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摘要: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更是超高速增长,但繁荣的经济背后也隐藏着危机,其危机就是我国经济长期存在着失衡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提出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表现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增长方式失衡、城乡区域发展失衡、要素结构不合理等,同时也就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滞后、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缓慢等失衡的主要原因进行较为细致地分析。

关键词:经济结构失衡原因分析战略调整要素价格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更是超高速增长,但繁荣的经济背后也隐藏着危机,其危机就是我国经济长期存在着失衡问题。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使得我国经济失衡的弊病展露无遗,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找出成因为其研究治本之策提供依据。

一、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构失衡的突出表现

1、产业结构失衡。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衡。据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17%,46.87%,42.96%,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虽然与往年相比我国三次产业均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2.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但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40.5%上升为43.0%,只上升了2.5个百分点,其增长相对缓慢。

2、经济增长方式失衡。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单纯地与粗放地追求外延式增长,却忽视了内涵式增长,导致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形成长期依赖投资和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极易受到

国际市场的影响。

3、城乡、区域发展失衡。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和区域的生产力、人均收入、生活条件及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巨大差异,并且其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沿海内陆经济成阶梯状发展趋势,沿海城市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4、要素结构不合理。李克强在题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文章中指出“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能源资源消耗大,单位产品能耗高的实情使得我国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我国“高污染、高消耗、资源型”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将会呈现继续加强之势。

二、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滞后

(1)产业比重战略调整滞后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在一五期间通过对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道路进行比较,明确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而后在八届二次会议上又提出“以粮为纲”的发展战略,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的重视及倡导相对滞后,最终造成了政府主导下的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

(2)出口导向战略调整滞后

随着改革开发程度的加深,推动我国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力度逐步增强。我国通过变动汇率、出口补贴和退税等相关优惠政策,使得我国的出口份额不断扩大,顺差迅速增加。由于我国的出口导向政策调整比较缓慢,大量的热钱涌入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我国的基础货币供给明显增多,造成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和金融结构失衡,从而加剧实体经济结构失衡。

(3)经济增长方式战略调整滞后

在经济发展初期缺乏资本之时,更多是依靠投资进行资本累计来驱动经济增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我们并没有及时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战略,而是长期实行投资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使得我国形成重投资轻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1990至2005年,我国平均消费率为5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左右;我国平均投资率为39.1%,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左右,这表明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不协调。

(4)区域发展战略调整滞后

改革开发初期,在沿海地区推行了优先发展战略,让这些地区的人民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的人们逐渐发展,直至达到共同富裕。而沿海地区也确实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开始迅速崛起,工业化进程逐年加大并积累了大量资金,但是沿海地区的发展拉大了与内地的贫富差距,出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当沿海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国开放政策需要及时转变到各个区域的均衡发展上来,然而我国沿海到内陆逐步开放政策有些滞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实行了分阶段式的区域不平衡发展,加大了区域经济的贫富差距,进而造成了地区间的发展能力差异过大以及国内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2、生产要素价格扭曲

当生产要素进入了市场配置资源,自然而然应该形成与市场对应的生产要素价格,可是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却被严重扭曲。虽然我国是一个贸易顺差大国,可是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首要对象,而我国出口的商品也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廉价商品的代名词,终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太低,其商品并没有真实的发映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产成本。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使得企业生产商品的成本偏低,最终导致我国人均工资偏低和我国资源不足与廉价使用并存的局面。人均工资偏低又必然带来一定程度

的高储蓄率和中下阶层民众的消费不足,进而导致我国商品外溢、内外部经济失衡以及国际收支大幅度顺差。廉价的资源价格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其稀缺程度,尤其是土地、水资源、煤炭、电力等一些重要资源被廉价甚至无偿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和过度使用,而另一方面污染排放权也没有形成其价格机制,最终导致资源压力和环境的承载压力。

3、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缓慢

(1)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被弱化。

国家经济的体制改革必然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但是我国政府权力的重组过程中存在着对政府职能认识不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留恋权力以及在长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行政性惯性思维等现象,使得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被弱化。

(2)市场主体构成缺乏优化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一直占据较大比重,存在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的现象,无法有效的制约企业的投资行为,不可避免的出现产能过剩和结构性失衡。国家政策对于国有企业的扶持,使得民营企业生存空间相对狭小,这与自由竞争形成优胜劣汰促进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背道而驰。而且现代企业制度并未真正建设起来,产权依然不够清晰,严重阻碍了资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胡希宁、步艳红:《前沿经济学理论要略》,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2】高占勇:《经济结构失衡—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隐患》,2010.9

【3】王保安:《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基本特征、深层原因与对策建议》,Finance & Trade Economics.No.7,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