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差小区处理思路和步骤
TD-LTE KPI切换差劣化小区分析处理指导手册
![TD-LTE KPI切换差劣化小区分析处理指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b59c56ba1c7aa00b52acbce.png)
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14-10-28 PA1TD-LTE KPI劣化小区分析处理指导手册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14-10-28 PA1目录1切换成功率 (2)1.1切换指标描述 (2)1.1.1公式定义 (2)1.1.2信令流程 (2)1.1.3切换类别 (5)1.2切换分析流程 (5)1.3准备切换优化 (9)1.3.1准备切换思路 (9)1.4执行切换优化 (10)1.4.1告警处理 (10)1.4.2干扰优化 (10)1.4.3覆盖优化 (11)1.4.4参数核查 (12)2干扰排查 (12)2.1干扰的原因及分类 (12)2.2宏站干扰排查流程 (13)2.3室分干扰排查流程 (14)1 切换成功率1.1 切换指标描述1.1.1 信令流程切换流程见下图: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14-10-28 PA1●Measurement Control测量控制,一般在初始接入或上一次切换命令中的重配消息里携带●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终端根据当前小区的测量控制信息,将符合切换门限的小区进行上报●HO Request源小区在收到测量报告后向目标小区申请资源及配置信息(站内切换的话为站内交互,站间切换会使用X2口或者S1口,优先使用X2口)●HO Request Ack目标小区将终端的接纳信息以及其它配置信息反馈给源小区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14-10-28 PA1●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将目标小区的接纳信息及配置信息发给终端,告知终端目标小区已准备好终端接入,重配消息里包含目标小区的测量控制●SN Status Transfer源小区将终端业务的缓存数据移至目标小区●Random Access Preamble终端收到第5步重配消息(切换命令)后使用重配消息里的接入信息进行接入●Random Access Response目标小区接入响应,收到此命令后可认为接入完成了,然后终端在RRC层上发重配完成消息(第9步)●RRC Connect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HO Confirm)上报重配完成消息,切换完成●Release Resource当终端成功接入后,目标小区通知源小区删除终端的上下文信息1.1.2 公式定义切换成功率是系统移动性管理性能的重要指标。
LTE差小区处理思路和步骤
![LTE差小区处理思路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f6a63fda300a6c30c229fe6.png)
目前LTE网络的差小区处理主要是处理下表中六类中的:在日常工作中优先处理(低成本高回报)网络结构类、性能分析、邻区参数核查、资源评估。
PCI冲突:相邻两个同频小区的PCI相同PCI混淆:一个小区的任意两个同频邻区的PCI相同指标定义:在网管上进行相关指标定义、KPI监控模板,根据话统数据筛选出TOP问题小区进行定位。
TOP小区判断阈值建议:1、RRC建立失败: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大于50次,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小于95%;2、E-RAB建立失败:E-RAB建立失败次数大于50次,E-RAB建立成功率小于95%;3、掉线率:UE Context异常释放次数大于50次,掉线率大于5%;4、切换成功率:小区切换失败次数大于300次,切换成功率小于80%;5、容量资源类:条件1:下行PRB平均利用率大于50%,且有效RRC连接平均数大于30,且小区下行忙时吞吐量大于5G条件2:上行PRB平均利用率大于50%,且有效RRC连接平均数大于30,且小区上行忙时吞吐量大于1G条件3:有效RRC连接最大数大于200备注:取小区7天系统最忙时平均数据,满足任一条件即可。
6、邻区参数类:接入类定位思路及步骤:接入失败通常有三大类原因:无线侧参数配置问题、信道环境影响以及核心网侧配置问题。
因此遇到无法接入的情况,可以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排查。
(1)确认是否全网指标恶化,如果是全网指标恶化,需要检查操作,告警,是否存在网络变动和升级行为。
(2)如果是部分站点指标恶化,拖累全网指标,需要寻找TOP站点。
(3)查询RRC连接建立和ERAB建立成功率最低的TOP3站点和TOP时间段。
(4)查看TOP站点告警,检查单板状态,RRU状态,小区状态,OM操作,配置是否异常。
(5)提取CHR日志,分析接入时的信道质量和SRS的SINR是否较差(弱覆盖),是否存在TOP用户。
(6)针对TOP站点进行针对性的标准信令跟踪、干扰检测分析。
(7)如果标准信令和干扰检测无异常,将一键式日志,标口跟踪,干扰检测结果返回给开发人员分析。
lte低速率小区处理流程方法
![lte低速率小区处理流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90c39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d.png)
lte低速率小区处理流程方法
LTE(Long-Term Evolution)网络是目前一种较为先进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然而,低速率小区(Low Throughput Cell)普遍存在于LTE覆盖区域中,而这些低速
率小区可能会导致用户数据传输速度下降,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处理LTE低速率小区。
首先,我们需要对低速率小区进行监测。
LTE网络中的每个小区都分
配有一个特定的带宽,如果一个小区的数据流量比较大,那么它的带
宽可能会达到最大值,进而导致数据传输速度下降。
监测低速率小区
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掌握这些问题,并为处理LTE低速率小区提供参考。
其次,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调整措施,以减轻低速率小区的负载。
通过
调整小区的参数,如无线资源分配策略、信道选举算法等,我们可以
实现小区负载的平衡。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负载分散至其他小区,提
