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看海》教案设计(精品)

合集下载

《第1课看海》课教案分享

《第1课看海》课教案分享

2024年的春天,孩子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第1课看海》。

这是一门以生动的海洋故事为主线,贯穿自然科学、语言文学、艺术绘画、社会知识等多学科的涉足综合课,深受学生们喜爱。

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我与同事们精心设计全新课程的教案以及知识竞赛环节。

1、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调查、观察、问题解决及与之相关的思维;(2)通过眼睛看海、耳朵听海,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地理现象;(3)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记忆和信心;(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1)生态环境知识,如海洋污染、珊瑚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地理知识,如浪涌、潮汐、温度等;(3)社会知识,如旅游、渔业和海上交通等。

3、教学过程(一)热身环节为了让孩子们富有期待和兴奋,我们让一位孩子代表太阳,伸出双手放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光和热束到地球表面,孩子们也随之跳跃、伸展手腕,做出欢迎、感受、内心期待的动作。

(二)学习环节1.观察海洋环境我们在远足时遇见了一只落单的小红鱼,孩子们需要通过观察和调查,找出它的生存环境和适饵食物。

孩子们观察到小红鱼生活在漂流的塑料袋里,教师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的危害和对珊瑚礁及海洋负面影响。

2.听海的声音我们在海滩上听海的声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挖沙构设,模拟出海水从岸边、沙子、石头流过的声音,孩子们也可以自由组合出各种自己认为最可能的“音乐”,感受渔民和旅游者们在海上的日子。

3.情景表演通过小组合作,孩子们可以选择喜欢的一个场景,模拟出海上旅游、抓捕小龙虾、新闻评论等情景表演,将课堂变成一个艺术的展演场。

(三)知识竞赛环节1.海洋双语问答我们用英语和中文编写了一份海洋双语问答,孩子们分成多个组别,通过趣味对抗的方式,测试知识点覆盖和合作能力。

2.海洋游戏环节我们还准备了海洋轮播答题、海洋填字挑战、推理漫画、海洋智力小游戏等多种内容,帮助孩子们准确快速掌握学习内容。

4、感想互动环节在感想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验,并表达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视。

《看海》教学设计(精选6篇)

《看海》教学设计(精选6篇)

《看海》教学设计(精选6篇)《看海》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海》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海》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重点: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读通课文。

对策: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课文中逐步理解词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题目上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1、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读课文,每人读3个自然段。

别人在读时要仔细听,有读得不对的帮助指出,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巡视)2、谁来试试?指名读课文,指点读准“登上、喏、天哪、苍鹰”。

三、配音解读1、现在你们能回答刚才提的问题了吗?2、相机用简笔画板书。

3、你想来看看苍鹰是怎样指点青蛙的吗?(画面没有声音)4、你觉得动画片少了什么?你愿意为它配音吗?5、研究如何才能配好音。

6、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配音,同桌合作。

7、指名表演,让学生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请配得好的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相机出示高山的画面或图片,让学生体会山高,青蛙因此望而却步。

练读青蛙的话)8、小结:青蛙虽然受到苍鹰的指点,但对登上高山完全没有信心,那它是怎样登上山顶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认读所有生字。

2、出示生字:“登、苍、善、展、失”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3、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4、书空笔顺,交流写时的注意点。

五、布置作业在习字册上写好新学的5个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看海》教学设计

《看海》教学设计

丽和神秘。
03
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海洋相关的经历,如曾经去过海边、看过
海豚等,以增加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关于海洋的问题,如“海洋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 “如何保护海洋环境?”等,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加深学生对海洋的认识。
写作手法
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 象。
重点词汇和短语
重点词汇
蔚蓝、浩渺、波涛汹涌、海天一 色、浪花拍岸
重点短语
波光粼粼的海面、汹涌澎湃的巨 浪、白浪翻滚的海岸、奔腾不息 的海水
重点句子
“蔚蓝的海面一望无 际,波光粼粼的海面 映照着天空的云彩。 ”
“海天一色,仿佛天 地间只有这一片壮丽 的海洋。”
05 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01
02
03
04
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和掌握程度。
作业评估
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 堂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
能力。
小组讨论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 观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
表达能力。
测试与考试
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全面了 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重点句子的背诵和默写
总结词
提升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要求学生进 行背诵和默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和写作水平。
阅读理解练习
总结词
培养阅读思维
详细描述
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和阅读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看海的教学教案范文

