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欣赏

合集下载

如何赏析对联-

如何赏析对联-

如何赏析对联?
要欣赏对联,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诗词歌赋的鉴赏水准。

其次,对联虽然脱胎于诗,但与诗又有不同。

好的诗中,可以有绝佳的对联,但好的对联,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式,上下联加横批,构成了或风景,或人文,或地理,或天下,或理想,或禅意,或哲理,或意趣,或幽默,或讽刺等独立的整体。

结合出联的情境或故事,完全有可能构成绝对。

再者,还要注意一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量词对量词,数字对数字。

所谓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作为对联,这是绝对标准。

打个比方,上联有单字,下联尽可能地用双,独,俩等字,而不能用一,二,这样的具体数字。

再有,不能有重复的词或字,平仄也得相合才行。

当然,这都是技术上的欣赏,更上层楼的,就是其艺术成就,思想境界,还有美感。

这样,才会是佳作。

一般通俗的,可举一例,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1。

浅谈对联的写作与欣赏

浅谈对联的写作与欣赏

谢谢!
(4)平仄相对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 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 部份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 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一般来说,因为对联为自上往下书写,按古时以右为
尊的规矩,则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故末字为平声韵的一 联为下联,应贴在正对门框的左边。上联末字用仄声,下 联末字用平声,即通常所说的“仄起平收”。上下联平仄 相对,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 锵有力。
如:窗含西岭千秋雪,(—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仄—平—仄平) 如 清代瑞方集李商隐、苏东坡诗词题镇江焦山夕阳
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楹,就 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 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 种文学样式。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 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 清,可谓源远流长。
一、对联的基本特点
(1)上下两句,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 上联:山光扑面经宵雨。 下联:江水回头欲晚潮。 上联:岭边树色含风冷。 下联:石上泉声带雨秋。
(3)化用法
就是灵活变换运用诗文名言或者成语典故来制作对 联的方法。 1、诗文化用法。 如:惠风知心长有意,好雨润物细无声。 2、典故化用法。 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4)集句法
集句成联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也就是从古 今文人的诗词歌赋中分别选取几个有关联的句 子,按照对联中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 例如: 1、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种桑长江边(陶渊明《拟古其九》) 2、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渭城曲》) 与尔同消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对联的欣赏与创作

对联的欣赏与创作

对联的欣赏与创作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

它是一种由两句对偶、对仗的诗句组成的文字形式,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联常被用于春节、婚礼、庆祝等场合,不仅能够展示人们的文化修养,还能够表达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本文将对对联的欣赏和创作进行探讨。

一、对联的欣赏对联的欣赏是欣赏其艺术之美,体味其独特的韵味和含义。

一副好的对联,需要有文学素养和艺术境界。

通过对词句的妙用和对字句的巧妙搭配,对联能够构建一种美感,并使之与节日或庆典等场合相得益彰。

对联的雅俗共赏是其特点之一。

无论是富有文化内涵的古典对联,还是通俗幽默的民间对联,都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

如果我要为春节写对联,我可能会写:“福满团圆,喜迎新春”或者“鸿运当头,笑迎财神”。

这些对联既能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又能够在人们心中激起喜庆之情。

对联的欣赏还需要关注其形式和结构。

一副好的对联,需要形式上相对称,语言上对仗工整。

对联的结构可以是平仄相对,音韵和谐,也可以是意境相近,思想对称。

例如:“春风送暖,盎然生机”或者“阳春白雪,清丽如画”,这些对联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二、对联的创作对联的创作,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对联的基本原则,例如对仗、平仄、音韵等,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够进行更加灵活的创作。

其次,我们需要有丰富的词汇和扎实的文学功底,这样才能在创作中运用到恰到好处的语句。

创作对联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比如我们可以从节日出发,写一副与节日氛围相符的对联,传达节日祝福与美好愿景。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入手,写出那些能够引发人们共鸣的对联。

此外,我们还可以以对联为媒介,表达社会现实或者个人情感。

对联可以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反思,通过艺术的手法,借由对联的形式,将内心的感受和思想进行表达。

例如:“扬理想之帆,抵御现实之风”。

总而言之,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感,还在时代变迁中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对联的欣赏与创作

