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4篇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4篇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4篇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篇1近来在读《世说新语》,一开始觉得没什么意思,因为许多词句看不懂,看着看着,却觉得好看起来了,里边每一个小故事都有着自己的道理,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比死读书好,不是吗?与此同时,一个问题在脑海里盘旋起来:“书中所讲的魏晋文人倒底是干什么呢?”其实,这一个问题,书中的序里已有解释——书中大部分讲的都是关于“清谈”的内容,即魏晋的名士们谈论的政事和玄理,但不管谈论的事有无依据,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们对于清谈的热情显然很高,好像不善于清谈就算不上是名士贵人了似的。
从许多篇目中都可以看出来,比如言语篇的第二十八篇和第三十一篇,都有趣极了。
第二十八篇讲的是谢尚年轻的时候去拜访殷浩,听他谈论玄理的事,殷浩讲得很生动,谢尚直听得“注神倾意,不觉得流汗交面”,殷浩却从容地叫人取来手巾帮谢尚擦脸。
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又觉得很钦佩。
第三十一篇讲的`则是殷浩与孙盛一起清谈,不知两有多激动,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甚至有些针锋相对起来,“卿莫作强吗,我当穿卿鼻”、“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这样的话也无伤大雅,由此可见他俩对于清谈辩论的热情有多高了。
魏晋也许是政治上最混乱的时代了,但它一定是精神上最富有、自由的时代。
当时的文人志士们无一不好学、好辩,在现代,恐怕很少有人了解他们。
但我觉得他们与名垂青史的那些古人一样值得尊敬,他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仍保持着对道理、文学的热爱,这正是现代许多学生所没有的。
《世说新语》是通往魏晋时期文学、历史、习俗的一扇窗。
对我来说,也是一本关于当时人的学习、生活的故事书。
现代的我们学习生活远远没有他们那么艰苦,但他们浅谈仍不亦乐乎,我们读书也乐在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乐于学、勤于学。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篇2正欲合上《世说新语》,却又忍不住多看了几篇。
这时,我正在读贤媛篇十九中的第二十四篇,不由感慨万千。
故事其实很简单,说的是车骑将军恒冲平时不喜欢穿新衣服。
文学_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精选35篇)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精选35篇)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伶,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留下的诗篇流传了千古,为人生性放达任情,与阮籍关系颇密,是为挚友。
身为刘伶挚友的阮籍作为竹林七贤之一,想必拥有着世人都知晓的高尚品行和节操。
但恰恰相反,他有着与刘伶相近的性格,阮籍作为西汉时期豪放不羁的代表人物,与他一同出现的往往是不行于礼,品行不端。
这种性格除了表现在了阮籍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是表现在了他的为人处事中。
按照古人的习俗,亲近之人去世之后是需要进行服丧,以表达自己作为子女的孝心和悲伤,通常服丧期是三年,且在此期间不可以喝酒吃肉,否则便是不敬。
但阮籍的母亲去世后,阮籍并没有按照这个规矩进行,仍然参加宴席,并喝酒吃肉。
有一次在晋文王宴请众宾客时,阮籍一如往常的参与,何曾觉得这样不得体,是不孝,并告知晋文王让其罢免阮籍的官职。
晋文王没有这么做,反而维护了阮籍。
阮籍是真的不怀念母亲吗,并不是,他只是不善于表达,没有把自己的悲伤表现出来,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是写阮籍知道母亲去时候的表现,“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哀嚎一声,并因此吐血,萎靡不振了很长时间,这种悲伤并不假,是当时大多数人都无法比及的,那种流于形式的孝子行为,真的要大力推崇吗?那种悲伤可能就不会是悲伤了,只是向世人证明的一种形式,形式上的悲伤远比实际的悲伤更为不耻。
阮籍的内心是悲伤的,却也是庆幸的,他可以在母亲在世的时候尽孝,而不需要再母亲去世的时候做一些没有必要的悲伤,他无疑是豪放的,更是洒脱的。
只是他的行为在当时并不被认可,只能在后世被我们称赞,着实可悲可叹!世说新语读书笔记2这几天,我看了《世说新语》,这本书里的一篇篇小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其中,两篇讲孝的__尤其令我映象深刻。
第一篇讲的是王祥的故事。
王祥对待后母朱夫人十分恭敬。
有一回他后母半夜暗杀他,刚好赶上王祥起夜,只空砍着被子。
王祥回来后,知道后母一定为没砍着人而遗憾不止,便去后母那请求处死自己。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世说新语》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内恶,诸医不可疗。
闻于法开有名,往迎之。
既来,便脉云:“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
”合一剂汤与之。
一服,即大下,去数段许纸如拳大;剖看,乃先所服符也。
读书笔记:郗愔再次登场,每次登场都是负面形象,这次因为迷恋天师道,吃符箓太多,导致肠胃不畅而得病,由此可见,当时一大批士大夫迷恋道教炼丹之术。
魏晋南北朝的名士们主要做三件事:饮酒,服药,清谈。
当时的人服用一种药石叫:五石散,也称寒食散。
据说服用后可以娇美姿容,延年益寿,其实却使人脾气暴躁,过早衰亡。
可惜!可叹!可悲啊!《世说新语》读书笔记2前段时间,我浪费光阴,虚度年华,茫茫然而不知所措。
