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统一考试(仿真试卷Ⅱ)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高三语文二 精品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和第Ⅱ卷(共118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菁.华旌.旗腈.纶披荆.斩棘兢.兢业业B.纤.细倩.影镶嵌.谦.谦君子阡.陌交通C.船舷.癫痫.赝.品垂涎.三尺任人唯贤.D.籍.贯伎.俩船楫.诘.屈聱牙嫉.恶如仇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风采股份制记忆尤新惹是生非B.怠慢互联网察言观色螳臂当车C.脉膊蒸汽机寥若晨星声名鹊起D.掂量增殖税振聋发聩越俎代庖3.选出标点使用正确的一组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出现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
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如果与《诗经》或先秦散文①庄子当然除去②庄子属南方文化体系③屈原有④远游⑤庄子则有⑥逍遥游⑦屈庄近似之处早被公认⑧一相比较,风貌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师范专业近几年来就业_______一直不错,也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③唐代诗人是高明的,他们_______没有抛弃诗歌的主体性,_______不曾一叶障目,只看到主体。
A.情势篡改不但/反而B.形势窜改不但/反而C.情势窜改既/又D.形势篡改既/又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B.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C.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D.由于一到长沙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大熊猫“公主”受宠若惊....,居然一晚上都躲在树上,怎么也不肯下来。
2018届高三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仿真卷(二)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二)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2018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下学期学情调研考试)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
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
要坚信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
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
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
国家对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
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
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
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
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
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
中国近代表现的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
黑龙江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二) 语文试题(pdf版)

住 的代表乌台门 , 像鲁迅故里的周家老台门 ㊁ 周家新 台 门 , 周 恩 来 祖 居 百 岁 堂 和 秋 瑾 故 居 和 畅 堂 等 等, 无一
不是黑漆台门 , 而且其二门 ㊁ 仪门的门框 ㊁ 门板 , 大厅的串枋 ㊁ 门枋及各处屋柱等也都漆成黑色 . 这样 的 建 筑 风 风情 .
格于简单中显现庄严 , 在质朴里透出韵味 . 这是古城最深 幽 的 一 道 风 景 , 里面隐藏着江南的精致文化与迷人 绍兴习俗中这种尚黑之风得以世代传承 , 与绍兴人 的 脾 性 也 不 无 关 系 . 黑 色 是 一 种 凝 重 的 色 调 , 代表着
神秘和莫测高深 , 给人的感觉是肃穆 ㊁ 庄重 ㊁ 安静 , 它不显眼 , 不会招惹旁人的注意 , 这与绍兴人一向 低 调 ㊁ 内敛 黑色 .
的为人风格相吻合 . 世代尚黑的风气造就了绍兴人低调 ㊁ 内敛 的 为 人 风 格, 同时也让他们钟情于包涵一切的 ( , 节选自那秋生 « 解析 於越 文化 » 有删改 )
« 说文解字 » 说 於 即 乌 , 於 越 就 是 乌 鸟 佑 护 越 人 的 意 思 .« 博 物志» 曰: 越 地 深 山 有 鸟, 如 鸠, 青
百越之中的 於越 民族 , 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 , 那儿的先民与 乌鸟 结缘 .
炙之 , 不可犯也 . 越人谓此鸟为越祝之祖 书与
曰 : 余无仁惠之德 , 祥禽曷为而至哉 ? 舜帝是中华孝德 文 化 的 鼻 祖 , 民间的说法是 乌乃舜之影 ; 孔子说 孝 乃德之本 . 崇乌便是崇舜崇孝崇德 . 乌 , 还名曰玄鸟 . 越为禹之后 . 传说中的禹胼手胝足 , 栉风沐雨 , 化为黑熊与水怪进行搏 斗 , 终于制服
了滔天洪水 . 又黑又瘦的大禹成为天下行义的第 一 人 , 史 称 禹 墨 精 神 .黑, 便 成 为 坚 毅㊁ 刚 正, 以及大公无 私㊁ 甘愿牺牲的可贵品格的象征 . 玄是黑色 , 便也象征着 义 的精神 . 越族 尚乌 , 其源头应在大禹的义道 . 中国传统的 五行 观念中 , 居于 最 高 地 位 的 即 是 黑 色.黑 色 纳 五 色 于 一 体, 是 五 色 的 还 原 与 复 归.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模拟(二)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二)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今,一个尚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体”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自媒体人”。
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
在汉代,宫廷文学侍从官得到重视,朝廷往往向民间征招“笔杆子”,优秀的还给官当。
贾谊、司马相如、杨雄、东方朔、枚皋、张衡、蔡邕这些汉代词赋名家,当初都是这样的“笔杆子”。
可是,古代既没有稿费制,更无广告分成一说,玩自媒体靠什么获取报酬?靠“打赏”。
成语“一字千金”便因打赏而来。
首开打赏先河的是汉代,如汉代四川才子王褒便屡被打赏。
据《汉书·王褒传》,王褒文章文采飞扬,汉宣帝刘询听说后,将他征召入京,常将他和张子侨俩人带在身边,“所幸宫馆,辄为歌颂”。
但文章并不是白写的,汉宣帝会根据文章的质量进行打赏,即所谓“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唐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一条创收的渠道。
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
在唐朝,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
如当时文化名人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便可拿到巨额稿费。
尤其是韩愈,他最擅长写墓志、碑文,高的话一篇碑文就能拿到“(黄)金数斤”,时人曾讥之为“谀墓金”。
看来,为了拿到润笔,韩愈在志文中未少用阿谀奉承之词。
其实,“谀墓受金”韩愈并非第一人,这一词最早使用在东汉末文人蔡邕的身上,由此可见,润笔早在汉代即已存在。
“写软文”被一些现代媒体人视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创收手段,殊不知古代文人早就开始玩这一套了,到明清时手法已颇老到。
所谓“软文”,就是根据对方需要而创作、发布的形象宣传、广告、美言性质的文章。
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二)语文试题答案

模拟精编大考卷 ( 二)
他获奖产生的 影 响 . 谈 看 法 时 , 要 注 意 结 合 文 本, 对小说矛盾冲突的解释不正确, 应是在农 7. C E㊀A. 村城市化的过程 中 老 赵 这 老 一 代 农 民 的 传 统 理 念 不要割裂开来分析 .