对联的欣赏与创作

对联的欣赏与创作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既是我国文化的独特符号,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它以简练明快的形式,通过对仗的方式传达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本文将通过对对联的欣赏与创作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探索对联艺术的无穷魅力。

一、对联的欣赏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具备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

在对联的欣赏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它的独特魅力。

首先,对联以简洁明了的形式传递智慧哲理。

对联通常由上下两句组成,上联是前一句,下联是后一句,上下对仗,意思相反或相补。

通过对仗的形式,对联可以以极简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寓意,使人在一瞬间领悟到其中的智慧。

其次,对联注重表达形式的工艺美感。

对联的每个字句的选择和组合都经过精心的筛选和配搭,追求韵味的协调和整体的平衡。

其中包含的平仄、声调、韵律等特点,使对联形成独特的节奏感和音韵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次,对联融合了诗歌、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对联的创作常常要求作者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将诗情画意融入其中。

这种融合使得对联不仅具备了文学的深意,还具备了书法的艺术性和绘画的形象美。

二、对联的创作对联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既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又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艺术才华和创作灵感。

在对联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对联的创作需要注重形象化表达。

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和抽象意象的相互对应,使对联具备鲜明的形象特征和视觉冲击力。

例如,可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对联中的意象融入自然之中,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其次,对联的创作需要注重语言的巧妙运用。

对联要求形式简洁,意境深远,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应注重选择和运用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喻意暗示等方式,使对联的意境更加丰富和寓意更加隽永。

再次,对联的创作需要注重对仗的技巧。

对仗是对联的核心特征之一,它要求上下两联的意思相对或相辅相成,并在音韵上达到和谐的平衡。

经典对联赏析5篇

经典对联赏析5篇

经典对联赏析5篇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经典对联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对联赏析篇一: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下联中各有自对者。

上联中“山明”可以与“水秀”成对,下联中“鸟语”可与“花香”相匹,兼之上下联本来对举,十分有意思。

“酒绿灯红辞旧岁;莺歌燕舞庆新春”也与此相似的对联,“酒绿”与“灯红”、“莺歌”与“燕舞”自对。

这种对联讲求了特殊的形式,其美也端在于其特殊。

泽沾雨润,杨柳依依亲万户;民富物丰,财源滚滚涌三江。

《诗经·小雅·采薇》有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写不舍之状。

“财源滚滚涌三江”或“财源滚滚达四海”之类,为意欲发财致富者常用。

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赏其得失。

秦岭东西,梅放千枝报春早;大江南北,雪飞六曲兆年丰。

《韩诗外传》曰:“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盖雪花为六角形的晶体,遂以“六出”“六曲”形容之。

此联方位对方位,数目对数目,也算工稳。

百年大计,树人为本;万里长征,立志当先。

适宜用于学校,其妙在于两面俱到。

于国家,于学校,于教师而言,育人自然是重中之重,是为“本”。

至于学生,发奋读书当以立志为首要之事,否则若鸟飞而不知所止,船行而不知所之,必入迷途,是以言“立志为先”。

此联妙在喻义完足,两联缺一,即非美事经典对联赏析篇二:今天,我们学习了《春联》一课,我最喜欢的对联是: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我认为这一联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这一联通过“舒眉”和“开口”两个词把本来不会动的柳、桃写得生动起来,我觉得“辞”和“贺”用得很好,让我联想到在新春佳节,人们早早地起床,在门上贴倒写的“福”字,换上一副新的对联,朝刚刚爬过去的“小蛇”说再见,向迎面奔来的“骏马”握握手。

如何鉴赏对联范文

如何鉴赏对联范文

如何鉴赏对联范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夏雨醉人,香飘万里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年华似水,流转无声
三、结构方面:对联的结构要求朴素、统一、和谐。

好的对联应该在形式上分别与相互呼应的两个部分相呼应。

例如:
海天一碧,无边无际
山水千秋,世代相传
这副对联采用了平行对仗的结构,前后对应上下两句,呼应和谐。

上联以“海天一碧,无边无际”形容海天辽阔无边,蓝天白云让人畅怀;下联以“山水千秋,世代相传”表达了以山水为载体的千年文化沉淀,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个对联结构清晰,形式美观。

