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复习资料
著作权法考试(习题卷1)
![著作权法考试(习题卷1)](https://img.taocdn.com/s3/m/37b5c77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3.png)
著作权法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7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张某创作学术论文一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某只有在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B)张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C)张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D)张某的论文须加注版权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答案:B解析:2.[单选题]作家王某署名“桓公渡江”,在甲网站发表题为“星河在上”的文章,乙出版社的《现代小说》收录该文,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小说作为范围编入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作家在甲网站的署名方式不合法B)“星河在上”在《现代小说》中被正式发表C)丙可以不经该作家同意使用“星河在上”,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D)丁网站未经该作家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答案:C解析:丁网站应当经过该作家同意,因为小说的著作权人是作家而非甲网站,所以无需经过甲网站同意。
3.[单选题]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邻接权的是?A)表演者权B)版式设计权C)录音录像制作权D)广播组织者权答案:B解析:4.[单选题]以下权利中,哪项属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A)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B)改变作品,创作出新作品的权利C)公开陈列美术作品的权利D)将英文著作转换成中文著作的权利答案:A解析:著作权法第十条5.[单选题]甲公司在报纸上向社会征集广告用语,声明被采用的应征者将获得奖金2000元。
乙设计的独特广告语应征后被选中,获得2000元奖金。
甲公司使用该广告语三年以后,乙对广告语的著作权提出主张,要求甲公司停止使用。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广告语属于商务用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B)甲公司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C)乙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但其主张已超过诉讼时效D)乙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但甲公司可以在其商业活动中使用该广告语答案:DA)记者为所在报社采编的人物专访B)设计人员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创作的工程设计图C)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编写的教案D)专业作家创作的报告文学答案:B解析:7.[单选题]根据我国新修著作权法,关于表演权利,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演员进行职务表演的,演出单位对该职务表演享有权利B)演员进行职务表演的,享有表明身份的权利C)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D)许可他人出租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答案:D解析:根据著作权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可知。
著作权复习题
![著作权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63b24a910ef12d2bf9e793.png)
1。
著作权法保护得就是(B).A.思想 B。
思想得表达 C。
创作行为 D.作者得人格2、下列哪项不受著作权法得保护?(A )A.通过互联网发布得时事新闻 B.建筑物得工程设计图C.未发表得小说D。
用文字记录得舞蹈动作设计3、下列关于作品得表述正确得就是(A)。
A、创作就是作品产生得前提条件B、作品得载体就是借助于作品所传达出来得表达作者思想或情感得信息C、作品得载体只能就是惟一得D、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得作品必须就是高质量得4、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种说法就是正确得?(B )A、某14岁得初中生创作得诗歌,其著作权自该初中生成年之日起产生B、某书法家创作得书法作品,其著作权自该书法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C、某作家创作得小说,其著作权自该小说首次发表之日起产生D、某电影公司拍摄得电影,其著作权自该电影公映之日起产生5、李某以乡村教师常某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并请王某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该小说作者得哪种说法就是正确得?(A )A、只有李某就是作者 B、只有常某就是作者C、只有李某与常某就是作者D、李某、常某与王某均就是作者6、2010年作家钟某创作完成了一部小说,但未发表,也未明确表示不发表.后钟某将该小说得手稿送给好友李某收藏。
2011年钟某因病去世,立下遗嘱由其唯一得儿子继承全部遗产。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有关该小说发表权得下列哪种说法就是正确得?(B)A、该小说得发表权应由李某行使B、该小说得发表权可由钟某之子行使C、该小说得发表权应由钟某之子与李某共同行使D、该小说得发表权已不受著作权法保护7.李某、胡某与张某分别就是某影片得编剧、导演与制片人。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说法哪些就是错误得?(B)A.张某享有该影片得著作权 B。
胡某享有该影片得著作权C。
胡某享有署名权 D。
李某有权就该影片得剧本单独行使著作权8、张某创作了一部小说,李某经张某同意将该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某电影公司欲将该剧本拍成电影,则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A、该电影剧本得著作权由李某享有B、该电影剧本得著作权由张某与李某共同享有C、电影公司拍摄该电影只需征得李某同意D、电影公司拍摄该电影只需征得张某同意9。
知识产权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9efb0295901020207409c3d.png)
考试提纲1. 作者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
答:《伯尔尼公约》将作者列为第一保护主体,保护其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精神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收回权。
其中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所有成员国必须保护的精神权利。
精神权利不依赖经济权利而独立存在,即使经济权利已被转让,精神权利依然由作者享有。
公约规定的经济权利包括翻译权、复制权、表演权、广播权、朗诵权、改编权、录制权和制片权。
另外公约还规定了追续权,但不是最低保护要求,由各成员国自行规定。
2. 作品的独创性。
答:独创性亦称原创性,是作品的本质属性。
各国著作权法都将独创性作为作品享有著作权的先决条件之一。
独创性是指作品由作者自己通过智力劳动创作而成,而非抄袭之作。
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与专利制度中发明的新颖性要求不同。
发明的新颖性要求意味着发明必须是首创的,前所未有的。
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仅意味着作品是非抄袭的和有差异的即可,即使表现形式与某一已有作品因偶合而相似也无妨。
例如,两个人在同一位置、同一时间拍摄同一景物而产生的两张相似的照片,由于并不是相互翻拍的产物,因而都可以成为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分别受到保护。