是为了说 明 那 位 副 校 长 不 懂 建 筑 的 美 学 理 念 ,
乡村建设 , 为江浙 部 分 乡 村 提 供 旧 房 改 造 的 设 计 . 行走 在 这 样 一 个 大 潮 边 缘 ㊁ 不断探究 ⑤ 冷静旁观 : 自己的发 展 路 径 和 社 会 快 速 发 展 的 契 合 点 的 人 , 他不是融 到 里 边 去 , 他 是 在 旁 边㊁ 在 边 缘, 找到切 入点的这么一个建筑师 . 解析 : 通读 全 文 , 梳 理 传 主 的 人 物 事 迹, 再对传主 形象特 点 进 行 概 括 . 作 答 时 , 可采用先总后分的 格式 . 这篇传记中 的 王 澍 坚 守 理 念 ㊁ 拒 绝 名 利㊁ 敢 于批判 , 这些人格魅力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 王澍的边缘性 体 现 在 : 6. ① 地 域 上 的 边 缘; ②身份认 识的边缘 ; ③ 设计理念的边缘 . 关系 : ①地 域 上 的 边 缘 决 定 了 他 的 代 表 作 都 集 中 在江浙一带 , 少了 北 上 广 的 热 闹 , 有一点与主流分 离的清高 . ② 身份 认 识 的 边 缘 决 定 了 他 把 自 己 定 位于 业余 , 他没 有 设 计 费 高 低 的 顾 虑, 从而让他 拥有了无 人 可 以 干 涉 设 计 的 决 定 权 , 让他获得了 更大的自 由 度 . ③ 设 计 理 念 的 边 缘 , 让他一直行 走在一个大潮边 缘 , 能 做 冷 静 的 旁 观, 从而找到恰 好的切入点 , 让他 的 作 品 超 越 争 论 , 并演化成扎根 于历史背景 ㊁ 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 解析 : 先通过整合 文 本 , 概括王澍的 边缘性 是体 现在哪几 个 方 面 , 再结合这几个方面逐一分析对 出来的 .
广东省2018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18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广东省2018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
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
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
《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
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剌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
最新《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仿真卷(含答案)》精品应考必备复习资料打印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2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2页)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 文 (四)本试卷共12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2018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成人”教育理念源于孔子。
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是说,“成人”应该具备智慧、德性、意志、才艺等多方面素质。
孔子认为其中德性最为重要,所以他又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种“成人”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后世教育家、思想家。
宋代以后各地兴起的书院,正是许多大儒努力实践“成人”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
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严厉批评当时的官学已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仅仅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这种教学只会“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
曾经主持复兴岳麓书院的张栻也明确反对功利化教育,他和朱熹一样主张通过创办书院恢复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
2018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文作为自由的话语,最初就是历史学和哲学叙述的文体承载方式,与历史学和哲学有着亲缘性关系,但是,人们常常关心其诗学和美学意义,而很少关心散文和哲学之间的关联。
散文中可以有哲学的思致、认识和发现,但是,散文文体毕竟不能真正代替哲学文体,散文中有哲理,或哲学中有散文,应该是二者关系的基本表达。
在话语表达中,散文必须以情感表达为主调,而哲学必须以理性解释为主调。
这就是说,散文是情感与思想的自由谐和,仅有思想而没有情感,不是散文的本质性要求。
哲学与散文之间的关联是内在的,表现为思想与情感间显示着最本原的生命亲近,《庄子》与《孟子》就标志着中国哲学与散文之间最古老的联系。
庄子不是借助纯粹概念的分析来表达思想,而是善于借助形象和寓意之间的关联,揭示深刻的人生奥秘,虽然他的散文中也有一些概念。
孟子的说理,带着人生的全部激情,并正视人性的善良和伟大说理,因而,情感因素的参与,使《孟子》本身具有抒情的力量。
中国古代思想的诗歌源头和散文源头,使古老的思想始终保持激情创造与诗意抒情的力量,当然,思想发展到后来,逐渐与诗性分离。
走上了专门化道路。
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导致这一转变的文化英雄,则不太容易确定。
但是可以肯定,是哲学家导致了这种根本性转变。
在西方,哲学与散文之间关联,可以通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作获得深刻说明。
2018年高中高考全国二卷语文教学试卷习题以及答案

2018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10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正确粘贴在条形码地域内。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依照题号序次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地域内作答,高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稿本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定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干净,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严禁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所谓“被忘掉权” ,即数据主体有官僚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相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忘掉,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原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
康价的储藏器。
易于提取。
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但易如反掌,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
记忆和忘掉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相同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 忘掉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被忘掉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忘掉”的格局,默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益,而且有着更深的调治、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第一,“被遭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守自己的隐私不受入侵,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界线。
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忘掉的权益。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相同,“被忘掉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益,其权益主体可自主决定可否执行该项权益时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相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消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益。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遭忘的大数据时代,“被忘掉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遭忘的平衡拥有重要的意义。
若是在大数据时代不能够“被忘掉”,那意味着人们简单被因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缺之中,无论是个人的忘掉还是社会的遗息,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体系,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将来,而不不过被过去的记忆所拘束。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II卷)(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仿真模拟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2018仿真模拟卷.语文(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作为藏文化中特有的绘画形式,传统唐卡大多作为一种用彩缎装裱的宗教卷轴画,供奉于寺庙和民居中,营造出宏大高深的佛教思想镜像,直抵信奉者的心灵;营造出一个充满神性力量的佛国世界,建立起现实世界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联。
