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经济学(专升本)
资源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现状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 需求持续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 快。
问题
资源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 污染。
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策
措施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促进循环经 济。
政策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实施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生态 补偿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资源环境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01
02
03
资源节约利用
企业应合理利用资源,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环保技术创新
企业应积极投入环保技术 研发,推动绿色生产技术 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企业 的环保竞争力。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 理体系,确保企业生产过 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 有效执行。
资源环境经济学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 资源配置和环保政策,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 环境的有限性,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 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 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
06 结论与建议
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践的建议
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认识与理解
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 性学科,旨在研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 护之间的经济关系和规律。
资源环境经济学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 资源配置和环保政策,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 环境的有限性,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04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应用与 实践
资源环境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资源环境经济学》1-18章习题及思考题
第7章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
论述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 1、论述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 2、如何评价环境价值 自然资源核算的程序、 3、自然资源核算的程序、方法 4、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 义
第8章 一般化资源的稀缺与供求原理
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的区别。 1、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的区别。 资源市场供求原理。 2、资源市场供求原理。 储量的概念与资源总量的构成。 3、储量的概念与资源总量的构成。 缓解资源稀缺的路径。 4、缓解资源稀缺的路径。
人口、资源、 第2章 人口、资源、环境与 经济的关系 1、中西方人口理论演变的比较。 中西方人口理论演变的比较。 人口数量控制的经济手段。 2、人口数量控制的经济手段。 人力资本理论演变及启示。 3、人力资本理论演变及启示。 传统经济系统模型经济复合系统的区别。 4、传统经济系统模型经济复合系统的区别。 气候变暖的危害,人类的对策? 5、气候变暖的危害,人类的对策?
第14章 14章
污染防治与控制
什么是库兹涅茨曲线: 1、什么是库兹涅茨曲线: 2、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战略 流动源污染的特点及控制方法? 3、流动源污染的特点及控制方法? 论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4、论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 染的类型及其防治方法? 染的类型及其防治方法?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什么? 5、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什么?保护生物多 样性应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措施? 样性应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措施?
第13章 13章
污染控制手段
污染控制手段选择的标准? 1、污染控制手段选择的标准? 污染控制手段的类型? 2、污染控制手段的类型? 简述排污税的原理、排污收费的作用、 3、简述排污税的原理、排污收费的作用、 排污收费存在的问题。 排污收费存在的问题。 排污权交易的优点、在中国的适应性。 4、排污权交易的优点、在中国的适应性。 中国排污收费的基本政策、原则及成效。 5、中国排污收费的基本政策、原则及成效。
2024年河北省专升本考试经济学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北省专升本考试经济学测试题一、单选题1、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______A.向右上方倾斜B.水平线C.向右下方倾斜D.垂直线2、关于充分就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失业率为零B.消除了摩擦性失业C.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D.存在周期性失业3、某人清扫了路边的积雪,路过的行人感到方便,这体现的是______ A.生产的正外部性B.消费的正外部性C.生产的负外部性D.消费的负外部性4、经济增长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描述,在图形上表现为______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5、对于成本函数C=3Q3-Q2+4Q+20,其边际成本等于______A.9Q2-Q+4B.6Q2-2Q+24C.9Q2+Q+4D.9Q2-2Q+46、预算线的位置和倾斜取决于______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的消费结构7、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______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B.生产技术既定不变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A和B8、资本积累的源泉是______A.物质资料生产B.剩余价值C.扩大再生产D.可变资本9、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______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10、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______A.递增B.递减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11、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这里的“看不见的线”是指______A.资本主义私有制B.契约自由的形式C.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D.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12、若某种产品需求曲线为Q=3-P,供给曲线为Q=-7+P,则该产品的均衡价格为______ A.0B.5C.1D.21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______A.投入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值递减C.投入越多,产量越大,从而产品价格越低D.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减少1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会引起______A.银行存款减少B.市场利率上升C.流通中的通货增加D.债券价格下降15、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______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16、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收入的增加,会引起______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17、表明某一确定物的最终归属的是______A.占有权B.使用权C.所有权D.处置权1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的条件是______A.MR=ARB.P=MRD.P=MC19、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______ 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120、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则______ A.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B.基尼系数越大C.洛伦兹曲线越向横轴凸出D.上述说法都正确21、以下不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是______ A.欧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22、当AC达到最低点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______ A.AVC=FCB.MC=ACC.P=AVCD.P=MC23、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______B.