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的体会.docx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重回井冈山的诗意

水调歌头重回井冈山的诗意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原诗及诗意
【原诗】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诗意】
很久以前我就怀有登高望远的凌云壮志,今天终于重新登上了井冈山。

千里迢迢来寻访当年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地方,昔日的面貌已经换成了新的容颜。

到处耳闻黄莺呀呀歌唱,眼见紫燕翩翩起舞,还有那潺潺流淌的溪水,蜿蜒的盘山公路绕山环岭高入云端。

越过了最险要的黄洋界,其他险要的地方就不必再看了。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风雷滚滚激荡,革命的红旗高高举起,奋力挥舞,到处飞扬。

这正是人间革命斗争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景象。

从当年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到今天已经38年过去了,这仿佛是一弹指一挥手的瞬间。

无产阶级
革命者有上九重天摘取明月的凌云壮志,有下五大洋活捉大鳖、打倒国内外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在谈笑间把敌人消灭,高奏凯歌,胜利归来。

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这就如同登山,只要努力攀登,就一定能够到达光辉的顶点。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
在这首诗词里,体现出的不仅仅是磅礴豪迈的胸怀,更有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仿效这首诗给我们道出朴素的哲理:一、蔑视困难,树立对前途的自信与乐观。

二、要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

三、世上的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从《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感受到伟大志向和学习人生修养的精神。

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不断增强战胜困难与挑战的决心和信心。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创立了第一个工农武装割据根据地,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

有力地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这种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

扩展资料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

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慷慨激昂,表达了作者要继续革命的英雄气概。

学习强国毛泽东在水调歌头

学习强国毛泽东在水调歌头

学习强国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赏读】这首词创作于1965年5月,写重上井冈山所见的景色及由此生发的感想。

毛泽东从1927年10月上井冈山到1929年1月离开井冈山,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14个月,到1965年5月,时间已过去38年了。

21日,他从长沙登车出发,途经茶陵、化陇、永新、三湾、古城、砻[lóng]市,于25日到达茨坪。

一路上,他兴致勃勃,不时说笑,还时而拉开窗帘,观看沿途景色。

至龙源口时,他下车以望远镜观察当年活捉江西“两只羊”的旧地。

在黄洋界,登上哨口险峰,环视当年红军的防御工事和红军挑粮上山的羊肠小路,还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留影。

他对井冈山有深厚的感情。

重上井冈山,激情满怀,乃于5月25日填了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上阕写重上井冈山之后的喜悦心情及所见的崭新面貌,诗人一来就凌空扔出五个掷地有声的大字:“久有凌云志”,这几个字有怀念往昔从小到大的革命抱负,也有展望今天及未来的更壮阔的继续革命的理想。

接着让这“凌云志”落到了实处,这“凌云志”并非书生谈兵,随空远飘,而是脚踏实地,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最基本入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二句接应前句,点出是诗人因久有壮怀之志所以才重上井冈山,不仅在此承接了年轻时的“凌云志”,而且铺展表达了诗人今天及明天的“凌云志”。

诗人告诉我们,他就是这样永怀生生不息的“凌云志”再上井冈山的,再以井冈山之豪气充沛诗人的万丈豪情,为继续革命要在苍茫青山之间重贯一股英雄真气于磅礴的心田。

接着诗人描写了千里来寻故地感受到和看到的面貌一新的井冈山。

这是解放后的井冈山,四处是黄莺婉转高唱,燕子轻盈飞舞,流水潺潺如音乐,宽阔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这一切都为我们艺术地呈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65年5月25日时隔38年重回井冈山而写的一首词,全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76年1月号,是毛泽东生前最后发表的两首词之一。

[1-2]词中描绘了作者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后所看到的旧貌变新颜的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色,回顾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历史,抒发了作者的无限感慨和欢欣之情,赞美了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所具有的藐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和凌云壮志。

词作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善于用典、化用前人诗句和运用俗语、谚语入诗。

豪迈是这首词的基调。

作品原文水调歌头①·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②,重上井冈山③。

千里④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⑤。

到处莺歌燕舞⑥,更有⑦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⑧。

过了黄洋界⑨,险处⑩不须看。

风雷动⑪,旌旗奋⑫,是人寰⑬。

三十八年过去⑭,弹指⑮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⑯,可下五洋⑰捉鳖,谈笑凯歌还⑱。