高低速率小区的数据传输速度,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最后,我们可以考虑增加小区的带宽来解决低速率小区的问题。
适时
增加小区的带宽可以提高小区的数据传输速度,减轻小区的负载,并
且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
当然,这种方法需要提前计算带宽
需求,并评估增加带宽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处理LTE低速率小区可以采取监测、调整和增加带宽等方法,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小区的数据传输速度,减少数据阻塞,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问题,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不断改善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LTE性能差小区分析思路
![LTE性能差小区分析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c2115704ccbff121dd3683dd.png)
S1AP PathSwitchRequest
X2AP UEContextRelease
S1AP PathSwitchRequestAcknowledge
基站内小区间切换信令流程
基站间X2切换流程
UE
Source eNB
EPC
Targert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HO Command)
MSG1 (Random Access Preamble)
RAR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HO Confirm)
MSG1 (Random Access Preamble)
RAR (Random Access Response)
来降低对指标的影响;
网内干扰:核查PCI,减少因PCI MOD3、MOD6干扰导致的切换失败等;
• 室内外优化:
优化手段:根据室分场景进行室内外切换测量、判决、触发时延等参数进行精细化
调整。
切换成功率
UE
eNB
UE
Source eNB
Target eNB
EPC
Measurement Report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HO Command)
• 网内网外干扰: 优化手段:同RRC建立成功率优化;
• 室内外优化: 优化手段:同RRC建立成功率优化;
• 设备故障:
切换成功率
优化手段:加大对全网设备故障、传输故障告警监控及故障的排查力度; • 终端问题:
优化手段:通过信令采集等手段对比TOP终端性能;
5G数据业务感知差小区分析与处理思路
![5G数据业务感知差小区分析与处理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ad7d39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b.png)
5G质差指标定义5G质差小区包括:低接入、高掉线、低速率,满足任一条件即为5G数据业务感知差小区;5G数据业务感知差小区比例=5G数据业务感知差小区数/5G总小区数×100%;目标Q3匠心质差小区比例<2%。
5G质差小区查询参数类型在处理5G接入掉线质差时,优先调整覆盖、排查干扰,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对部分参数进行修改,以解决接入和掉线质差。
LTE与NR TA的区别5G中1 个TA为39米,4G中1个TA为78米个数:包含了多少个TA距离:TA的区间范围(PS:TA是一个范围值非固定值)举例:5G TA1 的算法是2*39到3*39的区间(78-117)常见5G质差原因5G质差小区与4G质差小区主要原因多是故障告警、覆盖不合理,这些可以按照4G质差处理的流程推进,各中会有微小差异,已用红色字体标注。
弱覆盖:一般场景来说,4G在RSRP<=-110dBm时属于弱覆盖,但是对5G来说,-105dBm时就已经弱覆盖,影响其他指标;X2未建立:5G有NSA和SA两种模式,NSA下才有X2接口概念。
目前X2接口问题主要传输不通、X2满配、邻区漏配(现网未开启ANR)导致的未建立;重叠覆盖:NR3.5为TDD制式,重叠覆盖会带来比4G更大的影响,需要比4G 的FDD更加注意覆盖的合理性。
5G低接入小区5G低接入小区排查思路5G高掉线小区5G高掉线排查方法5G低速率小区5G低速率小区首先排查是否存在低接入、高掉线质差;覆盖调整上与4G相比更加注重制造多径效应。
5G低速率小区5G质量优良率提升CQI反映下行信道的质量,是SINR的一种映射,但是不同厂家的映射关系不一样。
基站会依据UE上报的CQI结合BLER选择MCS。
◼指标定义5G质量优良率=CQI优良率=UE上报的CQI大于等于1 0的采样点/CQI上报总采样点×100%。
◼ CQI优化方法思维导图。
LTE差小区问题分析与处理方法
![LTE差小区问题分析与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92af0c59eef8c75ebfb307.png)
话统指标项
指标 ID 1526727083 1526728485 1526728486 1526729949 指标名称 L.RRC.SetupFail.ResFail L.RRC.SetupFail.ResFail.SRS L.RRC.SetupFail.ResFail.PUCCH erSpec 指标描述 资源分配失败而导致 RRC 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 因为 SRS 资源分配失败而导致 RRC 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 因为 PUCCH 资源分配失败而导致 RRC 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 用户数规格受限导致的 RRC 连接建立失败次数 关联指标项 指标 ID
1.2.8 核心网问题
话统指标项 指标 ID
1526728276 指标名称
L.E-RAB.FailEst.MME 指标描述
核心网触发的 E-RAB 建立失败次数 定位思路: 1. 首先确认问题出现的时间点及涉及范围; 2. 与核心网确认是否在此期间进行过相关操作; 3. 根据日志分析是否为 TOP 终端问题;
1526727379 指标名称
er.Max 指标描述
小区内的最大用户数
资源分配失败导致的 RRC 连接建立失败,按照原因细分有 SRS 资源分配失败、 PUCCH 资源分配失败、用户数规格受限三种: 1、 SRS/PUCCH 资源分配失败处理方法: (1) 打开 SRI 自适应开关(SriAdaptiveSwitch),自适应调整 SRI 调度周期
话统指标项 指标 ID
152672827715267299511526729952 指标名称