分配C.交换D.消费24、如果LM曲线的斜率为正,当投资增加时,会引起______A.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收入减少,利率下降D.收入增加,利率下降25、在资本循环的各阶段中,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发生在______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消费阶段26、关于产权明晰化,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不利于规范交易行为B.不利于提高合作效率C.不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D.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27、若短期边际成本SMC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则AVC______A.递增B.递减C.最小28、如果一项投入品的平均产量高于其边际产量,则______A.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增加B.边际产量将向平均产量趋近C.随着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一定增加D.平均产量将随投入的增加而降低29、下列经济行为中不符合“经济人”假设的是______A.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B.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C.经济主体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D.经济主体追求既定目标最优化30、“一带一路”是指______A.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B.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C.古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D.古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1、某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只消费一种商品X,他的效用函数为U=-3X2+12X,则他的边际效用为______A.-9X+12B.-3X+12C.-6X+12D.932、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______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33、关于短期总成本STC,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STC等于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B.STC等于平均固定成本加平均可变成本C.STC等于固定成本加边际成本D.STC等于可变成本加边际成本3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私人银行和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办厂的行为是______ 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国家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35、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是指______A.政府调控B.市场机制C.计划指导D.法律手段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______A.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B.计划手段和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D.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37、区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依据是______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资本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的作用不同D.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38、在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中,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A.边际效益MR=边际成本MCB.边际产品价值VMP=边际产品MP×产品价格PC.边际产品价值VMP=要素价格WD.边际产品MP=产品价格P39、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A.承认市场失灵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D.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40、如果第I部类的商品价值为4000c+1000v+1000m=6000则其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分别为______A.100%,50%B.50%,100%C.100%,20%D.20%,100%41、资本总公式是______A.W-G-WB.W-G-W'C.G-W-G'D.G-W-G42、在进行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时,以下各项中不应计入GDP的是______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经纪人收取的二手车交易佣金C.某生产企业购买的新机器D.农民消费自己种植的蔬菜43、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可以兼容的B.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无法兼容的C.公有制内部不会产生商品交换关系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具备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44、根据序数效应理论,由______可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专升本的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的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分配和消费财富的社会科学。
对于准备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专升本考试中常见的经济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宏观经济学知识点:1.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指劳动力中正在寻找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3.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货币一般买买力的持续下降。
4.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个国家与外国之间进行的经济交流中,涉及到的国际收入和支付的总和。
5.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规模扩大的过程。
二、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点:1. 供需关系(Supply and demand):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和数量的重要因素,供需关系能够分析市场的平衡价格和数量。
2.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指当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时所得到的额外满足程度。
3. 弹性(Elasticity):是衡量市场供需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4. 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市场结构主要分为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等多种形式。
5. 成本与收益(Costs and benefits):在经济决策中,个体和企业通常会权衡成本与收益来做出最优的决策。
三、货币银行学知识点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与银行体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学科。
专升本资源类专业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资源类专业试题及答案试题:专升本资源类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资源利用率B. 降低资源成本C. 保护环境D. 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以下哪项不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原则B. 效率性原则C. 可持续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3. 资源分类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石油B. 煤炭C. 森林D. 金属矿石4. 在资源经济学中,边际成本是指:A. 总成本除以产量B. 每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成本C. 固定成本D. 总成本5. 下列关于资源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A. 资源配置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B. 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C. 资源配置不需要考虑环境因素D. 资源配置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此处省略中间的选择题,共10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答:资源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它涉及到资源的有效分配、使用和保护,确保资源的长期可用性,满足当前和未来世代的需求。