世上无难事⑲,只要肯登攀⑳。

作品注释①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花犯念奴”“花犯”,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②久有凌云志:很久以前就怀有爬山登高的志愿。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说,冯衍自谓“常有陵云之志”。

陵:通“凌”。

凌云志,本指高远的志向。

这里兼指重上井冈山的心愿,同时含有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的意思。

凌云,升高至云霄,这里是登高之意。

志,心愿,想法。

③重上井冈山:指毛泽东离开井冈山38年后的1965年5月,回到井冈山视察社会主义建设。

这句点题。

④千里:指从北京到井冈山,千里迢迢。

寻,寻访。

故地,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⑤旧貌变新颜:井冈山建设事业迅速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⑥到处莺歌燕舞:建国后,井冈山的自然生态受到特别保护,各种鸟儿在绿树丛中欢唱,在空中飞旋嬉戏。

⑦更有:另外有,还有。

学习《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体会

学习《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体会

学习《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体会《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上阕热烈歌颂了祖国的沧桑变化,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把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回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进行到底。

词的开头一句是“久有凌云志”。

一个“久”字,会使读者思绪如泉,浮想联翩,情不自禁地翻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一页页,一行行,都记录着毛主席“凌云志”的伟大实践!毛主席在学生时代,就投身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把武装革命的红旗插上井冈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光辉道路。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驱逐了日寇,埋葬了蒋家王朝。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又带领我们为“扫除一切害人虫”而奋斗。

毛主席的“凌云志”,就是彻底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之志,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之志!“重上井冈山”和“千里来寻故地”两句,联系得非常紧密,应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一个“重”字,一个“寻”字,含意深远,发人深省。

为什么在经历沧桑之变的三十八年以后,毛主席千里迢迢,重新登上井冈山,特意来寻找当年生活战斗的地方?三十八年前,就是1927年。

当时,由于陈独秀的投降主义路线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中国的前途处于危急关头。

在这阴霾满天、乌云翻滚的恶劣形势下,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秋收起/义,接着,便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挺进到井冈山。

井冈山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把中国人民的心头照亮!这一亘古未有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起点,井冈山上的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人民向地主资产阶级夺权的开始。

想到这些,再联系毛主席写这首词的时代背景,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毛主席要“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

三十八年之后,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已经篡夺了部分权力,时代给我党提出了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新的重大课题。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品说明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品说明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品说明《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一首诗歌,以婉转动人的歌调、雄浑磅礴的情感,真实地表达了当年红军重返井冈山的壮丽场景。

这首诗作于1930年11月,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堪称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精品之作。

诗歌开头婉丽动听,水调悠扬。

通过描写远山隐约、溪水潺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

随着诗人情感的升华,诗篇逐渐展现出铁军英勇无畏的气概。

大胆开创的精神、砥砺奋发的决心,仿佛以激荡人心的旋律奏响,音乐和文字在脑海中交织成一幅激昂壮丽的画面。

诗歌的后半部分,以宏伟辽阔的景象描绘,展现了红军回到井冈山后所展示的精神风貌。

通过来自乡亲们的欢呼和敬重,表达了毛泽东同志为人民群众所热爱和崇拜的情感。

而最后两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则意蕴深远。

它既是对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描述,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乐观预测。

毛泽东同志逢山开路,遇水凿桥的精神意味着他的个性品质和治国理政的胆略。

同时,也折射出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局面,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化险为夷,战胜困难。

这首诗歌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仰,不畏艰险的勇气,才能够战胜困难,创造伟大的事业。

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初心和信念,在艰难险阻中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诗歌也传递了爱国情怀和群众观点,提醒我们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群众中自觉深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毛泽东同志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一首具有历史意义和指导价值的诗歌佳作,它以诗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将当年红军重返井冈山的壮丽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深情流转之间,诉说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眷恋,表达了坚定信念、奋勇向前的决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观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观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观后感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首词高唱而入。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毛主席很早以前就想重上井冈山,一直无法成行,现在终于到井冈山来了。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这一句看起来没什么,其实饱含深情。