四、内涵方面:好的对联不仅要有优美的文字表达,更重要的是要有深远的内涵。

好的对联常常在表面之下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敬业乐群忠诚报国家。

对联赏析文档

对联赏析文档

对联赏析引言对联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对联常常被用于春联、门联、匾额等场合,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福。

本文将对对联的起源、特点以及赏析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对联的起源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唐朝。

当时的对联主要是用作辞章、宴会贺词等场合的文辞装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常常与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结合。

对联的艺术魅力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字的组合和对仗使人产生共鸣,使人一目了然地领悟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对联的特点对联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简洁明了:对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通过短短几个字的对仗展示了丰富的内涵。

2.对仗工整:对联的两句之间需要形成对仗关系,通常是平仄、声调、韵律等方面的对应。

3.形象生动:对联常常使用具象、生动的词语,通过形象化的表达方法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4.寓意深远:对联往往寓意深远,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哲学思考。

它能够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意义和含义。

对联的赏析方法要欣赏对联的艺术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文字组合对联的文字组合是其核心和基础。

通过对联文字的组合和对仗,可以感受到对联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在赏析对联时,可以留意对联文字的搭配和平衡性,看是否能够达到文意相通、句式相对的效果。

内涵意义对联往往寓意深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赏析对联时,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典故等方面去解读其中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对联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技巧对联的艺术在于其对仗关系和表达方式。

赏析对联时,应留意对联的韵律、节奏和个别字词的运用等方面的技巧。

同时,还可以关注对联的形式美和视觉效果,比如结构紧凑、字迹工整等。

结论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赏析。

通过对对联起源、特点以及赏析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对联的魅力,并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经典优美的对联及赏析

 经典优美的对联及赏析

经典优美的对联及赏析经典优美的对联及赏析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长的!??韩诗外传?曰:“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盖雪花为六角形的晶体,遂以“六出〞“六曲〞形容之。

此联方位对方位,数目对数目,也算工稳。

百年大计,树人为本;万里长征,立志领先。

适宜用于学校,其妙在于两面俱到。

于国家,于学校,于老师而言,育人自然是重中之重,是为“本〞。

至于学生,发奋读书当以立志为首要之事,否那么假设鸟飞而不知所止,船行而不知所之,必入迷途,是以言“立志为先〞。

此联妙在喻义完足,两联缺一,即非美事鹿洞春风暖;鹅湖化日长。

风,?、?市场兴邦,城乡共富;科技振国,山海同春。

联中叙四事。

市场改革,科技兴邦,城乡建立,三者皆为国家大政方针,结联点明春节降临,字字有声,几无赘语。

联共十六字,涵括甚广,此其长也。

奋斗毕生,励志勤磨三尺剑;纵观今古,豪情雄唱大江东。

三尺剑,剑长约三尺,故名。

?史记·高祖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刘邦的豪情于此流露。

大江东,即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由于首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称。

据载,苏轼欲知自己与词人柳永相较如何,遂问之,人言:柳词行于市井,而关西大汉喜手?名人,既有史实,又有韵事,生动有趣,又切“春〞字,为人称道。

梅呈五福;竹报三多。

五福,即寿、富、康宁、好德、老终命。

见?尚书·洪范?。

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男子。

见?庄子·天地?。

联写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

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绪丰富,又用词简练,对仗工稳,此春联遂广为应用。

迈步迎春,春风扑面;抬头见喜,喜气盈门。

词人李清照非常赞赏欧阳修?蝶恋花?一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盖以为三“深〞字连用,其用不同,殊为奇妙。

此联“春〞“喜〞二字亦各连无意;对。

风动人寰。

〞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

【最新文档】对联鉴赏浅谈-word范文 (9页)

【最新文档】对联鉴赏浅谈-word范文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对联鉴赏浅谈课件对联鉴赏浅谈鉴赏楹联是学习楹联比较高级的阶段,不会鉴赏,不能算是成熟的联手。

初学者往往对此望而生畏,不是无话可说,就是东拉西扯不得要领。

其实,鉴赏楹联没有多少神秘,就是把自己读联的心得体会说出来而已。

如果说有差别,那就是眼界的差别。

一、读联个人觉得,鉴赏的前提是读联,把对联读懂。

读联,往往需要做如下工作:1.读懂联中的的字词,这一步往往不难,汉典或百度即可解决,不再赘言。

2.读懂联中的典故。

请看一副古代倡导廉政的对联: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同舟须共济,与僚寀政朝驯雉,节励悬鱼。

