程。

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经济、文化、科技的全球一体化,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

初二历史下册全部必背知识点,搞定它搞定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下册全部必背知识点,搞定它搞定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下册全部必背知识点,搞定它搞定期末考试!一、城市与乡村1.农业的革命•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和实现方法的变化。

•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农艺的进步。

•人类定居生活的变化和城市繁荣的成因。

2.城市与国家的兴起•古代社会城市的来源和特点。

•人类社会发展到国家的进程。

•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措施和手段。

3.城市与国家的发展•纺织业、造纸术、指南车和火药的发明及其影响。

•科举制度和政治中心迁移的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和经济中心的转移。

4.城市与文化的繁荣•古代城市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历程。

•陶器、青铜器、仪器和观象台等的产生。

•音乐、歌舞和戏曲的盛行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1.中国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基本矛盾。

•周朝的建立和国家治理形式。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制度。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

2.世界的古代文明•印度河谷文明和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及其对世界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吐谷浑、萨克森等游牧民族的崛起和对世界文化交流的影响。

3.中国的隆盛与衰落•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

•五代十国和北宋南宋的变幻和政治经济成就。

•元朝统治的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

•明清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变化。

三、现代史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国际情势与战争爆发的原因。

•盟军战胜纳粹德国的军事战略和战术。

•全球经济体系的变化和二战后的影响。

2.新中国的成立•辛亥革命和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五四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对外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战胜国民党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政治经济发展。

3.中国的改革开放•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改革。

•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国家发展的成就。

•社会主义民主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历程。

四、其他重要观念1.历史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概念和历史的意义。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

•历史学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主要考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主要考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主要考点知识归纳兴十四镇中学张德玉考点一:1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方式:采取和平方式;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近几年来,鼓吹西藏独立的反动势力有所抬头,对此,你有何看法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鼓吹西藏独立的反动势力是不得人心的.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3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上甘岭战役;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志愿军战士体现的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间、法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考点二: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1953年——1957年.基本任务:1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 1“一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2“三厂”: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3“五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成.4建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5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2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意义地位: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考点三: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时间、地点:1978年、北京.3、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4、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②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开放与封闭是两种治国形式,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富强.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考点四: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经济特区: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使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上海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邓小平理论: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③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又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⑤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提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⑦1997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考点五:(1)香港和澳的门的回归香港回归时间: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时间: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邓小平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考点六:大陆与台湾的交往史实1、邓小平在“一国两制”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3、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4、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就“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5、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6、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7、1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2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3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4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考点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提出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代的作用如何对此,你有什么感受6、在新时代仍要坚持和平共处原则,50年的实践证明,五项原则的应用日益扩大,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新时代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时间:1955年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3、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4、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5、“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考点八:(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时间:2001年10月21日地点:上海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内容:①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②通过了上海共识.③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4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①新中国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④中美建交,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⑤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⑥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考点九: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飞行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意义: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因此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863”计划:1986年3月,我国四位老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做了批示,此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经过半年的论证,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内容主要历史认识及启示:1、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2、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3、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4、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或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事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5、今天祖国对台湾统一的障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6、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1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2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3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7、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8、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9、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你能得到什么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成就说明:1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善于处理各种国际事务等.认识:实力是外交的基石.1中国要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实施863计划,发展高新技术:4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活动等.重要会议:(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2)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3)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会议:中共十三大(4)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为我国新时期改革目标的会议:中共十二大(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7)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二大(8)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9)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四大(1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11)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12)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共十四大。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史部分)期末复习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史部分)期末复习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 (一)[中国史部分]第1课1.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这一表述()A.对B.不对C.不完全对D.无法判断2.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写作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九”运动D.解放战争4.开国大典前夕,对国家领导人的任命,表述不正确的是()A.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B.周恩来为外交部长C.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D.毛泽东为国家主席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旧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D.解放战争取得胜利6.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是在()A.解放海南岛后B.和平解放西藏后C.新中国成立时D.解放军占领南京后7.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多方面准备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8.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9.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文件是()A.《宪法大纲》B.政协决议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的事件是()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鸣礼炮28响。