3. 专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保护期限。
答:专利的种类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只在法定期限内有效,在我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算。
(专利权属于一种工业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等工业产权的基本特点。
)4. 商标的显著性。
答:显著性是指商标所具有的标示企业商品或服务出处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企业之商品或服务的属性。
作为商标保护的“灵魂”和商标法正常运行的“枢纽”,商标显著性一直以来都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特别关注。
商标显著性的划分:(1)构成商标的符号要素为自创无含义的单词或词组、或由动物卡通造型或通过特殊手法表现出的形态的,则属于强商标,例如使用在“冰箱”上的“海尔”商标、使用在“彩色胶卷”上的“柯达KODAK”。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2589002eff9aef8941e0676.png)
知识产权法复习参考资料一、知识产权总论1.知识产权: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商业标志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主体间因知识产权的归属、利用、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知识产权的内容:1、控制权——控制知识产权客体的权利,主要通过法律赋予的垄断权来实现2、利用权——按照知识产权客体的性质与用途对其进行使用的权利3、处分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知识产权命运的权利4、收益权——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使用或处分,获得财产收益的权利二、著作权法1. 著作权: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特征:1)客体范围广泛、多样2)内容丰富3)产生无须履行法律手续4)行使受到限制最多2. 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著作权与所有权分属民事权利体系中的知识产权与物权两个不同的领域,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标的不同所有权的标的是动产或不动产等有体物,所有权主要表现为对有体物的支配权。
著作权则不同,它的标的是无形的人类精神与智力活动的成果,是思想或情感的一定表现,故著作权的独占性完全出自法律的规定,而不是由于标的物本身的性质。
●权利的完整性不同所有权作为绝对权利,其属性是最完整的,它既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地域的限制。
著作权虽然也是一种绝对权利,但受到时间、地域和权利本身的种种限制,并最后丧失,直至进入公有领域,因此是一种不完整的绝对权利3. 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保护对象不同前者:表达该思想内容的具体形式后者:抛开表达形式而保护技术方案本身●保护条件不同前者:要求“独创”,不要求“首创”后者: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权利产生程序不同前者:创作完成即自动产生,无登记注册程序后者:申请、审查、批准、公告、颁发专利证书●适用领域不同前者:文学、艺术领域后者:工业领域4. 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权利属性不同著作权具有人身与财产双重属性商标权是一种财产权,不具有人身属性●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不同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商标只要求识别性●权利的取得方式不同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商标权一般须经注册登记才能产生5. 著作权法的作用●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优秀作品的传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全人类的科学文化水平6. 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保护作者权益原则:保护作者权益,既指著作财产权,又指著作人身权;●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与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原则。
知识产权法(含答案)
![知识产权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50ce03647d27284a735100.png)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大纲(答案供参考)一、著作权法复习题目1. 下列选项中,属于口述作品的是()A.散文 B.即兴演讲 C.相声 D.书2.著作权法规定的出租权适用于以下所列的哪一类作品?( )A.音乐作品B.美术作品C.电视剧D.文字作品3.某大型商场在营业期间,通过录放设备播放音乐CD盘,以营造良好的购物气氛,依著作权法的规定,该商场应当( )A.经该录音制品的制作人许可并支付报酬B.经音乐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C.经音乐作品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D.经以上三方许可并支付报酬4.以下所列举的表演者中,依法享有表演者权的是( )A.相声演员、电影演员、服装模特B.杂技演员、歌唱演员、话剧演员C.舞蹈演员、武术表演者、京剧演员D.体操表演者、音乐演奏者、马戏表演者5.以下对作品的使用行为,属于法定许可使用的是( )A.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B.表演者在营业性演出活动中演唱他人已发表的音乐作品C.使用他人已发表的摄影作品制作公益性广告D.将他人已发表的作品改为盲文出版6. 张某独立创作出一篇学术论文。
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A.张某只有在其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B.张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C.张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D.张某的论文须经做上版权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7.下列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邓小平理论B.盲文读物C.教授的即兴授课D.地图8.依著作权法的规定,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著作权应属于()A.制片人B.演员C.导演D.电视台9.甲在各地游历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摄影作品。
1998年3月7日甲在某处拍摄时不幸坠崖身亡。
1999年5月6日某出版社经甲继承人的许可,出版了一本甲生前未发表的摄影作品集。
该摄影集中作品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届满日期为()A.2048年3月7日B.2048年12月31日C.2049年5月6日D.2049年12月31日10.甲完成了一部小说的创作,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甲享有著作权的起算时间是()A.小说发表的时间B.创作完成的时间C.版权局进行登记的时间D.小说加注版权标记出版的时间11.下列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邻接权的是()A.表演者权B.录音录像制作者权C.广播组织者权D.出版者版式设计专有权12.甲、乙合作一部小说,发表于1945年6月1日,修订于1949年5月1日,甲于1950年7月1日去世,乙于1968年9月1日去世,问,该小说著作权保护期的截止时间为()。
著作权法总复习题
![著作权法总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410997d15abe23492f4d14.png)