联中几乎每个短句用了一两个典故。

这里就“饮羊”、“害马”、“驯雉”、“悬鱼”说说。

“饮羊”典出《孔子家语·相鲁》:“鲁之贩羊有沈氏者,常饮其羊以诈市人。

”这是以水饮羊,增重牟利,如今天的注水肉,古又称“饮诈谋利”。

“害马”语出《庄子·徐无鬼》,本指损害马的自然本性,后引申为害群之马。

“驯雉”是《后汉书·鲁恭传》中的故事。

说他的政绩化及鸟兽,连小孩也不愿捕获来到身边的雉鸟,比喻地方官善施仁政。

“悬鱼”是《后汉书·羊续传》中拒下属送鱼不食,悬而以示拒贿的故事。

宋诗有句赞道:“清身太守旧悬鱼。

”表示羊续为官清廉。

本例用典,既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也难见出因陈相袭的毛病。

由于征引恰当,妙合自然,不仅使联语绘声绘色地增强了感染力,也收到了意境超凡、对仗工妙的艺术效果。

3.弄清联中所涉及的人或事。

这在胜迹联、人物联中,往往是读懂的关键。

例如:成都望江楼公园: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澜,系客垂杨歌小雅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則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一个公园为什么能与杜甫的茅屋、诸葛亮的祠堂鼎足而三?不清楚这一点就无法真正读懂这联。

常见对联赏析

常见对联赏析

常见对联赏析常见对联赏析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是以汉字为媒介,形式考究、意蕴深刻的一种艺术。

它有严格的韵律和格式要求,给人以美感和思考的余地。

下面是我对常见对联的赏析。

一、情感类对联1. 岁月如歌心情似水这句对联表达了一个人的人生感悟,岁月是歌唱,心情是水流,人应该像歌谣一样美好,像水一样清澈,把人生过成一个完美的曲子。

2. 心中有情江山万里这句对联意境高远,表达了爱国之情,用“心中有情”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用“江山万里”表达了人民对祖国国土的无限热爱和保护之心。

二、生命类对联1. 易水寒长天冷这句对联写出易水潺潺的情景,以及天空的奇妙之处,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短暂以及时间的无情。

2. 山水静好鸟语花香这句对联以自然生活为主题,以山青水绿的风景为背景,表现出山水静好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自然的宁静。

三、教育类对联1.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对联表达了劳动和学习的关系,强调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表达了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和方法。

2. 书山有路勤学似铁这句对联表现了学习的情景,表达了学习勤奮的好处,这里的“铁”是比喻非常沉着,不屈不挠的学习态度。

四、家庭类对联1. 耳边风霜肩头荆棘这句对联写出了亲人之间的境遇,表达了家庭互帮互助的情感,大力弘扬家庭公德和家庭责任感。

2. 手把手相扶过成为永远的情侣这句对联表达了婚姻的意义,用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的方式表达了家庭的团结和情感。

总之,对联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不仅仅是语言艺术和排比技巧的巧妙融合,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国粹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赏析不同类型的对联,我们可以看到对联所表达和反映的多样化世界和生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粹文化和意蕴。

最新对联赏析大全

最新对联赏析大全

最新对联赏析大全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对联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对联赏析岳阳楼长联清·窦垿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简析】我国三大名楼之一的湖南岳阳楼,有一副102字的长联,清道光进士窦南泉所撰,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写。

一般名山名楼的长联,多是上联写风光,下联写掌故,观光怀古,就实论虚。

这副长联偏偏倒过来写,上联写岳阳楼的人物故事,下联写这一带的山川形势。

上下联都用问答式,由叙事到写景,由写景到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下联写风光,“潴”(音猪,水停聚的地方)者!流者!峙者!镇者!”与这四方的描写相应,构成“湖光涌聚,江水奔流,大山雄峙,古城威镇”的壮丽形象。