看海的教学教案范文

看海的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定义、特点和分布。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了解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和保护意义。

3. 引导学生欣赏海洋的壮丽景色,提升他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海洋的概念,解释海洋与大海、海湾、海峡等水域的区别,阐述海洋的地理、气候特点。

2.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特点和适应策略,强调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

3. 海洋景观的欣赏:介绍海洋景观的类型,如海滩、珊瑚礁、海蚀地貌等,引导学生欣赏海洋的壮丽景色。

4. 海洋环境保护:介绍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强调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识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2. 难点:海洋景观的欣赏和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海洋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海洋相关问题。

3. 设置实践活动,如海洋生物观察、海洋环境保护宣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海洋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识。

2. 第二课时:介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强调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

3. 第三课时:介绍海洋景观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海洋的壮丽景色。

4. 第四课时:介绍海洋环境保护,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5. 第五课时:课堂总结,进行海洋知识测试,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评估他们对海洋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海洋知识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海洋生物观察和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体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知识测试成绩:通过期末的知识测试,量化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定义、特点、分类等。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认识常见的海洋生物及其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点2. 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3. 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海洋的基本知识、海洋生物的特点。

2. 难点:海洋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海洋生物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海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海洋生物的实物模型或图片,方便学生观察。

3. 准备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的美丽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海洋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海洋有基本的认识。

3. 案例分析:展示海洋生物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如鲨鱼、海豚、珊瑚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对海洋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要关注的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海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公园或海洋博物馆,加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

2. 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海滩清洁、海洋生物保护等。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洋知识。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的特征、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的特征: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盐度等。

2. 海洋生物:鱼类、哺乳动物、贝类、珊瑚等。

3. 海洋环境:海洋污染、海洋资源、海洋保护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海的特征、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

2. 难点:海洋生物的分类和海洋环境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2.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海边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海的印象。

2. 讲授海的特征:通过PPT展示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盐度等数据,讲解海的形成和变化。

3. 讲授海洋生物:展示各种海洋生物的图片,讲解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4. 讲授海洋环境:介绍海洋污染、海洋资源、海洋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5.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海洋生物的分类,每组选择一种海洋生物进行介绍。

7.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图画,并简要介绍其特征。

8. 板书设计:课题: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海的特征1. 面积2. 深度3. 温度4. 盐度二、海洋生物1. 鱼类2. 哺乳动物3. 贝类4. 珊瑚三、海洋环境1. 海洋污染2. 海洋资源3. 海洋保护四、实践活动1. 小组讨论海洋生物分类2. 介绍海洋生物1. 思考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 提出保护海洋的建议3. 绘制海洋生物图画并介绍特征六、教学拓展:1. 海洋知识问答:组织一场海洋知识问答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海洋生物观察: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海洋生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海洋环境保护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海洋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自然特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海的自然特点:海水的颜色、味道、温度等。

2.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鱼类、贝类、珊瑚、海藻等。

3. 海洋资源的丰富性:渔业、旅游业、海洋药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大海的自然特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2. 难点:海洋生物的分类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大海的美丽景象。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设置问题和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海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大海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教师讲解大海的自然特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海洋知识,教师点评并补充。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海洋生物的分类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5. 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7. 作业:布置学生绘制一幅关于海洋的图画,并写一段关于海洋的作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实践活动,如海滩考察或海洋生物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邀请海洋生物学家或环保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海洋生物的分类、特点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绘制的海洋图画和作文的质量,了解学生对海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和合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自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看海》小学生教案

《看海》小学生教案

《看海》小学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看海》,了解大海的美丽和壮观。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气势和魅力。