L.E-RAB.FailEst.TNLL.E-RAB.FailEst.TNL.DLResL.E-RAB.FailEst.TNL.ULRes 指标描述
LTE差小区问题分析与处理方法
![LTE差小区问题分析与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773d610722192e4536f6a2.png)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目录一.KPI话统监控错误!未指定书签。
1.日常监控KPI指标及COUNTER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网管实现话统..............................................................................................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接入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掉线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3切换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4容量干扰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集团要求上报KPI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华为LTE差小区处理
![华为LTE差小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654106ad51f01dc281f1e6.png)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RRC建立失败常见原因处理手段
计数器名称/描述信息
mt-Access类型RRC连接失败次数,定时器超时(次) mo-Signalling类型RRC连接失败次数,定时器超时(次) mo-Data类型RRC连接失败次数,定时器超时(次) highPriorityAccess类型RRC连接失败次数,定时器超时(次)
小区上行覆盖收缩,或者用户 上行接入不了。
检查是否存在外部强干扰;检查是否天馈口连接不良。接入
KPI性能与设备告警(2)
告警码
告警影响
处理方案
性能影响
GNSS天馈链路故障 (198096836)
GNSS接收机搜星故障 (198096837) RRU功率检测异常 (198098472) 没有可用的空口时钟源 (198092217)
主要KPI指标定义
按照指标相关性分
➢保持性指标:主要是包括ERAB掉线率、RRC掉线率、切换掉线; ➢接入类指标:包括RRC连接建立成功率、ERAB指派成功率、无线接通率等等。 ➢切换成功率:主要包括频内切换成功率、频间切换成功率(S1、X2)、异系统硬切换成功率(LTE->2G、 3G切换成功率)等等。 ➢资源类指标:主要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受限、业务信道受限、CPU受限、传输受限、能承载的用户数等等。 ➢系统容量类指标:主要包括小区级、PS吞吐量等等。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案例类型
弱场接入案例 基站故障案例 RS参考功率设置过低导致RRC接通率下降 上行干扰导致接通率低 覆盖区域站距较大,与最近站点邻区漏配
网管KPI指标
KPI指标分析概述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E-RAB建立成功率
影响接入问题的常见因素
影响RRU接入的主要因素如下,可在优化RRC成功率时参考 ➢ 设备存在故障告警,睡眠小区; ➢ 射频通道有问题,GPS失锁,帧偏置配置未生效; ➢ 传输IP配置错误,SCTP闪断; ➢ PRACH参数配置,最小接入电平设置; ➢ 上行功控参数设置不合理; ➢ TA/TAL规划不合理; ➢ 上行干扰NI太高; ➢ 弱覆盖、越区覆盖、外部干扰,弱场接入,RRC无法完成; ➢ 用户数多导致,SR (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容量不足; ➢ 空口资源准入失败,CPU负荷高; ➢ TOP终端个体异常,某款终端类型接入性能差; ➢ 核心网操作异常、请求消息异常、回复消息超时。
LTE差小区问题分析报告与处理方法
![LTE差小区问题分析报告与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2f308c33d4b14e84246803.png)
TDD-LTE TOP小区处理手册V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目录一. KPI话统监控 (4)1.日常监控KPI指标及COUNTER (4)1.1 网管实现话统 (4)1.1.1 接入类 (4)1.1.2 掉线类 (6)1.1.3 切换类 (7)1.1.4 容量干扰类 (9)1.2 集团要求上报KPI定义 (9)1.3 指标监控及TOP小区筛选 (12)二. TOP小区问题定位 (12)1.接入类 (12)1.1定位思路和基本步骤 (12)1.2 常见接入失败原因 (13)1.2.1 资源分配失败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 (13)1.2.2 流控导致的RRC连接建立失败 (14)1.2.3 UE无应答导致RRC建立失败 (15)1.2.4 无线资源不足导致E-RAB建立失败 (16)1.2.5 UE响应超时导致E-RAB建立失败 (16)1.2.6 安全模式配置失败导致E-RAB建立失败 (17)1.2.7 传输问题导致的E-RAB建立失败 (17)1.2.8 核心网问题 (17)2、掉线类 (18)2.1 定位思路和基本步骤 (18)2.2 常见掉话原因 (18)2.2.1 无线层问题导致的异常释放 (18)2.2.2 切换失败导致的异常释放 (19)2.2.3 无线资源拥塞导致的异常释放 (20)2.2.4 传输问题导致的异常释放 (21)2.2.5 核心网问题导致的异常释放 (21)2.2.6 其它异常释放 (22)3、切换类 (22)3.1 基本定位思路 (22)3.2 常见切换失败问题 (24)3.2.1 切换过晚 (24)3.2.2 乒乓切换 (24)3.2.3 切换至错误小区 (24)3.2.4 邻区信息错误或混淆 (25)3.2.5 漏配邻区 (25)3.2.6 切换准备失败 (25)一. KPI话统监控1.