上联写掌故,诗人,儒生,官吏,神仙,四位名家,不同身份。

诗人杜甫写了“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的五言律诗,所以说他“五言绝唱”。

滕子京在巴陵郡当官,重修岳阳楼,所以说他“百废俱兴”。

吕纯阳就是传说中的神仙吕洞宾,写过“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的诗句,所以说他“三过必醉”。

范希文即范仲淹,他在《岳阳楼记》里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

这“忧”、“乐”二字发人深思,所以说他“两字关”。

《岳阳楼记》脍炙人口,这副长联不仅取用了它“百废俱兴”、“南极潇湘”、“北通巫峡”三句话,还很自然地承受了它的“忧”、“乐”二字的主题思想。

上联的末句,出自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下联的末句,又从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巧借而来,使人不能不细览胜景,浮想联翩。

对联的认识与赏析

对联的认识与赏析

对联的认识与赏析对联的认识与赏析对联的认识与赏析 ? 对联的定义 ? 四种典型对联形式 ? 对联的起源 ? 对联的习俗 ? 对联的特征 ? 对联的格律 ? 赏析经典对联对联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可见称“对联起源律诗”是根本的错误。

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

对联的起源? ?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对联的起源 ? ? ? ?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与对联相关的习俗?春联习俗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

在湖南,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

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

与对联相关的习俗 ? 婚联习俗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或厅堂上。

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珠联璧合璧联珠凤落梧桐梧落凤与对联相关的习俗 ? 寿联习俗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

与对联相关的习俗 ? 挽联习俗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

经典对联赏析及点评

经典对联赏析及点评

经典对联赏析及点评经典对联赏析及点评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我们认为经典的有哪些?我们又是如何去赏析和点评的呢?今天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比较经典的对联赏析及点评,欢迎大家阅读!1、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2、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联点评:“笑”、“容”二字巧妙,道出了世态人情,写出了人生众相。

3、来一口去一口,来去无损;哭三声笑三声,哭笑皆非。

——清末一婚丧联点评:用于红白喜事并至之日,精当至极。

再有妙联,不妨将来。

4、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点评:第一、四、六的'“朝”字读“cháo”,同“潮”,其他的读“zhāo”,作“早晨”讲;第一、四、六的“长”字读“zhǎng”,同“涨”,其他的读“cháng”,作“常常”讲。

利用了汉字的一字多义、同音假借的特点,长叠有趣,但怪而难工,非凡夫俗子所能为也。

5、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秀才联点评:“月”字六次出现,“年”字六出以对,作联人有真功夫也。

“月圆”逢“月半”,“年尾”接“年头”,时空虽相同,意趣各自异。

6、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西湖岳飞墓联点评:青山本无意,白铁也无情,皆因忠佞起,称幸或叫屈。

何哉?拟人也。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座佑铭联点评:有此志,用此心,何愁区区聊斋不成.8、上联:数几千年华夏,自黄蚩战罢,商驻周迁,春秋成始业,汉武拓疆边,法兴国,儒著史,唐宋宫商笼尽诗,几度思量,我欲图新,竟销去平生岁月!下联:读三百首古诗,由雅颂开篇,词风曲韵,礼乐撰名章,蘅墉编卷册,歌传意,舞抒情,楚角徵绵延赋,三番论习,谁说复旧,能换来满腹经纶?9、趣味对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对联赏析(精选6篇)

对联赏析(精选6篇)

对联赏析(精选6篇)对联赏析(精选6篇)对联赏析篇1风声雨声读书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

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

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楹联丛话》卷六)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楹联丛话》卷六)云: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苏文洋《古今联话》第139页)云: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表达绝然不同的思想情趣。

对联赏析篇2重九节塞上称觞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楹联丛话》卷二)。

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

乾隆55年(1790年)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

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不是文字游戏,虽是奉承之作,可谓对联极品。

对联赏析篇3今年季子不回家出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

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名联趣谈》284)。

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

方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杰作"。

赏析对联100字

赏析对联100字

赏析对联100字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哲理。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赏析:
上联:山河壮丽,江山永固
下联:风雨如晦,民族复兴
这副对联以山河、江山为象征,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和对国家永固的期望。

上联中的“山河壮丽”形容了中国山川壮美的风景,彰显了中国的繁荣和壮丽。

下联中的“风雨如晦”意味着国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但“民族复兴”则表达了人民对国家兴盛的期望和信念。

