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

合集下载

黄永玉生平简介之主要著作

黄永玉生平简介之主要著作

电影编导 《海上故事》 《儿女经》 著作 黄永玉作品系列:《永玉六记》(《罐斋杂记》
超脱了俗世已经变为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们在风雨摇曳的船上尽情地演奏音乐
《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芥末居杂记》《往 《 《 日,故乡的情话》汗珠里的沙漠》斗室的散步》)
《黄永玉大画水浒》《老婆呀,不要哭》(诗歌)
《梅花图》(68×68cm;1988 年) 《高仕图》(56×67cm)《歌鸟》(66.5× 67.5cm;1984 年) 《风景》(48×68cm) 《马》(102×100cm)
超脱了俗世已经变为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们在风雨摇曳的船上尽情地演奏音乐
《双鹤》(178×96cm) 《水鸟》(98×70cm) 《人物》(67×39cm)(65×65cm) 《骑驴人物》(67×67cm) 《仙鹤图》(96×87cm)
《苗族少女》(54×40cm) 《梅花》(100×45cm) 《彩荷》(69×63cm)《清夏》(89×97cm) 《重彩花鸟》(68×69cm)三幅 《夏荷》(96×89cm)
超脱了俗世已经变为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们在风雨摇曳的船上尽情地演奏音乐
《花卉》(68×158cm) 《猫头鹰》(45×34cm)(69×48cm) 《夏娃》 《山鬼》 编剧
木刻 《劳军图》《雪峰寓言插图》 《叶圣陶童话》 《饥饿的银河》 《森林组画》
《拜伦像》 《玛耶诃夫斯基像》 《自刻像》 《春天的树》 《三。八那天》《小草》
超脱了俗世已经变为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们在风雨摇曳的船上尽情地演奏音乐

《东北啊!》 《失乐园》 《春山春水》(木刻集)《下场》(1939) 《烽火闽江》(木刻集,1940) 《齐白石像》(1954)
《阿诗玛》(插图,1956) 油画 《鱼》 国画 《鸡鸣》

黄永玉的名言名句

黄永玉的名言名句

黄永玉的名言名句
1.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这是黄永玉对于教育理念的表达,意思是一位好老师可以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像父亲一样。

2. "我很慢,但我很坚持。

" 这是黄永玉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他一直秉持着艺术创作的初心,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

3. "文化是一座桥,让我们穿越时空,了解世界。

" 黄永玉认
为文化可以让人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4. "画,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 黄永玉认
为绘画不仅仅是画面的表现,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追求,能够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思考。

5. "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才能在创作中不断超越自我。

" 这是黄永玉对于创作的态度,只有不断追求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自己,在创作中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更优秀的作品。

黄永玉写作素材

黄永玉写作素材

黄永玉写作素材
黄永玉,汉族,1951年生,文学家,作家。

197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系,后在母校任教。

1991年起任新华社社长。

黄永玉拥有非凡的文学天赋,擅长写小说、散文、诗歌、短篇小说,以及剧本、游记、研究等,被誉为“国内小说家中技术最精湛的一位”。

他的作品突出表达历史背景下人们的追求与憧憬,表现出深刻的发现。

他的一些作品如《苍茫大地》、《黄河阴影》、《牡丹的梦想》、《山路》、《地上的春天》、《冰川世纪》、《百战火海》、《梦境之湖》等,曾多次获得文学大奖。

黄永玉特有的文学风格,得益于他丰富的写作素材,他偏爱自然风光,常去野外和湖泊,收集灵感,他前赴后继,涉足多个领域,索取写作素材。

他旅行中收集的资料,有的是文字描写的见闻,有的是摄影拍摄的景色,也有植物,多彩的菊花,令人印象深刻,他把身边的一切,尤其是精彩的细节,全部融入到他的文学作品中,加深作品的魅力。

以黄永玉的文学思想为蓝本,他以浓郁的革命热情,绘出如画般的西湖美景,刻画出如诗般的安徽大地,打开民族情感的高山,承载着大量的文学景观,极富现实感。

他的文学素材也积极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去体悟历史的痕迹,去领悟文学的真谛,令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百态,看到文明的苍茫和奔腾。

总之,黄永玉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绘就了文学素材的宝藏,让文学创作源源不断,令读者感受到精彩 ife 。

他将精彩的人物,诗
情画意的风景图画进入文学世界,带给我们思想上的满足,让文学描述更加丰富,激发更多的文学想象。

黄永玉生平简介之人物年谱

黄永玉生平简介之人物年谱

效果也就达到了。我也幼稚的认为,当我难过时就去喝贵的要死的黑卡,然后就会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永玉》出版。
2006 年——1 月 8 日,创作了一组“老鼠图” 制成鼠年挂历。每页挂历用宣纸画作了一副老鼠 图,可以装裱后独立成画;创作“快乐鼠”限量 发行 1000 件。10 月 8 日,在家乡湘西,黄永玉 无偿捐赠的个人博物馆在湖南省吉首大学落成, 该馆陈列了黄永玉近 200 件作品和收藏,并展示 有黄永玉极具创作代表性的大型青铜雕作品《山
1944-1945 年——在江西信丰为诗人野曼、 彭燕郊、黎焚薰的诗歌刻插图,为儿童文学作家 贺宜《旋律的童话》作木刻插力,作《失乐园》 《拜伦像》《自刻像》《玛耶诃夫斯基像》。在寻 邬县举办个人风景画展。在上犹县刻《饥饿的银 河》《东北啊!》《小草》等。
1946 年——在福建南安芙蓉村国光中学任 教,刻芙蓉村风景 11 幅。
这 16 位院士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 塑、公共艺术、书法和美术理论研究,基本上对
美术的各个专业全领域全覆盖。杨晓阳表示,取 得优异成绩并不一定能够取得院士荣誉,获得院 士称号,其艺术成就要自成体系,要对后世产生 影响,要在自己的领域内具有绝对的。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27f6ca EBET www.ebet.so
效果也就达到了。我也幼稚的认为,当我难过时就去喝贵的要死的黑卡,然后就会
上故事》《儿女经》)。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 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1949-1966 年——第二次在香港思豪酒店举 办个人画展。第三次在香港思豪酒店举办个人画 展。参加港九慰问解放军的《劳军画展》,创作 木刻《劳军图》。经严庆树、罗承勋先生介绍, 任《大公报》临时美术编辑。回北京任教于中央 美术学院版画科,先后任讲师,版画系副教授、