(2)学会通过观察、想象,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气势和魅力。

3. 学会通过观察、想象,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气势和魅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看海》的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画画的工具(如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与海有关的诗句或故事。

(2)展示大海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造句。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大海的气势和魅力。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全班交流:分享自己讨论的结果。

4. 想象与描绘(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大海边,感受大海的气势和魅力。

(2)学生用自己的话或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海的美丽和壮观。

(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海的短文,或画一幅大海的画。

六、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大海的认知和感受。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写的关于大海的短文,或评阅学生画的大海画作,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讲解不清晰、学生掌握不牢固的地方。

《看海》优秀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优秀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优秀教学教案设计《看海》优秀教学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我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我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自学提示(四个明确)1.学习《看海》2.自学为主,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3.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拼读会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4.课时安排:一课时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预设1.“隙”“澎”易写错2.“卷”“号”易读错3.文章的结构方式解决办法预设1.“兵教兵”的.方法,反复教读,或者教师适当引导2.借用工具书3.读课文,找关键语句,小组交流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

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齐读课文题目二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见上)生默记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读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勾画生字,有不认识的字词借用工具书或请教同学。

(二)同桌互读,把语句读通顺,比谁读得流利。

(三)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看海?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心情又是怎样的?(12分钟后比谁会写、会读、会说,抓住机会哟,看谁最棒)四先学1.学生自学,读书思考问题教学流程集体备课流程个人二次备课2.教师巡视,监督每位学生都投入学习。

五后教(一)比读生字词语。

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后进生) 奔赴间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继……1.不会认读的兵教兵2.齐读(二)比写生字1.交流怎样记住它们2.随机抽取易错字词进行听写,如有错在组长处再听写(三)比读课文小组赛读,生评价读的情况(四)比谁能说1.指明反馈,其他可补充2.齐读板书五当堂训练1.写小字,比谁写得又准确又规范2.评价书写板书设计1.看海奔赴间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继山上山下(沙滩上)高潮教学反思备课组成员签字组长签字分管领导签字【《看海》优秀教学教案设计】。

看海教案

看海教案

方城县实验小学教案科目:语文年级:五年级课题:看海第1课时主备人:段晓琳教材学情分析:本文是描写湖水变化的散文,作者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的描述了海潮的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学习这篇课文,除引导学生随文识、写生字外,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了解潮水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描写生动的特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维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重点、难点:1、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2、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与教具:三疑三探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包括: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个性化批注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设疑自探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1、师: 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

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2、绕题质疑:看到这儿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呢?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归纳梳理。

预设:作者在哪里看海?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看到的大海有什么特点?二、初读课文,根据自探提示自学同学们,要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得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示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

(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

三、解疑合探:1、检查自学情况字音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

教案 看海

教案 看海

教案看海课题:《看海》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看海》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理解《看海》的情节发展,分析小说的主题;2.辨析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的作用;3.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喜欢看海,为什么?2.以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海的美丽景色。

二、阅读教学(30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看海》。

2.学生分组交流阅读心得,讨论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全班共同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三、理解主题(15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

2.让学生从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找出支持他们观点的证据。

四、深入阅读(25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

2.让学生找出小说中的一些象征和隐喻,如海象征不同的情感和经历等。

3.分小组讨论,学生彼此分享他们的发现。

五、反思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自己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2.教师进行课堂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海的文章,可以是描写、故事、感受等。

2.学生交流彼此的作品,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板书设计:《看海》- 阅读教案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看海》这篇小说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通过讨论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文学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组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还是表现的有些羞涩,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下次课时我会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看海》小学生教案

《看海》小学生教案

《看海》小学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看海》这篇课文,了解大海的美丽和神秘,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4.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难点:1. 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新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海的美丽。

2. 朗读教学法:采用示范读、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4. 创新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新表达,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看海》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大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1.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大海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2.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 感悟大海的美丽3.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大海。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创新表达4.1 教师给出一个与大海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新表达。

