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单元设计
地图四大地理单元教学设计
地图四大地理单元教学设计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球的物理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理教学中的四大地理单元,包括地球、陆地、水和气候,以及教学设计。
一、地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广阔而多样化的行星。
在地理教学中,探索地球的物理特征是基本的。
学生可以学习地球的层次结构,从外部的地壳、地幔和地核到内部的土壤、岩石和矿物。
他们还可以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轨道和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模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引导他们进行互动讨论和问题解答。
二、陆地陆地是地球表面的干燥地区,它由各种地形和生态系统组成。
地理教学可以涵盖各种地形特征,如山脉、平原、丘陵、河流和湖泊。
学生可以了解这些地形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对地球上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此外,在陆地教学中,考虑到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发展,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开发。
三、水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
地理教学可以涉及到水的各种形式,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
学生可以了解水的循环过程,从蒸发到降雨、地下水补给和流入海洋的过程。
此外,水也是生物生活的基础,学生还可以了解水生物群落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
四、气候气候是地球表面大范围的天气状况长期统计的结果,它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习气候的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包括季节变化、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等。
他们还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的影响,并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教学设计: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或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2. 知识传递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视频演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围绕初中地理学科的大单元进行,以“地球与地图”为主题,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和地图使用技巧,形成地理空间概念,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具体教学任务包括: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地理位置及特点;掌握地图的种类、符号及其使用方法;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地理学科的系统学习和地图的实际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在认知、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的组成及其特点;(2)掌握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3)了解世界地理分区、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4)掌握地图的种类、符号、比例尺、方向等基本知识;(5)学会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导航、分析地理现象;(6)提高地理信息素养,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讲授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3)结合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图制作等,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在动机;(2)通过地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4)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地理发展战略,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5)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家园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等。
2.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种类、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的绘制等。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种类、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的绘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地球的形状的确定,地图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地图的基本知识。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的运动和地图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探究地球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形状,并解释地球为什么是圆形。
3. 探究地球的运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
4. 地图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习地图的比例尺、坐标系、图例等基本要素,并练习阅读地图。
5. 地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学习地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地图的投影、比例尺的确定、图例的绘制等,并进行实际操作。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并写一篇关于地球形状和运动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地球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
2. 评价学生的地图阅读和绘制能力,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识别、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的绘制技巧等。
3. 评价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理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地球科学的新进展和地图制作的技术发展。
《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一、内容分析:本章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起始点。
学习地球的相关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中的经线、纬线、经纬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旋转中心、地理意义),使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的大体状况。
作为初中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地球的宏观介绍。
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为后面的学习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经线和纬线”,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经纬网。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球的运动和常见的地图的使用。
二、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2、理解经纬度的概念;掌握经、纬线0°线的确定;掌握经、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度数范围;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3.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5、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掌握地图上的三种定向方法。
6、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7、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8、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三、学习重点、难点:1、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2、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完整word)地球和地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整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初一年级班级:1。
、2、3、4、5、13班教师:吴俊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
4、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
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5、。
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6、。
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7、.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8、.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9、.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10、。
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11、。
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12、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二】情感价值观目标:1、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2、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的特点:第一基础性。