著作权法总复习题一、单选题1.著作权保护的是()A. 作者的思想、理论、观念等思维B. 作品的内容和形式C. 作者对某一作品的特定表达D. 作品内容本身2.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是指()A.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B.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具有新颖性的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C.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具有独创性的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D.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具有新颖性的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3.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A.发表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权修改权B.署名权,确认作者身份权,发行权,修改权C.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修改权D.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权4.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不得行使下列哪项著作权A.发表权B.署名权C.修改权D.保护作品完整权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的作者只有()A.署名权B.发表权C.使用权D.获得物质报酬权6.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A.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的第50年的12月31日B.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之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C.3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的第30年的12月31日D.50年,截止于作品完成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7.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取报酬权的保护期为()A.作者终生 B.作者死亡后50年 C.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 D.不受限制8.一部作者身份不明的文学作品,依照法律规定,对其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A.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12月31日B.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月1日C.50年,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第50年的12月31日D.50年,但作者自创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予以保护9.编辑作品的著作权属于A.编辑人B.原作品作者C.出版社D.编辑人与原作品作者共同所有10.下列选项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A. 广播电视节目预告表B. WPS2000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C. 某单位创作的北京市地图D. 某艺术家创作的雕塑11.受委托创作的作品,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A.委托人B.受托人C.委托人与受托人共有D.由双方重新约定12.录象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象制品的A.不管该作品是否发表,都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B.如果作品已发表,则不必经著权人许可,但应支付使用费C.如果作品未发表,则应经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使用费D.不管该作品是否发表,都不必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支付报酬13.通过因特网传播他人享有版权的作品,____。
著作权复习题
![著作权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b31f5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5.png)
1.著作权法保护的是〔B 〕。
A.思想 B.思想的表达 C.创作行为 D.作者的人格2.以下哪项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A 〕A.通过互联网发布的时事新闻 B.建筑物的工程设计图C.未发表的小说 D.用文字记录的舞蹈动作设计3.以下关于作品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
A.创作是作品产生的前提条件B.作品的载体是借助于作品所传达出来的表达作者思想或情感的信息C.作品的载体只能是惟一的D.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必须是高质量的4.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 〕A.某14岁的初中生创作的诗歌,其著作权自该初中生成年之日起产生B.某书法家创作的书法作品,其著作权自该书法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C.某作家创作的小说,其著作权自该小说首次发表之日起产生D.某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其著作权自该电影公映之日起产生5.李某以乡村教师常某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并请王某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以下关于该小说作者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A.只有李某是作者B.只有常某是作者C.只有李某和常某是作者D.李某、常某和王某均是作者6.2021年作家钟某创作完成了一部小说,但未发表,也未明确表示不发表。
后钟某将该小说的手稿送给好友李某收藏。
2021年钟某因病去世,立下遗嘱由其唯一的儿子继承全部遗产。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有关该小说发表权的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A.该小说的发表权应由李某行使B.该小说的发表权可由钟某之子行使C.该小说的发表权应由钟某之子和李某共同行使D.该小说的发表权已不受著作权法保护7.李某、胡某和张某分别是某影片的编剧、导演和制片人。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以下说法哪些是错误的?〔B〕A.张某享有该影片的著作权 B.胡某享有该影片的著作权C.胡某享有署名权 D.李某有权就该影片的剧本单独行使著作权8.张某创作了一部小说,李某经张某同意将该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某电影公司欲将该剧本拍成电影,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A.该电影剧本的著作权由李某享有B.该电影剧本的著作权由张某和李某共同享有C.电影公司拍摄该电影只需征得李某同意D.电影公司拍摄该电影只需征得张某同意9.甲经乙许可,将乙之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丙获该剧本手稿后,未征得甲和乙之同意,将该电影剧本改编为电视剧本并予以发表,以下对丙之行为之说法哪项是正确之?〔D〕A.侵犯了甲之著作权,但未侵犯乙之著作权B.侵犯了乙之著作权,但未侵犯甲之著作权C.不构成侵权D.同时侵犯了甲之著作权和乙之著作权10.著名画家何某将其创作的奔马图赠送给某美术馆。
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笔记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
![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笔记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https://img.taocdn.com/s3/m/6535afd3eefdc8d376ee32f2.png)