整副对联通过反差的手法,突出了中国的辉煌与困难,呈现了一种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同时,它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追求国家繁荣的精神风貌。

这副对联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对山河与风雨的运用,将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最新对联赏析精选

最新对联赏析精选

最新对联赏析精选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对联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对联赏析1、进去乃游神境内;出来便到戏场中。

仙凡界者是仙境与人间的分界线。

仙境清心幽雅,公平和谐;人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好似戏场。

到那里去?由你自己选择吧!2、一木焉能支大厦;欠金何必起高楼。

这幅对联联中的“一木”和“欠金”是拆字,何在一起是本钦二字,用于讽刺。

3、大地河山造成乐土;满林风月来扣禅关。

正如作者诗云:“红尘倦游人,山中避烦扰。

多少山中人,梦向红尘绕。

”动中求静,闹里寻幽。

人啊,人,就是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

4、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这幅对联上联是从桑树到桑叶再到养蚕,又从蚕吐出的吐织成锦绣。

下联是从草到兔子,再从兔子到兔毛,又从兔毛做成的笔联系到文章,环环相扣,紧密关联。

5、踢倒磊城三块石;劈开出字两重山。

此联巧妙地解析了“磊”字和“出”字。

三石成磊,两山为出,这是依据象形和会意的造字原理组成的复合汉字。

6、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这幅对联中用了四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即举案齐眉中的孟广和梁鸿,《水浒传》中的吴用和宋江。

7、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这是一幅讽刺性很轻的对联,是讽刺那些封建贵族们鱼肉百姓,只知道吃喝玩乐。

8、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这副对联是嘉庆年间状元李绍仿所作。

这幅对联巧妙的将清代从顺治到嘉庆的名字都潜入其中,且对仗工整,丝毫没有牵强的意味。

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幅对联是出自鲁迅的《自嘲》诗中,后人一直将次对联传诵,一是对鲁迅先生的几年,二是为了勉励自己。

10、我来敲不二法门,催座上菩提快拔众生登彼岸;佛既辟大千世界,种人间烦恼莫耽独乐守名山。

对联鉴赏浅谈

对联鉴赏浅谈

对联鉴赏浅谈第一篇:对联鉴赏浅谈对联鉴赏浅谈鉴赏楹联是学习楹联比较高级的阶段,不会鉴赏,不能算是成熟的联手。

初学者往往对此望而生畏,不是无话可说,就是东拉西扯不得要领。

其实,鉴赏楹联没有多少神秘,就是把自己读联的心得体会说出来而已。

如果说有差别,那就是眼界的差别。

一、读联个人觉得,鉴赏的前提是读联,把对联读懂。

读联,往往需要做如下工作:1.读懂联中的的字词,这一步往往不难,汉典或百度即可解决,不再赘言。

2.读懂联中的典故。

请看一副古代倡导廉政的对联: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同舟须共济,与僚寀政朝驯雉,节励悬鱼。

联中几乎每个短句用了一两个典故。

这里就“饮羊”、“害马”、“驯雉”、“悬鱼”说说。

“饮羊”典出《孔子家语·相鲁》:“鲁之贩羊有沈氏者,常饮其羊以诈市人。

”这是以水饮羊,增重牟利,如今天的注水肉,古又称“饮诈谋利”。

“害马”语出《庄子·徐无鬼》,本指损害马的自然本性,后引申为害群之马。

“驯雉”是《后汉书·鲁恭传》中的故事。

说他的政绩化及鸟兽,连小孩也不愿捕获来到身边的雉鸟,比喻地方官善施仁政。

“悬鱼”是《后汉书·羊续传》中拒下属送鱼不食,悬而以示拒贿的故事。

宋诗有句赞道:“清身太守旧悬鱼。

”表示羊续为官清廉。

本例用典,既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也难见出因陈相袭的毛病。

由于征引恰当,妙合自然,不仅使联语绘声绘色地增强了感染力,也收到了意境超凡、对仗工妙的艺术效果。

3.弄清联中所涉及的人或事。

这在胜迹联、人物联中,往往是读懂的关键。

例如:成都望江楼公园: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澜,系客垂杨歌小雅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則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一个公园为什么能与杜甫的茅屋、诸葛亮的祠堂鼎足而三?不清楚这一点就无法真正读懂这联。