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7. 描述资源枯竭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经济上,资源短缺会推高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甚至可能导致某些产业的衰退。
社会上,资源枯竭可能引发就业问题,增加贫困和社会不安定因素。
此外,资源枯竭还可能加剧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等。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8. 论述资源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在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资源管理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通过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总结名词解释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总结名词解释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是一本关于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教材,下面是一些重要名词的中文解释:
1. 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的经济学分支,涉及资源的产出、分配、消费以及管理等方面。
2. 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管理环境资源的经济学领域。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即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的发展需求。
4.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第三方产生的非市场性影响,可以是正外部性(如环境保护)或负外部性(如污染)。
5.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除非支付者使用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排斥他人使用的物品,如清洁空气和公园。
6. 自然资本:自然资本是指自然资源及其产品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水和矿产等。
7. 污染权交易:污染权交易是一种减少污染的手段,通过对排放许可证进行交易,从而实现污染减排的弹性和效率。
8. 替代成本:替代成本指为获得某一物品而放弃的下一最有价值的替代物品的成本。
9. 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外部性是通过市场机制使外部性影响的成本或收益体现在经济主体的决策中,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10. 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是对建设项目、政策或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得出对环境影响的结论和建议。
以上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中一些重要名词的中文解释。
经济学专升本学习的优势与挑战
经济学专升本学习的优势与挑战尊敬的读者,本文旨在探讨经济学专升本学习的优势与挑战。
经济学作为一门涉及资源分配、生产力和消费理论的学科,对于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信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经济学专升本学习的优势1. 深入学习经济理论:专升本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市场经济体制、供求关系、货币政策等方面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2. 培养经济分析能力:专升本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并学习如何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和决策。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3. 拓宽就业选择:获得本科学历可以在求职市场上带来更多的机会。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行业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
同时,本科学历也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前提条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深造的机会。
4. 丰富的实践机会:经济学专升本学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经济调研和实践项目,通过与真实的经济环境接触,培养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学专升本学习的挑战1. 高学习负荷:专升本学习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由于学习内容更加深入和复杂,学生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需要他们具备足够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2. 琐碎的细节: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概念和理论。
这些概念和理论往往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学生能够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记忆和理解这些琐碎的细节内容。
3. 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专升本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习题详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习题详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涉及到了资源配置、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些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习题。
一、资源配置1. 什么是稀缺资源?稀缺资源是指相对于人们的需求量来说,其供给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需求的资源。
例如,石油、水等资源都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使用。
2. 解释一下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来进行资源分配。
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价格信号的传递来引导资源分配,从而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由于生产或消费活动对除了直接参与者以外的其他人或社会产生的效应。
它可以是正的(正外部性,如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或负的(负外部性,如工业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
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进行调整。
4. 请举例说明环境税的作用。
环境税是一种通过对污染物排放者征收的税收,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通过对排放污染物征收税收,可以降低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从而激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二、环境保护1. 请解释一下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合理利用后,可以通过自然过程再生、再利用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则是指一旦被耗尽就无法再生的资源,如化石燃料等。
2. 解释一下绿色经济的概念。
绿色经济是指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模式。
它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推动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3. 解释一下生态足迹的概念。
生态足迹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生产和消费一定规模的生物产物和吸收和处理相应的废物和污染物所需的陆地和水资源面积。
生态足迹可以用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以及其对全球资源的需求和压力。
三、可持续发展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小自考专升本环境工程专业考试科目
小自考专升本环境工程专业考试科目一、介绍小自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开放大学(原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设立的一种高等教育考试制度。
考试科目包括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其中专业课是根据考生所报专业的教学大纲确定的。
环境工程专业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专业之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也使得环境工程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小自考专升本环境工程专业考试科目中,考生需要深入学习环境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期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和相关学历。
这不仅对考生的全面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也为相关企业和单位的发展和人才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全面评估小自考专升本环境工程专业考试科目,并共享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环境工程专业考试科目的深度和广度评估1. 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等内容。