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笔记: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第一节著作权内容概述一、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密不可分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
作者终身享有著作人身权。
作者死后,作者的著作人身权可依法由其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国家的著作权保护机关予以保护。
一般认为,它不能转让、剥夺或继承。
二、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著作人身权的对称,指作者及传播者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
第二节著作人身权一、发表权1、是作者依法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和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
是著作权的首要权利。
2、成立特征:著作权人要有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意思表示;要有将作品以某种方式公开,并为不特定的多数人知晓的事实。
3、推定同意发表:许可他人使用;未发表的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转让他人。
二、署名权:是作者为表明其作者身份,在作品上注明其姓名或名称的权利。
三、修改权:是作者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
例外:1、报社、杂志社可对投稿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无须征得作者同意。
2、美术作品原件出售后,著作权人如想修改作品,须征得美术作品原件所有人同意。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三节著作财产权一、复制权: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它是著作财产权中最基本的权能。
是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往往与发行或广播权连在一起使用。
二、发行权:指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或其复制品的权利。
三、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四、展览权:是将作品原件或复制件公开陈列的权利。
五、表演权:亦公演权、上演权。
指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
特点在于必须以公开的方式进行,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
表演他人作品应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概述)
![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30ac02a98271fe910ef9a0.png)
1. 知识产权的客体不包括( ) A.智力成果 B. 经营性标记 C. 专利技术 D. 特定的行为
2.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独占性
B.时间性
C.地域性
D.非物质性
3.欧洲第一个授予出版商印刷出版专有权
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威尼斯共和国
4. 知识产权是一种( )
(一)著作权的概念
1、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又称版权(copyright), (author’s right)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 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性 权利,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1、著作权制度产生的前提 (1).印刷术的发明 (2).商品经济制度 (3).权利理念
活字印刷(宋毕升,1450年谷腾堡)(例图)
(三)著作权的性质与特征 1、著作权性质与特点
著作权性质的三种不同观点:
精神所有权说
人格价值说
商业版权说
1、精神所有权说
18-19世纪流行于英、法、德、美等国 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著作权是所有权的 一种,作者是著作权的主体,他首先享有著 作物的独占权,如同有形财产的所有权一样, 其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应该是绝对的。
2019-11-14
33
第二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
• 一、著作权概述 • 二、著作权的客体 • 三、著作权的内容 • 四、著作权的主体 • 五、邻接权 • 六、著作权的利用 • 七、著作权的限制 • 八、著作权的保护
一、著作权概述
• (一)著作权的概念 •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三)著作权的性质与特征 • (四)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 (五)著作权法的概念和范围 • (六)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知识产权假期复习题(3)
![知识产权假期复习题(3)](https://img.taocdn.com/s3/m/b4cef00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0.png)
假期知识产权法练习题1、知识产权的概念:是法律赋予人们对其创作物享有的权利2、特征①客体的非物质性:不占空间,依附于某种载体②地域性:空间效力的有限性③时间性:保护期的有限性④独占性:排他性/专有性⑤法定性,也称国家授权性3、著作权的发展与演变?①特许出版时期:特许出版时期主要保护出版商的利益②现代著作权时期:保护作者的利益4、著作权的特征:①内容的双重性②具体化的专有性③著作人身权保护期的无限性5.著作权的取得?一、著作权取得制度的种类(1)自动取得制度。
著作权自动取得,指著作权因作品创作完成、形成作品这一法律事实的存在而自然取得,不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
(2)注册取得制度。
注册取得,指以登记注册作为取得著作权的条件,作品只有登记注册后方能产生著作权。
著作权注册取得的原则,又称为注册主义。
(3)其他取得制度。
其他取得方式包括:1、作品必须以有形物固定下来,才能获得著作权。
2、以著作权标记获得著作权。
(二)我国著作权取得制度:自动取得制度3、作品的概念: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的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4、构成作品的四要件:①人类的智力成果。
②能以一定的形式表现。
③产生在文学、艺术领域内。
④有独创性。
5、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一、超过保护期的作品二、不适用著作权法的对象①法律、法令、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它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包括全国人大的、国务院的、国务院各部委的,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各级公、检、法机关的文件。
②单纯事实消息。
③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三.违禁作品,就是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一方面,因违禁作品符合作品的实质条件,又因为著作权法实行自动取得原则,所以,违禁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能依法自动产生著作权。
6、美术作品: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美术作品著作权归属是美术作品的创作人。
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b5cab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0.png)
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一、引言知识产权法是指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商业秘密法等。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知识产权在促进创新和保护知识创造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考知识产权法是一门重要的法律课程,考生们需要系统复习以确保考试顺利通过。