对于中国人来说,井冈山是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它是革命的摇篮,它是革命道路的起点,对毛主席来说,他就像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又千里迢迢找回来了。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当他回来的时候,山上开满了映山红,山谷里传来淙淙流水声。

新修的公路,从低处看,就像通到天上去了。

毛主席这首词写得几乎每句都好,所以有人认为“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前人用得太多,声音也很小,与其它的句子不相称。

其实这是这首豪放词的婉约部分,词以婉约为宗,少了这个部分,一直唱高音不好听。

“高路入云端”又上去了,别人说“高楼入云端”,他说高路入云端,很新颖,很大声。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没有正面写黄洋界,用其它地方来反衬黄洋界,他说井冈山就黄洋界地势比较险,过了黄洋界就没啥看的了。

毛主席很多地方没下车,只在车上透着玻璃深情地望,但在黄洋界下了车。

上井冈山有五条路可以上山,红军在每条路险峻的地方建了哨所,其中一个哨所就在黄洋界,还发生了黄洋界保卫战。

毛主席登上黄洋界,还找到了当年挖的战壕的痕迹。

这是一条回家的路,也是一条革命的路,这一句是有寄寓的,它实际说革命的道路上要遇到很多艰难险阻。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他站在黄洋界上说世上就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这是个倒装的韵句,再倒过来,先讲“谈笑凯歌还”。

对于一般人是衣锦还乡,对于毛主席来说,是胜利归来的感觉。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调歌头·重上井冈⼭》《⽔调歌头·重上井冈⼭》 《⽔调歌头·重上井冈⼭》以登井冈⼭为题材,表达了作者要继续⾰命的英雄⽓概。

下⾯是⽂章相关信息,供⼤家参考! ⽔调歌头·重上井冈⼭ 《⽔调歌头·重上井冈⼭》是⽑泽东写于1965年的⼀⾸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67年1⽉号。

作者采⽤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法,以登井冈⼭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的'理想和伟⼤的实践精神相结合,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炉,慷慨激昂,表达了作者要继续⾰命的英雄⽓概。

作品原⽂ ⽔调歌头·重上井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

千⾥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路⼊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寰。

三⼗⼋年过去,弹指⼀挥间。

可上九天揽⽉,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释译⽂ 作品注释 (1)⽔调歌头:词牌名,⼜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上下阕,九⼗五字,平韵。

(2)重上井冈⼭:1965年五⽉下旬,作者重上井冈⼭游览视察。

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

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地区⽔利、公路建设和⼈民⽣活,会见了⽼红军、烈⼠家属、机关⼲部和群众。

(3)黄洋界:井冈⼭五⼤哨⼝之⼀,另四个是⼋⾯⼭、双马⽯、朱沙冲、桐⽊岭。

(4)⼈寰:⼈世间。

(5)三⼗⼋年过去,弹指⼀挥间:从⼀1927年10⽉⽑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到这次重来,已经过去了三⼗⼋年,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下指、挥⼀下⼿的短时间。

(6)九天揽⽉:九天,天的极⾼处。

《孙⼦·形》:“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揽⽉,摘取⽉亮。

唐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

”览同揽。

(7)捉鳖(biē):喻擒拿敌⼈。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到拿来。

” ⽩话译⽂ 我从⼩就⼼怀凌云壮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冈⼭。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真的是一次充满感慨与思索的阅读体验。

读到“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我感觉一种豪迈之情扑面而来。

他那种想要重回故地,重拾旧梦的情怀显露无疑。

我不禁想到自己也有想要再次踏上曾经奋斗过或者留下美好回忆地方的渴望,比如我小时候住过的旧院子,多年后再去的时候,虽然房子已经破旧,但站在那片土地上,往昔的记忆就像潮水一般涌来。

这或许就是一种情怀,就像毛泽东对井冈山所展现出来的一样。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这一句也特别触动我。

年代的相隔,江山已经换了模样。

这让我意识到,无论是一个地区或者我们个人,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我想到我曾经就读的小学,那是一个破旧的小院,如今学校已经翻新扩大,现代化的设备一应俱全,就如同井冈山从旧貌变成了新颜。