当然,现在的我仍是一只迷茫的小猪仔。
当然,重点不是迷不迷茫的问题,毕竟我可能会迷茫一辈子。
重点是我在与友人情方帅哥和家里有坑的淑惠交流思想之后,我决定多阅读,多多充实自己,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所谓“言必行,行必果”,我既已说,那便必定会做出行动。
于是,在上周末,我与友嘉慧同往广州图书馆。
在缘分的指引下,我看见了《品读》这一书,顿感此乃吾之所向。
然后,我取下了这本书,并自在地走往借书通道。
在志愿者的帮助之下,我借了这本书。
余虽不称爱书之人,然亦不愿随意便开卷。
于是,吾静心两日,于今日辰时开卷。
本书的序言分了三部分,其中最触动我的竟是”读书使人成熟,讨论使人丰富,写作使人严谨”。
读、思、写三者,岂可缺一?于是,我便写了这个,也望借此与诸君相讨。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3这些天,我阅读了一本名叫《世说新语》的书,其中的一节片段让我受益匪浅。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那是有个人名叫荀巨伯。
有一天,他得知自己的友人病重在床,便即可千里迢迢赶去探望。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5篇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5篇《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世说新语》中每则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读起来有如今日读的极短篇小说,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节。
其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断,但言记言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如实地记载当时口语,不加雕饰,因此有些话不很好懂但是言简意赅,很能传达人人物特征。
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反映出有时如同口语,但是意味隽永物的个性特点。
善于抓住人物特征。
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如“曹操捉刀”时的描写。
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比如淝水之战时谢安的沉着和朝中大臣们的惊慌。
还有,桓温伏甲设宴,广请朝士,想借机除去谢安、王坦之。
王坦之惊恐万分,谢安却“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
”名与利往往是人的动心之处,举例来说,管宁和华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园里翻土种菜,他们看到地上翻出一块金子管宁毫不动心,把黄金当作平常的瓦石一样的挥锄耕耘。
华歆却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又丢弃。
我觉得华歆不应为名和利所动心,他应该多学习管宁,不为名和利所动心。
管宁就好象王戎,因为王戎的父亲王浑所曾经任官过的州郡,由于感激他的德义,怀念他的恩泽德惠,于是相偕的致送赙仪达数百万,此时王浑已死,故由他的儿子王戎所收,但王戎完全不接受,如果是华歆的话就却不是如此。
《世说新语》是一部反映魏晋时代文人风貌,体现时代特征的笔记小说,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带表作品。
它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包括我也很喜欢。
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刘义庆。
《世说新语》通行本为六卷,三十六篇。
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很多吧!《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片段,但词简意明,颇能表达人物的个性特点。
淡淡的几笔,就能把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真是妙不可言啊!《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朴素的散文,有的几乎如口语一般。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相关推荐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精选2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说新语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篇1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眼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寺》。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王徽之因兴而行,又因兴而返,不为目的所羁绊,好似那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
徽之曰:“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古人所说“不为外物所役”,王徽之做到了。
目的是何物?是实质的,是人们所想达到无法理解了。
的,可这个东西在王徽之眼里还不及那突发的诗兴来得重要。
因兴而去,兴尽而归,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件事若是安排在赶了一夜路,已站在目的地门前的大前提下,这就让世俗里的人古人尚不能解,那么放在现代呢?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里,整天忙着挣钱的人们是不会白费力气做这件毫无实质收获的事。
制定一个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不达目的善不罢休,这就是现今以物质至上的观点。