黄永玉简介

黄永玉简介

独树一帜
明末清初朱耷画的残荷就别具一种孤傲出世
的意绪。 黄永玉一仍其习,以油画、版画、插画的笔 法、手法来渲染荷花的神韵而不是荷花的形 似,以及荷花的光影关系。构图尤于随意中 见匠心。
黄永玉画的荷花,没有给人那 种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觉,而是 一种很绚丽、很灿烂的气质。 荷 花底下有很多的苔、草,那种光 的反映、色彩的关系,非常丰富。 后来他开始画荷花,大部分都是 从根底下这个角度来看荷花,画 的就是当年外婆家池塘里头给他 的那种感觉。
黄永玉早期版画作品:
捕鱼
《菊》
黄永玉被称为“荷痴”,不单是缘 于他画的荷花多,还在于他画的 荷花独树一帜,神韵盎然。国画 传统讲究“计白当黑”,他偏偏来个“以黑显白”,这种反向继 承不 但使画面看上去主体突出,色彩斑斓,而且显得非常厚重, 有力度。别的画家所画之荷多以体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 新脱俗的气质,但是黄永玉的荷花却用色丰厚,以体现其神韵, 其舒展自然之态。
对于人生观,黄永玉引用了表叔沈从文对自己的 教导: 一是摔倒了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 坑; 二是充满了爱去对待一切; 三是死死抱住自己的业务,不要放松。 如此三点对后辈亦大有裨益。
2008年8月24日黄永玉获“奥林匹克艺术奖”,奥
Hale Waihona Puke 委会全体委员热烈鼓掌祝贺黄永玉上台领奖
“他的画笔,泼洒得很,色彩极放肆,他的
个性极洒脱,骨头里充满流浪气质。”长期 撰写文化评论的张铃说 。
文革“黑画事件”
“文革”中,许多上乘的精品画作被当成“反面教
材”在美术馆展出。黄永玉在“文革”期间,被 “四人帮”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 因画了一眼睁一眼闭的猫头鹰而遭江青点名,更 成了批判中的重头靶子,遭到残酷迫害,被遣送回 家乡凤凰。 可就在这个“黑画展”推出之后的一天清晨,有 人将一只京城罕见的猫头鹰悄悄拴在了黄永玉家门 口。 那份表达着正义感的真情令他感动万分,永世难忘。 日后,他大画特画猫头鹰以资纪念。

黄永玉生平简介之人物轶事

黄永玉生平简介之人物轶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要去我回来时的地方,带着丫头去参加哥哥的婚礼,再去看看二哥,还有姐姐一家
匾不久就被人偷走了,黄永玉怀疑可能是“有来 往的人偷的”。自此,他便再未题字,以免再次 被盗。“侃亭”从此成为了“无字亭”。但从一个 侧面也反映了黄永玉的名气,否则,人们偷他的 字干什么?
“万菏堂”的庭院里载满树木,屋宇高大、 回廊宽敞、荷花池里的荷花已枯萎。除此之外, 引人驻足观望的还有院落里那数十株梅树,据说
“酒鬼”酒文化和包装文化相得益彰,2002
年入选中国十大文化白酒。 享受生活
●享受生活的黄永玉
黄永玉喜欢建房子在文化界是出了名的,湖 南凤凰、北京、香港、意大利都拥有自己的豪宅。 这些住宅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规模上,都很有讲 究,比如老家湖南凤凰的玉石山房、北京的“万
我要去我回来时的地方,带着丫头去参加哥哥的婚礼,再去看看二哥,还有姐姐一家
我要去我回来时的地方,带着丫头去参加哥哥的婚礼,再去看看二哥,还有姐姐一家
行,盒的一侧题着黄永玉的 8 个草体字:“不可 不醉,不可太醉。”图中还有黄永玉撰写并手书 的短句:“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赘,酒鬼喝酒鬼 千杯不会醉,酒鬼出湘西涓涓传万里。”这 3 个 描绘“酒鬼”的短句就是一首极具韵味的诗,写 “酒鬼”可谓形神兼备,后来因成为“酒鬼”电 视广告语而广为人知。
都是清代嘉庆和乾隆年间,算起来,每一株至少 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想必在梅花竟相开放时,整 个庭院一定是芳香四溢。“万菏堂”是黄永玉花 了 7 个月时间设计完成的,就连屋内的桌椅、壁 炉、吊灯也都由他亲自动手设计。整套设计完全 采用了传统的建筑结构,飞檐、回廊,古色古香 的门窗,风格简洁明快,古朴流畅。怪不得见过 黄永玉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既懂艺术,又懂享 受的人。

画家黄永玉的事迹

画家黄永玉的事迹

画家黄永玉的事迹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

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出版过老祖宗多种画册。

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黄永玉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黄永玉、中国画院院士,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

土家族人。

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

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

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

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

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

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

黄永玉除了绘画外,还精于篆刻,刀法潇洒出尘,令人叹为观止,但他平生从不为人篆刻,平生只为朋友制过两枚印章,一枚为50年为其妻张梅溪所制金文藏书印“梅溪藏书”,另一枚则为近几年来所制,在《平凹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次印刷版)中《画家逸事》一文中曾提到黄永玉先生托世南先生为石鲁先生带去一方石印(上海钱瘦铁所制),似为此石印。

黄永玉1952年偕同夫人张梅溪由香港回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

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

1956年就出版过《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了中国画坛。

“文革”期间,被“四人帮”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

而后,又因为在“北京大饭店”画了一幅《猫头鹰》遭到残酷迫害,被遣送回家乡凤凰。

“四人帮”倒台后回北京。

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

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了六个版面,作了专题报道了黄永玉的其人其画。

1980年,《黄永玉画集》由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

国内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黄永玉的《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黄永玉》等多本画册。