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外在的,还有内在的,是时代发展的象征。

还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这几句。

读到这里我感觉主席真的是胸怀无比广阔。

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到的,这种充满自信的话语让我心生敬畏。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壮志凌云、无所畏惧的革命豪情。

它让我告诉自己,人生也应当如此,要有远大的抱负。

在我面临考试或者比赛的时候,我总是会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虽然过程中可能充满困难,但就应该像毛主席诗里表达的这种气魄一样,勇敢地去追求。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大家都特别熟悉的一句。

后来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做不成事情,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而是缺少一种坚持向上攀登的毅力。

比如学习一门外语,一开始会很痛苦,单词记不住、语法也不会,但只要肯坚持,不断往上攀登知识的高峰,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这首词不论是在历史意义上,还是在激励我们个人不断奋发向前上,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心得体会之重上井冈山学习体会

心得体会之重上井冈山学习体会

重上井冈山学习体会篇一: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兢兢业业工作——赴瑞金、兴国、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韩春娟6月25日至28日,在党的生日即将来临之际,作为市政协机关的一名党员,我有幸参加了“惠州市政协机关党员与部分委员井冈山精神教育培训班”的学习活动。

短短几天时间,我们到瑞金参观了叶坪革命旧址群、沙洲坝“二苏大”旧址、红井,观看了歌舞剧《八子参军》;到模范县兴国参观了将军园、革命烈士纪念馆;特别是在井冈山,培训班的老师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和意境教学的学习形式,带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接受了革命教育。

在井冈山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认真听取了培训班老师关于井冈山斗争史的专题讲座;赴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为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敬献花蓝并重温了入党誓词;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井冈山革命斗争全景画馆,我们全面了解了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在大井朱毛旧居的现场教学中,我们听到了朱德和伍若兰凄美的爱情故事:朱德同志的前妻伍若兰不幸被俘后威武不屈,拒绝劝降,被敌人斩首游街示众。

当听到1962年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临下山时,什么也不要,只带走一盆井冈兰以纪念爱妻时,我们泪湿了双眼;在黄洋界哨口,眺望那雄伟挺拔、逶迤起伏的山峰,枪炮声犹如在耳边萦绕回响,仿佛又置身于当年炮声隆隆的战场;在观看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中,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军民关系……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我们无不为革命先烈风雨如磐的信念、筚路蓝缕的执著所感染,无不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所震撼。

这是一次探访红色历史、体验革命老区生活,追寻党性真谛,获取精神力量的红色之旅、朝圣之旅、感恩之旅、洗礼之旅。

几天来一直感觉自己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思绪久久难平。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27年,30岁出头的毛泽东带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部队第一次上井冈山,艰苦卓绝的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开创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65年,已经72岁高龄的毛主席几乎是沿着1927年的原路第二次上井冈山,史称重上井冈山,在上井冈山之前,毛主席说了一句动情的话,他说:“我老了,经常梦见井冈山,很想回去看看”。