唐卡的宗教性体现在其题材、内容上,也体现在绘制流程中。
对于画师而言,创作唐卡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修行的过程,纯洁且虔诚的信仰自始至终贯穿于作者的襟怀与笔端。
画师会在数月或数年的精耕细作中,追求极致的唐卡艺术之美;而高原特有的矿物和植物染料,更是赋予唐卡艺术历久弥新的效果,如佛教精神永绽光芒。
进入现代社会,社会环境的开放、文化交流的激荡、市场的兴起等,使唐卡艺术的流通和传承发生了变化----由寺庙供奉走向广阔的天地。
如今,在传统的寺院传承、流派传承、师徒传承等方式基础上,拓展出唐卡作坊、唐卡学校等多元化的流布方式,更广层面、更大力度促进了唐卡艺术的繁荣发展。
面对新的文化需求,唐卡艺术走出了两条方向不同的道路:一种继承传统,依旧以传统神本范畴的题材、内容、审美理念为主,技法愈加工细,色彩愈加艳丽,材质也更加新奇。
这类唐卡依然是寺庙和民居供奉的对象。
另一种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唐卡”。
它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体现着“从神本走向人本”的时代命题。
另外“新唐卡”还从古老绘画仪轨中挣脱出来,从而获得更为自由的表现空间,题材内容更接地气,审美也更加趋向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为唐卡艺术掀开了新的篇章。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唐卡艺术走出雪域高原被更多的人所认知,一些濒临失传的技艺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但这并不意味着唐卡艺术发展可以高枕无忧。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二(含答案)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二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的民间刺绣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它是经过人类文明进步,不断进化与发展而凝聚起来的艺术精髓。
在历史的长河中,民间刺绣的图案慢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展示出了深犀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与民族特征。
我国的民间刺绣来自于社会群众之间,民间刺绣作品上的图案具有非常浓厚的象征意义,表达出不同民族祈福求祥的信息。
民间刺绣图案象征符号把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体现出民间艺人在图案构思中自然与直接的纯朴观念与愿望。
比如最为常见的“鲤鱼跳龙门”,在作品上活灵活现地展示出鲤鱼在激流中跃起,跳向龙门,表达出前途无量、步步高升的祝福。
民间刺绣图案除了部分文字之外,大多数的图案内容都是我国民间传统中的吉祥物,吉祥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比直接的话言表达具有更深层次的寓意。
动物作为民间刺绣图案中的象征符号之一,每种动物符号都能够体现出文化内涵。
比如蝙蝠,作为民间吉祥物的一种,它所表达出的是“蝠”与福、富的谐音,因此,蝙蝠通常象征着福气与富贵,使用蝙蝠这种象征符号通常所表达的是福到吉祥、富贵满堂的寓意。
还有很多民间传说与神话中的动物,比如龙。
龙在民间是种神圣的灵物,县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与能力,被视为吉祥之物,龙的传人就是非常有特色的象征符号。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
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
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
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
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
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
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
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
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
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2018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

2018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绝密★启用前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10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储存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的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的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构建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实权力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力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据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
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牢笼”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都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生存处境。
B.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3分)()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C.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
永乐二年进士
..,始召入为御史。
监通州仓储,巡
..。
仁宗嗣位
按畿内。
英宗即位
..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
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
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
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
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
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明年进兵,大破之。
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
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
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
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
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每岁自
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况边
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
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
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不然,恐贻大患。
”兵部议,寝不行。
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
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
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
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
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也先逡巡引去。
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
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
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
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
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
致仕
..。
许之。
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人成年时所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C.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
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
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