日常监控KPI指标及COUNTER1.1 网管实现话统1.1.1 接入类LTE接入包含3个过程:随机接入、RRC建立、ERAB建立,按照目前话统实现,可以监测RRC和ERAB建立过程:RRC建立请求话统:RRC建立成功话统:RRC连接建立失败话统:E-RAB建立过程话统:1.1.2 掉线类LTE掉话是UE在成功建立E-RAB后,由于异常原因导致E-RAB和UE的上下文释放:1.1.3 切换类切换类网管话统从ENODEB内/间、同频/异频、切换出/入、切换小区对几个维度进行测量1.1.4 容量干扰类在定位接入、掉线、切换等问题时,都需要同时关注容量资源、干扰类指标,其中干扰指标新版本已实现分PRB统计1.2 集团要求上报KPI定义接入性指标定义:1、RRC建立成功率=小区接收UE返回的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次数/小区接收UE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次数(包括重发)*100%对应公式:L.RRC.ConnReq.Succ[1526726659]/L.RRC.ConnReq.Msg[1526726657]2、E-RAB建立成功率=用户发起E-RAB建立流程且建立成功的总次数/用户尝试发起E-RAB 建立流程的总次数*100%对应公式:L.E-RAB.SuccEst[1526727544]/L.E-RAB.AttEst[1526727545]3、无线接通率=小区接收UE返回的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次数/小区接收UE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次数(包括重发)*用户发起E-RAB建立流程且建立成功的总次数/用户尝试发起E-RAB建立流程的总次数*100%;L.RRC.ConnReq.Succ[1526726659]/L.RRC.ConnReq.Msg[1526726657]*L.E-RAB.SuccEst[15 26727544]/L.E-RAB.AttEst[1526727545]掉线率指标定义1、无线掉线率=(eNodeB发起的S1 RESET导致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 UE Context异常释放次数)/ (UE Context建立成功总次数+*小区遗留UE上下文个数)100%(L.UECNTX.Rel.S1Reset.eNodeB[1526728838]+L.UECNTX.AbnormRel[1526728227])/(L.UEC NTX.SuccEst[1526728851]+L.UECNTX.Left[1526730538])2、E-RAB掉线率= (eNodeB触发的释放原因为异常的E-RAB释放总次数+切换出E-RAB异常释放总次数)/(遗留E-RAB个数+用户发起E-RAB建立流程且建立成功的总次数+小区切换入E-RAB成功建立总次数)(L.E-RAB.AbnormRel.eNBTot[1526728319]+L.E-RAB.AbnormRel.HOOut[1526728247])/L.E-RAB.SuccEst[1526727544]+L.E-RAB.Left[1526728817]+L.E-RAB.SuccEst.HOIn[152672824 5]切换指标定义:1、eNB间切换成功率= (小区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eNodeB间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小区eNodeB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100%(L.HHO.IntereNB.IntraFreq.ExecSuccOut[1526727003]+L.HHO.IntereNB.InterFreq.Exec SuccOut[1526727006]-L.HHO.IntereNB.IntraFreq.Succ.ReEst2Src[1526728904]-L.HHO.I ntereNB.InterFreq.Succ.ReEst2Src[1526728905])/(L.HHO.IntereNB.IntraFreq.PrepAtt Out[1526727001]+L.HHO.IntereNB.InterFreq.PrepAttOutt[1526727004])2、eNB内切换成功率= (小区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次数+小区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次数)*100%(L.HHO.IntraeNB.IntraFreq.ExecSuccOut[1526726997]+L.HHO.IntraeNB.InterFreq.Exec SuccOut[1526727000]-L.HHO.IntraeNB.IntraFreq.Succ.ReEst2Src[1526728902]-L.HHO.I ntraeNB.InterFreq.Succ.ReEst2Src[1526728903])/L.HHO.IntraeNB.IntraFreq.ExecAttO ut[1526726996]+L.HHO.IntraeNB.InterFreq.ExecAttOut[1526726999]3、同频切换成功率= (小区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次数+小区eNodeB 间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100%L.HHO.IntereNB.IntraFreq.ExecSuccOut[1526727003]+L.HHO.IntraeNB.IntraFreq.ExecS uccOut[1526726997]-L.HHO.IntereNB.IntraFreq.Succ.ReEst2Src[1526728904]-L.HHO.In traeNB.IntraFreq.Succ.ReEst2Src[1526728902]/(L.HHO.IntereNB.IntraFreq.PrepAttOu t[1526727001]+/L.HHO.IntraeNB.IntraFreq.ExecAttOut[1526726996])4、异频切换成功率= (小区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eNodeB内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小区eNodeB 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次数)*100%L.HHO.IntereNB.InterFreq.ExecSuccOut[1526727006]+L.HHO.IntraeNB.InterFreq.ExecS uccOut[1526727000]-L.HHO.IntereNB.InterFreq.Succ.ReEst2Src[1526728905]-L.HHO.In traeNB.InterFreq.Succ.ReEst2Src[1526728903]/(L.HHO.IntraeNB.InterFreq.ExecAttOu