黄永玉《豌豆诗人自叙诗》赏析

黄永玉《豌豆诗人自叙诗》赏析

黄永玉《豌豆诗人自叙诗》赏析摘要:一、简介作者黄永玉及作品背景二、分析《豌豆诗人自叙诗》的艺术特色三、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四、阐述诗歌传达的主题思想五、总结作品的价值和影响正文:黄永玉,原名黄永福,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

其作品独具匠心,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赏析黄永玉的一首佳作《豌豆诗人自叙诗》,分析其艺术特色、意象和象征意义,以及作品传达的主题思想。

《豌豆诗人自叙诗》以豌豆为背景,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诗人对生活、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歌中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品善于运用细腻的描绘手法,形象地勾画出豌豆生长的场景。

如“绿叶藏红花,豌豆结满架”,生动地展现了豌豆茂盛的生命力。

其次,诗歌韵律优美,押韵和谐,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如“朝露润叶翠,夕阳染花艳”,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音乐美感。

在诗歌中,豌豆这一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豌豆象征了诗人的坚韧品格和执着追求。

豌豆的生命力顽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茁壮成长,这与诗人黄永玉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不谋而合。

此外,豌豆还寓意着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诗人通过对豌豆的赞美,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我们可以看出,《豌豆诗人自叙诗》传达的主题思想是: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积极向上,追求美好。

这种主题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品味和反思。

总之,《豌豆诗人自叙诗》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通过对诗歌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黄永玉的独特艺术风格,感受诗歌所传达的生命力量。

黄永玉先生名言

黄永玉先生名言

黄永玉先生名言黄永玉先生名言11、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

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2、杯壶同栖于盘。

杯怨壶曰:君朝夕倾吐,余每劳而承之,位可移乎?壶便然曰:一试!越日,杯取壶职代之,壶方揭盖而杯水罄矣!壶问曰:继之乎?杯顾它曰:烦甚!――黄永玉3、一个历史的变化,政治的拼搏,总是为了人的进步才好;摸不着也要让人看得见;看不见也要让人盼得到。

――黄永玉4、真挚比技巧重要所以鸟总比人唱得好。

5、我有不少尊敬的前辈和兄长,一生成就总有点文不对题。

学问渊博、人格高尚的绀弩先生最后以新式旧体诗传世,简直是笑话。

沈从文表叔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是服饰史图录,让人哭笑不得;但都是绝上精品。

乐平兄一生牵着三毛的小手奔波国土六十多年,遍洒爱心,广结善缘,根深蒂固,增添祖国文化历史光彩,也耗费了移山心力。

6、人的这种窝,你长大之后就会明白,它牵住你一辈子的脑壳,牵住你一辈子的心。

你受苦受难的时候,孤独伤心的时候,你明明晓得那个窝和曾同在一窝里的人都散了,流离了,他们一下子都会跑到你的心里,还是原来的容颜安慰你,带回往日被窝里的温暖跟你那么近的眼睛看着眼睛,微笑。

7、失恋算什么呀,你要懂得失恋后的诗意!8、也就是说,我若果不提醒他,捏着烧红的铁管是不会痛的。

真不思议。

9、羊呀羊!过几天就要杀你了,你哪样都不懂;和鸭子跟鸡一样,抓住它颈根的时候还以为人在跟它开玩笑……你要晓得你是羊,除了吃草哪都不懂。

你还以为可以天天那样子安安稳稳吃草,你不晓得死是哪样,死比一百、一万个痛还痛。

你看你还吃草,听不懂我的话,听得懂也没有用。

10、人们对我最大的两个误解是:第一,他们仅仅因为我戴眼镜,就认为我是知识分子;第二,我的电影不赚钱,所以他们就认为我是艺术家。

11、我已经写好遗嘱了,我死后我的骨灰不要了,跟那孤魂野鬼在一起,自由的多,不要固定的埋在一个地方也省的飞机钱,我在上海的一些朋友跟我说,你应该把骨灰留下来,我说,你想我嘛看看天看看云嘛(笑)”12、听过一种说法:世界上最好的住家在意大利,意大利最好的住家在翡冷翠,翡冷翠最好的住家在菲埃索里山。

高中作文经典素材:人物事迹篇:黄永玉 书中烧红的往事

高中作文经典素材:人物事迹篇:黄永玉 书中烧红的往事

【人物名片】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

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

土家族人。

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

黄永玉书中烧红的往事到湘西凤凰的时候,买过黄永玉的一本书。

一篇追忆沈从文(黄永玉表叔)的文章里讲道:永玉小时候,跟镇上一个老铁匠是忘年交,喜欢坐在铺子里看他打铁。

铁块在炉膛里烧红以后,七十多岁的老铁匠会用手伸进炉膛拿出铁块。

永玉提醒他应该用铁钳,老铁匠就立即甩掉烙铁,责怪他不该提醒他,害得他烫着了。

否则,就算捏着烧红的钢管,本来他也是不会痛的。

永玉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提醒就不会痛呢?他后来知道,有些事情真的是不能提醒的。

那书里说:“从文表叔仿佛从未有过弟弟妹妹……他不提,我们也不敢提,眼见他捏着三个烧红的故事,哼也不哼一声。

”沈从文有一个三弟,生得英俊潇洒,智勇双全,抗日战争中屡建战功,曾做到国民党的中将。

抗战结束后,三表叔不愿打内战,毅然解甲归田,携妻带子回到凤凰隐居。

新中国成立后,三表叔在被押往怀化(据说是去培训改造)途中被枪杀在河滩上。

沈从文有一个妹妹,聪明美丽,能诗会文,自幼跟着他到北京,后因情感挫折精神失常,回凤凰后走失,就此不知去向。

那么多年里,沈从文默默地做他的学问,写他的文章,这些骨肉的故事,他提都不提一句。

那就是永玉说的三个烧红的故事。

忘是忘不了的,哼是不能哼的,只好自己承受着,钝化心灵那一块区域的感知。

然而,千万别去提醒他们,那是没有栅栏、没有围墙的一种极为脆弱的保护,只靠自己的意识将它置于模糊、似有似无的状态,一旦提醒,强行截断就失效了,尖锐的疼痛就长驱直入。