4.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小学教学教育教案语文五上《第1课看海》

小学教学教育教案语文五上《第1课看海》

?看海?教学设计教学目1 5个生字,理解生字成的相关。

23教学重点感受在沙看海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海潮的像料。

〔布置学生外收集有关海潮的片和文字料。

〕教学数1~2。

教学程一、入新12不同的印象,也会我生不同的想。

今天我一起来学?看海?篇文。

看看作者徐蔚南我展示的大海具有怎的特点。

二、初文,理清文脉12互交流解决生字音,教参与其中,相机指。

注意指:隙〔xì〕、澎湃〔pài〕、潮汐〔xī〕的音。

3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教引学生明确,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上看〞,写了“看潮水涌在石〞。

4 `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文的主体局部。

同学再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学生第一段的起作用,开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面的基上,介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和平常一,看似永无化,却人太多的遐想。

5 ,开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1〔1〕段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2〕出示句子,:你可以看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一片水到沙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

能“叠〞是什么意思?从“叠〞“〞“盖〞三个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柔、文静,是一种柔和的美。

〕〔3〕学生上面两个句子,想象潮水柔的作,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出一种柔和的美。

2〔1〕自由段文,看看段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引学生理解段文描写了初上潮的情景和高潮的情景。

〕〔2〕初上潮的情景,注意出“卷〞的柔。

〔3〕理解“等到高潮〞的片段。

抓住“〞“〞“跌〞“跳〞“〞“怒号〞“前赴后〞等表示作的,想象高潮,海水征服沙的气。

抓住“升起一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了一的水晶,跟着潮来⋯⋯〞“有有一两点特明亮的水花,像是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用像播放海潮翻的面。

《看海》的教案

《看海》的教案

《看海》的教案《看海》的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看海》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海》的教案1[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阅读兴趣摆到重要位置,并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和享受。

另外,基于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理论的引领指导,本课阅读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其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设计特色]通过多次角色转换在研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其深深入境、自然悟情。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14①,并能进行较好地角色朗读及表演。

2、认识一个偏旁登字头,学会3个生字苍、登、善。

3、能从小青蛙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悟其心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启动情感,揭题入文。

1、教师引入:带来一个很好听的童话故事。

(揭题出示青蛙看海并范读)2、有兴趣来读读这个题吗?(1)指名读;(2)齐读。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此,课伊始,教师若采用那童趣活泼的话语必定能一下子触动学生情感的心弦。

虽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话,相信也定会让其带着一份天真和好奇不知不觉走进去。

】二、初步感知,质疑探究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若有疑问,听完提出。

2、学生纷纷质疑。

(部分简单的问题,如善跑、苍鹰等通过师生、生生间交流、探讨、补充非常快速地完成;对于一些重要的、与课文内涵联系紧密的,如长期、凉气等则慎重贴于黑板,启发学生在学课文时再作进一步的深思。

)3、小结:小朋友现在是越来越会提问了!别急,呆会儿我们还可以一边学,一边提;一边提呢再一边自己来解决,好吗?(好!)其实我们从小啊就应该做一个善思考与爱发问的人。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聪明,才能有所创造!【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看海西师大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看海西师大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将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海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标注出生字、生词。随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描绘大海的手法和意图。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如“澎湃”、“潮汐”等,通过例句、组词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课文描绘了我国美丽的大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勇敢、好奇的品质。鼓励学生在面对未知的事物时,敢于探索、勇于尝试,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通过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海洋专业知识,如潮汐、珊瑚等,并能正确运用。
-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和写作。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海洋知识方面的自主发现和探究。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海洋题材的内容充满好奇,但可能对海洋的深入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海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补充,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特点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应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看海教学设计

看海教学设计

看海教学设计一、引言自然环境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看海教学设计结合了自然环境和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体验和机会。

本文将介绍看海教学设计的概念、目标和步骤,并讨论它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概念看海教学设计是一种基于自然环境的教学方法,通过带领学生到海边进行观察、实地调查和互动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看海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亲身体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目标1. 促进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观察和实地调查海洋生物、植物和地理特征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通过观察海洋污染、海洋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责任感。