但我们换个角度看,效率、结果固然重要,可我们真正获得的东西是从过程中得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欢笑,有哭泣,有感动,有无奈,也许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们乐在其中,品味了苦尽甘来,比起最后那个干巴巴的目的,这个过程真的是浪漫得多。
而相较于王徽之那个时代,现今社会要复杂得多。
金钱、权利、地位、荣誉,人们追求地更多,同时所羁绊的东西也会更多。
人们被这些东西绑起来了,只能缩手缩脚的活于世中。
再说说如我一样的学生吧,对一个穷书生,一个身无长物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该是一件单纯的事情,可有哪个学生会为了学习而学习呢?种种外界因素让我们的身心疲惫不堪,只为得到那一纸成绩单,可真正学到的又有多少东西呢?学习变得不再单纯,强烈的目的性,它早已变得是面目全非了。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范文(通用15篇)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说新语》读书笔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篇1《世说新语》讲的是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匹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
当时以为美事。
刘道真,姓刘名宝,字道真,性格豁达,通经史,精音律,善长下棋,并且智勇双全,在扶风王司马骏府内担任从事中郎,后担任侍中、安北大将军,后由于戎卫北境侑功,赐爵为关内候。
里“徒”字意指服劳役的犯人,“既而”意指不久。
篇文章的意思是:刘宝曾是服劳役的犯人,司马骏花了五百匹布将赎了出,不久后又任命为从事中郎。
当时人将件事传为美谈。
我第一次读故事时,并没什么感受,但当我读了5遍6遍乃至10遍时,就侑了深刻的感受。
我十分佩服司马骏的种做法。
首先,能够不计刘宝以前犯过罪,任用刘宝,给刘宝用武之地,其次,司马骏花重金将刘宝赎了出,可以说是对刘宝侑恩,让刘宝死心塌地为自己做事。
即便将刘宝势力过分强大,也总会卖人情。
件事传为美谈,又的民心。
司马骏做件事心思慎密,一举多得,我很佩服。
的一做法也似乎效仿了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
齐桓公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而司马骏也在宗室中变得最为俊望。
生活中,我也切不可因为人曾侑过什么过错或是做过什么不好的事而一直对心存不满。
平等待人,往往更容易发现人身的闪光点。
同样,做错事的人也不能过分自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侑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不改。
我应侑的是积极向、改正错误的态度。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篇2《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写的志人小说,分为36门,如《德行》《言语》《政事》等。
我觉得最富有哲理的是《言语》,寥寥数语的小故事却诉说着发人深思的大道理。
名与利往往是人的动心之处,因此名利面前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举例来说,管宁与华歆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共同在菜园里种菜,劳作中他们翻出了一块金子。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4篇《世说新语》读书笔记一阅读《世说新语·文学篇》,更多的感触是古人的那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学习氛围。
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一段记载是说郑玄的故事。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
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
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
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槊,逢彼之怒’”。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郑玄家的佣人都喜欢读书。
有一次,郑玄觉得他的奴婢干事不称心,准备用“家法”惩罚。
这位婢女认为自己冤枉,想加以解释说明;但恰逢此时郑玄盛怒,于是就叫人把她拽到院中的泥地里。
这时,恰好另外一位婢女走来,见此而问:你为什么站在泥地里?她问话时引用了《诗经·邶风·式微》中的“胡为乎泥中”一句。
被斥责的这位回答时则引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薄言往槊,逢彼之怒”,用来解释说:我本来是要向他(郑玄)说明清楚的,谁知正好赶在他生气的火头上。
这里且不论郑玄的不论是非的火爆脾气,郑玄家里的学习氛围更是让人叹服,虽是“婢女”,却能那么娴熟地引经据典,且诙谐隽永、恰如其分。
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吧,但是想到更多文人的事迹时,又不尽然,这里让人更多的是感受到郑玄为学成就之高,连家里的佣人也极富文化修养,郑玄的学术修养更是让人钦佩。
这又不禁让人想到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当继承和弘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世说新语·文学篇》的记载,古人自身所营造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却是真的让后人为之惭愧不已。