别让他们痛,那些捏着故事的人,那些烧红的往事。

【名师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底最柔弱的地方,我们所应该做的是,隐忍着不去触痛他们。

每个人都要历经挫折,只有超越了自我,才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黄永玉总结

黄永玉总结

黄永玉总结黄永玉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和文化名人,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丰富的艺术造诣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黄永玉的艺术特点、创作理念以及对人民情感的表达进行总结。

艺术特点黄永玉的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以水墨画闻名于世。

他擅长运用线条和笔墨的变化来表现形象,画面常常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主题,富含浓厚的诗意和意境。

他的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相结合,注重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艺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黄永玉的作品以山水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的气势和内涵。

他的山水画以山、水、人物、树木等元素为构图基础,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线条勾勒出自然景观的变化和气息。

他的画作往往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令人沉浸其中。

此外,黄永玉也善于运用水墨的渐变效果,通过不同灰度的墨水来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

他通过巧妙的墨色运用,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创作理念黄永玉的创作理念主要包括对自然的敬畏与表达人民情感两个方面。

首先,黄永玉对自然的敬畏可从他的山水画作品中得到体现。

他通过对山水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他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其次,黄永玉的作品中强调了对人民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表现人物、庙宇、田园等元素传递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情感的表达。

他在作品中展现了人民对土地的依赖、对家园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传统的传承。

他的作品深深打动了观众,并引起人们对人民生活和人文精神的思考。

对人民情感的表达黄永玉的作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民情感的关注和赞美。

他通过表现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表情,强调人物的身世和生活环境,从而展现了人民的坚韧、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黄永玉的作品中,人物往往以普通人为主,他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形象塑造,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他通过细腻的笔墨和娴熟的技巧,表达出人物情感的内涵和复杂性,使观众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

黄永玉

黄永玉

88岁老头黄永玉: 流浪并快乐着
选自 意林
流浪 锻炼健身
20世纪80年代,早已功成名就的 黄永玉迎来了他艺术成就最为丰硕的 时光,他设计的中国第一枚“猴票” 享誉世界,他的史诗型版画《阿诗玛》 成为版画的楷模。然而与艺术成功相 伴的不是快乐,而是疾病的侵扰。几 十年如一日地在书桌前长时间“战 斗”,缺少运动的黄永玉像很多老人 一样患上了高血压,心、肝、肺的功 能统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黄永玉对家乡更是一往情深。近些年 他满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 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美丽的 凤凰城。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 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故乡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 不好闻,但却是自己最熟悉而又无可 替代的气息。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我的血是O型,谁拿去,它对谁 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 的故乡,它是你的……”
流浪 感悟人生
有些媒体和商人为了赚钱,恶意炒作 黄永玉的画册,让消费者花天价购买他的 作品。此事让黄永玉招致了很多批评。人 们甚至攻击起他的为人:“他已经不是文 人,他不过是个靠艺术捞钱的商人!” 黄永玉最不愿的就是自己品行上有任 何污点。几重郁闷下,他也很快显老了。 张梅溪开导他:“外在的批评,名和利什 么的,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名和利能够 一下子全来也能一下子全没,如果你太想 抓住它,就会为它所累!你应该以流浪的 心态对待它!”
意谓诗人进行艺术构思、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 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
黄永玉还开始写诗了,没想到玩着做出的诗 集出了一本又一本,还获得了国内外的多项大奖。 他写的半小说半散文式的自传体长篇《无愁河上 的流浪汉子》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优美纯净又辛酸 的文字,他认为他不过是用文字描述了他流浪着 的人生。 2012年,他获得了他一生最高的声誉:他的 画作与齐白石、李可染并称,他的诗文与沈从文、 汪曾祺并称。当主持人鲁豫问起他为何88岁了还 能才思泉涌,他的灵感来自何处时,黄永玉回答: “用流浪般的心态对待名利,用冒险的情怀去尝 试其他艺术领域,这世界永远充满新奇和惊喜!” 当白岩松问他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时,他回答: “流浪成就了我晚年的健康!”

黄永玉:一生狂放的老顽童

黄永玉:一生狂放的老顽童

爱·人生L o v eSTRAIT SISTER32黄永玉走了。

几年前的一次年夜饭,95岁的他和他97岁的太太张梅溪两个人,吃了一只半人高的大龙虾,钳子足有脸那么大。

“人家说,不要留超过80岁的老人在家里吃饭,以免发生意外,那咱们就在自己家吃给他们看。

”一语成谶。

6月13日凌晨3时43分,99岁的黄永玉离开了人世。

01他可能是中国硕果仅存的最野画家,没有之一。

沈从文的侄子,弘一法师徒弟,金庸、梁羽生同事,钱钟书、黄霑的忘年交,林青霞的老师……你对艺术家的一切狂野想象,他都能满足。

可在黄永玉自己看来,他最棒的头衔,是初恋女友张梅溪小姐76年的丈夫。

少年侠气,交接五都雄。

曾几何时,黄永玉不过是个调皮捣蛋的小文青。

虽出生于湖南凤凰的书香世家,但小黄从小就不爱念学校的语数外,倒是很爱念闲书,达尔文、高尔基张口就来。

上了中学,他自学木刻,结果就有作品登上了国内最好的木刻杂志。

眼见着一颗木刻新星就要升起,战争爆发波及学校,12岁的小黄只好离校流浪。

为了吃饭,小黄在码头搬过砖,小学教过书,瓷厂画过青花,剧团修过灯。

一天,他经过泉州一座破庙,上树摘玉兰花,哪知破庙主人竟是著名的弘一法师。

“后生,你下来,别摘花。

”“就不下,天天来摘!”“你可知老衲是谁?”“管你是谁!”为了保住玉兰花,法师把小黄拉到书房教他书法。

小黄阴差阳错地习得了书法技能,东倒西歪却自成一体,肆意妄为。

法师圆寂后,小黄到处散心,跑到一个江西小城搞文艺工作。

此时刚满19岁的他,木刻书法唱歌吹小号什么都会,文青中的文青,很受女孩子欢迎。

战地服务团里常有小姐姐跟他告白,他却表示,自己还没遇到对的人,开始飙金句:“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是爱上他了。