原来,望江楼在成都东门外锦江南岸,因有唐代女诗人薛涛遗址而闻名。

难怪下结用美人香草呢,原来是赞扬薛涛的诗歌可以承续《离骚》而流传后世。

对联的欣赏与写作

对联的欣赏与写作

对联的欣赏与写作
对联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是用两句话来表达一个意境或主题的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

以下是对联的欣赏和写作方面的一些建议:
1.欣赏对联:
在欣赏对联时,要注意对联的意境、对仗、韵律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欣赏对联的方法:
- 注重意境:对联的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副好的对联应该能够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 注重对仗:对联的对仗要准确无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在位置上相对应,同时也要符合音韵对仗的要求。

- 注重韵律:对联的韵律要和谐优美,尽量避免重字和难听的谐音。

2.写作对联:
要写出好的对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立意新颖:对联的立意要独特,能够表达出独特的意境。

- 内容相关:对联的内容要与立意相关,相辅相成。

- 短小精悍:对联要短小精悍,两句话能够完美地表达一个主题。

- 对仗准确:对联要对仗准确无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在位置上相对应,同时也要符合音韵对仗的要求。

总结起来,对联的欣赏和写作都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才能写出更好的对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联欣赏
·余作田·
儿时,家父讲过一个典故。
说是古时有个才子,自小博学多才,聪慧过人。一日,他骑在父亲脖子上招摇过市。路人见了,忿忿不平,当即有人出句相讽:“子把父当马”。哪知小才子立即对答“父望子成龙”。言毕,扬长而去。路人皆惊,暗中佩服不已。
父亲讲得漫不经心,三言两语,就此打住。我却听得惊奇万分,印象深刻,至今不忘。
整联全部使用国名和中国地名,仅用十二个字,就概括出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浴血抗战,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支援帮助下最终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卫国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事实,不愧千古名联,必将永载史册。
六、倒顺联
顾名思义,就是正反读来完全一样的对联。最简单的如:
油灯少灯油,
普天同庆,庆得自然。庆庆庆,当庆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狂到极点。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懂狂。
五、嵌字联
这是将特定的人名、地名等嵌入联中一定位置的对联表达形式。 例如: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格(葛)亮;
风送幽兰,郁郁畹华梅兰芳。
(诸葛亮字孔明,梅兰芳字畹华)
民国参议院的对联是: 源自参出民间疾苦 议定治国方针
宗旨、功能表达得一清二楚。
一九二三年,曹锟通过贿选当上总统,有人忿而赋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此联用“民国总统不是东西”对曹予以无情痛斥,实在大快人心。
抗战胜利后,陪都重庆有人写道:
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此联现书于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大厅。)
仅用十六个字,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联语》记载,南京燕子矶武庙,因年代久远,至清末仅存一武士偶像。有人出上联:
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这里用“孤” 、“独” 、“一” 、“横” 、“匹”等不同的字表达单个的意思,用词老到,但一时想不出下句。
类似的还有: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近代有人出: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有人以“北京输油管油输京北”,或“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对之。
以笔者愚见,用(南京)下关对上海似乎更妥:
下关高架桥架高关下。
(自来水与高架桥皆为现代日常生活用品,“海”、“水”为液体,“关” 、“桥”为固体。)
对联形式五花八门,通常按字数、用途、修辞技巧等分类有所谓数字联、谐音联、嵌字联、缺字联、同字异音联、异字同音联、倒顺联、长绝联等,下面列举一些常见形式。
一、数字联
这是一种相当常见、包含数字的对联。
清朝爱国名臣林则徐任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书堂写有这样一幅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类似的对联还有不少,此处不再赘述。
三、异字同音联
明朝担山和尚作有一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休来道者来。
同一朝代有个忠臣杨继盛(字椒山)用自己的名字题镇江焦山:
扬子江头渡杨子,
焦山洞里住椒山。
还有一联可以倒读,但音同字不同:
画上荷花和尚画,
清文学评论家金圣叹临刑前与子诀别,自题一幅绝对: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生离死别兼舐犊情深,令人嘘唏。