本章内容主要涉及了关于地理学的最基础的知识,是学生下雨学习地理知识的入门知识,同时也是学习以后章节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第二、首要性。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复杂的系统。
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绘制和阅读等。
本章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态和运动规律,掌握地图的绘制方法和阅读技巧,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地图的绘制和阅读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运动规律。
2.培养学生对地图的绘制和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
2.地图的绘制方法和阅读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掌握地图的绘制和阅读技巧。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球模型和地图资料。
2.准备教学PPT和教学视频。
3.准备地图绘制工具,如画笔、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模型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教学视频,呈现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运动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绘制地图的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地图的绘制方法。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了解地图的阅读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规律的认识,检查学生在地图绘制和阅读方面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地图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以及地图的绘制和阅读技巧。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第一章:地球的认识1.1 地球的形状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讲解地球的赤道和极点的概念。
1.2 地球的运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第二章:地图的基本知识2.1 地图的种类介绍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的分类。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地图的特点和用途。
2.2 地图的阅读讲解地图的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等基本要素。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第三章:经纬网3.1 经纬度的概念讲解经度和纬度的定义及其度量单位。
让学生了解经纬度的作用,如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3.2 经纬网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经纬网在地图中的应用,如确定城市、国家的位置。
培养学生运用经纬网判断地理位置的能力。
第四章:地图的绘制4.1 地图的投影介绍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投影方式对地图形状和面积的影响。
4.2 地图的绘制方法讲解地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如地图设计、制图资料准备、绘制等。
培养学生绘制简单地图的能力。
第五章:地图的使用5.1 地图的获取介绍地图的获取途径,如购买、等。
让学生了解如何获取适合自己的地图。
5.2 地图的应用讲解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如导航、旅游等。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气候和天气6.1 气候的概念讲解气候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气候是某个地区长期天气状态的平均值。
解释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强调气候是对长期时间的平均描述,而天气是短期的具体状况。
6.2 气候的影响因素探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通过图表和实例展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气候的形成。
第七章:天气系统7.1 气压系统介绍气压的概念和气压系统的类型,如高气压和低气压系统。
讲解气压系统如何影响天气,例如高压系统通常带来晴朗天气,而低压系统则与阴雨天气相关。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第一章:地球的认识1.1 地球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或图片,了解地球的形状。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如地球引力等。
1.2 地球的运动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通过地球仪或动画演示,观察地球的运动。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运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第二章:地图的基本知识2.1 地图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地图,如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类地图,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2 地图的阅读教授地图的阅读方法,如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阅读地图,并能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地形和气候3.1 地形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地形,如平原、山地、高原等,并让学生通过图片或模型,观察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生活和交通的影响。
3.2 气候的类型和特点解释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气候分布图,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第四章:人口和城市4.1 人口的增长和分布解释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等。
让学生通过人口分布图,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4.2 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介绍城市发展的原因,如经济、交通等。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如交通拥堵、环境保护等问题。
第五章:资源与环境5.1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介绍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2 环境问题解释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如污染、生态破坏等。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等。
第六章:世界地理概览6.1 大洲与国家介绍世界上的大洲及其分布,让学生通过地图识别各大洲。
讲解国家的地理位置、首都、人口等基本信息,增强学生对世界地理的认识。
6.2 著名地标与地理奇观介绍世界各地的著名地标,如埃菲尔铁塔、长城等。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结构图
课时划分 课时一:地球仪 课时二:地图的阅读 课时三:地形图的判读
地理工具和地理实践大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地球仪
目录
COMPANY
01 考情分析 02 知识梳理 03 重难点点拨 04 考点演练
(2022年版)
01
课标解读
地球仪 1.学生能够通过设计、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明经度和纬度 的分布特征; 2.并利用经纬网对现实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 行定位,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所在地的经纬度 位置和相对位置。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地理工具和地理实践大单元复习
第二课时:地图的阅读
目录
COMPANY
01 考情分析 02 知识梳理 03 重难点点拨 04 考点演练
(2022年版)
01
课标解读
地图的阅读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 2.根据比例尺量算距离。 3.识别地图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 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4.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 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5.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 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 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3).图中地方时相同的两地是( )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丙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读
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能表示北京经纬度(40°N,116°E)的地点是( )
A.A
B.B
C.C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大单元教学设计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 属燕山山脉。
山区常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城区低13℃, 每年10月到次年6月会出现“海坨戴雪”的景观。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将在小海坨山进行。
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要求赛道海拔不低于1000米, 起点和终点的相对高度大于800米, 其中速降比赛要求线路长度不少于2000米。
下图示意小海坨国家滑雪中心赛道分布及景观图。
(1)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形成半山腰云的水汽主要来自 (哪种风向)。
(2)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四条滑雪道坡度最小... ;落差均超.......(3)国家高山滑雪场中心比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的市场潜力更大,其主要影响因素....................(4)从地形角度分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选址在小海坨山的原因。