t[1526726999]+L.HHO.IntereNB.InterFreq.PrepAttOut[1526727004])5、切换成功率= (小区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小区eNodeB间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小区eNodeB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小区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次数+小区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次数)*100%(L.HHO.IntereNB.IntraFreq.ExecSuccOut[1526727003]+L.HHO.IntereNB.InterFreq.Exec SuccOut[1526727006]+L.HHO.IntraeNB.IntraFreq.ExecSuccOut[1526726997]+L.HHO.IntraeNB.InterFreq.ExecSuccOut[1526727000]-L.HHO.IntereNB.IntraFreq.Succ.ReEst2Src[ 1526728904]-L.HHO.IntereNB.InterFreq.Succ.ReEst2Src[1526728905]-L.HHO.IntraeNB. IntraFreq.Succ.ReEst2Src[1526728902]-L.HHO.IntraeNB.InterFreq.Succ.ReEst2Src[15 26728903])/(L.HHO.IntereNB.IntraFreq.PrepAttOut[1526727001]+L.HHO.IntraeNB.Intr aFreq.ExecAttOut[1526726996]+L.HHO.IntraeNB.InterFreq.ExecAttOut[1526726999]+L. HHO.IntereNB.InterFreq.PrepAttOut[1526727004])容量资源指标定义:1、上行PRB平均利用率=PUSCH的PRB资源使用个数/上行可用的PRB个数*100%L.ChMeas.PRB.PUSCH.Avg[1526728764]/L.ChMeas.PRB.UL.Avail[1526728434]2、下行PRB平均利用率=PDSCH PRB资源使用的平均个数/下行可用的PRB个数*100%ed.Avg[1526726740]/L.ChMeas.PRB.DL.Avail[1526728433]1.3 指标监控及TOP小区筛选根据以上指标COUTER及集团定义公式在网管上进行相关指标定义、KPI监控模板,根据话统数据筛选出TOP问题小区进行定位。
lte低速率小区处理流程方法
![lte低速率小区处理流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1658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d.png)
lte低速率小区处理流程方法一、什么是LTE低速率小区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是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也被称为4G。
低速率小区是指在LTE网络中,信号质量较差、覆盖范围较小、数据传输速率较慢的区域。
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LTE网络中会存在一些低速率小区。
二、低速率小区对LTE网络的影响低速率小区会对LTE网络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低速率小区的存在会导致用户在该区域内的数据传输速率较慢,用户体验较差。
其次,低速率小区可能会导致网络容量下降,致使整个网络的吞吐量下降。
还有,低速率小区可能会造成信号覆盖不均匀,造成某些区域难以接收到LTE信号。
三、低速率小区处理流程方法为了解决低速率小区问题,LTE网络运营商和维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3.1 收集数据收集低速率小区的相关数据非常重要。
运营商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网络监控工具等手段,收集到低速率小区的位置、信号质量、数据传输速率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运营商更好地了解低速率小区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3.2 分析原因在收集完低速率小区的数据后,运营商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造成低速率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信号覆盖不足、干扰源、设备故障等。
通过分析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解决低速率问题。
3.3 优化设备配置设备配置对LTE网络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运营商可以根据低速率小区的数据,对设备进行优化配置。
例如,调整天线指向、增加信号放大器等,以增加覆盖范围和改善信号质量。
同时,对于干扰源,可以采取设备隔离、频率调整等措施来减少干扰对低速率小区的影响。
3.4 增加基站密度基站是LTE网络中提供信号覆盖的设备。
对于低速率小区集中的地区,可以考虑增加基站密度来提升信号覆盖和数据传输速率。
增加基站密度可以在特定区域内增加基站的数量,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性能。
3.5 优化网络参数LTE网络的参数设置对网络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LTE质差小区处理指导书
![LTE质差小区处理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5d93aa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3.png)
LTE质差小区处理指导书1. 背景介绍LTE(Long Term Evolution,即长期演进)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LTE网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质差的小区,即信号质量较差、数据传输速率低、覆盖范围受限等问题。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处理LTE质差小区的指导书,帮助运营商或网络维护人员快速定位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小区质量。