另据相传,清代吴三进与友人一同吃饭。友出上联:思南女子铜仁去。
思南与铜仁皆为地名,此处谐音为“思男女子同人去”。
是时恰逢厨师端上一盘鱼来,吴知道他祖籍上蔡,但在会理从业,故立即对曰:
火柴当柴火。
上世纪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发生内战,美国政府先后派出多人来华调停,有人出对描述当时的情形:
马歇尔歇马,华来士来华。
清乾隆皇帝与纪晓岚上一家名为“天然居”的茶楼喝茶,乾隆出: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纪对: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后人张琏对出更有意境的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襄。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七、长绝联
一般的对联字数从不足十个到数十。长绝联是指字数上百甚至数百的对联。这种长联洋洋洒洒,气势磅礴,非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字功力不能成就。
昆明滇池边的大观楼有一幅声情并茂、气势恢宏的“天下第一长联”,为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登楼而作。原文为繁体字,无标点。现全联转载,以飨读者(标点为后人所加)。
后人有出更长的对联,但都不如这幅闻名遐迩
本文列举一些流传甚广、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对联样式及名家名联,供读者欣赏。由于史上佳作汗牛充栋,本文肯定挂一漏万。同时声明,作者乃业余爱好者,文中所列对联除个别对句外,其余全部出自他人之口(手),有的见诸文献,有的取自民间传闻,个别来源说法不一,无从查考,故无法一一列出参考文献和出处,只能略加点评,敬讫原作者和读者见谅。各位若有兴趣探讨对联的起源沿革、文字特点、格律要求、修辞技巧及欣赏更多的对联,请参阅相关专著或网站。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欣赏大量的名联佳作,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予以传承,发扬光大,当大有裨益。同时,若能于逢年过节、生丧嫁娶、落成开张、聚会活动之际,贴上几幅相关的对联,当能烘托气氛,突出主题,使之锦上添花,满堂生辉。
书临汉帖翰林书。
四、谐音联
唐代诗仙李白不畏权势,曾当面顶撞宠臣杨国忠。杨总想伺机报复。一次杨约李对句,三步之内对不出为输,李允。话音刚落,杨出上联:
二猿截木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说完赶紧起步,欲羞辱李白。哪知话音刚落,太白立即对句:
一马失足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杨进退不得,尴尬万分。
上蔡(菜)厨师会(烩)理(鲤)来。
没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和过人的文学素养,哪能对得这般出色?
类似的谐音联还有:
独览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上联与七个音符发音相似,下联与浙江方言数字一至七谐音。
再举一近代例子。
公元一九二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次年双十节,四川文人刘师亮贴出对联,表达一种对时局貌似欣喜、实则忧虑的心情:
这就是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汉字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词或句)组成:前半部称为“上联”(或“出句”),后半部称为“下联”(或“对句”)。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对仗工整,短小精悍,且朗朗上口,易懂好记。无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市井布衣,大都十分喜爱这种艺术形式和文化传统。对联的最大特点是对仗,即字数相等,字词相对。由于字数不限(有的对联字数不到十个,有的数百)因而活泼多样,内容广泛。既有关于风花雪月的景致描写,也有发自内心的人生感悟,还有对某些人物或社会现象的嬉笑怒骂,可谓琳琅满目、精彩纷呈。上千年来,先人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名联佳句。尤其是一些名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无论天文地理、诸子百家,还是历史沿革、人文景观,均多有涉猎,见解独到。往往信手拈来,便成佳对,且浑然天成,鬼斧神工。其用词之精确,对仗之工整,意境之高远,思想之深邃,读来令人击掌叫绝。正基于此,对联及其相关习俗被中国国务院于二零零五年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名至实归。
上联含数字一至十,下联用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对之,把诸葛亮一生的主要业绩表达得如此完整,真是匠心独运,出神入化,令人叹服。
二、同字异音联
山海关孟姜女庙有这样一幅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显然上联的“朝”和下联的“长”是一字多音。正确的读法应该是: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后来,有一赶考书生于江边见两渔翁对钓,马上得出下联:
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
下联相应地用“两” 、“夹” 、“二” 、“对” 、“双”等字表达成双数目,可谓恰到好处。
更为奇妙的是这样一幅对联: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