文人为了探讨学术知识,竞相辩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种胸襟和气度也是后人鞭长莫及的,然而,这种涵养却是我们现在做研究和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只有在互相努力地前提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让各自的研究做到飞跃性提升,也为我国强国之路的发展,伏下强有力的一笔。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通用15篇)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通用15篇)《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古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世说新语》就像无数宝藏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世说新语》叙事简明,精炼生动,为小品文之典范,词汇之丰富,远远超过其他笔记小说,对后代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刚开始读《世说新语》,总是囫囵吞枣着看,有些字词的意思也不是很了解。
后来,作为“小书虫”的我被《世说新语》中的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所吸引,看得越发仔细起来,遇到不懂的词句也会耐心的查《古汉语词典》。
大部分文言文不仅有趣,而且也带着许多道理呢。
其中,“德行”篇中有一篇__让我记忆犹新: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篇__的意思是: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
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
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
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
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
而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
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2魏晋风骨的产物,莫过于在朝代更迭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品行要求:上层社会讲究德行、讲究文学、讲究品藻、讲究雅量、讲究排调、讲究容止……都只为了在这纷扰的乱世之中寻求自己的立足点。
清雅秀丽且卓尔不群的魏晋风骨,在《世说新语》这部著作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揽一身魏晋风骨,品一世魏晋豪情;诵一首清风明月,听一场松风徐引。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和心得(优秀6篇)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和心得(优秀6篇)世说新语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世说新语》讲的是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匹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
当时以为美事。
刘道真,姓刘名宝,字道真,性格豁达,通经史,精音律,善长下棋,并且智勇双全,在扶风王司马骏府内担任从事中郎,后担任侍中、安北大将军,之后由于戎卫北境有功,赐爵为关内候。
那里“徒”字意指服劳役的犯人,“既而”意指不久。
这篇*的意思是:刘宝曾是服劳役的犯人,司马骏花了五百匹布将他赎了出来,不久后又任命他为从事中郎。
当时人们将这件事传为美谈。
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并没什么感受,但当我读了5遍6遍乃至10遍时,就有了深刻的感受。
我十分佩服司马骏的这种做法。
首先,他能够不计刘宝以前犯过罪,任用刘宝,给刘宝用武之地,其次,司马骏花重金将刘宝赎了出来,能够说是对刘宝有恩,让刘宝死心塌地为自我做事。
即便将来刘宝势力过分强大,也总会卖个人情。
这件事传为美谈,又的民心。
司马骏做这件事心思慎密,一举多得,我很佩服。
他的这一做法也似乎效仿了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
齐桓公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而司马骏也在宗室中变得最为俊望。
生活中,我们也切不可因为他人曾有过什么过错或是做过什么不好的事而一向对他心存不满。
平等待人,往往更容易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同样,做错事的人也不能过分自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不改。
我们应有的是用心向上、改正错误的态度。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和心得篇2《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比如“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
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我认为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它原生态地记录了“魏晋风度”。
魏晋是一个喜欢追求美的时代,欣赏形体、神态之美,追求名士风度成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
魏晋时期对男性美的要求和追求超过任何一个时代因为政治原因,魏文学智慧、人生智慧晋时期“玄言”成风,名士彦流多尚清谈,经常雅集,清谈时多手执麈尾,作神姿仙态名士风流最令人景仰的是他们身上的诗性傲骨。