2. 质差小区的定义LTE质差小区通常指的是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小区:•信号强度较弱:小区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较低,通常小于-100 dBm;•信号质量差:小区的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较低,通常小于-12 dB;•数据传输率低:小区的用户平均下行速率(DL Throughput)较低,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3. 处理质差小区的流程处理LTE质差小区的关键是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流程进行问题定位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以下是一般的处理流程:1.小区质差问题的收集:运营商或网络维护人员应该定期收集小区质差问题的描述、区域信息、时间段等相关数据,构建问题数据库。
2.问题定位:根据收集到的问题数据,通过网络覆盖图、信号测量数据等工具,对质差小区进行定位,找出问题的具体位置。
3.原因分析:利用专业的网络优化分析工具,对质差小区进行详细的信号分析、参数优化,定位问题的原因,例如信号干扰、基站配置问题等。
4.解决方案制定:根据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如调整基站参数、增加小区间隔、优化天线方向等。
5.实施方案:根据制定的解决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并监测效果。
6.效果评估:对调整后的质差小区进行监测和评估,确定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仍然存在问题,则需要重新进行分析和调整。
LTEKPI质差小区优化小结
![LTEKPI质差小区优化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e22c1d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e.png)
LTEKPI质差小区优化小结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是目前移动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它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LTE 网络中可能存在一些质差的小区,这会影响用户的网络体验和运营商的业务。
因此,需要进行优化来改善这些质差的小区。
首先,对LTE质差小区进行分析是优化的第一步。
通过收集和分析LTEKPI指标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小区的性能和问题所在。
对于质差的小区,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覆盖问题:该小区的覆盖范围可能存在一定的短板,导致信号弱或覆盖不到位。
这可能是由于天线参数配置不合理或基站部署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2.干扰问题:在LTE网络中,干扰是影响网络性能的主要问题之一、质差小区可能受到同频干扰、异频干扰或邻区干扰的影响,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3.容量问题:质差小区可能存在网络容量不足的情况,即网络资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这可能导致网络拥塞和服务质量下降。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来改善质差小区的性能和用户体验:1.覆盖优化:通过调整天线参数、改善基站布局和增强室内覆盖等手段来解决覆盖问题。
根据区域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覆盖优化策略,比如增加基站数量、调整天线高度和倾角等。
2.干扰消除:采取干扰消除技术,比如功率控制、频率重叠区域的调整、小区选择等方法来降低干扰。
此外,也可以通过使用更高质量的设备和天线来减少干扰。
3.容量增加:对于容量不足的小区,可以增加资源分配和带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根据网络的负载情况,可以动态调整小区的资源分配策略,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另外,LTE质差小区优化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规划:在部署LTE网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网络规划,确保基站布局和参数配置的合理性。
网络规划包括天线高度和倾角的选择、频率规划、小区间距的确定等。
2.软件更新:随着LTE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优化工作也需要与之保持同步。
LTE劣化小区优化指导手册-华为设备
![LTE劣化小区优化指导手册-华为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e1189a8d6bec0975f465e276.png)
LTE劣化小区优化指导手册目录1掉线类问题 (3)1.1影响掉话问题的常见因素 (3)1.2整体分析思路 (4)1.3掉线问题接入初步分析 (5)1.3.1KPI趋势分析 (5)1.4参数核查 (5)1.5操作日志、设备故障、告警/外部事件排查 (6)1.6版本差异和已知问题排查 (8)1.7网络规划优化 (8)1.7.1弱覆盖排查 (8)1.7.2切换异常和邻区分析 (8)1.7.3负载和容量分析 (8)1.8射频通道和干扰排查 (9)1.9Top用户/Top终端类型排查 (9)1.9.1TOP用户识别 (9)1.9.2TOP终端类型识别 (9)1.10核心网异常排查 (9)1.11传输排查 (9)2高S1切换占比问题 (11)2.1X2接口信令异常 (11)3高RRC重建问题 (13)3.1重建机制介绍: (13)3.2与主要网管指标关联分析 (14)3.3与MR指标相关分析 (14)3.4打开关闭DRX特性重建比率验证 (14)3.5相关参数优化 (14)3.6与终端关联分析 (14)3.7结论 (15)4高PDCP层时延 (16)4.1用户面(数据面)时延介绍 (16)4.2用户面时延问题定位 (17)4.2.1Ping时延分段定位 (17)4.3本地UE PC获取时延 (18)4.4Wireshark工具精确时延获取 (18)4.5Ping时延eNodeB侧L2处理时延获取 (19)5总结 (21)LTE劣化小区优化指导手册概述本文介绍了高掉话问题、高S1切换问题,高RRC重建问题,高PDCP层时延问题的排查方法。
1 掉线类问题1.1 影响掉话问题的常见因素1.2 整体分析思路1.3 掉线问题接入初步分析1.3.1 KPI趋势分析掉话率长期趋势分析,确认是逐渐恶化还是突然恶化。
如果是突然恶化,那么在转折点附近寻找异常;如果是逐渐恶化则需要分析负载、容量、当地话务模型。
掉话率趋势线与切换成功率、RB利用率、用户数、CPU负载趋势线密切相关。
LTE质差小区处理指导书