在考试科目中,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考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实践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实践是考试科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学习项目管理理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等内容,以提升对环境工程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应用水平。
3. 环境政策法规及法律知识环境政策法规及法律知识是环境工程专业考试科目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以便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履行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4. 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是环境工程专业考试科目的一项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学习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以提升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专业能力。
5.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工程专业考试科目还包括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学习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环保装备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以应对环境污染治理和控制的挑战。
专升本招生专业与统一考试科目对照表
100505
维医学
100506
壮医学
100507
哈医学
100801
中药学
100803
藏药学
100804
蒙药学
100805
中药制药
100806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350101
维吾尔语言文学
350102
哈萨克语言文学
350103
蒙古语言文学
350104
朝鲜语言文学
350105
藏语言文学
政治
外语
大学语文
包装设计
政治
外语
艺术概论
三、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心理学类等除外)
招 生 专 业
统考科目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3
数理基础科学
070201
物理学
070202
应用物理学
070203
核物理
070204
声学
070301
化学
070302
应用化学
070303
082001
航空航天工程
082002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
082004
飞行器动力工程
082005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082006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082007
飞行器适航技术
082008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082009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082101
武器系统与工程
082102
082503
环境科学
082504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的基本理论、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治理基本理论,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学会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基础,并能较系统地参加本课程的学习。
三、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农业经济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基本方法、绿色GDP核算、资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环境税、循环经济、土地资源经济、矿产资源经济环境经济。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借此讲授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相关内容,将理论内容与相关时事热点文件相联系,学会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综合分析现实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多媒体的应用、案例教学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1.教学内容(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2.重、难点提示(1)经济学观点的环境反思;(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资源环境经济系统(3学时)1.教学内容(1)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概念及特征(2)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功能2.重、难点提示资源、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资源产权理论(5学时)1.教学内容(1)一般产权理论(2)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3)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4)资源产权的基本分配(5)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的市场配置2.重、难点提示(1)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2)资源产权制度基本模式;(3)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
2023年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特色简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实践性强的学科,主要涉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气候变化等领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因此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该专业也逐渐成为高校越来越受青睐的热门学科之一。
下面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特色简介:1. 环保意识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深入研究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培养对环保意识的重视。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度了解环保、资源保护和生态问题,专业必修课程通常包括环境经济学原理、现代环境管理、生态经济学等,使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更深刻。
2. 经济学基础扎实: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中,许多课程都有着经济学基础,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这些课程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经济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数据分析能力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数据分析能力,例如: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方法、数理统计等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而且还需要运用这些技能进行复杂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研究。
4. 实践性强:为了培养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通常在校期间需要进行实践与实训。
比如在大型企业实习、资源环境研究院进修、参与社会环保项目等,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就业能力。
5. 国际视野开阔: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属于国际化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国际专业发展趋势、并具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因此,专业的许多课程都会涉及国际经济和环保政策等议题,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
总体来说,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科,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经济学思维、数据分析能力和国际视野,未来可在政府环境部门、环保公司、资源管理机构等继续发展职业生涯。
福建专升本专业对照表
福建专升本专业对照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专升本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职业能力。
福建作为一个教育发达的省份,也提供了丰富的专升本专业选择。
以下是福建专升本专业对照表,希望能对有意向的考生提供一些参考。
1.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自动化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当前社会需求量较大的热门专业之一。
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具备设计、制造和维护电子设备和系统的能力。
2.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类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适应机械制造、设计及自动化相关领域的需求。