本文将为考生们提供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的资料和重点内容。
二、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保护创作权益的法律体系。
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
专利法保护发明创造,商标法保护商品标志,著作权法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
此外,商业秘密法也是知识产权法的一部分,保护商业秘密和保密信息。
三、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要点1. 专利法复习要点专利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种,可保护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
专利法主要内容包括专利主体、专利申请、专利审查和专利权的保护等。
复习时需关注专利的定义和分类、申请和授权程序、保护范围和期限等重要内容。
2. 商标法复习要点商标是商品和服务的标志,标识品牌和标识来源。
商标法保护商标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
复习时需重点关注商标的定义、注册程序、商标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商标侵权和争议解决等内容。
3. 著作权法复习要点著作权是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包括文学、音乐、美术、建筑、摄影等。
著作权法保护作品形式、权利人和权利范围。
复习时需关注著作权的定义和实质要件、权利的取得和内容、侵权行为和违法责任等内容。
4. 商业秘密法复习要点商业秘密是商业信息的保密内容,包括技术秘密和商业信息秘密。
商业秘密法保护商业秘密的保密和保护。
复习时需关注商业秘密的定义和内容、保护措施和保密义务等重要内容。
四、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方法和建议1. 建立复习计划: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系统性地复习知识产权法的各个方面。
2. 多种学习资源:除了自考教材,还可以使用网络资源、参考书籍、模拟试题等多种学习资源,帮助理解和掌握知识。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a767c70722192e4436f694.png)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知识产权法一、名词解释寇存库1、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2、表演者权:表演者权,是指表演者依法对其表演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3、表演权:即公演权、上演权。
指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
4、作品:是文学、艺术或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5、著作权穷竭:是指以销售方式将作品原件或复制件投放市场后,任何人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且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继续发行销售该作品原件或复制件,而不构成侵权。
6、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7、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通过许可14、驰名的商标,该商标所有人可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不受注册商标专有权的拘束。
17、发明: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18、实用新型: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19、外观设计: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0、地理标志: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的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21、植物新品种权: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权。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
22、发表权: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3、出租权: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24、许诺销售:指销售前的推销或促销行为,包括通过广告、订单、发布消息等手段表示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
25、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又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其在后申请以第一次专利申请的日期作为其申请日,专利申请人依法享有的这种权利,就是优先权。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78706b7c5da50e2534d7f7f.png)
⏹知识产权法⏹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基本认识⏹第二节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三节国际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二章著作权⏹第一节著作权概述⏹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第三节著作权的内容⏹第四节相关权⏹第五节著作权的保护限制与利用⏹第三章专利权⏹第一节专利制度概述⏹第二节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第三节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第四节专利权的保护⏹第四章商标权⏹第一节商标及商标法概述⏹第二节商标权的内容取得与终止⏹第三节商标权的利用⏹第四节商标权的保护⏹第五章其他知识产权⏹第一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第二节商业秘密权⏹第三节地理标志权⏹第四节植物新品种权⏹第五节反不正当竞争⏹使用教材: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基本认识⏹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人类劳动成果依法产生的专有权利。
⏹狭义: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
包括著作权(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
⏹广义:狭义知识产权+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民事权利。
⏹知识产权有向信息产权扩充的趋势。
如:知识信息;公共信息;商业信息。
⏹知识产权属于私权,应加以保护是共识。
⏹知识产权我国法学界称”智力成果权“;台湾学者称”智慧财产权“;国外称”无形财产权“。
⏹第一节知识产权基本认识⏹2、知识产权的范围⏹WIPO(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3类:一、创造性成果权。
著作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
二、经营性标记权。
商标权、商号权、地理标志权、其他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标记权等。
三、经营性资信权。
特许经营权、信用权、商誉权等。
⏹TRIPS(agreement on trade rel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7种: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公开信息专有权(商业秘密权)。
知识产权法自考复习重点
![知识产权法自考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c4cc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b.png)