2024年《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5篇)
2024年《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5篇)《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有一本书被鲁迅先生称为“名士底教科书”,这本书便是《世说新语》。
魏晋名士风采仪态特别秀美。
如果不是何平叔面色白晳,魏明帝又怎会“疑其傅粉”?如果嵇康不是潇洒大方,玉树临风,又怎会赢来众人纷纷感叹?如果潘岳没有美妙的仪态容貌,遇到他的妇人又怎会把他围住?如果王衍手里不常拿白玉柄麈尾,又怎会看出他的手和白玉的颜色没有区别?用厉害的侧面烘托来写魏晋名士的容貌,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吧!魏晋名士又不缺洒脱豪放的情怀。
在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欢嵇康。
《简傲三》中,对于钟会的到来,没有左顾右盼,只有专注做自己的事。
天生嵇康,豪放洒脱,更有一种不屈于权贵的骨气,《雅量二》中,嵇康即将被行刑,他的表情态度却没有变化,他明明低头认错就可以保住性命,可他没有,守住心灵,我喜欢他的骨气。
从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这也许也是这本书的高妙之处吧!魏晋名士也少不了清谈,有一次卫阶与谢鲲清谈一夜后,原本虚弱的卫阶因此病情加重,为了清谈都顾不得自己的身体,也许“清谈可以饱”是真的。
因果关系衔接自然,这也许也是这本书的高超之处吧!魏晋名士有时也会豪无节制,就如刘伶常常酗酒没有节制,脱掉衣服待在屋里,当有人责备他时,刘伶却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这样随性而不拘小节的风度,也让我们为之感叹。
虽然寥寥几笔,却将人写得淋漓尽致,这也许也是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吧!鲁迅这样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静下心来,慢慢地、细细的品味这本看似简短却又有清晰脉络的书,品这本零散却又自由灵活的书,品这本对人物刻画独具特色的书。
思索之间,了解魏晋名士的那一种生活与情意。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2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坐。
还,下车呼其儿,语之曰:“百人高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
为人作父如此,何如?”读书笔记:古代的士大夫,被皇帝宠爱一回,都可以当成炫耀的资本,真是皇恩浩荡啊。
《世说新语》的读书笔记读后感6篇
《世说新语》的读书笔记读后感6篇第1篇示例:《世说新语》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收录了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记载、典故、寓言、兴讽及譬喻等,以及人物评价和训诂解说等等。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的历史画面,展现了古代人物的风采与风度。
读完《世说新语》,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启示。
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给人一种仿佛穿越时空的感觉。
通过这些古代的人物形象和奇闻轶事,读者可以窥见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故,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智慧。
从《世说新语》中可以看出古代人的风雅和品行修养。
书中描绘的文人雅士,风度翩翩,谈吐风流,让人感叹古代人的高雅风范。
他们在言谈之间展现着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书中的寓言故事和譬喻典故,往往言简意赅,寓意深远。
通过这些譬喻和寓言,读者可以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和处世的道理,启迪心智,引导人们修身养性,做一个有品德有修养的人。
书中的兴讽和训诂解说,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化和习俗,还能让人在娱乐中获益,增长见识。
通过对古代兴讽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加深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世说新语》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典籍,更是一部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风采和风度,领悟到人生的智慧和哲理,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和文化素养。
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味,从中汲取营养,让自己更加博学多才,修身养性。
愿我们都能像古人一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2篇示例:《世说新语》是一部反映东晋文化风貌的文学作品,它集中了作者刘义庆对当时社会各个层面人物的言谈举动进行整理和评述。
通过阅读《世说新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东晋时期的政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情况,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对当今社会生活有所启迪。
在《世说新语》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其中描绘的各种人物形象了。
这些人物有的忠臣义士,有的奸佞小人,有的风雅文士,有的庸陋俗人。
