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5修订)PPT课件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PPT课件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包 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的重要性
记忆是人类智慧的基础,它使得我们能够积累知 识、经验和技能,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记忆的种类与过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心理测验的应用
心理测验在教育、职业、临床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可用于评 估个体的智力水平、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
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心理测验的编制
编制心理测验需要经过设计测验蓝图、编写测验题目、制定评分标准等步骤,确保测验 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心理测验的实施
实施心理测验需要遵循标准化的程序,包括指导语、测验时间、评分方法等,确保测验 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睡眠的定义和阶段
睡眠是一种生理状态,包括入睡、浅睡、深睡和快速眼动睡眠等 阶段。
梦境的产生和特点
梦境是在睡眠中出现的一系列主观体验,具有不连续性、不协调性 和情绪性等特点。
睡眠与梦境的关系
睡眠和梦境密切相关,梦境是睡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可以反 映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04
记忆与学习
记忆概述
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学习方法
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 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并监控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与他 人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探究问题来获 得知识和技能。
学习技巧
包括时间管理、笔记技巧、阅读技巧等。时间管理是指合理安 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笔记技巧是指通过记笔记来帮助 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阅读技巧是指通过略读、扫读和精读等 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基础心理学知识(五)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也是精神分析学的奠 基作,同时也可以被看着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经 典之一。《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的, 初版于1900年,差不多10以后才为人们所重视,在弗洛伊德 有生之年就再版了八次并有了近10种文字的译本。而早在 1914年“五四运动”前夕,当时的《东方杂志》就开始将《梦 的解析》介绍进了中国。“梦”是弗洛伊德最先也最深刻地用 以揭示人的无意识层面的分析对象。虽然弗洛伊德自己曾 多次修订过这部著作,但其基本思想都一直被保留。它认 为梦是人的无意识欲望的 改头换面的表达和实现,是受到 抑制的无意识冲动与自我监督力量之间的一种妥协,因而 对梦的分析也就是人们通向人的无意识的最好的途径。后 来弗洛伊德只是新增加了对"超我"机制的论述以使对焦虑梦 和惩罚梦的解释更加周密。所以,1930年在一条新加的脚注 里,他写到:"既然精神分析已经把人格分为自我和超我, 因此也就不难承认,在这些惩罚梦中超我的愿望得到了实 现。"
10
昼有所思夜有所梦
弗洛伊德认为,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对于梦 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 一是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 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 二是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 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 三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 夜间才活动的愿望……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 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 统。在这三种来源之外,他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 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或性的需求等)”。 《梦的解析》第一次告诉曾经无知和充满疑惑的人们:梦是 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
(完整版)基础心理学讲义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讲义)目录解读一、绪论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三、基础心理学内容1、认知: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 意识和注意2、需要和动机3、情绪、情感和意志4、能力和人格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猩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感觉和知觉、②记忆、③思维、言语和想象、④意识和注意等。
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3、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
4、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 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现象随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发展。
生物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觉阶段:环节动物开始有心理现象,开始形成条件反射(只具有某种感觉)——蚯蚓、蚂蚁、蜘蛛需要和动机能力、人格(气质、性格)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意识、注意 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心理现象情绪、情感、意志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对物体产生了整体认识(有各种感觉器官)——青蛙、老鼠3、思维的萌芽阶段:有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有简单的思维能力)——类人猿、黑猩猩4、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类.人类有了语言,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和精神。
【2024版】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PPT86张)
第九节 能力和人格
• 第一单元 能力 •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 比内-西蒙量表的智商分布表 • 王安石《伤仲永》 • 第二单元 人格 • 道德含义与心理学含义 • 包括气质与性格 • 人格四性
三级P212
第三单元 气质
• 无条件反射 • 条件反射 • 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刺激 望梅止渴 • 第二信号系统:语词刺激 谈梅生津 • 气质类型 • 胆汁质 • 多血质 • 黏液质 • 抑郁质
•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 •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 种类 • 第三单元 注意特征 • 四个特征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 第一单元 概述 • 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 • 马斯洛 • 自我实现需要 • 尊重需要 • 爱和归属需要 • 安全需要 • 生理需要
不同年龄的需要(最大需要)
• 少年为生计,青年为身计,壮年为家计, 老年为老计,暮年为死计。
• 青少年期(13、14-17、18岁) 高中
• 青年期(17、18-44岁)
初期、中期、末期
• 中年期(44-59岁)
壮年期、更年期
• 老年期(60—)
耄耋:米寿、白寿、茶寿
特点说明
• 1994年以前,国际上对年龄段的划分一般认同的 是:14岁以前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青壮年和逐 渐进入的劳动年龄段(中国是到60岁);64岁以 上为老年人。
•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年龄范围定为10~24岁。我国一 般把青春期年龄范围定为10~20岁。其中10~13岁为青 春前期,14~16岁为青春中期,17~20岁为青春晚期。 男女有差别,男人与女人的青春期开始与结束期是不同的, 一般女孩较男孩早1-2年。青春期早晚还受地区、气候、 营养、精神等因素影响,其中营养状况起主要作用。