千里来寻故地,毛主席到底要在井冈山寻找些什么呢?1965年,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是平常的一年,但身居中国最高领导人之位的毛主席却分明感受到来自国际国内的重重压力和潜伏的危机,国际上中苏关系已近乎决裂,忙于进攻越南的美军也正在挑衅,而国内虽已走出最极端困难的三年时期,但大跃进以来粮食及物资匮乏的忧患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一些让毛主席感觉不妙的东西又在冒头,这年4月正在武汉开会兼休养的毛主席突然提出要回井冈山看看,1965年5月22日,毛主席一行从永新出发,当听说前方就是三湾,毛主席倦意全消,这个地方对毛主席一生来讲意义非凡,1927年9月底毛主席率领部队从湖南向江西转移,面臨严峻的困难,9月29日部队在三湾村的大枫树下集合,在这里毛主席提出了两个载入史册的军队重大制度,一是,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二是成立士兵委员会,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车队离开三湾到了黄洋界,毛主席示意停车,一下车便快步走向山顶,环视远方群山,这里是红军打过大胜仗的地方,这天,毛主席在黄洋界足足停了四十分钟,时空在他的脑海里翻起了怎样的波澜,时隔多年,如今的人们也在理清这次重上井冈山的含义,1965年5月22日晚,毛主席住进了井冈山宾馆115号房,5月27日,毛主席没有像往常一样出门散步,甚至连115号房间门也没出,下午工作人员到房间清扫,在清理纸篓时,发现了一团有墨迹的纸团,展开一看是毛主席诗词手迹,其中一句话改了三次:“高楼入云端、高树入云端、高路入云端”;为什么在一个字上斟酌了三次,这其中一定有深刻的内涵,毛主席这次重上井冈山,觉得一切大变样,原来的茅屋变成了大楼房,所以写下了高楼入云端,毛主席下榻的井冈山宾馆115号房窗前有一排高大的松树,所以改成了高树入云端,那高路又该怎样理解呢?有人说,当年红军从井冈山的小道出发最终通向新中国的首都北京,这是中华名族的成功之路,胜利之路,也有人说,这是毛主席表达的敢于攀登的精神,《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76年元旦公开发表,我们最终看到的是高路入云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感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感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感悟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者】毛泽东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

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毛主席的诗词总是大气豪迈的,使我们许多不知历史的人,读不懂诗词背后的政治意味与主席的忧虑和心声。

其实这首词的国际国内历史时代背景是复杂的。

国际上中苏交恶更进一步,赫鲁晓夫下台后,上台的勃列日涅夫仍然坚持苏共20 大、22 大所规定的政策。

1965 年 3 月,苏共发起召开了" 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协商会晤" 会议,即莫斯科三月会议。

纠集了几十个国家的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围攻,并趁中国" 大跃进" 失误带来的经济压力和自然灾害,采取撕合同、撤专家、逼还债等手段向我们施压,中苏已呈全面对抗之态,且已无回转可能。

另一方面,美国在越南的战争行为不断升级,不仅轰炸越南北方,而且把战火扩大到老挝和柬埔寨,在中国南疆插上了一把刀子。

印度尼赫鲁政府也不甘心1962 年中印边界之争兵败,亦蠢蠢欲动。

与此同时,苏联和美国企图联手主宰世界最大限度地孤立新中国。

新中国在国际上怎样打开新局面,还处在摸索之中。

国内则由于1958 年开始的 3 年" 大跃进" 失败,直至1962 年" 七千人" 大会后,毛泽东与一些中央领导人发生分歧;毛主席忧心内外局势,才会重上井冈山,重温当年秋收起义后,找到上井冈山的转折之路。

国内发展路径和如何打开国际局面需要再一次“上井冈山”这样的转折之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鉴赏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诗一开头就把人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能看到毛泽东站在山顶,眺望着远方。

你知道吗?那时候的他,心里装着的不只是眼前的风景,还有整个国家的未来。

就像我们有时候站在高处,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给自己鼓劲儿。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这句话就像是在说,不管过去多少年,有些梦想永远不会改变。

比如你小时候想当科学家的梦想,即使长大后可能成了程序员,那份初心依旧在心中燃烧。

井冈山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地,更是精神上的家园,它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有一股力量让我们坚持下去。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这句描绘了革命根据地的变化,也让人联想到我们身边那些曾经熟悉的地方。

还记得第一次去的那个小咖啡馆吗?现在可能已经变成了时尚的书店。

变化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记忆中的美好永远都在。

毛泽东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这句话描绘的是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就像是我们在忙碌一天后回到家,看到阳台上盛开的花朵,心情顿时变得轻松愉快。

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毛泽东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希望。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这句话像是在说,只要克服了最大的难关,后面的路就会变得平坦许多。

就像我们克服了一个大项目的关键问题后,剩下的工作就变得容易多了。

黄洋界不仅是地理上的险关,也是心理上的挑战。

一旦跨过这个坎,一切都将变得不同。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这句充满了力量感,让人想起那些充满激情的时刻。

就像我们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那种拼搏的感觉让人心潮澎湃。

毛泽东用这样的语言,激发了人们的斗志,让人感受到革命的力量和决心。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这句话让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想起自己过去的岁月。