(5)请你为小海坨山冬奥会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反思性教学改进结合生活地理学习, 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但对读图析图的能力较差。
所以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和做题的能力。
七、单元教学结构图第1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地球和地球仪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让学生明确运用地球仪, 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并能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达到了解地球仪, 经纬网的目的。
2.学习目标确定7.课堂教学反思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地球和地图单元教案
地球和地图单元教案教案标题:地球和地图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地壳构造、地球的运动等;2. 理解地球的经纬度系统及其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3. 掌握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包括地图的阅读、测量和绘制等;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图解读能力。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a.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b. 地球的地壳构造c.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2. 地球的经纬度系统a. 经度和纬度的概念b.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和计量单位c. 经纬度对地球定位的作用3. 地图的基本知识a. 地图的定义和分类b. 地图的要素:比例尺、图例、方位角等c. 地图的阅读技巧和解读方法4. 地图的测量和绘制a. 地图的测量方法:直尺测量、比例尺测量等b. 地图的绘制方法:符号绘制、等高线绘制等c.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教学步骤:第一课: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1. 引入地球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地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过模型或图片展示地球的几何形状。
3. 解释地球的地壳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和特点。
4. 探讨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影响。
第二课:地球的经纬度系统1. 引入经纬度的概念,解释经度和纬度的定义和作用。
2. 展示经纬度在地球上的表示方法,包括经纬线和坐标系。
3. 讲解经纬度的计量单位和转换方法,包括度、分、秒和小数度的表示方式。
4. 练习使用经纬度进行地球定位的实例,如定位某个城市或地标。
第三课:地图的基本知识1. 介绍地图的定义和分类,如政治地图、物理地图、气候地图等。
2. 解释地图的要素,包括比例尺、图例、方位角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演示地图的阅读技巧,如寻找地理要素、理解地图符号等。
4.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一幅地图,如理解地图上的地形、水系、人口分布等信息。
第四课:地图的测量和绘制1. 介绍地图的测量方法,如直尺测量和比例尺测量的原理和步骤。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备课
1、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经纬 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这是最 准确的方法,二是根据指向标,三是在地图上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方法。
甲
A 乙
B C
2、左图中,小河的主 要流向___。 3甲村在乙村的__方向 4、一辆汽车由A到C, 请你说出汽车的行驶方 向。(注意语言规范)
5、写出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代表的地形的名称
方法:找0度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
1、南北半球看纬度:北纬北半球 南纬南半球 2、东西半球看经度:
东半球
1800w
200w
0
1600 E 1800E
5
25 30 35 40
10
15
20
1 2 3
220w 300E B 230S 400s
A
5 25 30 35 40
10
15
比例尺小
表示内容 详略 表示范围 大小
中国 地图
山东 地图
淄博 地图
1、上面三幅地图,图幅相同,比例 尺最大的是 。表示内容详细 的是 。 0 10 20 0 1 2 2、左图中,红色阴 25 2 影面积大的是 。 30 3 35 3 两幅图比例尺大的 40 4 是 。
甲
乙
1、地图的种类很多,正确的选择地图,一 是根据 ,二是根据地图 大小。比 如,我们要了解利比亚的位置,要使用 , 地图。星期天到了,我想去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离我家比较远,我得想一想怎样乘 车,应选用——地图,并且这幅地图的比 例尺应该____(大、小)一些。
地
图例
图 地形图的 判读
等高线地形 图的判读
判断海拔高度,判断海拔 高、低和陡、缓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地球和地图》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8课时,课外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选择地球和地图这一章节,此部分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合学情来看,本单元的难点较多,特别是经纬网的判读,对于小升初的学生难度较大。
本单元重点是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养成使用地图进行地理学习的习惯。
本章教材设置了三节内容,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和地图。
本单元设计把这三节内容整合为四个专题,专题一:认识我们的家——地球;专题二:经与纬;专题三:浩瀚宇宙中周而复始的运动;专题四:学习地理的工具——地图。
专题一——“认识我们的家——地球”,以开放性学习的模式,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探讨、讲解,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等知识修正以前错误的认知,进行深入而精确的了解。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学生在此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专题二——“经与纬”,是整个单元的难点。
鉴于学生还未学习过坐标,所以在认识经纬线、经纬度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设计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多练,熟能生巧。
专题三——“浩瀚宇宙中周而复始的运动”,侧重由学生动手演示地球的运动形式,并能够知道哪些现象是由自转和公转产生的。
专题四——“学习地理的工具——地图”,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对于较陌生的地图,学生要从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开始,通过反复探讨、活动,运用各种练习得以熟练掌握应用地图。
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绘制校园地图提升了对地图的应用能力。
这四个专题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基本能力。
预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从数据、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的具体描述,学会经纬网定位方法,能够演示地球的运动形式,能较熟练的运用地图并养成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地球和地图单元主题备课
地球和地图单元主题备课地球与地图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利用经纬网定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两个方面的内容: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本单元也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为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而且要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一、单元教学目标(一)单元整体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5、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6、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二)单元具体教学目标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识记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2、识记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3、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4、能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位置(半球、经纬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
2、记住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能够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知道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形成。
3、知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知道五带的名称和范围以及各带昼夜长短的变化。
第三节地图1、理解比例尺的公式,三种表示形式,及各种形式之间的互相转换,比例尺大小的比较;2、学会在经纬网地图辨别某地的方向,了解有指向标的地图的方向。
3、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知道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4、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简单绘制。
二、单元重难点及突破方法1、经纬度纬线和纬度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1)找出纬线的特征:所有纬线自成一个圆圈,被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
《地球和地图》 一等奖精品教案(最全教学设计)(1)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掌握半球的划分。