为什么是28 ()A.因为建国时确定了28位开国元勋B.解放战争时期经历了28次重大战役C.新中国成立之前召开了28次会议D.中共成立到夺取政权经历了28年12.1951年,下列哪一地区和平解放()A.南京B.西藏C.北平13.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所起的作用是()A.临时宪法B.宣告新中国成立C.主持统—祖国的工作1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A.1945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16.现今我国的国歌原名是()A.《黄河颂》B.《游击队之歌》C.《渔光曲》D.《义勇军进行曲》第2课17.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稳定物价的斗争是()A.三反运动B.五反运动C.米棉之战D.没收官僚资本18.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诞生B.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建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A.所有权B.使用权C.租用权20.1950年10月率中国军队入朝参战的司令员是()A.彭德怀B.罗荣桓C.林彪D.洪学智21.抗美援朝时,严守纪律宁愿被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的英雄是()A.黄继光B.罗盛教C.董存瑞D.邱少云22.魏巍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是指()A.八路军和新四军B.参与“一五”计划的建设者C.中国人民志愿军D.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23.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简单的说就是()A.控制土地交易税B.抑制土地交易价格C.把土地分给农民24.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最主要的作用在于()A.解放了朝鲜半岛B.控制了台湾海峡C.维护了地区和平25.下列不是发生在1950年的事件是()A.抗美援朝战争开始B.百万雄师过大江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D.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26.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是()A.马歇尔B.杜鲁门C.克拉克D.艾森豪威尔27.五十年代初,侵入台湾海峡,阻挠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美国军队是()A.海军第五舰队B.联合国军C.海军第七舰队D.海军陆战队28.1950年夏开始的土地改革的意义在于()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②消灭了地主阶级③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④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③④29.下列重要文件发布的先后顺序是()①《朝鲜停战协定》②《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30.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的是()A.美军B.南朝鲜伪军C.联合国军D.美国和南朝鲜联军31.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的是什么战争()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3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到哪一国()A.美国B.朝鲜C.蒙古D.越南33.土地改革主要是为了废除什么剥削制度()A.城市富商B.封建主义C.小资产阶级D.资产阶级第3课34.我国政协会议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持续到()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35.1954年,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独立自主B.团结合作C.和平演变D.和平共处3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临时约法》37.1954年,与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A.印度和日本B.印尼和泰国C.印度和泰国D.印度和缅甸38.“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提出于()A.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B.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C.1971年联合国大会D.1972年中美两国建交39.我国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到1954年结束,这一表述()A.对B.错C.不全对D.不知道40.1955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万隆会议。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航海时代与地理探索1.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 文艺复兴的思想启示- 贸易风险降低、利润增加的需要- 远东的香料和丝绸等商品需求- 亚历山大大帝的探险思想- 地理知识和技术的进步2. 以葡萄牙为代表的欧洲列强的远洋航海- 亨利王子的航海学院- 达·伽马的航线- 哥伦布的发现- 麦哲伦的绕地球航行3. 大航海时代对世界的影响-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开辟了世界各地的海上贸易通道- 造成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4. 近代地理思想的发展- 托勒密的地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 布鲁诺的无限宇宙说- 开普勒的行星运动规律-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1. 丝绸之路的形成- 汉武帝西域使者张骞的开辟- 汉代对威尼斯、罗马、亚历山大等国的贸易- 火绳的发明和使用2. 丝绸之路的发展- 汉代丝绸贸易与罗马帝国的贵族消费需求- 唐代的繁荣与瓦解- 元代丝绸之路的帝国疆域和商业贸易网3. 丝绸之路的作用与影响- 经济贸易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各国文化的融合与变革- 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有积极意义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的西方殖民扩张与中国的闭关锁国1. 西方殖民扩张与中国的闭关锁国的背景- 英荷两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马可·波罗游记》的揭示- 中国农民阶级革命的失败2.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郑和下西洋的结束- 中国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清朝内外经济政策的转变3. 西方各国殖民扩张的原因和手段- 经济利益的追求- 全球市场的争夺- 军事和政治手段的运用4. 西方各国殖民扩张在亚洲的影响- 印度的殖民统治- 东南亚的殖民统治- 中国的教案与庚子赔款第四单元: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斗争1. 近代中国的弱点和问题- 封建礼教的束缚- 内外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科学技术与军事装备的滞后2.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英国对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英国军舰侵入广州的事件- 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结果3.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英法联军对华宣战- 北京的困扰和解救- 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结果4. 甲午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朝鲜人民对中国的要求- 甲午战争的南北对抗- 馬關條約的签订及其结果5. 近代中国的改革与变革- 戊戌变法的出现- 康有为、梁启超等改革主义思想的传播 -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孙中山的作用第五单元:日本的现代化进程1. 日本的现代化进程的背景和原因- 日本对近代世界的接轨需求- 江户时代的变革和农户革命2. 日本的明治维新- 天皇的权力恢复- 政治体制的改革- 农村社会的变革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 军队的现代化3. 日本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 对中国的侵略与战争- 对朝鲜、东北等地的侵略与统治4. 日本的现代化成就与问题- 工业、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进步 - 军国主义的激化和侵略行径的加剧。

历史8下期末知识点总结

历史8下期末知识点总结

历史8下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1. 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的主要特点是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