3. 建筑类- 建筑学- 城乡规划建筑类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适应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的需求。
4. 经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会计学- 经济学经济贸易类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经济学、贸易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需求。
5.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类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6. 化学与化工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与化工类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化学与化工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适应化工生产、工艺研究及相关领域的需求。
7. 生物与医药类- 生物技术- 药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与医药类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学、医学和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适应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和食品安全领域的需求。
8. 环境与资源类- 环境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 土木工程环境与资源类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适应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相关领域的需求。
2024年山西专升本经济学原理真题
2024年山西专升本经济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1.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的分析方法是()A.微观分析B.宏观分析C.实证分析D.规范分析2.毕业后你打算自己创业开一家奶茶店,为此你放弃了许多选择,其中薪酬最高的教师工作(年薪6万),这6万是你创业奶茶店的()A.机会成本B.会计成本C.工资收入D.销售收入3.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制鞋工人工资的提高,则鞋的供给()A.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判断4.如果消费者消费两个面包时,总效用为20个单位,消费三个面包时,总效用为24个单位,则消费三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为()A.10B.8C.24D.45.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最大可能商品数量的组合的曲线叫做()A消费可能曲线B.无差异曲线C.等产量线D.企业预算线6.如果要素投入增加一倍,产量增加超过一倍,那么表明企业存在()。
A规模报酬递咸B规模报例不变C.规模报递增D.无法判断7,在生产厂商短期成本分析中,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会()。
A.先递减后递增B.先递增后递减C.一直趋于递减D.一直趋于递增8.在生产厂商短期成本分析中,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9.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家厂商所能控制的市场结构是()。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垄断竞争D.寡头垄断10.下列商品和服务中属于公共物品的是()A.面包B.汽车C.服装D.国防11.公地的悲剧属于市场失灵中的()A信息失灵B.垄断性失灵C.外部性失灵D.公共性失灵12.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短暂的失业现象称为()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13.比较优势理论提出者()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俄林D.里昂·惕夫14.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贸易来看,一国经济出现逆差时,在外汇市场上()。
浙江省专升本各类别专业对照表(2024版)
浙江省专升本各类别所含专业比照表(2024版)
类别
所含本科专业名称及其国标码
对口高职高专专业名称及其国标码
文史类
文史类
010101哲学
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
030102T学问产权
030302社会工作
040106学前教化
050107T秘书学
050101汉语言文学
050102汉语言
050103汉语国际教化
660112文秘
660113文物鉴定与修复
660114文化事业管理
660115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
660119应用西班牙语
660120应用阿拉伯语
660137茶文化
660201语文教化
660203英语教化
660213初等教化
660214学前教化
660219综合文科教化
660305体育服务与管理
670308新闻采编与制作
640201餐饮管理与服务
640202烹饪工艺与养分
650101社会工作
650204人力资源管理
660101汉语
660102应用英语
660103应用日语
660104应用俄语
660105应用德语
660106应用法语
660107应用韩语
660108商务英语
660109旅游英语
660110商务日语
660111旅游日语
520504航空服务
520511民航平安技术管理
520601港口业务管理
520602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限制
520603集装箱运输管理
520604港口工程技术
520605报关与国际货运
520801交通运营管理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专升本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专升本1.简介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专升本是指一门涉及资源、环境和安全方面的学科。
这个专业和专业大类涉及到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环保、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矿物资源、土壤科学、林业、水利工程及海洋资源管理等。
2.资源资源是指我们可以利用的任何东西。
在资源环境与安全专业中,环境资源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包括气候、陆地和水资源。
专业人员将研究这些资源的质量、量以及如何利用它们。
此外,他们还可以研究各种天然资源,例如证券、原油、铁矿石和黄金等等。
3.环境环境是我们生活在之中的物理空间。
专业人员将研究我们如何在环境中生存,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他们可能会研究一种特定环境中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污染问题,例如水质问题和空气质量问题。
专业人员通常会与政府和企业合作,以确保国家的环境法规得以遵守。
4.安全安全是保护人类和环境不受威胁或伤害的行为。
安全有很多方面,对于环境和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员来说,通常关注的是公共安全和流程安全。
他们需要了解风险评估和利用技术来管理和减少风险,以确保安全的生产过程。
5.展望在未来,随着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资源环境与安全专业将变得更加重要。
专业人员可以通过找到解决方案和创新技术来保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以及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从而提高公共安全和人类的福利。
另外,在新的技术领域,例如绿色能源和气候变化,专业人员也将发挥关键作用。
6.结论资源环境与安全专业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只有专业人才能够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并可以找到减少浪费的空间,从而为地球节省能量和资源。
如果您对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感兴趣,那么这个专业大类可能非常适合您选择。
资源环境经济学 本科 中国地质大学开卷资料题库及答案
资源环境经济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下列不属于人工环境的是_____。
(4分)(A) 水(B) 娱乐场(C) 农村(D) 矿山企业参考答案:A2.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循环是_____。
(4分)(A) 水循环(B) 氮循环(C) 碳循环(D) 锰循环参考答案:D3. 在可更新的资源中根据_____可分为可更新的商品资源和可更新的公共品资源。
(4分)(A) 资源价值(B) 资源属性(C) 资源产权(D) 资源流动方向参考答案:C4. 下列具体环境问题属于第四次浪潮的资源环境问题有_____。
(4分)(A) 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B) 环境污染引发的生物性病变(C) 放射性污染(D) 全球变暖参考答案:B5. “零增长”属于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4分)(A) 悲观派(B) 乐观派(C) 现实派(D) 协调派参考答案:A6. 《21世纪议程》是在哪一次世界性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
_____(4分)(A) 1972年斯德哥尔摩大会(B) 1975年鹿特丹会议(C)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会议(D) 1997年京都会议参考答案:C7. 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较小程度的变动,此时称为_____。
(4分)(A) 完全弹性(B) 缺乏弹性(C) 富有弹性(D) 单一弹性参考答案:B8. 下列哪种表述错误的是_____。
(4分)(A) 支付意愿取决于环境物品的需求程度(B) 支付意愿随着收入不同而不同。
(C) 小区垃圾堆清除的支付意愿大于防止空气恶化的支付意愿(D) 环境支付意愿与人的健康程度无关。