知识产权法自考复习重点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点1)知识产权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但知识产权是可以转让的。
2)知识产权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但知识产权是可以分割的。
3)知识产权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但知识产权是有地域内的有效性的。
4)知识产权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但知识产权只在一定时间内有效。
二、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著作权法1、著作权、著作权法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著作权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旨在调整因创作、传播和使用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著作权的主体和归属著作权的主体:作者。
法人作品,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
著作权的归属:一般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3、著作权的客体和内容著作权的客体:作品。
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职务作品、委托作品、合作作品、汇编作品按一定规则确定著作权。
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法保护。
著作权的内容: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4、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和限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作者生前及死后50年。
合作作品截止最后一个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著作权的限制:合理使用(个人使用,新闻报道使用,公务使用,图书馆陈列或保存版本等使用)、法定许可(报刊转载,录音录像,教学教材等使用)。
四、专利法1、专利、专利法概述专利是指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创造经申请专利并经专利机关审查,认为符合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则授予专利权。
发明或设计人(或单位)称专利权人,享有专利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著作权制度概述 一、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著作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版权与著作权系同一语。
版权。
作者权。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著作权制度的起源 “无传播即无权利”。
著作权法律制度随传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产生并进一步发展。
(二)西方诸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沿革 三、我国近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一)我国近现代著作权法律制度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
四、中国现行著作权法渊源 1.《著作权法》及其附属法律2. 其他基本法律3. 司法解释4. 国际条约五、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 (一)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1. 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而所有权的客体是有形物体。
2. 著作权对象利用的特殊性。
所有权只能对有形物体进行物质上的利用,而作品则具有上演、广播、发行等特殊利用方式。
3. 著作权权能的可分性。
对于所有权不能就同一内容数次处分,而著作权的同一权能却可以处分多次。
4. 著作权存续的有限性,所有权存续是永久的,只要原物不灭失,所有权就将永远存在。
5. 著作权具有人身依附性,而所有权则表现为单独的财产权性质。
(二)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1.取得保护的方式不同。
著作权是实行自动保护原则,而商标权实行的是注册原则。
2.受保护的条件不同。
作品只要是各自独立完成,不论它们之间是否相同、类似,都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商标权则不同,凡与已注册的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品标识,依照各国的商标法往往不能取得专用权。
著作权和商标权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发生交叉关系,即商标设计图案可以作为商标受商标法的保护,也可以构成一件艺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此外,著作权和商标权也可能发生抵触,即未经他人同意以其作品作为商标标志时,则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三)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 1. 著作权并不保护作品的思想,而只保护作品的表达方式。
而专利权所保护的是发明创造的构思、内容。
2. 著作权并不要求保护的作品是首创的,而只要求它是独创的。
而对于同一内容的发明,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
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在实用美术作品保护上可能会发生交叉。
第二章 著作权客体 第一节 作 品 一、作品的概念作品,是指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二、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条件1. 独创性,即作品属于作者自己的创作,完全不是或基本不是从另一作品抄袭来的。
2.可复制性。
三、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类别1. 文字作品。
2. 口述作品。
3.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 美术、建筑作品。
5. 摄影作品。
6. 电影作品及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 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 计算机软件。
9.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10.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作品。
四、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1.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2. 法律、法规及官方文件3. 时事新闻4.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第三章 著作权主体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著作权主体,也称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二、著作权主体的分类 (一)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1.原始主体,是指在作品创作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2.继受主体,是指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
继受主体享有的著作权是从原始著作权主体那里取得的。
3.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之间的区别在于:(1)原始主体的资格基于创作行为或法律规定直接产生,而继受主体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以他人原有著作权的合法存在为条件。