商朝的中央政府已经初步形成,各地的贵族和地方首领逐渐被统一在商朝的统治之下。

周朝建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社会已经初步确立了。

在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形势逐渐经历了政治割据和分裂的现象,到了战国时期,则是百家争鸣,思想面貌变幻多端。

2.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行了统一的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使得中国的统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个时期,对中国政治发展和历史的影响依然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统一中国之后,西汉王朝开始了长达四百多年的统治。

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和军事实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部分:世界古代史1. 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是世界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地区,它的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是世界罕见的用大量财富来繁荣自由艺术的地区,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了古希腊的黄金时代。

古罗马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它的将军们征服了欧洲、北非和中东地区,使得古罗马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的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们做了非常多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作,他们致力于建设道路、桥梁和港口,以及其他的一系列的公共建筑。

2. 做公元1000年前的世界历史在这个时期,欧洲处于黑暗时代,而在亚洲,人们开始渐渐地拥有了更多的智慧和知识。

在这个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第三部分:近现代史1. 大航海时代在15世纪到17世纪,是欧洲大航海时代。

因为科学技术的很大飞跃和政治、经济状况的极大改善,促进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欧洲航海家们开始勇往直前,发现了新大陆,开创了全新的航海时代。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知识点
下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点,以下是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考试重点知识:
一、中国古代的疆域变化与政治制度
1. 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霸主国
2.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3. 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
4. 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与政治制度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形势
6.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
7.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
8. 元朝的统治制度与政治形势
二、世界古代文明
1. 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2. 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3. 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4. 印度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5. 古代中东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三、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1. 中国古代的钱币、铁器、造纸和印刷术
2.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建筑
3. 中国古代的文学与诗词
4.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四、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与人文精神
1.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2. 中国古代佛教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3.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4. 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与人文精神
五、现代中国的历史与发展
1.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与发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政治制度
3.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以上重点知识点是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复习,合理规划时间,努力备考,相信你们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点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点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点1.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点篇一城乡改革不断深入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后城市开始2、改革开始:⑴时间:1978年底⑵标志事件:xx届xx全会⑶地方:安徽、四川地区3、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形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中国的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上过于集中,在分配上存在着平均主义,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直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近1/4的生产队社员的收入在50元以下,有1亿多人口粮不足。

5、人民公社解体于1983年。

6、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

7、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意义(评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使农民在生产力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原因: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⑶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促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意义(作用):⑴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⑵有利于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⑶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农村改革的方向: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国有企业的改革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2、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内容⑴1978年10月—1984年10月(第一阶段)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⑵1984年10月—1993年(第二阶段)内容: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⑶1993年至今(第三阶段)内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八年级历史下册考试重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下册考试重点整理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八下P2)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

3、内容: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

选举毛泽东为主席;确定国旗、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

会议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10月1日下午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总理兼外交部长。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下P3-4):开辟历史新纪元。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这时候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八下P4)1、时间:1950年昌都战役,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阿沛·阿旺晋美《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四.最可爱的人(八下P7-8)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捍卫和平(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8下历史知识点期末

8下历史知识点期末

8下历史知识点期末在中国初中八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包括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 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以及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洋务运动:学习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以及它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4. 戊戌变法:探讨戊戌变法的起因、过程和失败的原因,以及它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5. 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6. 北洋政府时期:学习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7. 抗日战争:深入学习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胜利的意义,以及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英勇斗争。

8. 解放战争: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9. 新中国成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以及新中国的初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

10.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探讨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

11. 文化大革命: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它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深远影响。

12. 改革开放:学习改革开放的背景、内容和成果,以及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提出背景、主要特征和发展战略。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变革,是八年级下学期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常考考点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

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于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5、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第9课改革开放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我国开放的格局是什么样的?怎样形成的?▲
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过程:⑴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⑵后来,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
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重心和金融中心。

⑶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⑷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发展。

4、国有企业的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分三个方面进行:(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2)对国有企业适应政企分来,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5、▲列举建国以后,在农村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⑴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得了土地,使农业迅速发展。

⑵1953---1956年,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⑶1958年,农村掀起人民公社运动,出现了浮夸风等左的错误,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

1961年,党和政府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⑷1978年至今,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使农业迅速发展。

⑸启发:制定政策要符合中国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为什么把邓小平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⑵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⑶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又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⑷中共“十三大”:1987年,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些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中共“十四大”:1992年,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3、中共“十五大”: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4、▲1992年南巡讲话的内容、意义?
内容: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⑵特区姓社不姓资;⑶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尝试。

⑷抓住机会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立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判断姓社姓资的三个标准:
⑴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⑵是否有利于提高
综合国力;⑶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常考考点,大家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有好的成绩。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备考复习资料
岳麓版初二历史《民族团结的加强》知识点梳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