参考答案:D9. 党的()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4分)(A) 十六大(B) 十七大(C) 十八大(D) 十九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10. 下列属于初级生产要素描述正确的是()(4分)(A) 资本和基础设施(B) 资本和劳动(C) 土地和劳动(D) 资本和土地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资本属于生产者生产出来的高级要素。
(环境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1、资源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它们往往以原始(自然)状态进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提高人类当前或未来的福利。
资源经济学角度考虑:1)具有用途并产生价值的物质2)资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变化,人们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随着人们需求、物质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将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资源)3)稀缺性。
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强调资源的数量和人们的需求相比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有别于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资源范畴。
4)天然性:(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类的经济过程)2、资源的分类非再生资源:1)又称为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2)资源的存储量一定,主要是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可再生资源:1)又称可更新资源或非耗竭性资源2)该类资源的存储量是在自然过程中或在人类参与下可以更新或持续补充² 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联系:1.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2.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避免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或者非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3、共享资源指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具有法律上的所有者,但不能行使其权利的例如:公海、草原、河流4、资源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地域性(区域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3多用性(可以在多种用途之间分配,如水资源)4数量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数量在技术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第二章1、资源稀缺的概念: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
主要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2、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是怎么回事,举例,判断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专升本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专升本1. 引言资源环境与安全是指在当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为了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维护安全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和研究。
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与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大类专升本的学习旨在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安全管理、保护与利用的实践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2. 资源环境与安全的概念资源环境与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以及安全的维护等方面。
资源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环境是指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所依存的外部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安全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受威胁、不受损害的状态。
资源环境与安全的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资源是环境的基础,而环境则是资源的载体和保障。
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才能保证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污染和破坏会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安全是资源和环境的保障,只有保证安全,才能有效地保护资源和环境。
3. 资源环境与安全的重要性资源环境与安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农业、工业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将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环境保护与改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合理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3.3 社会稳定与安全保障资源环境与安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破坏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安全的保障是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基础,加强资源环境与安全管理,能够提升社会的安全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环境经济学(专升本)
问答题
1. 可再生资源(5分)
标准答案是:可再生资源:能够运用自然力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
2. 排污权交易(5分)
标准答案是:排污权交易指在某一地区根据环境质量控制标准,预先确定各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水平,形成“污染权”的稀缺市场,当某排放企业排放水平低于允许的排放水平时,就可以将它富余的排放权出售给另一个排放企业或进入排污权市场进行交易,从而使另一个企业获得比允许排放量更多的排污权。
3. 卡特尔(5分)
标准答案是:卡特尔是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独立企业,为垄断某一特定市场而组成的联盟。
按现行用法,指对世界市场的垄断。
4. 可持续发展(5分)
标准答案是: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当代人需要,且不危及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基础上的发展。
5. 生产可能性曲线(5分)
标准答案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经济人(包括一个厂商、地区或国家)总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资源禀赋也是有限的,其生产能力能够生产两种商品的轨迹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6. 水资源有哪些经济特性?(10分)
标准答案是:水资源的经济特性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可再生性、随机性和流动性、市场的区域性、水资源利用的外部性、水资源的非排他性
7. 环境质量、增长和资源之间有什么关系?(15分)
标准答案是: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
经济增长产生污染物,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是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投入,它们支持着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可用于商品的生产,也可用于污染物的减排活动。
8. 技术进步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影响有哪些?(15分)
标准答案是:技术进步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影响有:
①、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开采成本
②、技术进步使多时期内开采成本连续下降,资源的总边际成本下降。
9. 什么是污染者付费原则?(15分)
标准答案是:污染者付费原则(PPP):即污染者应该承担由政府决定的控制污染措施的费用,以保证环境处于可接受的状态。
换言之, 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产生污染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中, 应当包括这些控制污染措施的费用。
10. 请推导帕累托最优情况下环境质量的优化。
(20分)
标准答案是:详见书P61-63。
要求画图,详细写出推导过程。
1. 清洁发展机制(5分)
标准答案是:清洁发展机制:是在有关发达国家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消除贫困这一两大争论焦点之间达成的一种权衡。
核心内容是发达国家出资和出先进技术设备,在发展中国家境内共同实施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减排项目,由此获得经过公证的减排量,作为遵守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定量化限控和减排承诺的一部分贡献。
2. 贸易壁垒(5分)
标准答案是: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
对国外国间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