基础心理学知识(完整培训200页PPT)
非常简单蚯蚓神经链
某种感觉器官、初级中枢化
脊髓和脑鸟鼠猫等
完善感觉器官、初级大脑皮质
复杂大脑猿猴、黑猩猩
完善感觉器官、大脑皮质
高度复杂大脑
完善感觉器官、复杂大脑皮质
感觉
感觉、知觉
感觉、知觉、 思维萌芽
感觉、知觉、 思维和意识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证据(离开人类社会即使有人脑,不会自发产生心理)
发展,冷战思维,心理压力加大。罗杰斯和马斯洛认为;根源在 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被西方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 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 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二)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
2、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情绪、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 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支 配行为。支配的力量强-意志坚强;弱- 意志薄弱。
3、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维持和发 展生命所必需的;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活动朝一 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人
普发社 临 通展会 床 心心心 或 理理理 医 学学学 学
心 理 学
基础领域
应用领域
第三单元 心理学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差别感觉阈限 记忆
时间
学科性质
相关事件
中国两千多年
~19世纪 19世纪中叶
儒家思想为主
哲学
实证主义哲学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性本善;
- 世硕 有善有恶; 告子-无善无恶;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 表象的三作用:积累感性知识;为想像提供素材;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 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 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 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
?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 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最大刺激量的区间叫感觉阈限。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 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
? 用公式表示就是ΔI∕I = K。
?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
?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 (一)分析与综合
? (二)抽象与概括
? 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
?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
?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都叫遗忘;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只有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一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5.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其中,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6.研究心理学三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7、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或自主神经分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功能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密切有关。
8.脑干在颅腔内,与脊髓相连,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9.间脑由丘脑、上/下丘脑和底丘脑构成。
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最新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_基础理论_第一章_础(一)_图文教学讲义ppt课件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概念形成 ▪ 问题解决 • 无关信息的干扰 • 无谓的限制 • 思维定势 • 功能固着
编索错觉
社会认知偏差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4、刻板效应 5、投射效应 6、证实偏差 7、自我中心偏差
思维障碍
• 1、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奔逸、迟缓、贫乏、病理性赘诉、思
• 2、情绪情感障碍: • 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易激惹、病理性激情、情感脆弱 • 3、如何调节 • 人生活的全部艺术在于情感的驾驭—培根 • 感受爱、体验爱、传递爱 • 陈阿土的故事、背对电梯 • 人与人是相互感染的,只有感受爱、体验爱、传递爱才能
旗子中的三条色彩条纹不是严格相等的,蓝/白/红三色的宽度比是30:33:37
•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 物整体的认识。
• 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 错觉 • 知觉障碍:幻觉;知觉综合障碍(空间、形体)
XXX OOO XXX OOO XXX OOO
S
S
S
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_基础 理论_第一章_础(一)_图文
1.2 心理学解读
• 对大众理解的纠正
– 心理学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 –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 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 心理学家会催眠 –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 心理学成果不过是些常识 – 心理学就是“话疗”
– 小结:心理学 对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研 究的一门科学。
意识和注意
心理状态
基本认知过程 (感知、记忆、思维)
行为控制和调节 (动机和情绪) 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特性 (能力和人格)
心理特征
第二节 基础认知过程
基础心理学ppt课件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 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 之父。
16
▪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和卡尔) ▪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 、考夫卡、苛勒 ) ▪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 认知心理学(奈赛尔) ▪ 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38
39
(一)躯体神经 1、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共有31对。 2、脑神经
由脑发出,共有12对。其中3对是感觉神经, 5对是运 动神经, 4对是混合神经。 (二)植物性神经 ▪ 功能:控制机体内脏、平滑肌和腺体。 ▪ 分为两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在机能上具有拮 抗性质。
40
(一)脊髓 (二)脑
52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神经活动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皮层上产生的兴奋或抑制,并不停滞在原来发生 的部位,而是要向邻近部位传播,使这些部位出 现同样的过程,这种现象叫扩散。跟扩散相反的 运动叫集中,即扩散开来的神经过程又返回到原 来发生的部位。
53
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 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
▪ 第二信号指由语言中的词汇组成的刺激物,它是 一种抽象和概括化的信号,由此建立的条件反射 系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
51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 兴奋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
或加强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 抑制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