3、了解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
4、了解地图的三要素,掌握如何运用比例尺和判断方向。
5、了解高度的计算方法,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现象,地图三要素。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和投影片【教学过程】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大小:半径、周长,体积。
(补充)了解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特别注意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现象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
2、在地球上认识经纬网。
列表:经纬线的特点(强调)这是本章一个重点内容,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经纬度的确定和半球的划分,能够在经纬网上确定一点的经纬度和所在的半球。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列表比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现象。
(强调)这是本章的另外一个重点内容,要熟练掌握自转的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能够看懂公转示意图,找出每个位置地球的节气和昼夜情况。
4、地图的基本要素。
(提问)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表示: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特点: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小比例尺标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方向: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经线南北,纬线东西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北(补充)考试中有很多关于三要素的题目,包括比例尺大小的判读,特点的比较,在平面图上方向的确定等,复习的时候一定真正搞清楚定义,多加练习,熟练掌握。
5、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第一章: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赤道、极点等。
2.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 讲解地球的形状:使用地球仪或模型,讲解地球的椭球体形状,强调赤道和极点的位置。
3. 讲解地球的结构:通过图表和图片,详细介绍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结构和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分享他们的理解。
5. 总结: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第二章: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1. 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掌握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地图的说明地图的主题和内容。
2. 地图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
3. 地图的方向: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如北、南、东、西等。
4. 地图的图例:解释地图上的符号和标记。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基本要素。
2. 讲解地图的强调地图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
3. 讲解地图的比例尺:使用实际地图和比例尺工具,讲解比例尺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4. 讲解地图的方向:介绍地图上的方向表示方法,如罗盘和箭头等。
5. 讲解地图的图例:通过实际地图和图例,讲解图例的组成和作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图的基本要素,分享他们的理解。
7. 总结:对地图的基本要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第三章:地图的绘制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地图的绘制过程,掌握地图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地图的绘制方法:包括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如经纬度测量、卫星遥感等。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单元计划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约3课时(第一周)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约3课时(第二周)
第三节地图的约4课时(第三周)复习课约2课时(第四周)第二单元陆地与海洋单元计划
第一节大洲与大洋约2课时
第二节海陆变迁约2课时
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单元计划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约1课时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约2课时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约2课时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约2课时
第四单元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和人种约2课时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约1课时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约1课时第五单元合作与发展约2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
本单元主要包括《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三部分内容。其中,《地球和地球仪》一节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利用经纬线定位4个部分内容;《地球的运动》一节主要介绍了地球自转、公转,四季和五带划分。《地图》包括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地形图的判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3个部分。以上三大部分有机相连形成一个知识整体。
单
元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过
程
与
方
法
结合学生身边实际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读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课堂有针对性的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1、能判读经纬网,并描述地球上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2、地图的三要素的学习和运用。(辨方向、识图例、量算比例尺)
3、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方法:运用启发式、读书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为主。
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料供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适当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实施
序号
教学内容及活动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前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2.意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肤浅的、主观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到深入的、客观的、理性的认识
3.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和初步运用,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为今后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四季和五带划分。地图的三要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单元备课
教
材
分
析
内容
特点
《地球和地图》这一部分作为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地理的第一部分内容,空间性强,难点较多;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载体以及学习地理的最作用的工具,应用广泛,而且也是培养空间思维的重要手段,所以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有用性,并且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大中小比例尺地图,航拍相片,分层设色地图,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多媒体课件
课堂反馈练习,练习册。
专家关注度:辅导老师关注度:学员关注度:
作业题目:
请完成一篇本年段学科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题目要求:
请完成一篇本年段学科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标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编号:7030018
作者:赵云志所属班级:大化地理地区:/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创建时间:2010-12-14
学科:
学段:
年级:
标签:
单元主题
课时
资源与媒体
练习、作业与考核
1
《地球和地球仪》活动:经纬网定位。
2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课堂反馈练习,练习册。
2
《地球的运动》活动:利用光源演示地球公转和自传。
1
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地球运动”实况录像。地球五带分布图。
课堂反馈练习,练习册。
3
《地图》活动: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2分层设色地图上获取信息。3视频:认识卫星影像形成。gps定位。
学情分析
心理特征方面:学生刚上初中,都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开始可能普遍很积极,求知欲望强,但是心理却很脆弱遭受挫折很容易失去信心;这个阶段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以感性认识为主;学习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持久性也都比较有限。学习基础方面:通过调查学生对地图的了解程度,我校初一学生大多数对中国地图,旅游区导游图,商场楼层分布示意图有一定的感性认识。