三十八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间,但对于个人而言,却是无数个日夜的积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文学鉴赏1200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文学鉴赏1200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文学鉴赏1200c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的一首词作,全文如下: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鉴赏:
上阙描写了毛泽东重回井冈山的经过,展现了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到处莺歌燕舞”的一派大好形势;下阙展现了当年在井冈山闹革命的情景,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并激励人们攀登新的高峰。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表明作者很久以来就有再次登井冈山的愿望,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凌云壮志。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表明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景色令人激动万分。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毛主席回想起了黄洋界的战斗。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形象的描写井冈山的斗争,写得激动人心。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时光易逝,在38年间祖国发生了令人喜悦的变化。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用了夸张的手法,表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总结了我国人民的斗争经验:只要有雄心壮志,世界上任何困难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篇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毛主席的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来真是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井冈山只是一座普通的山。

但对于我们来说,它可是意义非凡呐!这可是革命的摇篮,是无数先烈奋斗过的地方。

我觉得当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他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

一方面,看到旧地换新颜,心里充满了欣慰和自豪;另一方面,可能也会想起曾经那些艰难的岁月,那些牺牲的战友。

这一路走过来,容易吗?不容易啊!就像我们的生活,有时候觉得前方一片光明,也许下一秒就会遇到挫折。

那能咋办?咬咬牙,继续往前冲呗!毛主席他们当年面临那么多困难,不也挺过来了?“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这景象多美啊!可我们想想,这美好的一切是咋来的?还不是靠大家的努力奋斗!我常常在想,要是没有先辈们的付出,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能在这安安稳稳地读书、工作、玩耍?“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这是何等的气魄!难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点小麻烦,就害怕了?就退缩了?那可不行!咱得拿出点勇气来,是不是?读完这首词,我心里就像燃起了一团火。

也许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各种困难等着我,但我不怕!因为有井冈山精神在激励着我,有先辈们的榜样在指引着我。

你们说,咱们能不好好努力,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吗?篇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读着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重上井冈山,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我觉得,这就像是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再次踏上曾经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激动。

想想当年,井冈山那艰苦的条件,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战士们是怎么挺过来的?也许是靠着坚定的信念,也许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咱们现在的生活多好啊,要啥有啥。

可有时候还不知足,还抱怨这抱怨那。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篇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读完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我心中澎湃着一股豪情壮志!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只是一首词,可于我而言,它像是一部振奋人心的纪录片,把井冈山的巨变和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看到的是旧地换新颜,听到的是莺歌燕舞,感受到的是人民的力量。

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我们总是抱怨困难太多,路途太艰辛,可看看井冈山,从曾经的艰苦到如今的繁荣,这中间得经历多少磨难啊?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井冈山的人民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句话真的太经典啦!难道不是吗?我们总是害怕失败,害怕被嘲笑,可是如果连尝试都不敢,那成功又从何谈起呢?我觉得吧,有时候我们就是太胆小,把困难想得太大,把自己想得太小。

也许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说不定就能被我们拿下!回想起我自己曾经参加的一次比赛,当时心里那个忐忑啊,觉得对手都太强大,自己肯定没戏。

可最后怎么样?我硬着头皮上,还真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难道不就是“肯登攀”的力量吗?所以说,这首词真的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它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都要有那股子冲劲,都要相信自己能行!篇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哎呀,读完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我这心里头啊,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你瞧,“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这一开始,毛主席就表明了自己的壮志雄心。

我就在想,咱普通人是不是也得有个凌云志呢?也许有人会说,得了吧,咱又不是伟人。

可我觉得,不管是谁,有个梦想总不是坏事,万一实现了呢?“旧貌变新颜”,这短短几个字,描绘出井冈山的巨大变化。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篇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当我读到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时,内心真的是感慨万千呐!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井冈山就是一个革命圣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意义。

但对于我来说,读了这首词,我觉得它更像是毛主席内心的一种倾诉。

也许毛主席在重上井冈山时,回忆起了曾经那段艰难却充满希望的革命岁月。

词中“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这画面感十足的描述,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井冈山。

这难道不是革命成功后带来的美好变化吗?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没有当年的革命斗争,能有如今这般美景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这句让我感觉到了一种坚定和自信。