或减弱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其中S代表感觉量,R代表刺激量, K为常数)
▪ 对数定律表明: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对数的函数, 即当物理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心理量以 算术级数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很大,但不能同时得到)2、双避式冲突(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3、趋 避式冲突 (目标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4、双重趋避式冲突(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 既有利又有弊)(二)执行阶段克服困难、调节行为、修正计划、实现目标。三、意志的 品质(一)意志的自觉性:独立性、深刻认识目的、自觉支配行为。 (二)意志的果断性: 迅速、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 (三)意志的坚韧性 :有毅力、顽强性、持之以 恒、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知难而上等。(四)意志的自制性:有自制力、善于驾驭和控 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上次课程回顾
第三单元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的维度和两极性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是指对情绪和情感所固有的特征的度量。二、情绪、情感变化的两
极性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二、从情绪状态来分—心境、激情和应激三、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2、美感3、理智感: 第五单元 意志 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
第八节 人格和能力
第八节 人格
第一单元 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影响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效率,
使学习、工作、创造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如观 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就是掌握和运 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才能是完成某一活动任务所必需的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 天才是才能高度的完善与创造性的发展。天才能够高效率 地、创造性地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 (二)智力: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 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 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思维力在组成智 力的因素中是支柱和核心。
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三、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适应功能(二)动机功能(三)组织功能: 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一、詹姆斯— 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二、坎农—巴德情绪的丘 脑理论三、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沙赫特认为,情绪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 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四、情绪的动机 一分化理论
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需要层次论的理论概括1、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即需要的普遍原理。2、
强调需要分为层次,成阶梯式逐级上升,即层次性原理。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
第八节 人格
第一单元 能力 一、能力概述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人类历史上认识的结晶。技能是
在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而能力则是能影响和运用知 识技能的效率,使学习与工作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技能的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学习的进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 多。而能力的发展一般比较缓慢,它的发展趋势呈抛物线性的曲线。从 出生到26岁是能力的增长期,此后稳定保持相对不变到36岁。60岁以 后是逐步下降期。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人的能力发展水平,通常是掌握知识、 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是发展能力的条件或因素。知识、技能掌握越多, 能力的发展越好。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5)
上次课程回顾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一、意识二、无意识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睡眠和做梦
是特殊的意识状态。 第二单元 注意的概述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
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集中性。二、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三) 有意后注意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转四、注意 的分配五、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控制功能 第七节 需要和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一、需要(一)什么是需要(二)需要的分类1、自然 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三)需要的特征1、指向性2、再 生性3、转移性4、发展性 二、动机(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 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具有始发机 能、导向机能、强化机能。(二)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有意识动
机和无意识动机。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上次课程回顾
(三)影响人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1、爱好和兴趣2、价值观3、抱负 水(四)动机与行为的关系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 以出自不同的动机3、好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一、需要层次理论归
第八节 人格
第一单元 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三)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能力的结构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
般能力即平常所说的智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能力, 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数学能力、写作能力等。 2、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按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以把能力 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液体能力又叫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它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取决于个人的禀赋。所以,它受教育和文化的 影响较少,却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2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 而降低。 晶体能力又叫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 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晶体能力一直在发展,只是25岁 之后,其发展速度渐趋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