![LTE质差小区处理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c37b864767f5acfa1c7cd49.png)
目录1. 概述 (2)2. LTE主要KPI介绍 (2)2.1. 呼叫接入类指标 (2)2.1.1. RRC建立成功率 (3)2.1.2. E-RAB建立成功率 (3)2.2. 呼叫保持类指标 (5)2.2.1. LTE业务掉话率 (5)2.2.2. UE上下文掉线率 (7)2.3. 移动管理类指标 (8)2.3.1. eNode B内切换成功率 (9)2.3.2. eNodeB间切换成功率 (12)2.3.3. S1接口切换成功率 (14)2.3.4. X2接口切换成功率 (15)2.3.5. 系统内切换成功率 (16)2.3.6. 同频切换成功率 (16)2.3.7. 异频切换成功率 (16)2.4. 业务完整类指标 (16)2.4.1. 上行PDCP SDU丢包率 (16)2.4.2. 下行PDCP SDU丢包率 (16)2.5. 资源负荷类指标 (17)2.5.1. 上行PRB平均利用率 (17)2.5.2. 下行PRB平均利用率 (17)3. 华为LTE主要KPI优化方法及案例 (17)3.1. 呼叫接入类指标优化方法 (17)3.1.1. 处理步骤 (18)3.1.2. 呼叫接入类优化案例 (18)3.2. 呼叫保持类指标优化方法 (19)3.2.1. 处理步骤 (20)3.2.2. 呼叫保持类优化案例 (21)3.3. 移动管理类指标优化方法 (23)3.3.1. 处理步骤 (24)3.3.2. 移动管理类优化案例 (24)4. 爱立信LTE主要KPI优化方法及案例 (25)4.1. 接入类指标优化方法 (25)4.1.1. 告警核查 (25)4.1.2. 干扰核查 (26)4.1.3. 准入控制分析 (29)4.1.4. 检查弱覆盖 (29)4.1.5. 接入类问题优化案例 (29)4.2. 呼叫保持类指标优化方法 (31)4.2.1. 分析流程 (31)4.2.2. 弱覆盖 (32)4.2.3. 上行高干扰 (32)4.2.4. PCI模3干扰 (34)4.2.5. 传输故障 (34)4.2.6. eNodB问题 (34)4.2.7. 切换引起掉话 (34)4.2.8. 检查MME是否存在告警 (35)4.3. 移动管理类指标优化方法 (36)4.3.1. LTE切换异常现象 (36)4.3.2. 切换问题分析流程 (36)4.3.3. 切换主要问题 (37)1.概述本文根据成都联通LTE网络的差小区分析,结合LTE的KPI的基本原理,归纳总结接呼叫接入类指标,呼叫保持类指标,移动管理类指标,业务完整类指标,资源负荷类指标等5类主要的LTE指标差小区的问题及分析流程及案例。
LTE KPI质差小区优化小结
![LTE KPI质差小区优化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582e836f1aff00bed51ea7.png)
质差小区优化小结一、概述 (1)1、质差小区处理的目的 (1)2、质差小区处理的标准 (1)3、质差小区处理的建议 (2)二、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其相关解决思路 (4)1、覆盖问题 (5)2、干扰问题 (5)3、切换问题 (6)4、掉线问题 (7)5、接通问题 (7)一、概述1.质差小区处理的目的LTE网络整体指标受到质差小区的影响非常大,处理好质差小区对于提升整体指标作用非常大,同时能够解决网络实际问题,降低投诉,给用户以良好的网络服务质量。
2.质差小区处理的标准对于网络中的整体指标,均是对全部网元的统计结果进行计算而得出,从而知道对于个别指标比较差的小区,具体定义为绝对次数非常大的小区对于整个网络的指标影响非常的大。
不同运营商和相同运营商不同省份的分公司,对于质差小区的定义或有同,具体的工作需要参照具体的运营商的定义来进行。
如下为安阳移动LTE质差小区分类及指标定义:计算公式:无线接通率=(RRC连接建立完成次数/ RRC连接请求次数(包括重发))*(E-RAB建立成功总次数/ E-RAB建立尝试总次数)。
计算公式:切换成功率=((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成功次)-(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 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eNodeB 间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eNodeB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eNodeB内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eNodeB内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计算公式:无线掉线率=(eNodeB发起的S1 RESET导致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UE Context异常释放次数)/UE Context建立成功总次数。
质差小区大体原因分为以下几类:无线接通类:小区RRC建立失败较多、E-RAB建立成功率低,导致接入困难,影响用户感知,多数由于站点故障、无线环境差、干扰等因素造成。
LTE差小区处理思路和步骤
![LTE差小区处理思路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5294d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a.png)
LTE差小区处理思路和步骤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使用高速数据传输和更高的带宽,提供更快的互联网接入速度和更可靠的信号覆盖范围。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LTE差小区,即信号覆盖较差或性能下降的区域。
本文将介绍LTE差小区的处理思路和步骤。
处理思路:1.确定问题区域:首先,需要通过网络性能监测和覆盖率评估等手段,确定差小区所在的具体区域。
这可以帮助运营商更快地定位问题和采取相应措施。
2.分析原因:接下来,需要对差小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可能的原因包括基站配置问题、设备故障、信道干扰、天线方向错误等。
通过分析原因,可以更好地制定解决方案。
3.优化设备配置:在确认了差小区的问题后,可以通过调整设备的配置来改善信号质量。
例如,可以增加天线的数量或方向,以增强信号覆盖和传输质量。
此外,还可以增加功率、调整频段等。
4.优化网络参数:在优化设备配置的基础上,还需要对LTE网络参数进行调整。
这包括邻区配置、功率控制、调度算法、频率重用和切换参数等。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提高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5.解决信道干扰:如果差小区问题是由于信道干扰引起的,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例如,可以调整邻区关系、增加物理资源等,以减少干扰程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干扰消除技术,如均衡器和干扰抑制算法。