”说完这句话,小黄就遇到了他的一生挚爱。

小城里住着一位广东女孩张梅溪,是将军的女儿,从小喜欢文艺,美丽又聪明,很多人追。

当时有个富二代军官知道张小姐喜欢骑马,整天牵着马来撩她,她就是不受。

鬼才黄永玉_名人故事

鬼才黄永玉_名人故事

鬼才黄永玉灵秀的凤凰古城出了一位奇人,他就是画家黄永玉。

他少年时自学版画、雕塑、绘画、文学,皆造诣高深。

他博学多识,才情非凡,历经世事风雨,却依然不改天真、顽皮、倔强、幽默的天性,被称为一代“鬼才”。

沈从文先生是他的表叔。

沈先生暮年时,黄永玉陪着他一起回到凤凰,坐在老家的院子里,能看得见南华山、喜鹊坡、八角楼和文昌阁小学——他们读书的母校,听得见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他对沈先生说:“三月间桃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有杜鹃叫,哪儿都不想去了——我想邀一些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鹃叫。

有点小题大做……”沈先生躺在竹椅上,微闭着双眼,说:“懂得就值得。

”说得多好!精神世界的默契和相知是多么难得,他们是听杜鹃鸣,看陌上烟花开遍的一对知己。

他们一起吃糍粑,看傩戏,那一次,沈先生听着古老的乡音,忍不住流泪满面。

黄永玉年轻时候迷恋木刻,他创作的《阿诗玛》《春潮》等曾轰动画坛。

后来,黄永玉任中国香港《大公报》美术编辑,在美国、意大利、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名扬海外。

黄永玉最喜欢画荷花,笔下荷花独树一帜,神韵盎然。

在北京郊区的家里,养着三亩荷塘,他的家就取名“万荷堂”。

夏日里荷花摇曳,清芬暗盈,他叼一只烟斗,穿着时髦的牛仔裤接待文人墨客,整天乐呵呵的模样,人们称他“老顽童”。

他笔下的荷花一反常态,一改文人笔下高洁、清逸出尘的荷花,而是色彩斑斓,充满了蓬勃生机。

他最著名的一幅画《猫头鹰》,黑色的猫头鹰,胖胖滚圆的身体,蹲在树枝上,笑容可掬的模样。

它睁着一只眼,闭一只眼,酣然淳朴,一派天趣。

可是,《猫头鹰》曾被一些人批判,说他用这幅画暗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他成为“黑画事件”被批判的主要对象。

而后,他被批斗、监禁。

他们全家被迫住进一间狭窄的陋室,房间紧挨着隔壁人家的墙壁,通风和采光极差,白天也要开灯照明。

于是,他提笔在墙壁上画了一扇“大窗”,晴空万里,白云朵朵,鲜花盛开,小鸟鸣唱……没有什么比这扇大窗更美的,世界忽然变得清亮起来。

黄永玉

黄永玉

黄永玉,一。

概述:今年八十高龄。

12岁那年离开凤凰,开始四处漂泊。

他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年轻时就以线条粗犷、刀法奔放的版画赢得赞誉,后来又以自成一家的国画闻名于世。

他的漫画极富哲理,总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生万象,闪烁着人生的睿智。

而他在油画方面的成绩也丝毫不比版画、国画和漫画逊色。

他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及地区举办过个人画展,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有艺术“鬼才”之称的黄永玉先生,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1924年出生在湖南凤凰沱江镇,土家族人,14岁开始发表作品,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家、诗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

他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等地举办过画展。

月24日上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共同向中国著名艺术家黄永玉颁发了“奥林匹克艺术奖”。

“奥林匹克艺术奖”由国际奥委会每4年评定一次,是由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选举并授予的特殊荣誉。

获奖艺术家均为当届奥运会举办国在文学、音乐、建筑、美术、影视等艺术领域作出伟大贡献、同时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

黄永玉是本届奥运会主办国(中国)惟一获此殊荣的艺术家,也是现代奥林匹克史上惟一获此奖项的中国人。

一个初中肄业的人,却擅长版画,主攻国画。

他的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风格迥异,《阿诗玛》、生肖邮票《猴》等都是传世佳作。

他曾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等地办过画展,获得过意大利“司令勋章”奖。

除绘画以外,他的艺术实践涉及诸多领域:擅长文学创作,出版过《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太阳下的风景》等作品。

近日,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本诗集《一路唱回故乡》。

2003年他写的《比我老的老头》一书,在5个月内加印5次,成为当年最畅销的文艺书之一。

他还搞设计,设计邮票、房子,由他取名并亲手设计的“酒鬼酒”已成为传世经典。

黄永玉13岁离开家乡时学的是木刻,吃饭的家伙也是木刻。

黄永玉几件趣事读后感

黄永玉几件趣事读后感

黄永玉几件趣事读后感读了黄永玉的几件趣事,就像是在一个满是奇珍异宝的小匣子里挑挑拣拣,每一件事都闪闪发光,有趣得很。

就说他和表叔沈从文的事儿吧。

这两位可都是文化界的大拿,但是他们之间那种亲近又独特的相处方式,真的让人忍俊不禁。

感觉他们就像是两棵挨得很近的大树,各自有着独特的枝桠和风景,又互相映衬。

黄永玉的调皮和沈从文的那种温润,凑在一起就像一道特别的菜,别有风味。

从这些小事里能看到他们那深厚的亲情,不只是表亲的关系,更像是两个灵魂的相互依偎。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亲戚们,要是也能有这么有趣又充满文化气息的互动,那家庭聚会可就不是简单的吃吃喝喝,而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了。

还有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黄永玉啊,就像个老顽童,不管遇到什么事,总能在其中找到乐趣。