2023年《世说新语》读书笔记(通用15篇)
2023年《世说新语》读书笔记(通用15篇)《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世说新语》是汉末人物品评发展到必须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的。
看了《世说新语》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的资料和形式了。
也能够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按冯友兰的一句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
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的史料。
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任诞,简傲,种种人格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述。
综观全书,能够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透过这些人物形象,能够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如《德行》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透过与华歆的比较,赞扬管宁淡泊名利。
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
有德行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情绪这方面,德行较不好的人常会以它个人的情绪为中心,情绪好时大家没事,情绪不好时大家得遭殃,古时就有一位不管快乐或失意,都不会表现于自我的情绪上,那个人就是稽康,王戎说我和稽康在一齐相处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他高兴或者生气的表情。
人通常得到一个不好的东西,或遇到对自我有害的东西都会闪而避之,但是有的人得到这一个东西,或者遇到这个东西也不是闪而避之。
而倒霉反而还一点不会被那样东西所波及到。
瘐亮的坐骑中,有一匹叫的卢的凶马,有人劝告他派人牵去卖掉,瘐亮回答说:“卖它必须会有人买它,但这样又会害了别人;哪里可把对自我有害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呢?从前孙叔敖杀了两头蛇,就是因为不让后人看见,从此他就成为古人乐于传颂的佳话,我效法他不也是合理的吗?”《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通用23篇)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世说新语》读书笔记(通用23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篇1阅读《世说新语·文学篇》,更多的感触是古人的那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学习氛围。
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一段记载是说郑玄的故事。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
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
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
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槊,逢彼之怒’”。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郑玄家的佣人都喜欢读书。
有一次,郑玄觉得他的奴婢干事不称心,准备用“家法”惩罚。
这位婢女认为自己冤枉,想加以解释说明;但恰逢此时郑玄盛怒,于是就叫人把她拽到院中的泥地里。
这时,恰好另外一位婢女走来,见此而问:你为什么站在泥地里?她问话时引用了《诗经·邶风·式微》中的“胡为乎泥中”一句。
被斥责的这位回答时则引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薄言往槊,逢彼之怒”,用来解释说:我本来是要向他(郑玄)说明清楚的,谁知正好赶在他生气的火头上。
这里且不论郑玄的不论是非的火爆脾气,郑玄家里的学习氛围更是让人叹服,虽是“婢女”,却能那么娴熟地引经据典,且诙谐隽永、恰如其分。
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吧,但是想到更多文人的事迹时,又不尽然,这里让人更多的是感受到郑玄为学成就之高,连家里的佣人也极富文化修养,郑玄的学术修养更是让人钦佩。
这又不禁让人想到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当继承和弘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世说新语·文学篇》的记载,古人自身所营造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却是真的让后人为之惭愧不已。
文人为了探讨学术知识,竞相辩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种胸襟和气度也是后人鞭长莫及的,然而,这种涵养却是我们现在做研究和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只有在互相努力地前提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让各自的研究做到飞跃性提升,也为我国强国之路的发展,伏下强有力的一笔。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
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
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