就好像在说,曾经那么艰难的时刻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我觉得这种精神放在今天也依然适用。

咱们在生活中遇到点小挫折,跟当年的革命相比,那算啥呀?读这首词的时候,我的心情也跟着起伏。

一会儿佩服毛主席的豪迈与勇气,一会儿又为革命先烈的付出感到心疼。

也许这就是好作品的魅力吧,能让你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情绪完全被带着跑。

不过,我也在想,要是我身处那个年代,我能有那样的勇气和决心吗?哎呀,我真不敢确定。

但我知道,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得好好珍惜!篇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读完之后,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一开始“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这一句,我就感觉毛主席那股子豪情壮志简直要冲破云霄啦!这凌云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是有着坚定的目标和决心呐!我就在想,咱们平常也得有点凌云志,不然每天浑浑噩噩的,那能成啥事儿?“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哎呀妈呀,这写得多带劲!那种自信,那种豪迈,真让人热血沸腾。

我就琢磨着,也许有时候咱们觉得事儿难办,就是因为不敢去攀,不敢去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读后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读后感》读罢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读到“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这一句的时候,我感觉一种磅礴的气概扑面而来。

毛主席说长久以来就有凌云壮志,而这壮志是如何体现的呢?我想这和革命事业息息相关。

这里就像开启了一幅回忆的画卷,把我带入了毛主席曾经的革命征程之中。

这让我想起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创举。

那时候,环境艰苦,物资匮乏,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但是他们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基础。

而重上井冈山时,想必毛主席心中有着复杂的情感。

既有对往昔战斗岁月和牺牲战友的怀念,又有对当下局势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特别触动我的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这一句看似简单,却让我感受到毛主席那种在历经重重艰难险阻后的自信与豪迈。

黄洋界保卫战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战士们以少胜多,击退敌人,这是勇气、智慧和坚韧品质的胜利。

毛主席在重游此地时,复合肥说这些曾经最险峻的地方都过来了,更大的困难也能应对自如。

这是怎样一种豁达和无畏的精神啊。

对于我平时遇到的一些小挫折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有时候就会垂头丧气,比如备考的时候压力一大就想逃避。

但毛主席和战士们面临的是生死考验,和他们相比,我就觉得自己不该轻易被困难打倒。

在这首词中,我觉得作者想要表达的不仅是对井冈山的怀念之情,更是对革命历程的回顾,对革命事业持续发展坚定信心的一种抒发。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这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话语,也是在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的力量是无限的,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

这也让我受到鼓舞,在面对未来的未知时,要有一种乐观积极、勇于探索的精神。

无论是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还是从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进程来看,这种精神都能成为勇往直前的动力。

比如国家科技领域不断地向未知进发,嫦娥探月工程,蛟龙探海工程,都是这种无所畏惧、敢于进取精神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上阕热烈歌颂了祖国的沧桑变化,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把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回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进行到底。

词的开头一句是“久有凌云志”。

一个“久”字,会使读者思绪如泉,浮想联翩,情不自禁地翻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一页页,一行行,都记录着毛主席“凌云志”的伟大实践!毛主席在学生时代,就投身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把武装革命的红旗插上井冈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光辉道路。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驱逐了日寇,埋葬了蒋家王朝。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又带领我们为“扫除一切害人虫”而奋斗。

毛主席的“凌云志”,就是彻底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之志,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之志!
“重上井冈山”和“千里来寻故地”两句,联系得非常紧密,应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一个“重”字,一个“寻”字,含意深远,发人深省。

为什么在经历沧桑之变的三十八年以后,毛主席千里迢迢,重新登上井冈山,特意来寻找当年生活战斗的地方?三十八年前,就是1927年。

当时,由于陈独秀的投降主义路线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中国的前途处于危急关头。

在这阴霾满天、乌云翻滚的恶劣形势下,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秋收起/义,接着,便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挺进到井冈山。

井冈山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把中国人民的心头照亮!这一亘古未有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起点,井冈山上的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人民向地主资产阶级夺权的开始。

想到这些,再联系毛主席写这首词的时代背景,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毛主席要“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