就像他在困难时期,也没丢掉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幽默。

他不会被那些沉重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反而像个调皮的孩子,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下,找到那一丝透过云层的阳光,然后紧紧抓住,把它变成自己生活里的一抹亮色。

这可太牛了,现在的我们,有时候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唉声叹气,和黄永玉一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他就像在告诉我们,生活这出戏,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咱都能加点自己的笑料进去,让它变得有趣起来。

他的那些艺术创作的趣事也特别吸引人。

感觉他创作的时候不是在苦哈哈地熬心血,而是在玩一场超级有趣的游戏。

他的灵感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他身边蹦跶,他就随手抓住,然后变成了一幅幅令人惊叹的作品。

这和那些刻板的创作形象完全不一样。

我就想啊,要是我做事情的时候也能有他这份轻松又充满创意的劲儿,那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肯定都能玩出花来。

读完这些趣事,我就像被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黄永玉就像一个远方有趣的长辈,通过这些故事,给我这个小晚辈上了一堂特别的课。

这堂课没有说教,全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告诉我生活应该怎么过,亲情应该怎么处,创作应该怎么玩。

我感觉自己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做个生活里的“趣人”,把那些平淡的日子过得像诗一样,充满惊喜和欢笑。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时政方向《文化自信》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时政方向《文化自信》

热点时政方向02 文化自信一、【热点话题】传统与现代;文化种子一代鬼才黄永玉:“想我时就看看天,看看云”【人物速递】1924年8月9日,黄永玉出生在湖南常德。

几个月后,黄永玉被迫离家来到福建,但是这里也为他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

华侨陈嘉庚在厦门创办的集美学校,规模很大,学校有6层的图书馆,这里是少年黄永玉的乐土。

而他酷爱阅读的习惯,也由此养成。

15岁时,他决定离开学校,从此开始"流浪"。

1947年,黄永玉"流浪"到上海。

一天,得知比自己大20岁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和自己住在同一条街上,他激动万分,便带着十几幅木刻画去拜见臧克家。

臧克家认真地翻看完了他的画,说自己非常喜欢,想替他送去发表。

后来,那十几幅木刻画绝大部分都没能发表,但臧克家从没在他面前提过。

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唐弛,那时是上海邮局的高级职员。

黄永玉每次一到上海邮局,唐张无论有多忙,都会立即放下手头的活,帮他处理稿费。

那时候,身边的这些人,美好得令他感喟不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干净纯洁,我就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

那时候巴金先生、唐张先生、臧克家先生,还有萧乾……很多文化界的老前辈,都花时间为我的生活帮忙。

现在这些对我好的人都不在了,我要拿同样的感情对待别人。

"同时,他的艺名"黄永玉"也是他的表叔沈从文帮他取的。

在抗战胜利后的上海,黄永玉和汪曾祺成为来往最密切的朋友。

汪曾祺逝世后,黄永玉回忆:"我的画只有他一个人能讲。

他死了,这样的懂画的朋友也没有了。

"而在黄永玉离开前,他曾说:"想我时就看看天,看看云。

"【人物素描】“作品捐赠给国家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从小"流浪",但黄永玉一直爱着他的故乡。

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不好闻,却是自己最熟悉而又无可替代的气息。

故乡是黄永玉的灵感来源,更是牵挂。

黄永玉:我们相爱已经十万年

黄永玉:我们相爱已经十万年

42好的开始,是慎始;善的结果,是有终。

与人争,是愚者;与人无争,是智者。

享年98岁。

96岁的“画坛鬼才”黄永玉手书讣告和大家告别:“多年的交情,因眼前的出行限制,请原谅我们用这种方式告诉您……”短短几行字,却饱含了70多年的深情,是他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情书。

“一生只爱一个人,左也是你,右也是你。

”黄永玉的一生堪称传奇,不仅指他在画坛上的经历,还有他和妻子长达74年的爱情故事。

精神上“门当户对”更重要黄永玉和张梅溪虽然家世不同,背景有异,但两个人三观相合,志趣相投,而且都能诗能画,才气相当。

黄永玉曾说:“真正阻碍婚姻的从来都不是家庭背景的差异,而是观念上的不对等。

比起物质上的‘门当户对’,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更为重要。

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但一定要选择情投意合、志同道合的人结婚。

这样,当他们跨进婚姻之后,就不会因为生活上的一些摩擦感到疲惫,而是调整好心态和步伐来适应对方的行动,这样的婚姻才能给人们前进的动力。

就像两匹马并驾齐驱、齐头并进才能越跑越快。

两个人兴趣相投,旗鼓相当,望着同一个地方,这样他们就能在力前进。

”黄永玉认为,比起物质上的不对等,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才最重要。

他把婚姻中精神契合、趣味相投的两个人比作并驾齐驱的两匹马,方向一致,才能在婚姻中始终手牵着手,朝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前行。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说:“生活教会我们,爱不是两个人互相凝视对方,而是两个人看向外界同一个方向。

”两人志同道合,这是婚姻美满的基础。

我这辈子只谈了一次恋爱黄永玉和张梅溪婚后,携手走过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

人们都说,他们的恋爱整整谈了一辈子。

黄永玉对此调皮地说:“ 我这辈子只谈了一次恋爱,恋爱不是婚姻的开头,更不是婚姻的结尾,它是婚姻的保养品,最好的婚姻就是婚后还在继续谈恋爱。

经常有人诉苦说,结婚多年的两口子就像自己的左右手一样。

但换一个角度去想,结婚多年的夫妻不就应该像左右手一样吗?两人相互理解,心灵上默契一致,左手提东西累了,不用开口,右手就会接过来;右手受了伤,也用不着呼喊和请求,左手就会伸过去。

写黄永玉的文章五种性格的文章

写黄永玉的文章五种性格的文章

写黄永玉的文章五种性格的文章趁我没死,快夸夸我!说这句话的人,90多岁的年纪,诙谐自称是90后。

他90岁开法拉利飙车,爆粗口、养猛犬、收藏数千只烟斗,只为好玩。

他是中国第一个买私家车的人,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猴票,酒鬼酒包装,创下设计费最高记录,均出自他的手笔。