我们做老师的是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平时处理班级事情是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过去私塾是要靠“打”的,好像是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2经智博老师推荐《世说新语》一书,急忙在网上下单买回,拿到书后迫不及待一阅,真是如老师所说,既能学习古文的运用,还能了解到很多有意义的的故事,最关键是越看越能领悟到故事后面的寓意,对古人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拿我们熟悉的故事《管宁割席》来说吧!管宁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官禄的向往之心,也未免有些武断。
不过,他很有定力,而且他发现了与华歆不志同道合,迟早会割席!我们也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谨慎交友。
读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精选5篇)
读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精选5篇)读世说新语读书笔记篇1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眼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寺》。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王徽之因兴而行,又因兴而返,不为目的所羁绊,好似那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
徽之曰:“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古人所说“不为外物所役”,王徽之做到了。
目的是何物?是实质的,是人们所想达到无法理解了。
的,可这个东西在王徽之眼里还不及那突发的诗兴来得重要。
因兴而去,兴尽而归,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件事若是安排在赶了一夜路,已站在目的地门前的大前提下,这就让世俗里的人古人尚不能解,那么放在现代呢?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里,整天忙着挣钱的人们是不会白费力气做这件毫无实质收获的事。
制定一个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不达目的善不罢休,这就是现今以物质至上的观点。
但我们换个角度看,效率、结果固然重要,可我们真正获得的东西是从过程中得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欢笑,有哭泣,有感动,有无奈,也许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们乐在其中,品味了苦尽甘来,比起最后那个干巴巴的目的,这个过程真的是浪漫得多。
而相较于王徽之那个时代,现今社会要复杂得多。
金钱、权利、地位、荣誉,人们追求地更多,同时所羁绊的东西也会更多。
人们被这些东西绑起来了,只能缩手缩脚的活于世中。
再说说如我一样的学生吧,对一个穷书生,一个身无长物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该是一件单纯的事情,可有哪个学生会为了学习而学习呢?种.种外界因素让我们的身心疲惫不堪,只为得到那一纸成绩单,可真正学到的又有多少东西呢?学习变得不再单纯,强烈的目的性,它早已变得是面目全非了。
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每个人都可以给它来上那么一下。
中国的高考制度,在家长,老师,学校“齐心协力”下,成功的把学习死死的绑在了那单调的阿拉伯数字上。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5篇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5篇《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前段时间,我浪费光阴,虚度年华,茫茫然而不知所措。
当然,现在的我仍是一只迷茫的小猪仔。
当然,重点不是迷不迷茫的问题,毕竟我可能会迷茫一辈子。
重点是我在与友人情方帅哥和家里有坑的淑惠交流思想之后,我决定多阅读,多多充实自己,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所谓“言必行,行必果”,我既已说,那便必定会做出行动。
于是,在上周末,我与友嘉慧同往广州图书馆。
在缘分的指引下,我看见了《品读》这一书,顿感此乃吾之所向。
然后,我取下了这本书,并自在地走往借书通道。
在志愿者的帮助之下,我借了这本书。
余虽不称爱书之人,然亦不愿随意便开卷。
于是,吾静心两日,于今日辰时开卷。
本书的序言分了三部分,其中最触动我的竟是”读书使人成熟,讨论使人丰富,写作使人严谨”。
读、思、写三者,岂可缺一?于是,我便写了这个,也望借此与诸君相讨。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2目前出书成风,看过十本书的能出一本书,像我这种低调男人,看了一百本书连一篇文字都没写。
平时看书积累些东西,心有郁积想发一发,记点读书心得,梳理下自己的记忆,所谓好记性不如坏笔头。
初中时听说刘庆义的《世说新语》,直到大学才通读了一遍,读之不忍释卷,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一桩桩小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行林荫道上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
现在又重新从市图书馆借了本来看,如同老友相见,分外亲切。
孔子说:述而不作,这述又何尝不是作?王夫之主张“六经注我”,也就是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去阐释六经,旧瓶装新酒,经典著作就是一张皮,每个人都在上面衍生出许多毛毛来,西方有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读书上我向来主张“误读法”,就是作者本意可能并非此意,你或颠覆或曲解作者意思,却达到一个好的效果,这也是可取的。