3. 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观察和实地调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和团队项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步骤1. 确定主题和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确定看海教学的主题和目标,例如海洋生态、海洋污染等。

2. 策划活动: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包括观察海洋生物、测量海洋水质、收集海洋垃圾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3. 安排行程:根据活动内容和时间限制,安排行程及交通工具,并确保学生的安全。

4. 引导学生观察与记录: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他们发现的事物,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讨论。

5. 分析和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分析和总结所获得的观察结果,并与相关知识进行联系。

6. 展示成果:学生可以通过海报展示、口述报告、写作作业等形式,展示他们在看海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和体验。

五、对学生的积极影响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学生对海洋生物、植物和地理特征等感到新奇和兴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教案 看海

教案 看海

教案看海教案 - 看海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运用目标语言表达观看海景的经历和感受。

2. 能够使用目标语言描述海的颜色、声音和气味。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运用目标语言描述观看海景的经历和感受。

2. 描述海的颜色、声音和气味。

教学准备:1. PPT 或者教案板书。

2. 海洋图片。

3. 学生教科书。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新课 (Warm-up) (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次上课所学习的目标语言,即描述自然风景的词汇和句子。

- 提示学生思考一下自然风景中最令他们难忘的地方,并请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Step 2:呈现新词汇 (Presentation) (10分钟)- 展示关于海洋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这些图片中的元素,如颜色、声音和气味。

- 教师板书并解释这些描述词汇,如"blue"(蓝色)、"waves" (波浪)和"seaweed"(海藻)等。

Step 3:示范 (Modeling) (10分钟)- 教师以口头形式展示描述看海的经历和感受的范文,并引导学生按照范文描述自己看海的经历。

- 强调使用目标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Step 4:练习 (Practice) (15分钟)- 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看海经历。

-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巡视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Step 5:总结归纳 (Summary) (5分钟)- 教师总结学生们使用过的目标语言表达,以及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Step 6:拓展延伸 (Extension) (10分钟)- 让学生完成一篇写作,描述自己对海的感受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或者进行互相交流。

Step 7:作业布置 (Homework) (5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然风景(不限于海)的作文,并加入目标语言所学的词汇和句子。

看海教案[新]

看海教案[新]

看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与海洋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海洋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3.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与海洋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海洋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与海洋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海洋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2.描述法3.讨论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海洋的美丽和神秘,引导学生对海洋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词汇和知识(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形式,让学生认识海洋中的生物和物质,学习与海洋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3. 观察和描述(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海边或水族馆等地方,让学生观察海洋中的生物和物质,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4. 讨论和总结(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总结海洋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并讨论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5. 作业(1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海洋的文章或制作海洋生物的手工作品,加深对海洋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与海洋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海洋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3.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观察和描述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培养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看海教学方案设计

看海教学方案设计

看海教学方案设计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看、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海潮的录像资料。

(布置同学课外搜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小好友到海边旅行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大海有时安静,有时波浪翻滚。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

看看徐蔚南给我们展现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沟通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

同学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互相沟通解决生字读音,老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

留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同学汇报,老师引导同学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请同学们再阅读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同学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单刀直入地表达看海的快乐。

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详细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改变,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

引导同学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单刀直入地表达看海的快乐。

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终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化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1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
海潮的录像资料。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

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

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
1、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
(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

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的美。


(3)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

2、品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


(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

(3)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

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

抓住“升起一阵阵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着潮头滚过来……”“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用录像播放海潮翻滚的场面。

让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

(4)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

3、自由读课文第四段。

(1)理解“石隙”“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情趣,体会其“有味”。

4、回顾小结以上三段的内容。

(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让学生简述。


(2)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感受。

那么,读了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

自由说说。

(3)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海潮的图片或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读课文第一段。

体会总起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2?学习课文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大海的赞美。

五、完成以下作业
(1)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2)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附:板书设计
看海从山上望轻柔
在沙滩上看汹涌
看潮水在石块间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