他就是认认真真地做一种事业,然后凭自己的兴趣读世上一切有趣的书的人,他就是现实版的当代“老顽童”——黄永玉。

1924年7月9日,黄永玉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父、母亲都是小学校长。

教书育人的父母,却没有教会他对上学的热爱,他尤其贪玩儿,常常逃学。

1934年,父亲和母亲先后离职,黄永玉家道中落。

他不得不远走他乡,投奔远在福建的亲戚家,就读于集美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黄永玉是一个妥妥的学渣,他仍然逃学,5次留级,大家送他外号“黄留级”。

他逃学最久的一次半个多月。

他遇到在他家附近放马的苗族女孩,跟着骑马游玩,然而不幸的是他摔断了腿,只好到一个苗族老汉家医伤。

家里人疯了似的到处找,水里面到处捞,到黄永玉的外婆家去找,都没找到,半个月后,他安然无恙地回家了。

黄永玉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文雅的聪明人,他站在门口不追,他招手叫儿子来吃东西,告诉他说:那个学我们不念了。

从此,黄永玉再也没有进过学堂,那一年他只有12岁。

他自嘲说:布什说,他是因为在学校读书找不到出路,才当总统的;而我,也是因为找不到出路,才当的画家。

12岁的黄永玉挎着自己缝制的大帆布包,包里装着木刻刀、木板和书。

此后8年时间,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福州的一段经历,令他终生难忘。

那时黄永玉在长乐教书,每个礼拜天,他都坐小轮船到福州,一上岸就去一家书店看《约翰·克里斯朵夫》,看完放回去。

如此半年才把那本书看完。

后来,书店老板说:你一来我就注意你了,因为你看完书放回去。

这本书我不会卖,我要为你留下来。

这份陌生的温暖,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感动。

他没有上过几天学,可是他终生都在勤学不缀。

电视台专题节目评价: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但他是中央美术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永玉人物简介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

土家族人。

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

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

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

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

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

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1952年偕同夫人张梅溪由香港回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

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56年就出版过《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了中国画坛。

“文革”期间,被“四人帮”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

而后,又因为在“北京大饭店”画了一幅《猫头鹰》遭到残酷迫害,被遣送回家乡凤凰。

“四人帮”倒台后回北京。

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

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对黄永玉其人其画作了专题报道;1980年,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了《黄永玉画集》。

国内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黄永玉的《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黄永玉》等多本画册。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他专题介绍,国内多家媒体也频频播放他的专题。

他的作品在德国、挪威、法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巡回展出,曾荣获意大利最高荣誉奖“司令勋章”。

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

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写过、出版老祖宗多种画册,还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

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

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

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黄永玉对家乡更是一往情深。

近些年他满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美丽的凤凰城。

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故乡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不好闻,但却是自己最熟悉而又无可替代的气息。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我的血是O型,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

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编辑本段]全才鬼才黄永玉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湖南省吉首大学终身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

黄永玉本名黄永裕,为了写起来省事而改“裕”为“玉”,是湘西凤凰县的土家族人。

他初中刚读了两年就在抗战的烽火中打破了求学梦,不得不辍学到社会上四处闯荡,不但走遍了半个福建省,还到过江西、广州、上海、台湾、香港。

这期间,他当过瓷场的小工,在码头上干过苦力,在中小学任过教员,在剧团搞过舞美,在报社当过编辑,还干过电影编剧。

正是在此期间,17岁的他在泉州的开元寺巧遇弘一法师。

这段奇缘后来被人们演绎成他对法师持弟子礼、得真传。

而他自己的说法则是:上树摘玉兰花时被一老和尚发现,极不情愿地下来后随之来到禅房,开始时并不知道这位貌不惊人的和尚竟是赫赫有名的弘一法师。

虽然并没有真的拜师学艺,但短暂的交往仍带给他一些启迪和不小的震撼。

后来,弘一法师临终前曾留给他一张条幅,上面写着:“不为众生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

社会是最大的学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存是最强的动力。

黄永玉16岁就能靠木刻养活自己,天性聪颖只是一个方面,恐怕更多的还要归功于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

为了艺术他不惜翻山越岭,废寝忘食。

在苏州写生时,他被司徒庙中有“清奇古怪”之称的四棵汉代古柏吸引,连续三天早去晚归为其写生。

日后,面对被他用准确而流畅的白描线条展示在丈二大纸上的这四株阅尽人间沧桑的古柏,人们无不称奇叫绝。

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黄永玉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

盛夏时节,他背着画箱,顶着炎炎烈日四处写生,饿了渴了,就坐在路边吃点随身带的面包,喝几口凉水。

而当时他已经年近七十。

正是凭借这种精神,黄永玉不仅在版画、国画、油画、漫画、雕塑方面均有高深造诣,而且还是位才情不俗的诗人和作家,出版的诗集曾一举夺得《诗刊》年度创作一等奖,写的散文、游记既有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又充满智慧的哲理,自传体小说则边写边在湖南大型刊物《芙蓉》上连载。

黄永玉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

有人说他小时候是艺术神童,版画、油画、国画、雕塑等均无师自通;有人说他曾是弘一法师的三个方外弟子之一,得其真传而练就了灵性十足的书法。

但是如果仔细研读他的书,用心赏析他的画,并且有机会与他叙谈的话,神奇的色彩褪去后,人们更多体会到的会是他深厚渊博的学识、卓而不群的才情、耿直倔强的性格、睿智风趣的谈吐和笔耕不辍的勤奋。

[编辑本段]斋号趣谈舞文弄墨、刻木铸铜仍觉不过瘾,黄永玉又在京郊矗立起一件巨型艺术作品——占地六亩的“万荷堂”。

这座完全采取传统建筑结构盖起的大宅院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住宅或画室,而是黄永玉平生最大的一件艺术作品。

他亲自设计的建筑格局以及屋内的桌椅、壁炉、吊灯等等都在无言地诉说着主人非同一般的艺术品位。

万荷堂的中心是大殿,也是他的画室,有东西两个院落。

东院是一个仿古江南园林式的建筑群,院中间有一方占地两亩多的大荷塘,荷塘里有来自颐和园、大明湖各地上好的品种荷花。

每年7月,红花绿叶,是黄永玉最流连荷塘的日子,他最欣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不论是在他的经历中、他的绘画中、他的书斋画室万荷堂中,都会得到充分体现。