《韩非子》里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个楚国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信,因为是晚上写,光线不好,楚国人就吩咐手下:“举烛”,边说边写顺手就在信上写了“举烛”。
燕国的相国收到信了,打开一看有“举烛”二字,不禁感叹:“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啊,这是让我们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
中文教育16陈炯铭书目版本:
中华书局出版日期:2011年05月01日
朱碧莲、沈海波译著
书目章节:
一德行二言语三政事四文学五方正六雅量七识鉴八赏誉九品藻
十规箴十一捷悟十二夙惠十三豪爽十四容止十五自新十六企羡
十七伤逝十八栖逸十九贤媛二十术解二十一巧艺二十二宠礼
二十三任诞二十四简傲二十五排调二十六轻诋二十七假谲二十八黜免
二十九俭啬三十汰侈三十一忿狷三十二谗险三十三尤悔三十四纰漏
三十五惑溺三十六仇隙
感想
拜读了《世说新语》之后感触颇多。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
该书由刘宋时代江州刺史刘义庆组织编写,主要记录、编纂了东汉末期至刘宋时期名人雅士的言行和轶事。
是研究建安风骨和魏晋风流极好的史料。
该书大约成书于公元439年(元嘉十六年)到公元440(元嘉十七年),主要是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时期。
主编刘义庆出身贵胄,是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侄子。
他不仅门第高贵、且富有才华,所以年纪轻轻就担任了秘书监一职。
长期与皇家典籍相处的经历,也为刘义庆以后的著书奠定了基础。
而这部书在编纂时正处于刘义庆的迁谪时期。
在此之前刘宋王朝内部发生了一场政变,权臣废黜了少帝而后立文帝。
而宋文帝刘义隆担心自己重蹈覆辙,于是诛杀了一批大臣和宗亲。
此时的刘义庆出于纾祸的缘故。
所以请求远戍。
离开了京城这一是非之地,来到了荆州,担任荆州刺史。
为了避免卷入政治漩涡,他开始将目光聚焦在了“著书立传”之上,于是广招贤士。
而荆襄之地不仅物产丰盈,且天下贤士云集,更有不少人慕名而来。
丰富的物质条件和人才资源则大大促进了这一文学、史学经典的诞生。
而刘义庆编纂这本书的目的不仅在于收录和记叙史实,还出于他想要从魏晋文人的事迹言行中体味他们的风骨,从而寻求精神寄托。
魏晋名流多放荡不羁,为人洒脱,我想这应该是刘义庆在政治压迫下一种的精神排解。
《世说新语》对后世的影响颇深,众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历史典故皆出于此,如割席分坐、身无长物、登峰造极、口若悬河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每一则故事篇幅都不长,寥寥数句,但其描写的人物形象和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却跃然纸上。
这一个个寓言,不仅耐人寻味,还富有哲理表现了编者对于故事背后的道理的推崇。
这些故事所包含美好品质的包含了聪慧、廉洁、正直、孝顺、诚信、谦恭等。
这些都体现了传统士大夫的操守。
编者也希望通过这本书继续延续这些美好的品质。
该书除了重点描写几支豪门世族之外还塑造了很多典型的人物如华歆、曹操、陈太丘、范宣等等。
对于人物的描写本书无疑是成功的,他们很少有对人物的直接评价,而是通过事例的烘托或引述其他人的话,却很自然的让读者在脑海中浮现出他们活灵活现的样子。
曹操是《世说》中出现较多的人物。
曹操的《世说新语.假谲》就有五篇是关于曹操,其中写曹操抢新娘、借假寐来保证自己安危甚至不惜杀掉自己衷心的仆人,这些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敏感的小伎俩和他成就丰功伟业背后阴暗的一面。
《世说》对曹操的描写最经典的也是流传最广的是容止第十四的《魏武将见匈奴使》,文中曹操与崔琰互换角色,而匈奴使节因为一句话招来了杀身之祸的。
编者仅通过一个事例就将曹操的多疑与凶狠揭露无遗。
精彩的情节下对人物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
同样《世说新语》对后人来说也很好的史料。
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对人物的描写方面也可以体现其史学价值,以华歆为例。
《世说新语》在德行第一之十.不失雍熙、德行第一之十一.割席分座、德行第一之十二.形骸之外、德行第一之十三.急不相弃中多次提到华歆。
且其中割席分坐和急不相弃两个篇章则更是为后世所知晓。
从他年轻时读书见片金挥锄如故,见到好友管宁钦慕荣利而愤然与之割席,这可以体现他对名利的淡泊和生活追求的朴素和寡欲的态度。
也反映了东汉末魏晋时期士大夫的淡薄体现了黄老思想在当时的盛行。
而乘舟避难时的举动和王朗的伪君子的行径有本质区别。
王朗表面上热心帮助他人,却在有难之时却想要抛弃他人而去。
而华歆虽然开始反对,但是后来却坚持要帮助可见,他的理性和真诚的成分。
他是很明白自己的处境的,
所以开始他选择拒绝,但是既然已经决定帮他人,他就会尽全力去做。
不会因为自己处境的改变而随意放弃别人。
这体现了他与王朗相比表现出的人性光辉。
在《世说》中的华歆是一个廉洁清明、尊礼有法、德高望重的人物。
而在后世的小说和民间印象中他是一个趋炎附势、冷酷无情、僭越尊卑的无耻小人。
二者描写的谁更具真实性不言而喻。
后世文学作品显然出于脸谱化和输入主观褒贬的需要将他塑造成了与《世说》中的截然相反的人物。
而《世说》的记叙也是对华歆本人的一种慰藉和正名。
虽然其中的文字只有寥寥数语,却能拨开迷雾将历史上真实的华歆展现给后人,让他的美好品质流传下来至今。
可见此书对后人了解魏晋风流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作用。
《世说新语》是一部小说集,所以书中的内容除了包含对历史的客观记载外加入了编纂者的艺术创作。
既然有创作的成分,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就会带有一了种主观色彩,那么这种主观色彩就是对魏晋风流的推崇和向往。
同时每一个故事其实都有一个说理成分,可见其实这部作品是有魏晋时期玄言文学的风格存在的,而对道义的的赞颂和推崇也无疑是编者身处逆境的一种心灵的释放、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