(2)原始主体可能享有完整的著作权,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则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或全部。
(二)完整的著作权主体与部分的著作权主体 1.完整的著作权主体,是指拥有作品中的全部财产权及全部人身权利的主体。
2.部分的著作权主体,是指仅拥有作品中的部分人身权利或部分财产权利的主体。
(三)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的划分是以著作权人所具有的国籍为标准而划分的。
内国主体包括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外国主体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第二节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 一、作者的确认1.创作作品的人是作者,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其他服务的人不能认为是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为作者。
2.创作是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
二、视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因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或法律规定取得著作权二、因合同取得著作权三、特殊的著作权主体——国家 第四节 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一、雇佣作品(职务作品)的权利主体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1. 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如果在作品完成后的两年内,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不使用,那么作者可以要求单位同意由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其许可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
作品完成两年后,单位可以在其业务范围内继续使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第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二、委托作品的权利主体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合同未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三、合作作品的权利主体1.合作作品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创作的作品。
包括可以分割与不可分割的合作作品。
2.合作作者的条件:(1)合作作者必须有共同的创作愿望;(2)合作作者必须都参加了共同的创作劳动。
3.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者通过协商一致行使著作权;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对于可以分割的合作作品,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四、演绎作品的权利主体1.演绎作品,是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2.演绎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时,应尊重原作品的著作权。
3.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演绎作者,但演绎作者仅对演绎部分享有著作权,并不得阻止他人对原作品的再次演绎。
4.三人使用演绎作品,必须征得原作作者和演绎作品作者的双重同意。
五、汇编作品的权利主体1.汇编作品,是指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
2.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是汇编人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权利主体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七、美术作品的权利主体1.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
2.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八、匿名作品的权利主体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
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
如果匿名作品是公民所作,作者死亡后,其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有义务保护其著作人身权。
第四章 著作权内容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一、著作人身权的概念和性质 1.精神权利2.著作人身权具有永久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剥夺性的特点。
重要二、著作人身权的内容1.发表权:是指决定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即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是指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使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5.收回权:是指作品在有正当理由的前提下,以赔偿使用者的经济损失为条件而收回已公开发表的作品的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目前尚未对此作出规定)。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一、著作财产权的概念和性质1.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指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
2.著作财产权的性质: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
二、著作财产权的内容1.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者多份行为的权利。
2.表演权:是指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3.广播权: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或者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4.展览权:是指公开陈列展出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5.发行权:是指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6.改编权:是指在原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原作与改编作品的区别仅在于表现形式的差异,但二者的内容基本一致,同时原著的某些独创性特点同样会反映在改编作品中。
7.翻译权:是指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8.汇编权:是指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进行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9.摄制权:是指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的权利。
10.出租权:是指著作权人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11.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12.放映权:是指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与期限 一、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自动取得制度著作权自动取得,是指当作品创作完成时,作者因进行了创作而自动取得作品的著作权,不再需要履行其他任何手续。
这种获得著作权的方法被称为“无手续主义”、“自动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