6.故障排除与维修: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故障或硬件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这可能涉及更换设备、修复电路板、更换天线等。
必要时,可以与设备供应商合作,进行更深入的维修和调试。
7.验证和监测:在实施了上述措施后,需要对差小区进行验证和监测。
这可以通过信号质量测试、数据速率测量、覆盖率评估等手段来完成。
如果发现问题得到改善,则说明解决方案有效。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和优化。
处理步骤:1.运用覆盖率评估工具,确定差小区所在的具体区域。
2.对差小区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LTE网络的差小区处理主要是处理下表中六类中的:在日常工作中优先处理(低成本高回报)网络结构类、性能分析、邻区参数核查、资源评估。
指标定义:在网管上进行相关指标定义、KPI监控模板,根据话统数据筛选出TOP问题小区
进行定位。
TOP小区判断阈值建议:
1、RRC建立失败: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大于50次,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小于95%;
2、E-RAB建立失败:E-RAB建立失败次数大于50次,E-RAB建立成功率小于95%;
3、掉线率:UE Context异常释放次数大于50次,掉线率大于5%;
4、切换成功率:小区切换失败次数大于300次,切换成功率小于80%;
5、容量资源类:条件1:下行PRB平均利用率大于50%,且有效RRC连接平均数大于
30,且小区下行忙时吞吐量大于5G
条件2:上行PRB平均利用率大于50%,且有效RRC连接平均数大于
30,且小区上行忙时吞吐量大于1G
条件3:有效RRC连接最大数大于200
备注:取小区7天系统最忙时平均数据,满足任一条件即可。
6、邻区参数类:
接入类定位思路及步骤:
接入失败通常有三大类原因:无线侧参数配置问题、信道环境影响以及核心网侧配置问题。
因此遇到无法接入的情况,可以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排查。
(1)确认是否全网指标恶化,如果是全网指标恶化,需要检查操作,告警,是否存在网络变动和升级行为。
(2)如果是部分站点指标恶化,拖累全网指标,需要寻找TOP站点。
(3)查询RRC连接建立和ERAB建立成功率最低的TOP3站点和TOP时间段。
(4)查看TOP站点告警,检查单板状态,RRU状态,小区状态,OM操作,配置是否异
常。
(5)提取CHR日志,分析接入时的信道质量和SRS的SINR是否较差(弱覆盖),是否存在TOP用户。
(6)针对TOP站点进行针对性的标准信令跟踪、干扰检测分析。
(7)如果标准信令和干扰检测无异常,将一键式日志,标口跟踪,干扰检测结果返回给开发人员分析。
常见失败原因:
RRC接入失败:
资源分配失败而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包括SRS资源分配失败、PUCCH资源分配失败和用户数超规格导致的资源分配失败。
目前尚未见到SRS资源分配失败、PUCCH资源分配失败导致的RRC建立失败,故处理方法不甚清楚。
用户数超规格导致的RRC建立失败:目前版本单小区最大支持的同步用户数为400,当小区最大用户数接近或超过400时,会出现由于资源分配失败导致的RRC建立失败,同时考虑用户感知速率,建议小区用户超过350进行扩容。
无法及时扩容的情况下,建议修改重选和切换参数,将用户尽量分到其他小区。
极端情况下,控制用户接入(减小覆盖范围,提升最低接入电平等)。
流控导致的RRC建立失败:CPU负荷大于80%触发流控,80%~85%之间回复RRC REJECT,大于85%直接丢弃,建议CPU负荷大于80%时进行单板扩容,如果CPU负荷增加,暂无法扩容,可采用以下应急措施:缩小覆盖(调整下倾角,或减少RS功率,缩小小区覆盖);关闭FAST ANR特性:MML命令:MOD ENODEBALGOSWITCH:
ANRSWITCH=IntraRatFastAnrSwitch-0&UtranFastAnrSwitch-0&GeranFastAnrSwitch-0&CdmaFast AnrSwitch-0; 增大T302定时器,增加在RRC连接建立拒绝后延长惩罚的时间(默认4s)MML 命令:MOD RRCCONNSTATETIMER: T302=16;
UE无应答导致的RRC建立失败:主要是由弱覆盖和干扰导致,结合实际无线环境通过工程参数调整、站点补盲解决弱覆盖问题;根据干扰在每个PRB上的分布特征,定位干扰类型,排查干扰源;
E-RAB接入失败:
传输和核心网问题导致的E-RAB建立失败需联系传输网和核心网人员解决。
无线资源不足导致的E-RAB建立失败:首先判断小区用户数是否超规格,如果确实由于用户多导致的E-RAB建立失败,则需要进行扩容;对于暂时无法扩容的,按照RRC建立失败时的应急措施缓解;对于小区用户数未超规格的,可能是由于小区参数配置措施导致,需要进行全参数核查,如果参数没有问题,则需要进行IFTS跟踪,将结果反馈至研发确认。
安全模式配置失败导致的E-RAB建立失败:通常情况下,出现安全模式配置失败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TOP终端导致;基站完整性保护算法配置错误;核心网配置问题导致;对于以上原因,都需要进行信令跟踪并联合核心网、终端侧进行定位。
掉线问题:
eNodeB发起的原因为UE LOST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和eNodeB发起的原因为无线层问题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主要是由无线环境(弱覆盖和干扰)问题导致,结合小区的无
线环境进行处理。
NodeB发起的原因为切换失败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主要是切换参数不合理,邻区漏配、错配,小区信号不稳定导致的过早、过晚切换。
无线资源拥塞导致的掉线:1、CPU超负荷,用户数过多:建议扩容;2、CPU和用户数未超规格,PRB利用率过高:打开mlb负载均衡算法。
切换问题
源小区发送切换取消导致模式内切换出准备失败:核查小区资源是否充足;
目标小区回复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导致模式内切换出准备失败:核查目标小区状态是否正常,资源利用率;
常见切换问题多为无线环境问题、切换参数不合理、邻区漏配、错配、站点告警、邻区信息混淆错误导致,建议提取特定两小区切换确定主要切换失败的目标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