从万荷堂大殿后门走出来,穿过庭院就到了黄永玉的起居室——老子居。

乍一听“老子居”,是不是有点自大,其实,这不是黄老自己起的名字,而是吕正操将军代他定下来的。

说来其中还有一段故事:那是在黄老年轻的时候,曾在福建泉州住过一段时间,他住处附近有一座庙,庙里种有很多的玉兰花,有一次他禁不住爬上树去摘玉兰花,被一个老和尚看见,叫他下来。

黄永玉开始时不知道这个老和尚就是弘一法师,跟法师讲话的时候满口“老子”,后来被人传了出去,成为笑谈。

这次他要为自己的起居室取名字,吕正操就旧事重提,干脆就叫“老子居”吧![编辑本段]钟爱荷花黄永玉被称为“荷痴”,不单是缘于他画的荷花多,还在于他画的荷花独树一帜,神韵盎然。

国画传统讲究“计白当黑”,他偏偏来个“以黑显白”,这种反向继承不但使画面看上去主体突出,色彩斑斓,而且显得非常厚重,有力度。

有的人认为中国画的精髓在于水墨山水,一种很清雅的、表现文人出世的气质,但黄永玉的画却大多数是浓墨重彩的,所以也曾经有人说他的国画不正宗。

对此,黄永玉说,谁再说我是中国画我就告他。

当然这只是一种玩笑话。

黄永玉与荷花结缘于十年动乱那些恶梦般的日子。

傲然展蕊的荷花显得分外高洁清逸,不仅超凡脱俗、临风亭立的仙骨神韵给他以绝妙的美感享受,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气节品性,更成为他逆境中启迪心智的精神支撑。

黄永玉一有闲暇就去荷塘赏荷,从用心灵捕捉到用画笔描绘,仅速写就画了八千多张。

荷花的千般姿态被他描摹殆尽,荷花的万种风情被他展现无遗,蕴涵了他无限的情思。

在他的绘画题材里,荷花是一个非常具有风格的主题,但是荷花中国的文人也画了上千年了,各种流派的,比如说像明末清初的朱耷画的那种残荷就有一种孤傲于世的感觉。

但是黄永玉画的荷花,没有给人那种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觉,而是一种很绚丽、很灿烂的气质。

黄永玉开玩笑说荷花从哪儿长的,从污泥里面长的,什么是污泥呢?就是土地掺了水的那个叫做污泥,是充满养料的那种土。

从土地母亲那里长出来的,回头再来骂它是污泥,这叫忘本。

周敦颐说“出污泥而不染”,这是一种说法,某一种情况底下的一种说法。

小时候到外婆家去,外婆那个城门外就是一个荷塘,小黄永玉出了什么事了、调皮了,外婆要找他算账的时候,他就把一个高大的脚盆滚到荷塘,自己躲在里头。

小时候个儿不高,看着荷花像房顶那么高,一动不动地呆两三个钟头之后,青蛙过来了,水蛇过来了,他仔细地观察它们。

荷花底下有很多的苔、草,那种光的反映、色彩的关系,非常丰富。

后来他开始画荷花,大部分都是从根底下这个角度来看荷花,画的就是当年外婆家池塘里头给他的那种感觉。

如今在北京家中万荷塘的池水里,黄永玉已经种下了来自山东、湖南、广东、北京的各色莲花。

实际上画了这么多年的莲花,它们的形态与精神已经烂熟于心,即使睡觉的时候也有“十万狂花入梦寐”了。

[编辑本段]关于自述余年过七十,称雄板犟,撒恶霸腰,双眼茫茫,早就歇手;喊号吹哨,顶书过河,气力既衰,自觉下台。

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

嗜啖多加蒜辣之猪大肠,猪脚,及带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浏阳豆豉加猪油渣炒青辣子,豆腐干、霉豆豉、水豆豉无一不爱。

爱喝酒朋友,爱摆龙门阵,爱本地戏,爱好音乐,好书。

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油皮涎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

不喝酒,不听卡拉OK,不打麻将及各类纸牌。

不喜欢向屋内及窗外扔垃圾吐痰。

此屋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

[编辑本段]爱情故事1924年,黄永玉出生在湖南常德,半岁后随父母回凤凰老家。

他的父亲是当地男子小学的校长,母亲是当地女子小学的校长。

对他来说故乡不只是记忆,不只是人到他乡之后的刻骨留恋,而是一种艺术上的必不可少的想象,一种不断地能够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那时候,黄永玉家就开始在院子里打糍粑。

这是凤凰的一个习俗,几乎每一个人家都会打糍粑、置办各种各样的年货,因为再过两天就是农历的新年了。

这天,黄永玉的二弟黄永厚也从香港赶回来团圆,他们兄弟五个,老二和老四也都是画家,黄永玉排行老大。

当年因为家境贫寒,12岁的黄永玉背着小包裹一个人坐船离开了家乡,在陈嘉庚先生办的集美学校读初中,慢慢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念书念到中学,念了三年念到二年级,初中留了五次级。

那个时候是抗战时期,集美学校是很大的一个学校,图书馆有六层楼,他基本上把图书馆的那些书从头到尾都翻了。

图书馆中午关门常把他锁在里头,吃不成饭他索性就躺在过道的地毯上读起来。

正是这些广泛的阅读让黄永玉终身受用不尽。

14岁那年他已经是当时中国东南木刻协会的会员,并且开始发表作品,慢慢地小有名气。

在离开集美学校后,十五六岁的黄永玉当过瓷场小工、战地服务团团员、学校教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流浪在福建、江西等地靠绘画和木刻谋生,历尽了沧桑。

十八九岁时的黄永玉来到了江西一个小艺术馆里工作,在那里,他碰到了一个美丽大方的广东姑娘张梅溪。

姑娘的天真纯朴以及聪明伶俐深深地吸引了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