三十八年之后,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已经篡夺了部分权力,时代给我党提出了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新的重大课题。

毛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气魄,重上井冈山,意在表明,必须把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篡夺的权力重新夺过来!“重”字的深刻含意就是重新夺权!“寻”字,寻的是井冈山的革命精神!“重”、“寻”二字,饱含着对全党、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
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的时候,井冈山已“旧貌变新颜”了。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三句,把井冈山描绘得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这里描写的,全是动景!你看,黄莺欢唱,群燕起舞,流水潺潺,如琴伴奏,好一派欣欣向荣、胜利欢乐的景象!这不恰恰是我国人民为迎接第三个五年计划,意气风发,捷报频传的艺术写照吗?这不恰恰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解放后十几年来朝气蓬勃、高歌猛进的壮丽缩影吗?“高路入云端”一句,用了一个动词“入”字,恰到好处地把静景变成了动景,寓意深远。

这一辽阔的画面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欣喜地看到,井冈山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井冈山“旧貌变新颜”了,我们的祖国“旧貌变新颜”了。

这沧桑之变,来之不易,它靠的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靠的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

要发展“旧貌变新颜”的大好形势,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就必须有“重上井冈山”的凌云壮志。

写景的这几句词,情在其中,意在激励我们重上井冈山!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看到“黄洋界”三字,读者会立刻想到毛主席在1928年秋写的《西江月·井冈山》,脱口诵出毛主席的光辉词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当年的黄洋界保卫战,我工农红军守军不足一营,在毛主席思想的指引下,井冈山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打败了进犯的敌军,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赫赫战绩。

三十七年之后,已经不是黄洋界保卫战的时代了,已经“过了黄洋界”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已经百炼成钢。

我们的力量已空前强大。

尽管国际上“有几个苍蝇碰壁”,伟大领袖的回答是:不须看!字字千钧,气撼寰宇。

没有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胆略,能有这样的千古绝唱吗?吟诵毛主席的这两句词,心潮逐浪高,我们坚信:革命征途上的任何“险处”,都阻挡不了我们向着共产主义宏伟目标胜利进军!
下阕赞扬了革命人民的英勇气概,热切希望全党、全国人民勇往直前,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句话,九个字,字字经过高度熔冶,读起来铿锵有力。

站在井冈山头,放眼远望,“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反帝反修军容盛,火红战旗如林立。

这就是六十年代的人间世界!喜看天地沧桑变,翻开当年创业篇,“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从1927年到1965年,三十八年了。

这是光辉的三十八年。

在这三十八年中,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但是,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眼神绝不会停留在这里。

他站在时代的高峰,俯瞰人类历史的长河。

历史的长河,呼啸奔流,三十八年,如同浪花一闪;三十八年的勋业,和整个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相比,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那“风雷动,旌旗奋”的大好形势,喜人又逼人,主席是多么热切地希望我们在革命征途上“快马加鞭未下鞍”啊!从毛主席写这首词到现在,又十一年了。

我们的党更加朝气蓬勃,我们的人民更加意气风发,我们的国家更加欣欣向荣,我们的无产阶级专政更加巩固。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象绚丽的鲜花,开遍了祖国大地。

这十一年,是更加辉煌壮丽的十一年。

毛主席这两句词,将永远鼓舞我们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飞奔向前!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两句,热烈歌颂了人民群众的革命英雄气概,塑造了人民群众的高大形象。

古代神话中有嫦娥奔月,那毕竟是神话;唐朝大诗人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也毕竟是幻想。

至于下五洋捉鳖,则是古人连想都没有敢想的。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气壮山河,英勇无畏,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所以主席这两句词的开头都是用的“可”字。

不正是这样吗?主席写这首词没过几年,我们的人造地球卫星便把《东方红》的歌声送上太空,到星河旅行的道路开通了。

“下五洋捉鳖”这一惊天动地的事业,自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之日开始,中国人民就在毛主席和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进行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两句光辉的结束语,是我党、我国人民几十年如一日英勇斗争的经验总结,洋溢着深刻的马列主义的斗争哲理,指出了我们无限光明灿烂的前途和前进道路上所必须经历的曲折斗争,将指引我们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